如何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思维导图)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另起炉灶含义: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作用: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的一切特权作用: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一边倒含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联合国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日内瓦会议目的: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特点: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中国的作用: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成功关系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开创外交新局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义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70年代外交突破和转机的关键原因:世界局势的变化,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改善过程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发表公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意义: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1978年,中美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原因:中美关系改善,促进了中日建交标志: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表现: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活动意义: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时间:2001年中国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参加国家: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目的: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性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名词解释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名词解释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自那时起,中国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一系列独立自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
这些外交方针在引导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解释和探讨一些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名词,并阐述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
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视,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立场,追求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存、互利共赢的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中受到广泛认同,并在中国积极参与世界事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亲诚惠容周边外交亲诚惠容是中国在周边地区的外交方针。
亲,即友好亲近,重视与邻国的友好关系;诚,即真诚,秉持真诚对待邻国的原则;惠,即互利,通过互利合作推动共同发展;容,即包容,尊重和容纳周边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这一外交方针旨在构建和谐的周边环境,推动共同繁荣和发展。
中国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对话和合作,增进了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并扩大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3. 不结盟政策不结盟政策是指中国在冷战时期采取的一项外交方针。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坚持独立自主、不偏不倚。
中国在世界事务中保持独立的立场,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并不加入任何军事同盟。
不结盟政策使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立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和平与稳定。
4. 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提出的一种外交理念。
它强调大国之间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增强互信,深化合作,管控分歧,促进和平稳定。
这一理念旨在推动大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构建更加平等和稳定的国际秩序。
中国倡导新型大国关系,并致力于与其他大国建立积极互助、和平共处的关系。
5. 大国外交大国外交是指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外交方略。
这一方略要求中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通过积极参与主要国际事务和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秩序。
建国后中国外交理念的变化
建国后中国外交理念的变化一、建国后中国外交理念的初步形成(1949-1978)建国初期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国内外形势复杂,中国外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奠定了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
首先,中国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坚持自己独立自主和持久和平、平等互利的和外国建交和两个阵营的平衡”,这是中国外交理念的宗旨。
中国认为,外交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利益,坚持自主独立,不做任何超越自身利益的事情,不受外部势力的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强调坚持和平发展,主张通过和平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反对武力扩张和霸权主义。
其次,中国主张五项原则外交。
五项原则外交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五项原则包括和平共处、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
这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反映了中国对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强调国家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反对干涉内政,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最后,中国支持和积极参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中国自认为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积极支持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发展权利,反对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主张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参与非洲、亚洲的国家建设,提供援助和支持,增强了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理念的转变(1979-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外交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形成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外交思想。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主张开放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主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加强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化与各国的贸易往来,推动全球化进程,树立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形象。
其次,中国重视邻国关系,提出“周边外交”理念。
怎样理解新中国制定的三条外交方针?
怎样理解新中国制定的三条外交方针?
新中国制定的三条外交方针是指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国际社会尊重的原则以及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方针。
下面是对这三条外交方针的理解: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在外交
事务中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独立自主意味着中国坚决维护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拒绝任何国家干涉内政的行为。
和平
外交政策意味着中国坚定追求和平,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
决争端和冲突,在国际事务中积极维护和平稳定的局面。
2.争取国际社会尊重的原则:这一方针强调了中国争取国际
社会尊重和平等地位的原则。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
国际舞台上倡导和维护国家的正当权益,坚持平等对话、
相互尊重,推动国与国之间的平等交往和合作,以达到获
得国际社会尊重和平等地位的目标。
3.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方针:这一方针体现了中国对于全球
共同发展的承诺。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主张互利共赢,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公平和包容发展,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机构和倡议,为世界经济增长
做出贡献,努力实现全球共同发展和繁荣。
这三条外交方针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承诺。
通过奉行这些方针,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家的权益,推动多
边合作,为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国际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倡导和平外交、坚持合作共赢的国际形象,并推动了国际关系的进步与发展。
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
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中苏友好同盟纪念邮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文科天地巴东一中邓兴普以上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史事,也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倾向。
1949年1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抵达莫斯科进行正式访问。
1950年1月20日,中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也抵达莫斯科进行访问,两国政府之间的谈判于2月14日结束,并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一系列条约,规定了新中国与苏联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这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一部分。
shell with a pearl.—————————————————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毛泽东在文中明确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
那么,什么是“一边倒”呢?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何会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成为两个世界超级大国,而且美国和苏联由战时的合作走向对抗。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市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著名的铁幕演说。
丘吉尔在演说中提到:“从波罗的海的海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铁幕的后面,中东欧古老国家的所有首都——华沙、柏林、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著名的城市和它们周边的人口都处在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它们不仅仅是以某种方式臣服于苏联的影响之下,而且还不得不受到莫斯科日益增长的高压控制。
”这些话公开地打出反苏、反共的旗号,拉开了美苏争霸的序幕。
丘吉尔此后,美国国会于1948年4月批准了帮助欧洲复兴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企图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联盟,加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控制,从而排斥社会主义苏联。
1949年4月,在美国的策划下,美、加、英、法、比、荷、卢、丹、挪、葡、意和冰岛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
新中国确立的外交方针是
新中国确立的外交方针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了三大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这是随着人民革命的节节胜利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另起炉灶”,是指新中国不会承认和继承南京国民府的外交关系,与外国的国家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重新建立。
从1948年2月至1949年4月,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外交工作的指示,其中主要有:第一,保护外侨及其国家代表机关。
第二,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
“凡属被国民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
”第三,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
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
”《共同纲领》第56条规定:“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说与外国(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就是清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特权和影响后,再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1949年1、2月间,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的谈话中首先提出这个主张。
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
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它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
”“一边倒”,就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对抗的格局,美帝国主义坚持与中国共产党为敌,在解放战争时期扶蒋,也由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发展前途,决定了未来的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建国初期:外交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建立正常国家关系、争取国际支持等。
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政策旨在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和侵略行为。
2.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在这段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更加积极,坚定地支持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解放运动。
中国积极参与亚非大陆会议,提出“亚洲深层次国际问题”,并支持非洲国家在联合国争取独立和平等的地位。
此外,在国际事务中,中国在一系列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援助朝鲜抵抗美国侵略、支持越南抗法斗争等。
3.文化大革命时期:外交政策受到革命理论的影响,中国强调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反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主张打破“大国霸权”。
然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国内政治动荡,外交政策受到影响,国际交往受限。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内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并倡导和平崛起和公平正义。
中国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行贸易,同时倡导多边主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中国于1971年恢复对联合国合法代表性,重塑了其在国际社会的声誉。
从那时起,中国就致力于多边主义、国际合作和国际制度的改革。
5.新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政策进一步从注重国内改革和经济建设转向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倡议和合作机制,如“一带一路”倡议、亚信、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
中国也加大了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大国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外交手段参与解决一系列的国际问题,如朝核问题、气候变化等。
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保卫国家安全到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从在国际事务中扮演“弱者”的角色到积极主动推动国际合作的变化。
三大外交方针是哪三个
三大外交方针是哪三个: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共中央决定了在执行和平外交政策中的三大基本方针:一是“另起炉灶”。
就是同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自动继承同旧中国的一切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建中国同外国的关系。
二是“一边倒”。
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这是一个最不寻常、最具震动性的方针。
在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新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将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
新中国奉行的第三项外交基本方针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
新中国否认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
对于帝国主义国家同中国建交的问题,中国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
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中国要在同它们建交之前“把屋子打扫一下”。
三大决策是1949年夏,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即三大政策。
新中国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迅速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民族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原则上是先谈判后建交。
1950年北京、天津、上海军管会分别收回了美、英、法、荷等国的兵营。
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
1951年4月和5月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和新的海关税则。
同时外贸由国家统制,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统一航运管理的指示。
外轮一般不得驶入中国内河。
从此,帝国主义者在中国所制造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侵略特权,统统予以废除。
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诞生了。
新中国的初期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初期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是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在推进国家建设的同时,新中国必须积极应对国际环境的挑战,并与各国建立稳定的关系,确保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一、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这些原则体现着中国坚守独立自主和国际公平正义的立场。
二、友好邻邦关系的建立新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注重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
与苏联的友好关系和援助是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对新中国进行经济援助,提供了军事支持,并在国际舞台上支持中国的声音。
与印度、缅甸等邻国的友好关系也是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重点。
实现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共处,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国际势力博弈与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关系也受到了国际势力博弈的影响。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对朝鲜的支持引发了美国的强烈反应,导致冷战武装冲突升级。
这场战争不仅检验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坚持,也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实力和意愿参与国际事务。
四、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新中国初期积极参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加强了国际交流与互动。
例如,中国积极参与亚非会议,提倡亚非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也参与了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展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负责任的角色。
五、与联合国的合作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获得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法地位得到了认可。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和各类国际会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贡献力量。
此外,中国积极推动亚洲和非洲国家在联合国的地位和发言权的提升,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
新中国的初期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是新中国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
通过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友好邻邦关系、积极参与抗美援朝战争、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以及与联合国合作等方面的努力,新中国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独立和发展的权益,并为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找到了合适的定位。
新中国建立初期_一边倒_外交政策再认识
新中国建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再认识北京市海淀区海天培训学校 吴成玲[摘 要]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提出,是总结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产物,是毛泽东针对当时的客观国际环境做出的正确选择,是统一全国人民思想的需要,有助于消除斯大林对中共和政府的偏见,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寻求了必要的国际支持和援助。
因此,“一边倒”只能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对外策略。
[关键词]一边倒 独立自主 外交策略 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对此学界历来存在着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基于当时国内外形势的需要,是必须的且完全正确的政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限制了新中国对外交往的手脚,若实行对美苏均衡的政策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1949年6月30日,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毛泽东在文中明确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一边倒”的方针。
那么,什么是“一边倒”?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何会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呢?本文基于当时历史发展的实际,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深刻内涵所谓“一边倒”,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
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一边倒”是坚持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外交策略。
毛泽东在思考外交政策时,始终把保障国家的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作为出发点。
他曾指出:“和苏联靠在一起,这种一边倒是平等的。
我们信仰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们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是硬搬苏联的经验。
22版:第16讲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步步高)
第16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形成。
2.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1)“另起炉灶”①含义: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意义: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①含义: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②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3)“一边倒”①含义: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②意义:这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误区警示“一边倒”不是唯意识形态而论,而是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美国孤立中国和美苏对抗的大环境下,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以巩固新生政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
但“一边倒”不是唯意识形态而论,而是立足于国家根本利益。
当时中国还积极发展与部分西方国家、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政策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3.外交成就(1)第一次建交高潮: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49年12月,毛泽东出访苏联,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时间:首次提出是在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内容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成果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意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图解历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突出特点概念阐释“求同存异”方针(1)同:中国和亚非国家都曾遭受殖民统治;都面临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要求加强团结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三大外交方针是哪三个
简述建国初期我国的三大外交方针。
答案是:“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其实质含义是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一边倒”,新中国和社会主义苏联站在一条战线上。
提出外交工作三大方针。
早在共和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就根据他对国际局势的冷静观察和精辟分析,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在1949年春夏之间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方针,为确定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提供了战略指导。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具体地说,就是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将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而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逐步加以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是指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的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方针。
这三大方针符合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完全独立的根本利益。
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外交政策原则,新中国旗帜鲜明地站在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这是一种坚定不移地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对外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同苏联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越南等一批人民民主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同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其他一些外国政府陆续通过谈判,相继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等亚洲民族独立国家,以及瑞典、丹麦、瑞士和芬兰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出现的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外交方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方针1、国际背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帝国主义封锁包围新中国。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基本方针:①“另起炉灶”含义: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作用: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②“一边倒”含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作用:使新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消其特权。
作用:巩固独立与主权。
练习:1、1949年周恩来致信细甸外长伊蒙,表示在缅甸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之后,中国“愿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缅甸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1月4日,周恩来致函印度总理尼赫鲁,也表达了完全相同的建交意愿和原则。
这表明A.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 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中、缅、印三国外交形势类似D. 中国外交以周边国家为主要对象A2.(2020·淮南二模)1948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
这表明我国外交()A.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B.走出美苏冷战的阴影C.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D.已经打开全新的局面解析:选C。
3.1952年4月,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资本主义世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这一外交思想()A.突破了“一边倒”外交方针B.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D.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答案:C4.(2020·兰州二模)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团结了更多的国家,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摆脱了被孤立的状态,改变了周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敌对立场。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三大外交政策。
这种“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实施时间大体上是从 1949 年 10 月到 50 年代末。
其基本特点是: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主张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不急于解决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承认和建交问题,而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与残余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决定与苏联结成同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道,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斗争,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具体来讲,所谓“另起炉灶”,周恩来解释说,就是要同旧中国丧权辱国外交一刀两断,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加以审查,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影响之后,再请外国客人进来。
所谓“一边倒”,就是要站在当时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一边。
但是,一边倒”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丧失独立性而跟着苏联亦步亦趋,并不意味着中国成为苏联的“卫星国”,中国的外交政策仍然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与苏联是平等的。
平等原则、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我们一边倒是和苏联靠在一起,这种一起是平等的。
”一边倒”战略方针是新中国政府从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出来的。
二、新中国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40年代末5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是三方面选择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一、50年代1、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人民,共同奋斗。
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原因: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⑶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立新中国的国际形象。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也就是说17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的合法主权国家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60年代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2、原因: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
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2、原因: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一、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战略主要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三大外交政策。
这种“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实施时间大体上是从 1949 年 10 月到 50 年代末。
其基本特点是: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主张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不急于解决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承认和建交问题,而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与残余势力,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决定与苏联结成同盟,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道,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斗争,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具体来讲,所谓“另起炉灶”,周恩来解释说,就是要同旧中国丧权辱国外交一刀两断,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所谓“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加以审查,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影响之后,再请外国客人进来。
所谓“一边倒”,就是要站在当时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一边。
但是,一边倒”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丧失独立性而跟着苏联亦步亦趋,并不意味着中国成为苏联的“卫星国”,中国的外交政策仍然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与苏联是平等的。
平等原则、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我们一边倒是和苏联靠在一起,这种一起是平等的。
”一边倒”战略方针是新中国政府从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出发,独立自主地制定出来的。
二、新中国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40年代末50 年代初我国开始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略是三方面选择的结果。
即苏联在国共两党之间的选择、美国在国共两党之间的选择、中共在美苏之间的选择。
当然,最关键的无疑是中共自己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看苏联在中国的选择。
影响其决策的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二是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需要。
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这一政策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坚持着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该政策强调国际关系中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新中国外交政策致力于打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以及为推进全球发展做出贡献。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还包括以下几点:
1. 独立自主原则:新中国坚持自主外交政策,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拒绝依附于任何超级大国或集团,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2. 和平发展:新中国外交政策鼓励和支持和平发展,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反对武力霸权和强权政治。
3. 互利共赢:新中国外交政策追求合作共赢,提倡通过共同合作解决各国的共同问题,推动多边贸易和经济合作,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4. 多边主义:新中国外交政策鼓励和支持多边主义,强调通过国际机构和多边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维护国际秩序和规则。
5. 文化交流:新中国外交政策强调文化交流与民间外交的重要性,通过文化交流加深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
总之,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是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致力于打造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推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同时坚持独立自主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
专题五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专题五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外交的三个基本方针及含义: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再与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国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与日内瓦会议(4)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求同存异的含义:“同”指共同利益共同遭遇,“异”指社会制度、意识形态6、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突破: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7、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会议: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8、中美关系解冻的过程:①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②基辛格访华③尼克松总统访华,上海联合公报(中美结束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④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正常化。
9、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这个总原则不变。
具体表现为①不结盟②对外开放10、不结盟运动:中国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
10、新时期的外交成就: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其中2000年在中国倡议下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②推进新型区域合作(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撰写人:臧义苹修改人:刘芳
【案例描述】这是海淀区的一道期末考试题,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主要在B项和C项上犹豫,《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诊断分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主要表现:①“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外交上的半殖民地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楚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一边倒”:即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它表明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也使新中国避免了外交孤立,并获得苏联援助。
但“一边倒”也使中国照搬了苏联建设道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这三项内容学生非常熟,为什么在B项和C项上犹豫呢,关键在于教材没有读懂。
【策略步骤】
教材上讲的另起炉灶意思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意思是首先清楚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一切在华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自主。
如果把这三个表现归纳一下,对号入座,这三种对策分别是针对谁的,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另起炉灶很明显是针对国民政府的旧外交,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显然是针对帝国主义的,一边倒是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
【效果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
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
①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②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建交
③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
④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感悟思考】把教材读透了,这道题非常简单。
所以会读书,会认真读懂教材是备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