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而辉煌艺术历史的国家,其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美术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
本文将回顾中国美术史中的一些重要大事,并探讨它们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前221年)在先秦时期,中国美术以岩画和陶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尤其是陶器,如出土的仰韶文化陶俑,展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艺术天赋和审美观念。
2.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美术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大量文化作品被毁。
但是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这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佛教的传入使得雕塑艺术风靡一时,著名的摩崖石刻和石窟艺术如莫高窟和龙门石窟便是亮丽的代表。
同时,绘画艺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王羲之和顾恺之为代表的书法和唐朝壁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4. 宋元明时期(960年-1644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一步繁荣发展。
南宋时期的陆游和宋徽宗等人是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要创作内容。
元代的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楷书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5. 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尽管清朝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但在艺术方面仍有一些重要的成就。
乾隆皇帝是一个热衷于艺术的皇帝,他主持修建了颐和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
此外,清朝时期的篆刻家石涛和画家郎世宁也有所成就。
6. 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现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文化与政治的变革,这也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院的成立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创作风格和形式,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画家及作品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2、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二是出现了白灰面和夯土台基。
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战国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牵牛像和织女像。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样”。
9、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薛稷笔下鹤的高昂神韵。
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边鸾的花鸟画。
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描”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11、突破“黄家富贵”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崔白。
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13、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工笔重彩闻名,代表作品是《剑阁图》。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董其昌。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王时敏、王原祁为一种;王鉴、王翚为一种。
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中提出的。
18、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改琦和费丹旭。
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
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制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2、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青铜器中的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4、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画像石与画像砖。
中国美术史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
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一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饰品: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饰品。
1987年河北兴陵发现的一件赤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距今13000年。
内蒙古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石刻女神像新石器时代末期,也称“龙山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是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的过渡时代。
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黑陶是继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优秀品种,是距今4千多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它以黑色陶器为其特征,所以称之为“黑陶文化”。
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的城子崖,所以又称“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出土大量玉器玉琮和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重要的礼器。
二陶器的发明与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成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陶器用途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按陶质分:红陶、白陶、灰陶、黑陶。
所谓彩陶:指在打磨光滑的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赭红、黑、白诸种颜色)黑陶: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形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工艺精巧著称(山东潍坊姚宫庄、镂孔蛋壳黑陶杯)彩陶和黑陶代表我国美术创作的第一次高峰,在技术上、造型上为青铜器的出现做出准备。
新时期中期裴李岗文化中发现的有绿松石珠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器。
浙江余杭出土的一件大玉琮有“琮王”之称。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编织工艺相当发达,河姆渡遗址发现大片苇席印痕河姆渡出土的木胎圈足漆碗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漆器。
三仰韶文化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最为杰出陕西西安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花瓣文彩陶盆和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属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的一个分支,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3)
第一章1、红山文化雕塑红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红山文化雕塑,是中国原始雕塑,大体分为人像雕塑和动物雕塑两大类。
红山文化陶塑与泥塑女神像的出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重要的美术考古新发现之一。
1982年,在辽宁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首先发现一批小型陶塑孕妇像;1983年,在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发现一件与真人等大的泥塑女神头像,五官清晰,造型逼真,目光炯炯,嘴唇掀动,颇具神秘色彩。
附近还有更大的女性塑像残块出土。
研究者一致认为它们是丰收女神或地母神的形象。
红山文化玉龙已在多处发现,其中尤以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刻划的最为栩栩如生。
这条玉龙墨绿色完整无缺,呈C字形。
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音列)。
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经试验此孔用于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
2、良渚文化玉琮是一支分布在中国东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良渚文化玉琮出土于该区域。
浙江余杭反山出土了一件大玉琮,宽博厚重为目前所知良渚玉器之首,有“琮王”之称。
上面刻画的神徽图案,可能是多个氏族图腾符号组合、演变而成。
良渚文化玉器多用减低平雕加阴刻线的手法作器表装饰,工艺水平更高,其上的兽面纹饰与后来商代青铜器表面的饕餮纹可能有渊源。
3、龙山文化黑陶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
山东龙山文化以轮制技术制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着称。
潍坊姚官庄出土的蛋壳黑陶盘口花柄圈足杯,轮廓曲折多变,造型稳健俊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黑陶与彩陶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第一次高峰,在技术上、造型上都为青铜器的出现做了准备,也为以后陶瓷器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第二章1、三星堆铜塑(13)广汉市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70多年来,那里一直是考古工作者探索古蜀文化的重要目标。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及先秦美术
第一编史前美术及先秦美术★9▲13第一章史前美术★7▲7▲旧、新石器时代对比▲最古老的装饰品▲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陶器★彩陶★黑陶★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人面鱼纹彩陶盆》★《颧鱼石斧彩陶缸》★《舞蹈纹彩陶盆》▲最古老的壁画遗迹▲岩画▲碧玉龙1·3▲旧、新石器时代对比1、旧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200万年前劳动工具是打制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逐步培养了造型技能,萌发审美观念。
2、新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1万年主要劳动工具是造型规整的磨制石器,从事采集、狩猎、捕鱼外增加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工艺领域:陶器(重点)、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造型艺术:彩陶造型与纹饰、岩画、陶塑等有成就时代特征(标志):磨制石器、陶器、农业与畜牧业的出现1·4▲最古老的装饰品: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 2 万 8 千年多年,山西朔县峙峪石墨装饰品,该物品呈扁平椭圆形,大小似鹅蛋,中央穿孔,可系绳佩挂。
1·5▲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刻纹鹿角(赤鹿角枝):现知较可靠是 1987 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
距今约为 13000 年,用阴刻线条构成三组图案:1、直线、斜线纹组成2、由相互平行的密集曲线组成,似綯(绹)索花纹3、四组密集曲线构成对称性的图案,刻纹染成红色,其意义应该与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
1·7▲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磨制石器、陶器、农业与畜牧业1·10★陶器:目前为止最早的陶片是湖南道县釜形陶器残片,距今约 1 万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
用途:饮食器:敞口(盆、钵、碗、杯、豆、勺);炊煮器:便移动、烹烧(鼎、鬲、簋gu ǐ、釜、灶)储藏器:多呈球形、半球形,容量大(壶、罐、瓶、瓮);陶质:红、白、黑、灰器表装饰:素陶、彩陶、印纹陶、拟形陶装饰纹样:动物、植物、人形、几何纹样(彩陶居多)1·11★彩陶: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2011年美术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始认 为美 术 考 古 应 该 成 为 一 个 相 对 独 立 的 新 兴 学 科, 并 不断交 流 、讨 论 对 其 研 究 对 象 、学 术 范 畴 以 及学 科方 法 等基本 问题 的认识 与观 点 。美 术 考古 不 仅 主要借 助 于考古 学 既有 的研 究方 法 与 田野发 掘 成 果 。同时对讨 论 古代 美术 创作 与发 展 情况 具 有 十分
2 0 1 2年 4月 1 2 日一 1 3 日,在北 京 国谊 宾 馆 召 开的 2 0 1 1年 度 十 大考 古 新 发 现 终评 汇报 会 上 揭 晓
系联合 对 造像 进行 三维 扫描 。千 佛寺 摩 崖 石刻 造 像 呈 东 西走 向 ,长 3 0米 ,残 高 4米 ,最 近 处 距 地 表
2 0 1 3年 4月 第3 2 卷 第 4期
洛 阳师 范学院学报
J o u m ̄ o f L u o y a n g N o r m ̄ Un i v e  ̄i t y
A p r . , 2 0 1 3 V0 1 . 3 2 N o . 4
2 0 1 1 年 美术 考 古 发 现 与研 究综 述
内涵 等进 行 了较 为详 细 的考 察 。 ① 石 佛 山摩崖 造 像 群 主要 由石 佛 山和岩 庵坑 两处 摩 崖 造像 组 成 , 通 过
对 摩崖造 像 的风 格 比对 、历 史 考察 , 初 步 判 断其 营
造 年代应 在 宋 、元 时期 。石 佛 山摩 崖 造 像 群雕 刻 精 美, 题 记 丰 富 ,内容 以佛 教 禅 宗 为 主 ,同时 涉及 净
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以及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一、我国美术的发展脉络我国美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古至今,我国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我国美术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代我国美术古代我国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彩绘器皿,经过商、周、秦、汉等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印章、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著名的艺术作品有甘肃武周永年县出土的彩绘陶器、陕西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等。
2.唐宋时期的我国美术唐宋时期是我国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塑艺术等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著名的艺术家如王羲之、顾恺之、李思恭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3.明清时期的我国美术明清时期是我国美术的又一重要时期,此时我国面临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局面,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著名的画家有文征明、唐寅、仇英等,他们的作品为后人所推崇。
4.现代我国美术近现代以来,我国美术在不断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也摒弃了传统的束缚,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艺术发展之路。
著名的画家如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为我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我国美术史上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艺术地位,至今仍然被后人所推崇。
1.王羲之王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大家,其行草书法风格独特,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尤为著名,被誉为千古第一帖,至今仍然被后人视为书法艺术的典范。
2.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画家,他的花鸟画作品在我国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征明的作品《鹊叫梅花》、《百花图》等都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3.张大千张大千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画家,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种绘画题材。
其作品《千里江山图》、《六出奇兵图》等均为后人所传颂,张大千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齐白石是20世纪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的“齐白石画家”风格深受人民裙众喜爱。
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的关系
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的关系1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有着共同的研究资料。
西方对史前、希腊、罗马美术史的研究常与古典美术考古重合,在研究中国史前甚至是研究夏、商、周美术史时。
也是与美术考古学有着更为特殊的密切关系,因为二者都牢牢的建立在考古学发现的资料基础上。
2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在研究内容和重点方面有着较明显的差异:1、美术史研究的绘画艺术,主要是研究宋、元、以后的卷轴画,美术考古学由于研究的重点在宋、元以前,而宋、元以前卷轴画现存真迹较少,仿者甚多,往往把鉴定宋、元卷轴画真伪问题和明清绘画主要归为鉴定学,美术考古主要研究的事建筑壁画、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绘制的岩画、工艺美术装饰画和宋元以前的纸绢画。
2、古代碑志铭文和文字书法是美术史研究的另一部分内容,他很少注意古代碑志的形式及造型风格和装饰纹样的演变,而这些正是美术考古所主要研究的内容。
同时,美术考古也注意研究铭文内容和书体艺术。
3、大多数美术史家把中国古代电科的岩画和画像石、画像砖都归在绘画艺术中,其实他们与绘画的表现技法和艺术效果都不完全一样,美术考古学认为他们是雕塑艺术,但和一圆雕、浮雕为主要表现技法的其他其他雕塑艺术又稍有差别,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雕塑艺术;再就是,美术史还系统的研究美术家、美术理论、美术思潮、流派争鸣和美术批评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美术考古学虽偶有涉及,但不属系统研究的内容。
3美术考古与美术史都是为了美术发生与发展的历史,都有着为实现自己研究目的而逐步建立和建全起来的艺术分析研究方法,这种共同研究目的的,共同使用的艺术分析研究方法,使二者结合的甚为密切,情同手足,亲如姊妹。
但二者二者在艺术研究方法上各自遵循的准则不能混淆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的关系1美术考古学与美术史有着共同的研究资料。
西方对史前、希腊、罗马美术史的研究常与古典美术考古重合,在研究中国史前甚至是研究夏、商、周美术史时。
也是与美术考古学有着更为特殊的密切关系,因为二者都牢牢的建立在考古学发现的资料基础上。
美术学考古
美术学考古“天下之是非”焉能混同“人人之是非”为“美术考古学”定义与郑岩先生商榷美术学考古一词是在100多年前,由德国人米海里司制造的。
之后郭沫若先生将其转译到了中国,并将其美化。
在《“美术考古学”之明辨》中指出:一、思维对象之本质属性含混,不可能有助于合乎逻辑的推理。
因此,“美术考古学”之定义,不具有学术指导意义。
二、发明“美术考古学”的米海里司,其著作旨在美术史的梳理。
三、考古与美术史研究,是学术进程的前后关系:考古学提供了历史实物资料,美术史研究是其后视觉艺术之整理者与美术史之发展者的职责。
而美术史与考古的关系在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下大体有了以下结果。
一、“美术考古学”在中国已成显学,需要显示其词语被“频频”采用的盛况,《由来》列举了约32本书名。
二、《由来》以历史发展的变动性开脱定义者之失误,却忽视了《百科全书》的功能与规范要求。
“美术考古学”植入中国考古学、以考古学的目标为目标却从事美术史研究,是因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考古学快速发展的缘故。
“美术考古”近三十年美术史研究的新转向近三十年来,中国美术史研究取得的成绩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科自身的发展。
二是对人文学科研究的影响。
这三十年来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一种明显的表现特征就是通过对考古学的贴近,从利用考古资料,到借鉴考古学理论,再到形成具有本学科理论特色的美术考古学研究方法。
美术史研究对考古材料的利用体现在对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利用中,我们不是简单地将其发掘的物品作为自己的研究与补史对象,还利用考古学家的分期断代与分型描述甚至是可能的解释与分析,来为美术史研究带来便利。
美术史研究与考古学的亲缘关系让美术史受益匪浅。
美术史研究对考古学方法的借鉴体现在美术史家在利用考古材料的同时,也在关注考古学理论。
美术史研究对考古学方法的借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具体方法的借鉴和移入。
第二阶段是对考古学研究观念的引入,这就是有学者说的“整体读法”。
此外受考古学理论的影响,美术史研究的“整体读法”逐渐完善为自己的理论与方法、“美术考古学”方法应运而生。
美术考古学第三章第一节
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文化层的形成,就其最基本的原因来说,是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 的结果。人类的文化堆积,必然包含有人类活动而遗留的各种文 化遗迹、遗物,由于各个时期堆积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反映在 土质、土色与包含物等方面均有所区别。考古地层学主要任务就 是区分各个时期文化堆积的层次,判定古文化遗址中各个时期堆 积层次的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各层次遗迹、遗物的地层关系。 一般说来,人类对居住地的选择有一定的共同要求,如近水、向 阳、安全和生活资源丰富等。因此,在一些符合上述条件的理想 地点,往往被历代居民都选作居住地。这样,在同一个遗址中, 常常包含有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或统一文化不同时期的堆积层次, 构成了这一遗址不同时期人类活动过程的记录。
既然器物的形态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器物形态就会有所不同这就为考古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器物形态演变规律的可能性进而依据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进而建立人类社会及其文化发生发展演变的时空框架探讨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演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以前遗迹遗物都必须确定其时空位置
美术考古学
研究目的的确定直接与研究对象有关。美术考 古学研究对象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以实有 化方式存在的人工作品。 美术考古学在锁定自己研究对象的同时,也锁 定了自己研究的出发点。 美术考古学对人工物品的关注不能抽取其所存 在的时空,也就是说它是对人工物品及其所处 “环境”的整体关照。这里强调人工物品及其 所处的“环境”与人的经验、行为、想法、实 际与人的精神直接有关。
人面鱼纹盆
一类是与丧葬有关的考古遗存,包括地 面的陵园与地下的墓室。陵园又包括建 筑及其设施,墓室包括建筑构造、布局 陈设、随葬品等。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商周青铜艺术1、青铜器分期二里头文化期夏代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前19C--—-16C)1)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2)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园块和几何纹饰;3青铜器形体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
代表器物:乳钉纹爵.商早期(盘庚迁殷)青铜器特点:(前16C--——15C中叶)1)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技术高超,含铅量高;2)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
3)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商中期青铜器特点:(前15C中叶—-——前13C)1)器物比早期厚重,尤其口部;2)品类增多;3)出现了斝(jia)(圆筒底体的)圆底爵开始;4)宽体觚(gu)喇叭状的觚;5)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6)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发现做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
商晚期前段青铜器的特点:(前13C—---前11C)1)方形器大为发展;2)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3)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出现铭文);4)器物方面代表器物:司母戊(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晚期后段青铜器特点:1)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2)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前发展);3)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4)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双耳簋,平底爵消失代表器物: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
西周青铜器特点:周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殷)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1)新出现了方形簋,西周早期,利簋;大盂鼎,三足圆鼎2)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了新纹饰(鸟兽)。
西周中后期:1)鼎,簋,鬲规范化,大克鼎2)波曲纹的出现。
最大的簋,害夫簋;铭文最长的鼎,毛公鼎;水器,虢季子白盘;颂壶东周春秋早期:(前770——-—前7C上半叶)子仲姜盘春秋中期:(前7C上半—--—-6C上半)立鹤方壶(复杂美感、立鹤莲花)春秋后期:(前6C下半---——前476年)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前476—-——前221)镶嵌图像纹壶犀牛尊错金银工艺2、青铜器文饰: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
中国美术考古史上的古琴艺术
[ 收稿 日期] 2 l —0 一 l O2 2 6
隶 定 为 “ ” , “ ” 的 繁 体 。 据 罗 振 玉 考 集 字 为 乐 字
石》 的意义
琴 是 中国最 为古 老 的弦 乐 器 之 一 。关 于它
的 起 源 , 说 甚 多 , 如 神 农 氏 、 羲 、 、 创 制 传 诸 伏 尧 舜 之 说 , 不 可 尽 信 , 也 不 是 无 稽 之 谈 。 根 据 古 虽 但 籍 文献 所载 , 初 创 的时 间 , 少 可上 溯 到商 代 。 其 至 对 此 , 以从 词 源 学 上 予 以 说 明 。 可 殷 墟 甲骨 文 中 , 一 “ ” , 文 学 家 把 它 有 乐 字 古
释 :“ 字 从 丝 附 木 上 ,琴 瑟 之 象 也 ” 此 。西 周 时 代 的 金 文 与 甲 骨 文 之 “ ” 构 形 相 同 , 西 周 乐 字 唯
金 文 在 两 丝 之 间 增 加 了一 个 “ ” , “ ”, 白 字 为 桀 与
《 文 》之 篆 文 一 样 。 研 究 者 认 为 , 文 所 加 说 有 金
拊 琴瑟 之 意。 我 们 知 道 , 个 “ 指 ” 是 出现 一 能 总
在 “ 指” 后 , 言之 , 因 为 先有 了琴 瑟 之类 所 之 换 正
的 弦 乐 器 , 后 才 有 可 能 创 造 出 能 够 指 称 它 的文 然 字和 名词 。因此 , “ ” 的起 源 可 以推 断 出 , 从 乐 字 至少 在公元 前 30 5 0年 之 前 , 国 就 己 经 出 现 了 中 琴 瑟 之 类 的 丝 弦 乐 器 , 应 该 是 一 个 勿 庸 置 疑 的 这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
(一)彩陶——马家窑文化
《多人舞蹈纹彩陶盆》, 出土于青海同德宗日文化 遗址内,纹饰简洁流畅, 内壁绘有两组舞蹈人像, 一组11人,一组13人, 手拉手欢快地跳舞,整个 画面饱满充实,古朴中透 出灵动,体现出远古文化 的神韵。
(一)彩陶——马家窑文化
《旋涡纹尖底瓶》,马家窑类 型,是一件汲水器,它的造型 便于汲水时自然下沉和平稳上 提,显示了先民的科学创造。 纹样以点为中心,由弧线组成 漩涡形,且上下左右互为连接, 组织巧妙,具有很强的运动感。
(一)、彩陶——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因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形成于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 石器时代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 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由于时间和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的彩陶器形与 纹饰,可区分为数种类型,其中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半坡类型以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代表性纹饰为鱼纹,代表作品 有《人面鱼纹彩陶盆》《三鱼纹彩陶盆》等。
《人面鱼纹彩陶盆》
《三鱼纹彩陶盆》
(一)、彩陶
《人面鱼纹彩陶盆》,细泥烧制,盆口外翻,口沿略 加装饰,盆内饰有对称的两组人面鱼纹。圆形人面的 头上有三角形装饰,耳部有向外的柳枝形装饰,人口 的两侧为双鱼,旁边还饰有鱼纹。这简洁、夸张、高 度图案化的图画,具有图腾的含义。
三、绘画
(一)壁画: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中出土的壁画残片。 (二)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画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岩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岩画遗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例如,内蒙古 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新疆昆仑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广西左江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 岩画。 (三)地画:1982年,甘肃省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中发现了一幅地画。用黑色绘制的地画上方有两 个人物,下方是两个骷髅置于一个方框之内,属马家窑文化时期,距今五六千年,是我国迄今发现 最早的独立完整的人物画,也是我国建筑壁画的起源。
第一讲 原始社会美术 第一章 史前美术 (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中国美术史
陶器的分类:
陶器依用途可分为 • 饮食器:盆、钵、碗、杯、豆、勺 …… • 炊煮器:鼎、鬲、簋、釜、灶 …… • 储藏器:壶、罐、瓶、瓮 ……
中国历代的美术史研究
• 中国的美术史研究早在先秦的诸子百家著作中 已有零星言论。
• 最早的美术史文献 :顾恺之的《论画》、《魏 晋胜流画赞》
• 中国古代品评画家的标准:南朝谢赫《古画品 录》“六法”
• 第一部较完整的绘画史:唐张彦远《历代名画 记》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学者以文献为依据, 系统叙述了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成就。
内蒙古阴山岩画——《围猎图》
我国 发现最为 久远、内 容最为丰 富的岩画 宝库,被 誉为我国 古代最大 最密集的 露天画廊。
广 西 花 山 崖 壁 画 《 祭 祀 舞 蹈 》
(2)、陶器与彩陶
• 陶器—— 它是用泥土作为胚胎,用火低温烧
制而成的新器物。
陶器在中国新石器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陶器的出现促进和丰富了原始人的经济生活,在 制作中,人类的审美智慧创造性地得到了发挥, 产品大大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中国古代重要美术理论家及其著作
• 顾恺之(东晋):《论画》《魏晋胜流画赞》 《画云台山记》
• 谢赫(南齐):《古画品录》 • 姚最(南陈):《续画品录》 • 宗炳(南朝):《画山水序》 • 王微(南朝):《叙画》 • 张彦远(唐):《历代名画记》 • 荆浩(五代) :《笔法记》 • 郭熙(宋):《林泉高致集》 • 郭若虚(宋):《图画见闻志》 • 董其昌(明):《画禅室随笔》、《容台集》、
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达7000多处, 它们的文化面貌多样,内涵丰富,各有鲜明的地 方特色。
• 黄河流域:早期-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下层文化 中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晚期-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
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
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论著述卷帙浩繁,蔚然可观。
据统计,从东晋至清代(1919年以后者不计)仅画学著作,已达814种。
如果再加上书法、工艺、雕塑以及建筑等方面的史论著述,数字就会更大。
当然,在中国古代美术研究中,主要以书法和绘画为对象,其他门类的著述则比较零碎和少见,而且,史与论以及鉴赏、批评区分不明,往往融合为一体,再有,论述多为经验性的、感悟式的,文体近乎随笔、杂谈一类,较少理论色彩和系统性。
这些,是20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美术研究的一些主要特点。
自本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美术研究受到西方艺术研究方法的影响,特别是1949年以后,更多的学者和书画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使中国美术的研究方法有了重大突破。
艺术院校培养了美术史论研究的专门人才。
随着美术考古发掘不断取得的新成果和美术创作的繁荣,美术研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回顾本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的历程和学术成果,拟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美术理论研究以及对外国美术的介绍和研究等三个方面,逐一论述之。
一中国美术史研究“美术”一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是“五四”时期移入中国的。
在此以前,中国古代的有关著作只有画史画论、书史书论等专史专论。
直到本世纪中叶,这种状况没有多大改变。
用现代方法研究和写作的比较系统的专史出现于20年代中期。
1925年出版了潘天寿《中国绘画史》,随后,陆续出版了郑昶《中国画学全史》(1929)、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1)、滕固《唐宋绘画史》(1933)、陈师曾《中国绘画史》(1934)、秦仲文《中国绘画学史》(1934)、俞剑华《中国绘画史》(1937)等多部史著。
50年代以后,才有所谓综合性的美术史出版,如胡蛮《中国美术史》(1952)、李浴《中国美术史纲》(1956)、阎丽川《中国美术史略》(1956)、王逊《中国美术史讲义》(1956)等,同时,也有一批专史和断代史出版,如阿英《中国年画发展史略》(1954)和《中国连环图画史话》(1957)、王伯敏《中国版画史》(1961)、郭味蕖《中国版画史略》(1962)王伯敏《中国绘画史》(1982)以及王伯敏主编的8卷本《中国美术通史》(1988)、毕克官、黄远林合著《中国漫画史》(1986)、张少侠、李小山合著《中国现代绘画史》(1986)、薄松年《中国年画史》(1987)、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1988)、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1985)、王子云《中国塑雕艺术史》(1988)、陈少丰《中国雕塑史》(1993)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
《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是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学科发展以来半世纪的发掘成果,资料详实、全面,又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是美术考古学科的奠基之作。
关于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之基本信息
作者:杨泓著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6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5年6月
印次:1
ISBN:9787102066363
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之内容简介
《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是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学科发展以来半世纪的发掘成果,资料详实、全面,又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是美术考古学科的奠基之作。
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之作者简介
杨泓,男,满族。
1935年生于北京市。
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
历史系考古专门化,1958年毕业。
自1958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
现担任《文物》月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考古月刊编辑委员会顾问。
并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研究中国汉唐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和古代兵器考古。
先后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等书的撰写工作。
自1958年在《文物参考资料》(现《文物》)发表论文《高句丽壁画石墓》以来,迄今已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美术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逾300篇。
主要学术专著有《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0;增订本,1985)、《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文物出版社,1997)、《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2007)等。
并与李力合著《华夏之美;;中围艺术图鉴》(香港中华书局,1993)和《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三联书店,2008)。
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之目录
上编
一曙光初照;;史前美术考古
1 旧石器时代的发明
2 新石器时代陶艺篇之一
3 新石器时代陶艺篇之二
4 史前绘画与雕塑
5 史前玉器及其他
二铜艺之光;;青铜时代美术考古
1 早期青铜艺术萌芽
2 商、西周青铜艺术
3 东周青铜艺术
4 先秦美术考古玉雕篇
5 先秦美术考古绘画篇
三鸿鹄高飞;;秦汉美术考古
1 秦代美术考古
2 汉代美术考古雕塑篇
3 汉代美术考古绘画篇
4 汉代考古发现的实用美术品
四继往开来;;魏晋南北朝美术考古
1 孙吴美术考古
2 汉魏时期佛教造型艺术品
3 东晋南朝美术考古绘画篇
4 鲜卑美术考古资料演变的轨迹
5 北朝美术考古壁画篇
6 丝路引入的西方美术品
五盛世新声;;隋唐美术考古
1 隋唐美术考古雕塑篇
2 隋唐美术考古绘画篇
3 隋唐金银工艺
下编
一俑的世界;;中国独特的明器艺术
1 俑的出现和东周俑的艺术特征
2 秦俑艺术特征
3 西汉俑的艺术特征
4 东汉魏晋俑的演变和艺术特征
5 南北朝俑群的演变和艺术特
6 隋唐俑的演变和艺术特征
7 五代至明清俑群艺术特征
二瓷艺春秋;;古代瓷器的考古发现
1 考古发掘获得的商周原始瓷器
2 汉代瓷器和窑址
3 江南六朝青瓷和北方青瓷
4 隋唐瓷的考古发现
5 宋瓷和辽、西夏瓷的考古发现
三家具经纬;;古代家具的演变与造型
1 史前至魏晋家具的演变
2 东晋至北宋家具的演变
附叩索禅林;;中国石窟寺研究四十年李
1 研究概述
2 第一阶段(1949--1966年
3 第二阶段(1966至90年代
附录一漫话中国古代雕塑
附录二中国古代壁画略说
后记
重印后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