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文地质学-1(31)

合集下载

环境水文地质学习题

环境水文地质学习题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环境水文地质学是环境科学中环境地学的一个分科,也是环境学中的水体环境部分。

是以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境质量关系的一门学科。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控制的科学自然环境问题是自然力或人为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人为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地质环境:地壳上部包括岩石、地下水、微生物、五色气体在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系统,它应具有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个基本元素。

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性质、状态和地质结构变化有关的地质现象的问题。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是把人为开采、疏干、充水、污染等因素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导致地下水组分,性质,状态和水动力特征等变换的环境问题。

*地方病:是水体的化学成分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贫化、富集或转化作用造成的原生环境中元素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各种地方性疾病。

水迁移系数:等于化学元素在水中的含量与岩石中含量之比。

地球化学垒:表生带在短距离的迁移条件明显交替,并导致元素浓集的地段。

生物地球化学病带:是指不适于人类和生物生存发展的元素贫乏或富集的地带性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而非地带性的这种环境。

地氟病: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的氟元素过多,致使生活在该环境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

地甲病:是一种伴有机体摄入碘量的多少,而造成甲状腺组织发生代偿性肿大的疾病。

克汀病:是地甲病的延伸,可能是先天性缺碘和缺甲状腺素所导致的一种胚胎疾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伴有机体改变的,进而造成四肢畸形的地方性疾病。

微量元素:在人体含量低于人体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

地下水污染:某些污染物质、微生物或热能与各种途径进入水体是水质恶化,并影响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正常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第一章地球上得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得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得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

地下水:地下水就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得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得地下水。

4。

自然界得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得地球各个层圈中得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得过程、5。

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与地壳岩石空隙中得地下水之间得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水得相互转化过程。

7. 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得水分交换、8. 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得水分交换。

9. 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得含量。

10.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与水汽含量之比。

11。

饱与差:某一温度下,饱与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得气温。

13 .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得过程。

14。

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与状态时,超过饱与限度得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14。

径流:降落到地表得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得水流。

1 5 .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得全部河流得总体构成得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

水系得流域:一个水系得全部集水区域、17。

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得连线。

18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得水量。

19。

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得水量。

20。

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得流量。

2 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得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得平均水层厚度、22 .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得径流深度与降水量得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得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得时空变化规律。

环境水文地质学习题集讲义

环境水文地质学习题集讲义

环境水文地质学习题集环环境境水水文文地地质质学学习习题题集集目录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 填空题 第三部分: 作图题 第四部分: 简述题 第五部分: 计算题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第一章: 环境水文地质学 环境科学 自然环境问题 人为环境问题 地质环境 环境地质问题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第二章: 生态学 生态系统 林德曼定律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破坏 环境系统工程第三章: 地方病 水迁移系数 地球化学垒 生物地球化学病带 地氟病 地甲病 克汀病 大骨节病 微量元素第四章: 地下水污染 污染程度 水质标准 地下水背景值 自然污染源 地下水污染方式 大气污染 酸雨 拉波特效应 热岛效应 辐射损伤 驱体效应第五章: 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 环境水动力学作用,环境水物理学作用 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 弥散作用 弥散现象 分子扩散 对流弥散 第七章: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部分 填空题第一章 1.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问题是近代水文地质学理论与实践领域内的崭新课题它包括保护地下水资源免于涸竭和免于污染两方面的内容2.目前人类活动的范围它限于地壳地面和围绕的大气层的一部分,一般包括不到11千米的海洋和高度不到9千米的大陆表面和海岛,以及高上海平面12千米以内的大气层3.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环境问题,另一类是人为环境问题4.地质环境应具有物质组成 地质结构 动力作用这三种基本要素5.环境地质问题是研究由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物质组成,性质状态和地质结构变化及其与有关的地质作用和现象问题.第二章 1.任何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联系等 基本功能. 2.按林德曼定律,假若某人靠吃鱼增加体重2公的,需吃鱼20公斤这些鱼需消耗2000公斤的水草3.生态平衡破坏的主要标准是结构破坏 功能衰退4.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有三 生产 生活 还原5.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第三章.1.人体组织中元素的丰度与地壳元素丰度图式相似,若人体中某种元素与标准丰度曲线明显偏离 即可能与其具体生活环境的特异性密切相关2.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及毒性取于微量元素的 剂量 元素存在的状态及组合的致病影响3.水的迁移系数公式4.元素的迁移强度决定于其本身的特性和所处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5.世界上最早发现地方性甲状腺与积水有关的是唐朝的李羽6.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舟,饮之于水,食之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是明朝李时珍关于水土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阐述7.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是林德曼提出的.8.甲状腺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神经骨骼生长的功能9.人体内环境化学元素含量异常中所指的是指缺乏过剩10.克山病病因有生物病因说营养缺乏说水土病因说11.氟病的成因类型按地带性的分布有蒸发浓缩型淋失贫化型第四章1.地下水污染包括水质污染的原因程度结果特点等内容2.地下水污染标准一种是采用水质标准平衡量,另一种是采用背景值3,生活饮用水质标准的项目中有感官怀指标化学指标毒性指标细菌指标4.地下水区域背景值是指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某种化学组分的含量5.生活污水总的特点是含氮硫磷较多6.华东地院将水污染质分为四大类12种是根据污染质的环境危害性及其特性划分的7.地下水污染方式是指包括污染途径在内的污染质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的全部时空规律.8.酸雨定义中把降水PH< 5.6 定义为酸雨9.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硫化合物氮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10.拉波特效应是指城市排放的微尘利于水气凝结,导致下风向降水增多的现象11.土壤的净化作用取决于土壤吸附性氧化还原特性酸碱性络合物方面的特性2.土壤的本质特性有两方面一是具有肥力另一方面环境方面的特性是指土壤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物质的能力13.我国滨海型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地面沉降癌症高发其代表城市有上海广州天津等14.酚属细胞原浆毒质,低浓度使蛋的质变性高浓度使蛋的质沉淀,对各种细胞有破坏作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15.水侯病是由于金属元素,骨痛病是由于重金属元素.鸟脚病是由于微量元素在人体内过量引起的.16.辐射损伤具远期效应包括两类: 驱体效应遗传效应第五章 1.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作用实质物质迁移2.环境水动力学作用的作用实质能量转化3.环境水物理学作用的作用实质热量转化4.环境水文地质生态作用的作用实质生态效应5.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常见的作用有溶解-沉淀氧化还原吸附-解吸释释-浓缩等第六章 .1.环境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包括调查勘探监测试验实验报告编写环境质量评价等2.工业污染源调查应查明工业污染源的位置由废水,废气,废渣中排出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年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途径处理及综合利用情况.3.地下水监测点可分为区域性和控制性监测点水位监测频率一般3天或5天监测一次水质监测一般一年四次,监测六大污染毒物指汞镉氰酚砷铬4.分子扩散是由化学势梯度而引起的分子(离子)扩散运动5.对流弥散是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动时流体内各点流速向量方面和大小不同而引起的溶质分散第七章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预断评价第三部分作图题第一章1.绘图表示地质环境在环境中的位置2.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框图第二章1.生物金字塔第三章1.必需微量元素缺乏和过量对机体影响曲线2.非必需微量元素和过量对机体影响曲线第四章1.入渗污染途径(固态液态污染物两种类型)2.越流污染途径3.侧向污染途径4.岩溶污染途径5.诱发污染途径第五章绘图表示在均匀一维流场中的井水中的弥散现象第六章1.地下水污染带呈狭长条带并平行于流向的井孔布图示意图2.弥散试验孔测孔布置图第七章1.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程序框图第四部分简述题第一章1.地下水在规模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哪些2.开采利用过程中地下水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工业生产对下水环境的影响4.发达国家在积极进行地下水保护工作中采取的措施5.地质环境和环境地质问题6.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几类7.污染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内容8.病理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内容第二章1.简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2.生态平衡的破坏3.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有哪几方面第三章1.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及毒性2.元素存在状态及组合的致病影响3.控制环境中元素迁移的地理和地质因素有哪些4.酸性,弱酸性还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主要特点5.元素富集腐殖贫乏的碱性,弱碱性氧化的水文地球环境的主要特点6.氟病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类型有哪些7.氟骨症和斑釉齿的致病机制8.地甲病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类型中沼泽因典型的各项特征第四章1地下水污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地下水污染的特点3.正态分布类型4.对数正态分布如何确定背景值5.在地下水污染分级中 Xo<X<=Xs,X>Xs分别说明什么问题6.工业废水的特点7.城镇生活污水的特点8.农牧业废水的来源9.地下水污染途径的决定因素10.能否发生地下水区域性污染的决定因素。

环境水文地质

环境水文地质

第一章绪论1.地质环境:是地壳上部包括岩石、地下水、微生物、大气在内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系统,它应具有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这三个基本要素。

2.环境地质:是地质学的分支,是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性质和状态和地质结构变化及有关的地质现象的学科。

3.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在自然界地下水与岩石、土壤、大气、生物之间建立了平衡关系,由于人类活动(开采、疏干、充水、污染)破坏了这种平衡,使地下水的组分、性质状态和水动力条件特征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例:与天然成分变化有关的地方病和公害病;由于水质变坏、水量减少而限制了水资源的使用问题。

4.环境水文地质基本认识:1地质学中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以水文地质学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3侧重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为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矿产资源和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做出贡献5.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1)地下水大规模开采:①水井互阻、出水量减少、停止自喷。

②含水层疏干、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③地面沉降、海水入侵。

④地下水质污染(不同成分混合;含水层水动力条件改变;包气带金属氧化物进入;取水工程本身对水质的影响)。

(2)工业生产:废水、废气、废渣。

(3)农业生产:农药、化肥,土壤次生盐碱化。

(4)水工建筑及跨区调水:水动力条件改变、区域水循环改变。

(5)矿山开采:降落漏斗、补、径、排条件改变;矿坑水(酸性废水,重金属离子浓度增大)6.原生环境水文地质:是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学科。

次生环境水文地质:是指因近代人类活动所污染的水文地质环境.7.环境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1)原生:天然水文地质环境(包括地下水环境及土壤环境)与地方病的关系;研究深度较深。

(2)人为的:地下水水质恶化引起的环境问题、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废物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研究深度较浅。

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专业

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专业

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专业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专注于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岩石、土壤等水文地质环境的科学和工程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城市化的加剧,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专业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对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师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

该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1.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土壤等环境条件的评价和分析,为环境监测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2.地下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包括地下水的寻找、开采和管理,以及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3.城市水文地质工程: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环境问题,深入研究城市水文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并针对性提出介入方案。

4.地下水污染修复:针对地下水污染问题进行修复,寻找合理的污染治理方法和技术。

5.地质灾害防治:包括地震、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和防治。

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掌握一系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包括但不限于:1.掌握地质、地球物理、水文和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知识。

2.具备地下水和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技术的实践能力。

3.掌握现场调查、实验和数据分析技能。

4.具备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技能。

该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较广泛,如政府环境监测部门、地质勘探单位、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师、建筑工程和城市规划师等等。

同时,掌握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技术的人员往往还具备独立创新和判断能力,因此也有很多人选择创业,开展相关环保项目。

总之,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高度重要的专业,未来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这个专业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前景,也将会产生更多的创新想法和技术。

环境水文地质学考试重点(部分)

环境水文地质学考试重点(部分)

自然(原生)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无关,是地球环境及宇宙环境等物质交换及能量流通过程中发生的。

如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自然环境质量恶劣所引起的地方病等。

人为(次生)环境问题:人类活动时对地球环境的干预而产生的。

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等。

典型的如太湖蓝藻污染,青岛浒苔侵袭等。

环境自净作用: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逐步消除污染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

(1)物理净化:通过稀释、扩散、淋洗、挥发、沉降等作用将污染物净化。

(2)化学净化:环境自净的化学反应有氧化和还原、化合和分解、吸附、凝聚、交换、络合等。

(3)生物净化: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

环境影响评价:在一项工程动工兴建前,对工程的选址、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

主要包括对水资源、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噪声影响。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关系以及地质作用与人类环境关系的学科,是地质学新的分支,也是环境地学的组成部分。

它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地质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和人为活动改变地质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环境质量指数:它是依据环境标准用数学方法求得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

是无量纲的分单要素指数与综合指数两种,前者只能作单要素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后者是多因素对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

污染指数是依据环境背景值或对照值,用数学方法,求得得环境污染程度得的数值。

与环境质量指数一样,无量纲,分单要素指数及综合指数。

环境效应,是指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恶化,引起环境系统和功能的变化。

环境生物效应是指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如生物的死亡、人类的致病、致癌、致畸、致突变及生态平衡的破坏等。

环境化学效应是指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引起的环境效果。

如环境酸化、水污染、光学烟雾等。

《水文地质学基础》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水文地质学基础》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水文地质学基础》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地表水环境地表水存在于陆地表面的河流(江河、运河及渠道)、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入海河口和近岸海域。

水环境保护目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以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

水污染当量根据污染物或者污染排放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有害程度以及处理的技术经济性,衡量不同污染物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指标或者计量单位。

控制单元综合考虑水体、汇水范围和控制断面三要素而划定的水环境空间管控单元。

生态流量满足河流、湖库生态保护要求、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所需要的流量(水位)与过程。

安全余量考虑污染负荷和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不确定因素,为保障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安全而预留的负荷量。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地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和分布、含水介质和含水构造等条件的总称。

包气带地面与地下水面之间与大气相通的,含有气体的地带。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

潜水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隔水层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区含水层出露或接近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等入渗补给的地区。

地下水排泄区含水层的地下水向外部排泄的范围。

地下水径流区含水层的地下水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的流经范围。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入输水管网送达用户的且具有一定供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不小于1 000人)的现用备用和规划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小于一定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小于1 000人)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

地下水环境现状值建设项目实施前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值。

地下水污染对照值调查评价区内有历史记录的地下水水质指标统计值,或调查评价区内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小的地下水水质指标统计值。

环境水文地质学第一章绪论

环境水文地质学第一章绪论

吉林市及郊区地下水氮污染机理研究,
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调查研究等。
• 90年代:
• 由定性研究转为定量研究, • 由单一研究进入综合研究,
• 由现状评价发展到趋势评价,
• 由统计分析发展到建立水质模型,
• 由警告性预测发展为目标导向性预测,
• 由事后治理变为预先防治, • 由短期行为转为考虑长期效应。
• 林年丰,李昌静曾认为,本学科研究内容可分为天然 的(原生的)和人为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两大部分。 • 前一部分,目前仅限于天然水文地质环境(包括地下 水环境及土壤环境)与地方病的关系,研究范围较窄, 但研究深度较深(指地下水质与人体健康关系方面); • 后一部分研究范围较广,不仅包括地下水水质恶化引 起的环境质量问题,而且涉及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 问题和废物排放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但在污染物与 人类健康关系研究方面深度较浅。后一部分是环境水 文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方向
• 1.水资源短缺与供需矛盾及其出路的研究 • 2.三峡库区及长江下游地质环境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陈梦 熊,1998) • 3.黄河下游地上“悬河”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研究 • 4.跨流域调水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 5.城市化引起的环境地质与核废物地质处置
• 6.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改良研究 • 7.重视矿山开采地质环境变化为矿山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8.重视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与地方病的关系研究 • 9.重视海平面变化及浅海海域的环境地质研究 • 10.水工环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
环境水文地质学的产生和发展
• 环境水文地质学的产生阶段

环境科学是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虽然,环境 水文地质学形成较晚,但是我国古代就有了较多这方面的研究。世界 上最早发现地方性甲状腺肿与饮水有关的是唐朝的陆羽。而论环境, 水质与疾病的关系,要数《长白山江岗志略》阐述得最为明确,该志 写道:“按岗后山核桃树最能伤人,树叶花果根皮年久腐烂于山中,加以 雨雪滋浸,其毒气随水流于沟渠,灌入江河,印于井泉,居山中者年 不过十五六岁之男女,手足缩而短,指节生痛,腿亦如足,妇女中转 筋病死者不少。”前者指的是大骨节病,后者指的是克山病,病因是 有机物的腐烂分解。该志还指出了防病措施,在长白山病区“唯多凿 深井人即不至受害”。明代的汪颖论述了城镇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 他指出“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着为上,有从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 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咸。”这表明井水水质的好坏与补给来源,渗流 途径以及是否被污染等有关。

环境水文地质学

环境水文地质学

2、专题性研究
• 大骨节病的研究
• 脑溢血病的研究
• 心血管病的研究
• 癌症的研究
• 其它疾病的研究
三、原生水文地质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原生环境水文地质学是研究水文地质环境
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学科 主要内容: (1)元素迁移的水文地质条件;
(2)控制种类地方病的水文地质因素;
(3)改水防病的综合措施。
目前已知至少有35种元素,它们存在人体中的
对环境水质的选择:
关于地下水的埋藏、分布和运动特征 在古代已有较细致的观察研究。宋人座 禹曾指出: “黄潦之泉,色浊而味薄, 或近或远必有积池,泄而出流行也,本 于下湿之浸灌,清列之泉,色温而味厚, 或近或远必有天池,通达而流行也。” 此段说明泉水水质的好与坏和补给来源, 渗透途径有关。
对矿泉水的研究与利用:
人体组织中的元素本质与地壳元素 除原本质主要成分(C、H、O、N)和岩石的 主要成分Si外,人体某种元素与标准本度曲线显示明显的相关性.
若人体中某些元素与标准曲线明显偏高即可能与其具体生活环境的特异性密切 相关. 选择吸收性 某些元素在人体各组织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脾 Cd、Sa、Ba、,Al 肾Bi、 Pb、 Cd、 Se、 Si 肝Pb、 I、 Sm、 Se、 As 、Zn、 Cu 肺Sb、 Sn 、Se、 Cr、 Al 淋巴结 U、 Tb、 Sb 、Mn、 Al、 Li 眼球 Ge 如果地质环境里某种或某些元素过度或缺乏,则可能导致器产生病变。
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所产生的酸度重而保护了牙齿健康当氟含量大于3mgl时有可能得氟骨症这是因为氟与钙的亲合力较强而其化合物溶解度又低故人体血液中多余的氟离子很容易与钙结合形成caf2沉淀改变牙齿珐琅质的晶体结构在晶粒间造成缺陷形成斑点状腐蚀并沉着各种色素黄褐黑斑釉齿患者的牙齿变脆易折断当人体血液中氟含量过量时由于caf2沉淀血液的氟钙平衡被破坏就需由骨骼中的钙来补充以维持这种平衡结果造成骨质酥松由于caf2沉淀多发生在关节处故氟骨症患者的关节硬化失灵而且易发生非正常骨折多氟所造成的钙代谢紊乱可使人出现缺钙综合症5地方性氟病病区的成因类型特征分布规律水文地球化学类型氟病的主要来源氟富集贫化的主要作用控制因素分布区域地带性蒸发浓缩溶滤蒸发浓缩作用自然地理条件及围岩中氟含中国原苏联干旱区域中国东北要西北各省非地带性温泉热水深部岩石热溶滤作用受围岩含氟含量及地下水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控制美国西部意大利新西兰中国含氟矿藏莹石磷灰石钨矿及多金属矿风化溶滤及气体扩散作用矿床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中磷灰石练铁厂制铝厂玻璃陶瓷工业的三废排粉尘烟气和含氧废水的混合作工厂污染的排放强度国内外有关工厂影响区火山型火山喷发气体灰尘及热水气体扩散及热水溶液和水流冷却作用活火山活动及分布地区意大利的维火山日本的阿苏地带性淋失贫乏岩石土壤中氟无毒贫乏强烈淋失造成fcamgps不足植被发育降水充沛弱酸性成酸性软水中国东北的许多地方6地方性氟病的环境地质特征地球化学背景

环境水文地质学答案

环境水文地质学答案

层次:(专/本)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分数: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地下水赋存和运动于地面以下土层中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与地表水相比;具有可储性,更加安全,分布更广泛。

2.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3. 贮水系数是指承压水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时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所释放或储存的水的体积。

4. 脱硫酸作用5.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3.在冲积平原中,由现代河道与近期古河道向两侧河间洼地,地下水埋深由深变浅,水化学作用由溶滤作用为主变为浓缩作用为主,矿化度由小变大。

4.在干旱、半干旱平原盆地中,过量补充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上升会使蒸发浓缩作用加强,引起土壤盐渍化及地下水咸化。

5.地下水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与垃圾、工业污水与废渣以及农用肥料与农药。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 )2.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3.在饱水带中也存在孔角毛细水。

(× )4.潜水位是指由含水层底板到潜水面的高度。

(× )5.流线越靠近界面时,则说明介质的K值就越小。

(× )6.离子价愈高,离子半径愈大,水化离子半径愈小,则吸附能力愈大。

(√ )7.水中二氧化碳含量愈高,溶解碳酸盐及硅酸盐的能力愈强。

(√ )8.巨厚的纯灰岩有利于形成大型岩溶洞穴,其主要原因是成分较纯,而不是构造裂隙的发育。

(×)9.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形状对孔隙度没有影响。

《水文地质学》ppt课件(2024)

《水文地质学》ppt课件(2024)

01
02
03
04
水均衡法
通过计算区域水均衡要素,评 估地下水资源量。
解析法
利用数学物理方程描述地下水 运动,通过解析解计算资源量

数值法
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模拟地 下水运动过程,评估资源量。
综合法
结合多种方法,综合考虑地质 、水文、气象等因素,进行综
合评价。
2024/1/29
16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定义
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形成、运动 、化学和物理性质及其与周围环 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特点
综合性、区域性、实践性、预测 性。
4
水文地质学研究意义
水资源评价与合理开发
为水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水资源的合 理开发和利用。
工程地质问题
研究地下水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预测和防治 工程地质问题。
环境地质问题
物探
2024/1/29
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电法、磁 法、重力法等,间接推断地下水的分
布和埋藏条件。
钻探
利用钻探设备向地下钻进,获取岩芯 、水样等资料,揭示地下水的赋存状 态。
化探
通过采集和分析地下水、地表水、土 壤和岩石等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和化合 物,了解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21
水文地质图编制和成果表达
2024/1/29
8
地下水循环过程
01
02
03
地下水的补给
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 水等通过包气带下渗,成 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2024/1/29
地下水的径流
在重力作用下,地下水由 高处向低处流动,形成地 下径流。
地下水的排泄
通过泉、人工开采、蒸发 等方式排泄到地表或大气 中。

环境水文地质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水文地质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环境水文地学:是以水文地质学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境质量关系的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环境水文地质学是研究与地下水有关的在天然条件或认为因数的影响下,与人体健康或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相关的各种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而防护、改善和治理的一门科学。

分为两大类、六个方面的内容。

两大类(一)天然(原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

有自然因素所形成的,如地球的运动场,地方病。

(二)人为(次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

包括: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及水质恶化;开发(疏干)地下水引起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废物排放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六个方面1、资源环境水文地质2、污染环境水文地质3、病理(医学)环境水文地质4、工程环境水文地质5、生态环境水文地质6、区域环境水文地质2、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控制问题的科学。

3、自然环境问题:是自然环境本身发展演变而引起的,主要是: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区域自然环境质量恶劣所引起的地方病等。

4、人为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

环境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环境破坏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与自然环境引起的。

5、地质环境:地壳上部包括岩石、地下水、微生物、天色气体在内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系统,它应具有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这三个基本要素。

6、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地质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性质、状态和地质结构变化及有关的地质现象的问题。

7、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指人为开采、疏干、充水、污染等因素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导致地下水组分,性质,状态和水动力特征等变换的环境问题。

包括(1)与天然水成分变化有关的地方病和公害病(2)由于水质变坏、水量减少而限制了水资源的使用问题(3)由农田灌溉、水库和渠道渗漏、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业废水地下储存等充水工程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4)疏干工程环境水文地质问题(5)水的物理性质变化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6)由水体中生物性质变化而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7)大型工程对整个区域造成的环境影响问题第二章: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之间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

水文地质学课件ppt课件

水文地质学课件ppt课件
岩石水理性质的意义
影响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分布规律、运动特征以及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等。
达西定律是描述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它表明地下水的运动速度与水力梯度成正比,而与地下水的粘滞性成反比。
地下水运动基本规律
包括含水层的渗透性、地下水的粘滞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等。
地下水运动的影响因素
生物性污染
加强污染源监管,减少污染物排放。
源头控制
采取工程措施,如截污沟、防渗墙等,防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
过程阻断
对已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如抽出处理、原位修复等。
末端治理
04
CHAPTER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
03
研究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01
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为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水文地质学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如地下水生态修复、土壤污染治理等。
多学科交叉融合
未来水文地质学将与更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形成更为综合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
国际化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推动水文地质学的国际化发展。
02
预测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水文地质测绘
通过野外实地观察和测量,收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气象等资料,编制水文地质图件。
遥感技术应用
利用卫星、航空等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多时相的地表信息,提取与水文地质相关的特征信息,为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提供重要手段。
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重力、磁法、电法、地震等)探测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差异,推断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和运移规律。

环境水文地质学-复习.

环境水文地质学-复习.

最终计算结果三氯乙烯的R最小,表明最容易迁移;DDT的 R最大,表明其最难迁移。
第三节 地下水的赋存
3.3 地下水的分类
1、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分类 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自流水
(承压水)三大类。 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
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
K d foc Koc
例题:
解:

3)
已知n=0.2,ρb=2
g/cm3

R
1
b
n

Kd
求R
三氯乙烯:R =1+(2/0.2)*0.14=2.4
四氯乙烯: R =1+(2/0.2)* 0.25=3.5
DDT: R =1+(2/0.2)* 1.15=12.5
因为,R越大,越不易迁移。
系,致病因子是什么? 5. 大骨节病和克山病与地质环境及水源水质有什么关系?
二者在地质环境类型、致病因子及分布上有什么异同?
Review
6. 什么是地下水污染,判别标准是什么? 地下水 污染有什么特点。
7. 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分为几类,其主要污染物有 那些?
8. 地下水的污染方式有几种,地下水的污染途径 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9. 简述地下水系统的氮污染机理。
Review
环境水文地质学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是 以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特别是水文 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 境质量关系的一门学科。
环境水文地质学教学内容: ● 原生环境水文地质(Originally

《水文地质学》大学笔记

《水文地质学》大学笔记

《水文地质学》大学笔记第一章:水文地质学概述一、水文地质学的定义与意义1. 定义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涉及地下水的起源、分布、流动、质量和管理与保护。

它是一门跨学科领域,结合了地质学、环境科学、水文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2. 意义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还与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城市建设、农业灌溉等众多领域紧密相关。

二、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1. 地下水的形成与循环- 地下水的起源:降水、地表水渗入、岩石水等。

- 地下水循环:补给、流动、储存、排泄等过程。

2. 地下水的分布规律- 地下水类型: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等。

- 地下水层位的分布特征:水位、水质、水温等。

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味道、透明度、密度、导电性等。

- 化学性质:溶解离子、气体、有机物、微生物等。

4.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 达西定律: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规律。

- 地下水流动方程: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

5. 地下水资源的评价与开发利用- 资源量评价:储量、补给量、可开采量等。

- 开发利用技术:钻井、抽水、地下水处理等。

6. 地下水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污染源:工业、农业、生活污染等。

- 防治措施:污染源控制、地下水修复、环境监测等。

7. 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下水因素。

三、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 地表水系调查- 钻井与水文地质剖面- 水文地质试验:抽水试验、渗透试验等。

2. 实验室测试- 水样分析:化学成分、微生物含量等。

- 岩石样品分析:孔隙度、渗透性等。

3. 数值模拟- 地下水流动模拟- 污染物迁移模拟- 降水-径流模拟4. 遥感技术- 地下水资源的遥感监测- 地下水循环过程的遥感分析5. 地球物理勘探- 电法勘探- 地震勘探- 重力勘探6. 社会经济调查- 水资源需求调查-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调查四、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历程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地下水理论的初步形成- 达西定律的提出2. 形成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 水文地质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确立- 地下水流动方程的建立3.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 计算机技术在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 遥感、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理念下的水文地质学研究五、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1.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水资源合理分配与调度2. 城市供水与排水- 水源地的勘查与评价- 城市地下水管理与保护3. 农业灌溉- 地下水灌溉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农田地下水位控制4. 矿产资源开发-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勘查- 矿井涌水预测与防治5. 环境保护与治理- 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 污染场地修复与风险管理6. 地质灾害防治- 地下水诱发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 地下水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第二章:地质基础一、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1. 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理论:板块的划分、板块边界的类型(离散边界、汇聚边界、转换边界)。

《环境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379课程名称:《环境水文地质学》英文名称:Hydrology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27学时学分:1.5学分适用对象:环境工程专业考核方式:考试(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工程力学》、《高等数学》二、课程简介《环境水文地质学》是一门应用广泛、实用性强的学科,是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地理分布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水文学是指陆地水文学,而陆地水文学又包括水文学及水文调查、河流动力学、水文学原理、水文地理学、水文预报、水文分析与计算、工程水文学、城市水文学,而课程主要是工程水文学的内容。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30学时,课堂教学都是按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而设定的,而与环境工程专业关系不为紧密的则建议自学。

《环境水文地质学》是研究水文现象的变化规律及其在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主要讲授与城市供水系统的取水和雨、污水收集排放相关的水文学知识。

结合专业需要,使学生了解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掌握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学会水文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熟悉水文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应用,以完成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的有关基本业务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以后从事专业工作解决水文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的性质《环境水文地质学》课程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构成一个课程系列。

其重点是介绍水文学的基本知识、水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水文资料的应用、水文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的任务1.为学习排水管网、水工程施工、水源工程、环境保护等后续知识打好基础,为本专业学生拓宽知识面、扩大就业范围做好知识储备。

2.使学生应掌握水循环、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及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具备资料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3.使学生具备应用水文学及供水水文地质的知识解决取水构筑物设计、施工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4.能应用水文、气象和水文地质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5.能制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有效保护水资源,科学实施用水管理;6.通过本课程所奠定的知识基础,学好后续专业课,从而进一步构成本专业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应培养收集、整理水文学及水文地质资料的能力,并应用数学工具,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对现象的分析,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1
Introduction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与环境有关的 新的科学分支也应运而生。就环境地学而言, 有 环境地质学 Environmental Geology 环境地球化学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环境水文地质学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环境工程地质学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eology 等等。 它们都是新的边缘学科分支,具有 很大的综合性,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
Chapter 2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the surface
Chapter 1
Introduction
环境水文地质学是以水文地质学的基本
理论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境质量
关系的一门学科。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is a subject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based on hydrogeological elementary theory.
Chapter 2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the surface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元素的迁移 Element migration in natural environment (二)元素性质与元素迁移 Element properties and element migration
Chapter 1
Introduction
环境水文地质学
● 原生环境水文地质 Originally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 人为环境水文地质 Artificially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 环境水文地质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一)元素迁移的形式和强度
Forms and strength of element migration
元素的迁移可分为空气迁移、水迁移和生物迁移 三种形式。属于空气迁移的元素主要有O、H、N、C、 I等。它们以气体分子的形式进行迁移。这些元素也 能随天然水迁移。水迁移元素是指以离子、络离子、 分子、胶体等状态在天然水中迁移的元素。大部分元 素都属于水迁移元素。其中最主要的有Cl、Br、I、S、 Ca、Mg,Na、F、Sr、Zn、Cu、Ni、Co、V、Mn、 Si、P、K等。
Chapter 1
Introduction
Summary
● 环境水文地质学是以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 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境质量关系 的一门学科。 ● 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内容 原生环境水文地质 Originally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人为环境水文地质 Artificially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Chapter 1
Introduction
人为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干预而 产生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口激增,社 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加之人类对保护环 境认识不足,因此,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能力 的增强,环境的反作用也日益增大,从而出现世界 人民共同关心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Artificiall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produced by human activities effected on global environment.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fast, social product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prove quickly since fifties of last century, which produce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ith the productivity increasing.
Chapter 1
Introduction
环境水文地质学研究内容
The content of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 天然(原生)环境水文地质
Naturally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 人为(次生)环境水文地质
Artificially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Chapter 1
Introduction
人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Artificially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1)人为活动引起的地下水水质恶化。 如海水入侵,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酸性矿 山排水等等。 (2)人类活动引起水文地质环境改变导 致环境质量恶化。诸如地面沉降,地面塌 陷,草原退化、盐渍化、沼泽化等。 (3)废物排放(处理)的环ironmental Hydrogeology
Dr. Yong Fu (Peter) Professor
Chapter 1 Introduction
环境:Environment , Surroundings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 环境。 The objects rounding a center object is calle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object. Studying environment Eating environment Living environment Working environment
表生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化学元素 的迁移能力。对它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许 多问题。例如,如何运用地球化学的理论进行找矿,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而本书主要是研究地质环境 中元素迁移、聚集的规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Chapter 2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the surface
2. 元素的物理化合性质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The physical compounding properties of element effecting on element migration
原子价亦称化合价。化合价愈高,溶解度就愈低。 例如:NaCl,Na2SO4,等一价碱金属化合物极易溶 解。
Chapter 2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the surface
(二)元素性质与元素迁移 Element properties and element migration 1. 化学键性质对元素迁移的影响 The properties of chemical compound effecting on element migration 地壳中绝大多数元素呈化合物状态,所以 在讨论地壳中元素迁移问题时,应注意到元素 化学键的特性。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两 种基本类型。一般来说离子键型矿物比共价键 型矿物更易溶解,所以也更易迁移。
风水: The location of a house or a tomb, supposed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fortune of a family.
Chapter 1 Introduction
环境问题可分为自然环境问题及人为环境 问题。自然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无关,它们是 地球环境及宇宙环境等物质交换过程中发生的, 如地震,火山等。
上篇 原生环境水文地质 Part 1 Originally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Chapter 2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the Earth surface
第二章 表生环境中元素的迁移与分布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元素的迁移 Element migration in natural environment 一、风化壳中元素的迁移 Element migration in the crust
Chapter 2 Mig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the surface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元素的迁移 Element migration in natural environment 二、环境的pH值与元素的迁移 PH in environment and element migration 环境的 pH值主要系指土壤和天然水的pH值。土 壤中的H+部分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构成有效酸度, 部 分为土壤胶体所吸附,构成潜在性酸度,潜在性酸度 远远大于有效性酸度。当有效性酸度减小时,潜在性 酸度就会为之补充。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动平衡。 土壤中H+的来源很多,主要的有:铝硅酸盐矿物 的水解,C02 溶于水后形成 H2CO3 的离解,离子交换 作用和有机酸的离解等。
Chapter 1
Introduction
天然(原生)环境水文地质 主要研究天然地下水动力场和化学场与人类健 康(主要是地方病)的关系,特别是着重研究生命必 须组分和有毒有害组分的来源、迁移,聚集规律, 研究地方病和异常生理状态分布规律与水土环境关 系,配合医学部门研究病因及防病改水,寻找优质 水源,进行天然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Research chiefly relation between hydrodynamic field and hydro-chemical field and man’s health, especially the composition of living things and the origin, migration, accumulation of poisonous and harmful compos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