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式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探究式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一、背景
海南省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行一年多了,虽然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自行探究的能力,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普遍存在着轻视实验探究,不善于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现象。近期听了一些老师的课,总感觉对高中课改所倡导的理念之一----探究式教学总是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我选择《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这一实验重新进行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1节的内容(教材第83页)。
二、案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想必大家都有过发烧的经历吧,当发烧时,你有什么感觉呢?
生:食欲不振,浑身不舒服。
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生命体的细胞内发生着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是因为有酶的催化。那么酶在发挥它的催化作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与酶有关呢?
(二)讨论假设
生1:我发烧时感到食欲不振,浑身不舒服,是不是与温度影响我体内酶的活性有关呢?
生2:我看到加酶洗衣粉的注意事项上写着:要倒入低于60℃的水中。看来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生3:除了温度外,酸碱度会不会影响酶的活性呢?
生4:重金属离子会不会影响酶的活性呢?
学生们畅所欲言,都想了解并关注讨论。
(三)设计方案
师:刚才大家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提出了各种假设和猜测,你的假设和猜测对吗?这还需要同学们进一步找出证据来加以证明。下面按实验台分成6组,请每一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教师巡视)
师:刚才我巡视了一下,每一小组都有了自己的设计方案,现在请每一小组选派一名同学陈述你们讨论的结果,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别的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发表。
A组生:我们小组打算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为这对日常冼衣服有帮助。选择的材料是:淀粉、唾液淀粉酶、碘液等,根据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观察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现象。我们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若温度有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则不变蓝色;若温度不利于酶活性的发挥,则变蓝色。(整个过程,小组其他同学投影展示实验方案:取3支试管,先后加
入可溶性淀粉、唾液淀粉酶、碘液,然后将试管分别放入0℃、37℃、100℃水浴中,最后观察现象。)
某同学提出异议:我觉得他们的方案不够好,最后控制温度条件太迟了,淀粉都已经被分解了,根据现象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那么应该选择在什么时候控制温度呢?
B组生:我们也是选的这个课题,但我们选择控制温度的时间是在加淀粉和淀粉酶之间,其他步骤可任意调换,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同组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了。
师:大家认为他的看法怎么样?调换步骤,就多了一个方案。
某生:这些方案都很好,但我认为还是不完整。我认为加试剂的量也要控制,因为只有加入等量的试剂,才能保证最后结果不同只是温度的影响,而不是所加试剂的量不同造成的。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单一变量原则,这里的单一变量就是温度。还有其他方案吗?
C组生:我们这一小组探究的是PH值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选择的试剂是:淀粉、NaOH溶液、HCl溶液、PH试纸、唾液淀粉酶和碘液。实验过程中控制不同的PH值(酸性、中性、碱性),比较淀粉的分解情况。(小组其他同学配合投影设计方案:取三支试管编号1、2、3,依次加等量淀粉,分别加等量的NaOH溶液、HCl溶液、蒸馏水,37℃保温5分钟后滴加碘液。预测结果:不变蓝、不变蓝、变蓝)。
师:这是一个新的探究课题,大家认为他们的方案如何?
D组生:我同意他们的方案,原理清楚,步骤安排合理,同时还注意了控制单一变量。
师:很好,还有没有其他的探究方案?
E组生:前面的几个小组都是用碘液来检验反应物淀粉是否存在。我认为还可以用斐林试剂来检验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的情况。我们采用的方案和C组相同――控制PH值不同来研究酶的活性。前面3个步骤和C组相同,只是第4步变为各加入1mL斐林试剂并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四)实验探究
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有了很多方案,接下来的活动很重要,要求各组根据你们制定的方案来进行实验。实验桌上已经为大家提供了自助餐式的实验用品,大家根据实验所需,自选材料。
(五)表达交流
师:好,实验操作都已经做完了,现在请大家把各自的研究结果和收获交流一下。
A组生:我们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将控制温度这一条件放在最后,结果实验效果不明显,说明在实验开始时的室温下,淀粉已经被淀粉酶水解了一部分,我们的方案还要再完善。
B组生:我们小组控制温度这一条件放在加淀粉与加淀粉酶之间,实验现象与预期相同,证明了我们的假设:温度对酶的活性有影响。在设定的三个温度下,37℃下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
师:非常好,实验方案不管是成功还是不成功,都让我们有很大的收获。
E组生:我们研究的是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用的检验试剂是斐林试剂。效果也很好,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在7左右。
师:还有其他研究结果吗?
C组生:我们也是研究PH值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用碘液来检验,实验现象与预测不同:加NaOH的那支试管,我们预测将会由于PH值过大,影响淀粉酶的活性,淀粉不会水解,加入碘液后应该出现蓝色,实际并没有变蓝,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D组生: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师:看来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请大家帮助解决一下吧。(学生开始讨论)
生:刚才我们经过讨论,认为是加入的少量碘液与NaOH发生了反应。(其他同学点头表示认同)
师:解释的非常好,看来生物学和化学的联系还是很大的。
(六)得出结论
师:刚才大家进行了深入地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某生:我认为结论已经很清楚了:在探究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条件中,通过实验证明了高温、低温、过酸、过碱都影响酶的活性。所以我们在平时保存酶时,在注意控制好温度和酸碱度。
师:总结的非常好。刚才我们探究的是唾液淀粉酶,其他的酶的情况又如何呢?还有什么条件影响酶的活性呢?同学们知道如何去研究吗?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去研究吧,我们的实验室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都是开放的,你可以利用下午第二节课后来探究。
三、教学反思
上述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探究方法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进而把高中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到了实处。因此,在开展生物学探究性教学时,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参与率
探究性教学能否成功开展,关键在于能否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本教学设计中教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发烧”出发,引出探究课题,又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注意事项,这些都贴近了学习的生活,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参与率较高,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