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复兴的时代背景

合集下载

诸子百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时期

诸子百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时期

诸子百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时期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最为复杂和丰富的时期就是诸子百家时期,这一时期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秦朝统一国家前后,历时近300年。

在这一时期内,中国出现了大量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学派,被称为“诸子百家”,其中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等。

这些学派各自拥有自己的理论和体系,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诸子百家的文化繁荣时期:历史背景、思想成果、哲学影响。

一、历史背景诸子百家的文化繁荣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此时的中国处于一个战乱和分裂的时期。

不同的国家和诸侯之间互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争斗不休,战争不断持续。

同时社会矛盾和阶层分化也显得十分明显,这一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士人阶层和富商企业家阶层。

这种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各学派产生的思想体系都是为了满足社会上人民的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和人民面临的困境。

思想家们的努力和探索不仅提高了文化水平和哲学思维方式,而且在哲学思考和道德观念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二、思想成果诸子百家时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

下面我们将分别来看一下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五个主要的思想流派。

儒家: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它提倡“仁爱”“义”等传统道德观念,强调教育和培养人才,注重礼仪和家风,同时也提倡国家制度。

在儒家看来,社会之所以能够稳定,是因为人们对德行的推崇和尊重。

墨家: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它提倡“兼爱”“非攻”等观念。

墨家认为,人们应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而不是互相攻击。

同时,墨子也提出了许多技术和实用的发明,如测量仪器、水利工具等。

道家:道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它认为人们最应该追求的是自然的无为而治,通过发扬天道以达到完美。

道家的思想十分抽象,注重人生的本质和价值,强调内心的美好和自我的完美。

名家:名家思想以公孙龙为代表,它提倡言行一致,虚心好学,取得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同时也注重忠诚和信任。

浅议商业化背景下的国学复兴

浅议商业化背景下的国学复兴

浅议商业化背景下的国学复兴作者:龚钰哲来源:《祖国》2019年第19期摘要:中国历史上一共掀起了三次复兴国学的热潮,在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这场“国学热”中,我们追本溯源,对国学的演变和国学复兴的意义进行思考,同时对复兴国学的主要手段——国学商业化的利弊进行分析,总结出商业化复兴国学中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更早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关键词:国学; ;复兴; ;商业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一直备受关注,国学的复兴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就国家复兴国学而言,目的在于通过国学的复兴对当今国家文化主流进行调整,对国家的意识形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就学术界而言,则是希望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加固学术界的文化基础,积累属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历史;就民间而言,大量兴起的读经班、国画班、书法班、国学馆等等,不仅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而且也希望每一个个体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当中。

国学的复兴掀起了一阵“国学热”,鼓舞着国民共同参与到国学的学习当中,但是其中通过商业化模式复兴国学带来的一些乱象也值得人们反思。

一、国学的基本概念及其演变“国学”一词原指国家的高等学校,又称为太学或国子学,即古代国家的最高学府。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1],《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2]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国学就像“政治”“经济”“社会”等词一样是由日本传来的汉语新词汇,而其之所以出现,是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发现不能只学西方,还需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发扬和传承自我的民族精神,注意自己的传统文化,所以他们强调保存國学、发扬国粹,这个词汇与观念,后来在近代时期被革命家章太炎、维新家梁启超等人沿用至中国,发扬我们自己的文化寻找中国的立国精神,寻找本民族的文化根源。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会有那么多的文化复兴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会有那么多的文化复兴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会有那么多的文化复兴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文化复兴的时期,这些时期以繁荣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著称。

这些复兴的原因多种多样,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何会出现那么多的文化复兴,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一、政治稳定促进文化发展中国古代的文化复兴与政治的稳定密切相关。

在大部分复兴时期,中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下。

政治的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秩序,人们得以专注于文化和艺术的发展。

例如宋代的文化复兴时期,北方的政权统一稳定,社会安定繁荣,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政治的稳定使得社会各界的精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复兴的进程。

二、经济繁荣带动文化复兴经济的繁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复兴的重要因素之一。

繁荣的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资源支持。

在历史上,许多文化复兴时期都与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例如唐代的盛世,此时国家经济繁荣,国内外贸易发展,使得文化艺术得以大量涌现。

经济的繁荣不仅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吸引了许多人才从事文化创作和教育,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复兴。

三、社会需求推动文化发展中国古代文化复兴也与社会需求的催生紧密相关。

文化的复兴往往是社会需要和民众需求的回应。

在历史上,一些文化复兴时期往往与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相联系。

例如唐宋之际,由于社会的开放和变革,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这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复兴。

社会需求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还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复兴的进程。

四、思想开放创新助力文化复兴思想的开放与创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复兴时期,新的思想观念和理念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例如唐代的文化复兴,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交融和碰撞,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思想的开放和创新为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学艺术的创作。

一则新国学

一则新国学

一则新国学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新国学的定义与背景
二、新国学的特点
三、新国学的重要性
四、新国学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新国学的定义与背景
新国学,是指在传统国学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对国学进行研究与传播的一种文化现象。

新国学诞生于 20 世纪初,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逐渐崛起。

它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二、新国学的特点
1.更加注重实用性:新国学强调将国学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

它不仅关注学术研究,还强调实践与应用,使国学更具现实意义。

2.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新国学不拘泥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而是借鉴西方学术体系,采用跨学科、比较研究等方法,使国学研究更具深度和广度。

3.开放的态度:新国学倡导兼容并蓄,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新国学的重要性
1.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新国学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

2.促进社会和谐:新国学倡导仁爱、忠诚、诚信等道德观念,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减少社会矛盾。

3.丰富人类文明:新国学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支撑,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

四、新国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国学在未来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新国学研究的支持,以及国际间对中华文化的关注,都为新国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与意义

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与意义

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与意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历了荣辱兴衰的变迁。

如今,我们站在了新时代的起点上,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

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必将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背景1.1 外部环境变化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格局面临着重大调整。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强权政治崛起,跨国竞争与合作日趋激烈。

这些变化给中国提供了实现复兴的有利机遇。

1.2 内部条件积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内部条件积累。

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国家凝聚力成为实现复兴的内在支撑。

二、意义2.1 民族尊严与人民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将有力地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彻底改变中国长久以来的被动局面,恢复了中华民族应有的尊严。

同时,中国的国家实力提升会为人民带来更多的机遇与福祉,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2 疆域完整与国家安全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在经济、科技方面实现对国家的强国目标,还强调疆域完整和国家安全。

只有确保国家的疆土完整以及人民的安全稳定,才能为民族复兴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

2.3 中华文化传承与国际影响民族伟大复兴中,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样重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将有力地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发出更加辉煌的光芒,增强中国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三、实现路径3.1 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中国要进一步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和核心技术自主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实力。

3.2 政治制度健全与国家治理能力政治制度健全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对实现复兴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

3.3 教育与人才培养培养优秀的人才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

国学复兴

国学复兴



《四书》的经典地位及意义在于扩大了 《五经》的价值体系。 《五经》的经典意义在于对原典的保存, 但未反映变化了的时代需求和时代精神。 《四书》则扩大了经典的开放价值体系, 既满足了不同时代的文化需求,又是一个 划时代的宋学的凝集。
二、《大学》的作者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 也是儒家最有系统的一篇政治哲学论文。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没有单 行本,也不知作者是谁。汉代人说子思所 作,宋代人以为曾子所作,清代人以为汉 代群儒作。近人认为是思孟学派的作品。 也有人认为是秦汉之际荀子后学之作。


在宋元明三代,《四书》的权威已超越 《五经》。 《五经》称名始于西汉时的汉武帝时代, 《四书》的称名却始于南宋的朱熹,其间 相隔一千三百年左右。


《大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政治纲领。 《中庸》——儒家的哲学观和人生观。 《论语》——孔子的言行录,奠定了儒家 思想的基本原理。 《孟子》——孟子的言行录,奠定了儒家 的政治思想体系。


北宋司马光撰著了《大学广义》一书,这 是《大学》单印本的开始。但司马光没有 改动《大学》原文,也没有指明《大学》 是谁作的。 到了程颐,他移易《大学》原本章节,成 《大学》定本。程颐、程颢尊崇《大学》, 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
前言
一、“国学”释义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张岱年等著: 《国学今论·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版)
前言
二、国学复兴的意义
“国学”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学问,研究的是整体中国文化。 但“国学”之名起于清末。 兴起于20世纪初的国学运动(1902年梁启超首先介绍了日本的国粹

主义;黄节、邓实、章太炎、刘师培等人于1905年在上海成立“国学保存

文化自信的觉醒:国学在当代的复兴与挑战

文化自信的觉醒:国学在当代的复兴与挑战

文化自信的觉醒:国学在当代的复兴与挑战《文化自信的觉醒:国学在当代的复兴与挑战》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其文化自信的觉醒与国学的复兴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一、国学复兴的文化自信国学的复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经历了近代的西学东渐和文化冲击之后,中国社会开始重新审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当代的复兴,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这种文化自信的觉醒,是对“现代化而不西方化”的一种探索和实践。

二、国学热背后的文化反思“国学热”的出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新认识和评价。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文化上的根和魂。

国学的复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也是对现代文化的一种反思。

这种反思,是对传统文化中优秀元素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部分的批判和超越。

三、国学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国学的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国学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种融合,既要保持国学的原貌和精髓,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

通过这种融合,国学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精神的滋养和智慧的启迪。

四、国学复兴的挑战与机遇国学的复兴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如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如何与世界文化对话、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特色等。

同时,国学的复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如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科技对文化传播的推动等。

面对挑战和机遇,国学的复兴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五、国学在教育中的地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在当代教育中,国学的地位日益凸显。

通过教育,国学的智慧和精神得以传播和普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同时,教育也是国学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教育,国学可以不断地吸收新知、更新观念、丰富内涵。

国学的发展历程

国学的发展历程

国学的发展历程
国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那个时候,人们对文化的关注集中在文学、哲学、礼仪等方面,这些都为国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秦汉时期,儒家学说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儒家的经典如《论语》、《孟子》、《大学》等成为了国学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国学主要是围绕儒家的经典进行研究和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学逐渐融合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如道家、法家等,形成了多元的研究体系。

唐宋时期,国学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繁荣,许多学者致力于对古代文化和经典的研究,如王安石的《易传》、周敦颐的《通典》等都是国学发展的重要成果。

明清时期,国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者们对经典内容的解释和注释变得更加系统化和深入。

在这一时期,通过对古籍的整理和研究,例如《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国学的体系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20世纪以后,国学在中国的学术界逐渐受到了重视。

许多学
者开始重新研究和理解传统文化和经典,提出了许多新的解读和观点。

国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也逐渐提升,成为了一门独特而重要的学科。

总的来说,国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多个时期,从传统的聚焦于儒家经典的研究,到与其他学派的融合,再到
现代学者对传统文化的重新研究和评价,国学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了中国独特的学术领域。

国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国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国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国学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儒家经典的传授到现代国学教育的推进,国学教育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学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经典的传授。

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

通过教授这些经典,培养学生的品德、思维能力和修养成为古代教育的目标。

这种国学教育模式在封建社会里持续了几千年,并成为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变革,国学教育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解放后,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次受到重视,国学教育逐渐开始复兴。

在1950年代,中央党校将国学教育纳入到干部培训的内容中,并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普及。

这种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讲学、研读经典、培训学员等方式进行的。

2000年后,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增强,国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许多学校和机构开始开设国学课程,将国学纳入了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

这一新的国学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创新能力,通过阅读经典、学习古代文学和历史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国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网络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关于国学的学习资源,例如经典文献、讲座视频和学术论文等。

一些国学名家也通过网络进行线上讲座,推动了国学教育的普及和传播。

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使得国学教育跨越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学习国学知识。

国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

在政府层面,国学教育已被纳入了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相关政策和规划也得到了逐步完善。

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国学教育中,举办各类国学研讨会、讲座和展览,推动了国学教育的深入发展。

总的来说,国学教育经历了从传统经典的传承到现代教育的演进过程。

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增强,国学教育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国学史

中国国学史

中国国学史
中国国学史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及其发展演变的学科。

下面是中国国学史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1.古代经学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7世纪):
起源于周代,经学以《周礼》、《尚书》、《礼记》等经典为主。

这个时期经学的发展与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主流。

2.唐宋经学时期(7世纪-13世纪):
唐代经学盛行,儒学逐渐复兴,经学家如韩愈、柳宗元等提倡新乐府、文言文,推动文学发展。

宋代儒学更为繁荣,程朱理学成为当时的主流学派。

3.元明清经学时期(13世纪-20世纪初):
元代出现永乐大典,明代创制四库全书,加强了经学的整理和研究。

明末清初,朱熹的理学成为儒学的重要流派,推动了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4.近现代国学的复兴与演变(20世纪初至今):
民国时期,国学逐渐衰落,但在20世纪后期,国学经典再度受到关注,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古代文献、经典研究的学术著作。

同时,近年来的国学热潮也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传承。

总体来说,中国国学史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学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关注,国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学复兴的时代背景

国学复兴的时代背景

国学复兴的时代背景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国崛起在中华文明的自身演进的几千年历史中,不断的受到外界冲击,但是这些也阻挡不了其文明自身演进的动力。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国学随着社会的政治变迁,几度沉浮,然历史的车轮和圣人之道,岂是一人一时强力为之?国学以他固有的轨迹重新散发出光辉。

因此未来中华文明的发展将以其自身演进为主线,同时借鉴西方文明,从而达到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二次文化跨越。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外在的环境来看,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贫困、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使人们不断反思如今的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从内在环境来看,三十年的以资源环境为代价创造的经济奇迹的同时,随时马列主义信仰的逐渐淡出,中国社会面临信仰空缺、道德沦丧造就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希望借助国学的相关精神来促进社会稳定,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国学大讨论让人们发现国学对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正面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族自信感得到空间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精华日趋重对人性回归的渴望,推动中国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从弃祖论到耀祖论近百年以来,特别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人的民族心理变化进行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们从对待外国人的称呼上可见一般,从“外夷”到“洋人”,从“鬼佬”到“老外”,这之中反映的就是基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民族心理变化,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发起打倒孔家店等运动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因为废除中医,废除汉字的声间此起彼伏,而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中国又开始重拾自信,对自身的文化重新开始重视和传统,而且随着国家越是复兴,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必然越是重视,相信在未来的20年,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兴的黄金时期,完全可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提并论。

这是复兴不是简单的重复,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的螺旋式复兴,是一种扬弃。

礼失求诸于四野曾有人指出:崖山以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

国学发展历程

国学发展历程

国学发展历程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思想体系。

国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天子的教育制度,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传统。

在古代,君主制度下,国学是国家的教育机构。

尧舜禅让、夏商周的更迭,使得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成为主导,儒家经典如《易经》、《周易》等被奉为国学经典。

同时,受到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国学传统。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国学的主流。

由于儒家思想的理性和积极性,国学在东汉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

那个时代,学者们纷纷对经史进行研究和整理,儒家经典逐渐被系统化和标准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佛教和道教的兴起,国学逐渐开始走下坡路,清代更是经历了受到西方科学思想冲击的挑战。

国学的传承逐渐受到质疑,但在明清时期依然有许多重要的学者如王夫之、顾炎武等努力振兴国学。

近代,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知识和思想,国学再度受到质疑。

不过,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国学逐渐再度受到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学开始逐渐复兴,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现在,国学已经不再局限于经典的研究,还包括了文学、历史、
哲学等方面的研究。

国学不再只是一种学术研究,更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思想传承的方式。

国学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与变化,但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永远不会被遗忘。

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背景

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背景

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背景中国文化复兴是指近代中国人民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的一次重视和振兴的运动。

这一运动在历史背景下具有深远的意义。

割地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割地让利和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事件。

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强行让中国割让领土和赔偿巨额赔款,这严重伤害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

洋务运动的启动由于对外侵略的冲击,中国社会逐渐觉醒。

光绪皇帝下令启动了洋务运动,旨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提升中国的国力。

这一运动为中国文化复兴提供了基础,促进了现代化的进程。

北洋政府的建立与改革失败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北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变法措施,意图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和内外困境,改革运动最终失败。

这一失败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在民族振兴中的重要性。

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改革失败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化的关系。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文化复兴中的重要里程碑,一系列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的力量涌现出来。

反传统与传统文化的辩证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背景中,也存在着反传统和传统文化的辩证。

一些知识分子认为传统文化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主张要彻底摒弃传统文化;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根基,应当保留和弘扬。

结语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背景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挑战的时代。

虽然中国在近代受到了许多外来冲击和挫折,但也正是这些挑战促使着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思考。

在复兴的道路上,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浅析国学在当代兴起的背景及发展【范本模板】

浅析国学在当代兴起的背景及发展【范本模板】

浅析国学在当代兴起的背景及发展摘要:当今,研究国学、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方兴未艾。

学习研究国学应梳理清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为何会出现国学热,机国学在当代星期的背景;二是当前国学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三是国学发展走向何方。

只有思考清楚有关国学的基本问题,才能促成国学热的健康发展,才能光大中华文化传统。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背景发展一、何谓国学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

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二、国学兴起的背景国学兴起在当下是必然的。

首先,改革开放后思想界更开放了;其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的交往互动频繁,文化的认同意义得到凸显;再次,人们在经济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也自然萌生.那么我们选择什么呢?当然是自己的传统。

它一直就存在于我们的伦常日用之中,用张明敏的歌词说就是‘我的祖先早已将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时机一到,它就会重新生长。

(一)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们的社会走出了过去那种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表明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当我们试图从传统中寻找能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时,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思想资源就成为很自然的事,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

复兴国学只是个白日梦

复兴国学只是个白日梦

复兴国学只是个白日梦
国学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其内容大多是为专制主义服务,或多少带有专制主义的色彩。

而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自由和法治是任何人也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

况且,就当下中国而言,这三者正是国人奋斗和热烈期望的东西。

因此,从国学的内容上来看,它不能给当代人提供所需要的东西。

不管怎么翻炒,也很难从中发现民主、自由的气息。

所以,国学的命运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或许,有人会说可以借尸还魂啊!我要反问一句,有必要吗?西方的民主政治哲学非常完善。

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国人一直很难全面了解。

即使有少数人了解了,也难以发挥重大的影响。

国人对西方民主政治哲学的无知,使得一部分人仍然幻想通过复兴国学,来振兴中华民族。

当他们认真、全面地了解了西方的政治哲学之后,就会很容易沮丧地发现,他们的想法无疑于痴人说梦。

更不用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实践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民主国家的体制和理念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全世界扩展,并成为一种日益壮大的潮流。

大家都知道美国在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同样也应该知道,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是很多国家人民的梦想。

在中国大骂美国的人,要给他一张美国的绿卡,比谁往美国跑的都快。

这不是我的杜撰,而是社会现实。

那些指责别人卖国的人,他们其实早已是外国人。

国学本身内容的落后,又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复兴国学只能是个白日梦。

有信手可以拈来的西方政治哲学,谁会去到故纸
堆里,绞尽脑汁改造国学呢?。

中国文化复兴与唐宋诗词之盛

中国文化复兴与唐宋诗词之盛

中国文化复兴与唐宋诗词之盛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唐宋诗词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后,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和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复兴的背景中国文化复兴是指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中国文化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文化复兴的浪潮,但在当今世界化的潮流下,中国文化复兴更加迫切且必要。

唐宋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精华的代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唐宋诗词的盛世唐、宋两个朝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也是唐宋诗词的黄金时代。

唐代的诗人以李白、杜甫、王之涣等为代表,其作品意境丰富,章法严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宋代的诗人以苏轼、黄庭坚、李清照等为代表,以婉约、豪放、细腻的风格著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情感、思想、哲理的一面。

唐宋诗词的价值与意义唐宋诗词作为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唐宋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传递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其次,唐宋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代表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精神。

再次,唐宋诗词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

唐宋诗词在当代的影响与发展随着中国文化复兴的推进,唐宋诗词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关注。

不仅在教育领域,唐宋诗词的教学与研究日益深入,也在文化艺术领域,唐宋诗词的诵读与演绎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

同时,唐宋诗词也通过新媒体和网络传播,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使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如何推动中国文化复兴与唐宋诗词发展要推动中国文化复兴与唐宋诗词发展,首先需要把唐宋诗词纳入教育体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学与传承。

其次,要加大对唐宋诗词的保护与研究力度,对经典作品进行整理、翻译和注释,提高其传播和推广的水平。

国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

国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

国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国学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虽然在现代社会,国学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它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国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前景。

一、国学的发展现状1. 教育体系的衰落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推进,国学教育逐渐被边缘化。

传统的文化课程和教学方式已被取代,许多学校不再注重国学知识的传承和教授。

这导致了国学在教育领域的衰退。

2. 学术研究的复兴然而,在学术研究领域,国学正在经历一股复兴之风。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国学经典著作,发表相关论文和著作。

这为国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动力。

3. 传统文化的登录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对本土文化的重新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国学的价值。

国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与现代人追求和谐、平衡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吸引了一批新的追随者。

国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逐渐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二、国学的前景展望1. 教育改革与创新虽然国学在现代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但教育改革和创新有望为国学的发展提供机遇。

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将国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与热爱。

2. 国学研究的深化随着学者对国学的深入研究,国学在学术界的地位将得到提升。

更多的研究成果将为国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同时,国学研究的跨学科性有望带来更广泛的影响和价值。

3. 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创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学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保留传统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通过将国学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造新的表达和传播形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国学。

4. 国学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国学教育的推广与普及是国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政府应加大对国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国学教师,建立完善的国学教育体系。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国学教育的关注和投入,推动国学走进千家万户。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下,国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国学的产生与衰落

国学的产生与衰落

国学的产生与衰落2014年07月12日01:45来源:中国政协报编者按: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学热”在全国各地不断升温,也引起一些人的质疑与批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下自民间,上至学界以及政府,不同的社会领域和阶层在国学中寻求什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民众对国学有什么期待?它应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国学复兴的当代意义是什么?对此,著名学者赵敏俐先生有几点看法,本刊分次发表以飨读者,并期望学者专家共同讨论。

国学复兴的相关事件要讨论“国学复兴的当代意义”这个话题,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最近20年来与国学热相关的事件。

据我个人所了解,国学重新受人关注,应该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

其中有两件事情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第一件是北京大学于1992年成立了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并创办了《国学研究》,2000年初更名为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

这是“国学”二字在中国大陆沉寂了近40多年之后的重提,从此国学开始成为中国大学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这影响了以后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方向。

另一件事情是在1995年,由赵朴初、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九人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的016号提案:《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很快得到了社会响应。

1997年中国大陆第一所以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为特色的圣陶实验学校成立。

自此而起,以诵读经典为目标的中华传统教育开始在全国重新兴起。

21世纪的国学复兴是从教育领域开始的,它又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在高等学校内部开始的国学研究,第二是在中小学阶段开始的经典诵读活动。

进入21世纪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国学热,也主要在教育界展开。

其中高校的国学复兴以研究为主,逐步发展为学科建设、培养人才,并很快波及相关的研究院所与文化机构。

以北京而言,又有几件值得提及的重要事件,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2005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了“国学院揭牌暨开学典礼”仪式,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三十年国学观念

三十年国学观念

三十年国学观念近30年来,国学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从最初的国学复兴到今天的国学创新,我们已经迈过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时刻。

以下是本文对这个话题的分析。

一、国学复兴时期(1989年前)1989年前,国学的概念并不是普遍被人们所熟知的。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比较模糊的,对于国学更是一无所知。

在当时,对诗词、文言文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一些学科的表面,没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二、国学复兴时期(1989年-2005年)2005年前后,随着古籍数字化的逐渐推进,国学的复兴开始了。

在这个时期,由于社会上有一股“传统文化热”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国学进行研究。

以“经典传承”为口号的国学研究开始兴起,这也为国学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国学研究时期(2005年-2013年)此时的国学研究,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研究,另一方面是在学术领域中探讨国学这一概念。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学研究的发展,并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国学的理念。

四、国学创新时期(2013年至今)从“国学传承”到“国学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国学研究已经加强了对人文关怀的考虑,并开始回归现实,探索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理论。

这是近年来国学研究的新思路,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总之,近30年来,国学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从初期的国学复兴、到对国学的研究、再到如今国学创新的历程。

这一过程,既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思路。

今后,如何回归到当下的现实问题,如何面对世界文化的挑战,是中国国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希望我们的尝试能够拓宽学科视野,深化学术探索,共同推动国学事业的新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复兴的时代背景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国崛起在中华文明的自身演进的几千年历史中,不断的受到外界冲击,但是这些也阻挡不了其文明自身演进的动力。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国学随着社会的政治变迁,几度沉浮,然历史的车轮和圣人之道,岂是一人一时强力为之?国学以他固有的轨迹重新散发出光辉。

因此未来中华文明的发展将以其自身演进为主线,同时借鉴西方文明,从而达到中华文明史上的第二次文化跨越。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外在的环境来看,随着全球性经济危机、贫困、环境、资源等诸多问题,使人们不断反思如今的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从内在环境来看,三十年的以资源环境为代价创造的经济奇迹的同时,随时马列主义信仰的逐渐淡出,中国社会面临信仰空缺、道德沦丧造就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希望借助国学的相关精神来促进社会稳定,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国学大讨论让人们发现国学对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正面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族自信感得到空间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精华日趋重对人性回归的渴望,推动中国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从弃祖论到耀祖论近百年以来,特别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人的民族心理变化进行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们从对待外国人的称呼上可见一般,从“外夷”到“洋人”,从“鬼佬”到“老外”,这之中反映的就是基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民族心理变化,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发起打倒孔家店等运动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因为废除中医,废除汉字的声间此起彼伏,而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中国又开始重拾自信,对自身的文化重新开始重视和传统,而且随着国家越是复兴,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必然越是重视,相信在未来的20年,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兴的黄金时期,完全可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提并论。

这是复兴不是简单的重复,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的螺旋式复兴,是一种扬弃。

礼失求诸于四野曾有人指出:崖山以后无中国,明亡以后无华夏。

继南宋达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顶峰以后,近800年来,中华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几度沉浮,不断被僵化和异化,不断被打倒和清洗,到了近代已经到了几近断层的地步,然而近二千来以来的民族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华文化圈的扩展,使得中华礼失求诸于四野成为可能,大中华文化圈有力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保存,虽然传统文化在中国内地在近几十年势微,但是在中华文化圈的日韩,台湾和新加坡等地却被发扬光大,台湾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治国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政治、生活及教育体系,有力的推动了亚洲四小龙的崛起。

新加坡李光耀说:“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受过儒家思想的熏陶,我们是无法成为亚洲四小龙的。

日本更是较好的保存了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礼乐部分,并且将其用之于企业管理,独创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企业儒家管理思想体系,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这些为中华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

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看中国传统文化从自然世界来看,近二百年来,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度开发,反自然现像频生导致一系列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西方局部论的思维破环了地球整体的自循环系统,科技的发达为人类带来更好物质生活的同时,人类的自作聪明和贪婪最终会将人类社会带入毁灭的境地,诺亚方舟也将不是神话。

而中国传统上讲究“天人合一”,以道为尊,尊重自然规范,认为人是小宇宙,外面的世界是大宇宙,一切人的行为遵照宇宙规律。

整个地球是一个运行复杂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近代的“生物链”观念很好的诠释了系统论在生物学上的特征,但这对于整个地球来说也只是冰山一角。

只有贯彻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维体系才能最终解决人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问题,搞人定胜天,妄自尊大最终只能自我毁灭。

从整个国际社会发展来看,随着科技和交通的发达,地球村成为了现实,国际交流和经贸往来频繁,文化也开始相互冲击,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国际冲突日趋激烈,竭泽而渔式的投机经济思维也导致了金融危机频繁,这也开始让全世界开始反思应对之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返回2500年前,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寻找中庸中和的智慧,中和是指整体的和谐,整体和谐的内容:是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

中庸就是指行为的适应。

把握一个“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中庸是手段,中和是目的。

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中庸。

尊重多样文明,包容和谐,以达到人类社会的最终和谐发展和稳定。

2010年6月19日,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论坛演讲时就曾建议遵循哲学家老子的教诲应对金融危机。

梅德韦杰夫说:“如果我们遵循中国哲学家的遗训,我认为,我们能够找到平衡点,并成功走出这场巨大的考验。

”并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的话:“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就职仪式上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表示要将这一先贤的智慧应用到工作中,与各国一起共同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

从中国社会的进步看中国传统文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78年以来,随着旧的信仰体系被打破,信仰中空化漫延,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严重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建设,以德治国落后于以法治国,这就造就了一系列的问题,道德沦丧,商人无商道,政客无政道,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发,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越来越不和谐。

随着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德法并用的治国思维,以及“和平崛起”的战略布局,中国传统文化对内充当维护社会稳定,教化民众,提升大众的道德水平,避免出现信仰真空,对外充当文化强国及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道德水平严重倒退,被有些学者评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最缺德的一个时代,从最近的“小悦悦”,三聚氰胺事件,染色馒头,味千拉面等等这样一些极端事件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价值观迷失,特别是精英阶层和主流社会,完全以利为先以致丧心病狂,无所顾及。

在这些经济和道德危机的背后就是文化危机,人心危机。

第一届佛学大会的主题字为“心净国土净,心平天下平,心安天下安”高度概括了人心、文化与国家长治久安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的治国思路即是礼法并用,以礼为先,以法为后,法制是最后的约束手段,“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义。

失义而後礼,失礼而后法。

“”法治是连礼也讲不了的时候的一种强制约束。

有道是以道御人,人皆有道。

以德御人,人皆有德。

而只讲以法御人,此时人皆无道又无德,人们都自私自利,想着法的钻法律的空子,连执法者都忘了公道正义而不守法。

法还能起什么作用?”儒家也认为治国之本在礼,天子允执劂中,南面而治,民不知有上为最高心法。

中国目前的当务之急便是重塑整个社会特别是精英阶层的价值体系,引导人心向善,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价值观为基础,重塑中国的商业伦理和社会伦理,从以利为先到义利合一,从恶知识经济演变为善知识经济。

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制度差异化、文化多元化现实,物质主义至上、消费主义盛行、科学主义狂飙,社会遭遇多重危机,企业面临不定变数,个人深陷价值迷失,所有这些,无不需要传统文化的强力注入才能走出困境,才能以此帮助社会实现最为广阔的和谐和最为持久的幸福。

从管理学的发展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从人治到法治到心治到神治企业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经济单位和活动单位,多数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企业度过,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两个:第一个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有它独特的运行结构和规律。

第二,企业的结构由生产资料和人组成,在生产资料同等的条件下,人具有决定性意义。

西方管理学界最早将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来研究它的本身特征,从科学管理到流程管理等等,希望借助于科技的运用,科学的分配资料,生产流程的再造等提高生产效率,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但很快遇到了瓶颈,出现了“机器吃人”,大规模罢工等现象,西方管理学界开始将“人”的因素考虑进来,XYZ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双因素理论等,通过这些刺激人的潜在需要来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但由于对人性社会性研究的相对缺乏,因此效果有限,在企业界,科学管理和管理工具化已经走入极致,但人文缺失使得管理学走入死胡同,中国传统智慧对现代管理水平之提升的绩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却成为西方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

在中国,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民国以前,由于科技变革的速度缓慢,从事的商业主要依靠人的因素,这段时期的商业有两个特点,第一是高度依赖于政治环境和政策,第二是以人取利,通过发挥人的积极性,提高其忠诚度,达到义利合一,最为典型的就是近代的商帮,通过实行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最为严格的筛选标准和培训体系,以股份制的激励方式,达到了中国古代商业机构发展的极致,在明清两代,一些知名企业存续数百年之久,分号遍布全国各地。

在清末,由于缺乏科技创新,思维因循守旧,传统的企业没有朝现代企业转变,再加上政治制度的变迁,西方的工业企业依托科技革命带的巨大生产力以及通过强权获得的政治优势,逐渐进入中国,在民国期间,随着中西方商业和科技的交流,中国的企业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出现了不少值得称道的知名企业。

这一切,随着政权的变化土崩瓦解,90年代以来,随着公司法的出台,企业作为一个独特的经济组织,重新走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围绕着这一独特组织的运营,中国企业开始不断的探索,重拾,借鉴,中外合资合作,技术引进,股份制改革,MBA及EMBA学习,西方管理理论及工具的大规模引进,中国企业国际化等,通过二十年的努力,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好较好的恢复和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直接套用西方M BA/EMBA的管理模式,不适合本土的文化土壤;企业战略迷失,企业文化落地困难,员工忠诚度低,其次企业家的个人修养及领导力急需提升中,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出现了天花板效应,发展遇到瓶颈,另外企业家由于修养道德水平不高,再加上法制不健全,企业的诚信度低,产品质量问题频出,老板和员工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以致于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

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关键还是人心问题,这一系列弊端需要依靠东方智慧才能到了很好的解决,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基因。

在东方,台湾日本新加坡也走入了一条中西融合的新管理之路,誉为经营之神的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有力的融入了儒家思想的精髓,特别是日本,“以儒治企”,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产业帝国。

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著《<论语>加算盘》说,倡导“经济道德合一”,提出了“士魂商才”的儒商标准,“士魂”崇尚道义精神,“商才”具备商业才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