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品导学案

合集下载

统编湘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湘教版高中必修第二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1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本节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二部分是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其中的影响又分为两框题内容,分别是: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介绍了交通对于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交通这一区位因素,进一步巩固第三章所学知识,同时也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1.认识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及其影响。

2.通过读图,能从交通运输线的长度、密度等方面,分析我国东西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差异的原因。

3.结合案例,说明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4.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1.能根据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选择正确的交通运输工具。

2.能利用相关地图和文字材料分析得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师准备:挂图、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导入新课】“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从唐朝诗人徐凝的这句诗中,可想当时扬州的繁华。

此后1000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

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

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1000多年?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讲授新知】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交通运输方式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教师归纳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联系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纽带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课件展示)交通运输方式的历史变化素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古代方式:马车、帆船变化现代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教师根据实际适当补充)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案例分析:学生分组展示调查结果(课前布置调查近10年交通运输发展的资料,地点以本市为主但不限于本市),教师课件适当补充展示案例资料,如顺丰的发展、中国高铁网络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大型化运输工具高速化新特点专业化多重运输方式联运货物运输:综合化集装箱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活动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从自然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思考交通运输方式布局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归纳总结:案例1:南昆铁路的建设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⑮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堂导学案:3.4交通运输布局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堂导学案:3.4交通运输布局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思考导学案中的问题,并在书中画出或导学案上写上相关答案。

受知识的限制,可以本组讨论或质疑时提出共同解决。

【学习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2、学会选取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点难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预习案】1、交通运输的概念:利用各种运输工具,是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_______ ______的过程。

2、交通运输的作用:连接_________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在____________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

在河流_______和_________的汇合处,在河流入海处,水运条件发达和商贸活动频繁,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聚落空间布局形态:北方——多呈______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_______式。

南方——多呈_____状,沿_______、铁路或公路分布。

5、_____________,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6、石家庄、郑州、株洲和怀化的兴起,与其___________的区位是密切联系的。

历史上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发展得益于_____________的开通。

7、交通运输对于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_______和_______来体现的。

商业中心通常位于区域的_______位置,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_____集散。

商业网点多散布于________或________,以便于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

【探究案】探究一:四大文明古国大家都知道。

那么古代城市主要诞生在哪些地方?探究二:城市的兴起往往倾向于河流的三种部位:内河航运的起讫点、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那么,请你在图3-33中分别找出兴起于这些部位的城市。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x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x

高一年级地理科
结合探究题,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三大产业活动中,区位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产业?为什么?
工业活动中,哪些工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根据影响工业活动主要区位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工业分成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等类型,你能说出这些工业指向类型的特点吗?
城市的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哪里?影响因素主要是什么?
(归纳总结)农业和采掘业(采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最密切。

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更大。

商业和服务业
高一年级地理科
优化设计训练与测评17、18页
高一年级地理科。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7)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7)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教学设计【课题】湘教版地理Ⅱ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之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课时】第三课时【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课程标准解读】1.了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并会合理选择;2.掌握交通运输与聚落发展、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

3.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教学难点: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实例会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情分析】上学期在地理Ⅰ的4.2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及地理Ⅱ的城市区位等内容里学生初步对相关内容有所学习和了解,同时学生对现实生活有体验和感受。

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1.学会分析交通运输及其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呼和浩特商业网点布局状况,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布局的影响。

3.通过对学生家乡所在地商业网点布局的调查、评价,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各教学策略及预设意图】(一)本节教学主要预设体现以下几点: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

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

地理知识与技能是学生正在构建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为学生的目前生活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地理能力包括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

地理意识包括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

它们是在地理认知达到一定境界后的自然感悟与意念流露。

地理情感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地理思维活动、影响地理判断能力、支配地理活动的精神支柱,它表现在学习兴趣、文化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

以案例探究的思路展开教学。

湘教版必修Ⅱ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1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Ⅱ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1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Ⅱ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1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明确目标,把握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等。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变革,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等理念,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实践问题。

本节课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时刻注意体现“课程即体验”的课程观、“学生是主人”的学生观和“教学即对话”的教学观。

2.本节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新课标要求,借助课件营造一个双向、即时反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3.时刻注意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让学生从中感悟道理。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1)交通运输与聚落(①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②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

)(2)交通运输(方式、布局)与城镇分布。

(3)以山区和平原地区交通线路布局的差异及对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影响,说明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1)引言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的基本知识。

1)概念: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

4)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高速度、网络化、全方位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

(2)交通运输与聚落这部分内容分为两个方面:1)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进而发展成为城市。

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

以古代“南船北马”的运输方式为例,介绍了古代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聚落主要分布在陆路干道附近。

南方交通以水运为主,聚落则临水分布。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湘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2.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3.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费灵活性连续性受自然影响投资学习过程:一、交通运输与聚落(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探究]1.读图,思考: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有什么关系?2.阅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图,探讨:内河运输与聚落的形成的关系及其原因。

[考考你]上海位于长江河口地区,广州位于珠江河口地区,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

但是,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呢?请想一想。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时期聚落形状交通方式聚落分布举例古代北方南方现代(三)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发展[探究]扬州衰落的原因。

【学习小结】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活动1]探究:阅读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分布图1交通运输与商业活动的关系:2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的原因:[活动2]:探究下面两个(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1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形成的条件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拓展延伸】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活动3]:阅读下图,分析影响商业网点效益的因素[活动4]:读下图片,结合生活体验,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商业布局和组织形式的影响。

{学习小结}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各种现代化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图中1—5代表评价等级的优劣,数字越大优势越大,读图,完成1—4题。

1.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的代号是()A.a B.b C.c D.d2.分析比较以下哪批货物运输采取c运输方式最合理()A.将昆明的鲜花运到北京 B.印度从法国进口粮食C.哈萨克斯坦从武汉进口机电产品 D.两吨海鲜从天津运抵北京3.西气东输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b B.c C.d D.e4.适宜利用a运输方式运送的物品,一般应具备的特点是()A.产品重量轻,价值低 B.产品重量大,价值高C.产品重量大,价值低 D.产品重量轻,价值高读日本运输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

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的定义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现代的交通已经十分先进,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它们的特点如表3-12所示。

表3-12网络化、高速化和专业化。

4.交通运输的作用交通运输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聚落的形成过程:聚居→穴居和逐水草而居→分散的乡村聚落(半固定)→固定的乡村→聚落(定居地)聚落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早期的城市是由集市演变而成的,而集市是货物集散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必须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往往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所以在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处,因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有的城市处于河流上游的起点,如江西省的赣州市,其作用是进行货物转运;有的城市处于干、支流的汇合处,如宜宾处在岷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处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武汉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它们所起的作用是对人(物)流的中转、集散;还有的城市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处,如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广州位于珠江口,天津位于海河口,它们均为海运与河运的中转站。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因此,一方面产生大量的物(原、燃料和产品)等跨区域的空间位移,即货物运输;另一方面,也产生大量的人流,为了便于人与物的运输,需要高速化、网络化和全方位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系,来保证各种产业活动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知识拓展世界最早的城市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这段时间,差不多与定居农业同时出现。

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在城市出现之前,农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产生了剩余产品,出现了闲余的劳动力。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学案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学案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成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2.了解交通线路分布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3.理解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4.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

【课时计划】2课时【自主学习】一、交通运输的概述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是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的过程。

2.作用连接和、城市与乡村、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4.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的特点高速化、、二、交通运输与聚落(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1.交通的地方,利于,常形成大的;2.河流干支流处及处,商贸频繁,利于形成。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空间分布1.我国古代南北交通差异与聚落分布差异2.近现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聚落沿、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1.河流与城镇(1)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在河流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2)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沿、沿发展起来的。

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铁路与城镇铁路是和大运量的陆路运输方式;铁路的修建,可以促进城市的和。

(如株洲、郑州、石家庄、怀化)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这个地区城市的和。

四、交通运输与商业中心1.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的行业。

2.商业中心(1)概念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

某个地点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多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品种多了,就逐渐发展成为市场,成为。

(2)形成a.原因商业中心往往是以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广场或居民点为中心形成的。

b.条件一是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二是要有便利的,便于商品的集散。

(3)组织形式及区位选择五、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1.概念若干个商店组成商业网点。

2.形成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商业网点密度(1)影响因素包括等因素(2)表现山区的商业网点平原地区4.商业网点组织形式(1)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2)——更多采用流动形式。

湘教版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word学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word学案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学习目标1.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

2.学习交通运输与聚落、城镇、商业网点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

3.自主探究,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2.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3.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三.知识点自主学习知识要点一:交通运输与聚落学点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读“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思考: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有什么关系?由此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

在交通_______________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在__________________处,因拥有发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交通运输对聚落(点)的形成有决定意义。

学点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①不同历史时期,交通运输方式不同,聚落布局特点也不同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___________状,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地区,河网沿河道、公路分布,多呈_____________。

知识要点二: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学点1:水运交通与古代城镇的分布观察世界地图,__________两岸常有大小城市的分布。

从我国城市发展来看,大多数城市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学点2:铁路交通与城镇的兴起铁路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陆路运输方式。

铁路的修建,能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兴起,与铁路枢纽的区位是密切关联的。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i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i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要知道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2)会分析交通运输对城镇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明确交通运输对聚落、城镇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2)读图分析,理解我国北方城镇与南方城镇在选址时考虑的区位因素不同; (3)自主探究,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图分析,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了解祖国的交通发展情况,热爱国家,热爱家乡。

【重点难点】1、重点(1(2)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2、难点: 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引用美国66号公路的材料,指明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从而引出本节学习的主题――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商业网点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幻灯片,补充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输特点,并做相应练习。

[过渡]了解完五种基本运输方式后,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探讨案例。

[板书]一、交通运输与聚落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点拨]从“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

在南方,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

案例1 以上海为例,分析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得出结论――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过渡]交通运输不仅对聚落的形成有决定意义,而且对聚落空间布局及形态也有深刻的制约作用。

[板书]2、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读P77课文,讨论并填写下表 主要运输方式 聚落位置 形态及原因 古代 北方 南方现代案例2.石家庄的形成与发展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结论――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过渡]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城镇分布的格局,加快了城市的发展。

湘教版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word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word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word教案认知目标:结合胶州市交通条件及其改变,学生会分析交通条件对我市都市进展的阻碍。

结合胶州市招商引资的宣传资料,学生学会从中分析说明交通运输在我市与外界地域联系中的重要意义。

结合胶州市市内交通干线分布状况,学生会分析我市商业网点布局的成因。

①能力目标:通过访问长辈或走访有关部门,让学生学会收集休息的一些方法,锤炼学生与人交往的社会活动能力。

通过对胶州市都市空间形状的变化及其商业网点布局的分析,关心学生学会从生活、生产中善于发觉地理问题,锤炼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并能提出相应解决计策的能力。

②情感目标:通过对家乡地理的学习,使学生能真切地体验到学习地理的有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

通过对家乡地理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地关注自己家乡的进展,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方法设计案例教学法: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学习地理的有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养学生结合具体地理事例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也可使地理原理通俗易明白,学生便于明白得把握。

分组探究教学法:依据学生最近进展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形进行问题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积极摸索,锤炼学生思维的灵敏性。

探究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合作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学习适应。

尝试鼓舞教育:旨在爱护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学习爱好,鼓舞学生大胆探究的精神和敢于批判和创新的勇气。

三、学习策略设计地理图表学习策略:列表横向比较山区、平原等不同因素条件下交通条件的对商业网点布局的阻碍。

列表纵向比较交通干线的改变对全椒市里市空间形状的阻碍。

地理概念图式的学习策略:把本章的知识分类,提纲挈领化,融入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体系。

旨在教会学生学会整理地理知识,学会分类治理地理知识。

四、课时及教具课时:1课时教具:PPT课件胶州市的相关地理图片实物投影仪相关制图软件和多媒体等五、教学过程设计[图片展现]图片1:胶州市都市进展规划示意图图片2:胶州市旧城区沿云溪河呈线状分布简图图片3:胶州市要紧河流分布图[新课导入]上节我们了解了胶州市要紧交通方式及布局,那么我市的要紧交通干线分布及其改变对都市的空间形状产生了什么样阻碍?请同学们读这三幅图分析:①在历史上,胶州市的都市进展为何沿云溪河河两岸分布?②现在胶州市的空间分布如何?什么缘故?③以后胶州市的空间进展有何趋势,什么缘故?[学生回答]①在历史上,胶州市对外联系的重要方式是水运,河流就成为交通干线,因此都市选择沿河流两岸布局。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我说课的题目是《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节内容选自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四节,本次说课我将分为八个部分,即考情分析,教学思路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说考情分析:1.利用聚落形态变化图,考查交通布局的变化。

2.结合交通变化考查商业中心布局及变化。

3.以区域图切入,通过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区位分析综合考查区域内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二、说教学思路设计:1.本节内容我将采用运用探究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城市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归纳总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内在联系。

2.资料收集:深入解读教材、教案、教学手册等教学资料,下载相关地理图片等。

3.课件制作: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展示。

4.准备活动:我把班里的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安排任务:第一组完成自测题目,第二组探究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第三组探究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空间布局;第四组探究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五组探究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第六组探究乡土地理展示——我县县城内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互助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调查家乡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布局、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

在课前把学生进行分组,展示、探究和点评任务。

三、说教材:1.本节内容的地位:《交通运输布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地理必修二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交通运输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对宏观和抽象的概念,交通运输网络一旦形成,其对聚落、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它是边疆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资源供给在全球的分配是极不平衡的。

这就产生了生产区与消费区的空间分离,交通运输就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生活链接 ] 2018 年 10 月 24 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作为连结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可促使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等创新因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交通运输1.观点:利用各样运输工具,使游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01 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连结□02生产与花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域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现代交通运输(1)方式:包含□03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

(2)特色:□04 高速度、网络化、全方向。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1.形成(1)在□01 交通便利的地方,有益于展开商贸活动,往常会形成比较大的居民点。

(2)在河流□02 干流与支流的集合处,在河流入海处,水运条件发达和商贸活动屡次,有益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空间布局(1)聚落空间布局①古代地区主要交通形式聚落分布北方陆路交通为主多在□03陆路干道邻近形成南方水运交通为主多□ 临水分布04②现代:跟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使聚落多沿□05 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2)聚落空间布局形态地域聚落形态形成原由北方多呈□06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地形平展宽阔,道路呈棋盘式南方多呈□07 带状分布河网密度较大,沿河流、铁路或公路分布[ 自我研究 ]重庆、武汉拥有如何的布局规律?[ 提示 ]沿河设城。

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两市均为沿河设城。

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1.古代城市分布:在河流□01冲积平原地域,城市相对密集,如□02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03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04 黄河和□05长江的中下游地域。

2.我国城市发展:大部分城市都是□06 沿湖、沿河、沿海发展起来的,□07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3.交通运输与城市布局和发展(1)□08 铁路、公路、□09 水运和航空等交通线路,把众多城市有机地联系起来。

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一必修2导学案12_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解析版

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一必修2导学案12_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解析版

(十二)(建议用时:45分钟)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A.多边形聚落B.带状聚落C.环状聚落D.团状聚落2.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C.靠近水源用水方便D.为逃避野兽袭击3.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A.河流B.气候C.地形D.矿产资源【解析】第1题,聚落的外部形态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地形完整、平坦、开阔且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水源充足的地区,村落沿河道延伸,呈带状分布。

第2题,图示村落沿河道分布,主要原因是水源充足,淡水丰富。

第3题,甲聚落沿河流分布,交通和水资源条件好,利于城市形成。

【答案】 1.B 2.C 3.A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

4.老城区选址考虑的区位因素最主要是()A.河流B.铁路运输C.气候D.矿产资源5.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的开发B.人口分布的改变C.铁路运输的发展D.环境污染的影响【解析】第4题,老城区沿河分布,因此影响老城区选址的最主要因素是河流。

第5题,新城市向东北方向发展,东北方向有铁路经过,因此铁路运输影响了城市形态的发展。

【答案】 4.A 5.C下图是某山区村镇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6~7题。

6.在铁路修建之前,最适合建集贸市场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铁路修通后,最适合建火车站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丙地位于三条公路的交会处,利于几个村镇的联系,因此在铁路修建之前,是最适合建集贸市场的地点。

第7题,乙处靠近煤矿,为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铁路修建后,可以在此修建火车站。

【答案】 6.C7.B8.下列运输方式的最佳选择是()①新疆的石油与天然气运到东部沿海地区采用铁路运输②山西的煤运到上海最好选择铁路、海运联合运输③从武汉运2万吨大米到上海最好选择长江水运④珠江三角洲的活鱼运到香港应选择空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天然气最好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空运运送的应当是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活鱼显然不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分布(简单应用)
2.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布局(简单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
1.交通运输对城镇分布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交通运输与聚落
【基础知识】
一、交通运输的概述
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是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的过程。

2.作用:连接和、城市与乡村、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4.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的特点:高速化、、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1.交通的地方,利于,常形成大的;
2.河流干支流处及处,商贸频繁,利于形成。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空间分布
1.我国古代南北交通差异与聚落分布差异
2.近现代: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聚落沿、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河流与城镇
(1)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在河流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2)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沿、沿发展起来的。

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铁路与城镇
铁路是和大运量的陆路运输方式;铁路的修建,可以促进城市的和。

(如:株洲、郑州、石家庄、怀化)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这个地区城市的
和。

【问题探究】
1.读下图,回答问题
株洲现有街区的分布和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思考:在黄河的入海口,为什么没有形成大城市?
【基础训练】
1.在河口位置形成的城市有
A.上海 B.东京 C.巴黎 D.北京
2.下列城市中,可以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A.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B.大庆、东营、玉门、塔中
C.鞍山、宝鸡、包头、白云鄂博 D.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
3.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是
A.沿铁路分布
B.沿河设城
C.沿海布局
D.沿公路分布
4.清末,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原因是
A.气候由于异常变化而变的恶劣
B.无节制的开发矿产资源导致资源枯竭
C.大运河於塞,不能通航
D.城市规模扩大
5.古代著名的大城市,多数诞生在
A.沿海地区
B.河流中下游平原
C.河流中上游地区
D.高原地区
【能力提升】
1.读我国A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城市名为,其优势区位是
(2)该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了南方城市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等城市。

(3) 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

沿河城市除分布在河流的汇合处外,还常分布在河流的、和。

2.下图中,A、B两聚落分别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上。

判断A、B的聚落形态,并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回答有关问题。

(1)A聚落呈状。

这是因为该地位于河流较_____________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______________,它常分布在______________平原上。

(2)B聚落呈____________状。

这是因为河网密度较_________________的平原地区,村落沿_____________伸展。

它常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平原上。

第二课时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基础知识】
一、交通运输与商业中心
1.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的行业。

2.商业中心
(1)概念: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

某个地点进行商业活
动的人多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品种多了,就逐渐发展成为市场,成为。

(2)形成
a.原因:商业中心往往是以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广场或居民点为中心形成的。

b.条件:一是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二是要有便利的,便于商品的集散。

(3)组织形式及区位选择
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1.概念:若干个商店组成商业网点。

2.形成: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商业网点密度:
(1)影响因素:包括等因素
(2)表现:山区的商业网点平原地区
4.商业网点组织形式:
(1)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
(2)——更多采用流动形式。

如货郎担、大篷车
(3)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


【问题探究】
1.上海为什么会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2.阅读教材P81图3—37和图3—38,思考:
图中两个地区交通线路布局有何特点?商业网点密度为什么不同?
【基础训练】
1.关于商业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②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因此商业网点多于平原地区③上海自身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且腹地广阔④上海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等商业网点选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有关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业中心即城市②商业中心既指商业城市,也包括城市内的商业街和商业小区③城市中商业中心的数量、规模大小,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④商业中心的兴起与发展是
国家政策调控的结果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关于城市内商业中心组织形式或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商业街和商业小区②历史上形成的商业中心区位,是在人们有意识的规划下发展形成的③城市的几何中心处,是商业中心的最佳区位④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是近年来商业中心区位选择的新趋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近年来,哈尔滨市开设了许多鲜花专卖店,促使鲜花商业网点形成的条件是
①靠近商品生产基地②便捷的交通③盆花栽种气候条件差④市场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上海成为我国最大商业中心,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上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河运、海运方便
B.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
C.上海的商业网点与商品生产地、销售地的距离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D.上海市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能力提升】
读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商业多以商业街和为组织形式。

(2)西安城市商业街以为原则,其主要的商业街分布在城市的。

(3)根据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分析西安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