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学习一个著名的古代故事——东施效颦。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外物》,讲述了东施效颦的典故,寓意着模仿别人不恰当的行为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东施效颦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以及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思考等方式进行教学。

第二章:故事讲解2.1 故事梗概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详细讲解东施效颦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东施羡慕西施的美貌,企图通过模仿西施的病态来变得更美,结果却适得其反,变得更丑。

2.2 故事讲解讲解东施效颦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结局。

2.3 故事讨论(1)为什么东施会效颦?(2)为什么东施效颦会导致相反的效果?(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教训?第三章:寓意解读3.1 故事寓意在本章节中,我们将解读东施效颦的寓意。

3.2 寓意讲解讲解东施效颦的寓意,引导学生理解模仿别人不恰当的行为会导致相反的效果,要学会独立思考、判断。

3.3 寓意实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思考如何避免东施效颦的现象,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寓意。

第四章:思考与反思4.1 思考问题在本章节中,我们将引导学生思考东施效颦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4.2 问题讨论(1)为什么说东施效颦是一种错误的行为?(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东施效颦?(3)如何培养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4.3 反思与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反思东施效颦的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并进行总结。

第五章:拓展阅读5.1 推荐阅读材料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推荐与东施效颦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5.2 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拓展材料,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东施效颦的故事。

5.3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结合拓展阅读,对东施效颦的故事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幼儿园《东施效颦》教案

幼儿园《东施效颦》教案

幼儿园《东施效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儿童经典故事《东施效颦》;掌握故事中
的核心思想,即珍惜自己,不要盲目跟风。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们珍爱自己的品质,不盲目跟风,勇于表达自我。

二、教学重点:
1、故事阅读与理解;
2、珍惜自己,不要盲目跟风的思想引导。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孩子们理解珍惜自己,不要盲目跟风的思想。

2、如何引导孩子们勇于表达自我。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给孩子们出示玩具熊,问:“我们为什么喜欢玩具熊?”孩子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老师讲解“盲目跟风”
的概念。

2、讲故事:老师给孩子们讲《东施效颦》的故事,引导孩子们
分享自己的感想。

老师强调故事的核心思想是“珍惜自己,不要盲
目跟风”。

3、思考:老师把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的问题讨论,然后统一报告答案。

比如,东施和西施最后的比赛结果是什么?东
施为什么会效颦?她的朋友们是如何帮助她的?为什么这个故事告
诉我们不要盲目跟风,应该勇于表达自己?通过讨论,让孩子进一
步理解和领悟故事的核心思想。

4、表演:让孩子们分组,用自己的方式来表演《东施效颦》的
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5、总结: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自己,不要盲目跟风的思想,并鼓励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勇于表达
自我。

五、课后作业:
让孩子们回家后跟家长聊一聊今天学习《东施效颦》故事的感受,并让家长帮助孩子们练习勇于表达自我。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分析: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的深刻含义。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教学、教具准备:有关庄子墨子的资料。

准备搜集有关庄子和墨子的资料。

教学内容:“东施效颦”反复诵读,疏通词义,明确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共同探究美与丑这一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欣赏美、追求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情操、美的心灵,同时对丑的恶行也要加以揭露,警惕大家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东施效颦,其中东施的做法是否为她增添了美感呢?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读读译文。

2、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再读读译文。

通过反复朗读,把文章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读懂寓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2.出示课件:西施美:“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吧。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赏心悦目,东施也来学学吧!她美吗?从哪看出来的?4、出示课件:东施丑:“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2)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3)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4)你想对东施说什么?四、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疏通句义,读出古文的韵味,最后熟读成诵。

2、体会文中侧面描写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3、理解寓意,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教学重点:1、能有韵味地吟诵古文。

2、掌握文中重点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

教学难点:1、了解古文中的侧面描写并活学活用。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交流理解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1、模仿表情,理解“效”的含义。

2、那“颦”又是什么意思?东施效什么?师解释(颦:皱眉头)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二、新授古文,理解句意,读出韵味(一)初读1、师介绍庄子及其著作,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初步感受古文的韵味。

3、读通顺,个别读,找到吟诵的感觉。

谁想单独试试?(适时点评)4、师带读、全班齐读、指名读。

(二)精读:我听出来了,咱们跟古文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你们读懂了吗?1、教学第一句“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对照译文或注释理解)A、谁知道开头这个小句话的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你能现场对照译文,为大家一一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在街上/村子里)(走过)。

]B、对照译文或注释解释接下来的这句话。

[课件出示:“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C、想看看东施效颦的样子吗?课件播放动画。

D、你们猜猜东施见到西施之后,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再读这句话,对比地读出两个“颦”不同的感觉。

(男女生读、师生对读)E、为刚才的动画片来个“古文版”的配音。

2、教学第二句“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联系上下文理解)A、东施这么一颦啊,在村子里不过引起了轩然大波。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瞧!邻居们有的……有的……还有的……(请生看图说话)B、课文是怎么描写的?[课件出示:第二句]理解四个“之”的意思,表演理解重点词“妻子、走、去”的意思,教师随机总结“联系上下文”理解的方法并指导朗读。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东施效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东施效颦北师大版
(三)学生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中提到的东施效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请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明确东施效颦的含义和寓意。
2.总结本次课的学习重点,强调了解自己、发挥自己优势的重要性。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设计小组活动,如: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关于“东施效颦”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小组合作完成课后练习,互相批改、讨论,共同提高语文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东施为什么效颦?”“东施效颦的结果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的寓意。
2.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举例,探讨盲目模仿他人的危害,让学生联系实际,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的意识。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东施效颦”的小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给予积极的反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东施效颦教案

东施效颦教案

东施效颦教案教案标题:东施效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东施效颦的典故背景和含义;2. 探讨东施效颦的故事对于人们价值观和行为态度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东施效颦的典故故事和寓意;2. 思考典故对人们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典故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含义;2. 思考典故对于自身行为和价值观的启示。

教学准备:1. 教材:东施效颦的典故故事;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东施效颦的故事简介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东施效颦,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典故的理解。

知识讲解与探究:(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东施效颦的典故背景和含义,并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材料。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东施效颦的寓意和对人们行为态度、价值观的影响。

每组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例如道德、审美、人际关系等等。

3. 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并进行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典故对于自身的启示和重要性。

反思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东施效颦的故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你会如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典故的重要性和对人们行为和价值观的影响。

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可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典故,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小短文,分享给同学。

2. 学生可以选择用艺术形式表现出自己对典故的理解,如绘画、写诗等。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典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价值观,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评价:1. 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2. 书面作业:写一份关于东施效颦的思考与启示的心得体会。

此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东施效颦的典故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典故对人们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将能够理解典故故事,思考典故对于自身行为和价值观的启示,并能够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表达。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东施效颦》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东施效颦》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东施效颦》。

1.教学目标(1)掌握成语“东施效颦”的基本含义。

(2)了解背后的历史典故,拓展文化知识面。

(3)通过学习成语故事,激发学生们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认识。

(4)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步骤(1)导入完成与“东施效颦”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文字的展示,引出“东施效颦”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并引导学生们思考所学成语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2)学习历史典故通过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对于胡女郎的历史典故进行简要介绍,并与“东施效颦”这个成语相结合,让学生们了解成语的含义和来源背景。

(3)阅读成语故事分小组阅读成语故事《东施效颦》,并要求学生们对于故事中的主要情节进行简述和分析。

教师可以适时进行点拨和补充说明,让学生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成语。

(4)解析成语依据学生们对于成语故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对于“东施效颦”这个成语进行详细的解析,让学生们对于成语的字面和本义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5)分享成语应用实例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成语应用实例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呈现,例如配上图片、课件、短视频等,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活动结合利用游戏和活动的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例如进行成语接龙、填空、童话改编等活动,以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们思考,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3)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结合游戏和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成语知识。

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们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具体评价指标可以包括:(1)学生们对于成语的字面和本义的理解情况。

(2)学生们对于成语故事的理解和分析情况。

(3)学生们对于所学应用实例的呈现情况。

(4)学生们在游戏和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东施效颦教案

东施效颦教案

东施效颦教案
教案一:东施效颦
教学目标:
1.了解东施效颦的故事背景和含义。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发对自身形象的思考。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讲述东施效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东施效颦的含义和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东施效颦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4.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结论,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5.个人思考:学生们思考自己是否曾经有过东施效颦的体验,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6.分享和总结:学生们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分享给全班,并进行总结。

教学重点:
1.理解东施效颦的故事背景和内涵。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延伸:
学生们可以运用东施效颦的故事,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例如,对于
媒体上频繁出现的“网红”现象,学生们可以思考其背后的东施效颦问题,并思考如何对待自己的形象和价值观。

这样的延伸让学生在行动中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义,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反馈: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个人思考,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东施效颦故事的理解和思考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故事的内涵和应用。

《东施效颦话语词》教案

《东施效颦话语词》教案

《东施效颦话语词》教案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了解,积累重点词句,完成助学"预习积累'内容。

相关课程标准: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评价任务:1、初读全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词。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思路。

3、速读课文,理解词语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含义。

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

2、理解词语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含义。

3、学习条理清楚的写法。

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语言亦庄亦谐,耐人寻味的特点。

2、学习本文结构安排条理清晰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互动、生成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导入)东施效颦(比喻义)话(体裁)语词题目用了与原义迥然不同的比喻义,表明了要效仿尘元先生,也看出的谦虚。

从这里我们知道,语词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而变化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与人的情感和意识密切的关系。

随笔,亦称杂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

2、理解词语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含义。

3、学习条理清楚的写法。

三、预习情况检测1、我来介绍。

(学生做简介,教师课件补充)王蒙.1934年生于北平,河北人,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和文化活动家。

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

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

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

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东施效颦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学生能够理解东施效颦的典故并能分析其中的道理;-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表演东施效颦的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东施效颦的教训,勇于尝试新事物。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东施效颦的典故介绍- 分析故事中的道理- 角色扮演练习- 学生思考和讨论新事物的重要性3.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或故事串联开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你们有没有听过东施效颦这个故事?你们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简单写出东施效颦的故事梗概,并解释故事中表达的道理和教训。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解。

角色扮演:(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东施效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根据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进行角色表演并演绎出故事中的精彩场景。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道具和背景音乐,提升表演的效果。

讨论与总结:(10分钟)学生完成角色扮演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东施效颦的教训和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东施效颦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东施效颦这个故事要向我们传达什么样的道理?- 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东施效颦的例子?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这样的事情?延伸活动:(15分钟)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结合东施效颦的教训,进行文学创作,写一篇小故事或者对话。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观点。

4. 教学评价- 角色扮演表演中,学生的表演是否生动、形象,能否准确传达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在讨论中是否能准确理解东施效颦的故事,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中;- 学生的文学创作是否能结合东施效颦的教训,表达清晰、有逻辑。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导言东施效颦是一个源自于中国古代故事的成语,意为模仿他人表情或动作。

在教育领域中,东施效颦也被引申为学习者模仿优秀的学习者,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东施效颦教学设计的案例,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一、目标与目的1. 目标:通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模仿优秀的学习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2. 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模仿和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以写作技巧为例,引导学生通过东施效颦的方法,学习模仿他人的写作风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一些有趣的写作作品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开启学习的氛围。

步骤二:展示优秀作品(15分钟)教师选择一些优秀的写作作品,向学生展示,并解析其中的特点和技巧。

建议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优秀的写作范文。

步骤三:让学生模仿(20分钟)学生根据展示的优秀作品,选择其中一篇进行模仿写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模仿的要点。

步骤四:互相分享与讨论(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模仿作品进行互相分享,并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提供建议,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步骤五:自主写作(20分钟)学生根据之前的模仿经验,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写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和参考问题,帮助学生展开思路。

步骤六:作品展示与反思(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反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评价,总结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模仿法:通过模仿优秀的学习者或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分享、讨论和互相评价,学生能够从他人的经验和意见中获益,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 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规划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孩子们,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

意思是说,如果拿自己和别人比,可能会越比越泄气。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盲目地模仿别人。

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东施效颦》就是一个关于模仿的故事。

这个故事中的东施,就是一个盲目模仿的典型。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东施效颦》这一课,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笔勾画下来。

交流:课文是围绕“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来写的。

“东施效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照着样子模仿。

那么这个“样子”指的是什么?“效”又是什么意思?再读课文,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交流:故事中出现了西施、东施、还有他们的邻居。

西施是东施的榜样。

交流:西施美。

因为西施有病,走路时扶着胸口,皱着眉头,样子很美。

而东施没有病,却也学着西施的样子走路,显得很做作,不自然,让人感到不舒服。

交流:不要盲目地模仿别人,要做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

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东施这样盲目模仿的人呢?说一说。

交流:有些小朋友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什么玩具自己也要买什么玩具;看见别的小朋友穿什么衣服自己也要穿什么衣服;有些小朋友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学什么特长自己也要学什么特长,可是什么都没学好。

其实呀,这些小朋友就是故事中的“东施”,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盲目地模仿别人,这样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还会丢失自己的优势呢。

所以呀,小朋友们要像古文中的那位先生学习,善于发现身边人的优点并学习他的长处;还要善于保持自己的优点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哦!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教育环境中,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已成为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优化课程设计意味着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整合,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这种优化设计的核心理念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同时确保教师能够更有效地传递知识和技能。

《东施效颦》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东施效颦》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共同探究美与丑这一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欣赏美、追求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情操、美的心灵,同时对丑的恶行也要加以揭露,警惕大家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东施效颦,其中东施的做法是否为她增添了美感呢?二、介绍小资料:将搜集的背景资料介绍给大家,丰富相关知识。

三、自选方式读课文。

四、全班交流预习生字情况:学生把遇到的难词写到黑板上。

(教师指导学生读准音,理解意思。

)颦挈亦五、小组互读,指名朗读,教师随时纠正字音、停顿。

六、看译文与原文对照。

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颦:皱眉挈:领亦:也七、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或表演的方式复述课文。

八、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讨论遇到的难题,并把解决不了的和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1.为什么村里人看见东施的样子都远远的避开或不出门了呢?2.课文为什么没有写东施到底丑到什么程度,而是写东施仿效西施后引起人们的反映呢?3.西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皱眉的样子为什么丑?4.最后一段怎样理解?九、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到什么?受到什么启示?(小组讨论,点明寓意)十、请同学们查找自身和身边类似“东施效颦”的事例,思考“什么的真正的美?”(结合事例)十一、本课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东施效颦《庄子》西施自然流露东施刻意模仿--适得其反《东施效颦》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二」一、说教材:《东施效颦》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十一册第二单元“美与丑”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借用丑女东施模仿美女西施皱眉而变得更丑的故事,说明了人对自己要正确认识,不要做不切合实际的模仿,否则只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名称:东施效颦班级:小学三年级科目:语文教学目标:1. 了解寓言故事《东施效颦》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一则寓言故事《东施效颦》。

教学重点:1. 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角色。

2. 理解并归纳寓意。

教学准备:1. 教材:寓言故事《东施效颦》。

2. 备课材料:PPT演示、多媒体设备、教具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狼来了》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 准备一个与《东施效颦》寓言故事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和猜测。

二、讲解故事(15分钟)1. 利用PPT演示或多媒体设备,展示故事中的每个场景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故事情节。

2. 提问导入: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为什么东施效颦呢?”,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

3. 讲解故事细节:简要讲解故事情节,同时强调并解释故事中重要的人物形象和行为。

三、理解寓意(15分钟)1.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故事的寓意,帮助他们理解寓言故事的用意和深层含义。

3. 教师点拨: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四、活动互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品质和行为。

2. 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总结。

3. 全班讨论:教师带领全班学生进行观点交流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其他的寓言故事吗?”鼓励学生回忆和分享其他寓言故事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寓言故事背诵:要求学生自选一则寓言故事进行背诵,并进行班级分享。

六、总结回顾(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概括并强调故事的寓意和价值观。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精选12篇)北师大六班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篇1读书指导课教案:东施效颦教学目标: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完《东施效颦》这个故事。

培育爱读书的情趣。

2.能运用默读、精读、略读、速读、泛读等方法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

3.通过沟通阅读成果,激发同学阅读课外书的深厚爱好。

教学流程:一、情趣引路,轻松入话。

1.同学们喜爱读书吗?都读了哪些课外书?2.在中华民族的语言宝库中,有一颗灿烂的明珠——成语,它们是我们几千年历史的积淀。

通过读成语故事书,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的成语。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新成语,叫东施效颦。

(板书:东施效颦)二、理解课题和出处1.课题叫东施效颦,那哪个小伴侣能说说东施效颦是什么意思?你从哪里知道的?2.东施效颦出自哪里?3.你们预备用哪些方法来阅读这本书呢?三、老师指导同学运用读书方法来阅读《东施效颦》1、老师提出详细读书要求(出示小黑板)。

2、同学自主阅读。

3、小组沟通。

4、指读同学自己喜爱的片段并谈谈读后感。

5、老师适时指导,让同学体会如何运用东施效颦这个成语。

6、请同学上台表演,进一步形象地感受这个成语。

四、总结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藏着一个最最好玩的故事,信任小伴侣在快乐地阅读这些故事的同时,可以轻松地记住这些成语,学会怎么去运用它们。

北师大六班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篇2《东施效颦》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把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树立自信念,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妙心灵和高尚情操的同学。

教学重点:1、熟悉什么是真正的美。

2、把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跟老师一起学:1、同学们,在其次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共同探究美与丑这一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观赏美、追求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情操、美的心灵,同时对丑的恶行也要加以揭露,警惕大家,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妙。

六年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东施效颦》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

2、理解词语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含义。

3、学习作者条理清楚的写法。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语言亦庄亦谐,耐人寻味的特点。

2、学习本文结构安排条理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中“读一九八八年《读书》上尘元先生的连载文章《在语词的密林里》,很感兴趣。

忍不住东施效颦,到密林里览览胜,顺手牵羊,‘乱砍乱伐’一下”一句话?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一、提问引题:请同学们说说“滑坡”“刹车”“军备竞赛”的本义和新产生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作家简介:王蒙(1934~)当代作家。

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等。

三、词句感知1、积累词语:东施效颦( ) 顺手牵羊进谗( )诬( )陷贬( )意谦逊( )反馈( ) 时髦( ) 示瑕求疵( ) 拈( )花惹草嗲( ) 推敲媒妁( )之言差( )强人意惩前毖( )后斟酌( ) 指名道姓2、讨论归纳文中下列词语的含义第一段,有一个词“乱砍乱伐”,值得注意。

“乱砍乱伐”本来是特指对山林植被的破坏,这里却用来指为文说话。

报告:本来是下级对上级的,但做报告、传达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之类却相反,变成了含有上级对下级的意味,不言而喻,这些是堂而皇之的;而“打小告”,则有“进谗或诬陷”的贬义,这里要注意的是,不仅是语词有贬义,而还涉及打小报告者的人格问题了。

明明是上级对下级做报告,却有意放低姿态,不说做报告,而用下级对上级的词语“汇报”。

表面上,是近乎用词不当,实际上,表示比较谦虚。

__本意是秘书。

称党政领导职务为__是为了体现更加民主的新兴精神。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东施效颦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东施效颦”的成语含义及其来源。

培养学生通过成语故事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成语“东施效颦”的含义和用法。

成语故事《东施效颦》的背景和情节。

成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成语含义。

使用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对成语的理解和用法。

运用举例示范法,展示如何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第二章:成语“东施效颦”的含义和用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成语“东施效颦”的字面意义和实际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成语“东施效颦”的字面意义。

成语在句子中的实际用法。

成语的适用场合和语境。

采用讲解法,明确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使用互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造句练习掌握成语的运用。

第三章:成语故事《东施效颦》的背景和情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语故事《东施效颦》的背景和情节。

培养学生通过成语故事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成语故事《东施效颦》的背景和时代背景。

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要人物的角色。

故事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3.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法,生动形象地讲述成语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使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

第四章:成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成语“东施效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通过成语故事领悟中国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成语“东施效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象征。

成语故事中展现的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

成语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采用讲解法,阐述成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

使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成语故事领悟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

第五章: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成语“东施效颦”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东施效颦》
教学设计
北街小学汪玲
教材分析:
《东施效颦》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十一册第二单元“美与丑”的一篇寓言故事,这篇课文借用丑女东施模仿美女西施皱眉而变得更丑的故事,说明了人对自己要正确认识,不要做不切合实际的模仿,否则只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文章短小精炼,语言生动活泼,寓意深远绵长。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根据译文和对重点词语理解读懂课文,所以在教学中,我尊重和珍惜学生阅读中的自我体验,引导学生自己读进去,产生真实的体验,进而在师生交谈中完善体验并受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学生通过读故事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在强调自主体验的同时还要与同学交流合作,既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完善自己。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

借助译文,理解词语,理解句意、文意。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侧面烘托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4.理解课文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正确感悟运用这一成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
二、板书课题
三、学习课文,出示学习目标
1.检查自学效果。

a. 生字
b.解题
c.作者
2.学生自由读文,画出不懂的字、词。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一个读原文,一个读译文。

5.利用不同的方法合作学习,继续读原文和译文。

四、小组合作研读探究,理解文意
问题一:为什么村子里人的看见东施的样子都远远避开或不出门呢?
因为东施本来就很丑,再加上刻意模仿,五官再添愁苦之态,奇丑无比,令村里人见她都远远避开或不出门。

问题二:西施捧心皱眉的样子为什么美?东施捧心皱眉的样子为什么丑?
因为西施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美女”之一,本身就有美丽的容貌,她难受忧伤的样子也一定很动人,别有风韵。

而东施忽略了二者的本质上的差异,在原本丑的基础上,却硬要盲目地效仿,让五官又添上愁苦之态,自然奇丑无比。

(利用学生查找的资料了解西施的美。

美若天仙、绝代佳人、国色天香、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问题三:课文为什么没写东施丑到什么程度,而写人们的反应?
作者大胆舍弃对其眉、眼、口鼻等的具体描写,完全从侧面着笔,去描写东施仿效西施后的丑态引起人们的反应。

用“里人”“坚闭门而不出”和“挈妻子而去之走”的行为描写进行侧面烘托。

周围的人都在因东施的样子而争相离去,我们就自然不难想象出东施的丑陋形象。

作者用这样的描写方法去启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让我们去创造“东施”一个自己认为最丑的东施形象,不同读者心目中的东施虽然各不相同,但同样都会是丑陋、愚蠢、可笑的,这样,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问题四:说说读了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A.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效果一定会适得其反。

B.不能盲目地去模仿,如果一味地模仿别人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

C.做任何事都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模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启示)
……
五、拓展训练
东施是模仿西施为何招来众人的笑话,以后她该怎么办?请你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事例?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做完语文练习册部分习题。

七、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东施:自然流露
西施: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