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_滕怀湘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_滕怀湘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吉林省长白山开发区池南九年制学校 滕怀湘
长征的原因 开动脑筋 长征的经过 本课结语 长征的胜利
中央革命根据地
五次反“围剿” 五次反“围剿”的力量对比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第一次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第源自次第五次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长征的原因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 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 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 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 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
长征精神。这种精神, 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 伟 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 大 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 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 的 长 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 征 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 给 党 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和 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人 民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 留 斗的精神。 斗的精神。” 下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以后, 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领导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 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 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计划,红军佯攻 贵阳,直逼昆明,然后巧渡金沙江, 贵阳,直逼昆明,然后巧渡金沙江, 完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完全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新人教版
第13课 红军不怕 远征难
长征 毛泽东 一九六二年四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长征的开始
1、长征的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利
2020/12/11
一、长征的开始
1、长征的原因 2、长征的开始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14年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三、长征后期的军事行动
巧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出发地点:江西瑞金
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二、长征的过程
1、长征开始 1934年10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
2、初期受挫
冲破四道封锁线(损失过半)
放弃去湘西改道贵州 强渡乌江
到达遵义(1935年1月)
三、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小 结】
一、长征的开始
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时间: 1934年10月 初期的路线:湘江 乌江 遵义

时间:1935年1月
军 二、遵义会议 主要内容:解决…取消…肯定…。确定…确立…。


意义: 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历史上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46张PPT)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共46张PPT)
——美国作家哈里森· 索尔兹伯里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 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 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请 思 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长征精神, 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与长征精神 一脉相承,它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步迈向民 族复兴。
1.时间: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2.标志:
粉碎了…… 3.意义: 保存了…… 使……转危为安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86000
6000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 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 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 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 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 过大小62座城市。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敌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结果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4万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第四次) 7万 1933年10 博古 分散兵力, 50万 8万 月至 进攻冒险, 李德 防御保守。 1934年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金沙江
005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005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 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 “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 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中的相关数据: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 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 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长征 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5公里才休 整一次,日平均行军37公里。路上共爬过18条山 脉,其中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 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 的封锁包围,通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红一 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行进一公里, 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 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 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 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 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 来是会有收获的。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七 过 岷 桥 水 磅 逶 千 不 毛律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泽 尽 千 铁 云 走 腾 只 远 东长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 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 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 放他们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 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 来是会有收获的。
南昌
南昌起义示意图
观看视频后,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课件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 韦广新 请各位老师不吝指教! Wei_guangxin@126.co 教师进修学校 2005年11月
m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说出党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 2、能够归纳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3、能够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 并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要事件。
过程与方法
视作品的宏大场面感染下,真切地体验长征精神的伟大,革 命历程的艰辛,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 革命优良传统。
学习测试 请用鼠标依次点击红 军长征走过的省,看看红 军走过的地方在祖国版图 上所占的比例。

甘 肃
西
西



湖 江 南 贵 州 广 西 广 东 西 福 建


拓展延伸
1、学校开展“重走长征路”夏令 营活动,请你设计一条行走路线,并指 出重点要去的景点。
2、课后搜集毛泽东在长征期间作的 诗词,阅读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斯 诺的《西行漫记》等描写长征的书籍。 写出读书笔记。
为什么说遵义 会议“具有伟大 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会址
强渡大渡河红军战士雕像
大渡河水不停地在咆哮,泸定 桥的铁索还在悠悠摇荡,长征的脚 步已离我们渐渐远去。它留给后人 的是不尽的思索。有人说长征是一 种精神,是一部史诗,它不仅影响 着中国的命运,也是人类历史上的 一个奇迹。 长征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 启示?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是本课的 重点。 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人物多(领导人 多,参与长征的军队多),时间长,经历 艰辛复杂,在一节课内学生很难理清其线 索,这是本课的难点。
红军为什么要历尽 艰难去长征呢?

部编版《七律长征》ppt课件

部编版《七律长征》ppt课件
艺术特色: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2.夸张手法的运用
长征的基本路线:
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 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 水→渡过金沙江→巧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 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 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 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提问: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 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 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 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 腾越五岭
征 疾跨乌蒙
难 巧渡金沙江
图 ”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二、夸张手法的妙用
(目的:通过写山来反衬和塑造 红军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 大无畏精神。)
形容其巍峨高大 突出它的疾驰状貌,
细浪 泥丸
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 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 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金沙水拍云崖暖 承“万水”,以金 大渡桥横铁索寒 沙、大渡为代表
既实写红军长征途中抢渡金 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 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 道急流险滩。
感悟远征难
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 难的五幅雄壮图画,你能一一概括吗? 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 概括了 红军 长征 的光辉战 斗 历程 ,热情洋溢地 歌颂了 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 英勇顽强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和 革命英雄主义 ,显示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 战斗力。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
___。 翻____、 强渡______,_______。 强渡 冲破四道封锁线, , 冲破四道封锁线, 飞夺__________,打乱 飞夺 。 , 。 渡过______。 渡过 ______ 巧渡______, 巧渡 ,
江 湖
敌人追剿计划 跳出包围圈
1935.1.

西
南 福 建 1934.10.
西
红军长征过程经历了哪些困难和问题? 试举例加以说明。
仔细看书, 没什么难的!
大渡河与泸定桥 草地
野菜 大雪山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长征精神,它是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象 征,我们经常说的“长征精神”到底包 含了哪些内容呢?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 。
探究题:请两位同学合作完成“ 探究题:请两位同学合作完成“重返 长征路”游戏。(一位同学操作电脑, 。(一位同学操作电脑 长征路”游戏。(一位同学操作电脑,一 位同学回答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位同学回答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1935.10.
1936
10 ______
1936.10
西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 年 月 陕北红军在_____胜利会师 陕北红军在 胜利会师
长征精神是一种不朽的、巨大的精神力 量,我们应该大力弘扬长征精神。那么在今 天长征精神又有哪些体现?
老师让我来说! 老师让我来说!
战斗在冰天雪地
天宫一号
遵义会议
长征初期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在遵 会议上又是如何解决的?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律长征》ppt课件

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话则描绘了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横亘在 江面上,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大渡河是中国西南部的一条 大河,水流湍急,地势险要。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需要渡过 大渡河,但敌人已经摧毁了桥上的木板,只剩下几根铁索。 红军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攀着铁索过河,场面十分惊险。 作者用“铁索寒”来形容大渡河的艰险,给人一种寒冷的感 觉。
suǒ
下半部分是“糸”, 不要误写成“系” 。
七律·长征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颈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尾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体名,七言律诗 的简称。每首八行,每 句七字。偶句末字押平 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 不押,必须一韵到底。 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 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这句诗通过对金沙江和大渡河的描绘,表达了红军在长征过 程中所经历的惊险和艰难。然而,红军以坚韧不拔的精神, 勇往直前,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 信念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与悦前相比面,的乌种现蒙在种磅的喜礴 走 泥 丸 。 喜悦更胜金一沙筹水。拍 云 崖 暖 ,
归纳本文的中心:
本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 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 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 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 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和战斗力。
课文结构
七律 长征
不怕远征难——只等闲
(总起)
金沙江——暖 万水 大渡河——寒
万水千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1.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
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2.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3.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
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 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旧址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三、长征胜利 3.历史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包括哪些 精神?(长征胜利原因)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战胜 一切困难的英雄主义精神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中共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经历“左”和
“右”的错误,

经受了大革命的
失败、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利
14年
由胜利走向 胜利,建立 新中国
三、长征胜利: 1. 后期突围
四渡 赤水河
打乱敌 人的追 剿计划
渡过 金沙江
跳出敌人 的包围
强渡大渡 河、飞夺 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1936、10 会宁会师
过草地
0015935.10吴
起镇会师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河
渡过乌江
瑞金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夺取遵义
渡过湘江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会会宁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三、长征胜利 2. 胜利会师
(1)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 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导学提纲: 一、长征的开始
二、长征转折
三、长征胜利
一、长征的开始
1、长征的原因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败,为保存革命力量, 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 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夺取遵义
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 追堵截外,还可能遇到哪 些困难和问题?
答:自然条件恶 劣,粮食缺乏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