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作业 1 1 、阅读一部论述清晰而又平易近人的文学理论著作, 如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 初步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兴趣。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 1) 书中阐述的理论问题, 哪几点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 请列出三种以上观点: 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 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 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 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谈到文学的本质, 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 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 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 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 对于文学我们经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 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 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在结构主义认为, 结构就是自足, 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能够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

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 视角) 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 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种促进。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论及文学的结构(2 )书中涉及到的具体文学作品,你阅读过几部,以其中一部为例, 说说你的大致印象。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 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巴黎圣母院》( 1831) 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 世纪法国的故事: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 先爱后恨, 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 )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一次交流,谈谈你学习这门

课程的想法, 列出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的几个难题。

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 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

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最

终达到理论和具体作品分析相得益彰的效果。2、语言在文学

中存在方式与普通语言中的存在方式是不一样的, 请结合具体文学作品, 用文学基本属性概念中, 文学呈现为语言蕴籍的观点阐释文学语言的蕴藉性特点。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 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 能够说语言是文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同。普通语言往往简练实用、明白易懂; 而在文学中, 语言却总是有所蕴藉。”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语言状况。比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读者要了解诗人诗里表示的意义——”我爱这土地” , 就必须专心阅读她写的全部诗句, 如果离开了诗人精心设置的语言系统, 是无法知晓她内心要说的东西的。能够肯定地说, 在任何情况下

无论是诗人写诗、小说家写小说, 都必须经过媒介而阅读语言。正是经过语言系统而且在语言系统中, 文学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完整意义世界。文学语言的语言性是指文学必须经过语言来表示意义。因此, 语言是文学的又一基本属性。当然并非一切的语言作品都能够成为文学。文学的语言应当具有一定的”文采” 。这里的”文

采”, 约略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语言的形式美。这与西方的” 美的艺术” 中

的”美”的含义是相通的。文学的语言与普通的消息性语言或科学语言不同, 不只是要传达消息或者表述概念, 而是要充分地运用语言本身的特性而造成富于美感效果的组织。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并不是要泛指一切语言性符号, 而是特定地指具有一定文采的语言性符号。《我爱这土地》的”文

采” , 正突出体现在: 它的语词和语句的独特选择和组合, 渲染出一种强烈的表示效果。诗人设想自己是一只鸟,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一词, 表明它的喉咙并不圆润、清亮、婉转, 而已遭受挫折, 因此是受损伤的喉咙。那么, 这受损伤的喉咙急切地要歌唱什么呢? 紧跟着是三个”这....................................................... ”式排

比句: ”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这里的排比句富有文采, 而且成功地渲染了诗人对于” 土地”的炽热的情感。阅读过程中, 读者固然能够满足于语言表层意义的解读, 可是只有深入表层以下继续频度, 那样的话才能真正发现诗的内质, 当然, 这样理解并不意味着最后的理解, 不同的读者完全可能从中”读”出不同的意义。

其实这首诗的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组合的语言蕴藉情形, 在文学中

具有一种普通性。诗如此, 小说、散文和剧本也是一样。这表明, 文学具有一种语言蕴藉属性, 它能够经过表层意义而呈现深层意义。语言蕴藉, 表示文学作品语言的蕴藉深厚状况, 即是指语言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持续生发和衍生状态。持续生发和衍生, 是说透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能够持续不断地牵引出深层意义, 而这些深层意义之间能够彼此不同。可见, 语言蕴藉是说一种具体的语言表示能够蕴藉着多重不同的意义。文学正具有这种语言蕴藉性。3、结合实

际, 谈谈你对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文本的认识( 1) 高雅文本是

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想性深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具体表现为: 语言形式创新、社会关怀、个性化趣味。对于语言的形式创新, 是说高雅文化文本总是善于总结前人的语言形式惯例, 发现其中的传统活力和弊端, 并从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吸取资源, 从而力求做出新的原创性努力。比如, 白居易的诗歌, 它作为高雅文化文本是毋庸置疑的, 而它的在语言上汲取百姓生活的丰富的营养更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关怀, 知识分子的一个突出特点

就是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关心社会问题, 特别表现为不顾或冲破僵化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