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考古学通论笔记[考研版]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第一部分为绪论章,6学时。
本章以考古学科的形成发展历程为线索,阐释考古学的知识、方法论和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为:一、西方古物学被认为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身,它的形成既与相关学科的成熟,又与当时的社会要求密切相关,学习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要了解下列的基本事实及其所包含的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要求:1、为什么文艺复兴复活了人们对古典世界的兴趣?因为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增强了经济实力之后,尚未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取得相应的地位,所以他们必须利用“文化再生”来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而古物最能达到此目的。
进一步说,一门学科诞生的内在原因与许多外在要求密切相关。
2、C.莱尔在1830-33年发表了《地质学原理》否定了“灾变说”,为什么能支持人类的诞生要早于B.C.4004年?人类诞生于B.C.4004年,被诠释为《圣经》所言,但面对着人类化石和人工制品与绝灭早于此年代的动物化石共存,地质学要屈服于宗教,就只能以“灾变”来解释地球史,但《地质学原理》坚持了科学,以渐变来解释。
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很有启发意义事件。
3、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们不仅对中世纪的遗物和建筑方面的遗存感到兴趣,而且对史前遗物的兴趣也在增加,但丹麦R.尼厄鲁普教授却在迷茫中。
迷茫在于利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理解“史前遗物”。
这是人们探求未知世界历程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碰到的问题,也是考古学形成的契机。
——大学学习要从考古学形成的历程中认识到一门新兴学科(或者一个新生事物)形成过程中的本质,举一反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一门学科必须具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遗存。
文化遗存是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遗物和遗迹,前者是可搬动的,后者是不可搬动的。
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形成之初的两个方法论,它们借用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理解它们。
随着考古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被利用到考古学研究中来。
考古考研知识点
北大版“考古学通论知识点概要”(转载自博雅论坛)考古学导论1、金石学古器物学考古学新考古学后进程考古学公众考古学女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聚落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功能考古学实验考古学2、遗物遗址遗存遗痕灰坑窖藏3、考古图宣和博古图金石录水经注梦溪笔谈武经总要营造法式4、田野考古学洛阳铲探方探沟隔梁关键柱磁方位角罗盘水平方格法大面积揭露法浮选法5、考古三大杂志6、考古学年代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地层学原理类型学原理标准型器旋回地层学地质年代学气候年代学三大信息库年轮法放射性时钟C14 AMS 达曼表7、考古学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间理论8、环境考古学三大气候系统六大环境系统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孢粉分析学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9、技术与经济失蜡法合金polanyi模式大题1、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北大论文赵辉写的)2、中国考古学史旧石器时代一.解释题人类化石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腊玛古猿禄丰古猿巨猿爪哇人元谋人郧县人建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人南京人和县人马坝人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文化遗址周口店萨拉乌苏西侯度文化丁村观音洞水洞沟硝灰洞泾渭文化合河文化寺裕文化百色盆地富林文化富源大河遗址工具类石器石片石器石核石器硕石石器石叶细石器小石器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球盘状器大三棱尖状器球状器雕刻器手斧加工工具石锤石占制作技术类石料加工各部名称台面打击点半锥状石片角辐射线同心波纹阴面阳面锥疤直接打击法锥击法碰站法砸击法锐棱砸击法间接打击法击钎法压剥法修理技术压制法指垫法技术模式奥杜威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莫斯特技术石叶技术细石器技术修理台面技术预制石核技术盘状石器技术技术研究方法微痕分析法埋藏学孢粉分析法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石器拼合莫维斯理论竹木文化说石器工业南北二元结构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人类与文化起源理论与研究特异进化镶嵌进化夏娃理论区域连续进化理论中心营地说旧石器环境黄土: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青藏运动昆仑—黄河运动共和运动考古学家桑志华魏敦瑞步达生裴文中贾兰坡二.大题1.周口店2.区域渐进理论3.南北技术系统4.华北两大技术系统5.细石器6.莫维斯线及其意义7.中国旧石器时代技术演变8中国旧石器时代最早人类与分布9.旧石器分期及各期代表新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大地湾文化李家村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白石村文化新乐文化长江流域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皂市文化大溪文化薛家岗文化龙扎文化河姆渡文化青莲岗文化陶寺文化造律台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客省庄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遗址舞阳贾湖秦安大地湾白音长汗姜寨遗址东山嘴牛河梁陶寺遗址夹山咀西水坡半坡遗址反山墓地瑶山墓地莫角山朱封大墓郑州西山城淮阳平粮城八十垱城头山甑皮岩玉巉岩仙人洞吊桶环贝丘遗址沙苑遗址西阴村仰韶村后岗良渚遗物石器类磨制石器石磨盘技术管钻法牙骨器龟甲器卜甲卜骨蝶形器牙璋骨耜玉器钩云形器玉琮壁环炔瑗玉猪龙陶器红顶碗尖底瓶陶鬶觚形器夹炭陶原始瓷蛋壳陶彩陶黑陶灰陶白陶陶尊技法泥条盘筑泥片贴塑轮制法纹饰兽面纹朱书陶文绳纹之字文附加堆纹丁公陶文云雷纹瓮棺葬居室葬土墩遗址萨满教奠基牲二层台建筑类地穴式半地穴式土骨泥墙干栏式文化研究地层学类型学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文化因素分析法文化功能观文化系统论条块说满天星斗说农业起源研究山地说华南说外来说边缘起源学说广谱革命国家起源研究聚落形态酋邦理论分层理论古国方国王国三部曲与三模式著名考古学家安特生李济梁思永苏秉琦张光直严文明夏鼐1、陶瓷起源2、农业起源和稻作起源3、良渚文化遗存发现与研究4、陶寺墓地与文明研究5、文明起源6、中石器时代7、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8、各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谱系9、龙山时代10、新石器发现的早期城址及其意义11、考古学文化研究12、概述北方地区中期文化及共同的特征三代考古1. 考古学文化: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东下冯文化、商文化、周文化、先商文化、先周文化、岳石文化(平度东岳石)、湖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赤峰)、夏家店上层文化、吴城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四坝文化、西团山文化、光社文化、蜀文化、吴文化、越文化、下七垣文化、2. 遗址:二里头遗址、东下冯遗址、大师姑城址、岳石城址、二里冈遗址、东下冯商城、垣曲商城、盘龙城遗址(黄坡)、焦作府城遗址、偃师商城、殷墟、三星堆遗址、新干大洋洲、周原遗址、丰镐遗址、金沙遗址、燕下都、临淄齐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侯马晋故城、楚纪南城、成周、秦都雍城、周公庙、北赵晋侯墓地、3. 墓葬:西北岗王陵、妇好墓、琉璃阁商墓、武安村大墓、丰鸡台墓地、屯溪西周墓、上村岭虢国墓、蔡侯墓、曾侯乙墓、中山王墓、秦公1号大墓、赵卿墓(太原金胜村)、印山大墓、真山墓地、京观、大堡子台、苏埠屯大墓(益都)、燕侯墓、湖北大冶铜绿山、江西瑞昌铜岭铜矿(商中期、战国早期)遗物:铜器类:司母戊方鼎、大丰簋、利簋、何尊、令彝、宜侯矢簋、盂鼎、克鼎、史墙盘、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吴王光鉴、鄂君启节、兆域图、裘卫四器、铁刃铜钺、青铜,红铜,黄铜、货币类:刀币、空首布、布币、鼻蚁钱、齐法化、齐之法化、节墨之法化、安阳之法化、齐造长邦之法化、秦汉考古1. 遗址:汉长城、未央宫、东汉洛阳城、明堂、九庙、太学、灵台、辟雍、罗经石遗址、京师仓、铁生沟、瓦房庄、滇文化2. 墓葬: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刘焉墓、满城汉墓、大葆台汉墓、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沂南画像石墓、卜千秋墓、洛阳烧沟汉墓、罗泊湾汉墓、和林格尔墓地、望都汉壁画墓、安丘画像石墓、武威雷台汉墓、石寨山墓地、武氏石祠、孝堂山石祠、3. 墓制: 画像石、画像砖、黄肠题凑、外藏椁、回廊、便房、砖石墓、崖墓、石棺墓葬、大石墓、空心砖墓、金缕玉衣、绞裘之制、买地券、朱书解除文、摇钱树、模型明器4. 遗物:铜器:商鞅量、秦诏版、秦量、秦权、新莽嘉量、长信宫灯、大司农平斛、铜镜、铜奔马、昭明镜、日光镜、规矩镜、五铢钱、半两钱、新莽钱技术:金银错、鎏金工艺(涂金工艺)铁:生铁、块炼铁、块炼钢、百炼钢、灌钢、炒钢、胆铜法、书刀、熟铁;技术:生铁技术、熟铁技术、铸铁技术陶器:低温釉陶、解谪瓶、高温硬陶、瓦当、空心砖、漆器:银口黄耳、技术:锥画工艺、堆漆工艺、戗金工艺、金银平脱工艺、涂金工艺、石器:石翁仲、天禄、辟邪、刻石、画像石、正始石经、熹平石经、石阙技术:粗线刻、细线刻、凸面刻、浅浮雕、透雕纺织: 通经短纬、旌旗竹木:简牍、居延汉简、天水秦简、江陵秦简、临沂银雀山、汉简、简帛文字、云梦秦简、凭几、里耶秦简、告地策、遣策、封泥、滇王之玺、广陵王玺、汉倭国玉玺、5. 工商制度:工官、铜官、铁官、尚方、考工、盐铁令、6. 建筑:竹马7. 考古著作:《三辅黄图》、《考工记》、《元和郡县图志》8. 其他:西北科学考察团、斯坦因、斯文赫定论述题1. 铁的早期发现及冶铁技术的发展2. 商周至秦汉陵园制度的形成3. 秦咸阳城的发现4. 汉代诸侯王墓形形5. 汉画像石墓的发现6. 洛阳地区汉墓7. 汉代的工业8. 秦始皇王陵与兵马俑9. 西汉帝陵特点10. 先秦文化探源11. 汉代铜镜12. 汉代画像内容与流行魏晋隋唐考古1. 遗址、城址:尼雅城址、楼兰遗址、大明宫、大明宫含元殿、兴庆宫、含嘉仓、正仓院、金镛城、瓮城、2. 其他:大雁塔、龙兴寺、法门寺、慈恩寺塔、渤海遗址、永宁寺、华清池、3. 窖藏:何家村、丁卯桥4. 墓:永固陵、司马金龙墓、姜【】墓、徐显秀墓、湾漳墓、茹茹公主墓、崔芬墓、北周李贤墓、安伽墓、虞弘墓、封氏墓地、李秀润墓、永泰公主墓、李贤墓、史思明墓、张九龄墓、王处直墓、南唐二陵、刘华墓、王建墓、李静训墓、渤海公主墓、李宪墓、东吴朱然墓、小河墓地、冯素弗墓、模印拼嵌画像砖墓、5. 石窟类:克敦尔石窟、炳灵寺石窟、天龙山石窟、响堂山石窟、麦积山石窟、6. 制度:墓葬制度哪个朝代的(这个时期的)、墓道、甬道、天井(狮子山,楚王墓就有)、壁龛、影作木结构、号墓为陵、衰册、别敕墓、祔葬墓、7. 其他制度:里坊制度、萨宝府、文思院8. 遗物:专门随葬遗物:墓谒、墓刺、墓志、魂瓶、堆塑瓶、陶牛车、墓龙、镇墓兽、(为葬而葬)铜镜:神兽镜、画像镜、宝相花镜、四神十二生肖镜、螺钿镜、平脱镜、葡萄镜、钱币:开元通宝、会通开元、乾元重宝、月痕开元、得壹元宝、玳瑁币陶器、俑:三彩器、鸡首壶、堆塑罐、积色瓷、琉璃瓷窑:安阳窑、刑窑、黄堡窑、洪州窑、吉州窑、长沙窑、定窑、官窑、越窑制陶工艺:釉下彩、绞胎工艺、堆塑技法(仿锤揲花纹)金银器工艺:金花银器、步摇、锤揲技术纺织工艺:庸调布、通经断纬、缂丝、缂毛技术、蜡缬、绞缬、夹缬、染色、织花、印花其他:走马楼吴简、华元罄、开成石经、汲冢竹书、9. 中西交流:文字类:法卢文书、李柏文书、粟特文书、其他:萨珊玻璃、伊斯兰玻璃、波斯陶、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玳瑁币、佛教类:中心塔柱、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佛因缘故事、金刚石指环、键陀罗艺术丝绸之路、绢马贸易、丝绸战争10. 相关著作:《水经注》、《大唐西域记》《历代名画记》、《封氏见闻记》、《世说新语》、《元和郡县记》、《洛阳伽蓝记》论述题1.唐长安洛阳城2.隋唐城址类型3.唐墓壁画形制及演变4.唐陵5.里坊制度6.邺城7.六朝壁画形制宋辽金元明考古1. 城址:辽上京、黒城遗址、元大都、锯鹿古城、高昌故城2. 墓葬:白沙宋墓、张士城母亲墓、黄昇墓、萧沙姑墓、宝山大墓、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墓、齐国王夫妇墓、明定陵、时立爱墓3. 其他遗址:南海一号、黑石号4. 墓葬制度:五音姓利墓地、漏泽园墓、攒宫、石藏子5. 建筑; 界壕边堡、瓮城、永乐宫6. 窑址:建窑、景德镇窑(御窑遗址)、浮梁瓷局、官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德化窑、龙泉窑、磁洲窑、7. 遗物瓷器:青花、彩青、釉里红、釉下彩、绿红、水彩、粉彩、珐琅彩、法华器、冰裂纹、秘色瓷、甜白、脱胎瓷、绞胎瓷、芒口、鸡冠壶、铜器:湖州镜其他:碑石、平江图碑8. 著作:《东京梦华录》、《南村缀耕录》、《元故宫遗录》、《陶记》、《格古要论》、《梦溪笔谈》、《天工开物》、《营造法式》、《清明上河图》、《宣和博古图》、《园治》、《水经注》9. 论述题1. 汴梁城2. 辽上京3. 元大都4. 砖室墓5. 瓷器(注意中西文化交流)6. 宋元明地方城市布局及类型举例史前考古学导论知识点概要第一章:1.考古学的定义与学科定位2.考古学的研究对象(遗物、遗迹、遗址)3.考古学的研究层次(器物本位—聚落本位—文化本位—宏观的史学观)4.考古地层学(定义、原理、简史、缺陷及地层关系)5.考古类型学(定义、原理、简史、缺陷及研究方法)1)相对年代关系的研究—器物类型式的划分—文化遗存的分期研究2)类、型、式的概念与型别组合的文化意义6.考古区系类型论(定义、简史、意义)1)研究方法:文化因素分析法,遗址和文化间的文化因素比较研究7.勘测技术的应用:航空考古、遥感探测、地下勘探8.分析检定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第二章1.环境考古学(定义、原理、简史、特性—互动性)2.环境考古的研究方法1)地质环境考古学方法—以黄土为例2)动物环境考古学方法—以动物的适温性为基础3)植物环境考古学方法—孢粉分析法与硅酸体分析法3.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1)古环境对人—多样性、变化(宏),遗址分析、文化传播(具)2)人对古环境—改变、反映、精确4.史前时代的环境概况1)地理概况—三大阶梯、三个季风区2)旧石器时期的气候特征—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3)新石器时期的气候特征—以华北地区为例(三期六段,先暖后凉)第三章1.人类演化简史1)认知的简史2)演化的简史—古猿类—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3)腊玛古猿位置的争论、中国直立人、中国智人的发现4)古代人类体质发展不平衡性研究—镶嵌进化与劳动造人5)中国人的体质特征与性状认知的局限性,分区的体质特征第四章1.年代对考古学的重要意义2.相对年代与测定方法(地层学、类型学、生物地层学)3.绝对年代与测定方法(文献、年历学、纪年遗物、自然科学测年法)4.世界史前考古学的分期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金石并用—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意义与局限)5.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分期—旧、新各四段6.中国史前考古学分期1)东北: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后文化—小河沿文化2)西北:甘中青东、天水地区(师赵村)3)华北区:泾渭区、三省交界、郑洛区、冀南豫北、海岱区4)华中区:杭州湾河姆渡文化—二层—一层—良渚文化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江汉平原5)华南区与西南区第五章1.人类用火技术的发展(旧石器时代)与意义1)初期(不明确)—早期(用火)—中期(撞击取火)—后期(摩擦取火)2)对体质、对自然2.旧石器的制作1)术语相关2)制作流程:选料—一次加工—二次加工3)制作技术:直接打击法(锤击法、砸击法、碰帖法)、间接打击法(压制发、胸压法)4)加工技术:直接加工、压制法5)分类:加工工具与使用工具3.新石器的制作1)选料2)制作流程:选料—打割—修琢—磨光—钻孔3)分类:农业工具、木器加工工具、武器4.陶器的制作1)陶器的考古学意义:断代、区分文化、比较研究2)陶器的制作流程:选料—成形—晒干—磨光—施纹绘彩—烧纸3)施纹绘彩的方法与陶器的色彩分类5.铜器的起源1)考古发现:仰韶时期、龙山时期2)制作技术3)文化意味第六章1.旧石器时代的经济形态初阶(早、初)—发展(中)—高级(后):其中的生产工具与生产对象2.农业起源问题:1)农业革命的意义2)农业起源假说:环境决定论、人口压力说、文化自然进化说(内容与局限)3.中国农业起源1)起源的环境背景(降温、自然渐进)2)粟作农业起源(定义、考古发现、问题)3)稻作农业起源(定义、考古发现、起源假说、传播理论)4)家畜饲养的起源(猪、狗、牛、羊、鸡、马)4.中国史前农业发展过程发生期—确立期—发展期—兴盛期(断代、考古发现、工具、技术、社会形态)第七章1.聚落与构成要素2.聚落形态考古与构成要素3.聚落形态考古简史与意义4.聚落单位的界定5.房屋研究1)分类:大小、平面形状、建造方式、房屋结构2)反映的问题6.聚落的起源(旧石器中期)7.聚落的选址(水、资源、安全)8.聚落的平面形态(地理位置、社会组织结构)9.聚落形态的演变(四期)10.史前时代城址的考古发现第八章1.墓葬与葬俗起源(万物有灵、灵魂观念、祖先崇拜)2.墓葬的分类(七种墓形与特色)3.葬式分类(埋葬人数、埋葬次数、尸体放置方式)4.葬具分类(陶棺、石棺、木棺)5.埋葬习俗(随葬习俗、饰终习俗、割体习俗、墓祭)。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考验笔记整理)
中国考古学.秦汉卷(考研笔记整理)第一章——秦代都城、行宫与直道第二章——秦始皇陵第三章——秦代官吏与平民墓葬第四章——秦各项统一措施第五章——汉代都城第六章——秦汉地方城邑与长城第七章——汉代帝陵与王侯大墓第八章——汉代官吏与平民墓第九章——秦汉时期农业第十章——秦汉时期工商业第十一章——秦汉时期的简牍、帛书和铭刻第十二章——秦汉时期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第十三章——秦汉时期的中外交流及同周边地区的联系第一章——秦代都城、行宫与直道秦都城遗址秦咸阳城遗址位于今陕西咸阳市东约15km的窑店一带,南临渭河水,北依咸阳塬。
秦孝公十三年,秦国正式迁都咸阳,秦惠文王时期,对咸阳城宫室进行了扩建,后直至秦统一全国前,秦咸阳城从渭河北岸向渭河以南发展,最终形成了秦都咸阳的渭北咸阳城与“渭南”宫室苑囿的格局。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对秦都咸阳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建。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工作已开展40多年,已发现战国时代中晚期秦代大量宫殿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居址和墓地,以咸阳塬上今聂家沟至姬家沟之间的遗址最为密集,宫殿建筑遗址群周围大显墙垣遗存,推断这里应为秦咸阳宫殿遗址,以宫殿建筑遗址群为中心,在其西部发现有制陶、冶铸等官府手工业遗址,东部可能为“兰池”及“兰池宫”遗址所在地,西南部大量手工业作坊遗址,秦咸阳城遗址西部发现发掘了大批秦墓,西北部和远郊东南部分布有帝陵区。
宫城城址内发现有西北区、中区和东北区共7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属战国中晚期至秦代,位于亲都咸阳遗址中部地势较高的咸阳塬上。
秦咸阳宫发掘的一、二、三号三处大型建筑遗址中,出土遗物主要包括砖、瓦、瓦当、丝绸等。
“渭南”有秦国的南宫(甘泉宫)、章台、诸庙、阿房宫、上林苑等建筑,其建设始于战国晚。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发现说明,秦咸阳城的宫殿区安排在都城的高亢之地,宫城宫殿区居东西居中位置,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邻近渭水;秦都咸阳置南宫、北宫是就其方位而言,南、北宫建筑功能不同,秦北宫当为秦咸阳城之王宫或皇宫,亦秦咸阳宫,为都城之宫城,大朝正殿所在,一直作为秦咸阳城的政治中枢,渭南甘泉宫即为南宫,秦王政上台后,甘泉宫取代了作为外交活动场所的章台,并安排太后居住,使之成为太后之宫,因此甘泉宫与咸阳宫才有南、北宫之称,异于西汉长安城的两宫制,秦代都城“两宫制”是初期中央集权封建帝国都城的布局特点之一。
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通论复习题第一章概论1、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
其三大方法论是地层学、类型学和年代学,考古学的工作流程是收集资料(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室内整理、编写报告。
田野考古学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在野外实地考察挖掘、收集实物资料,从事考古活动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野外调查、田野发掘、室内整理和编写发掘报告。
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基础,没有田野考古,考古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田野考古学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巨大,使中国的信史上推至夏代、商代。
2、遗迹: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痕迹。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窑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
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宫殿、村址、居址、作坊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边塞烽燧、长城等也属此类。
3、遗物: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
遗物的分类方法较多,按其材质可分为石器、陶器、骨角器、金属器、玉石器等;按用途分则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随葬品等。
一种遗物之下则可按类型学方法分为若干型式。
4、考古学的工作流程:收集资料(即考古调查、考古发掘)——室内整理——编写报告考古发掘报告经过室内整理分析,对遗址、遗迹、遗物的文化面貌有了初步的了解,编写出报告予以揭示。
考古报告内容分为三部分:(1)序论。
包含位置、地理环境、古今地理沿革、发掘历史、发掘单位、人员等。
(2)正文。
文化层堆积情况、遗迹、遗物描绘。
(3)结论。
文化遗存的年代、文化性质、分期、发掘收获和尚需解决的问题。
5、考古发掘的具体方法是什么?一般发掘方法有两种,正方形的叫探方:一般取每边长5米的正方形,进行发掘,相邻两方之间要留0.5~1米的隔梁,直到发掘完成后再挖掉,是最常用的方法,优点较多;长方形的叫探沟:挖一条狭长的沟,从沟壁的垂直断面上,可以观察较长的文化层,也就是遗址的地层剖面,适合时间很短的试掘。
《考古学通论》课程复习大纲
《考古学通论》课程复习大纲《考古学通论》课程复习大纲1、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命名原则p3概念:“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
形成原因:命名原则:首先要看被命名的文化遗存能否构成一种“考古学文化”1、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山)地名(乡镇名、村庄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是考古学文化命名中最常见的做法。
例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2、以遗址的名称作为文化名称。
如观音洞文化、山顶洞文化3、以某一遗址的某一期典型文化遗存作为文化名称。
如庙底沟二期文化4、以具有特征性的遗物作为文化名称。
如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现已不被采用)5、以族名来命名文化。
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2、考古类型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笔记上)概念:考古类型学是通过对遗存形态的分类排比以研究遗存演化序列的学说。
基本原理:(网上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
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
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老师图片上的)1、出土时间和地点已知的器物具有特定的风格和式样2、风格的变化是逐渐的或渐进的缺点:只能判定相对早晚关系,而不能判定绝对的年代3、考古学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书上的P2)考古学是运用考古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文字出现前的史前社会的研究,完全依赖考古资料。
即使对文字出现后的历史时期的研究,考古资料仍占有很大的作用。
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的错误,这已是被近几十年大量考古发现和研究所证明的事实。
文献资料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载很少,要研究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考古资料显得尤为重要。
考古学通论知识点
第一次整理1、兴盛洼文化位于今内蒙古敖汉旗,西辽河,大凌河流域,时间早于红山文化。
陶器:均是夹砂陶。
火候低质地松懈,胎壁较厚,内壁磨光大多呈黑色。
均手工制,泥骗局接捏合成器,器口外贴付泥条。
器表大多有纹饰,纹饰以压印的线纹、之字纹为主。
器型简单,以筒状罐数量最多,少量碗钵。
石器:有打制(石铲、盘形器、敲砸器)、琢制(磨盘、磨棒)、磨制(石斧、石锄)、压制(骨梗石刃鱼鳔)四种。
其中以打制石器数量最多,器型较大。
骨器:种类很多,常有的有骨锥、匕、镞,倒刺的鱼鳔。
房屋:聚落周围发现围沟,房址皆为半地穴式,平面圆角方形。
2、红山文化今内蒙古昭乌达盟以及部分辽河流域地域经济生活:必然程度的农业定居生活,渔猎是主要经济部门。
房屋:半地穴式房址。
发现了窑址六座,分为单室窑和连室窑两种。
在东山嘴和牛河梁原址都发现了大型祭祀原址。
陶器:夹砂褐陶和泥质红,均为手制。
夹砂陶火候低质地松懈;器型简单,大口深腹平底罐最多,少量平底碗、筒状瓮;最富特色的时纵横“之”字形纹饰。
泥质陶火候较高器型多样,有小口双耳罐、敞口深腹平底碗、敞口曲腹平底盆、钵等;表面常有黑色彩绘,常有的有三角涡纹、斜方块、菱形纹、鳞形纹等。
石器:有细石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琢制石器有磨盘磨棒等。
叶形。
细石器占三分之一,包括窄小的石叶,条形石片、拇指盖刮削器、尖状器和石镞。
大型打制石器有砍斫器、斧状器、桂叶状石器。
磨制石器有梯形石斧、梭形石畚、石刀等。
墓葬:牛河梁积石冢。
每座积石冢内都有数十人列棺而葬,按身份部署在不同样大小的石砌棺中,数十石棺上覆盖石块构造组成一个整体,外面放置筒形陶器,形成积石大冢。
冢内随葬大量优良玉器。
3、东山嘴原址:位于大凌河西岸一个高出河床50 米的山梁正中,是一座原始社会后期的大型石砌祭祀原址。
是一组南北长60 米,东西宽40 米得石砌建筑群。
整个建筑所用石材均经过加工,砌筑很规整。
建筑讲究方向、对称、主次,全部原址按中轴线分布。
考古学通论笔记整理
夏商周名词解释1.二里头文化:(1)二里头文化是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而命名的。
二里头文化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
重要遗址有河南偃师二里头、洛阳东干沟,临汝煤山、郑州洛达庙,山西夏县东下冯等。
年代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早于商代二里冈文化。
按年代早晚分一、二、三、四期。
可划分为两个类型,豫西地区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遗存的二里头类型和晋南地区以东下冯遗址为代表遗存的东下冯类型。
(2)二里头文化反映的社会形态:1.我国最早青铜器和铸铜遗物的出现,标志着二里头文化时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2.二里头城址及两个大型宫殿的发现表明这时期国家政权已经出现;2. 夏代文化: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
3. 探索夏文化的方法:(1)年代上应该与文献上记载的夏代纪年大致吻合;(2)地域上只能在传说中夏人活动的范围内进行;(3)文化特征上应当区别于原始社会晚期文化与早商文化;(4)社会发展阶段上,从发现的文化遗存应能说明当时已经进入国家阶段。
4. 早商文化(二里岗期文化):二里岗期文化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命名。
属于商代早期文化。
二里岗文化遗存在我国较大范围内普遍存在,它以河南为中心,包括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
重要遗址有河南郑州二里岗、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城、山东济南大辛庄等。
二里岗文化的发现,填补了从河南龙山文化到殷墟文化这段空间中的一环,找到了殷墟商晚期文化的直接来源,为了解殷墟文化以前商文化的面貌提供了实物资料,还为进一步寻找夏文化打下了基础。
5.晚商文化(小屯文化):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获得大量珍贵资料,影响深远。
6. 偃师商城:为商代早期一座大型城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县城区西部,地处洛河北岸。
年代属商代二里岗期。
偃师商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城的四周均有坚固的夯土城墙,墙外有壕沟或护城河环绕。
现已发现5座城门,城内还发现若干条纵横交错的主干大道,均与城门相通。
城内有多处宫殿区、制陶遗址和中、小型房址,发现铜渣和陶范等青铜冶铸遗物。
考古学通论 汇总
考古学通论一.考古学:1.考古学的定义:①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它和“狭义历史学”一样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所不同的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文献资料。
②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是通过考古发掘和考古调查获得的。
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要经过室内统计和分类,再编写成考古报告和综合研究才能成为用于研究的资料。
2.考古学的研究对象:3.①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部分,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②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水井,陶窑,村落,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它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器物。
③虽然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类物质文化遗存,但它研究的范围并不限于物质文化,也包括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各种精神,文化遗存。
3.考古学对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①考古学是运用考古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文字出现前的史前社会的研究完全依赖考古资料。
即使对文字出现后的历史时期的研究,考古资料仍有很重要的作用。
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这已是被近几十年大量考古发现和研究所证明的事实。
③文献资料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载很少,要研究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考古显得尤为重要。
二.考古学文化:1.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①“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
相似的文化遗存即使分布于邻近地区或不同地域,如不属于同一时代,也不能构成同一文化,即不属于同一个考古学文化。
作为一个“考古学文化”必须具有一群特征性的文化遗存,单一的文化因素不能称为一种文化。
②同一个“考古学文化”因分布地域的不同,在其文化面貌上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需要“文化类型”来划分。
中国考古学通论考研复习资料
料资习复研考论通学古考国中
因。变改之随常常也态形的物器�的化变展发断不是也素因化文种各�的进演级高向级低由地断不是会社类人。理原的学型类古考 。 ”学态形物器“或”学型标“叫也� ”学 型类古考“为称般一�见起别区为。点特的身自着有是而�用搬单简的学型类学物生是非并学型类的中学古考�然当。法方的究研 较比、析分类分、理整地学科行进。迹遗、物遗的土出掘发古考对�理原的类分物生和论化进物生用借 。念概本基的学型类古考 学型类古考、二 。的时同是为视可代年的们它�看来度角学层地从�物遗的系关存共有属凡。系关存共 了成构�物遗种各的含包中�等基房座一、穴窖座一、葬墓座一如�位单迹遗或层地一每�中系关层地述上在 。系关存共、 �3 � 。者破打被于晚应也般一代年迹遗的含包中之者破打�者破打被于晚 要代年的者破打为作�中系关层地一这在。系关层地的成形而设建或层地的期早破打迹遗动活类人期晚是的指 。系关破打、 �2� 。者压叠被于晚 要物含包及者压叠�中系关层地一这在�系关层地的成形而压叠次依下而上自积堆化文的上以层两或层两指是 。系关压叠、 �1 � 。系关层地 。层地分划象现迹遗和物含包、色土、质土据依要主 。分划的层化文 。下在的老�上再的新——律序层层地 。理原本基的成形层化文 。一之法方的础基最中究研古考是也�法方的料资究研得取地学科中掘发古考野田在�理原究研的层地对学质地用借 是学层地古考。称总的石岩层成切一的义涵间空和间时定一有指是�念概本基最个一的中学质地是层地 。念概本基的学层地古考 。学层地古考、一 。代时器铁期早——代时器铜青——�克里耶基.G。意�代时用并石铜——�克伯卢.翰约 。英�代时器石新——�朗布.伦艾。英�代时器石中——�克伯卢.翰约。英�代时器石旧�分细步一进的上础基法分三�法分六 。代时器铁——代时器铜青——代时器石� ”说期三“为称被 �段阶个三的展发化文前史洲欧出提�类分的物古藏馆据依�5681---8871,nesmohT�森姆汤长馆馆物博家皇麦丹�年 9181�法分三 。法期分的段阶展发大两”期时史历“和”期时前史“为分史化文类人将�志标为无有的载记字文以�法分二 。法方期分 。法方与术技年测的中术技学科代现于赖依要主则�期时前史的载记字文有没在�物遗的字文年纪有种 各和学历年、载记献文靠依要主�域领学古考的期时史历在�法方的代年对绝定断 。间时体具的成做物遗、迹遗指�代年对绝 。 ”期后代商“ 、 ”期
《考古学通论讲义》第一章:导论
第四节 考古学的分支
• • • • 一、史前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 二、田野考古学 三、几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 四、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树木年轮测年法断代技术样品物质测年范围放射性碳素碳14含碳物质动植物遗体5万年以内古地磁粘土3万年以内热释光tl陶器烧土100万年以内数百万年以内钾氩kar火成岩10万年以上裂变径迹ft火山灰玻璃石器陶器数千年至数百万年树木年轮1万年以内氨基酸外消旋数年至数百万年黑曜岩水合法黑曜岩制品几十万年以内碳酸岩骨牙贝壳数千年至45万年电子自旋共振贝壳珊瑚骨骼牙齿硫酸盐和磷酸盐数百年至数百万年整个第年代测定方法表三考古学年代的分期根据各种不同的分类法考古学将古代人类社会分为几个不同的时代
2.遗址的发掘 • 探沟法:一般用于小面积的试掘,或者对某一古 建筑物或城墙遗迹进行解剖。探沟的长度和宽度 依需要而定,一般是宽2米,长10米。 • 探方法:最适合于发掘一整片遗址,其布方方法 是在遗址已确定发掘的地方划好方格,方格的大 小与遗址堆积层的深度有关,一般是5 x 5米的正 方。
考古调查
文化遗物
地面遗迹:埃 及神庙(左)
地下遗迹:五官村大 墓(右)
柬埔寨吴哥窟遗址(左)
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右)
研究范围
• 时间范围,考古学所研究的时间范畴是人类古代 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文字刚出现的 时代)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
• 空间范围。考古学研究的是实物资料。
三、遗迹与遗物被埋藏的原因及 “文化层”的形成
考古学通论
授课人:王新春
参考书目
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 方法技 术》。 俞伟超:《考古学是什么》。 严文明:《走向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 [英]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 杜斗成、段小强《考古学通论》。
考古学通论笔记
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
这里指的实物资料,一般应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的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是人类修造的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的自然石块和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的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1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的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的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的窖穴、埋葬死者的墓穴、房屋废弃后的基址、防御性的城墙或壕沟、汲水的井等。
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的遗物。
这些遗物有些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的,如在废弃的窖穴或壕沟中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破损的陶器、工具等。
有些则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的,如墓葬中的随葬品等。
3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的连续分布的遗迹、遗物集合体。
古代遗址大部分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废墟。
考古学通论
第一讲 考古学及其在认识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1、考古学的定名 2、考古学的定义 3、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4、考古学的宗旨与作用
1、考古学的定名
Archaeology是近代欧洲分类科学之一; Archaeology关于古代或古代事物的科学; Archaeology于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与中国 传统的金石学(又名考古学、古器物学融为一 体; 传入中国的archaeology因研究对象与“考古学” 相同而同名,但理论方法、学术宗旨完全不同。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 实物资料,而不是所有古代的东西如文献 资料,正因此有广义史学和狭义史学的区 分; 考古学不能仅仅研究文物,更不能仅研究 珍贵文物即宝贝。
考古学研究的自然物
繁 昌 人 字 洞 的 剑 齿 虎 牙
河姆渡的野生稻谷、果实
遗物
地面遗迹
珙 县 崖 葬
珠海岩画
埃及神庙
课后思考题
1.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宗旨?
3、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考古学的实物资料包括两个部分,即与古 人活动有关的自然物和人的创造物; 自然物包括人类本身遗骸、与人类共存的 动植物遗存、与人类生存有关的无机环 境; 创造物是人类创造或加工的物质,包括遗 物和遗迹,二者又可统称为文化遗存。遗 物包括工具、武器、器具、装饰品等;遗 迹包括居所、宫殿、城堡、
武官村大墓
草鞋山稻田遗迹
反山祭坛
4、考古学的宗旨与作用
考古学的宗旨是研究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规律,具体实践中有三个层次的任务: 初级层次,考古学对象本身的研究,即物质 文化史重建; 中级层次,古代社会组织的研究,家庭、氏 族、部落、国家等组织形态,以及战争、贸 易、婚姻等人群关系模式,表现遗物和遗迹 的组群关系和空间结构上; 高级层次,在大量个案社会研究基础上,开 展社会文化比较研究,探索社会文化发展规 律。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考研版)
中国考古学通论笔记(考研版)中国考古学通论目录学:张昌卓主编的《文物与考古学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值恒的《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考古学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考古学百科全书博物馆卷》(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苏著《中华文明起源新探索》(三联书店)199苏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和主编《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结构199第一章:考古学与文物基础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学第三章:夏、商、周考古学第四章:战国秦汉考古学第五章: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学第六章:文物与考古学专题第一章考古学与文物基础理论第一节考古学与文物的基本含义1、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1、“考古学的起源”名称:(1)《后汉书》说马融“传古”,贾逵“古学”,桓谭“精古”,刑铮“精古”。
这里所谓的“古代研究”特指古代经典的研究(2)《考古》:北宋中期(11世纪),陆大林编著了《考古地图》,将“考”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首次出现。
然而,它的研究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仅限于古代的“吉祥金”(青铜)和石雕,并不等同于考古学。
在系统化之前不能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
因此,中国古代的“考古学”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大不相同。
(3)科学考古学:科学中的“考古学”一词,即我国将要研究的考古学的主题,是从欧洲语言翻译过来的考古学是一门崭新的科学,只是在近代才形成。
它起源于欧洲,并传播到世界所有国家。
具体来说,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它只在中国的XXXX开始。
它包括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密切相关。
2.考古学的定义:中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考古学百科全书》中表述了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一门以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物品为基础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历史的科学。
5.《中国考古学通论(下)》复习参考
《考古学通论(下)》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龙首渠龙首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是今洛惠渠的前身。
建于西汉武帝年间。
从今陕西澄城县引洛水灌溉今陕西蒲城、大荔一带。
人们发明了“井渠法”,使龙首渠从地下穿过土质疏松的商颜山。
井渠法有效地解决了工程过程中的通风、照明、出渣等问题。
龙首渠竖井与坎儿井相同,是坎儿井的源头。
耧铧畜力条播器—耧车上的耧足。
呈三角形等。
西汉时已有三脚耧车,山西平陆西汉晚期墓壁画中有反映。
是中国最早的播种机。
族坟墓死者按宗法关系,在由国家政权指定的公共墓地中同族而葬,称为族坟墓。
族坟墓又分为公墓和邦墓两类。
公墓是国君和王室贵族及其子孙的墓地,中间是历代国君的墓,以最早葬入的先王为准,以下各代国君依左昭右穆的次序依次葬入。
国君墓左右为贵族墓,依身份分居前后。
到战国秦汉时期,原先的公墓实际已成为王陵区,只埋葬王及其配偶和少数关系最亲近的王室血亲,一般的贵族封君、各级官僚则同平民一起葬于邦墓。
汉武帝之后昭穆制度有所破坏。
满城汉墓满城汉墓在河北满城县城西南,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
窦墓在刘墓之北侧,皆坐西朝东。
凿山为陵,内部布局模仿宫殿建筑。
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
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广州南越王墓位于广东广州象岗山上,是一座石室墓。
墓室平面呈“早”字形,全部用石块构筑,有较长的墓道和南北耳室。
分为前后两部分,共有7室。
墓主葬在中间主室,一棺一椁,墓主身着丝缕玉衣。
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史记》称为赵胡)的陵墓,是彩画石室大墓。
南越王墓劈山为陵,前端东、西侧开横洞成耳室,南面开辟斜坡墓道。
考古学通论笔记
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考古学得定义。
1.“考古”一词得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得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得青铜器与石刻等物得搜集与整理,与近代意义上得考古学含义有很大得区别。
2.“考古学”一词得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就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得.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与18世纪,一般就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得古物与古迹得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得研究。
3.考古学得定义。
考古学就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得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得一门学科.二、考古学得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就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得实物资料。
这里指得实物资料,一般应就是古代人类有意识加工过得人工制品。
如工具、武器、用品等,或就是人类修造得房屋、坟墓、城堡等建筑等。
若就是未经人类加工得自然物,则必须确定其与人类活动有关,或就是能够反映人类得活动。
如用于修筑房屋用得自然石块与采集渔猎活动所遗留得动植物遗存等,这些也属于考古学研究对象。
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得,各种具有可移动性得器物。
遗物一般以器物得原料或用途功能进行分类。
如以器物得原料可分为木器、石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以用途或功能可分为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2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得具有不可移动性得迹象。
遗迹一般依据其功能或用途分类并命名,如储物得窖穴、埋葬死者得墓穴、房屋废弃后得基址、防御性得城墙或壕沟、汲水得井等。
一般遗迹中,均包含有数量不等得遗物。
这些遗物有些就是当时人们无意识地丢弃得,如在废弃得窖穴或壕沟中倾倒得生活垃圾与破损得陶器、工具等。
有些则就是人们有意识地放入得,如墓葬中得随葬品等。
3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生活、居住范围内遗留得连续分布得遗迹、遗物集合体.古代遗址大部分就是有各种性质、功能不同得房屋及防卫、经济设施等组成得村社聚落或城址得废墟.代表同一时代得,集中于一定地域得,有一定地方性特征得古代人类遗存共同体。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研必看中国考古学通论课件笔记
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研必看中国考古学通论课件笔记中国考古学通论课件笔记参考书目张宏彦《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张之恒等《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王幼平:《旧石器时代考古》,2000年张江凯、魏峻:《新石器时代考古》,2004年陈旭:《夏商考古》,2001年越丛苍、郭妍利:《两周考古》,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004年第一章石器时代考古第一节时代特征一、石器时代综述# 石器——经过第二步加工或具有人类使用痕迹的石制品 # 石器时代——在金属工具广泛使用之前,以石材作为制造生产工具和武器的主要原料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总特征——生产活动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四五千年前时间——300万年前至二、时代特征(一)、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300万年前,1.2万年前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1、打制石器2、狩猎、采集、捕鱼——掠夺性经济、攫取性经济(二)、新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距今1.2万年前至 4000,5000年前动物群经济形态石器生产技术1、使用磨制石器2、农业生产的出现采集经济(弓箭镞)、火耕农业(“焚而不耕” )3、家畜饲养业的出现“六畜”——猪、狗、牛、马、羊、鸡4、定居生活5、制作并使用陶器发明人类首次利用天然材料加工创制的人造工具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时代特征——新石器时代区别于它以前及以后诸时代的总的特征时代标志——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界线)# 新石器时代的时代标志 :1)磨制石器说——人类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2)陶器说——“陶器时代”3)农业说——农业是文明时代之前一个时期的特征和标志农业生产与加工工具、有永久性住房、发现有农作物的种子 (三)、中石器时代——间接打制的细石器狩猎、采集、捕鱼 (四)、铜石并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初步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红铜)第二节石器时代技术论一、用火与造火技术“无火时期”——“用火时期”——“造火时期”(一)、早期用火遗迹的发现1、特点1)、被燃烧物质的多样性、遗迹分布范围的有限性2)、原地埋藏类型的人类居址内发现的成堆灰烬、早期用火遗迹的发现 2西侯度旧石器地点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化石地点北京猿人遗址中部堆积3、北京猿人用火遗迹的特点:经常性、天然性百色盆地?坡洪遗址 80万年前(二)、人工取火方法的发明旧石器时代中期——撞击取火摩擦取火二、旧石器制作技术# 打制石器——用打制方法制作的石质生产工具或武器 (一)、制作技术1、选择原料1)、硬度摩氏硬度计——奥地利-摩氏——矿物相对刻划硬度滑石——1 石膏——2 方解石——3 萤石——4 磷灰石——5长石——6 石英——7 黄玉——8 刚玉——9 金刚石——102(5 小刀——5(5 玻璃——6(5 指甲——2)、韧性、脆性3)节理面——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形成裂隙的一种断裂构造燧石、火石、石英、石英岩2、石料加热处理——去掉石料中的水分、减弱抗张(破裂)强度、增加压缩强度3、打击石片(剥片)——从石料上打下的、用于制作石器的大块碎片石核——剥落石片后剩余的石料——“第一次加工”1)、工具打击工具:石锤——硬锤木棒、角棒、骨棒——软锤石砧2)、石核、石片各部位的名称打击台面、台面、打击点、石片阴面、劈裂面(石片阳面)、石片背面石片角、半锥体 /打击泡、锥疤、(同心)波纹、辐射线、顶端、尾端 3)、打击石片的方法第一次加工(1)、直接打击法——两端都有砸击痕迹,两极石片,打击痕迹不明显 (2)、间接打击法——通过中介体传导打击力或压力而产生石片的方法旧石器时代晚期:击钎法、压剥法特点:石片较薄而长、打击点不甚明显、两侧缘接近于平行、劈裂面有条状痕4、加工修整第二次加工1)、锤击修整法早期——石锤,中、晚期——骨棒、木棒反向加工、复向加工、交互加工、同向加工、错向加工 2)、压制法旧石器时代晚期(二)、旧石器的主要类型: 石片石器、石核石器、砾石石器、石叶石器 1、加工工具类1)石锤——剥落石片或加工修整石器的打击工具2)、石砧——砸击石片或修整石器时的垫底工具2、使用工具类1)、刮削器峙峪文化和萨拉乌苏文化地点的石器下川文化石器 2)、砍砸器3)、尖状器丁村文化石器4)、手斧莫维斯理论——旧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存在着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区“模式?”技术:西方的手斧文化传统非洲,欧洲南、中、西部以及中东和印度半岛,掌握进步技术,能打制工艺复杂的手斧“模式?”技术:东方的砍砸器文化传统,东亚、东南亚和印巴次大陆北部,只会打制粗陋的砍砸器和使用未经加工的石片“这两个多多少少同时代的石核工具传统……能够被定义如下:西方的——典型特征是双刃、两面(修整)的切割工具或手斧;东方的——典型特征是单刃的切割工具或砍砸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考古学通论参考书目:昌倬主编《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高等教育)之恒著《中国考古学通论》(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1984年出版)秉琦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宿白主编《中华人民国重大考古发现》(文物)庆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考古学概论》结构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二章:石器时代考古第三章:夏商周考古、第四章:战国汉考古第五章:晋隋唐宋元明清考古、第六章:古器物与考古专题第一章考古与文物基本理论第一节考古与文物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名称与定义:1、“考古学”名称的由来:(1)“古学”:在中国,东汉(1~2世纪)时已有“古学”的名称。
《后汉书》中说马融“传古学”,贾逵“为古学”,桓谭“好古学”,兴“长于古学”,这里所谓“古学”是专指研究古文经学。
(2)“考古”:北宋中叶(11世纪),吕大临编撰《考古图》一书,将“考”与“古”联系起来,“考古”一词最早出现。
但其研究的是“金石学”,其研究对象限于古代的“吉金”(青铜器)和石刻,并不等于考古学,要经过系统化以后才可成为考古学的一部分。
因此我国古代出现的“考古”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学有较大区别。
(3)科学上的“考古学”:科学上的“考古学”这一名词,也就是我国要学的考古学这门学科,是从欧洲文字翻译过来的。
Archaeology. 考古学是一门近代才形成的崭新的科学,它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国。
具体说,在欧洲19世纪中叶以后,在我国则是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
它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2、考古学的定义: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是这样表述考古学定义的:“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我们认为夏鼐先生的表述是准确的。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
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围:(一)考古学研究的对象:1、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资料(遗存、文物),是物质的遗存。
这是考古学与狭义的历史学的最大区别。
狭义的历史学主要是依靠文献记载以研究人类历史,而考古学主要研究的是实物资料。
考古学和历史学,是历史科学(广义历史学)的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犹如车的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
2、考古学研究的实物资料的特点: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应该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地加工的。
如果是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是与人类的活动有关,或是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的。
如:石块、古脊椎动物(二)文物知识: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可称为遗存,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物”,翻译成英文是“Cultural Relics”。
1、文物的定义:文物是指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切有形的物质遗存。
2、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必须具备的条件:(1)受保护的文物必须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具体到文物个体,不一定同时具备三方面的价值,但必须具备某一方面的价值。
历史价值:指对研究、认识历史具有帮助。
如西周的青铜器利簋,记载了周武王克商的时间(“武王克商,惟甲子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窑洞毛主席故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陕北的艰苦卓越的岁月,是中国近现代历史重要的一页。
如:西周利簋艺术价值: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如雷台东汉墓中“马踏飞燕”青铜雕塑,天马行空,极富想象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中国古代精美的瓷器、青铜器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如商代早期商代遗址中发现的原始瓷片,把中国瓷器产生的历史由东汉提前到商代。
1986年市郊放马滩西汉文景时期古墓中发现古纸,纸上绘有地图,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纸实例,纠正了《后汉书》关于造纸术起源于东汉宦官蔡伦的误记,把中国造纸起源提前200年。
这些都具有科学价值。
文物价值的大小是决定文物等级或是否属于文物的重要方面。
(2)受保护的文物必须具有代表性。
我国土地辽阔,历史悠久,因此文物众多,而我国的财力有限,只能根据我们的国力,(忍痛割爱)在众多文物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保护。
如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经重点发掘的遗址有几十处之多,但国家重点保护,在遗址上建博物馆的也只有半坡、大河村等几处,大多数遗址在考古活动后进行了回填。
西山古城遗址,属仰韶文化晚期,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城址,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已经回填。
即使受国家保护的文物,由于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这些文物有的也受到一定的损害。
如六朝古墓,巩义北宋皇陵,都在田野农田之,损害相当厉害。
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似乎是一对矛盾,怎样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商城遗址城墙的损坏,东汉采石厂的损毁. 为经济建设的发展只好以损害文物为代价。
但文物是不可再生,损坏了就不可再恢复了。
在文物保护方面我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认识观念和经费的投入。
(3)受保护的文物必须具有广泛性。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应当是我国各时代、各民族、各地区和各个领域的代表性文物,要具有广泛性。
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尊重、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物保护。
3、文物(遗存)的分类与分级管理:(1)文物的分类:文物(遗存)通常可分为可移动文物(遗物)和不可移动的文物(遗迹)两大类。
可移动文物(遗物)指形体较小而可以移动的遗存,如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和装饰品等器物;不可移动文物(遗迹)指形体较大而固定而不可移动的遗存,如宫殿、住宅、寺庙、作坊、矿井、都市、城堡、坟墓等建筑和设施。
(2)文物的分级管理:①可移动的文物,称馆藏文物,收藏保存在博物馆、纪念馆和科研机构中,分珍贵文物与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分一、二、三级文物。
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一级文物为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二级文物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三级文物为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
凡属一、二级藏品的文物均为珍贵文物,三级藏品中需定为珍贵文物的,应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
文物藏品定级标准:一级文物:一、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代表性文物.二、反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的代表性文物三、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代表性文物.四、反映历代劳动人民反抗经济剥削、政治压迫,以及有关著名起义领袖的代表性文物.五、反映中外友好往来和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相互交流的代表性文物.六、反映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代表性文物.七、反映历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历代著名工匠的代表性文物.八、反映各民族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工艺美术、信仰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九、中国古旧图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善本.十、反映有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和杰出领袖人物的革命实践活动,以及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代表性文物.十一、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及其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领袖人物、著名烈士的代表性文物. 十二、反映有关中国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爱国侨胞及其它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十三、其它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外代表性文物 . 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供参考)一、玉器——时代确切,质地优良,遗存稀少,在艺术上和工艺上有特色或有研究价值的;有确切出土地点款识或其他重要特征,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具有明显地方特点能代表一个地区或作坊的;能反映某一时代风格和艺术水平的有关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代表作.二、器——能代表某一文化类型,其造型特殊,器形完整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三彩中造型优美、色彩艳丽而器形完整的.三、瓷器——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艺术上或工艺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有年款或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造型、纹饰、釉色等能反映时代独创风格和浓郁民族色彩的;有文献记载的名瓷、历代著名窑别的代表作;元、明、清时期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民窑瓷;著名工匠的代表作.四、铜器——造型、纹饰精美,能代表一个时期工艺铸造技术水平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依据;铭文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书法艺术优美;传世稀少并在工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科学价值的.五、金银器——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工艺水平高超,造型或纹饰十分精美的.六、石刻砖瓦——时代较早,有代表性的石刻;刻有年款或物主铭记可作为断代依据的造像碑;能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神态生动、造型优美的石雕;技法精巧、容丰富的画像石;有重要史料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碑刻墓志;文字或纹饰精美、历史价值重大的砖瓦.七、书法绘画——元代以前比较完整的书画;唐以前艺术水平较高、首尾齐全有年款的写本;宋以前经卷中有作者或纪年且书法水平较高的;宋、元时代有名款或虽无名款而艺术水平极高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历代名人手迹;明清以来重要艺术流派或著名画家的精品。
八、甲骨--所记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龟甲、兽骨完整的;所刻文字精美或具有特点,对甲骨能起断代作用的.九、符牌印章——文字精美、质料珍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很高艺术价值的玺印、封泥和符牌;明、清篆刻中主要流派或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历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印章.十、货币——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存世数量极少的或成套的货币以及钱和钞版;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民政权发行的货币中的珍品.十一、牙雕——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雕刻艺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典型反映民族工艺特点和工艺发展史的;各个时期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十二、竹雕——时代确切,在竹雕工艺史上有独特风格或特征的;款识准确,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制作精巧、工艺水平极高的;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十三、漆器——款识准确,遗存稀少,能代表某一历史时期典型漆工艺品种的;造型、纹饰、雕工、色调、工艺水平高而完整无缺的;著名工匠的代表作.十四、珐琅——款识准确,遗存稀少,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造型、纹饰、釉色、掐丝等工艺水平高而又完好的.十五、织绣——遗存稀少,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早期实物或实物印痕;时代较早,有准确的纪年及产地的;基本保持原色能代表一个历史时代工艺技术水平的;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历代名人使用、保存下来的精品;著名工艺家的代表作十六、古籍善本——宋、金、元旧刻;宋、元旧抄;明及明以前稿本和著名学者或藏书家抄本;明、清著名学者或藏书家批校题跋;及明刻、清抄中容、版本、印刷技术上有特色或具有其他特点的稿本.十七、碑帖拓本——元代以前的碑帖拓本;明代整拓片和罕见的拓本;早期初拓精本、多字本,原物重要且已佚失,拓本流传极少的清代或近代拓本.十八、武器——在重要战役(包括起义中)使用的、具有重要历史情节、数量稀少的武器;能代表一个历史阶段军械水平的武器;历代名人使用过的武器十九、宣传品——反映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或由中共中央、地方党政组织印发、容重要、数量稀少的传单、标语、宣传画、捷报、号外等.二十、证物——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政策,数量稀少,与各地区、各党派团体有直接关系,具有特殊历史情节的旗帜、印章、证件等. 二十一、文件——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文件原件;重要文件原件不存在的存世稀少的早期翻印件或具有特殊意义的早期翻印件;反映各党派团体的有关重要会议,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件.二十二、名人遗物——已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各党派团体领导人、著名爱国侨胞、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手稿、信札、题词、题字、签署件;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生活用品.注:二、三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可依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类推.②不可移动文物的类型与分级保护:A、不可移动文物的类型:包括:1、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2、石窟寺、3、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4、石刻及其它、5、古遗址、6、古墓葬等六类;B、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划分为:a、县(自治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c、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公布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批共2348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