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滨河区生态空间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滨河区生态空间的构建

很多有魅力的城市,除了独特的人文特色和优美建筑,还因为它们拥有许多吸引人的外部空间。例如法国的巴黎,塞纳河穿过市中心,她像是不愿离开这座美丽的城市一样,在巴黎绕了个大弯,呈“之”字形依依不舍地向西流淌,眷恋着,最后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巴黎,流向大西洋。流淌的塞纳河塑造了这里的生灵和文明,也造就了这里特殊的滨河景观。有河流流过的城市是幸运的,她会给城市带来无限的商机和发展,更能给城市增添妩媚的色彩与诗意的浪漫。还有中国的水乡周庄,云南丽江古城,上海的苏州河、天津的海河等,无不以其独特的滨河生态景观装蚀着美丽的城市。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滨河地区建设仍遵循以治理为主,满足功能要求的思路,治理完成后,简单的栽种树木便称为滨河景观区,忽视了地块使用者更深层次的要求。而且单一景观系统稳定性低,敏感度高,无法带动周边区域的可持续化发展。因此讨论构建滨河区生态空间的课题是非常必要的。

1、设计理念

进行城市滨河区景观规划时,首先明确河流的功能定位,从河流的自然性出发,结合河流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历史及文化特点,确定河流的主要功能及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滨河区空间最独特的特征便是“带状延续”,在连续不断的带形滨河区景观设计中,应注意一般与重点的不同,在重点河段应结合两岸重要建筑、历史遗存精心设计,要考虑节点的空间特征、交通的转化、环境中的切入点、特殊构筑物功能、视觉的丰富性等,加强各节点段的连续整合效果,控制带状水域空间环境意象,以形成节奏感和景观的韵律感。

从规划角度而言,滨河区的空间形态一般由自然空间、亲水空间、交通空间以及情节空间四部分组成。

2、自然空间

在宽度有限的滨河区内设置多样的自然环境、空间形式和各种功能设施,可以为公众提供多种体验及选择性。自然空间主要由植物造景、小品、游憩休闲设施组成。

(1)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是其主导思想合理配置绿色植物种类及数量。科学的种植方式是将乔木、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及水生植物组成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从而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滨河区绿化必须根据生态学原理,以植物群落为单元,把乔、灌、草、水生植物合理配置成长期共存的复杂植物群落。在此基础上可以用艺术的手法,将各种植物创造出统一、调和、对比、均衡的艺术效果。

人工群落的设计应遵循自然规律,在充分调查当地植被类型及自然植物群落的基础上,以本土树种为主,按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来重组及优化设计。植物群落设计还要将景观、生态及人的需求综合考虑。滨河区人工植物群落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工混交群落景观:以乔木为主,配以灌木和草本植物,这种组合具有很强的层次感的,生态效益极好,但游人进入性差。

森林旷野景观:以乔木为主,疏密有致的点缀草本和花卉,这种组合充满自然情趣,景观效果突出,并使人心情舒畅。

开敞空间:以乔木为背景,开阔草坪为前景,空间开阔、明快,可进入性强。

人工植物群落:以四季花卉和色叶灌木为主形成的组团式、图案式植物群落,可形成强烈的时代感和韵律美,但各种植物较为独立,为脆弱的生态系统。

每一种模式的生态效果、景观效果及对人的心理效应是不同的,应用时可根据滨河区绿地的具体情况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模式。

(2)小品、游憩休闲设施

小品、游憩休闲设施等人工设施是作用于滨河生态区的点睛之笔,是反映文化意蕴的艺术品,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注意材质、颜色、尺度的选择,不仅要体现与水的关联,还要以简练的手笔、符号化的建筑语汇反映城市文化以及水文化的精髓。

如天津三岔河口处的百米浮雕墙,画面上《潞河督运图》和文字《三岔河口记》各占一半,详尽描述了三岔河口的历史今昔,回顾了三岔河口在南粮北运中的枢纽地位以及漕运在古代天津城市兴起和发展中的作用,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蕴味,还展望了天津新时期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美好未来。

3、亲水空间

水域给人们愉悦感及舒适感,看到水总是令人开心的。人在滨河环境中行为心理就是亲水性。城市规划应体现人本位,因此在滨河区生态景观设计中要做到能让人可以观水、触水。

在滨河区观水的设计做法很多,其中以滨河步道为主。滨河步道以建在水边为好,如有条件应将滨河步道与城市道路分开,这样可以让人更多排除外界干扰,对水更有亲近感。

横跨两岸的步行桥也是非常好的观水景点。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在滨河区人行天桥很少。以天津金汤桥为例,不仅方便人们来往两岸,还可作为景观点、观

景点。其他的如景观跌水、河内喷泉等人工水景,也可以给人们带来视觉上水的意象。

滨河区触水的通常做法为亲水平台和亲水台阶。亲水平台和亲水台阶是水岸之间的过渡部分,是游人最接近水的空间,也是游人最喜爱的空间,在现代休闲空间的营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4、交通空间

交通道路作为异质区域往往切断城市与水域的关联性和整体性,造成空间的破碎,降低了人们步行前来观光的意愿。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尽量减少穿越河道的主要交通干道对滨河区的影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隧道或高架桥处理。

滨河区域内交通应仍以步行交通为主。从人本位出发,步行通道对物质环境有一系列要求,既要使空间紧凑,又要有足够的宽度和极缓的坡度,以满足各种不同群体的需求。

步行道路平面设计上要考虑实际道路的长度、方向和线形,要给人不同的感受。功能完善的步行系统的要求在一定区域内的起点及目的地之间按最短距离承担人群流量,避免漫长而笔直的线路,蜿蜒和富于变化的道路可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另外,步行路应尽可能贴近滨河空间临河侧边缘,这样步行者就能欣赏到两边最好的景致。

步行道的竖向设计要尽可能的避免悬殊高差,地形决定步行交通须上下起伏时,也宜采用坡道而不适宜采用台阶,相对平坦的坡道更具人性化。

5、情节空间

情节空间主要指把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融入到景观设计中,通过人文景观设计提高景观的艺术魅力,给人们想象的余地及心理回味的空间。情节空间设计是提升景观生态品位的重要手段,文化与景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营造情节空间可以维护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可以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常用的途径有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河道、古树名木以及其它历史痕迹的保护、恢复与再现。纯商业化布景及单调统一的建筑群体只能使滨河区呆板缺乏活力,丧失了城市应有的真实感与历史感,导致了城市历史的失落。

通过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将其特征融入景观设计中,注重保护滨河区的古老建筑、历史街区等历史痕迹,同时通过雕塑、景墙、壁画、石刻、小品等景观要素反映和再现城市辉煌,使居民游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给人们想象的空间。空间设计的目的是让人体验这样的空间情节,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精神享受,以提高景观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