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走进学生心灵ppt

合集下载

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心灵——“教师大家访”活动 《走近老师》课件

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心灵——“教师大家访”活动 《走近老师》课件

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心灵——“教师大家访”活动《走近老师》课件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心灵——“教师大家访”活动又是一个学期结束,暑期将至的时刻,一年一度的大家访活动也开始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多方面了解学生。

”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过程并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所以按照教育局和学校的要求,我和同组的老师对10名学生进行了家访。

6月26日下午刚考完试,我们的家访活动就开始了,首先我们去了附近的夏明明家,电话联系好后,我们就出发了,到他家后见到他的妈妈,我首先详细的介绍了他的一些优点,列举了他爱劳动、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等许多优点,指出他是有潜力的,如果更努力,学习上会有大的飞跃。

接着我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并说明造成这些问题的外部原因是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我向家长详细阐述了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举了很多家庭教育成功的例子,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建议家长努力使家庭环境有所改善,至少要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以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要重视并抓紧,坚持正面教育,减少负面干扰。

尽量多过问学生的学习,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然后我告诫学生:你是个好孩子,有许多优点,但是自制力不强,管不住自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只要努力管住自己,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努力,管好学生。

之后我们又详细地介绍学校的管理,以及今年学校对口高考和普通高考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和家长的信心,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后来我们又陆续走访了剩下的几名学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介绍了学校的管理模式,宣传了学校高考的喜讯,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我们来到学生家里,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从家长们的话语和表情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家长对子女的殷切期望,这是对孩子、老师和学校的期望。

新苏教七年级上册 六《 往事依依 》课件(共49张PPT)

新苏教七年级上册 六《 往事依依 》课件(共49张PPT)

作业
1、抄写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2、课后收集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3、预习《幼时记趣》一文。
生活链接
创设情境2:通过刚才的品味、朗读,我们
可以发现:阅读课文,犹如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文学 天地,处处是名言佳句,令人目不暇接。显示了作 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是否是一日之功呢?作者从 小酷爱读书,几十年如一日。青少年时代的所受的 文学熏陶促使她不断奋进,终于成为了当今著名的 语文教育家。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像作者一样的 经历?你能否能举一例来谈一谈文学和你的成长有 什么样关系?(提示:结合自己想一想,在自己的 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或电影。 写一 篇200字左右的文章) (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
往事依依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回 忆性的文章,于漪老 师回忆了她初中时代 的几件往事,回顾了 自己对文学的用心, 抒写了作者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的深情,并 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 读好书,热爱文学。
二、根据《往事依依》
设计: “于漪少年生活小档案”
要求: 内容完整、设计合理、 字迹清楚
内容: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兴趣 爱好、少年时期难忘的事情
理解: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
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 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 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 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课文第六段引述老师的话的落脚点 在哪里?“我”为什么对此“铭记 于在心 ”且“一生受用不尽”?
老师这句话的落脚点在“做人”。
在作者看来,“当时老师并不说多 少大道理,但教我们读书明理,明 做人的道理”(于漪)
年华似流水……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 每个童年都有令人难忘的岁月。自从 我们学习了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 一扇门》之后,文学就在我们心中播 下了种子。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今 天,我们和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 一起走进《往事依依》,一起感受于 漪老师童年与文学的情缘……

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灵——反思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灵——反思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 ■h… 嘲 誊 -三 ● & i … ● 一 q -
让 语 文走 进学 生 的心 灵
,一 离谚 态馕 价值观 藩凑 魔.
张 月香
( 江苏 省靖 江市 惠 丰初 级 中学 ,江苏 靖 江 2 4 3 ) 1 5 2
摘 要 :学生 学 习知 识的 目的 ,是 提 高修 养 ,完善人 格 。语 文最 注重人 文精 神 的 熏陶 ,这 种 熏 陶蕴含 了
学子 归来 ,老人 还 尽 职尽 责地 看 守 ,谢 过 老人 ,两人 分 别 。 几 日后 ,是 北 大开 学典礼 ,这 位 年 轻 的 学子 惊讶 的 发 现 ,主席 台上就 座 的 北大 副校 长 季 羡林 正是 替 自己看
记得 结果 ,并对 这 道题 目的解 决起 到 了铺 垫 的作 用 ,可 见 学 生 并 没 有 把 知 识 学 死 ,用 1 2 3 4 …+ 9 10 + ++ … 9 +0 =
这 时 正 好 一 位 老 人 走 来 ,年 轻 学 子 就 拜 托 老 人 替 自 己 看

和价 值观 。是语 文学 习的 目标 。 情 感 、态 度 、价 值观 ,是语 文 教学 的灵 魂 。在 倡 导
“ 以学生 发展 为主 的”教学 理念 的今 天’ ,如何将 情感 态 度
价值 观 目标 在课 堂 教学 中落 到实处 ,这 是值 得 我们 每 一
想尽 办 法去 完成任 何 一项 任务 .而不是 为 没有 完成任 何
去寻找 借 口。 ’ ”
通 过此 次作 文 ,同学 们 敬业 、责任 、诚 实 和拼 搏 的 精 神 大大 增强 ,后 来这 种 “ 找借 口”现 象也 就 随之 减 少
了。
朗读 ,而且 贯 穿于 各学 段 的 目标 之 中 ,即要 求 用普 通话

语文名师于漪精品PPT课件

语文名师于漪精品PPT课件

古诗词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VCD盘)
于漪教学艺术菁华录
(VCD盘共6盘)
報刊上發表的主要文章
实施《教育法》,创造新辉煌 我们的目标与任务——学习《邓小平文选》札记 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质量 艰苦奋斗,创造良好的学校小气候 中学语文教学的回顾与前瞻 素质•能力•智力———我的语文育人观 熏陶感染塑心灵怎样进行德育和美育 准确而完整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 校长应努力成为教育家 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在于教师不断提高自己 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 也谈“模糊理论”与语文教学 怎样做一个中学语文教师 把握记忆的支撑点 奉献——教师的天职

有明历的能种处子 量,师 教 综你水长找“,有 说为的 师

合的平处到比一两 到人天 , 素受不。自”把把 底师职 一

质教等 己和尺尺 就表。 辈
、育于 的“子, 是。

综程岗 不量量一 教

合度位 足”自把 师

能,水 ,的己尺 的

1、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目中
教育足跡
1950年~1959年 1960年~1969年 1970年~1979年 1980年~1989年 1990年~1999年 2000年~2010年
1951年8月 复旦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到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工 农速成中学教文化课。 1958年2月 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改行教历史。任教期间写了两 册历史小故事:《春秋战国的故事》和《明清的故事》。 1959年8月 服从组织安排改行教语文。常常为了备好一堂课, 花上十几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为了锤炼能“粘住”学生的语 言,把上课要说的每句话写下来,反复修改,坚持了两年,做 到了“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精品PPT课件

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精品PPT课件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 是肤浅的知识。
成长=经验+反思 ——波斯纳
五、反思升华——与学生一起前行
行动研究 教育反思 建立学习共同体 优秀教育故事特点:有反思的心路;有 创新的行为;有真挚的情感。
五、反思升华——与学生一起前行
让学习成为生活 反思成为习惯 工作成为研究
五、反思升华——与学生一起前行
爱,就意味着用心去体验别人最细 致的精神需要。
二、心灵相融——师生共享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把每一个学生都作为有个性、有人格、有 希望的人予以关心,把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看 作有意义的、值得重视的事情予以注意。
让每一个学生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
二、心灵相融——师生共享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以“假如我是孩子”的情感去体会学生的内心世 界,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 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有礼貌地对待他们,并为 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时时体验到 一种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含有友情又超于友情 的师生情。
契机,就是指事物转化的关键。 教育中把握了契机,就等于掌握了教育学生的“关键”
以敏锐的意识及时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并充分利 用契机,寻找与班主任常规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因势 利导,努力帮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四、家访沟通——与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责任
以“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情感融洽与家长的 关系,指导家长正确地去爱自己的孩子,鼓励 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共同 担负起教育责任。
教师应该是与学生一起不断学做真人, 不懈探求真知的同行者和指导者。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做班主任,一辈子学做班主任
不断追求平凡中的卓越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事迹材料

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事迹材料

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事迹材料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事迹材料在三尺讲台,她慷慨激昂;在评课现场,她睿智而真诚。

她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不辍耕耘近一个甲子。

她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近50堂公开课被录像、传播,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语文课的经典教案;她坚持真心教学,真爱育人,81岁高龄仍不舍讲台,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师生。

她就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站上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在歌唱!于漪用一生的实践写成这句话。

真爱育人课一定要教到学生心中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电视直播于漪的公开课《海燕》。

大上海万人空巷,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一睹她的师者风采。

于老师的语文课就是有魔力,时隔20多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老师沈一敏记忆犹新:上于老师的课,不是在学习课文,而是在跟高尚的人物谈话,是在文字的灿烂世界中翱翔。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这既是于漪几十年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一种崭新理念。

于漪常说,教课一定要教到学生的心中,要把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渗透其中。

几十年春风化雨,于漪教过各类学生。

1975年,她带了全校最乱的一个年级。

然而,在于漪眼里,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

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找同学一个个谈心。

1977年,这个年级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两个班的高考录取率达100%。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

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真正触摸到孩子们的心灵。

于漪说,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在5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曾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名发着高烧的学生走了十几里泥路送到医院,也曾把逃学的孩子一个个找回来上课教学改革教育方法要随时代改变在教《卖油翁》时,于漪准备了一枚铜钱,当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出示了这枚铜钱。

走进学生心灵 PPT课件

走进学生心灵 PPT课件
2020611820206101东西南北22杜鹃鸣唱43神珠宝钥64千钧力量85拂晓攻关02暑热寒凉23雾若玉带44熠熠闪光65光明磊落86敏捷酣畅03春夏秋冬24轻拂江上45如林强手66心胸坦荡87史地外语04雨露风霜25银楼金阁46自立自强67无私无畏88了如指掌05气象万千26雕栋画廊47巨树擎天68心明眼亮89谚语俗语06诱人神往27垂柳婀娜48层峦叠嶂69宁静致远90华美文章07巍巍昆仑28美哉池塘49苍松翠柏70落落大方91数理化生08浩浩长江29桂花飘香50坚贞如钢71宏图伟业92耳熟能详09泰山神秀30人杰兴旺51唯美唯贤72气宇轩昂93健全体魄10云海苍茫31千里霓虹52纯净思想73文韬武略94提高修养11欣欣向荣32万道剑光53尚奎尚忠74填海移江95脱颖而出12历尽沧桑33金波银浪54父辈希望75洪涛呼啸96意气昂扬13神州大地34津门水上55刀剑之锷76固若金汤97建设祖国14人间天堂35潮涨潮落56凛凛寒光77精神抖擞98扬帆远航15朝阳冉冉36江浙钱塘57国之松柏78意气洋洋99健全人格16瑞霞呈祥37渤海之滨58参天栋梁79守住国门100乘风破浪17晨光熹微38战鼓擂响59不做浮萍80和平保障101继续长征18心花怒放39兴旺发达60随风飘荡81威武不屈102平生理想19莺歌燕舞40人强马壮61圣人伟人82德馨流芳103四有新人20微风送爽41士气高昂62抛却肮脏83芸芸众生104再创辉煌21云霞绚丽42昌盛无双63远景如虹84读书朗朗202061你的脚陷进泥淖搀你一把就会走上来
2019/10/18
18
2019/10/18
19
嵌 名诗
(01)东西南北 (22)杜鹃鸣唱 (43)神珠宝钥 (64)千钧力量(85)拂晓攻关 (02)暑热寒凉 (23)雾若玉带 (44)熠熠闪光 (65)光明磊落 (86)敏捷酣畅 (03)春夏秋冬 (24)轻拂江上 (45)如林强手 (66)心胸坦荡 (87)史地外语 (04)雨露风霜 (25)银楼金阁 (46)自立自强 (67)无私无畏 (88)了如指掌 (05)气象万千 (26)雕栋画廊 (47)巨树擎天 (68)心明眼亮 (89)谚语俗语 (06)诱人神往 (27)垂柳婀娜 (48)层峦叠嶂 (69)宁静致远 (90)华美文章 (07)巍巍昆仑 (28)美哉池塘 (49)苍松翠柏 (70)落落大方 (91)数理化生 (08)浩浩长江 (29)桂花飘香 (50)坚贞如钢 (71)宏图伟业 (92)耳熟能详 (09)泰山神秀 (30)人杰兴旺 (51)唯美唯贤 (72)气宇轩昂 (93)健全体魄 (10)云海苍茫 (31)千里霓虹 (52)纯净思想 (73)文韬武略 (94)提高修养 (11)欣欣向荣 (32)万道剑光 (53)尚奎尚忠 (74)填海移江 (95)脱颖而出 (12)历尽沧桑 (33)金波银浪 (54)父辈希望 (75)洪涛呼啸 (96)意气昂扬 (13)神州大地 (34)津门水上 (55)刀剑之锷 (76)固若金汤 (97)建设祖国 (14)人间天堂 (35)潮涨潮落 (56)凛凛寒光 (77)精神抖擞 (98)扬帆远航 (15)朝阳冉冉 (36)江浙钱塘 (57)国之松柏 (78)意气洋洋 (99)健全人格 (16)瑞霞呈祥 (37)渤海之滨 (58)参天栋梁 (79)守住国门 (100)乘风破浪 (17)晨光熹微 (38)战鼓擂响 (59)不做浮萍 (80)和平保障 (101)继续长征 (18)心花怒放 (39)兴旺发达 (60)随风飘荡 (81)威武不屈 (102)平生理想 (19)莺歌燕舞 (40)人强马壮 (61)圣人伟人 (82)德馨流芳 (103)四有新人 (20)微风送爽 (41)士气高昂 (62)抛却肮脏 (83)芸芸众生 (104)再创辉煌 (21)云霞绚丽 (42)昌盛无双 (63)远景如虹 (84)读书朗朗

于漪: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

于漪: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

于漪: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中学语文同步教学”——语文人专属教学特助!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并置顶后,可随时后台编辑发送课文名称获取名优教学设计及名师课展。

随时随地,获你所需!提及中国基础教育思想的变革,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理念的不断演变,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于漪。

在67年从教时间里,于漪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她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其中,全国首届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荣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在这次表彰中,于漪老师是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的获奖者。

于漪简介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

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等称号。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教育?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学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来看看于漪老师是如何理解的“写错一个字,影响一大片”22岁毕业后刚开始当老师,她给学生讲解“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她对学生说,“下里巴人就是通俗的,而阳春白雪是高雅的。

”后来于漪读宋玉《答楚王问》,才发现自己教的不准确。

“有客到楚国都城郢唱《下里》、《巴人》两首曲子的时候,属而和者数千人;唱到《阳春》、《白雪》两首曲子的时候,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到了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属而和者数人而已,因此曲弥高和弥寡……”时至今日,于漪还记得当年的“治学不精”,她用这件事情来告诫自己,基础教育是不能有半点差错的,因为它是伴随人的终生的。

《往事依依》ppt课件

《往事依依》ppt课件

精读细研
2、两位国文老师留给她什么印象,对她有哪些影响讲课入情
入理。梳理他们上课的异同点。这样安排是否重复?有何作用?
相同点
教古文的老师
代课老师
讲课内容都是抒情诗歌,诗作者都是爱国诗人;都采
用诵读的方法,都入情入理,学生都深受感染。“我”
都牢记了所讲内容,且由此培养了课外阅读兴趣,激发
了喜爱诗词,爱好新文学的热情。
读到这里你是否觉得前后有些矛盾呢?

这一节写了我看画的乐趣,我用

心看了,看画时融入了自己你的想

象,仿佛自己走进了画中,在山水
间徜徉,享受到无限的乐趣。
探究新知
“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冠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 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 是津津有味。”
读到这里你是否也宛若身临其境,这是什 么原因呢?
抒发爱国、爱美、爱生活之情, 从而启发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 ,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精读细研
仔细阅读5-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我就是从那时开始读辛弃疾词的。””这几句 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 “这两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侧面表现老师课上的 “入情入理”,突其出 对“我”的激励作用。
朗读课文时的特点 不 同 学生们的感受 点 对“我”产生的主
要影响
描写作用
把慷慨的感情融入身体的动作
把感情凝注在眼睛里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同学们全被深深地打动
从此喜欢上了读辛弃疾的词
对新文学产生了兴趣
充分展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有利于开启心智, 陶冶情感,培养兴趣。
精读细研
不重复。虽然都是写两位国文老师入情入理讲课 的情形,但所讲内容是一古一今,讲课情状也不同, 对同学们及“我”的影响更不一样。这样写,充分展 现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对于学生开启心智、陶冶 情感、培养兴趣所起的重要作用。

于漪老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ppt

于漪老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ppt
14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2,勇于实践。
♠ 课堂质量影响学生生命质量。 ♠ 教师树立目标是教师素质的反映,能力的体现。
例:三个石匠造教堂的故事 ♠ 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发现孩子的优点。 ♠ 学生有缺点是常态,教师只能长善救失,不能替其成长。 ♠ 教师不能伤孩学生的自尊心
例:于老师文革中带最乱最差班的几个故事。
就知道作者用意了。 例:梁衡先生的《跨越百年的美丽》
16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2,勇于实践(续)。
♠ 教课的三点追求:
(1) 课要一清如水。 (教学目标要十分精确;备课要用心,要读出自己的体会)。 (2)课要上的激情洋溢。
♦ 现代学生和以前学生的差异比较。——将心比心。 ♦ 要教好课:不仅胸中有课,而且要目中有人,要研究学生。 ♦ 要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需三个维度的支撑。
1. 学而不厌。
▲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 学而不厌的三重含义
2,勇于实践。
10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 西方文化是“神和人”的文化。 如:上帝、耶稣
● 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
♠ 老子《道德经》四大:道大、人大、天大、地大。 ♠ 《论语》成己之学;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人皆可以为圣贤。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四、教师如何培养人格魅力?
(三)自我超越。 ♦ 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每个阶段有小目标。
例1:于漪老师第一阶段的目标: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 很难使每堂课都成为学生的素质,但是一学期起码 有10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成为他素质的一 部分,那么你就了不起了。
19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2019高考作文素材改革先锋于漪做老师要走进学生心里

2019高考作文素材改革先锋于漪做老师要走进学生心里

2019高考作文素材改革先锋于漪做老师要走进学生心里素材提示:学为人师,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和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作为成人,虽然身体长成了,但是精神要一直处于成长的过程。

精神成长了,你的课,你的专业发展就会进入新的高度。

这是从教一辈子的语文特级老师于漪对所有从教者的忠告。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王沪宁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决定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于漪,是100人中唯一的基础教育界代表!于漪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时隔四个月,在冬日微雨的早晨再次走进于漪的家。

书柜前放着一张简易书桌,打开的笔记本上记着培养青年教师的心得体会。

面对改革开放、理想、育人这些话题,于漪兴致盎然,不知疲倦。

“困难的时候想到‘一切为民族’的校训,个人的挫折痛苦都可以不在乎了。

我的理想就是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于漪是谁?在基础教育领域,她的名字无人不知,并非因为轰轰烈烈,更多源于踏踏实实——她写下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她的名字和语文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获得了来自政府和业界的所有荣誉,她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她的一生都在三尺讲台坚守,胸中却怀有江河世界,她是一名真正的老师,我们甚至可以说她是整个中国教师群体心中的偶像。

于漪的少年时代在艰难中度过。

日本侵略中国,她亲眼看到邻居的房子被炸毁,人也因此殒命,哀哀无告。

她往乡下逃难中不慎一脚跌倒,下巴磕出血,留下终身的疤痕。

抗战胜利后,于漪在镇江中学读高中,宿舍是以前的养马场,简易的木板当床,点的是油灯。

尽管条件艰苦,她的心中已埋下理想的种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于漪遇到过许多挫折,“一切为民族”的理想却不曾动摇。

动乱年代,于漪被陌生初中学生打伤腿,两年才好。

她亲眼看到学生拿皮带抽老师,还破坏门窗、烧地板。

十年“文革”中,于漪却没有趴下,她心里想的是,一定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彰显善良的人性,驱赶内心的兽性。

走向学生心灵的深处

走向学生心灵的深处

走向学生心灵的深处时下,班主任这个错综复杂体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作用更为突显,学生的脆弱、同行的依赖、家长的期盼、社会的关注,种种需要把班主任工作推向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前沿,而工作的性质又让班主任时有不知所措,没有必要的沟通艺术,很难把这一神圣的职责完成好。

一、与学生沟通,把爱洒向全体。

沟通的效果是双向的,巧妙的沟通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班主任也要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动向,从而及时加以协调和引导。

每一个渴望关爱的眼神是否都注意到了,是否给予回馈。

一个善于倾听的班主任,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焦虑、愤怒、悲哀、快乐和喜悦,同时在工作中适时做出反应和引导。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教师多么努力地关心学生,学生一方却感受不到关心,这时班主任需要思考的是问题的所在。

倾听学生的声音,察颜观色,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

学生的情绪波动大,控制能力弱,孩子情绪好时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

若在学生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老师在沟通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控制力,教他们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走出窘境。

平等良好的师生沟通方式,往往会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老师的博爱与慈祥,工作效果会更好。

传统的办公室里的教育工作,老师坐着,学生站着,周围还有一大堆别的老师时,他们很难敞开胸怀和班主任老师倾诉或沟通。

他们更喜欢平等的、新颖的沟通方式,比如网络、短信等,倾诉心声,大胆而直接,问题更宜彻底化。

跟学生讲道理时应该多激励闪光点,在此基础上再对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

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做为班主任老师与学生沟通时良好的神态语态、肢体语言会让学生感觉到真正的关心,更利于解决问题。

要信任学生有改正的愿望和能力,对学生提出的愿望要因人而异,合情合理,不过分苛刻,否则学生办不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二)自我提升。
两大支柱:勤于学习,勇于实践,聚焦于反思。
. 重要的理论要反复学习; . 紧扣教材深入学习;
,拓开视野广泛学习。
(三)自我超越。
♦ 备课:心中有书,目中有人。 ♦ 每个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谢谢!
此ppt由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根据于漪老师讲课内容整理,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三、如何做一名基础教育合格的教师
♦ 学校的教育质量,最关键的是教师的质量。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格”符合国家的期望,人民(千家万户)的嘱托。 ♦ 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
♦ 基础教育是给人从事最基本的素质教育。
于漪老师的三点人生经验: (一).清醒的认识自己; (二).自我提升; (三).自我超越。
染学生,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能力,高尚的审美情趣。
要求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二、教育力量的源泉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 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 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 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 于漪老师追求的目标:人师。做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引路人。 ♦ 经师易做,人师难为。——徐特立 ♦ 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汉代〃韩婴 ♦ “师者,人之模范也。”——西汉〃法家〃杨雄 ♦ 现代人师: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德才兼备。 ♦ 人师的榜样:鲁迅先生;西南联大的教师群体;闻一多先生等。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走进学生心灵,树立人格榜样
——于漪
83岁高龄,从教51年源自一、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
♥ 做班主任、做教师最重要的是:表率作用。
♥ 教师是以人育人的工作,教育事业是真善美的事业。 教师应以其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完美的人格。 教师应以其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 欲望,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教师应以其高尚的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去熏陶、感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一)清醒的自我认识。 ♦ 学习水平≠岗位水平 ♦ 谦虚是教师必备的素质,谦虚才可以耳聪目明。 例:“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引商刻羽,杂以流徵”。 ♦ 两把尺子,一把量别人的长处,一把量自己的短处。 例:由教历史改为教语文的过程。 ♦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因为它标志着 你前进的一步。 ——罗曼〃罗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