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关节功能锻炼方法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手术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手术过程本身,术后的康复锻炼同样至关重要。
术前的功能锻炼也能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一、术前关节功能锻炼1、肌肉力量训练(1)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患者仰卧,伸直膝关节,主动收缩股四头肌,保持 5 10 秒后放松,重复 10 20 次为一组,每天进行 3 4 组。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伸直下肢并缓慢抬高 30 45 度,保持 5 10 秒后缓慢放下,重复 10 20 次为一组,每天 3 4 组。
2、关节活动度训练(1)膝关节屈伸练习:坐在椅子上,缓慢屈伸膝关节,尽量达到最大角度,重复 10 20 次为一组,每天 2 3 组。
(2)髋关节屈伸练习:仰卧位,屈髋屈膝,双手抱住膝关节,尽量靠近胸部,保持 5 10 秒后缓慢伸直,重复 10 20 次为一组,每天 2 3 组。
3、平衡和步态训练(1)单脚站立:站立位,双手扶墙,单脚站立 10 30 秒,左右脚交替进行,每天 3 4 组。
(2)借助辅助器具行走:如拐杖或助行器,练习正确的行走姿势和步态。
二、术后关节功能锻炼1、术后早期(1 3 天)(1)踝泵运动:患者仰卧或坐位,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屈伸运动,每个动作保持 5 10 秒,每天 3 4 组,每组 20 30 次。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同术前方法,但次数可适当增加。
2、术后中期(4 14 天)(1)膝关节屈伸练习:患者坐在床边,双腿自然下垂,缓慢屈伸膝关节,逐渐增加活动角度,每天 3 4 组,每组 20 30 次。
(2)髋关节屈伸练习:仰卧位,屈髋小于 90 度,进行屈伸运动,每天 3 4 组,每组 20 30 次。
(3)站立和行走练习:在助行器的辅助下,逐渐增加站立和行走的时间和距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要点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要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或骨折。
术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恢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的要点:一、术后疼痛管理1.药物治疗:应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
2.物理疗法:适当进行物理治疗,如冷热敷、按摩、理疗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二、术后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预防感染。
2.避免渗血渗液: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处理渗血渗液,防止感染。
三、术后功能锻炼1.床上功能锻炼: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床上功能锻炼,包括踝关节活动、膝关节活动等,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和恢复运动功能。
2.康复训练:术后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如进行各种功能锻炼、步态训练等,逐渐恢复髋关节功能。
四、饮食调理1.控制饮食热量:术后患者应遵医嘱控制饮食热量,避免肥胖对关节的压力。
2.增加蛋白质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助于伤口愈合和骨骼恢复。
五、髋关节保护1.避免突然转动:术后需要避免突然转动髋关节,以免损伤手术部位。
2.使用辅助工具:术后可以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辅助工具,有助于保护和减轻髋关节负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患者需要谨慎对待术后护理要点,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康复的顺利进行。
希望以上内容对术后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帮助。
六、定期复诊和术后康复指导1.定期复诊:术后患者需要按医嘱定期复诊,进行X光检查和功能评估,以检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和髋关节的稳定情况。
2.康复指导:在定期复诊期间,医生会对术后康复进行评估,并给予指导,如何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工作,注意什么是康复过程中所应避免的行为,以及如何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七、术后心理护理1.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注和协助。
2.提供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挑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促进骨康复的重要环节,人工髋术后早期指导病人患肢功能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而且有利消肿、防止肌肉萎缩及避免关节僵硬等重要作用现将手术后功能锻炼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早期患肢各关节功能锻炼髋关节的功能锻炼直腿抬高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方法:直腿抬高患肢保持3~5s,重复做,直到感到疲惫,每日练习做,同时练习绷腿运动,每日2~3次,每次20~30次。
踝关节的功能锻炼踝屈伸及踝旋转锻炼术后即可逐步屈伸足踝部,做到完全恢复时。
方法:活动踝部先向一侧转,再向相反方向转,每日3~4次,每次5~6次。
每次5~10min。
2 早期活动早期的坐、立、行走的锻炼。
坐姿坐着或躺着时,避免双腿交叉或盘腿动作,椅、凳、沙发宜稍高,最好有靠背或扶手。
大小便不宜用蹲厕,马桶也不宜太低,最好装有扶手,以利起身站立。
避免弯腰捡拾地上物品。
要保持髋部的外展中立位,以免引起髋关节的脱位。
站立锻炼适用于术后6~7天,注重骨水泥假体使用者,术后患肢可立即逐步负重,非骨水泥假体使用者,术后6周,患肢才可逐步负重。
先做站立屈膝活动,将患肢向胸部方向提起,注重膝部不要超过腰部,维持不动,再进一步行站立外展髋部,把身体挺直,将患肢向外侧举起,然后慢慢放回着地。
行走锻炼2.3.1用行走器行走站立锻炼后,即可用行走器行走,方法:先把行走器向前移动一小步,身体向前移动,患肢抬起,让患者足后跟着地,逐渐全足平放在地上,然后再移动健肢,尽量走平衡,逐渐加重患肢的负重。
带拐杖或手杖行走当没用行走器患者也可以站立及平衡时才可用拐杖和手杖。
用行走器助步,帮助患者获得平衡后,然后再用双拐,以后再用单拐,拐杖握在健侧的手中。
2.3.3步行当患者觉得自己扶拐行走已完全获得平衡力的时候,即可弃拐行走,每日2~3次,每次20~30min,以后逐渐调时间和强度,这样可有助于保持下肢的力量。
2.3.4上下楼梯行走上下楼梯时,患者需要他人的帮助及扶手的支持,每次只能上下一层楼梯,切记“上用健肢,下用患肢”,注重不要上高于14cm的台阶,每走一步一定要握紧扶手,保持身体平衡。
全髋置换术后功能训练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训练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在我国逐渐普及,术后康复训练也引起足够重视,其方法也日渐完善。
进行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防止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减少住院间。
一般将康复训练计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肌力训练,主要是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护士帮助患者实施规定的锻炼项目,包括: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②踝关节主动背屈背伸运动。
③主动臀收缩运动。
④被动髌骨推移运动。
此阶段训练持续3~5天。
第2阶段(关节活动训练),在进行上述训练的同时增加关节活动训练,并逐渐加大活动范围,运动时由被动向主动过渡,包括: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抬高在3O度以内。
②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由护士帮助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屈髋小于9O度。
③仰卧位患肢外展运动。
④卧位到半卧位运动.摇高床头小于9O度。
此阶段持续4~5天。
第3阶段负重行走训练).实施康复训练7~1O天后即开始,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锻炼,包括:①侧卧位外展运动,运动时双腿间夹1个枕头,禁止内收,内旋。
②卧位到坐位运动,利用健腿和双手的力量将患腿移至小腿能自然垂于床边。
③坐位到站位点地训练,拄拐站立,患肢不负重。
④站位到行走训练,骨水泥假体固定型患者下床时即可负重或部分负重练习,非骨水泥假体固定型患者下床应许少量负重,从脚尖点地一部分负重一完全负重。
此阶段持续2周。
第4阶段(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阶段),为开始锻炼4周后,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包括:①在扶助器下练习下蹲训练,上下楼梯训练。
②借助辅助设备完成日常的穿裤,穿鞋等动作,直至功能康复。
为提高手术疗效,国外发达国家在术后对THA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得手术的最终效果,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达到了更高水平。
总结康复训练方法,主要体现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负重与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4个方面,其中肌力训练是该手术后康复最重要的部分,但每个环节开始训练时间各不相同。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促进骨康复的重要环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指导病人患肢功能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而且有利消肿、防止肌肉萎缩及避免关节僵硬等重要作用现将手术后功能锻炼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早期患肢各关节功能锻炼1.1髋关节的功能锻炼直腿抬高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方法:直腿抬高患肢保持3,5s~重复做~直到感到疲惫~每日练习做~同时练习绷腿运动~每日2,3次~每次20,30次。
1.2踝关节的功能锻炼踝屈伸及踝旋转锻炼术后即可逐步屈伸足踝部~做到完全恢复时。
方法:活动踝部先向一侧转~再向相反方向转~每日3,4次~每次5,6次。
每次5,10min。
2 早期活动早期的坐、立、行走的锻炼。
2.1坐姿坐着或躺着时~避免双腿交叉或盘腿动作~椅、凳、沙发宜稍高~最好有靠背或扶手。
大小便不宜用蹲厕~马桶也不宜太低~最好装有扶手~以利起身站立。
避免弯腰捡拾地上物品。
要保持髋部的外展中立位~以免引起髋关节的脱位。
2.2站立锻炼适用于术后6,7天~注重骨水泥假体使用者~术后患肢可立即逐步负重~非骨水泥假体使用者~术后6周~患肢才可逐步负重。
先做站立屈膝活动~将患肢向胸部方向提起~注重膝部不要超过腰部~维持不动~再进一步行站立外展髋部~把身体挺直~将患肢向外侧举起~然后慢慢放回着地。
2.3行走锻炼2.3.1用行走器行走站立锻炼后~即可用行走器行走~方法:先把行走器向前移动一小步~身体向前移动~患肢抬起~让患者足后跟着地~逐渐全足平放在地上~然后再移动健肢~尽量走平衡~逐渐加重患肢的负重。
2.3.2带拐杖或手杖行走当没用行走器患者也可以站立及平衡时才可用拐杖和手杖。
用行走器助步~帮助患者获得平衡后~然后再用双拐~以后再用单拐~拐杖握在健侧的手中。
2.3.3步行当患者觉得自己扶拐行走已完全获得平衡力的时候~即可弃拐行走~每日2,3次~每次20,30min~以后逐渐调时间和强度~这样可有助于保持下肢的力量。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论文功能锻炼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论文功能锻炼本文探讨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手术,旨在解除髋部疼痛,保持髋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调节双下肢长度,缩短卧床时间,有利于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
全髋关节置换术能使90%-95%的病人疼痛表现完全减退或大部分减退,很多髋关节僵直的病人术后重获接近正常人的活动度,几乎所有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均有改善。
1.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1.1一般护理1.1.1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常规监测,包括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是否疼痛、肿胀、渗出等情况。
如果患者疼痛,应按医嘱给予镇痛剂。
1.1.2为了保持引流管通畅,切口需要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
同时需要勤于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堵塞。
如果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毫升,可以拔出引流管,并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
需要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并记录引流液量及切口出血情况。
如果短时间内引流量较多颜色鲜红并伴有血压下降,应立刻报告值班医生,尽快做好止血输血的准备工作。
1.1.3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1.1.4需要每日消毒导尿管,预防尿道感染。
女性需要给与擦洗会阴每日2次。
需要妥善固定尿管,保持尿管通畅,并每日更换尿袋。
需要关闭尿管,定时开放,以锻炼膀胱的收缩功能,并嘱患者多喝水。
术后第二天可以拔出尿管。
1.1.5需要每隔2小时按摩腰骶部,背部及其他受压部位,以预防褥疮的发生。
同时需要保持床铺平整清洁无碎屑。
1.1.6需要鼓励患者将痰咳出,以预防坠积性肺炎。
需要嘱患者多饮水。
1.1.7需要预防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并定时排便。
术前可以在床上进行排便锻炼。
1.1.8需要注意观察患肢趾端血液循环状况、皮肤温度、是否水肿、及神经末梢的感觉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弱。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疾病和损伤。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康复。
一、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一天,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进行 passice motion练习,如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帮助肌肉活动,减轻术后肌肉僵硬和疼痛。
还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通过主动或被动的下肢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
二、术后一周术后一周,患者可以开始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但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免造成髋关节疼痛及肌肉疲劳。
此阶段康复训练可逐渐加大运动幅度,但需避免负重,避免扭曲关节。
三、术后两周至六周这个阶段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关键阶段。
可逐步增加步态训练,恢复髋关节正常步态。
还可以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上下楼梯,坡度行走等,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四、术后六周至六个月在这个阶段,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进行适当的抗阻运动,如力量训练,以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
但需要注意逐渐递增,避免过度疲劳或造成髋关节损伤。
五、术后六个月至一年这个阶段是康复训练的巩固和巩固阶段。
患者可以逐渐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如跑步,游泳等,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制定训练计划,避免运动损伤。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过程中,除了注意以上的训练内容之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术后饮食:术后需要适当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健康。
2.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需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和疤痕增生。
3. 术后心理压力:术后需要注意心理压力,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可以适当进行心理疏导或交流。
4. 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治疗方案。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关键的过程,需要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也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康复情况,遵守医嘱,合理安排康复训练,以便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重返正常生活。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目的是通过更换受损髋关节来重建髋关节的功能。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恢复性锻炼,以加速康复进程并增强髋关节肌肉力量和运动范围。
本文将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
步骤1.初期恢复锻炼初期恢复阶段的锻炼主要是以恢复髋关节的活动能力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为主要目的。
锻炼方法包括腿部抬起、小幅度步行、进行一些肌肉力量的锻炼等,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不要过大引起疼痛。
2.功能强化锻炼通过几周的初期康复训练之后,患者可以进行功能强化锻炼。
这种锻炼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氧运动,如走路、游泳、骑车等来进行。
这些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锻炼时应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择,如身体状况、锻炼强度、时间和频率等。
3.增加腿部肌肉力量在康复过程中,增加腿部肌肉力量也非常重要。
这可以通过进行一些肌肉力量训练来实现,如使用健身器材和进行一些体重练习等。
在进行练习时,应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选择锻炼强度和时间,建议由专业人员指导。
4.加强平衡能力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有些患者可能会感到失去平衡,所以加强平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进行一些平衡倒立和坐姿平衡练习来加强自己的平衡能力,以确保步态和姿势的更准确。
注意事项1.术后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锻炼方式和强度。
2.大量活动和跑步等高强度的活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关节,所以在术后一定要减少一些高强度的活动和运动。
3.如果出现持续疼痛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在适当的锻炼和康复方案的指导下,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患者会恢复健康的生活。
锻炼将有助于增加髋关节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以及促进从手术中恢复的过程。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并积极参与全面的康复计划,以确保康复的成功。
髋关节置换术体疗操

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康复训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是患者成为健康人的第一步,恢复时间仍然是术后病人的一次挑战。
为了更好地帮助髋关节病人进行术后恢复,需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恢复炼操。
按照图片中所介绍的进行锻炼,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只要坚持不懈,就可尽快恢复髋关节的自由性。
术后早期平卧锻炼早期锻炼对促进患肢血运,防止下肢静脉栓塞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下肢关节功能恢复,也非常关键。
当手术结束,病人清醒后,就可以进行如下锻炼:做锻炼时,患者应仰卧,下肢分开。
足部动作:逐步屈伸足踝部,可每5分钟或10分钟做一个疗程,可术后马上做。
踝旋转动作:活动踝部先向另一足转,再相反外转,每日数次,每次5下。
下面3到4个动作每天3-4次,每次10下(图1-3):图1:贴床屈膝:把足贴在床面上,滑动屈膝,把后跟向臀部靠,可反复做,但下肢不可内旋。
图2:收缩臀力:收紧臀部肌肉,维持从1数到5,再放松。
图3:外展动作:把下肢滑向外侧,越远越好,再收回。
收缩大腿前方肌肉:用伸直下肢的方法,收缩大腿肌肉,每次维持5到10秒钟,在10分钟内做10次,一直做到略感觉到疲劳为止。
直腿高举动作:收缩大腿肌肉,知道您的下肢在床上完全伸直在收缩肌肉的情况下,从床下把下肢抬高几厘米,维持到5-10秒钟,重复做,直到略感到疲劳为止。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一、康复前要注意的问题:手术医师如果发现假体位置不够满意,某一方向存在脱位倾向,要通知康复师,并且要向患者讲明。
二、住院期间康复(一) 术后早期康复程序1. 术后搬运患者时,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10~20度,防止搬运时脱位。
2. 术后当天晚上,患肢下加垫,将患侧髋膝关节置于稍屈曲、外展位。
或者继续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髋关节外展;患肢也可穿矫形防外旋鞋,但要防止压伤。
3. 术后第一天,撤除下肢软垫,伸直患肢防止髋屈曲畸形。
4. 术后48小时拔引流管。
5. 防止深静脉血栓:术后使用弹力绷带3天或足底静脉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宣教

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 运动
患者仰卧位,最大限度地 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活 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后 ,再放松。
股四头肌、腘绳肌训练
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 30°保持中立位,主动下 压膝关节,足跟尽量向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 10秒,然后放松。
第二阶段:术后3~5天,主要以患肢肌肉力量和髋、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目的是增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使患肢在不负 重或部分负重的情况下借助步行器开始行走。
第三阶段:术后6天~3个月,在锻炼髋关节活动度和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 练的同时做好下床和步态的训练。目的是增加患者身体的平衡性和肢体的 协调性,防止意外的发生。
从卧位到坐位的训练
嘱患者双手拉住床上拉手或用力在床上撑起,屈健 肢伸患肢,移动身体至健侧床沿,护士在健侧协助 ,拖住患肢移至床边让小腿自然下垂。注意屈髋不 能>90°,患肢外展。
臀部肌肉功能锻炼
患者平卧位,收紧臀部肌肉,维持从1数到5,再 放松。每天3—4次,每次10下。
第二阶段:术后3~5天,主要以患肢肌肉力量和髋、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目的是增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使患肢在不负 重或部分负重的情况下借助步行器开始行走。
髋部外展练习
患者仰卧位,使患肢向外滑向床沿,然后慢慢恢复 原位。以上动作10~20次/组,2组/天为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宣教
贵州省黔西县人民医院 骨一科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宣教主要以肌力、关 节活动度和步态训练为主,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术后1~2天 第二阶段:术后3~5天
第三阶段:术后6天~3 个月
第一阶段:术后1~2天,主要以患肢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活 动为主。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点及康复功能锻炼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点及康复功能锻炼方法股骨头置换或全髋节置换术的目的是清除病人髋部难过、恢复髋关节功能,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康复功能锻炼,提前恢复患腿的行走、负重功能。
在病人开始康复功能锻炼从前,应让患者认识并掌握全髋置换术后的注意点:(1) 不要交织双腿 ( 老例术后病人双腿间置一三角状枕头,以防病人双腿交织)( 见图 1) ; (2) 站立或坐时身体向前倾斜幅度不能够高出90° ( 见图2、3) ;(3) 手术后的髋关节防范内旋及过格外旋。
当站、坐或躺时,膝盖和脚尖不能够转向内侧,应保持脚尖和膝盖直对天花板或朝向外侧。
( 见图 4、5、图 6) 。
图 1图2图 3图 4 图 5 图 6 在病人已掌握术后注意点的基础上,开始髋关节练习。
1 卧床练习踝关节跖屈和背屈双脚上下运动;保持膝盖挺直;膝盖伸展练习仰卧,绷紧大腿前的肌肉,向下压患侧膝部;保持 5s ,尔后放松;膝盖屈曲练习仰卧,略微波折患侧膝部;脚后跟用力往下按,收紧膝盖后大腿肌;保持5s 尔后放松; ( 见图 7) 。
图 7膝部和髋部屈曲练习仰卧,慢慢波折患侧膝部,使脚跟滑向臀部;向来保持脚平贴床面;再慢慢恢复原位;当脚跟上下滑动过程中,向来保持膝部垂直于床面,不要左右摇晃; ( 见图 8) 。
图8臀部外展练习保持患腿向外滑向床沿,尔后慢慢恢复原位;保持膝部挺直,脚趾和膝盖朝向天花板;在来回滑动过程中,不能够让腿部随意向内或向外转动;不要试着从床上抬起脚;在床面和腿之间可以放一层塑料纸,以减少磨擦; ( 见图9) 。
图 9臀部和膝部屈曲练习仰卧,提起患腿,在髋部和膝盖处波折,并且脚部抬离床面;臀部屈曲不能超过90 °; ( 见图10) 。
图 10髋部伸展练习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s, 尔后放松:臀部屈曲,膝部伸展练习仰卧,波折健侧腿,脚放平( 这对于有过背部难过史的病人特别重要) ;抬起患腿,但不能够高于第一条腿的膝盖地址,慢慢使腿部降回到床面,防范突然落下;( 见图 11)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要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要点人体全髋关节主要由人工股骨头与人工髋臼构成。
在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使用金属材料对患者髋关节进行置换,根据临床治疗情况来看,并发症较多,现代医学中已经将此类材料摒弃。
有关人体全髋关节的设计、类型较多,在现代医学中均采用高强度模量金属以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
功能锻炼作为恢复患者肢体功能的重要手段,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期间的功能锻炼要点(一)术后当天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回到病房,清醒便可开展有关踝关节、膝关节的活动训练,引导患者双侧踝关节、趾关节伸屈,每日开展2~3次,每次5min。
而后逐渐开展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在此过程中患者膝关节部位要尽量伸直。
(二)术后第1~2天患者采取平卧位,家属将床头逐渐摇起,不超过30°,要指导患者有规律的、主动的开展跖屈活动以及背伸活动。
在此过程中,引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环转运动,每组逆时针、顺时针各开展35~50次,早中晚各练习3组。
同时,患者还要开展有关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引导患者经膝关节、髋关节部位抬高,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活动时,在此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髋关节稳定,或者直接将硬枕直接放在膝关节下方,引导患者在床上,旋转中立位的位置下进行膝关节伸直训练,将小腿尽可能的抬起。
在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配合运动内容进行深呼吸。
(三)术后第3~7天术后第3~7天的主要功能锻炼要点为增加患者关节活动范围。
此时患者的股四头肌如果锻炼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引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活动,为早日下床进行负重锻炼打下基础。
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缓慢的从床上起身,在床边站立,然后拄着拐杖开展肌力训练。
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家属还是陪护人员,都要掌握协助患者上下床的方法。
患者在下床时需要借助健肢力量,患肢尽量不要触碰地面,保持伸直位便可。
先移动到健肢一侧的床边,依靠双手的支撑,使得健肢能够顺利着地,患肢不能用力。
髋关节置换术后肌力训练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后肌力训练方法以髋关节置换术后肌力训练方法为标题,我将为您详细介绍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肌力训练方法。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髋关节严重退行性疾病或损伤。
手术后,肌力恢复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的肌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 早期肌力训练: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患者需进行简单的肌力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肌肉萎缩。
常见的训练包括:- 踝部运动: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将脚抬起并踮起脚尖,然后放下脚跟。
重复这个动作10-15次,每天进行3次。
- 膝关节屈伸运动: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将膝盖弯曲然后伸直。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次。
- 臀部收缩运动:躺在床上,双腿弯曲,然后收缩臀部肌肉,保持5秒钟。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次。
2. 中期肌力训练:在手术后2-6周,髋关节开始稳定,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肌力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提高运动范围。
- 直腿抬起运动:躺在床上,一条腿伸直,然后抬起至离床面约15厘米的高度,再缓慢放下。
每条腿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2-3次。
- 桥式运动:躺在床上,双脚并拢,屈膝并将双脚放在床上,然后将髋部抬起,使身体呈桥状,保持数秒钟后放下。
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2-3次。
- 侧卧抬腿运动:侧卧,一条腿伸直,然后抬起至离床面约15厘米的高度,再缓慢放下。
每条腿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2-3次。
3. 晚期肌力训练:在手术后6周后,髋关节已基本愈合,患者可以进行更加强度的肌力训练,以进一步加强肌肉力量和提高功能恢复。
- 跑步机训练: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患者可以开始进行跑步机训练。
初始阶段,可以进行慢速行走,逐渐增加速度和时间,以提高耐力和肌肉力量。
- 髋关节弯曲训练: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将脚抬起并尽量靠近臀部,然后缓慢放下。
每天进行2-3次,每次重复10-15次。
除了上述肌力训练方法,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次数,避免过度使用肌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一、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1)要素
信心:康复锻炼是艰苦的,尤其是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恒心:康复锻炼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来说不是一项临时性活动,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要有恒心。
小心: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摔到有时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使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因此在进行任何康复锻炼的时候都需要小心。
术后早起尤其需要注意,必须有人陪同完成。
2)注意事项
正确合理使用您的人工关节,才能让他更好更长时间的为您服务。
以下动作应尽量避免,否则您的人工髋关节发生松动的几率会大大增高。
术后早起禁止“跷二郎腿”,更不要在跷二郎腿的同时施压;
禁止坐低矮凳子(20cm左右),包括蹲便;
禁止从高处跳落;避免做剧烈运动;避免摔到;
不论平卧位还是行走时尽量不要向外旋转您的髋关节;侧卧位时尽量不要向手术侧侧卧。
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康复锻炼
围手术期的康复锻炼:主要是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根据术后身体恢复情况可以分一下几个阶段进行。
1. 术后1-3天
由于术后第一天,病人通常因手术中失血而身体比较虚弱,伤口疼痛也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尚未恢复,因而不能进食,同时关节内的积血仍需要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出。
所以,此时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治血栓形成为目的。
暂不活动髋关节,因为下肢肌肉的收缩犹如一个泵不断将血液挤回心脏,手术后患肢完全没有活动可能造成下肢血液瘀积肿胀,造成深静脉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可能造成肺、脑根塞引起生命危险,同时下肢完全没有活动可能使肌肉和关节失去弹性,影响术后肢体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所以手术后第1-3天应将下肢略抬高,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1)屈伸踝关节:慢慢地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
每隔1小时5-10次,每个动作持续3秒,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您完全康复。
2)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
3)健侧肢体练习: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每2小时练习1组,每组30次,每次持续10-15秒。
通过本阶段锻炼,应达到:基本消除患肢肿胀;患侧大腿、小腿肌肉能够协调用力做出肌肉舒缩动作。
2. 术后第4-7天
此期病人可以正常饮食,体力逐渐恢复,伤口疼痛减轻,关节内积血和积液已经引出,引流管已经拔除,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卧位髋关节活动,以恢复肌肉力量,逐渐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
每天3-4次,每次重复一下三种练习方式10遍:
1)屈髋、膝关节联系:如图所示,患者可以自主髋、膝关节屈伸,使您的脚跟滑向臀部,然后伸直,注意不要使膝关节向两侧摆动。
2)臀部收缩练习:平卧位使臀部肌肉紧绷保持5秒钟。
3)外展联系:平卧位伸直腿尽量向两侧分开,然后回收,注意不要完全并拢。
4)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保持您大腿前方肌肉绷紧,方法是向下压,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10-15秒钟,每隔10分钟练习10次,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点疲劳为止。
5)直腿抬高练习:您的大腿前方肌肉绷紧,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离床面10cm),保持5-10秒,慢慢放下,重复练习,您会感觉大腿肌肉有点疲劳。
6)髋关节伸直练习: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或髋下垫枕,这样可以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
3. 术后第8-14天
根据恢复情况继续前一阶段练习,并可进一步增加坐位和站立位的练习,恢复正常髋关节活动的同时增加肌肉力量。
大多数患者此时期的人工髋关节已经可以部分负重了(使用非骨水泥假体的患者应适当延迟负重时间,(老年人及固执疏松患者6-8周),具体方法请听从你的医生指导),进行以下康复训练内容:
1)如何下地
将助行器放在术侧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
将术侧腿移动到床下,防止术侧髋外旋、内旋。
健侧腿顺势移动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助行器站立。
2)如何坐下
坐下之前做好准备,需要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加坐垫,缓慢倒退,看好位置,双手扶稳,再缓慢坐下。
屈髋不能超过90度,要坐较高的椅子。
3)站立练习
开始的时候你会感觉头晕,所以一定要有人在身旁协助,知道你有足够的力量自行站立。
进行站立练习时,你一定要扶着床边或墙上的扶手,每天练习3-4次。
站立抬腿练习:双手握住扶手抬起你的患侧腿,注意抬腿时膝关节不要超过腰部,每次练习2-3遍。
站立后伸和外展练习:将患肢慢慢后伸,抬头挺胸,拉伸髋关节囊和屈髋肌群,注意保持上身直立,每次2-3遍,然后下肢伸直向外抬起慢慢回收,拉伸髋关节内收外展肌,每次2-3遍。
此期病人可以正常饮食,体力逐渐恢复,伤口疼痛减轻,关节内积血和积液已经引出,引流管已经拔除,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卧位髋关节活动,以恢复肌肉力量,逐渐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
每天3-4次,每次重复一下三种练习方式10遍:
1、屈髋、膝关节联系:如图所示,患者可以自主髋、膝关节屈伸,使您的脚跟滑
向臀部,然后伸直,注意不要使膝关节向两侧摆动。
2、臀部收缩练习:平卧位使臀部肌肉紧绷保持5秒钟。
3、外展联系:平卧位伸直腿尽量向两侧分开,然后回收,注意不要完全并拢。
4、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保持您大腿前方肌肉绷紧,方法是向下压,尽量伸直膝关
节,保持10-15秒钟,每隔10分钟练习10次,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点疲劳为止。
5、直腿抬高练习:您的大腿前方肌肉绷紧,尽量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距离床
面10cm),保持5-10秒,慢慢放下,重复练习,您会感觉大腿肌肉有点疲劳。
6、髋关节伸直练习:术侧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或髋下垫枕,这样可以伸展屈髋肌
及关节囊前部。
4)如何用助步器迈步行走
先用助行器辅助行走,保持中心稳定,改用双侧腋杖。
先将步行器摆在身体前20厘米处,先迈术侧腿,再将健侧腿跟上,如此循环。
开始时,每天3-4次,每次行走5-10分钟,待逐渐适应后,增加到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
完全康复后,你应该保持每天3-4次,每次行走20-30分钟,行走有助于您保持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通过本阶段的锻炼应达到:髋关节主动屈曲达到90度在助行器的帮助下可自行部分负重行走:非骨水泥假体应适当延长负重行走时间(老年人、骨质疏松患者6-8周后)膝关节不要超过腰部,每次练习2-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