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贵州省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指南》(已阅20160421)

《贵州省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指南》(已阅20160421)
—2—
总则
1 总则
1.1 目的与内容
1.1.1 为指导和规范全省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的建设、运行、维护与管理, 促进各行业间数据共享与信息交互,充分发挥交通气象观测站网的监测功能, 提升公路交通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特编制《贵州省公路 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6 观测站点建设要求 ...............................................18 6.1 前期准备工作要求 .......................................... 18 6.2 设备安装及传感器布局要求 .................................. 18 6.3 设备及安装质量要求 ........................................ 19
见函告贵州交通信息与应急指挥中心(贵州省路网中心)。 批准单位: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编制单位: 贵州交通信息与应急指挥中心(贵州省路网中心)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丁志勇 杨 霖 陈 勇 张吉光 邹 宇 龙万学 马平均 杜 镔 凌桂香 曾庆展 余 红 朱承前 陈 静 审查人: 罗 强 康厚荣 龙平江 张晓忠 李 鑫 陈健蕾 张鹤然 王瑞甫 朱 岳 吉廷艳 石大为 陈笑蓉 龚 彦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技术指南
JTT52/02-2015
贵州省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指南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for Highway Traffic Meteorological Station Network in Guizhou Province
2015-10-20 发布

气象行业管理若干规定(二篇)

气象行业管理若干规定(二篇)

气象行业管理若干规定气象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公共服务行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气象行业的正常运行和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

1. 气象行业的组织管理规定气象行业的组织管理规定主要包括气象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责、气象行业组织架构、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国家气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国家气象行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对气象行业进行管理监督。

各级气象行政管理部门要负责组织气象行业的人员培训和考核,确保气象行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2. 气象观测技术和设备管理规定气象观测技术和设备是气象行业的基础设施,对于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定来管理气象观测技术和设备。

例如,气象站点的选择和布设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和维护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要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等。

3. 气象预报和服务管理规定气象预报和服务是气象行业的核心业务,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预报和服务,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定来管理气象预报和服务。

例如,制定气象预报和服务的技术标准和指南,建立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等。

此外,还要加强对外发布气象预报信息的管理,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

4. 气象灾害应对管理规定气象灾害是气象行业的一个重要职责,需要及时做出应对和救助工作。

为了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定来管理气象灾害应对工作。

例如,制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规范,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机制,加强气象灾害应对的组织协调等。

此外,还要加强气象灾害救援能力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效能。

5. 气象科研和人才培养管理规定气象科研和人才培养是气象行业的发展基础,为了推动气象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8.25•【字号】鲁政发〔2022〕13号•【施行日期】2022.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鲁政发〔2022〕1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加快推进我省气象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山东“走在前、开新局”提供坚强支撑。

到2025年,建成系统完备、开放融合、协同创新、业态新型、高质普惠的气象现代化体系。

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5%以上,重点区域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百米级、时间分辨率达到分钟级,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超过90%,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2%,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气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到2035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走在全国前列,气象保障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经略海洋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能力大幅提升,气象综合实力全国领先。

二、夯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一)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

优化和健全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形成“陆海空天”融合互补、点线面结合、布局科学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网。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气象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气象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气象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16.12.15•【文号】气办发〔2016〕32号•【施行日期】2016.12.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许可正文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气象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气办发〔2016〕32号各省(区、市)气象局,信息中心,办公室、减灾司、预报司、观测司、计财司:根据《国务院审改办国家标准委关于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的通知》(审改办发〔2016〕4号)要求和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标准化培训和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制定了《气象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2016年12月15日气象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既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不断推向深入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为此,国务院在简政放权工作方案和“十三五”规划中均对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提出了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的部署和《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要求,切实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工作,以标准化促进行政审批规范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气象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情况全面梳理研究,建成中国气象局和省、市、县四级规范统一的、涵盖行政许可“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相互配套协调的标准体系,建立有效的行政许可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价体系,以标准化促进行政许可规范化,加快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行政许可制度,全面提升气象行政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时效。

二、基本原则——依法行政。

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精神和《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的意见》(中气党发〔2015〕1号),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和《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实现行政许可全事项、全过程、各环节有标准有依据,确保行政许可活动依法有序、规范高效。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指南》编制说明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指南》编制说明

气象行业标准《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2019年4月22日由中国气象局法规司下达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项目编号QX/T-2019-61,立项名称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指南》。

2、牵头单位本标准编制牵头单位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3、协作单位本标准的编制协作单位包括:北京市气象爱局、安徽省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和河北省气象局等。

4. 主要起草人及所做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李雁、雷勇、张鹏、王得来、汪勇进、罗晶、徐梦维,其分工如下:李雁,本标准起草负责人,负责整体架构设计、组织和终稿修改;其余人员,负责资料搜集、参与初稿起草。

4. 主要工作过程本项目于2019年4月份成立标准起草组,开始有关本标准的编写工作。

2019年5-6月份,项目组从各种渠道收集与本标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中国气象局相关管理文件以及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相关技术文档,并对国内气象组织及本标准可能使用者的信息和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较和研究。

基于研究结果初步制定了本标准架构。

2019年7-9月份,制定标准的编写分工,汪勇进负责引言、徐梦维负责1-3章编写,张鹏负责4-6章编写,罗晶、王得来和汪勇进负责第7章编写,汪勇进负责第8-9章编写,并制定了标准的编写原则、体例和时间等要求,构建了专用微信群就编写过程中问题进行及时沟通,9月底前完成了标准的初稿编制。

2019年10月,李雁对整体标准的初稿进行了统稿,并和全国第一批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单位、专业机构人员进行了沟通,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主要为如下几方面:弱化引言部分内容,尤其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与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将本标准中涉及到的相关术语和定义统一放到《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

气象观测类标准评价体系构建

气象观测类标准评价体系构建

摘 要:为评判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发挥的指导作用及实施效果,需要对标准进行评价。

针对气象标准体系中使用广泛的气象观测类标准,结合标准的技术内容和要求,文章从观测业务特点出发,构建一种系统的、有效的评价体系。

该体系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为气象观测标准开展实例评价分析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为其他领域气象标准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观测,标准,评价体系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3.08.007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for 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 StandardsLIU Hui-lan ZHANG Miao-miao WEN Hua-yang(Anhui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 )Abstrac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guiding function and effect of standard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the standards. In view of the widely use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ndards in the meteorological standards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technical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ystematic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bservation operations. The system includes evaluation indexes, evalua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It provides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ndard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eteorological standards in other fields.Keywords: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ndard, evaluation system基金项目:本文受安徽省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项目编号:CXM202202),安徽省气象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

中国气象局关于批准发布《气象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学员评价》等7项气象行业标准的通告

中国气象局关于批准发布《气象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学员评价》等7项气象行业标准的通告

中国气象局关于批准发布《气象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学员评价》等7项气象行业标准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
•【公布日期】2024.09.02
•【文号】气发〔2024〕99号
•【施行日期】2024.12.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尚未生效
•【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
正文
中国气象局通告
气发〔2024〕99号
关于批准发布《气象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学员评价》等7项气
象行业标准的通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龙江森工集团,伊春森工集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气象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学员评价》等7项气象行业标准已经中国气象局批准,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附件:《气象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学员评价》等7项气象行业标准目录
中国气象局
2024年9月2日附件。

浅谈我国气象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对策

浅谈我国气象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对策

浅谈我国气象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对策■ 刘子萌 纪翠玲* 边 森(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摘 要:标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通过大力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可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在世界气象舞台的话语权。

采用国际标准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一条重要途径。

气象领域通过对国际标准化组织中气象相关标准进行跟踪、评估与转化,可以促进国内气象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提升我国气象国际标准化水平。

本文通过对有关政策和国内外现状调研,给出了气象领域采用国际标准的对策建议,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标准化,采用国际标准,跟踪,评估,转化,对策建议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1.019Brief Discussion on Measures for Adop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sChina’s Meteorological StandardsLIU Zi-meng JI Cui-ling* BIAN Sen(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raining Centre)Abstract:Standards ar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a country’s core competitiveness. China can further enhance its voice on the world stage by vigorously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work. One significant way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ndardization activities is to adop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y tracking, evaluating, and converting meteorological-related standards i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 which will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domestic meteorological standard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ndardiz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research on the policies and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of adopt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supplie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that can supply reference for the subsequent promotion of this effort.Keyword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racking, evaluation, conversion, development proposal0 引 言在全球化背景下,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逐渐成为促进全球经贸、技术、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在气象观测中的初步建立

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在气象观测中的初步建立

青海科技2019年第5期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在气象观测中的初步建立陈明霞李生慧徐国元(青海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西宁810001)摘要: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和指导性,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气象观测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将全面提升气象观测的业务水平、工作效率,优化服务机制,提高管理能力,为气象预报预警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同时也是促进气象服务“一带一路”、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支撑。

关键词:质量管理;气象观测;体系文件引言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气象事业正面临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深刻变革,加快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今年2月,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试点建设工作会,引发部门上下强烈关注。

中国气象局在国家认监委的支持下,正在以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汇聚新动能,发挥认证认可的质量基础作用,切实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1]。

随着气象部门前期试点单位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体系建设成果已初见成效。

为了全面推进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进行了总部署,推广全国性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青海省气象局结合我省气象观测实际开展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建设的意义近年来,气象观测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气象观测体系基本形成,地空天观测业务全面覆盖,观测站网基本覆盖乡镇,气象观测业务稳定运行,观测新技术新方法不断突破,观测业务迅速发展。

但是,气象观测业务仍存在部分管理制度、规范和标准缺乏系统性;关键节点缺乏风险控制等环节,亟需以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全面提升观测业务发展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中国气象局明确提出推进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观测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建立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为指导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气象观测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完善业务流程、技术规范和标准,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观测系统持续改进和优化,推动管理系统科学化、国际化、现代化,从而逐渐提高观测数据的质量,增强对气象预报预警和气候变化研究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导言:气象观测是指通过观测和记录天气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等,以及观测仪器的运行状态,来获取与气候和天气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准确可靠的气象观测数据对于气象预报、气候研究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气象观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观测数据的质量管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以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为主题,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地探讨这一问题。

第一部分:什么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1. 什么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涵盖了观测设备、观测流程、数据处理和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体系。

它通过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的设备维护和校准、数据质量控制以及适时的质量评估等手段,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连续性。

2.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气象观测数据是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的基础,准确的观测数据有助于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为公众生活提供更精确的天气预报信息。

而不准确的观测数据则可能导致预报误差和对公众生活的不良影响。

建立健全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公众安全和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1. 观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观测设备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的基础,它包括仪器的选择、采购、安装和维护等方面。

定期对观测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保证其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保证观测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

2. 观测流程的规范观测流程的规范化对于确保观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

规范的观测流程应该包括观测仪器的摆放位置、观测时间、观测方法和数据记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3. 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控制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它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核查、比对和筛选,找出异常值和误差,并进行修正和删除。

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并减少无效数据的影响。

常用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包括雷达回波质量控制、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以及人工核查等。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开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08•【字号】汴政 [2023] 33号•【施行日期】2023.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开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汴政[2023] 3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2023〕31号),加快推进开封智慧气象保障高质量发展先行试点市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视察河南及开封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为开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勇做开路先锋提供坚实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以智慧气象为特征的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智慧气象保障城市内涝治理、保障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全国一流。

智慧气象在全省先行示范,整体实力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到2035年,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基本实现,智慧气象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智慧气象全面建成,气象保障高质量发展水平全省领先。

二、重点任务(一)保障平安开封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1.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防联动机制。

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落实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责任。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防联动机制和全社会响应机制,细化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气象灾害防御指引。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体系文件编写指南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体系文件编写指南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编写指南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essential to develop a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QMS) for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This QMS includes various documents that outline the protocols and procedures for observing and recording weather data accurately. The purpose of this QMS is to ensure consistent and reliable data collection throughout the observation network.为气象观测编制质量管理体系(QMS)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QMS包括各种文件,用于规定准确观测和记录天气数据的协议和程序。

这个QMS的目的是确保整个观测网络能够进行一致可靠的数据采集。

In order to create an effective QMS, it is crucial to establish clear guidelines for each component of the observation process. This includes instructions on how to conduct the observations, record the data, perform maintenance on observation equipment, and validate the accuracy of the collected data. By providing detailed guidelines, observers will have a standard framework tofollow, minimizing errors and ensuring consistent data collection.为了创建一个有效的QMS,建立每个观测过程组成部分的清晰指南非常关键。

关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

关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

关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气象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气象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而在建设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标准,明确各项工作的标准要求和操作规程。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和评价,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和标准化运行。

二、设备监测和校准
设备监测和校准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

针对气象观测设备常常受到气候、地形和环境等诸多影响,需要不断进行监测和校准,以保证设备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机制,及时清洁、检查和维修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人员管理和培训
人员管理和培训也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机制,对各级气象观测人员进行科学的聘任和管理,对不同级别的人员进行不同的管理和考核。

同时,需要加强对气象观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气象观测和维护设备的技能和素质,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技能水平。

四、数据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控制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建立相应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加强对气象观测数据收集、传输、储存、检查和评价的全过程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数据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异常问题,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

关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

关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析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指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对气象观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监控和优化,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关键问题分析的角度,探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可能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观测设备和仪器的选型。

观测设备和仪器是气象观测质量的基础,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观测数据的质量。

在建设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观测设备和仪器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同时结合气象观测的具体要求,选用适合的设备和仪器。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确保选用的设备和仪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能够满足观测需求。

第二,观测操作规程的制定。

观测操作规程是对气象观测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进行详细规定的文档,是保证观测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建设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制定完善的观测操作规程,明确各项观测指标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确保规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完善不同观测项目的操作规程。

质量控制与监控。

质量控制与监控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控观测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建设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与监控机制,包括设立观测质量控制指标、开展数据质量检验、制定纠偏和校正方法等。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与监控机制,以及如何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处理观测数据异常情况。

第四,数据管理与共享。

数据管理与共享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和共享平台,实现观测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使用。

在建设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数据管理与共享机制,包括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共享与开放、数据安全与保护等。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以及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五,人才培养与培训。

人才培养与培训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才能够保证观测质量。

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 wmo library

国家气象和水文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 wmo library

第5章: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2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1
实施综述........................................................................................................................................27
2.4
企业治理与ISO 9001....................................................................................................................4
2.5
ISO 9001认证与注册....................................................................................................................5
5.4
步骤3 – 招募有经验的组织或个人提供帮助..............................................................................29
5.5
步骤4 – 为员工提供ISO 9001入门培训......................................................................................30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分析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确保我国从气象大国发展为气象强国,从2017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开始了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为增强气象观测质量提供了保障,为深化气象改革提供有利支撑,其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

基于此,本文对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分析探讨,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关键问题;发展思考1质量管理体系1.1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质量的定义是“一套固有特征达到各项要求的程度”。

质量管理则是指挥和控制同质量相关的组织协调活动,其重点是产品自身的质量和质量实现的主要手段,为了完成质量管理工作,应将同质量相关的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工作做好。

质量管理体系则是通过构建质量方针、目标及实现目标中的相关要素,通过为其提供产品或对应的服务而建立并顺利实施管理的组织结构、流程、相关程序和资源。

应在客观测量的基础上,通过“PDCA”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实施等一系列过程。

1.2气象部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试验性探索,在WMO的倡导下,各成员国相继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据WMO秘书处统计,截至2015年,WMO 的192个成员国中有117个国家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比例为61%。

其中欧洲成员国实施率最高,为94%,亚洲成员国实施率仅为50%。

对于一些欧洲发达国家来说,因运作机制发生改变,气象部门的企业化运作过程中需要做好质量管理体系与成本核算。

另外,参与国际气象服务竞争的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则成为了基本门槛。

我国作为WMO重要成员国,在气象观测领域的部分业务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尝试,如气象计量实验室的认证、陕西省气象局和上海市气象局部分业务完成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由此不难看出,新时期在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的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管理现代化和气象软实力的重点工作。

2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2.1缺乏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法有效支撑。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思考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思考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对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思考提起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这不仅符合我国未来发展的规划,还紧跟国际的发展步伐。

为了使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更加的优化以及完善,首先对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以及目标进行叙述;其次对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方法进行探究;最后提出关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难点以及其相关思考内容。

关键词: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思考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以及大众对气象观测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且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基层气象观测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思考不仅能够方便大众的日常生活,农民丰产增收,还能够为国家科学的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

基于此,对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思考进行重视能够为往后基层气象观测的发展与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1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背景和目标基层气象观测质量体系作为国际上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以及保障的主要衡量体系之一,在我国政府所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明确的指出要将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纳为国家的强国发展策略,并且在国际上该方面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多个国家的认可,开始依照国家的标准以及规定进行相应的部署工作[1]。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进行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使我国由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方向转变,近几年间,我国已经建立了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试点,通过这种方式为往后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质量保障。

2质量管理体系核心理念和方法的实现在基层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对国际所发布的管理标准以及要求进行深入的探究和严格的遵循,并且要将其中的重点放在PDCA 的方法和在气象观测管理体系风险基础之下思维的表现。

下文主要对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叙述以及分析。

2.1全面梳理气象观测过程。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外供方管理指南》编制说明

《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 外供方管理指南》编制说明

气象行业标准《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外供方指南》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提出并归口。

2019年4月23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下发了《法规司关于下达2019年第二批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气法函〔2019〕25号),确定将46项标准项目纳入2019年第二批气象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由各有关省(市)气象局、直属单位组织实施。

本标准项目编号:QX/T-2019-57。

2.协作单位本标准由上海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陕西省气象局等共同起草。

3.主要工作过程(1)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总体要求,上海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陕西省气象局等6家单位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开展观测领域质量管理体系建设,2018年9月,各试点单位均通过ISO9001认证。

(2)按照中国气象局的部署,将在全国其他省(区、市)气象局开展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体系的试点推广。

为规范各单位建设,在观测司的统筹安排下,在2019年山洪项目快速立项项目中设立了“外供方管理指南”这一标准,并于2019年4月正式完成立项。

(3)2019年5月,开展了标准编制的前期调研工作,通过现场调研、远程咨询等方式了解体系相关单位的意见和外供方管理工作的具体方式。

(4)2019年6-9月,正式开展标准编制,并完成初稿。

(5)2019年10-11月,自行征求相关领域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修订。

(6)2019年12月,初步形成征求意见稿,征求各单位意见。

4.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顾浩、李雁、张佳婷、袁翔、张重祥、杨艳等,主要分工如下:顾浩,本标准起草负责人,负责组织标准初稿编制,征求意见稿、终稿的修改等。

李雁,本标准第二起草人,负责参与初稿编制,组织专家审核并征求意见。

张佳婷,负责资料收集,参与初稿编制。

其余人员,负责资料收集汇总,参与内部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行业标准《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507 )提出并归口。

2019年 4 月22 日由中国气象局法规司下达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项目编号QX/T-2019-61 ,立项名称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指南》。

2、牵头单位本标准编制牵头单位是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3、协作单位本标准的编制协作单位包括:北京市气象爱局、安徽省气象局、江西省气象局和河北省气象局等。

4. 主要起草人及所做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李雁、雷勇、张鹏、王得来、汪勇进、罗晶、徐梦维,其分工如下:李雁,本标准起草负责人,负责整体架构设计、组织和终稿修改;其余人员,负责资料搜集、参与初稿起草。

4. 主要工作过程本项目于2019 年 4 月份成立标准起草组,开始有关本标准的编写工作。

2019年5-6 月份,项目组从各种渠道收集与本标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中国气象局相关管理文件以及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相关技术文档,并对国内气象组织及本标准可能使用者的信息和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较和研究。

基于研究结果初步制定了本标准架构。

2019年7-9月份,制定标准的编写分工,汪勇进负责引言、徐梦维负责1-3 章编写,张鹏负责4-6 章编写,罗晶、王得来和汪勇进负责第7章编写,汪勇进负责第8-9 章编写,并制定了标准的编写原则、体例和时间等要求,构建了专用微信群就编写过程中问题进行及时沟通,9 月底前完成了标准的初稿编制。

2019年10 月,李雁对整体标准的初稿进行了统稿,并和全国第一批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单位、专业机构人员进行了沟通,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主要为如下几方面:弱化引言部分内容,尤其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与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将本标准中涉及到的相关术语和定义统一放到《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

2019年11-12 月,再次修改,主要为:保持格式的统一;本标准中引用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规范性;结合《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指南》和《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编制指南》两个标准,弱化本标准中文件编写和内审以及内审员管理相关内容;重新修订体系保持与改进章节。

最终形成标准再改稿。

目前稿:基于再改稿向体系建设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相关技术人员提交标准征求意见材料。

根据反馈意见,项目组修改了编制说明,补充了起草组人员名单,并对初稿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包括规范性引用文件等部分。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1. 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遵从如下原则:符合性: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本标准以GB/T 1.1—2019 给出的规则起草,参考出版行业的相关编写规定,遵照中国气象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政策、标准及其规范,以及气象行业标准的特点;第二个层面:本标准满足ISO9001 标准族中相关要求,同时根据我国气象观测实际特点制定,标准的建设满足我国气象部门当前的管理和业务运行现状。

连贯性:本标准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一部分,仅仅针对在观测领域如何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详细描述,本标准中所用到的术语、涉及体系文件编制、内审等环节内容在系列标准的其他标准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本标准仅仅引用其余标准中相关章节号,以体系系列标准之间的关联性。

适用性:本标准在满足WMO 和ISO 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气象观测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实际特点制定,适用于国家级单位、省级单位、地市级和县站级单位;同时,可为我国气象部门其他领域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系统性:本标准将对我国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对已建成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位给予后期完善工作的参考。

本标准中所有概念、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应被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的,没有哪一个概念或原则比另一个更重要。

在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和原则时,应结合气象观测业务实际,综合考虑。

标准具体编制时,如引用其他相关标准内容,则在本词条下面以注解的形式就气象观测相关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

2. 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2.1 标准的主要内容本标准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指导待建单位完成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改进。

标准中内容设置一方面参考《GB/Z 30006 —2013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同时结合我国气象观测以及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实际用到的相关基础内容和相关定义,标准整体包含六章,其中:第 1 章界定了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的范围;第 2 章为本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规范性应用文件;第 3 章为本标准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第 4 为我国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依据;第 5 章体建设原则介绍;第6-9 章为本标准的核心,分筹备、实施、认证和保持与改进。

其中:第 6 章为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筹备阶段,共 5 个部分,分别为气象观测业务和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界定、体系建设的组织方式、建设任务划分以及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

第7 章为具体体系建设过程,包括11 个方面环节,分别是:体系建设前的专项培训、体系框架设计、体系建设方案制定、质量本单位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梳理确定工作项和业务流程、编制体系文件、体系文件的控制、体系的试运行、内审员培训、内审和管评。

第8 张为体系初次认证中各体系建设单位主要工作,包括认证的准备、配合外部审核以及获取认证后的后续活动等。

第9 章为体系的保持与改进,实现PDCA 循环运行。

2.2 标准的编制依据本标准按照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GB/Z 30006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同时考虑气象观测业务特点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和GB/T 19004、GB/Z 30006 的相关内容,在世界气象组织(WMO )质量管理框架(QMF )以及中国气象局质量管理体系总体框架(QMS-O-CMA )要求下进行设计和编制。

2.3 主要技术指标来源本标准在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上,充分满足了我国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现行建设标准规格和技术要求,覆盖气象观测的要求并有所提高,充分总结和融入了国际招标的技术要求,并和ISO 9000:2015,IDT 国际标准、GB/T 19000-2016 国家标准以及WMO 《国家气象水文部门和其他相关服务提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2017 版的最高指标要求看齐。

三、综述报告2017 年初,中国气象局党组决定在我国气象领域开展基于ISO9001 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经研究决定先在气象观测领域开展,建设工作采用先试点建设后扩大的方式进行,试点工作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陕西省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和上海物管处先行开展,总体由探测中心牵头,为配合前期试点建设总体设计、工作推进,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全国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试点建设总设计师团队,挂靠在探测中心。

按照总体部署,2018 年9 月前期五家试点单位均完成了试点建设工作,并通过了ISO9001 认证。

按照全国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和进度安排,2018 年9 月底启动了体系扩大建设工作,为后续建设省份(单位)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经过总设计师团队和中国气象局综合司协商,凝练前期成果,启动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编制工作。

基于上述背景,经观测司的协调和统筹安排,在2019 年山洪项目快速立项项目中立了“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中的“要求”、“基础和术语”、“建设指南” 、“体系文件编制指南”、“外供方管理”、“内部审核指南”共 6 个标准,以支撑全国观察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并为我国气象部门其他领域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本标准即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气象观测质量观念里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基础标准。

ISO 在2015 年改版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标准,里面用13 个大类的138 个定义对全球各行业通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术语进行了说明和界定。

气象是全球各行业之一,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部分术语采用了ISO 9000 中的相关术语定义;除此之外,通过前期试点建设阶段的总结,我们也发现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中国有许多术语需要进一步界定,尽管我国的气象观测部门有系列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

因此,本标准制定前期,我们分析了本标准中需要吸纳GB/T 19000 中的相关术语,除了采用原文应用之外,在对应词条下面用气象观测的语言进行了解释说明;此外,从我们气象观测业务中技术装备业务、数据获取业务、数据处理业务和运行保障业务四方面分析,抽取了本标准需要明确的术语定义。

整体标准编制进度为:2019年1-4 月进行调研,为标准的立项做准备工作;2019年 4 月,成立标准起草组,开始有关本标准的编写工作。

2019年5-6 月份,项目组从各种渠道收集与本标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中国气象局相关管理文件以及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相关技术文档,并对国内气象组织及本标准可能使用者的信息和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较和研究。

基于研究结果初步制定了本标准架构。

2019年7-9月份,制定标准的编写分工,汪勇进负责引言、徐梦维负责1-3 章编写,张鹏负责4-6 章编写,罗晶、王得来和汪勇进负责第7章编写,汪勇进负责第8-9 章编写,并制定了标准的编写原则、体例和时间等要求,构建了专用微信群就编写过程中问题进行及时沟通,9 月底前完成了标准的初稿编制。

2019年10 月,李雁对整体标准的初稿进行了统稿,并和全国第一批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单位、专业机构人员进行了沟通,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主要为如下几方面:弱化引言部分内容,尤其是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与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将本标准中涉及到的相关术语和定义统一放到《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

2019年11-12 月,再次修改,主要为:保持格式的统一;本标准中引用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规范性;结合《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指南》和《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编制指南》两个标准,弱化本标准中文件编写和内审以及内审员管理相关内容;重新修订体系保持与改进章节。

最终形成标准再改稿。

目前稿:基于再改稿向体系建设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相关技术人员提交标准征求意见材料。

根据反馈意见,项目组修改了编制说明,补充了起草组人员名单,并对初稿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包括规范性引用文件等部分。

四、采用国际(国外)标准情况该标准编制适用于我国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本标准中的部分相关术语参考WMO 《国家气象水文部门和其他相关服务提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GB/Z 30006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以及气象部门为建设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正式发布的公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