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摘要:随着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大学校纷纷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摸索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果。

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就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简单探讨,并针对这些缺点和不足,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希望能对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教学问题解决策略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是连接其他各个学科的纽带,是一门培养健全人格、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必修课。

《201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¹语文既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

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但是由于受长期以来盛行的功利主义影响,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期待更偏向于语文的工具性价值,而忽略了其人文性特征。

这样就使语文丧失生活,丧失人的特征,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因而也就没有了亲和力可言。

因此要想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进步和发展,明确现阶段的问题,探索合理的解决策略很有必要。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教学理念的落后(1)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

“教学”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就是“教师相长”的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但强化的情况下,部分教师的“教”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教师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由“主体”变成了“客体”²,学生的话语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也被淹没。

(2)过于强调课本内容,忽视联系生活实际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

中国历来有”唯书本至上”的传统,这种传统的负面影响根深蒂固。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论文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论文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摘要】身为语文教师,我没有停止过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没有停止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更没有停止过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观察与反思。

新课改是教学的依据。

新课标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注意创设教学情景,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新课标课堂改革作业设计创新发展关于语文新课改来说,我最初的的认识是主要有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的方式;二是转变学的方式,即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往往我们的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

如此反思自己过去曾经努力求索的课,过于注重知识灌输,所以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兴趣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

当学生对知识不感兴趣时,一个再小的任务对他来说也是负担,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反之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教师的责任在于以丰富的教育经验、智慧和教育艺术来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激活”状态,从而爆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之责任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每课的内容,巧设导语或问题或联系生活的课堂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教学愉悦、民主化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平等友爱、自主创新、合作发展”是当今教育的灵魂和主题。

我们要公平看待每一位学生,搭建学习互助小组学习平台,让小组中每一位成员互助共存、共同发展,从而达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组与组之间公平竞争、互促共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同时,还要拓展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发现更多的美丽贝壳,让他们一路带着成功的喜悦去领略无数心旷神怡的风光,引领他们逐步具有亲情爱心、自主发展、团结协作精神等诸方面的品质,真诚的为他们走向人生的辉煌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摘要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改革方针,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我校认真学习、研究且执行了基础教育改革计划。

教育改革工作的执行也是教学工作推进的一个重要突破。

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改革后语文教育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认识课程目标对于教材编写、教学、评价等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改革语文教学,首先要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而当我们把《课标》精神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结合起来思考时,就会对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那就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素质提高以及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

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们都深刻的体会到了新课程的与众不同。

然而庆幸的是,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新课改以新的生机。

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对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研究性学习观,是基于人类对学习能动的不断熟悉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

要培养学生的立异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改变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采用以题目为中心的主题式研究性学习的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立异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切实的落脚点。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基本、最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立异性的基本特点,是以鼓励学生亲自实践、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为主旨的。

它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给予每个学生主体性施展的广阔空间。

将“研究性学习”纳入课程计划,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僵硬呆板的教授教养格式,改变教师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练习的传统教授教养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机械操练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正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参与度低、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改革。

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一方面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缺乏真正的互动和参与。

而真正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的。

教师需要运用一些互动教学的方法,例如小组讨论、问题导学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课堂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来应对各种挑战。

课堂教学应该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例如课外实践、小组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课堂教学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改革。

现代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很多机遇,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改进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学习平台等工具进行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教师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和教学热情,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需求。

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和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人才。

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之我见-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之我见-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语文课堂改革之我见长期以来,小学教育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下,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跟不上新时代的发展。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被动者,没有积极性,缺乏参与意识,求知欲望不高,教与学不能很好地配合,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的说教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

新的课程教学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获得知识的引领人。

尤其小学阶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孩子,更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把新的教学思想引入课堂教学,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打破陈旧的教学思想,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几个环节,常规教学就是教师按照语文教学的几个环节,在课下积极准备,查资料,写教案,然后课堂上按照自己所准备的内容,站在讲台上,振振有词的照本宣科。

而讲台下的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走,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是教学的中心。

课堂上教师把自己的意志传递给学生或者要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学习,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自主、主动的权益和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这种教学以教案为本,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可是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低,注意持续时间短,造成一节课下来,收效甚微。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突破传统的教案教学方式。

目前,各个学校都在提倡打造高校?n堂的举措,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课件共享,互相听课,观摩教研等系列活动,极大地改进了传统单调的教师授课方式,让学生的课堂生活得到了丰富。

教具灵活多样,教法不拘一格,如此才能营造出理想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更好的情感交流。

二、创设愉悦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崔峦课程改革逾十年,成绩得失已昭然。

反思总结正当时,规划未来不容缓。

自2001年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体现在:先进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课程目标比较全面、明确,课程内容比较丰富、灵动,教学活动有许多积极变化,儿童阅读在许多地区、学校蓬勃开展,课程评价改革提到日程……但是,问题和不足也不少。

我认为,最大的不足和遗憾是,减轻师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期望,至今没有实现,师生教与学的负担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改革是硬道理。

”依我之所见,今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在现有的课程框架之中,持续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做到“四个必须”。

一、识字、写字教学必须加强针对目前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比较忽视识字、写字的问题,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小学低年级教学,必须扭转把大把大把时间花在问许多价值不大的问题、逐段分析内容的状况。

在识字、写字上,舍得花时间,设计一个个有趣、有效的教学活动,夯实识字、写字、学词教学。

由于当前普遍重视学前教育,许多儿童入学前就识了不少字,少则一两百,多则一两千。

建议教师在每堂识字课前,要调查、了解学情。

在教学中,宜采取分层教学,给识字较少的孩子更多的学习、实践的机会,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各得其所。

要加强识字的复习、巩固,口头组词,把新识生字编成儿歌、短文,放在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很好。

要重视写字的指导。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规范、美观的范写进行指导,是个好办法。

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要常抓不懈,直至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低年级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

多识字,写好字,乐于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保底的教学目标。

“抓好识字,基础牢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中高年级在教学中,则要鼓励学生利用字典、词典,自主识字、学词,培养独立识字能力,不断提高汉字书写水平。

课堂改革小学论文(8篇)

课堂改革小学论文(8篇)

课堂改革小学论文(8篇)小学课改论文篇一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教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学习体,尊重学生的学习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不同的学习需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一起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与探究的过程。

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还要信任学生、鼓励学生。

小学生虽小,但是却有着鲜明个性与巨大的潜能,为此,我们要信任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期待,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展开学习,勇于发表个人不同见解,体现教学的民主,让课堂上能够有更多不同的声音。

这样,才能使教学氛围更加愉悦、轻松,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其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

二、开展互动探究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传统教学,学生是教学的附属,只是在机械而被动地接收着经由教师传递的书本上现成的知识。

教师眼中的成功课堂是学生没有疑问,取得高分。

这忽视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只重书面成绩这是传统教学的重要弊端。

在新课改下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不是教学的附属,而是学习的主人,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构建者。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代之以启发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与教师展开积极的探究,形成师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才是新课改下成功的教学。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以问题来诱发学生探究动机,以问题为主线在师生之间展开互动探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大更宽的互动平台,改变传统教学的单向灌输,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与交流。

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首先让学生任意出数,多大的数都可以,只要学生说出来,我很快就能判断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

学生发现我总是能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来,而他们在判断时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费时费力不说,结果还一定准确。

此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在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时,有没有简便算法,如果有的话,是什么规律呢?这样学生便会以此问题为主线来认真地观察这些数的特征,不断地进行假设、验证,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激烈的讨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新课程改革到现在,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仍然存在。

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呢?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下面本人将结合教学实践,从如下几方面谈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看法。

一、吃透教材是根本新课程改革让许多教师开阔了视野,观念进行了更新。

积极响应“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号召,为了和新课程接轨,教师唯恐被教材束缚,纷纷费尽心机,在教学形式与手段方面不断创新。

于是课堂花样百出,异彩纷呈。

但是由于忽略了深入钻研文本,课堂中夹杂着一定程度的肤浅、浮躁,有的课脱离文本,有的课甚至放弃文本。

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科学,导致一节课结束后,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教师过分关注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追求面面俱到,没有教学重点与难点;着眼于对单个词、句段的品悟、品读,使文本支离破碎而无视文本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中忽视教材,过早、过多地补充拓展内容,过多地进行非本学科活动,导致学科本位缺失。

针对这种弊端,所以我们仍要提出:“钻研教材”。

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要潜心研究文本,这是有效教学最基本的要点。

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目前,虽说强调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仍大多数为“秧田式”,学生面对教师依次而坐,教学仍主要是“师——生”的交流方式。

这种组织形式比较适合于知识的传授,但不利于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由于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分散的个体,又因为教学时间有限,在多数情况下,老师为了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把发言、交流的机会给了那些乖巧听话、“积极响应老师号召”的少数优等生,而大多数学生则沦为“老听众”,没有发言的机会,得不到老师的激励,思维处于消极或停滞状态。

针对这个弊端及教学现状,我们采用小组学习和集体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形式,灵活选择了双马蹄形、同心圆形、w型和双矩形等座位安排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合作学习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加以科学利用。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些教师尽可能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培养小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上的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参与评价。课堂上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教师评价。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因此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重视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与进步。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和情感。教师在评价时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或合作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优点加以表扬。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大部分教师已率先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首先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目中有人的教育。以此观点对照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目中无“人”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那种把学生当着等待灌输的容器的“满堂灌”、“填鸭式”且置之不论,就是那些所谓“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又有多少是真正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有灵性的人呢?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积极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组织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讲,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从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看,其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争。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论文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论文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

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许多优秀教师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更多的教师则是“穿新鞋,走老路”。

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的状态,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地提高。

“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着。

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

师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实际收效差距甚远。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充分预设,提高教学准备工作有效性进入新课改以来,“课堂生成”被很多教师盲目拔高,导致很多教师不致力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将课堂实际效益更多的寄希望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学时间的浪费。

其实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课前充分的预设对提高课堂实际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

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

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自主备课时还要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学法的研究与设计。

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同其他教师共享收集的教学资料,拟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商讨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

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的有机结合,能切实提高程序预设的有效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课前预习这个环节最易被很多语文教师忽视。

学生没有高质量的预习,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教学。

尤其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查阅工具书等,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比如熟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等,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节省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作为机器人,我并没有学过小学语文课程,但是从人类对教育
的探讨中,可以得出一些观点:
首先,小学语文课程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
听说读写,注重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此外,在教学中应该
运用更多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鼓励学生提
出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其次,小学语文课程可以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注重开发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如通过创意写作、实践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

另外,小学课程也应该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如诗词、文
言文等,让学生了解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心,
同时可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摘要: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先破后立,不破不立”的勇气和胆识,变革头脑中旧的观念,打破固有的条条框框,重构新的教育观念,探索课程改革前进的道路,积极开展创新性课外活动、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程理念改革思考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高标准要求的今天,语文教学改革急切呼唤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论进行指导。

尤其是在小学课堂,这种教学的有效性更需加强。

所以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顺势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性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篇篇的课文,长期以来,我们太习惯于讲深讲透课文的思想内容,太注重理性而忽略了感性。

现在看来,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阅读后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以及体验这种感受的过程,而这种感受不仅仅来自于课文,这种感受的深入和明确更不仅仅依赖于单独的一篇课文,它更需要唤起学生的经验,打开学生的想象,启动学生的情感,还需要教师的经验和情感的投入,甚至需要其他相关作品的介入来引起共鸣。

这样的一个互动、对话的过程已经不再是我们习惯的“教学”了,而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

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今天的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面对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他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各种能力。

因此,我们的培养目标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诸方面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树立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振兴中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大批各级各类优秀人才。

基础教育只培养少数尖子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潜能,扬每个学生之所长,使每个学生都成才。

再次,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比较专制的现象并不罕见。

要扭转这种现象,教师必须克服”唯我独尊”的思想,要真正把学生看成朋友,尊重他们的个性,建立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课堂教学改革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次深刻的变革,这不仅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一次颠覆,更是对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的一次革新。

在这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看法,希望能够对教育教学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意味着老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而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老师更像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老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与思考的引导者,这对老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认为老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改革也意味着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他们需要按照老师的指示和要求去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更像是学习的主体和参与者,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我认为学生应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也应该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源分散,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师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利用手段。

而在现代教育中,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和利用。

我认为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图书资料、多媒体工具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提供更多多样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课堂教学改革鼓励了跨学科教学和跨学段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在学科上的联系相对狭窄,学习内容较为单一,缺乏综合性和整体性。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这样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机械的记忆和重复复习。

而现在的社会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兴趣、需求和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于喜欢听故事的学生,可以使用故事讲解的方式来教学;对于偏向视觉的学生,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工具来帮助理解。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可能会逐渐过时,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未来的关键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开展实践项目、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现实社会中,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个体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和团队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对其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个性化教育、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成为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小学语文应该怎么做改革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它在小学生全面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新课改非常重视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除了训练小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新课改的进行。

好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本文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以及如何创新与突破原有的纲领,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提出一系列的看法与策略方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教学纲领一、语文能力的理解,要感性,要情意味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它不仅仅要培养学生们,正确地运用文字以及掌握文字,而且还要通过文字这个工具,为后续的学习与各项门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程在整体上,却存在着只注重理解认识,却忽略了语言方面的真实情感,只重视语句与段落之间的分析,却忽略了整体章篇的综合感性理解,实际反映出了以学科知识为主体,而非以学生思想的发展为主体的课程观。

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注重情感体验,是我们课程知识以及阅读的最基本要求,这一要求不断遵循着语文课程学习的规律,因为从古至今,语文教学都是文学性非常强的科目,绝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了浓厚与丰富的感情色彩。

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却忽略了学生们思想真实的体验,那么教学流程中阅读的功能就会减小,学生们阅读的效果同时也会大打折扣。

因为,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受到感情的熏陶,学生们就不会对文章中,所描摹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语言动作等等,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学生们的作文,以及作文的点评小学作文,是学生们语言文字的.表达,课堂中知识累积水平的体现,然而却不是衡量学生们反应快与慢的标准。

[语文教学,论文,课堂教学,其他论文文档][语文教学论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语文教学,论文,课堂教学,其他论文文档][语文教学论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语文教学论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理解是运用的前提,会用语文的习惯是学习语文的归宿与落脚点,即叶老所说的: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而能力的培养也好,习惯的形成也好,唯一的途径和方法是强化训练,这个训练的主体当然是学生自己。

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语文学习自身的必然需要。

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高境界。

现代教育论也告诉我们,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发展性目标。

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严把预习关;教师要有所不为,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外阅读三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心然趋势。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主体阅读【正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们都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其具体表现可以归结为“三少三多”:教师讲得比以前少了,学生的自学比以前多了;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多了;教师满堂问的情况少了,学生提问的机会多了。

这种局面的产生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也使人对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在教学中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思想的大问题,只有做好了给教师和学生“定位”的工作,才能谈得上如何去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如何去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少教师在心目中有这样的模糊认识,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越多,做得越多,教师的作用体现得就越充分。

其实不然。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满嘴冒白沫,但学生的脸上仍是一片茫然。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把这种教学概括为“高耗低效”的教学。

我认为,要想使教学改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雷友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雷友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雷友莉(开江县任市镇中心小学开江 636250)当我们认真反思当下的语文教学,欣喜之余又倍感疑惑。

一些教师追求课堂上的热热闹闹,追求浅层次的对话交流,追求无价值的文本挖掘,追求无意义的人文精神……新课改似乎只是“花样上的翻新”,忽视了引导学生潜下心来读书、品味、积累、运用。

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偏离了正确轨道,走进了耗时低效的“怪圈”。

如何从这个“怪圈”里走出来,使语文课堂从无效到有效,从低效到高效,这是深入推进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现就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很好的表达。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1、精心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

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

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激情授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把自己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当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

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播放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的画面,教师引导学生带表情和动作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来到海底,看到了什么样的珊瑚?什么样的海参?怎样的大龙虾?并把他们的动作表演朗读出来,这样让学生和老师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求,从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摘要】课程改革浪潮的不断推动,让学校教育变得更有生机与活力。

本文笔者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讲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思维;师生关系;批评;表扬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一些陈旧的不当的教学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脉搏,如《语文课程标准》五条建议中提及: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这就要求教师既然穿上了教学改革的新鞋,就不应再走传统课堂教学的旧路,取而代之的必然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

一、善用批评和表扬,正视课堂教学的细节问题
1.批评要有技巧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教改路上,孔夫子时代的“打手板”之类的做法已不适应教改的浪潮了,但学生总还是会有违反纪律的时候,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一节课下来,互相嬉闹的,坐姿不正的,甚至回答起问题来也是胡说八道的等等,这些场面屡有发生,怎么办呢?批评总是要的,但我们可以先把批评包装起来,再授予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易于改正缺点。

(1)善意的批评。

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想听到批评,但如果把批评转换一下形式,那效果也就不同了。

如全国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
在进行二年级的《程门立雪》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了一个学生,学生正回答:“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激动地说:‘你们真是爱学习、尊敬老师的学生。

’”另一个学生却没经老师允许,争着在一旁发言,教师并非勃然大怒,而是巧妙地把违纪学生的行为与文中杨时尊敬老师的举动作比较,这样既指出了该学生违纪的实质,令该学生更深刻体会到其中的道理,又使全体学生有了更鲜明的形象理解,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2)间接的批评。

一节课40分钟,有耐性的学生可以一直专心致志地听讲,但仍会有坚持不下去的学生,如在《程》教学中,就有个别学生上课分心,但老师只是一句话:“不乱说话的同学应该得到老师的表扬。

”真可谓一语双效。

2.表扬也要有技巧
学生很喜欢听到表扬自己的话语,但如果表扬的方式过于单调,学生也会视“表扬”无睹,没有丝毫的促进作用,那样的表扬就“白表”了。

同样,在《程》教学中,贾老师所采取的表扬方式各异:①直接式表扬。

诸如:那个同学坐得真好;她写的字真好看;他读得不错、很好、相当好;还是这个同学坐得最好……几句话,直听得学生心里甜丝丝的。

②行动式表扬。

“谁读得好,老师就在谁的头上摸一摸。

”“被老师摸过头的同学举手”。

学生个个都兴奋地举起手来。

③递进式表扬。

“摸过头的同学都读得很好,都能受到老师的表扬,但其中有几位同学不但被老师摸过头,还让老师轻捏了一下鼻子,他们读得更好,那是谁呀?”几句话,直听得同学们既
羡慕,又后悔,羡慕别人可以被老师捏一下鼻子,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再认真点……如此出其不意的表扬着实把学生给逗乐了,令学生们不禁心里想:下一次,老师又要耍什么“招数”来表扬我们呢?为了得到这一份突如奇来的“礼物”,学生的思绪就不会四处瓢忽、留恋窗外了。

二、适当放纵课堂思维,允许学生奇思妙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而思维是因人而异的主观见解,故课堂思维并无唯一,小学课文《画杨桃》一课足以说明了这个道理。

我们不应把学生看作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极力要求学生迎合教本的唯一标准,强迫学生跟在教师的背后,配合教师上好每一节课。

这种墨守成规的做法往往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抑制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

在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往往会突发奇想,敢于异想天开,对待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和看法,我们应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允许学生奇思妙想,好好地保护孩子这种天性,并巧设契机,让课堂教学更有别致。

如某教师在教学《赤壁之战》的时候,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赤壁之战是一场怎样的战役。

教师引导学生从双方兵力(曹:八十万周三万)上考虑,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是一场以智取胜的战争,有的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学生说得头头是道,但老师并不加以润色称妙,如此一番之后,教师依然要学生从表面的数字上去考虑,硬要把学生引导到“以少胜多”上去,原本勇于表达
自己独到之处的学生一看这个“标准”,立时如泄了气的皮球般,懊恼自己为什么刚才不够“醒目”,没与“标准”相符。

教师不可以对课堂有太强的答案期待和预设性,尤其在阅读教学中,要摒弃标准答案的束缚,适当放纵课堂思维,允许学生有多角度、有创意的见解,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从而更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适当与学生交换位置,合理拉近师生间的关系
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往往是高不可攀、高高在上的,故往往有的学生会对教师敬而生畏,在教师面前不敢释放自己的潜能。

现时的教学反感强迫教学,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制度已早早落伍了,教师要乐教,学生也要乐学,双重起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而学生要乐学,首先是不畏,有相当的学生上课总不敢举手发言,担心出错,担心被老师批评。

而要消除学生不畏的心理,就要合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讲台与座位之间不再“神圣”,不再陌生。

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找准时机与学生交换角色,让学生也有机会站在讲台上,一尝“小老师”的满足感。

另外,我还常常跟学生一起进行各种竞赛,如朗读、书写等,故意让学生赢我一点点,让他们高兴高兴,自然而然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