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
强直性脊柱炎按摩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按摩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与四肢大关节, 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结缔组织病。
本病好发于青年男性, 中医称之为骨痹。
早期症状为下背疼痛,腰骶有僵硬感, 夜晚症状加重,清晨症状更为明显, 活动后减轻。
若病情发展, 则向上侵犯胸椎,使胸廓运动幅度显著减小, 可出现胸痛、胸闷、肋间神经痛;若再向上发展, 则胸锁关节、颈椎受累, 头的屈伸及旋转运动受限。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强直性脊柱炎推拿按摩
(1)患者俯卧位, 术者用双手掌根揉法在患者脊柱自上而下揉推
5~10分钟,见本图(1) 。
(2)术者用双手多指揉在患者督脉上揉推3~5分钟, 并以脾俞、胃俞、膈俞、肾俞、三焦俞、命门、八髎等穴为主 , 以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为度,见本图(2) 。
(3)患者仰卧位, 术者用右手食、中、无名指顺时针以肚脐为圆心,
进行摩推腹部5~10分钟, 并用中指点揉患者中脘、气海、关元等穴,每穴约1 分钟,见本图(3) 。
(4)术者用左手拇指按揉患者血海、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穴3~5分钟,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
(1)此症临床一般多以中、青年男性为多, 因此处于此年
龄段的男性朋友们应注意加强保健,增强健康意识。
(2) 以上的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一般10次为 1 个疗程。
坚持治疗定会有效, 要树立信心, 家人也应鼓励、帮助, 共同治疗。
(3)注意保养,适当运动, 卧硬板床,避免受风着凉,减少发作机会。
(4)饮食方面少食寒凉和发物,可适量多吃一些骨头汤、山药,温补食物及含钙质较多的食物。
中医养生脊柱的功能主治
中医养生脊柱的功能主治1. 前言脊柱在中医养生中被视为重要的保健部位,它被认为与全身的运动、机能、组织与器官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密切相关。
在中医理论中,脊柱被称为“命门之根本”,意味着脊柱的健康与全身的健康密切相关。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脊柱的功能主治。
2. 脊柱的功能脊柱是人体支撑和运动的重要器官,它具有以下几个功能:•支撑:脊柱能够支撑人体的重量,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保护:脊柱围绕着脊髓,提供了对脊髓的保护,避免外部冲击对脊髓的损伤。
•运动:脊柱的椎间盘和关节允许身体的各种运动,同时通过肌肉群的协同工作实现人体姿势的调整。
3. 中医养生脊柱的方法中医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来养护与保护脊柱的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3.1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脊柱和周围穴位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脊柱问题的方法。
常见的按摩方法包括推拿、拨筋等,通过按摩可以促进脊柱的血液循环,缓解脊柱酸胀、僵硬等问题。
3.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使用中草药来调理脊柱问题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脊柱问题,中医师可以选择不同的中药方剂,例如用于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缓解脊柱疼痛,用于滋养腰肾的药物可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3.3 饮食调理中医注重饮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增强脊柱的健康。
例如,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可以增强骨骼的健康,从而保护脊柱。
4. 脊柱功能主治脊柱的养生在中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主治以下一些常见问题:4.1 脊柱疼痛脊柱疼痛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问题,中医认为脊柱疼痛常常与气血不畅、湿热郁结等因素有关。
通过中医的养生方法,可以缓解脊柱疼痛,例如按摩、中药治疗和饮食调理等。
4.2 脊柱畸形脊柱畸形包括脊柱侧弯和脊柱前凸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中医的养生方法进行调理。
中医认为脊柱畸形常常与脊柱内气血不调有关,通过按摩、中药治疗和饮食调理可以部分缓解脊柱畸形的问题。
4.3 脊柱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会发生退行性变,例如椎间盘突出和椎骨关节炎等问题。
捏脊法动作要领作用及应用及注意事项
《捏脊法:动作要领、作用及应用及注意事项》捏脊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推拿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以其独特的动作要领、显著的作用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诸多注意事项,成为中医治疗和保健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动作要领捏脊法的动作要领至关重要,准确的操作手法是确保其疗效的基础。
施术者应洗净双手,保持手部的清洁和温暖,以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患者通常采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背部。
施术时,用两手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相对,着力于背部脊柱两侧的肌肤上。
拇指在后,食、中、无名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夹持肌肤,从骶尾部开始,沿脊柱向上边推边捏,一直捏到大椎穴(后颈部最高点的棘突下)处,一般重复 5 至 10 遍。
在捏拿肌肤时,要注意提拿的力度要适中,不可过轻导致难以起到刺激作用,也不可过重而损伤肌肤。
提拿的速度要均匀,不宜过快或过慢,以保持节奏感和连贯性。
每捏 3 下需将肌肤轻轻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这样可以更好地刺激穴位和经络,增强疗效。
在操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手部的稳定和灵活,根据患者的芳龄、体质和病情等情况,灵活调整力度和手法的轻重缓急,做到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二、作用(一)调节脏腑功能捏脊法通过对背部脊柱两侧经络和穴位的刺激,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可以改善脏腑的气血运行,增强其生理功能,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失眠、心悸、气短等心肺功能失调的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二)增强免疫力捏脊法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通过刺激背部的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于预防感冒、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三)促进生长发育对于儿童来说,捏脊法更是一种促进生长发育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营养吸收,从而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捏脊法还能够刺激脊柱上的相关穴位,促进脊柱的生长和发育,对儿童的身高增长和身体形态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脊椎按摩手法教程
脊椎按摩手法教程脊椎按摩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理疗方法,它通过按摩脊椎,对身体进行调理和保健。
正确的脊椎按摩手法可以缓解腰背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血液循环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脊椎按摩手法,以供参考。
一、揉推手法1.准备阶段:请被按摩者平躺在平坦的床上,双腿自然伸直,身体放松。
2.按摩背部:按摩师将双手手掌从背部下方向上移动,用力均匀、缓慢地揉推脊椎两侧的肌肉组织,由上至下,反复进行数次。
3.按摩腰部:按摩师用双手掌分别按住腰部两侧,进行对称的揉推,力度适中,不要过于用力,同时可结合深呼吸,缓解腰背疼痛。
二、拍打手法1.准备阶段同上。
2.按摩背部:按摩师使用掌面或拳头轻轻拍打被按摩者背部肌肉,从上至下,由左至右进行,力度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以避免伤害。
3.按摩腰部:按摩师将双手掌贴近腰部,用力拍打腰部两侧,可结合深呼吸,帮助放松腰背肌肉。
三、揉捏手法1.准备阶段同上。
2.按摩背部:按摩师将双手手掌贴近背部,用力均匀的揉捏背部肌肉,从上至下,由左至右进行,力度适中,以被按摩者感到舒适为宜。
3.按摩腰部:按摩师用双手手指分别进行揉捏,集中在腰部两侧的腰大肌上,用力均匀,往复进行数次,有助于缓解腰背肌肉的疲劳。
四、推拿手法1.准备阶段同上。
2.按摩背部:按摩师将双手手指贴近脊椎两侧,用力均匀、缓慢地向下推拿,力度适中,以被按摩者感到舒适为宜。
3.按摩腰部:按摩师用双手手指贴近腰部两侧,进行有节奏的推拿,力度适中,主要集中在腰部两侧肌肉上。
总结: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脊椎按摩手法,包括揉推、拍打、揉捏和推拿。
每种手法都可以根据被按摩者的需求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力度要适中,手法要得当。
脊椎按摩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缓解腰背疼痛等不适症状,但请确保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按摩,避免受伤。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保持健康!。
简单了解捏脊法
简单了解捏脊法说说捏脊法我最早应用捏脊法是因为母亲睡眠不佳,眠浅易醒,且夜间小便偏多。
临睡前捏脊6次,并将骶椎处用手掌以摩法擦热,当晚就一夜安睡。
后每天坚持捏脊,一个月后就感觉精神佳,气力足,睡眠好。
后来在临床上介绍给患者用,体会到捏脊对于虚性体质常见的疲乏、消瘦、失眠、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怕冷、易感冒、肩背腰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各种文献报道中的适用范围则更为广泛,将它誉为调理虚性体质的“金钥匙”也不为过。
捏脊法主要作用于各脏腑背俞穴(即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在背部的俞穴)、督脉循行在背部的各穴和华佗夹脊穴(部分背俞穴见附图)。
督脉为“阳经之海”,故其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有关。
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
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及五脏背俞穴的刺激,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以现代医学的理论解释,脊柱两侧是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干,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
捏脊疗法通过对这些神经节、干的刺激,借助神经、体液因素来调整内脏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
捏脊法的操作方法一、每晚睡前施治,受术者最好空腹。
二、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
最好不要中途间断,以利经气流通。
三、到颈部时算作一次完成,再重复第一步,由尾椎往上捏脊,每晚由下而上捏六遍,背部有轻松感,第二天晨起通体舒畅。
一开始经络阻止严重者在捏完后的几天内,背部还会有疼痛感,但会越来越轻松,不必担心。
四、遇到肌肉僵硬、阻塞严重的情况,被捏者可能会疼痛难忍,此时可力度稍减或稍停片刻(但手指不可放开)。
五、大人小孩均可捏,小婴儿则建议用食指及中指沿脊椎两旁按摩即可。
提示:有些人第一次捏脊会很痛,有的人会疼的掉眼泪,如果坚持了下来,疼了三天之后开始有通畅的感觉。
中医适宜技术推拿疗法--五大养生功效!
中医适宜技术推拿疗法--五大养生功效!推拿疗法古称按摩、按跷等,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基础指导下,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
当今在重新认识天然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的优越性时,推拿这一传统的不药而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目前推拿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骨伤科疾病、周围神经疾病及一些内妇儿疾病,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一些骨伤疾病,例如退行性脊柱病变、肩周炎、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上,推拿疗法已经成为首选疗法。
很多人将中医推拿视为按摩,认为是一种保健的方法,其实推拿是正经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对某些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推拿与一般的按摩不同,需要讲究手法以及力度,还需要了解各个部位的结构以及穴位,因此就能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
中医推拿有哪些功效?推拿手法调理颈椎病1疏通经络经络是分布于人体全身的组织可以起到调节脏腑,保持人体平衡的作用。
中医治疗疾病,往往就是根据经络来对各个部位进行调节,而按摩就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效果,主要就是对局部的神经以及组织进行刺激,来达到促进作用。
2终结组织黏连对于局部产生损伤,并且造成了炎性组织黏连的情况,就可以通过推拿来进行治疗。
这种情况一般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都会出现问题,并且还会有大量的病变产物出现,此时不容易解决组织之间相互黏连的问题,就可以通过推拿的手来逐渐松解。
3解决错位在生活中,由于剧烈运动或者是意外损伤导致的错位情况是很常见的,一般都会寻求中医的治疗,因为中医也可以在复位的同时,保证不对身体造成损伤,这种治疗的手法也就是推拿手法。
常常适用于肢体部位或者是下颌关节等部位的复位,在复位之后,加以推拿的手法进行局部的气血促进,就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
4调和气血中医进行推拿的时候,讲究柔和的力,并且需要根据穴位以及经络来进行推拿,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刺激到整条经络,帮助经络来调整全身。
推拿背部的基本顺序,推错反伤身!一定要记住
推拿背部的基本顺序,推错反伤身!一定要记住什么是推背按摩疗法推背按摩疗法也叫通督按摩疗法,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流行于欧美的欧式油压手法和中医按摩的传统手法在背部通过肌肤涂抹油质减少摩擦力,加强对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的刺激保健按摩。
推背按摩的基本程序1.用分推手法把按摩油均匀的涂在顾客的背部。
2.叠掌推督脉100次(振奋阳气,阳脉之首)。
要求:大椎穴→长强穴3.双掌推膀胱经(共4条经脉)50次。
大杼穴→白环俞穴4.侧掌推华佗夹脊30次。
5.推肩胛缘左右各15次。
6.推两胁,两边上下各10次。
7.横擦腰骶、肩背部,发热为止。
8.点按风池、肩井、天宗、肾俞、腰眼、秩边。
9.先热敷督脉,再热敷肩背、腰骶。
10.擦洗背部。
注:因为推督脉是重点手法,所以每次做辅助手法后再做几次推督脉的手法推背按摩的手法要求主要用推、擦、点按、拿揉补泻原则:1. 轻为补,重为泻2. 慢为补,快为泻3. 顺为补,逆为泻(大椎穴→长强穴是泻,长强穴→大椎穴是补)推背按摩的功效1.振奋阳气,对胃寒、宫寒、肾阳虚有很好的疗效2.提高免疫力3.调节内分泌4.缓解压力和疲劳5.平衡阴阳、调整脏腑推背按摩的理论依据中医理论和实践证明:人体病邪的产生与督脉气血的强弱变化有关,督脉气血运行受阻,病邪就会随之而生。
人身之阳气,对于人的生、老、病、死过程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督脉即为阳脉之海,又为一身阳气的统帅。
经络技巧公众号提示人身各部位阳气的变化均应与督脉阳气的变化相关,亦即督脉阳气的通达充盈,是人类生命延缓的根本保证故此,可以这样认识:人身脏腑、经脉等阳气的变化,实质上标志着督脉阳气的盛衰,督脉作为阳气的统帅,决定着人类生命的全过程。
推背通督按摩法是通过手法和借质(按摩油、精油、特制中药按摩油等)作用,以此达到同期经络、调其气血、振奋阳气的目的,进而能够协调脏腑、经脉的功能,使周身之阳气充盈,这样就可以使蒸气内守,外邪不宜入内,内邪得以祛除,即达到正本清源的功效。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ystemic manipulation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3 指导原则. 14 准备工作. 15 操作方法. 15.1头面部推拿. 15.2 颈肩背部推拿. 45.3 腰背部推拿. 45.4 胸部推拿. 55.5 腹部推拿. 55.6 四肢部推拿. 56禁忌症. 77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 77.1意外情况. 77.2处理措施. 8前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雷龙鸣,庞军,伦轼芳,甘炜,唐宏亮,周海丰,王开龙,向古生,李艺专,苏海玲,卢莉。
引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全身推拿方法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文件。
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推拿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
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脊柱按摩教学大纲模板范文
一、课程概述脊柱按摩是一门以人体脊柱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法按摩、物理疗法等手段,调整脊柱功能,预防和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脊柱按摩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脊柱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的基本知识;(2)熟悉脊柱按摩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操作规范;(3)了解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 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进行脊柱按摩的基本手法;(2)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按摩方案;(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素质目标:(1)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关爱患者;(2)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职业素养;(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操作安全。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脊柱解剖生理学1. 脊柱的解剖结构(1)椎骨的结构与功能(2)椎间盘的结构与功能(3)脊髓与神经根2. 脊柱的生理功能(1)支撑与保护(2)运动与灵活性(3)反射与调节3. 脊柱相关疾病的解剖基础第二部分:脊柱病理学1. 脊柱疾病的分类(1)骨性病变(2)软组织病变(3)神经根病变2. 脊柱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1)炎症反应(2)退行性改变(3)压迫性改变3. 脊柱疾病的临床表现第三部分:脊柱按摩技术1. 脊柱按摩的基本手法(1)按压法(2)揉捏法(3)推揉法(4)摩擦法(5)振颤法2. 脊柱按摩的操作规范(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2)按摩手法的运用(3)按摩的力度与节奏(4)按摩的部位与顺序(5)按摩的持续时间3. 脊柱按摩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第四部分: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方法(1)问诊(2)体格检查(3)影像学检查2. 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物理治疗(3)手术治疗3. 脊柱按摩在脊柱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第五部分:脊柱按摩实践操作1. 实操前的准备工作(1)环境布置(2)按摩床的选择(3)操作者的着装2. 脊柱按摩的基本手法实操(1)按压法实操(2)揉捏法实操(3)推揉法实操(4)摩擦法实操(5)振颤法实操3. 脊柱按摩的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脊柱按摩的理论知识;(2)示范法:现场演示脊柱按摩的操作手法;(3)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进行脊柱按摩的实操练习;(4)讨论法:针对具体病例进行讨论和分析;(5)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中医养生 捏脊让你一生无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医养生捏脊让你一生无病导语:我们都知道中医养生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仅能治病还能防病!人的一生总有生病的时候,但是怎么养生能让我们不生病?如果身体有病了,怎么样看...我们都知道中医养生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仅能治病还能防病!人的一生总有生病的时候,但是怎么养生能让我们不生病?如果身体有病了,怎么样看面相知健康呢?前段时间,遇到几个朋友,他们有的是因为工作疲劳导致的背部僵硬,有的是手脚发凉,比一般人怕冷。
我都向他们推荐了捏脊的方法,建议他们和家人互相捏,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很痛,坚持一两天后,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对我说,他们的背部感觉轻松多了,睡眠也比之前香了,再坚持一段时间,手脚发凉、怕冷的症状都会改善。
而且在和家人互相捏脊的过程中,加深了相互之前的感情,家庭关系也更和谐了,真可谓一举多得。
>>>中医养生教你日常如何养肝护肝捏脊,为什么有效人生于天地间,必然感受外界的邪气,再加上本身情绪的影响等,难免出现气血的淤积、堵塞。
哪里堵塞得最多呢?背部。
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我们背上几乎每一个脊椎旁边都布满了穴位。
中医讲,脊柱正中间是督脉,脊柱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
督脉总督全身阳气,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阳气最多的一条经脉。
通过捏脊,主要就是疏通了背部的气血,打通了一身的阳气。
捏脊通过对督脉及五脏背俞穴的刺激,不仅能疏通脊背这个全身气血的大枢纽,同时还能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人体气血通畅了,自然会少生病,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随之消失。
>>>早酒晚茶黎明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第十六讲捏脊
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穴位——第十六讲捏脊捏脊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推拿疗法,是老祖宗流产给我们的养生法宝,因为其操作是通过手指提捏脊背上的皮肉完成,所以叫“捏脊”,又因为对治疗“积滞”一类病症效果特别好,又称“捏积”。
【名称】脊柱【位置】后背正中大椎至龟尾成一直线。
【功效】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健身体的作用;推脊则能清热。
【主治】厌食、疳积、腹泻、腹痛、便秘、夜啼、发热等。
【怎么操作】自下而上作捏法,称为捏脊;用示、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
① 捏脊② 推脊【临床应用】(1)捏脊法是小儿保健常用的主要手法之一,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后天不足的一切慢性病,均有一定效果。
不仅常用于小儿厌食、疳积、腹泻等病症,还可应用于成人失眠、月经不调、胃肠疾病等。
(2)操作时亦可旁及足太阳膀胱经,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重提或按揉相应的背部俞穴,能增强疗效。
(3)捏脊一般捏5遍,前3遍仅捏不提,后2遍则每捏三下再将脊柱部皮肤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在捏脊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在捏脊后亦可按揉相应俞穴。
(4)推脊从上至下,能清热,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合用。
【推拿次数】捏单数,3-5-7遍;推100-300次。
(次数根据宝宝大小调整。
)【示例】【温馨贴士】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
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位置和身体情况等,灵活掌握推拿次数。
3、对于上肢部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一般均以左手为主(亦可先推左手,再推右手,或只推右手)。
4、若宝宝皮肤干燥,可适当使用介质,如清水、油等。
中医对脊柱的认识
中医对脊柱的认识一、背景介绍脊柱作为人体的支柱和保护神经系统的重要器官,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医对脊柱的认识也是中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解剖学、病理学、治疗学等方面来探讨中医对脊柱的认识。
二、解剖学认识1. 脊柱结构中医认为,脊柱由24个椎骨组成,上端与颅骨相连,下端与骶骨相连。
每个椎骨之间有一个弹性软骨盘,可以缓冲震动和承受压力。
同时,脊柱还有许多肌肉和肌腱固定在上面,使其保持稳定。
2. 脊柱功能中医认为,脊柱有支撑身体、保护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等多种功能。
其中最重要的是支撑身体和保护神经系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正确姿势和避免过度劳累以保护脊柱。
三、病理学认识1. 脊柱病中医认为,脊柱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脊柱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
常见的脊柱病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脊柱变形、软骨盘移位、神经受压等不良后果。
2. 病因分析中医认为,脊柱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外环境有关。
内因主要是气血不畅、肝肾虚弱等;外因主要是劳损、寒湿侵袭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四、治疗学认识1.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脊柱病主要采用针灸、推拿、草药等方法。
其中针灸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舒缓肌肉紧张;推拿可以改善软组织功能,缓解神经受压;草药可以调理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力。
2. 预防措施中医认为,预防脊柱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姿势。
例如,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保持适当运动量,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等。
五、总结中医对脊柱的认识是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涉及到解剖学、病理学、治疗学等多个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护脊柱,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姿势。
同时,在治疗脊柱病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采用中医药物和手法来促进康复。
脊柱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
脊柱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在医学实践中,手法是指医生凭借手的指、掌、腕、臂的劲力,灵敏感觉和千变万化的动作技巧,对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的各种方法。
因此,手法包括诊断手法和治疗手法两大类。
现在已有人将其称为手法医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与疾病斗争经验的总结,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中医的推拿按摩和骨伤科中,手法有着重要地位。
本讲义仅就脊柱手法调衡治疗作一介绍。
脊柱手法调衡是治疗脊椎病和脊柱相关疾病最重要的调治手段之一,也称之为整脊疗法。
它是一种物理疗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物信息疗法。
在治疗过程中,术者通过手力的技巧和手指的变化,刺激或调整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使该部位的物质结构状态以及体内的信息通道和能量传递发生变化,以实现调节平衡,完成治疗的作用。
根据治疗作用可分为调理手法和复位手法两大类。
第一节调理手法及其作用机理调理手法是指运用按揉、捏拿、点穴、指压、分筋、理筋等方法,传统医学称之为理筋手法。
此方法对脊柱周围组织或肢体软组织进行刺激,使其发挥由外向内的力学和信息学效应,推动壅滞之气血运行,调和营卫,缓急解痉,舒筋通络等,即对机体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整体的调节,使其达到正常的动态平衡。
脊柱调理手法的作用机理为:1.调整软组织结构状态手法治疗可以缓解或消除肌紧张或肌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消散气滞或血瘀,增强新陈代射,以达到消炎镇痛、恢复局部软组织生物力学平衡的目的。
2.改善有关系统的功能某一系统功能或能量代谢失调,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系列病变或症状。
通过对失调的系统功能进行调节,使其恢复正常,就能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如肌肉痉挛性症状,通过手法的调理作用,使肌肉放松、使变形得到恢复,痉挛就可解除,血液也因此通畅,相关系统的功能也随之改善,相关的症状也得到缓解和治愈。
3.调整机体信息及其网络系统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腑之间及各部位肢体之间,总是通过一定的信息通道来联系沟通,以传达各种生理和病理信号(在脊柱信息网络原理一章已有较详细的阐述)。
中医养生保健之中医推拿
中医传统养生要求人们保持好本身精、气、 神,积极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即内养正气, 外慎风寒等各种可能伤害人体的因素,从而 争取延缓衰老,增进健康。
中医推拿,运用各种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局 部,通过适当刺激,达到防治疾病、消除疲劳、 促进健康,使人身体轻松、心情舒畅、更有信 心面对生活的一种保健方法。
推拿养生的作用原理:
四、摩法
[操作]用掌面或指面贴附在体表作环形摩动的。 常用的有指摩法和掌摩法。
[要领] • 肩、肘、腕关节放松,肘关节微屈,指面或掌
面自然着力,不可用力下压。 • 操法时平稳均匀、缓和协调,每分钟频率120次
左右。 • 摩法与揉法都是环形操作,应注意区别:摩法
操作时不带动皮下组织;揉法要吸定于一定部 位,并带动该部位的皮下组织。临床中应用中, 两者可结合起来操作,摩中带揉,揉中兼摩, 根据具体情况、掌紧贴一定部位 作快速的直线往返摩擦的手 法,称为擦法。擦法温热之 性较强,可用于全身各部。
[要领] • 适当用力下压,要紧贴体表。 • 被操作部位应充分暴露,在
体表直接操作。 • 擦动的速度宜快,线路尽可
能拉长。 • 在操作部位应涂擦介质。
三、擦法
[临床运用] 作用:温经通络、祛风除湿、 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温中散 寒、宽胸理气、温肾壮阳等。 应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 筋脉拘急,软组织损伤引起的 疼痛、痉挛、肌肉萎缩、关节 屈伸不利,以及脾肾阳虚所致 的慢性腹泻、遗尿、阳痿、带 下等症。 一般用于治疗的结束阶段。 擦法是保健常用的手法之一, 如直擦腰府、横擦腰骶。
三.传统医学对推拿养生作用原理的认识
(三)加强合理运动,滑利关节筋骨
“动”是推拿疗法的特点, “动”包括三个方 面的内容: •促进气血的流动; •促进局部组织的活动; •对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
推脊的名词解释
推脊的名词解释推脊,古老的中医疗法,其原理是通过按摩人体背部脊椎,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舒缓疼痛、缓解疲劳、提升身体健康的目的。
推脊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技术,它更多地被视为一门艺术,它不仅能够使人舒适放松,还有很多其他的益处。
推脊这一术语在中医学中有其特定的含义,其中“推”指的是推拿按摩的手法,而“脊”则是指人体的脊椎。
脊椎是人体重要的生物学结构之一,它将人的骨骼、肌肉、神经和内脏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脊椎的健康状况对整个人体的运作至关重要,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引发各种疾病以及不适。
推脊的过程主要是将经过专业训练的推脊师的手掌、指尖、掌根等运用到人体脊椎的各个穴位上,通过旋转、推动、拍打、轻拍等手势,以拨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畅通。
在推脊的过程中,推脊师会应用适当的力度,通过针对性的按摩,能够分解僵硬的肌肉,释放紧张的神经,达到镇痛和松弛身体的效果。
推脊的益处不仅仅体现在纾解疼痛上,它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养分吸收能力。
通过推脊,身体内的能量流动得以顺畅,从而改善睡眠质量、增强养分吸收、加速新陈代谢、提升记忆力和专注力。
此外,推脊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姿势和体态,对于很多长期从事办公工作的人们来说,推脊可以调整因长时间久坐带来的不正常姿势,使身体重新找回平衡。
正确的姿势可以减轻颈椎、腰椎等部位的负担,减少因坐姿不当带来的脊柱问题,并能够让人更加自信地行走和站立。
推脊也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
在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往往以肌肉紧张、疲劳和情绪不稳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推脊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改善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湿气和寒气,从而减轻压力、恢复平衡,使人感到放松和轻松愉悦。
当然,推脊并不是完全适用于所有人群。
例如,孕妇、患有骨质疏松症或者骨折等严重骨骼疾病的患者,以及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特殊疾病的人应该避免推脊。
在选择推脊师时,也需谨慎选择,确保其具备相关证书和专业背景。
中医对脊柱的了解
中医对脊柱的了解标题:中医视角下的脊柱健康与治疗导言: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注重维护身体的整体平衡与健康,并且对脊柱的理解和治疗有其独特的观点和方法。
本文将从中医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中医对脊柱的了解,包括脊柱的重要性、脊柱功能紊乱的诊断方法、中医治疗脊柱问题的原理与方法等。
第一部分:脊柱的重要性和功能1. 脊柱在中医中的地位:中医将脊柱视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它具有连接头部与四肢、传导精气血的重要通道作用。
2. 脊柱的生物力学功能:中医强调脊柱的支撑和保护作用,它对人体姿势、运动和内脏器官的功能运作都有重要影响。
3. 脊柱与经络关系: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经络与脊柱有紧密联系,脊柱的健康与经络的通畅关系密切。
第二部分:脊柱功能紊乱的中医诊断方法1. 脉诊:中医通过脉搏的变化来判断人体脊柱功能的健康状况,不同脉象与脊柱的疾病有一定关联。
2. 观察与询问:中医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姿势、行走和相关症状,以及向病人询问相关问题,来判断脊柱是否存在问题。
第三部分:中医治疗脊柱问题的原理与方法1. 中药疗法:中医运用各种草药和配方,通过调理脊柱附近的经络和组织,达到舒筋活络、通血行气的目的。
2. 针灸疗法:中医采用针刺特定穴位的方法,以调理脊柱的气血运行、消除病灶及促进组织修复等。
3. 推拿按摩疗法:中医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刺激,促进脊柱周围经络的通畅,消除病痛现象。
4. 中医体操与保健方法:中医倡导适当的体操运动和保健方法,通过拉伸、扭转等动作,增强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第四部分:中医对脊柱的观点和理解1. 平衡观: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脊柱的平衡紧密相连,平衡失调会导致脊柱问题,也会影响人体其他器官的功能。
2. 综合观:中医将脊柱视为人体整体的调节中心,它与经络、内脏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脊柱问题的治疗中,中医医生会综合考虑病人的整体情况,而非只针对特定症状进行治疗。
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中医整脊治疗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中医疗法,旨在通过调整脊柱的结构和功能,恢复人体的气血流通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医整脊治疗可能还比较陌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一、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不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与脏腑通过经络相连。
当脊柱发生错位、紊乱时,会影响到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功能,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整脊治疗强调从整体出发,调整脊柱的同时,也注重调理全身的气血和脏腑功能。
2、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内连脏腑,外络肢节。
脊柱两旁分布着众多的经络和穴位,如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
当脊柱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压迫或刺激这些经络和穴位,导致经络气血阻滞,出现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整脊治疗通过调整脊柱的位置,解除对经络和穴位的压迫和刺激,使经络气血通畅,从而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3、筋骨平衡理论中医认为,“筋束骨,骨张筋”,筋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脊柱的稳定不仅依靠骨骼的结构,还依赖于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支持。
当肌肉劳损、韧带松弛或紧张时,会导致脊柱的力学失衡,容易发生错位和紊乱。
中医整脊治疗通过手法调整脊柱的位置,同时配合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手段,放松紧张的肌肉,增强虚弱的肌肉力量,恢复筋骨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脊柱生物力学原理从现代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脊柱是一个复杂的力学结构,具有承载、运动和保护脊髓等重要功能。
正常情况下,脊柱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一定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当脊柱受到外力损伤、不良姿势或退变等因素的影响时,脊柱的力学平衡被打破,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小关节紊乱等问题。
中医整脊治疗通过手法复位、牵引等方法,恢复脊柱的正常力学结构和功能,减轻对神经、血管的压迫,缓解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Chiropractic目次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3 指导原则. 14 准备工作. 14.1施术部位选择. 14.2体位选择. 14.3介质选择. 25 操作方法. 25.1传统脊柱推拿. 25.2现代常规脊柱推拿. 46 禁忌症. 57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 67.1意外情况. 67.2处理措施. 6前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庞军,雷龙鸣,伦轼芳,唐宏亮,甘炜,周海丰,潘科佑,王开龙,莫巧明,李建敏,高丽芳,芦玥,胡耀赏,黄忠军,李文琼。
引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脊柱推拿方法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文件。
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推拿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规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于2008年12月正式立项。
2009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在北京成立《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编写委员会,设计论证了《规范》整体框架,首先组织编撰《膏方》部分作为样稿,并对编写体例、内容、时间安排和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9年4月,《膏方》初稿完成并提请邓铁涛、余瀛鳌、颜德馨等著名中医专家审定。
2009年5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组织召开《规范》编撰论证会,同时对编写内容进行了分工并提出具体要求。
《规范》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领域权威专家编写。
每一具体技术规范以权威专家为核心形成编写团队,并广泛听取相关学科专家意见,集体讨论后确定。
2009年8月,召开《规范》编撰截稿会议。
编写委员会就编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广泛听取了相关学科专家意见,为进一步的修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12月,《规范》8个部分的初稿编写工作完成,以书面形式呈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组专家王永炎、王琦、郑守曾、张其成等审阅。
2010年1月~4月,听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就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讨论了初稿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2010年5月~8月,经过多次沟通交流,编写委员会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了编写内容和体例,之后将有关内容再次送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家审订。
2010年9月,初稿修订完成并在北京召开了审订工作会议。
根据审订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修订的参考样本,参编专家对《规范》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形成送审稿。
之后,编写委员会在综合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和修改,并最后定稿。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脊柱推拿指主要在脊柱相应部位施行相应推拿手法的一种养生方法,它是中医推拿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并借助于现代医学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针对健康人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而施行的一种推拿方法。
脊柱推拿通过理筋整复与疏通经络达到调节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脊柱推拿具有如下特点:1以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突出了脏腑经络理论在临证预防保健中的应用。
2吸收了现代科学知识,产生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脊柱推拿疗法。
3手法独特,疗效显著。
4适应症广泛,但是也有相对严格的禁忌症。
5辨病施法,辨证调治,有的放矢。
本《规范》的编写和发布,对于规范脊柱推拿的概念及其操作规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适于广大推拿从业人员使用。
本《规范》审定组成员:沈同、许志仁、桑滨生、李俊德、王琦、孟庆云、郑守曾、徐荣谦、刘红旭、刘平。
王永炎、邓铁涛、颜德馨、余瀛鳌、张其成等专家对《规范》进行了审订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脊柱推拿的术语和定义、指导原则、施术前的准备工作、常用推拿方法、禁忌症、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养生保健行业内的保健推拿(按摩)从业人员,指导从业人员开展脊柱保健推拿服务工作。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脊柱推拿Chiropractic指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现代医学解剖学与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主要在脊柱相应部位施行的一种推拿方法。
3 指导原则3.1脊柱主要应用于亚健康状态的调治。
此外还可预防其它各科疾患,如心脏神经官能症、颈源性头痛、糖尿病、膈肌痉挛、遗精、阳痿、神经衰弱、肥胖、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闭经、产后乳汁不足、后天性假性近视、功能性耳鸣等。
3.2实施脊柱推拿前要全面了解受术者整体状况,明确诊断,做到手法个体化,有针对性,着重于解决亚健康状态的关键所在;准备好施术时所需要的器材、用品,如按摩膏等;指导受术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加强与受术者之间的交流,使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3.3施术过程中施术者和助手要全神贯注,手法操作要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注意解剖关系和病理特点;认真观察受术者的反应情况,必要时调整手法。
3.4施术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10min,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
4准备工作4.1施术部位选择实施脊柱推拿前,首先要使背部等施术部位充分暴露,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无破损、溃疡以及化脓性皮肤病等影响操作的情况。
4.2体位选择4.2.1受术者体位选择体位选择应以受术者无不适感觉,施术者施术方便,有利于手法操作及减轻体力消耗为原则。
受术者常用体位:俯卧位、仰卧位、端坐位、侧卧位等。
4. 2.2施术者体位选择施术者体位:站立位和坐位,以前者更为常用。
4.3介质选择要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介质。
4.3.1麻油有健脾润燥之功,适于脾胃虚弱、纳差等。
4.3.2红花油有活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可适用于心腹诸痛、风湿骨痛、腰酸背痛等。
4.3.3凉茶水有明目醒脑、清热止渴、消食利尿之功,可用于小儿发热。
4.3.4滑石粉、痱子粉、爽身粉等有清热渗湿、防损止痒之功,可用于小儿斜颈、腹泻等。
5 操作方法5.1传统脊柱推拿5.1.1脊背推拿5.1.1.1体位受术者俯卧,施术者立于按摩床一侧,根据不同操作步骤调整与手术者的相对位置。
5.1.1.2操作步骤——牵拉腰背部、按揉脊背三线(督脉及两侧,2~3min)——按夹脊穴(1~2min)——弹拨脊背六线(双侧夹脊及膀胱经,5~8min)——点按脊背四线(夹脊及膀胱经内侧线,5~8min)——指推整脊(2~3min)——捏脊(2~3min)——压脊(2~3min)——肩背、腰骶部(2~3min)——叩击、拍打肩背及腰骶部(2~3min)——推脊背三线(督脉及两侧,1~2min)5.1.1.3适应症倦怠无力、全身困重,头痛、惊悸少眠,经常感冒,消化不良及情绪低落等。
5.1.2颈部推拿5.1.2.1体位受术者端坐,施术者立于侧后方。
5.1.2.2操作步骤——拿颈,弹拨颈部三线(督脉及两侧,3~5min)——点按风池、风府穴(2~3min)——旋转、牵拉颈部(2~3min)5.1.2.3适应症颈背酸痛,视力模糊,头胀且痛或头晕等症。
5.1.3脊背推油5.1.3.1体位受术者俯卧位,施术者根据不同操作步骤选择立于受术者的头侧或体侧。
5.1.3.2操作步骤——涂抹精油(1~2min)——拿、弹拨颈部(2~5次)——拿肩井(3~5次)——推肩背部(6~8min)——横擦肩背部(约2min)——直擦背腰部(约2min)——推夹脊(约2min)——弹拨膀胱经(约2min)——逆推膀胱经(3~5遍)——逆向推擦背腰部(约2min)——按压、弹拨臀部(约2min)——擦腰骶部(约2min)——上推督脉(约2min)5.1.3.3 适应症慢性疲劳、不明原因的周身疼痛,易怒、烦躁、悲观、情绪低落,长期紧张,头痛、失眠,以及消化不良等。
5.1.4踩背5.1.4.1体位受术者俯卧在按摩床上,施术者立于按摩床一侧,面向对侧按摩床。
5.1.4.2操作步骤——牵拉腰背及双下肢(约3min)——点按环跳、腰眼穴(2~3次,每次点穴约10sec)——“八”字分推腰背部(3~5次)——推腰背、按脊柱(3~5 min)——推腰背及下肢(1遍)——点按涌泉穴、拍打足底(1~2遍)——“八”字分推下肢后侧(1~2遍)——踩压下肢(1~2遍)——推下肢(2~3遍)——点按下肢(1~2遍)——点按承扶穴(1~2min)——跟臀交叉对压(2~3遍)——后伸牵拉腰骶关节(2~3遍)——交叉提拉上下肢(2~3遍)——后伸扳腰骶关节(1~2次)——叩击、拍打腰部及下肢(1min)5.1.4.3 适应症腰酸腿痛、疲劳、头痛、失眠、消化不良及情绪低落等。
5.2现代常规脊柱推拿5.2.1体位受术者以坐位、俯卧、仰卧为主,施术者立位或坐位。
5.2.2操作步骤——受术者取坐位,施术者立于其后,一手扶住受术者前额,一手用拇指揉法、三指捏法、拿法交替地在颈根部操作,放松颈后的斜方肌,头、颈夹肌,头、颈半棘肌。
——拇指指腹点揉肩胛骨脊柱缘菱形肌附着点、斜方肌肩胛骨附着点、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
——按揉颈部、胸背及腰部的脊上韧带及膀胱经。
——整复颈、胸、腰部偏歪较明显的棘突。
——受术者取俯卧位,施术者立于侧面,循背部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按揉,骶部。
——受术者俯卧于软枕上,双手自然分开放于床两侧,施术者立于床头,双手掌叠放于受术者胸椎段,令受术者作深呼吸,当其呼气时,双手同时用一冲击力下按,吸气时手掌放松,如此重复2~3次。
——受术者取仰卧位,头露出床外,施术者坐于床头前,一手托在受术者枕部,一手扶在其下颌下,两手同时缓缓用力,水平拔伸颈部,并左右小幅度转动数次。
——受术者放松,整个身体平卧于床上,双手交叉抱紧双肩,显露胸部脊柱棘突。
施术者立于床边,一手握拳,四指参差向上,垫于所需整复棘突间,一手放在受术者肘部,利用其自身重力,逐一整复胸椎后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