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正式版
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本(二篇)
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学工业企业的设备密封管理,促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环境,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提高生产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涉及封装技术的设备,包括密封件、密封装置和密封材料。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设备密封的管理责任体系,加强设备密封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支持,保证设备密封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设备密封的管理责任第四条企业设立设备密封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领导担任主任,负责设备密封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五条设备密封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 制定设备密封的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2. 审核设备密封工艺与材料的选用;3. 安排设备密封的监督检查和技术培训;4. 处理设备密封的重要事项和突发事件。
第六条设备密封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并总结设备密封方面的工作,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七条企业设备密封管理委员会应该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和相关文件的归档,做好设备密封工作档案的管理和保密工作。
第三章设备密封的监督检查第八条企业应该建立设备密封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设备密封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设备密封管理台账中,作为设备运行评价的参考依据。
第九条设备密封的检查内容应包括:1. 密封件的安装质量和密封性能的检测;2. 密封装置的运行状态和维护情况的评估;3. 密封材料的存储和使用情况的检查。
第十条设备密封的检查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包括现场检查、实验室测试和技术分析等。
第十一条设备密封的检查结果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四章设备密封的技术支持第十二条企业应该建立设备密封的技术支持制度,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文件。
第十三条设备密封的技术支持内容应包括:1. 密封件的选型和设计;2. 密封装置的维护和修理;3. 密封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第十四条企业应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交流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意识,提供技术支持的工作效益。
设备动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动密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设备动密封管理,确保设备运行安全、保证生产效率,避免事故发生、节约能源,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动密封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泵、阀、风机等。
三、管理责任1.设备部门负责本单位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
2.设备部门负责本单位所有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的指导工作。
3.设备部门负责本单位设备动密封管理所需的经费、设备及人员的培训等安排工作。
4.设备部门保证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符合本单位的需要及有关规定的要求。
5.设备部门要求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负责认真完成本单位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
四、设备动密封管理的组织结构1.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完成单位为设备部门。
2.具体职责分工如下:(1)设备部门制定设备动密封管理相关制度、流程及标准,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2)设备部门负责设备动密封的选型、采购、更换的计划编制和执行;(3)设备部门组织设备动密封的换件工作,监督和验收动密封工作的质量;(4)设备部门对设备动密封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五、设备动密封管理的工作流程1.设备动密封选型及采购工作:(1)设备动密封的选型应根据设备运行工况、介质特性等进行合理选择;(2)设备动密封的采购需按照公司采购制度进行,确保设备动密封的质量;(3)设备动密封的采购计划应提前编制并得到相关领导的批准。
2.设备动密封更换工作:(1)设备部门按照设备动密封更换计划进行;(2)设备动密封更换工作需在设备停机维修期间进行,确保设备动密封更换质量;(3)设备动密封更换后需进行试运行及性能检测,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设备动密封使用情况分析及调整工作:(1)设备部门要对设备动密封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做好设备动密封使用记录;(2)设备部门要根据设备动密封的实际使用情况及需求,及时进行调整管理措施。
六、设备动密封管理的考核与改进1.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应定期进行考核,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价;2.设备动密封管理工作考核结果要及时整理并提交设备部门,对不合格者进行整改、提升;3.设备部门要根据设备动密封管理的考核结果进行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设备动密封管理水平。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设备密封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为规范设备密封管理,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延长设备寿命,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密封管理。
二、基本要求1.设备密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按照标准规范安装。
2.设备密封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要求全部使用耐磨损,耐腐蚀和高温的密封件。
3.设备密封应具有优良性能,使设备的运转更为平稳、减少泄漏。
4.设备密封部位的压力、温度必须符合密封件的使用规定。
5.设备的密封部位必须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查,防止泄漏。
三、设备密封选型1.根据设备场所、材料、介质等要素综合考虑,选用密封件。
2.密封件材料必须符合设备要求,并要求厂家出示密封件的复合材料检测报告。
3.指定、验收设备制造厂家应提供密封件材料、质量标准等技术资料。
四、设备密封安装1.设备密封安装必须由技术工程师现场指导,安装人员必须掌握密封装配技术机械性孔插法装配技术等相关技术。
2.安装前必须检查密封件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无损坏和缺陷。
3.密封安装前应对密封面进行清洁,并按照说明书进行灌胶、装配。
4.安装完成后密封面应贴上标识牌,标明密封制造商、型号、安装日期等。
五、设备密封管理1.设备的安装、修理、更换必须由技术工程师指导。
2.设备部门必须制定设备密封台账,编号、规格、厂家名称,安装、维修、检测日期、记录泄漏情况,确定合格、不合格处理办法。
3.设备密封部位在检查或维修、更换后,应及时将信息录入密封台账。
4.检查不合格的设备必须及时开具维修申请单,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务必在形成问题的起始阶段立即进行维修。
5.在设备密封维修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环境,避免材料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的出现。
六、设备密封报废1.设备密封一旦失效即应报废,并在密封台账中以描红的方式作废注明。
2.设备密封失效的原因应及时分析,列入设备维护基础数据库,真正意义上推行“验前控制、验中控制、验后控制”。
3.旧设备的密封件应及时替换。
七、违规处罚设备负责人拒不执行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规定,出现问题不主动承担责任的,根据违规情节轻重情况,对其进行所在单位直接责任人的劝阻、批评、诫勉、通报、降职、调离、撤职、辞退等职务处分。
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煤矿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的设备密封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严格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四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主要职责包括设备密封设计、选型、安装、维护、更换和检修。
第五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建立健全者责任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第七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注重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八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保证设备运行数据准确性。
第九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条煤矿设备密封管理应当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及时处置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章设备密封设计第十一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工况和要求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设备密封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保证设备的密封性能,防止泄漏。
第十四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更换,方便操作。
第十五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设备的寿命和成本,合理设计密封结构。
第十六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才能实施,未经审核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七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建立相关资料档案,备查。
第十八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设计师进行设计,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第十九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定期评估,及时修正不足之处。
第二十条设备密封设计应当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对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第三章设备密封选型第二十一条设备密封选型应当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工况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和结构。
第二十二条设备密封选型应当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密封性能。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2]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设备的密封性能,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保护生产环境,规范设备密封管理的工作流程,保障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营。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所有设备密封管理工作。
三、定义1.设备密封:指用于阻止液体、气体或固体粒子泄漏的设备部件。
2.设备密封管理:指对设备密封进行定期、有计划的检查、维护和更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减少泄漏的管理工作。
四、管理标准1.设备密封的选择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并考虑到设备的工作特点和环境条件。
2.设备密封的采购应通过正规渠道,选用具备合格认证的产品,并保存相关认证及测试报告。
3.设备密封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应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安装。
4.设备密封的使用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5.设备密封的更换周期应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密封材料的性能进行合理设计,并建立相应的更换记录。
6.设备泄漏的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记录相关事件并进行分析和整改。
五、考核标准1.设备密封的选择和设计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设备密封的采购是否按照规定的渠道进行,并是否具备合格认证。
3.设备密封的安装是否按照产品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
4.设备密封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并建立相应的记录。
5.设备密封的更换周期是否合理,并是否建立了相应的更换记录。
6.设备泄漏的情况是否及时报告,并采取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7.是否有对设备密封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的机制。
六、工作流程1.设备密封的选择和设计–定期评估设备的密封状况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设备密封方案。
–确定设备使用的环境条件和工作特点,选择符合要求的密封产品。
–考虑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保证设备密封性能。
2.设备密封的采购和验收–制定设备密封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数量和标准。
–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设备密封产品,并记录相关认证和测试报告。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1. 引言为确保设备密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保证生产运行安全,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设备的密封管理。
3. 密封管理的原则1.所有设备均应在密封状态下运行,否则损坏设备造成的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2.所有设备密封后必须记录并留存10年。
3.设备运转过程中应随时检测密封性能,并定期加注密封材料。
4. 设备密封管理的程序4.1 设备密封前的准备所有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均需进行密封测试,并在通过测试后贴上标识,方可投入使用。
4.2 设备密封方式设备的密封方式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相关密码应存储在密钥保管箱内。
4.3 设备密封管理1.负责人应定期检查设备密封情况,并对密封管理进行记录。
2.设备密封故障时,维修人员应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并在报修单记录问题的详细描述。
4.4 设备密封解除1.设备密封必须在相关负责人的监督下进行解除。
2.解封时,应记录解封的原因、时间以及人员信息,并保存相关的记录资料。
5. 责任分工1.生产部门负责设备密封前的准备工作;2.设备维修部门负责设备密封的监管;3.安全部门负责设备密封的管理制度的执行监督。
6. 监督和检查生产活动监督检查由公司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经定期(半年一次)现场检查检查结果以报告形式呈交给公司领导,对于入口和出口贸易合同的情况进行检查时,应立即通报质检局、保监局并请他们派专业人员为业务检查结果把关。
7. 总则本制度于制定后立即执行,并应持续得到落实,以确保设备密封的严格管理。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应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本单位设备的密封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行,保护国家财产及单位经济利益,维护生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设备密封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的密封管理工作。
第三条设备密封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可追溯性,保护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四条设备密封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责任明确,流程规范,记录完整。
第五条设备密封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密封的标准与要求、设备密封的操作流程、设备密封的责任分工、设备密封的记录和报告。
第二章标准与要求第六条设备密封的标准与要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七条设备密封应具备以下要求:(一)设备密封必须完好无损,无任何故障和泄露。
(二)设备密封必须符合设备的设计规范,能够满足设备的正常工作要求。
(三)设备密封必须具备防火、防爆、防腐等特殊要求。
(四)设备密封必须具备易检修、易更换、易存储等特性。
第三章操作流程第八条设备密封的操作流程:(一)设备密封操作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并进行密封前的清洁和检修。
(二)设备密封操作时,必须按照设备的相关规定进行密封,严禁私改和擅自操作。
(三)设备密封操作后,必须进行密封后的检查,确保设备密封装置完好和正常工作。
(四)设备密封操作结束后,必须做好设备的记录和报告,存档留存。
第四章责任分工第九条设备密封的责任分工:(一)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日常操作,负责设备密封的操作和维护。
(二)安全部门负责设备密封的监督和检查,负责设备密封的培训和指导。
(三)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密封的文件管理和记录备份,负责设备密封的报告和督促。
第五章记录和报告第十条设备密封的记录和报告:(一)设备密封前,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和清洁,并记录检查情况和清洁内容。
(二)设备密封操作时,必须做好设备的密封记录,并保留相关证据和资料。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一、为了规范管理企业设备密封,确保设备密封的安全运行和延长设备密封的使用寿命,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涉及设备密封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泵、阀门、压缩机、风机等设备。
三、设备密封的分类1. 根据结构特点,设备密封可分为静密封和动密封。
2. 根据工作原理,设备密封可分为机械密封、软包装密封、填料密封等。
四、设备密封管理责任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密封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密封的选型、采购、安装、维护、更换等。
2.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密封的日常使用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报告设备密封的异常情况。
3. 质检部门负责对设备密封的质量进行检验和把关,确保设备密封的质量符合要求。
4. 设备密封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设备密封的使用管理制度和维护维修计划,并监督执行情况。
五、设备密封选型和采购1. 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密封,并通过厂家授权的渠道进行采购。
2. 在进行设备密封采购时,应仔细核实产品的质量证明与检测报告,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验收。
3. 采购的设备密封应做好设备档案,并设立设备密封台账,随时更新设备密封的使用情况。
4. 负责设备密封的采购、验收、入库和库存管理工作。
六、设备密封的安装与调试1. 设备密封的安装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书进行操作。
2. 设备密封的安装前,应对密封件、设备表面和管道进行清洗,并对相关零部件进行检查与调试。
3.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密封测试,确认设备密封符合工作要求和技术标准。
4. 完成设备密封的安装后,应填写安装验收记录,并对密封件进行编号、标识和档案管理。
七、设备密封的使用与保养1.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密封的使用说明书,合理操作设备,并避免因操作错误导致设备密封的损坏。
2. 定期对设备密封进行检查和保养,包括清洗密封件、更换润滑脂、调整密封结构等工作。
3. 对设备密封的使用和保养情况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设备密封的状况和需求。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4篇)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设备(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等)的密封管理。
第三条设备的密封管理是指对设备进行密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打开、操作、调整设备,保护设备安全运行。
第四条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的执行责任部门为设备管理部门。
第五条本单位所有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如有违反,要根据责任追究制度进行追责。
第二章设备密封管理的原则第六条设备密封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合理地确定设备的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二)严格执行授权管理,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打开、操作、调整设备;(三)追踪管理,及时了解设备的开启、关闭情况;(四)确保设备密封后,密封状态不会出现泄漏、松动等状况;(五)设备密封后,尽量避免频繁的解封,减少设备磨损和故障的发生;(六)设备密封失效、损坏或有泄漏等情况时,要及时报修、更换密封件。
第三章设备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第七条设备的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应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安全风险和操作需要进行评估确定。
第八条设备的密封等级分为一级密封和二级密封。
(一)一级密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封存,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解封,如高压设备、危险化学品设备等;(二)二级密封:对设备进行相对较严格的封存,只有授权人员或特定部门才能解封,并记录解封情况,如一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
第九条设备的密封方式包括封条密封、密码密封和密码加封条密封等方式。
(一)封条密封:使用专用封条对设备进行封存,封条上标有封存日期、封存人员和解封授权单位;(二)密码密封:对设备进行电子锁定,只能通过输入正确密码才能解封;(三)密码加封条密封:结合封条密封和密码密封的方式,在设备上同时使用封条和密码,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第四章设备密封管理的流程第十条设备密封管理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评估设备的重要程度、安全风险和操作需要,确定设备的密封等级和密封方式;(二)对设备进行密封,封条上标有封存日期、封存人员和解封授权单位;(三)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解封设备,并记录解封情况,包括解封日期、解封人员和解封原因;(四)设备解封后,进行设备状态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五)定期对设备进行密封状态检查,确保设备密封状况良好;(六)设备密封失效、损坏或有泄漏等情况时,要及时报修、更换密封件。
公司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公司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规范公司设备密封管理工作,提高设备密封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公司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密封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液压设备、气动设备、泵阀设备等。
第三条:设备密封管理责任1. 公司设备密封管理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密封的选型、采购、安装、维护、更换等工作。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设备密封档案,及时更新设备密封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设备密封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设备密封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四条:设备密封管理流程1. 设备选型:根据设备的工作介质、工作条件、工作压力等参数,选用适合的密封材料和型号。
2. 设备采购:设备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司采购流程,选择正规的供应商采购设备密封,确保设备密封的质量。
3. 设备安装: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密封的安装,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要求。
4. 设备维护:设备密封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密封的良好状态。
5. 设备更换:设备密封使用寿命到期或出现损坏、泄漏等情况时,应当及时更换密封件,避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设备密封管理制度1. 设备密封应当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严禁私自更换或使用非正规密封件。
2. 设备密封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密封的正常运行。
3. 设备密封材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严禁使用劣质密封件。
4. 设备密封管理应当建立台账,记录设备密封更换、维护情况,并定期进行归档保存。
第六条: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2. 对于严重违反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的行为,设备管理部门有权启动公司纪律处分程序,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所有。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任何修订或补充,需经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执行。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3篇)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设备密封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设备密封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设备密封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2. 定义设备密封是指通过采取适当措施,使设备内外压力相互隔离、介质不外泄或外界无入侵的技术措施。
密封件指用于设备密封的各种零部件,如密封圈、密封垫片等。
3. 责任与义务3.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密封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并对设备密封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记录。
3.2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正确使用设备,保证密封效果。
3.3 设备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对设备密封件进行定期检查、更换和维护。
4. 设备密封过程管理4.1 设备密封前的准备工作a) 准备好所需的密封件和工具,并按规定的密封技术要求进行测试和检验。
b) 清洁设备密封面,确保无污物、杂质影响密封效果。
c) 检查密封件的外观、尺寸和材质,确保符合要求。
4.2 设备密封的操作流程a) 按照设备制造商或技术要求安装密封件,并确保正确安装。
b) 调整密封件的压紧力,确保密封良好,避免泄漏风险。
c) 进行设备密封测试,验证密封效果是否合格。
d) 密封操作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标记和记录。
5. 设备密封检查与维护5.1 定期检查设备密封件的磨损和老化情况,并进行更换。
5.2 密封件更换时,应选择与设备要求相符合的密封件,并按照规范进行安装。
5.3 设备在停产期间,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密封件因长时间不使用而受到损坏。
5.4 设备运行期间,发现密封泄漏或失效情况时,应及时停机检修,并记录维修情况。
6. 设备密封管理档案6.1 建立设备密封档案,记录设备密封件的使用情况、更换情况、维修情况等。
6.2 定期对设备密封档案进行复查,及时更新和完善。
7. 相关培训与教育7.1 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设备密封管理培训,掌握设备密封技术和操作要点。
7.2 设备维修人员应定期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
2023年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2023年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设备密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根据《设备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各类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信息设备等。
三、设备密封的要求1. 所有设备必须具备设备密封的可行性,即设备能够进行密封操作。
2. 设备密封材料必须具备耐用性、密封性和安全性等特性,以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泄漏等问题。
3. 设备密封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且经过相关资质的认证。
四、设备密封的操作规范1. 设备密封的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设备密封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没有故障和异常情况。
3. 设备密封必须按照操作手册或者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 设备密封后,必须对密封部位进行检查,确保密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防止泄漏等问题的发生。
五、设备密封的管理要求1. 设备密封必须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情况、操作记录等信息。
2. 设备密封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密封状态良好。
3. 设备密封必须建立相应的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设备密封必须建立相应的报废制度,对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设备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5. 设备密封必须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和完善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六、设备密封的责任与分工1. 公司领导层负责制定设备密封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设备密封操作和管理工作。
3. 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设备密封的操作和管理。
七、监督与检查1. 公司领导层负责对设备密封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设备密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密封的操作和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5篇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5篇设备密封管理制度1通过对泵用机械密封的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机械密封的实际密封效果不仅与机械密封自身的性能有关,且与其它零部件提供的条件以及密封辅助系统提供的条件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泵机组产品时,要为机械密封的使用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目前机械密封在泵类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随着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节约能源的要求,机械密封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
机械密封的密封效果将直接影响整机的运行,尤其是在石油化工领域内,因存在易燃、易爆、易挥发、剧毒等介质,机械密封出现泄漏,将严重影响生产正常进行,严重的还将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人们在分析质量故障原因时,往往习惯在机械密封自身方面查找原因,例如:机械密封的选型是否合适,材料选择是否正确,密封面的比压是否正确,摩擦副的选择是否合理等等。
而很少在机械密封的外部条件方面去查找原因,例如:泵给机械密封创造的条件是否合适,辅助系统的配置是否合适,而这些方面的原因往往是非常重要的。
从泵用机械密封的外部条件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密封效果的几种因素和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1.机械密封的原理及要求机械密封是靠一对相对运动的环的端面相互贴合形成的微小轴向间隙起密封作用,这种装置称为机械密封。
机械密封通常由动环、静环、压紧元件和密封元件组成。
其中动环和静环的端面组成一对摩擦副,动环靠密封室中液体的压力使其端面压紧在静环端面上,并在两环端面上产生适当的比压和保持一层极薄的液体膜而达到密封的目的。
压紧元件产生压力,可使泵在不运转状态下,也保持端面贴合,保证密封介质不外漏,并防止杂质进入密封端面。
密封元件起密封动环与轴的间隙B、静环与压盖的间隙C的作用,同时对泵的振动、冲击起缓冲作用。
机械密封在实际运行中不是一个孤立的部件,它是与泵的其它零部件一起组合起来运行的,同时通过其基本原理可以看出,机械密封的正常运行是有条件的,例如:泵轴的窜量不能太大,否则摩擦副端面不能形成正常要求的比压;机械密封处的泵轴不能有太大的挠度,否则端面比压会不均匀等等。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设备密封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是针对企业设备使用中存在的泄漏隐患而订立的,旨在规范和加强企业设备的密封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设备的维护、检修、更换密封件及密封液体的管理。
三、制度内容1.设备密封件管理1.1密封件选用:请选择符合性能要求的密封件,尽量选用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强的材料。
明确标示密封件规格型号、材质等相关信息。
1.2密封件更换:设备使用时间长、工作条件苛刻的设备应定期检查、更换密封件,严禁使用过期密封件。
更换密封件后应按企业相关工艺规定进行检验和调试,确认密封质量良好。
1.3密封件保管:设备密封件应布置专人负责,将其分类、编号,盘存,并定期进行保养,如防潮、防罐身锈蚀等。
2.设备密封检查2.1检查频次:依据企业工艺要求及设备运行情况,订立相应的工作规范,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
2.2检查内容:设备检查包括检查密封处是否有渗漏、密封面是否磨损、密封件是否破损等。
检查结果应记录下来,如存在问题适时“发觉、报告、处理”。
2.3检查报告:设备检查报告应精准、适时、认真。
涉及到设备安全和环保问题的检查报告应与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相符,并接受专业人员审核。
3.设备密封液体管理3.1密封液体选用:企业应订立与设备所需密封液体有关的技术参数、安全操作规程,选用符合要求的密封液体。
3.2密封液体储存:密封液体应在抗氧化、抗潮湿的环境中存放,防止密封用液体劣变。
3.3密封液体使用:使用密封液体前应进行质量检查,防止因液体质量不合格在使用中造成泄漏等安全事故。
密封液体的应用应依照企业相关工艺规范进行操作。
四、责任分工4.1生产运营部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组织和实施设备检查和维护,引导保管密封件及密封液体的工作,订立设备密封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和制度,严格管理各项工作。
4.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密封件的购买、更换,设备的检修、维护和保养。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是企业减少跑、冒、滴、漏,增加生产,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达到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一)各种机电设备的连续运动(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等旋转轴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一)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计算方法(一)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二)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三)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四)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1000‰三、静密封检验标准(一)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二)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三)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四)乙炔气、氯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五)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10毫米宽、100毫米长薄纸试漏,无吹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密封设备管理制度范本
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为加强公司密封设备的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密封性能,降低物料损耗,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 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明确责任,责任到人;(3)定期检查,及时维护;(4)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密封设备的部门及员工。
三、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密封设备管理制度,监督实施,定期检查,确保密封设备正常运行。
2. 使用部门:负责密封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密封性能良好。
3. 员工:遵守本制度,正确使用密封设备,发现设备异常及时报告。
四、密封设备的分类与统计1. 密封设备分类:(1)动密封:指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连续运动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
(2)静密封:指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等。
2. 密封设备统计范围:(1)各类压缩机轴、泵轴、填料和轴密封处;(2)减速机输出入轴、阀门杆、各桶、罐类的搅拌轴等;(3)设备上的人孔、手孔、清理孔、视镜、静止机件的接合面;(4)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5)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6)加热炉、水冷器的外露张口;(7)电气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8)机床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各种变速手柄;(9)其他设备的静结合部位。
五、密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1. 使用部门应定期对密封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使用部门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对密封设备进行定期润滑,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使用部门应定期对密封设备进行更换,确保设备密封性能良好。
4.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密封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使用部门处理。
六、密封设备的检查与评定1. 使用部门应定期对密封设备进行检查,记录检查情况,并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车间密封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车间密封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密封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保养及报废等全过程。
三、职责1. 生产部负责车间密封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及报废等工作。
2. 设备管理部负责车间密封设备的日常巡查、维护保养及安全检查。
3. 车间负责人负责车间密封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设备采购1. 生产部根据生产需求,制定密封设备采购计划。
2. 设备管理部负责密封设备的供应商选择、招标及合同签订等工作。
3. 采购部门按照合同要求,确保密封设备的质量、数量及交货期限。
五、设备安装1. 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密封设备的安装工作。
2. 安装单位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及现场实际情况,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3. 安装完成后,设备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设备使用1. 车间负责人应安排熟练的操作人员负责密封设备的使用。
2.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及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七、设备维护与保养1. 设备管理部负责制定密封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
2. 车间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3. 操作人员应按照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及紧固等工作。
4. 设备管理部对设备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八、设备报废1. 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无法修复时,由生产部提出报废申请。
2. 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设备报废的鉴定工作。
3. 经鉴定符合报废条件的设备,由设备管理部负责办理报废手续。
九、奖惩1. 对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设备损坏、事故发生的个人或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十、附则1. 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车间密封设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车间密封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密封设备的车间,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装配线、检测线等。
三、职责分工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密封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密封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工艺技术部门:负责密封设备的工艺参数制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
4.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密封设备的安全使用,确保生产安全。
四、设备管理1. 采购管理(1)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生产需求,编制密封设备采购计划,报经公司领导审批。
(2)采购密封设备时,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产品质量可靠、售后服务完善的供应商。
(3)采购合同中应明确设备的技术参数、质量标准、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内容。
2. 验收管理(1)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
(2)验收内容包括设备外观、技术参数、质量证明文件等。
(3)验收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办理设备入库手续。
3. 安装与调试(1)设备安装前,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场地准备、施工图纸审查等工作。
(2)设备安装过程中,生产部门、工艺技术部门应派员现场监督。
(3)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符合要求。
4. 维护与保养(1)生产部门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定期对密封设备进行清洁、润滑、紧固等保养工作。
(2)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密封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保养周期根据设备说明书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5. 维修与报废(1)设备出现故障时,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维修,生产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2)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维修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维修质量。
(3)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时,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报废。
五、操作与使用1.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规操作。
公司设备密封管理制度(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设备密封管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办公设备等。
第三条公司设备密封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严格执行,责任到人;3. 定期检查,及时维护;4. 信息化管理,提高效率。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设备密封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设备密封管理负总责,确保设备密封措施落实到位。
第六条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日常维护和密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第七条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设备密封技术的研究、培训和指导。
第八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密封质量的监督和检验。
第三章设备密封要求第九条设备密封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 结构合理,密封性能优良;3. 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耐低温;4. 方便安装、维护和更换。
第十条设备密封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材料,确保密封性能。
第十一条设备密封部位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设备密封检查第十二条设备密封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第十三条日常检查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内容包括:1. 密封部位外观;2. 密封件状态;3. 密封介质泄漏情况;4. 密封装置运行状态。
第十四条定期检查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内容包括:1. 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2. 密封装置磨损情况;3. 密封材料老化情况;4. 密封性能测试。
第十五条专项检查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内容包括:1. 设备密封设计合理性;2. 密封材料质量;3. 密封装置安装质量;4. 密封性能验证。
第五章设备密封维护第十六条设备密封维护包括以下内容:1. 清洁密封部位,去除杂质;2. 检查密封件状态,更换老化、损坏的密封件;3. 润滑密封部位,防止磨损;4. 检查密封装置运行状态,排除故障。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5篇)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是化工企业减少跑、冒、滴、漏,增加生产,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达到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住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所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计算方法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____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1000(三)静密封检验标准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乙炔气、煤气、乙烯、氨、氯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正式版
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加强密封管理和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是化工企业减少跑、冒、滴、漏,增加生产,降低消耗,消除污染,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达到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标准,为实现安全文明生产创造条件,特制定本制度。
(一)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
1.动密封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的连续运动(旋转和住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设备(包括机床和厂内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接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所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缆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二)密封点计算方法
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一个静密封点接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
如:一对
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泄漏率计算公式静(动)密封点泄漏率(‰)=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静(动)密封点数×1000‰
(三)静密封检验标准
1.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及其他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薄纸条顺的办法)。
3.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头等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乙炔气、煤气、乙烯、氨、氯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5.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10毫米宽、100毫米长薄纸试漏,无吹动
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6.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7.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8.水、油系统外观检查或用手摸,无渗漏,无水垢。
9.各种机床的各种变速箱、立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没有密封的部位,如滑机、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
(四)动密封检验标准
1.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
擦净。
2.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的气封),使用初期不允许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
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盖300毫米内,取样分析,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规定范围。
填料函不允许漏油,而活塞杆应带有油膜。
3.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4.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
范围1滴/2分钟。
5.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许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并应随时擦净
6.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不多于40滴(周期小修1个月,中修3个月)。
7.输送物料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大于15滴。
8.凡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5滴。
(五)密封管理区域划分的原则
1.生产装备所属设备、管线及附属冲洗、消防、生活等设备、管线的静、动密封管理,由各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管理。
2.生产装置内的仪表工艺管路、风管、仪表专用伴热管线,包括一次手阀及阀后所属引线、压力表和阀门的密封管
理,由仪表车间负责。
3.消火栓的密封管理,由消火栓所在单位负责。
4.装置外生产系统的外供原料和其它物料公用工程管线的密封管理由生产装置所在单位负责
5.动力管网(一、二次水;循环水;上、下水;消防水;冷凝液;高、中、低压蒸气等管路)的密封管理由输送供应单位至用户的第一个阀门(包括阀门)由输送供应单位负责,第一个阀门后的管线的密封管理由接受单位负责。
6.公用管廊上物料管线及加热伴管的密封管理由送出单位到接受单位的第一阀门的第一道法兰(不包括阀门)由送出
单位负责。
7.厂与厂之间管路的密封管理,一般以用户厂的围墙为界,围墙内由用户厂负责(若两厂间另有协议,则按协议执行)。
(六)管理措施
1.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账,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密封档案一般应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
台帐一般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分部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
2.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
密封管理责职明确,厂(公司)、车间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3.开展创造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活动,消漏、堵漏工作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
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5‰,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
暂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规划。
4.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
5.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附:无泄漏工厂和无泄漏区标准
1.无泄漏工厂标准
(1)有健全的密封管理保证体系,责职明确,管理完善。
(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账、消漏堵漏记录、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3)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的泄漏点。
(4)全厂主要生产车间必须为无泄漏车间,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
2.无泄漏车间(区)标准
(1)密封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责职明确,管理完善。
(2)静(动)密封档案,管理台账,消漏堵漏记录等密封管理技术基础资料齐全完整,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
(3)经常保持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并无明显泄漏。
(4)全部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主要设备完好率达到95%。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