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征》观看心得体会
观《长征》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观《长征》心得体会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2b88e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7.png)
观《长征》心得体会范文五篇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同时,它又像一块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记者、战史专家和艺术家。
毫不夸张地说,仅就国产影视作品而言,几乎长征的每一个局部事件都做了不同的反映。
因此,当人们听说中央电视台又斥巨资拍摄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时候,都发出这样的提问:"为什么又要拍《长征》?"对此,《长征》一剧的编剧王朝柱回答说:第一,至今没有一部全方位反映长征的史诗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第二,长征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壮美的写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华民族是无敌的:它走过了万水千山,也战胜了人体自身的权限;它打垮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也解剖了各种各样的美的丑的灵魂……这就是长征精神。
一句话,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不仅要全方位地反映长征,更重要的是要高昂长征精神,化做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长征》的文学剧本虽然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很高的评价:是一部洋溢着长征精神的革命史诗;但是有些领导和专家又不无担心地认为:若想把长征这一历史壮举拍摄成一部具有艺术震撼力的史诗,必须像当年红军那样真的重走万水千山,战胜人体的自身极限。
言外之意:我们有这样一支电视队伍吗?《长征》剧组全体艺术家骄傲地回答说:"有!只要我们以长征精神拍摄《长征》,不仅能爬雪山、过草地,创造电视人的奇迹,而且还能把大型电视剧《长征》拍摄成一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绝唱!"历经一年多的艺术实践,他们不仅交了一份最完美的答卷,而且还从艺术诠释《长征》中对历史的长征获得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感悟。
请看:唐国强自从拍完电影《长征》之后,长征情结就根植在他的心底最深处。
为此,他作为大型电视剧《长征》的导演之一,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研究长征史实,还主动向编剧贡献自己的艺术才智。
他在拍摄过程中不仅和其他导演合作驾驭全局,而且还把自己的各种艺术构想传达给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朱德的扮演者王伍福,并转化成他们各具特色的精湛表演。
观看电影《长征》心得体会范文
![观看电影《长征》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309ca7f111f18582d05a1c.png)
观看电影《长征》心得体会范文电影《长征》宏伟壮观,深入地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用史诗笔触全景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穿越雪山夹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红军战士长途中历经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
以下是我整理的观看《长征》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观看《长征》心得体会范文一星期五午时,教师带着我们在学校一齐观看了电影《长征》,这是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红军艰难地翻越雪山过草地,在翻越雪山时,有一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着沉重的行军锅,很多人劝他不要背了,可他不一样意。
因为太疲乏了,他一不细心摔下了悬崖。
看到那里,我悲痛地流下了眼泪。
还有的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因为没有东西吃,很多人都饿死了。
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只能啃树皮,吃草根。
我真想把我的粮食给他们,可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
可是,他们没有所以而气馁,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抗击国民党的围剿,为了人民得解放,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不怕任何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经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此刻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比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我此刻所遇到的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要勇敢地应对困难,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这才是真正的小男子汉。
观看《长征》心得体会范文二星期五午时,教师带着我们在学校一齐观看了电影《长征》,这是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红军艰难地翻越雪山过草地,在翻越雪山时,有一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着沉重的行军锅,很多人劝他不要背了,可他不一样意。
因为太疲乏了,他一不细心摔下了悬崖。
看到那里,我悲痛地流下了眼泪。
还有的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因为没有东西吃,很多人都饿死了。
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只能啃树皮,吃草根。
我真想把我的粮食给他们,可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
可是,他们没有所以而气馁,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抗击国民党的围剿,为了人民得解放,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不怕任何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长征》观后感优秀范文文档5篇
![《长征》观后感优秀范文文档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fa807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9.png)
《长征》观后感优秀范文文档5篇《长征》观后感1今天看了电影《长征》。
对于影片的艺术成就、历史意义、现实作用,我就不去分析了。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一些问题: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为中国的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是什么让本来是执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支队伍,在漫漫的万里长征中却扮演了播种机的角色,把革命的理论散播到千万户家庭呢?电影《长征》片长三个小时,分上、下两集,向观众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场景。
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用史诗笔触全景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夹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影片没有交待长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为受限于电影片长的原因吧。
故事是从湘江河畔,红军抢渡湘江开始的。
由于博古、李德对军队撤退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因此部队带着大量的缁重挤在湘江桥上,几天几夜部队也没有能完全通过湘江。
然而,时间就是生命,在红军的上头敌人的飞机在狂轰烂炸,后面有几十万追兵正汹涌而来,前方,蒋介石在加紧布置几道拦截的防线。
红军长征的第一道本来不是难关的难关就这样横在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面前。
幸亏红军的后卫部队拼死抵挡住了国民党追兵的猛烈进攻,为中央红军过河抢得了宝贵的时间,要不然,此役红军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在渡过湘江之后,影片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一个红军的后卫战士在敌人蜂拥包围住他的时候,毅然拉开了胸前手榴弹的弹弦,但没有爆炸场面的刻画,镜头转向了印满红霞的天空,不知道这可是象征烈士流淌的鲜血?第一道本来是长征途中最容易渡过但却因为人为的策略因素而导致的难关被克服了。
湘江战役后,红军连克国民党军队的四道防线,但自身的伤亡也非常惨重,八万之师拼得只剩了三万之士,虽然是胜利了,但按照这样的打法别说陕北会师,没到__就得全军覆没。
《长征》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长征》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f34fe9b84ae45c3a358c6e.png)
《长征》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大家有没有去观看过电影长征,有没有写过关于长征的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星期五午时,教师带着我们在学校一齐观看了电影《长征》,这是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红军艰难地翻越雪山过草地,在翻越雪山时,有一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着沉重的行军锅,很多人劝他不要背了,可他不一样意。
因为太疲乏了,他一不细心摔下了悬崖。
看到那里,我悲痛地流下了眼泪。
还有的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因为没有东西吃,很多人都饿死了。
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只能啃树皮,吃草根。
我真想把我的粮食给他们,可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
可是,他们没有所以而气馁,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抗击国民党的围剿,为了人民得解放,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不怕任何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经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此刻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比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我此刻所遇到的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要勇敢地应对困难,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这才是真正的小男子汉。
星期五午时,教师带着我们在学校一齐观看了电影《长征》,这是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红军艰难地翻越雪山过草地,在翻越雪山时,有一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着沉重的行军锅,很多人劝他不要背了,可他不一样意。
因为太疲乏了,他一不细心摔下了悬崖。
看到那里,我悲痛地流下了眼泪。
还有的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因为没有东西吃,很多人都饿死了。
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只能啃树皮,吃草根。
我真想把我的粮食给他们,可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
可是,他们没有所以而气馁,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抗击国民党的围剿,为了人民得解放,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不怕任何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经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此刻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比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我此刻所遇到的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要勇敢地应对困难,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这才是真正的小男子汉。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8篇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209d81eefdc8d376ee32bf.png)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8篇【--国庆节祝福语】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整理的《长征》电影观后感,供参考!长征观后感(1):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无比地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伟大祖国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某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派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某的部队有多么的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长征不仅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
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发扬那顽强的拼搏精神,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长征观后感(2):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无比地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伟大祖国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某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派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某的部队有多么的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长征不仅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
《长征》观后感(通用20篇)
![《长征》观后感(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63276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0.png)
《长征》观后感《长征》观后感(通用20篇)《长征》观后感篇1岁月在无声流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河山在六十年的风雨洗礼下,悄然地改变了模样。
当你在如画的美景下柔柔漫步时,是否曾想过这如诗般的生活背后,祖辈们又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长征》,每次观看时,内心深处总能渗出无限的感动与敬佩,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哪种不怕牺牲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总能触动我的心灵。
将帅们哪种顽强与忠诚于党的气魄,总能让我心感敬仰。
光阴飞越六十载,但《长征》中的每一个画面我都记忆犹新;忘不了哪泥泞的羊肠小道,忘不了哪巍峨的深幽群岭,忘不了哪冰凉的荒芜雪地。
《长征》,用智慧与血汗诠释了新中国的顽强生命力,演绎出新一代国人的姿彩与风范。
时光越过六十载,但《长征》中的每一个故事我都刻烙在心头;最深长是将士们冲锋喊阵,英勇无畏;最感动是将士们同心同力,互励互勉;最完美将士们是风丽同路,一心向前。
《长征》,最能代表风雨中国的艰苦旅程,最能映照祖国背后的辛酸历史,最能流露国民拥护党和忠于党的决心。
六十载的情结,让历史沉淀在心头;六十载的勤劳,抹去了历史的耻辱;六十载的拼搏,创造出强大与繁荣。
踏上长征的坦途,让“中国造”扬名海外,让祖国在长征的旅途中再次展翅腾飞,也让《长征》的精神长存国人心中!《长征》观后感篇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诗,出自于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的《长征》。
也许,这只是一句看上去简简单单,听上去朗朗上口的诗,但,里面却饱含着多么深刻的含义呀!如今,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感受着家庭的幸福与温暖;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和伙伴们在草地上无忧无虑地奔跑与玩耍……我们现在之所以有如此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因为一辈辈革命英雄们付出了无数汗水与艰辛。
他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是多么勇敢,多么不容易呀!看完《长征》这部影片,发现里面的故事是如此令人感动!故事讲述的是红军在一场战斗中损失惨重,只得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长征旅程。
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
![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04605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f.png)
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观后感、读后感、事迹材料、报告大全、心得体会、党建资料、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st-viewing, post-reading, deeds materials, reports, experience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昨天下午,我上网看了《长征》这部电影,我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深深地被影片中红军战士那种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怕艰难困苦,勇于牺牲的忘我精神而感动。
《长征》电影观后感
![《长征》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7ad4ee4844769eae109ed62.png)
《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范文看《长征》观后感【1】昨天下午,我上网看了《长征》这部电影,我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深深地被影片中红军战士那种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怕艰难困苦,勇于牺牲的忘我精神而感动。
雪皑皑,夜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多么艰苦的生活啊!可红军战士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理想高于天。
是啊,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是千古唯独,万世无双的,红军长征的壮烈和坚韧是惊天地、泣鬼神、是人神共仰的,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是凡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红军长征的精神是举世齐颂、万国同歌、亿民共赞的。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伟大天兵神威,翻开了中国共产党从艰苦走向胜利,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新一页,宣告了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家王朝,中华民族不是东亚病夫,而是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之子。
在看《长征》影片时,我高兴、我悲戚、我感动、我流泪。
看到那湘江激战、那四渡赤水、那抢渡乌江、那飞夺泸定、那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以及马蹄声急,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热泪,那十盼红军的旋律在我耳边不时回环,那千万红军的身影不时在我脑中呈现,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无时不在我心中回荡着。
记得毛泽东曾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足见长征意义的重大,足见长征人的坚韧与顽强。
忘不了长征中的成功的笑声,忘不了长征中失败后的志气;忘不了在成功与失败背后的一滴滴鲜血。
通过观看长征影片,使我受了一次深刻地革命传统教育,我一定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用长征的精神激励我努力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
长征读后感800字【2】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长征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
![长征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c166c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0.png)
长征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长征,不光是靠自己的双脚从漫漫征途中走过来的老一辈人的骄傲,也是新时代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它不仅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史册,在世界史中,它同样也是永远不可忘记的重要一笔。
那么你知道长征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长征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希望你喜欢。
长征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篇1】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爸爸妈妈带我看了《我的长征》这部电影,它深深地触动了我小小的心灵。
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飞夺泸定桥”这一幕。
只见战士们冒着两岸敌人疯狂的枪林弹雨,穿着破草鞋在刺骨的铁索桥上艰难的移动,桥下则是波涛汹涌的大浪,让人不寒而栗!但是他们毫不畏惧,奋勇向前挪着每一寸脚步,最终每个人都坚定自己的信念,英勇夺下了泸定桥。
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恍然大悟,平时我们总认为学习苦,学习累,难道比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还苦吗?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英勇奋斗,今天我们才能丰衣足食,安静地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军战士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生活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朋友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长大以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出自己的力量!长征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南昌起义后,由于国民党的迫害,无奈之下,红军8万人马向陕北转移。
这次转移行程共两万五千里,这就是举世瞩目的长征。
暑假里,我就看了一部介绍长征的历史电影-——《长征》。
整部影片讲述了一次艰难,坎坷,伟大而又可歌可泣的征战。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战士的心情十分低落,而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的几十万大军铺天盖地地向中央苏区袭来。
为了摆脱困境,红军在湘江展开血战,强渡湘江,突出了重围。
但此战红军伤亡很大,原本的八万人一眨眼就损失了五万,元气大伤。
面对如此形势,一直没有发言权的毛泽东在大家的帮助下,对国际共产组织代表李德进行了批评,并解除三人党组织,最终使党的领导权重新回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手中。
长征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范文
![长征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精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4094cb3968011ca200916e.png)
长征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1暑假我观看了长征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的是在长征中红军翻过了无数座大山,跨过了上百条河流 ,最后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国民党聚集几十万大军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围了一圈又一圈。
红军在毛主席和其他革命家的正确指挥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红军由8万牺牲的只有3万人了。
最后红军冒着敌人的飞机和大炮,不畏牺牲,勇往直前。
爬雪山,过草地,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趴涉,突破敌人的围剿,最后,到达延安陕北红军会师。
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毛主席受了伤,医生要毛主席躺在担架上走。
毛主席说:“这点小伤不碍事,我能坚持。
你让受了重伤的战士躺在担架上。
〞毛主席的这句话深深的印在我脑海中。
毛主席受了伤,他不担忧自己,而是为战士着想。
带着红军坚持革命,打倒国民党,成立新中国。
让人民都有饭吃,让像我这么大的孩子都能高快乐兴上学。
毛主席的话让我想起了生活中一些事。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想到自己而不顾别人。
我们上自习课的时候自己做完了作业就找其他同学玩,不管别人做什么,影响别人学习。
上手工课的时候好多同学做了一半就没做了,但有一部份同学坚持下去后做的很好。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生活中要多为别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长征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2这个周五,我们心潮澎湃的看了学校精心制作的长征视频,看完以后思绪万千。
短片主要讲了1934年共产党被迫进行大规模转移,史称长征。
在两万五千里的浩浩长路中,红军战士们四渡赤水;横渡金沙江;翻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最终在陕北成大会师,完成了世界上一大军事奇迹!短片对长征的路线标明的十分详细,红线代表长征路线,红点那么表示一次次战役。
在短片最后,单独把长征路线放了出来,只见屏幕上的红色由点成线,那线毅然在中国地图上画了一个C型。
我被震撼了,心想红军战士们:“为了我们如此拼命,我们出生于这太平盛世,有何理由不报效祖国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唯腾细浪。
电影《长征》观后感
![电影《长征》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893cf3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6.png)
电影《长征》观后感电影《长征》观后感1看的是什么,看的是电影我的长征……无论怎样都压抑不了心中的震撼,或者说是感动,心酸,这是一种不能用语言来形容的情绪。
长征,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
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不仅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种种极限才能忍受的痛苦,更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慢慢长征路,是血肉铸成的。
长征是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一曲悲壮的交响乐。
长征路上,硝烟弥漫,血肉模糊,再稚嫩的生命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着熏陶。
少年红军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的惨烈炮火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过彝区时失去了他的姐姐,姐夫牺牲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新结交的彝族战友达尔火捐躯于泸定城头,连长为了救他坠下悬崖。
苦难与艰险刺痛并磨砺着少年的心,这是怎样的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又是怎样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也许只有他才能真切的感受。
此刻的我们,上网玩游戏通宵达旦,上课迟到,攀比炫耀等等。
是的,或许我们觉得这样貌很幸福,但这仅仅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的,扪心自问我们学到的知识有多少,心虚了吧。
或许年轻的我们会迷途,会不知所措,就像红军当年那样不知往何走,但请不要轻言放下,只有不动的目标最容易被找到,“学习时的痛苦是短暂的,学不到的痛苦才是终生的”,在我们这个最需要知识的时期浇灌的时候,或许为了将来的胜利我们要静静的沉寂、蓄势待发,但请不要怀疑自我的价值,往哪走,跟着走,跟着党走,用党先进的思想不断武装自我,承担起我们背负着铁的使命——振兴中华民族。
当然我们不用流血也不用牺牲,但我们却要以铁的意志来要求自我,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继承和弘扬长征的精神,才能完成我们的使命。
长征电影观后感6篇
![长征电影观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f7af7ee45c3b3567ec8bc9.png)
《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一):在党支部的安排下我们观看了电影《长征》。
电影的开篇就向我展示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红军战士冒着枪零弹雨奋勇突击。
每次看到这样的战争场面,我总会思考此刻能在和平年时代里学习和生活,是那些无名的英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
我很惭愧,在看《长征》这部电影时现场的气氛有些嘈杂,我们就应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崇敬的情绪去观看。
《长征》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的地方,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
电影《长征》介绍了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
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决定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
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
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又重温了这次具有重大好处的会议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好处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状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出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
《长征》观后感(精选15篇)
![《长征》观后感(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e8705d0029bd64793e2c3c.png)
《长征》观后感(精选15篇)《长征》观后感1当我看完《长征》这部影片后,我被影片中红军战士不怕危险,永往直前的精神所震撼,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一段:一天,红军要渡过一条河,那条河很深,水势汹涌,红军缺少渡河的船只,而敌人又在对岸阻挡红军的进攻,部队只能冒险从没有桥面的铁链上通过,战士一边在铁链上爬行,一边与敌人激战,在激烈的战斗,有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牺牲。
在千钧一发之际,指挥员说:“冲啊!”战士们鼓起勇气,冲过了烈火。
战斗终于胜利了,战士们欢呼雀跃。
观看了这部影片,我知道了,在长征途中牺牲了许多战士,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我们要把长征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长征》观后感2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讲述了长征经历者王瑞老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在长征时与敌人进行生死战斗的历程。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历史教育课,影片中那腥风血雨的场面令我震撼。
最难忘的要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面了,红军要经过桥面十三根铁索,面对桥下水流湍急的泸定桥,他们不退缩,面对敌军的枪林弹雨,他们不畏惧,凭着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铺开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红军战士这种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吗?今天,我们已成了笼中之鸟,经不起磨练,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甚至逃避。
在这些红军战士面前,我们应该感到羞愧!我想,今天我们不需要再去飞夺泸定桥,不需要去四渡赤水河,但长征精神不能丢,要让它永驻人心,发扬光大。
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可贵的红军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挑战。
想想长征二万五,看看革命老前辈,我们的心灵会得到洗涤,我们的斗志正受到鼓舞。
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你感觉到了吗?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你看到了吗?那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抖擞精神。
在影片末尾,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时刻鼓励着我,要勇往直前,不退缩。
长征电影观后感6篇
![长征电影观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9ba8e9bb4cf7ec4afed0d3.png)
《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一):在党支部的安排下我们观看了电影《长征》。
电影的开篇就向我展示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红军战士冒着枪零弹雨奋勇突击。
每次看到这样的战争场面,我总会思考此刻能在和平年时代里学习和生活,是那些无名的英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
我很惭愧,在看《长征》这部电影时现场的气氛有些嘈杂,我们就应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崇敬的情绪去观看。
《长征》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的地方,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
电影《长征》介绍了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
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决定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
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
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又重温了这次具有重大好处的会议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好处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状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出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
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5篇
![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442295783e0912a3162a5b.png)
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5篇《长征》是一部历史战争剧情电影,该电影由翟俊杰执导,王朝柱.黎汝清.翟俊杰编剧,唐国强.李琳.马晓伟等人主演.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到各位.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范文1记忆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感情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淡薄,而历史,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写关于观看长征的故事. 一开始我不喜欢看,但是爬雪山,越过草地,离我的生活太远,根本不能产生共鸣.可是,可是老师让我看了也没办法,过了几分钟,我也渐渐地爱上了,真的爱上了,感动了.《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作的壮丽史诗,是举世闻名的东方神话,是中国人民心中无尽精神力量的源泉.现在70年过去了,但是红军的英勇事迹,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可以哭泣,长征宏伟的历史画卷,都还让我们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今天,吴老师组织我们去看电影《我的长征》,随着银幕上的一幕幕动人画面,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撼,精神得到了高尚的洗礼!影片讲述了王瑞回到长征之地的故事,回忆起他在红军的童年时光,讲述了一个感人的长征故事.两万五千英里的长征,在多少生与死之间,有多少困难和障碍! 在子弹雨中,红军战士紧随其后; 在暴雨中,红军战士涉过山河; 在芦丁桥上;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 恶劣的自然环境,激烈的枪炮声,献出他们所爱的人,酷刑和饥饿...并没有使这些红军战士撤退和逃跑,而是磨练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的战斗精神,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选择了不回头,选择了牺牲生命和忘记死亡,选择了枪手,最终红军赢得了长征的胜利!在长途跋涉中,烟雾弥漫,血肉模糊,然后天真的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也不知不觉地接受着熏陶.青年红军王瑞家族的四个成员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在穿越彝区时失去了他的妹妹,他的妹夫在泸定桥之战中死去,新的彝族战友达尔,在泸定县城的大火中丧生.连长从悬崖上摔下来救了他. 艰难困苦刺痛着年轻人的心灵,这是什么样的撕心裂肺的痛? 什么样的难忘经历?也许他是能感觉到的人. 现在我们整晚玩网络游戏,上课迟到,比较和炫耀,等等.是的,也许我们这样很开心,但这只是物质层面上的,问问你自己我们学到了多少,内疚吧.也许我们年轻的时候会迷失,会迷失,就像红军不知道要去哪里一样,但请不要轻易放弃,只有目标容易找到,〝学习的痛苦是短暂的,不学习的痛苦是终身的.〞当我们最需要知识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保持沉默,为未来的胜利做好准备,但是请不要怀疑自己的价值,走哪条路,跟随,跟随党,用党的先进思想不断武装自己,承担我们的使命,承担中华民族的铁佛复兴.当然,我们不必流血牺牲,但我们必须要有钢铁般的意志去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承和发扬长征的精神,以完成我们的使命.长征的精神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努力工作和无私奉献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现在我们生活在他们为我们创造的和平之中,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学习呢?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用〝长征〞的精神去学习.生活,为祖国的力量而努力.作为一个学生,我想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在一座山上,一条河上,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千万不要浪费时间,闲散.欢迎来到你人生的〞快乐时光〞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范文2昨天下午,我上网看了《长征》这部电影,我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深深地被影片中红军战士那种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怕艰难困苦,勇于牺牲的忘我精神而感动.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多么艰苦的生活啊!可红军战士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理想高于天.是啊,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是千古唯独,万世无双的,红军长征的壮烈和坚韧是惊天地.泣鬼神.是人神共仰的,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是凡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红军长征的精神是举世齐颂.万国同歌.亿民共赞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伟大天兵神威,翻开了中国共产党从艰苦走向胜利,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新一页,宣告了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蒋家王朝,中华民族不是东亚病夫,而是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之子.在看《长征》影片时,我高兴.我悲戚.我感动.我流泪.看到那湘江激战.那四渡赤水.那抢渡乌江.那飞夺泸定.那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以及马蹄声急,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热泪,那十盼红军的旋律在我耳边不时回环,那千万红军的身影不时在我脑中呈现,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无时不在我心中回荡着.记得______曾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足见长征意义的重大,足见长征人的坚韧与顽强.忘不了长征中的成功的笑声,忘不了长征中失败后的志气;忘不了在成功与失败背后的一滴滴鲜血.通过观看长征影片,使我受了一次深刻地革命传统教育,我一定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用长征的精神激励我努力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范文3在党支部的安排下我们观看了电影《长征》.电影的开篇就向我展示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红军战士冒着枪零弹雨奋勇突击.每次看到这样的战争场面,我总会思考此刻能在和平年时代里学习和生活,是那些无名的英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很惭愧,在看《长征》这部电影时现场的气氛有些嘈杂,我们就应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崇敬的情绪去观看.《长征》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的地方,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电影《长征》介绍了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我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而且这时国民派已决定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______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又重温了这次具有重大好处的会议——遵义会议._35年1月_日至_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好处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状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______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出来都是正视自我的错误,并注意从自我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全过程的某一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潜力的,党正是透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_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结束.()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应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最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长征精神精神中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这一代最要学习的,而且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觉得此刻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安逸和享乐的生活,会腐蚀我们的心灵,失去奋斗目标.胡书记曾指出:〝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不忘艰苦奋斗,不忘人民群众,不忘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永葆党的青春本色〞.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艰苦奋斗就是要刻苦学习.开拓创新.迎难而上.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这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范文4电影《长征》片长三个小时,分上.下两集,向观众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场景.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用史诗笔触全景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夹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于影片的艺术成就.历史好处.现实作用,我就不去分析了.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一些问题: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为中国的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是什么让本来是执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支队伍,在漫漫的万里长征中却扮演了播种机的主角,把革命的理论散播到千万户家庭呢?影片没有交待长征的起因和背景,可能是因为受限于电影片长的原因吧.故事是从湘江河畔,红军抢渡湘江开始的.由于博古.李德对军队撤退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所以部队带着超多的缁重挤在湘江桥上,几天几夜部队也没有能完全透过湘江.然而,时光就是生命,在红军的上头敌人的飞机在狂轰烂炸,后面有几十万追兵正汹涌而来,前方,蒋介石在加紧布置几道拦截的防线.红军长征的第一道本来不是难关的难关就这样横在了全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面前.幸亏红军的后卫部队拼死抵挡住了国民党追兵的猛烈进攻,为中央红军过河抢得了宝贵的时光,要不然,此役红军的后果实在不堪设想.在渡过湘江之后,影片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一个红军的后卫战士在敌人蜂拥包围住他的时候,毅然拉开了胸前手榴弹的弹弦,但是没有爆炸场面的刻画,镜头转向了印满红霞的天空,不明白这但是象征烈士流淌的鲜血?第一道本来是长征途中最容易渡过但却因为人为的策略因素而造成的难关被克服了.湘江战役后,红军连克国民党军队的四道防线,但是自身的伤亡也十分惨重,八万之师拼得只剩了三万之士,虽然是胜利了,但按照这样的打法别说陕北会师,没到四川就得全军覆没.即使这样,红军能突破国民党的四道防线几十万大军的拦截,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红军能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个性是后卫部队的敢打猛拼的劲头,阻滞了追兵前进的脚步,给红军带来了珍贵的喘息机会.如果没有五万牺牲将士为了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明明明白自我在后卫阻击,生还的可能性很少,但为了整个群众,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再有后面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发展,更不要说建立新中国了.我们就应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在一个群众当中,如果战略指挥出了问题,大家都乱成一团,没有众志成城的决心,没有凝成一股劲的凝聚力,没有哪怕牺牲个人也要保全群众的信念,那么这个群众决不会走得很远,而我们的红军指战员就具备有这些优良的素质,最后能够令决策失误的红军起死回生,创造了中华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些精神在我们此刻这个国际形式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更就应汲取和发扬,不要先自乱了自我的阵脚,大家团结一致,发扬红军精神,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强国强军,保证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之林更好的发展.湘江战役后,红军在通道得到了及时的修整,红军虽然没有完全摆脱李德.博古的错误军事路线,但是______开始重新获得了发言权.在______和很多头脑清醒的红军领导人的坚持之下,改变行军路线,四渡赤水,占领贵州,并在贵州遵义召开了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彻底的纠正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战略方针,重新奠定了______在军队中的指挥权.此后的红军声东击西.指南打北完全打乱了蒋介石的军事部署,甩开围追堵截的敌人,大踏步向前.如果说〝遵义会议〞之前红军是有险无惊,那么〝遵义会议〞之后,红军更多的是有惊无险,强度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夹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更多的是向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红军自身的体能极限挑战,______军事指挥上的高明可见一斑.在和张国涛会师之后,虽然红军又经历了两条路线的选取,同时受到了张国涛分裂势力的威胁,但在党中央的果断决策下中央红军顺利的越过千里大草原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实现了长征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新的征程.如果说遵义会议前,红军能突出重围依靠的是不怕牺牲的勇猛精神,那么遵义会议后取得的一连串胜利就得益于中共中央正确的军事路线路线和方针,就应总结为智谋的胜利.有人说中国共产党是一群没有文化的土匪,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因为农民太穷了,反正也是死,所以打仗的时候玩命,让共产党拣了个大便宜,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大家明白,国民党的士兵很多也是被拉壮丁去的,家里也很穷,为什么同是穷人,在红军队伍里就能打胜仗,在白军队伍里就只能打败仗,这个事实不是胜过任何的雄辩吗?打仗讲究的是谋略,一时之勇是不能决定全局的.在《长征》这部影片中湘江之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要运用谋略,领导阶层没有必须深厚的文化功底是不行的.我们看看长征中决定军队命运的领导人的文化功底吧!李德是共产国际排来的,博古.张闻天都是苏联留学生,朱德.周恩来.______都是海龟派大腕,______是湖南师范学校毕业等等,不举例那么多了,他们当时的这些学历能够说明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骄子.不可否认当时的共产党高层领导是人才济济的.正是由于这些人才的汇集出谋划策,红军才能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最后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有谋无勇不行,有勇无谋也不能长久,只有智勇双全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看了《长征》这部电影,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这些平凡的老百姓,也要时常提高自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休养水平,提高自我承受失败的心里承受潜力,培养自我敢于应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尽量做到智勇双全,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够更加精彩,我们也更能为祖国贡献我们更大的力量大.红军精神永远是我们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指路明灯,《长征》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是无穷的,我一个普通人无法说得清楚,但愿红军的长征精神能在我们在我们的下一代世代相传!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范文5打仗是最令老百姓痛苦的事.打仗,会费尽人力.财力.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要命的是多少人会因此丧命;多少家庭会因此破裂;多少人会因此失去至亲……难道,他们(日本鬼子和反动派)为了地位,为了金钱,就可以不顾一切了吗?他们也有家庭,也有朋友,也有至亲,难道,为了金钱和地位,他们连家,连朋友都可以放弃?而最受苦的是中国老百姓,他们什么都没做错,为什么也要忍受家破人亡,失去挚友的痛苦?不过,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才会在抗日战争中出现大批的抗日英雄.他们不畏个人的生死,誓死效忠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勇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伟大的〝长征〞就是证明!通过观看〝长征〞的电影,我了解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征〞是多么伟大!他们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震惊啊!不管敌人使用了多少恶毒的酷刑来严刑逼供,他们直到牺牲也不会透露半点儿消息.是他们震撼了中国人,震撼了全世界的人.是他们的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懂得大胆地拿起武器对抗日本鬼子和反动派.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不再受到欺压;从此,他们成了中国的主人……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漫长.触目惊心啊!其中,有我们熟悉的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最震撼我的是飞夺泸定桥.当接到〝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的命令时,红军便开始了飞一般的长途跋涉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他们翻山越岭,沿路还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天黑了,战士们一整天都在跟时间赛跑,没顾得上吃一点东西.没想到连天空也不做美,竟下起了倾盆大雨,这真是雪上加霜啊!为了在天亮之前到达泸定桥,战士们不管三七二十一,面对恶劣的天气,泥泞的小路,艰难的地理环境都毫不畏惧……终于,他们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瞧,这么艰险的自然环境红军都不怕,那他们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呢?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几米高,是由_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都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直耸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3米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对面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而守城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了工事.看,这么危险的环境,红军到底能否战胜呢?真为他们捏了把汗.战斗开始了.红军发起了总攻.号手们吹起了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开火,一霎时,山谷传来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喊杀声.二连担任突击队,他们带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身后的是第三连,他们还每人带着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看样子,红军胜券在握!突击队终于冲到了对岸,敌人见势不妙就放起火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战士们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都奋不顾身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跟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2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走了.啊,红军战士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正因为红军战士有着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中国才会解放,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通过观看〝长征〞,知道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战胜了敌人,建立了新中国,我们要珍惜今天,为了美好的明天,在新时期.新的长征中,我要努力学习,听党的话不断进步!观看《长征》电影的个人观后感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长征》观看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电影《长征》观看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电影《长征》观看心得体会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同时,它又像一块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记者、战史专家和艺术家。
毫不夸张地说,仅就国产影视作品而言,几乎长征的每一个局部事件都做了不同的反映。
因此,当人们听说中央电视台又斥巨资拍摄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时候,都发出这样的提问:”为什么又要拍《长征》?"
对此,《长征》一剧的编剧王朝柱回答说:第一,至今没有一部全方位反映长征的史诗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第二,长征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壮美的写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华民族是无敌的:它走过了万水千山,也战胜了人体自身的权限;它打垮了数倍于己的敌人,也解剖了各种各样的美的丑的灵魂……这就是长征精神。
一句话,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不仅要全方位地反映长征,更重要的是要高昂长征精神,化做时代的号角,催人奋进!
《长征》的文学剧本虽然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很高的评价:是一部洋溢着长征精神的革命史诗;但是有些领导和专家又不无担心地认为:若想把长征这一历史壮举拍摄成一部具有艺术震撼力的史诗,必须
像当年红军那样真的重走万水千山,战胜人体的自身极限。
言外之意:我们有这样一支电视队伍吗?
《长征》剧组全体艺术家骄傲地回答说:"有!只要我们以长征精神拍摄《长征》,不仅能爬雪山、过草地,创造电视人的奇迹,而且还能把大型电视剧《长征》拍摄成一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绝唱!"历经一年多的艺术实践,他们不仅交了一份最完美的答卷,而且还从艺术诠释《长征》中对历史的长征获得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感悟。
请看:唐国强自从拍完电影《长征》之后,长征情结就根植在他的心底最深处。
为此,他作为大型电视剧《长征》的导演之一,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研究长征史实,还主动向编剧贡献自己的艺术才智。
他在拍摄过程中不仅和其他导演合作驾驭全局,而且还把自己的各种艺术构想传达给周恩来的扮演者刘劲、朱德的扮演者王伍福,并转化成他们各具特色的精湛表演。
他作为毛泽东的扮演者清醒地知道:必须在这部
《长征》中,重塑一个既不同于自己创造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又有别于自己在电影《长征》中的毛泽东。
唯有如此,才能得到上亿观众的认同。
可以想见,他将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更令人感动的是,为了真实地再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他和《长征》剧组的艺术家们在海拔3000米至4800米--当年红军走过的雪域高原上一住就是50多个日日夜夜,三次登上海拔近5000米的雪山拍戏;他为了征服已经结冰的草地,冒着倾盆大雨挽着战友的臂膀,高唱《国际歌》…… 观看拍摄的化妆大师王希钟感动地滴下串串热泪,动情地讲了这样一句话:"我想起了当年参加长征的红军,革命真是来之不易啊!"
或许唐国强和《长征》剧组的艺术家们真的体验到了什么是长征精神,他们一致认为:拍摄长征是对自己灵魂的一次净化。
戏后他们都在让名、让利,全戏就要杀青的前夕,唐国强当着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胡恩同志的面说:"作为导演,我认为扮演周恩来的刘劲十分用功,进步最大,我希望在未来申报各种评奖的时候,最佳男主角不要提我,提刘劲。
"为此,唐国强和金韬、刘劲吵了起来。
事后,胡恩同志很是感慨地说道:"我很受感动!时下像这样的剧组实在是太少了,我们应该宣传这些用长征精神拍《长征》的艺术家。
”
《长征》拍得很大气,很成功,具有史诗品格。
它不仅是国产影视作品中第一部全景式、全方位反映红军长征全过程、展现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电视力作,更重要的是它艺术地再现了长征精神。
《长征》再现的长征精神,会激励广大干部和青年不畏艰险、不怕挫折、奋力拼搏,去实现党在新世纪的伟大战略目标。
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永远继承发扬!
我们要代代高呼:长征精神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