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3.论为学
“夫人之立节也,将舒网以笼世,岂樽樽以入罔;方开模以范俗, 何暇毁质以通检。若良运未协,神机无准,则腾精抗志,邈世高超, 荡精举于玄区之表,摅妙节于九垓之外而翱翔之乘景跃踸,踔陵忽 慌,从容与道化同逌,逍遥与日月并流,交名虚以齐变,及英祇以 等化,上乎无上,下乎无下,居乎无室,出乎无门,齐万物之去留, 随六气之虚盈,总玄网于太极,抚天一于寥廓,飘埃不能扬其波, 飞尘不能垢其洁,徒寄形躯于斯域,何精神之可察。虽业无不闻, 略无不称,而明有所逮,未可怪也。”(《阮籍集·答伏义书》)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二、嵇康及其教育思想
(一)嵇康的生平事迹
嵇康(公元223-262年),“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 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康早 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 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 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 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以为 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 ,乃著《养生论》。……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 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 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 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初,康尝游于洛西,暮 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 ,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 仍誓不传人,亦不言其姓字。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 然玄远。撰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又作《太师 箴》,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复作《声无哀乐论》,甚有条理。” (《晋书·嵇康列传》)
2.论君子礼法
“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 其形。天地制域于内,而浮明开达于外。天地之永固,非世俗之所及也。……世 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 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且汝独不见群虱 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 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 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今汝尊贤以相高, 竞能以相尚,争势以相君,宠贵以相加,驱天下以趣之,此所以上下相残也。竭 天地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之欲,此非所以养百姓也。……汝君子之礼法,诚 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而乃目以为美行不易之道,不亦过乎!”(《阮籍 集·大人先生传》)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三)专科学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官学除太学、国子学等以实施 儒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机构外,尚有教授书学、律学、 医学、玄学、史学、文学、数学、天文学与农学等其他专 业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专科学校性质的教育机构。例如,西 晋武帝时期光禄大夫荀勖,便曾“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 以钟、胡为法。”又如,三国魏明帝时期,尚书卫觊便曾 上书曰:“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之所轻贱;狱 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者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 必不由此也。请置律博士,转相教授。” 魏明帝采纳其建 议,“事遂施行。”又如,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 438年),“征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 生百余人。会稽硃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 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 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 建。”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百度文库的教育
二、地方官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官学的兴办虽频遭兵燹冲击, 但中央敦促地方兴学的政令却是时有颁布,屡见不鲜。三 国时期,曹操便曾下令地方大力兴学。“令郡国各修文学, 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 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西晋武帝也曾下诏曰:“郡 国守相,三载一巡行属县,必以春,此古者所以述职宣风 展义也。见长吏,观风俗,协礼律,考度量,存问耆老, 亲见百年。录囚徒,理冤枉,详察政刑得失,知百姓所患 苦。无有远近,便若朕亲临之。敦喻五教,劝务农功,勉 励学者,思勤正典,无为百家庸末,致远必泥。”北魏献 文帝时期,咸阳公高允上书请立郡国学,得到了献文帝的 同意,北魏郡国一级的地方官学也由此勃兴。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二)阮籍的教育思想
1.论天人之道
“圣人明于天人之理,达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审于大慎之训,故君臣垂 拱,完太素之朴,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道者,法自然而为化,侯王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阮籍集·通老论》) “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名焉;天地者有内,故万 物生焉。当其无外,谁谓异乎?当其有内,谁谓殊乎?……故曰:‘自其异者视 之,则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则万物一体也。’……以生言之,则物无不 寿;推之以死,则物无不夭。自小视之,则万物莫不小;由大观之,则万物莫不 大。殇子为寿,彭祖为夭;秋毫为大,泰山为小。故以死生一贯,是非一条也。 别而言之,则须眉异名;合而说之,则体之一毛也。”(《阮籍集·达观论》)
4.论“易教”
“易者何也?乃昔之玄真,往古之变经也。……上下无常,刚柔相 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故谓之‘易’。……易之为书也,本 天地,因阴阳,推盛衰,出自幽微以致明着。……易之为书也,覆 焘天地之道,囊括万物之情,道至而反,事极而改。……明夫天之 道者不欲,审乎人之德者不忧。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 故道不可逆,德不可拂也。是以圣人独立无闷,大群不益,释之而 道存,用之而不可既。由此观之,易以通矣。”(《阮籍集·通易 论》)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问题与讨论:
谈谈国子学得以创设并超越太学地位 的特殊历史因由与政治意蕴。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二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教育
一、阮籍及其教育思想 (一)阮籍的生平事迹 阮籍(公元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人 也。……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 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 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 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 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籍本有济世 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 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晋书·阮籍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