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
描绘我们的校园教案
![描绘我们的校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42c2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6.png)
描绘我们的校园教案我们的校园是一座现代化、美丽而充满活力的校园。
以其优美的环境和出色的教育质量而闻名于世。
校园位于郊区,占地面积广阔,宽敞而绿树成荫的校园道路将校园分割成不同的区域。
首先,让我向大家介绍校园的主要建筑物。
学校的大门是一个宽敞而富有特色的建筑物,它以高大的石柱和华丽的装饰品为特色,校徽高高地镶嵌在墙上。
一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楼内有各种教室和实验室,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教学楼周围是美丽的花坛和绿草如茵的草坪,为学生提供了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接下来是图书馆,这是校园里最宁静的地方之一、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简洁而现代,内部装修典雅,为学生提供了安静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图书馆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从课本到小说,各类参考资料应有尽有。
此外,图书馆还设有电脑终端,供学生上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
校园里还有一座体育馆,它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中心。
体育馆内设有各种运动场地,如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健身房等。
此外,体育馆还设有观众席,供学生观看体育比赛和其他文化活动。
运动场是学校学生锻炼身体的地方,也是举行体育比赛和其他大型活动的场所。
这里有草地、跑道、足球场等,充满了活力和竞争精神。
我们的校园还有一个特色是花园,这是一个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地方。
花园中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和植物,包括玫瑰、郁金香、紫薇等。
花园中还有一条小溪流过,清澈的水流和鸟鸣声使得花园更加美丽宜人。
学生可以在花园中散步、欣赏花朵或者静坐思考。
花园还设有小餐厅和咖啡馆,供学生休息和聚会。
除了上述建筑物和景观,校园的教学质量也是我们自豪的地方。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经验丰富、充满激情和责任心。
学校注重学科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机会,包括科学实验、艺术表演、户外探索等。
通过这种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创造力和领导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总之,我们校园是一个优美、现代化并以教育质量闻名的地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5ced5af18583d0496459b3.png)
教学进度表:周次课题1-2周《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课时3-4周《美术是个大家族》2课时5-6周《小伙伴》2课时7周《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课时8周《我们的风采》1课时9周《有创意的字》1课时10-11周《精美的报刊》2课时12-13周《描绘我们的校园》2课时14-15周《设计我们的校园》1课时16周《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课时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
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说课稿(共2课时)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说课稿(共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dcf3b4d7375a417876f8f5f.png)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5、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我们的校园》一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中的第一课,本课侧重引导学生了解校园环境及学校空间布局和相关功能,知道使用各个空间的基本注意事项,通过活动寻找自己在学校的特殊空间,为学生逐步产生亲近、热爱新学校的情感,安全、愉快地开始新生活做好准备。
第一课时的“校园探秘”板块以学生在学校操场活动为视角,展现校园基本标志和周边环境特征,设置了学生开展“校园探秘”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各种校园设施,并了解它们所在的位置、功能等。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文明地参观,尊重、感谢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
在参观一些特殊场所时,如“阅览室”等,更要让学生了解参观时所必备的行为规范。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刚入学的少年儿童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小学生这个陌生的角色充满新鲜与好奇,他们的内心满是期待与喜悦。
但同时,也会因环境与身份的改变而感到不安,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处在一种懵懂无知的境地,需要很好的引导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一年级的小学生有些没有上过幼儿园,对校园这种集体生活没有相关体验。
当他们初次进入校园这一陌生的领域时,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的。
他们对于学校生活的认识与概念,可能仅仅来自于年长的已入学的同村孩子的生活经验。
许多农村新生家长没有时间或者不懂得如何对孩子进行入学前的教育。
农村小学新生能否快速适应校园新生活,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老师的引导。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小学新生入学时往往处于一种被动与无助的地位,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尽快去适应新的环境,使他们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地在新环境中开始学生生活。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word教案1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c6b6633fe4733687e21aaf4.png)
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成角透视知识,在欣物的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在欣赏和观察优美校园过程中,学会用透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合作探究
课 型
造型•表现
教学用具
第二课时
校园写生
欣赏
学生讨论并回答。
请同学们总结出平行透视规律。
请同学们总结出成角透视规律。
同学们讨论并回答。
学生分别练习。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
板
书
设
计
第四单元 第一课 描绘我们美丽的校园
教
学
反
思
由于透视的视觉上的变形,产生了“近大远小”的感觉,透视线和消失点就应运而生。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因为近大远小的变形,所以形体产生了纵深感。
展示学生运用平行透视方法的绘画作品。
2.展示PPT课件:教师与学生分析学习成角透视的规律,教师讲解成角透视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探究成角透视的规律特点。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看到物体两个面以上,相应的和视角成一定的角度。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一、通过课件展示安排学生练习。
1.展示两幅学生便于利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方法表达的校园图片,安排练习。
作业要求:用线条来表达作业。
2.展示学生当堂完成的练习作业。
教师给予肯定而中肯的评价。
四、教师进一步展示课件中的优秀学生作业和当堂的学生优秀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成角透视所有垂直方向的线条都是垂直的,没有变化。不过较中间的垂直线比相对两侧的垂直线较长一些,这样的“近长远短”符合透视的规律。
《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第1课时
![《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6e80d7bbe1e650e53ea9920.png)
一、教材分析:《我们的校园》是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的第一课,其中《校园探秘》为本课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学校空间布局,知道使用各个空间的基本注意事项。
认识自己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园设施,帮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设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进一步适应小学生活。
同时,强调校园设施都有相应的使用规则、纪律,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并体验安全文明地使用设施的快乐,进而促进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
二、学情分析:学习本课时,幼儿已经进入小学大约四周的时间,对学校生活有了初步的感受和认识,但主要停留在与自己学习生活最密切的区域里,如班级、专业教室等。
因此他们对整个校园还不够熟悉。
三、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标志牌的作用,熟悉教室、校园环境。
2、感知操场及其周围的标志物及环境特点,了解学校基本设施的用途以及与自己的关系。
3、了解校园其他场所,尝试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在校园里遇到的一些问题。
4、能自觉遵守校园设施的使用规则和纪律,体验安全文明使用设施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认识自己生活、学习的校园,熟悉教室,了解学校中除教室之外的其他教学空间、教学设施的功能。
难点:如何利用学校中一些空间和设施解决自己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六、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开展活动教学。
七、教学过程:导入:孩子们,已经开学两周了,你们适应咱们学校的生活了吗?跟幼儿园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啊。
你们长大了,现在开启了在知识海洋里航行的航船,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艘知识船,这艘船不是每天都生活在风平浪静之中,大海中充满了未知的冒险。
今天,我们就驾驶着知识小船在大海里探险,只要闯过下面几关,我们的航行就胜利了!你敢挑战吗?试试看吧!活动一:第一关 看看谁认识得多1、上学好几天了,你有没有到学校各处走一走呢?你认识了哪些地方呢?说说看。
2、同学们认识的地方真不少,那你敢不敢做个小勇士闯关呢?下面的这些标志你都认识吗?依次出示学生席卡、班级班牌、教室门牌闯关成功给予相关奖励。
人教版美术七上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整理版
![人教版美术七上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c6bfdfc8d376eeafaa3110.png)
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教师:骆军民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中学美术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新教材的整体结构是由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领域组成,注重学习的主动参与,学生自主个性在各个领域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借助情景的创设,激发起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课时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讲授课,第二课时为校园写生课。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结合建筑物,学习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2.通过观察、体验、交流等活动,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3.在绘画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会运用透视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表现校园的空间之美,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认知到选择适合的角度来表现校园美感,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绘画构图和绘画透视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教具:多媒体,素描纸、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观察与探讨(导入):情景创设与校园照片回放导入,引出构图和透视知识。
二、学习与研究(重难点突破):1.构图的取景方法和构图形式的讲解2.透视的概念和分类讲解(1)透视的一般规律(2)解释平行透视(图略);(3)解释成角透视(图略);三、巩固新知识:1.比较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不同。
2.判断校园风景是哪种透视现象3.赏析新八中鸟瞰图四、教师示范五、课堂作业六、小结:七、课后拓展下课后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体会其呈现的透视现象:观察村子或小区里的房屋特征。
八、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2
![第四单元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2](https://img.taocdn.com/s3/m/b70ca0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e.png)
《描绘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校园风景画作品,让学生感受校园风景画作品的美感。
了解风景写生的取景方法和构图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交流等活动,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绘画实践中,让学生体会校园生活中艺术美。
教学重点:了解风景写生的取景方法和构图知识。
教学难点:做到画面完整,有美感。
教具:多媒体课件,风景画作品学具:铅笔,画纸。
教学过程一.导言展示几张老师画的校园风景画作品,师:作品美吗,想不想描绘我们的校园啊!生:想。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用手中的画笔,把我们的校园记录下来。
二.教师演示取景方法方法一.用一张卡纸,在中间雕一个方形,通过中间的空洞就能观察景物。
方法二.用双手做取景框取景。
在演示时,教师讲解景物一般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近景和中景是画面的主要景物,可以把景物进行适当取舍。
三.如何构图展示风景画作品学生欣赏作品,感受风景画作品的美感。
接着老师讲解风景画构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形式。
要求:1.要完整,稳定。
2.要有鲜明的形式美感形式:1.垂直线构图.2.水平线构图.3.斜线构图.4.s形构图.5.三角形构图.四.作业根据上节课的透视知识和这节课的构图知识,利用线描的写生方法画“校园一角”带学生到校园内进行风景画写生.为了保证室外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和同学们达成四点共识.1.每4人分成一组,每组安排一个组长,负责本组活动.2.每组完成用沿笔画出的1到2张校园风景画.3.写生的地点,操场,教学楼前,后花园.4.要求同学们下课前10分钟回到教室集中,交流感受,评价作业.五.教师巡回辅导让每组学生选适合的角度,先讨论如何取景,构图,再共同完成作业.六.讲评作业每组选一张作业,用展台展出,师生互评.七.总结同学们,我们学校看似普通的校园,在我们的笔下变得那么美丽,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美,表现美.版书设计取景方法:1,用纸框取景.2,用双手做取景框取景.风景构图的基本要求.风景构图的基本形式.。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校园寻美》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校园寻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f9cfe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30.png)
以清华大学校庆标识为例:
为庆祝清华大学建校 110 周年,清华大学设计了校庆标识。标识以阿拉伯数字“110”与清华大学校徽的组合为主体图形,并辅以阿拉伯数字“1911—2021”。校庆标识围绕校庆主题—“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从传承和创新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想一想,设计师是如何运用图形和色彩来设计标识、传递校庆主题的呢?
3. 文化理解:学生能够领悟艺术节宣传品设计不仅传递了艺术节的主题信息、营造了艺术氛围,而且能够反映校园的文化理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校园为背景,通过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艺术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艺术的魅力。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旨在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
第一部分“校园寻美”着重于校园艺术节的标识设计学习。教材通过图片、文字描述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校园中的艺术,激发他们对校园艺术的感知和欣赏。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艺术校园》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美术
七年级
第一学期Leabharlann 人美版第四单元《艺术校园》
单元概述
第四单元《艺术校园》分为校园寻美、校园创美、校园展美三个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艺术元素中的标识、海报、邀请函、宣传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学会如何将艺术融入校园生活,使校园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学情分析:
学生对校园中的艺术元素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他们可能更容易被直观、鲜明的艺术形式所吸引,而对抽象或含蓄的艺术作品理解不够。在艺术创作方面可能缺乏技巧和方法。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模仿,而不是独立创作,需要通过具体的指导和实践来提升创作能力。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美术7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美术7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9f7f6ddd88d0d232d46a68.png)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 的美感。结合校园建筑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 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交流等活动,指导学生运用绘 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绘画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 来源于生活,学会运用透视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表现校园的 空间之美,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 约·诺里斯
透视定义
❖ 将三维的客观空间画到二维的平面上,使二 维的平面产生深度空间变化得到三维的绘画 效果。透视是一种符合正常视觉感受的科学 变形。(原来黑板是发生了科学变形)
❖ 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很多。 ❖ 请同学说说自己感受到的这种现象。
❖ 透视似乎也有不同,你是否能发现? (提示 画出两组图片的消失线) ❖ 小组讨论并发言
❖ 当物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时,只有一个消 失点,叫平行透视,或焦点透视。
❖ 当物体有一个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有两 个消失点,叫成角透视。
❖ 我们来判断下面的作品属于那种透视。出示 图片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导学
❖ 如果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就会发现 校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本课通过了解取景,构图,透视的知识, 学习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校园一景。
• 观察讨论
黑板是什么形状的?
❖ 首先请大家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 ❖ 认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树木 ,教学楼是否
有异常?
❖ 分组讨论
❖ 我们看到物体产生的这种近大远小,近高远 低,近疏远密的现象叫做透视现象。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校园寻美》课件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校园寻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29137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c.png)
校
叁
如何构思艺术节标识元素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禁止转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必究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禁止转卖 违者必究
校
一件标识作品往往蕴含了特殊的意义,通过图案、文字来介绍学校或 者活动的性质和意义,体现出学校或者活动的特征,让人容易记住。
如何构思、设计
体现校园特质和艺术节主题的标识?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禁止转卖 违者必究
适合在校园艺术节标识中使用?
建筑元素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禁止转卖 违者必究
校
哪些元素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质
适合在校园艺术节标识中使用?
动物元素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禁止转卖 违者必究
校
尝试像设计师一样设计校园艺术节的标识,并说一说你的设计思路。
设计草图
绘制正稿
标识说明
黑白琴键 与乐符象 征着艺术 节音乐会
校
同学们可以从调研和采风开始,搜集与校园艺术节有关的资料。
音乐演出 图书馆
舞蹈演出 广场雕塑
美术展览 校园里的花
包括与校 园艺术节主题、 校园标志性建 筑、校园艺术 活动等有关的 文字、图片, 为下一步设计 标识寻找具有 象征意义的元 素。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禁止转卖 违者必究
校
哪些元素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质
DATE
SCENE TAKE
2011.2.15
14
8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禁止转卖 违者必究
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即将开幕
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用绚 丽的色彩笔描绘美好的校园时光,用艺术 元素装饰校园。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禁止转卖 违者必究
新教材·人美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课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整本书教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整本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20eab628ea81c759f57802.png)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整本书教案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周次课题1-2周《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课时3-4周《美术是个大家族》2课时5-6周《小伙伴》2课时7周《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课时8周《我们的风采》1课时9周《有创意的字》1课时10-11周《精美的报刊》2课时12-13周《描绘我们的校园》2课时14-15周《设计我们的校园》1课时16周《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课时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着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
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024年【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本
![2024年【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cf32365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02.png)
2024年【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二章“生活中的美术”,具体内容为第一课“描绘我们的校园”。
我们将通过对校园实景的观察和描绘,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知识,并能在实际绘画中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并运用美术知识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画纸、画笔、颜料、教学PPT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风光照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知识,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校园,选取一个场景进行描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描绘校园风景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知识;2. 校园风景描绘步骤;3. 课堂练习题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校园”为主题,描绘一幅校园风景画。
2. 答案:无标准答案,要求作品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构图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发现美,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组织学生参加美术社团活动,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并运用美术知识进行表达。
2. 教学重点: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作文怎么写5篇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作文怎么写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7a4604f705cc17542709a3.png)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作文怎么写5篇小学生开学第一课作文第一篇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大有不同,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会给芊芊学子们留下不同却又深刻的印象。
今年“创造向未来”的主题让我想到了无数探索未来,探索世界的开拓者们,也是他们在无形中带领我们走进未知的浩瀚宇宙。
爱迪生在科学上的创新,让人们在黑夜也能获得光明;哥白尼在历史上的创新,让人们对浩瀚宇宙有了更深沉次的了解;乔布斯在科技上的创新,改变了人们以前固有的生活方式。
可见,创新是人类探索进步的源泉。
创新改变世界,创造未来。
当今世界局势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
这样的现实下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更应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企业,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希望所在。
倘若将这些团体比做飞机,那创新就是将其托上天空的机翼。
若无创新意识。
好比没有机翼的飞机,连自己都无法腾飞,那还谈什么梦想,什么未来呢。
所以身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用创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民族的梦想甚至几亿中华儿女的中国梦,用创新来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创新并不只是那些所谓的天才们才有的事情,创新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只要你愿意创新,如果你想有创新的能力。
即使你暂时比不上别人,也没关系,只要肯努力,创新是不会放弃每一个有决心有毅力的求助者的。
相比那些抄袭者,为什么不用创新来证明自己。
与其和他人一样走一条死板的路线,倒不如自己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虽然也许会遇上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但你却有了一条专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经历。
现在这个年代,没有创新的人或许活得下去,但是没有创新的国家却是无法存活的。
就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
人民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但却是创新赋予了人们这个能力。
没有创新,什么梦想、未来不过是一句空头支票。
创新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个人收获他所没有的荣耀地位。
它犹如一双手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
小学生开学第一课作文第二篇9月1日18点55分CCTV2播出了由王小丫、方琼主持的“开学第一课”,首先由抗震小英雄林浩和奥运女孩歌唱的“我和你”,然后节目正式开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的校园PPT(27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的校园PPT(27张)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d4877858fb770bf78a55f3.png)
•
8.围绕本专题的话题,通过组织讨论 ,要求 学生把 人生积 累和经 验带入 文本, 演绎自 己的认 识,与 文本化 为一体 ,在大 师的思 想沐浴 下真正 得到一 次精神 的洗礼 。最后 ,还可 要求学 生在鉴 赏文章 观点表 达充满 诗意的 基础上 ,也动 手用形 象隽永 的语言 来概括 对本板 块话题 的理性 认识, 并在交 流的过 程中升 华自己 的思想 。
步骤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PPT(27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PPT(27 张)优 质课件
步骤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PPT(27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PPT(27 张)优 质课件
第
四
单
描 绘
元
我
们 的
第
校一
园课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一、取景
一、取景
一、取景
一、取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PPT(27 张)优 质课件
一、取景
视平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PPT(27 张)优 质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PPT(27 张)优 质课件
•
4.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 再少, 情节不 枝不蔓 ,主人 公性格 单一而 鲜明。 本文中 直接出 场的人 物只有 老渔夫 桑地亚 哥一个 ,情节 也主要 是围绕 大马林 鱼的捕 获以及 因此而 引来的 与鲨鱼 之间的 搏斗, 可谓单 纯而集 中。
•
5.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 过多地 使用形 容词, 特别是 华丽的 辞藻, 尽量采 用直截 了当的 叙述和 生动鲜 明的对 话,因 此,句 子简短 ,语汇 准确生 动。在 塑造桑 地亚哥 这一形 象时, 他的笔 力主要 集中在 真实而 生动地 再现老 人与鲨 鱼搏斗 的场景 上
第1课 描绘我们的校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 描绘我们的校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04d2b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b.png)
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园的基本设施和布局;2.让学生学会描述物品和地点,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4.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爱护和责任心。
教学内容1.介绍自己的家园:学生自我介绍;2.介绍学校的基本设施: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操场,食堂等;3.了解学校的布局: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4.描述学校环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字创作。
教学步骤1.导入(约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和学习目标,并让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园,为下一环节铺垫。
2.课堂活动(约30分钟)2.1 学校设施介绍教师引导学生依次介绍学校的图书馆、教学楼、操场、食堂等基本设施,让学生对学校环境有个整体了解。
2.2 实地考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校园实地考察,观察学校布局和环境,关注各种设施的位置分布和功能。
3.写作练习(约30分钟)学生根据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感受进行写作,突出校园环境的特点和自己的情感体验。
3.1 写作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如何突出校园环境的特色,如何谈论自己的情感体验等。
3.2 交流和展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展示各自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4.总结(约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鼓励学生对校园环境进行认真观察和体验,并全面学习校园内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定。
课后作业观察家附近的风景,写一篇短文描写自己的家乡,突出家乡的特点和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走出教室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使他们获得更加深刻和全面的校园了解。
在写作练习中,学生的感情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交流和展示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和想象力,促进了思维活动。
这中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的享受学习的过程,同时通过实践提高了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描绘我们的校园》说课稿2
![《描绘我们的校园》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682cd01358f5f61fb636669f.png)
《描绘我们的校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美术的01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描绘我们的校园》。
(板书:描绘我们的校园)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我怀揣着对教师的梦想,走向这神圣的讲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内容。
首先是教材分析《描绘我们的校园》属于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四单元第1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主要内容是通过让学生观察校园实景,了解空间透视规律、掌握构图原理,并且能够用线描写生的方式表现出来。
通过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提高对美的认识和再创造。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接着说一下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美术基础,思维较为成熟,认知领域也有了一定的拓展,但是在专业美术理论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本堂课涉及到一些透视、构图知识可能较为枯燥难以理解。
因此我会采用联系生活、结合实物、多展示美术作品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创作表现。
依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制定如下。
首先是知识目标:了解取景、构图、透视的知识,掌握线描写生的创作方法。
其次是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欣赏画家作品、实践练习等,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规律,表现校园一景,提高造型表现的能力。
最后是情感目标:体验造型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学重点和难点就呼之欲出了。
了解取景、构图和透视的知识是本节课的重点。
结合校园实景进行基础的线描写生创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美术课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如何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课我将采用讲授法,启发法和谈话法等方法来突破重难点,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加深对本课内容的了解,促进学生对美术语言及表达方式方法的学习,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图不够美观。 缺少层次,画面无空间感。
构图太满,物体画到了画面之外。 缺少层次,画面无空间感。
构图太偏,画面空洞。
构图太下,画面有下坠感,视觉感受不舒服。
咱们再来看看其它作品!
第四单元 美丽的校园
--第一课 描绘我们的校园
1
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看看它们是如何运用透视方法的。
平行透视
消失点
视平线
成角透视: 两个消失点
消失点2
视平线
消失点1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些作品,
看看画家们是怎样在作品中取景的!
近景
中景
远景
中景
远景
近景
视平线
2.构图
视平线
2.大体轮廓
3.深入刻画
• 一:取景 选景时可用一个跟画纸比例相当的距形框来取景,构图时注意所要表 达的主体在画纸上不要太偏;
• 二:形体比例结构 大的形体结构要准,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地方。例如画一幅有建 筑的风景,首先应绘出建筑的形体,透视要准; • 三:画的顺序 按照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近到远的顺序画,近处画的具体、写实 点,远处画的要概括些、虚一点,近景笔处细且重,远景笔处粗且轻 ;
试一试:说出画面中的近景、中景、远景。
这 样 也 行 ︕
• 同学们,看了这些作品,你们对取景有了一些认了吗?
•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实际看到的景物比这些图片多多了, 该如何取景呢?
• 咱们看看书本上是怎么做的!
写 生 步 骤
1.观察 2.取景 4.描绘 3.构图
5.修改 6.收拾完成
1.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