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指引模版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模版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模版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模版一、前言信贷资产质量是农村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石,有效分类和准确评估信贷资产风险是农村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
本细则制定的目的是明确风险分类原则、流程及评估方法,确保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和准确评估,夯实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基础,促进健康信贷业务发展。
二、风险分类原则1.信贷资产的分类应当以风险等级为导向,建立根据内部评级和财务指标的分类原则,采用全面考虑的方式综合评价资产风险。
2.信贷资产应根据客户及保证人的违约概率进行分类,分类应建立客户维度的逾期档位,使逾期档位代表客户的信用质量。
3.信贷资产应当根据其信用性、担保情况、行业、用途等基本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财务指标进行分类。
4.针对与客户风险相关联的条款和条件进行分类,如虚假财务报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
三、风险分类流程1. 内部评级对于所有信贷资产,应建立内部评级制度,并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内部评级人员认真评估资产风险,综合考虑客户财务指标、偿债能力、担保情况、行业及市场前景等因素。
2. 违约分类根据客户的违约概率将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分为五档: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正常:按合同履行,没有违反约定,且借款人财务状况稳定;关注:客户偿还能力受到一些影响,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没有到次级或可疑的标准;次级:客户偿还能力进一步下降,表现为过去逾期,逾期时间较短;可疑:客户偿还能力出现重大问题,表现为逾期时间较长,逾期金额较大;损失:客户已经违约并不可恢复,或者资产质量非常差。
3.应急分类针对与客户风险相关联的条款和条件进行分类,如虚假财务报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应急分类。
4. 資産評価应当根据信贷资产的信用性、担保情况、行业、用途等基本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财务指标进行分类,确定资产的风险等级。
5. 风险点评根据上述分类流程,进行风险贡献分析、全面点评和分析,对风险进行监控和控制。
风险信用管理制度模板
风险信用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 目的: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确保信用交易安全,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信用交易的业务部门及个人。
3. 管理原则:公司应遵循风险控制、审慎经营、客户利益优先的原则。
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1. 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监督执行。
2. 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日常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
三、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估1. 客户信用评级: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定期更新。
2. 风险识别: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3. 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风险等级。
四、信用风险控制措施1. 信用限额: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设定信用限额。
2. 担保要求:对高风险客户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措施。
3. 风险分散:通过多样化投资和客户群体分散风险。
五、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1. 定期监测:对信用风险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风险报告:定期向管理层报告风险管理情况,包括风险事件、风险处理结果等。
六、信用风险处理1. 风险预警:对可能的风险事件提前预警,采取预防措施。
2. 风险处置:对已发生的风险事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减少损失。
七、内部控制与审计1. 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风险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内部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评估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八、培训与文化建设1. 定期培训: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意识。
2. 文化建设:建立风险管理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须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风险信用管理制度模板,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实施前,应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法律审查。
商业银行债券业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债券业务风险管理第一篇:商业银行债券业务风险管理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建立有效利率体系、合理的投融资秩序、开展金融创新的基础。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速度仍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各种制约债券市场发展的弊病依然存在。
近年来,在管理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参与主体和产品结构逐渐丰富。
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债券市场仍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短板“,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融入国际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
在银行间债市中,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降低宏观经济对银行体系的依赖,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债券业务的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为加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银监会于2009年3月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科学制订投资指引,明确相关职责权限,对债券实行风险分类管理,重点关注高风险债券,并对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流动性管理等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
但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债券业务风险管理仍不成熟,相关制度尚未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和外部均存在许多需要关注的新动向和亟需解决的老问题。
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取得了高速发展,发行次数和托管量增速均超过同期利率产品。
截至2012年11月末,共发行1022支,较上年同期增加5.69%,发行量总计1.88万亿元。
其中,截至2012年11月末,企业债共发行414支,发行量总计0.57万亿元;短期融资券共发行2支,发行量总计0.04万亿元;中期票据共发行510支,发行量总计0.79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中债数据-统计报表)。
截至2012年11月末,银行间市场信用债券托管量达到6.2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9.1%,其中,企业债托管量达到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7.3%;中期票据托管量达到2.45万亿元,同比增长26.2%。
信托公司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指引模版
信托公司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指引模
版
信托公司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指引模板
本指引旨在规范信托公司在投资信用类债券时的风险管理行为,以确保信托公司的稳健运营,保护投资人的权益。
投资策略
信托公司应当根据投资标的的信用风险状况、行业情况、市场
环境等因素,制定适合自身的投资策略。
在制定投资策略时,应当
充分考虑风险控制因素,确立风险控制的主动性。
风险识别和评估
信托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对投资标的进行
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
在识别信用风险时,信托公司应当充分考虑市场环境、行业情况、发行人基本情况等因素,积极关注评级变化等信息,并及时调整风险应对计划。
风险控制
信托公司应当严格控制信用类债券投资的规模和持仓比例,控制单个发行人的信用风险暴露,研究制定合理的风险分散措施。
同时,信托公司应当切实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强化日常管理和跟踪监测,确保及时掌握市场变化和风险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信息公开
信托公司应当加强风险信息的公开透明,定期向投资人披露信用类债券投资情况和风险状况,并在必要时及时公告关键信息。
结束语
本指引仅为信托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一种规范化的指导,信托公司在具体投资中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判断、权衡,切实加强信用类债券投资的风险管理,确保财产安全和投资人权益。
以上内容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银行信用类债券投资操作规程
xx银行信用类债券投资操作规程xx总发〔xx〕247号,xx年8月4日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控制和防范信用债券的投资风险,保障本行债券资产的安全,根据人民银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管理办法》、《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银监会《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及本行有关制度,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所指的信用债券,是指没有抵押品,完全靠公司良好的信誉而发行,且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流通的债券。
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债、中期票据(以下简称“中票”)、短期融资券(以下简称“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以下简称“PPN”)、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ABS”)。
第三条本规程所指的企业债券,是指由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内还本付息,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流通的债务融资工具。
第四条本规程所指的中期票据,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依照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中等期限的,并在银行间市场流通的一种创新性债务融资工具。
第五条本规程所指的短期融资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依据人民银行《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第六条本规程所指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是指由2个以上、10个以下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债券市场以“统一产品设计、统一券种冠名、统一信用增进、统一发行”注册方式共同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第七条本规程所指的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向银行间市场特定机构投资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并在特定机构投资人范围内流通转让的行为。
在银行间市场以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称为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第八条本规程所指的资产支持证券是指以资产的组合作为抵押担保而发行的债券,是以特定“资产池”所产生的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为支撑,在资本市场上发行的债券工具。
银行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指引模版
银行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指引模版1. 概述本文档旨在为银行信用类债券投资提供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应本着稳健经营的原则,合理选取债券投资,降低投资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和收益稳定。
2. 风险评估与定价银行在进行信用类债券投资之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与定价。
评估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债券发行人信用等级、担保品种类与价值、债券流动性等。
根据评估结果,合理定价债券风险,确保投资回报与风险相匹配。
3. 投资限额与分散化银行应根据公司整体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合理的债券投资限额。
合理分散投资,降低单一债券违约风险,确保投资风险可控。
4. 债券流动性管理银行在进行信用类债券投资时,应充分考虑债券的流动性。
合理配置流动性资产,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及时变现债券。
5. 风险监测与持续评估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和持续评估机制。
定期对持有的债券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6. 外部环境分析银行在进行债券投资时,应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及时做出调整,降低投资风险。
7. 信息披露与合规性银行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投资产品的风险特性。
同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持合规经营。
8. 风险教育与培训银行应加强员工风险意识培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定期进行风险教育活动,确保员工对债券投资的风险特征有充分认知。
9. 持续改进与监督银行应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保持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加强内部监督,做到风险管理的全程控制。
以上为银行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指引模版的简要内容,具体操作细节需要根据银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定和落实。
本指引旨在提供参考,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以及实际风险情况,并持续跟踪监测,及时做出调整。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模版
xx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组织架构与授权 (5)第一节组织架构 (5)第二节风险管理职责 (7)第三节授信审批授权 (12)第三章授信流程管理 (13)第一节授信业务受理与调查 (13)第二节授信风险评级与风险评估 (16)第三节授信审批 (18)第四节授信合同 (19)第五节放款审核 (20)第六节授信后管理及风险分类 (21)第七节不良资产管理 (24)第四章客户及关联方授信管理 (27)第五章授信风险限额管理 (28)第六章授信产品管理 (30)第七章授信担保(信用风险缓释) (32)第八章授信档案管理 (33)第九章风险报告及信息披露 (34)第十章附则 (35)xx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等监管规定和《xx银行xx年全面风险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信用风险是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产生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计量、监测和控制信用风险的全过程。
第三条我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授信是指我行向客户或交易对手直接提供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保证。
统一授信是指我行遵循统一的原则、规定和方法对客户(包括单一客户和集团客户)授予信用,并进行集中统一控制和管理。
第四条我行信用风险管理目标是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不断改进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持续提升风险识别及量化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持续加强信用风险识别、评估、计量、监测和控制过程,打造稳健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集中度风险管理,把信用风险控制在风险偏好范围内,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银行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指引模版
银行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指引模版一、概述本指引旨在帮助银行机构在进行信用类债券投资时,合理识别、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保护资金安全,确保投资决策与银行业务战略相一致。
二、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识别银行机构应充分了解信用类债券投资所涉及的各种风险,并能够准确识别这些风险。
1.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券发行方无法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偿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银行应综合考虑发行方的信用评级、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因素,评估其信用风险。
2.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债券时,可能面临的交易不畅或价格波动的风险。
银行应评估债券的交易活跃度、发行量、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评估流动性风险。
3. 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引起债券价格波动的风险。
银行应考虑债券的久期、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变动趋势,评估利率风险。
4. 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偿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银行应综合评估发行方的信用状况、市场前景、法律环境等因素,识别违约风险。
三、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评估银行机构应制定相应的评估方法,对信用类债券投资的风险进行评估。
1. 定量评估银行应建立信用评级模型,通过评估债券发行方的信用状况、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数据指标,分析其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进行定量评估。
2. 定性评估银行应进行定性分析,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市场前景、行业发展等,对债券发行方进行评估,并综合考虑定量评估结果。
四、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银行机构应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加强对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的管理。
1. 投资限额控制银行应制定适当的投资限额,限制信用类债券投资的规模,确保投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2. 风险分散管理银行应通过投资组合分散、发行方分散等方式,降低信用类债券投资的集中度,分散风险。
3. 风险监测和报告银行应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监测信用类债券投资的风险状况,向决策者提供风险报告和预警信息。
农商行债券投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模版
农商行债券投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农商行债券投资行为,防范投资风险,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监管部门相关制度及《农商行资金业务管理办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债券投资业务是指农商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经批准发行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各类企业债券及其它经批准发行的债券业务。
第三条开展债券投资业务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前提,并遵循以下原则:(一)岗位分离原则:做到前台交易与后台结算分离、自营业务与代理业务分离、业务操作与风险监控分离,建立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合理配置原则:购买债券应注重资产比例、期限结构和债券品种的合理搭配。
(三)定期对账原则:应定期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托管系统对债券投资余额进行对账。
前台交易部门与后台财务核算部门按月对债券投资余额进行核对,并定期与委托代理债券投资业务的成员行社核对债券托管余额。
第四条债券投资业务包括现券分销、现券买卖、债券借贷、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及其它经批准的具有业务资格的债券投资业务。
第五条债券投资业务相关业务品种的定义:(一)现券分销:是指通过银行间市场债券承销团成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级市场将其所承销的债券进行转让的业务,分销业务需与承销团成员签订分销协议。
(二)现券买卖:是指交易双方以约定的价格转让债券所有权的交易行为。
(三)债券借贷:是债券借出方将标的债券借给债券借入方的同时,债券借入方提供一定数量债券作为质押,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债券借入方归还债券借出方相等数量同种标的债券并支付一定借贷费用的交易行为。
(四)质押式回购: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权利质押所进行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资金融入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
农商行债券投资风险防范与化解
农商行债券投资风险防范与化解作者: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20年第02期建立同业授信管理系统,完善授信方式。
授信是预防信用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授信质量的高低对业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建立授信管理系统,指定专人负责全行的授信工作,提高授信效率。
其次,要完善授信方式。
对于债券投资业务应该采用比线上业务更为严谨的授信方式,除简单授信方式下的资料外,还需对方提供三年的财务数據、近三年的审计报告以及公司基本情况简介和股东、高管等资料,必要的时候考虑实地考察。
切实完善治理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前中后台分离。
县域农商银行由原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业务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可以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进行改革,或借鉴结构完善的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等循序渐进地进行变革。
同时,加强对中后台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实务操作以及各相关制度的培训,不断提升中、后台部门岗位的执业能力,强化前中后台分工理念,提升中后台人员对债券投资业务的重视程度,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健全岗位互斥及监督制衡机制,根据权限逐级上报审批,杜绝业务“一手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前中后台分离,从而起到实质监督和防范风险的作用。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首先,总行管理层要设立相关制度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不能因部门之间层级相同而弱化审计力度。
其次,总行管理层及内部审计部门要在思想上克服重外部监督、轻内部审计的“监督偏向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部审计其实相较于外部监督对总行的总体经营发展更加重要,内部审计得当,内控风险能力强,能够对风险起到很强的预防作用。
此外,审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专业知识水平,防止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加强日常风险监测,保持资产的合理久期。
县域农商银行的债券投资不能为了高收益拉长久期,也不能完全为了保持流动性而大量持有短期债券,而要长、中、短期结合,在缺乏流动性时,可以变现短期债券补充流动性,同时保持长期债券利息收入不受损失。
投资指引标准模板(权益0-30%)
投资指引标准模板(权益0-30%)一、投资目标二、投资范围与投资比例(一)投资范围1.货币类资产:银行活期存款、中央银行票据、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银行定期存款、债券回购、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型养老金产品等,清算备付金、证券清算款以及一级市场证券申购资金视为流动性资产;2.固定收益类资产:一年期以上的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含次级债、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企业(公司)债、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可交换债(不含私募可交换债)、债券基金、万能保险产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固定收益型养老金产品、混合型养老金产品等;3.权益类资产: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等。
(二)投资比例1.货币类资产市值占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比例不低于5%;2.固定收益类资产市值占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比例不高于135%,其中债券正回购的资金余额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40% o3.权益类资产市值占投资组合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比例不高于30%o三、业绩比较基准5%四、投资限制、禁止投资和禁止行为(一)投资比例限制1、投资于一家企业所发行的股票、单期发行的同一品种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金融债(含次级债、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企业(公司)债、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可交换债(不含私募可交换债)、单只证券投资基金、单个万能保险产品,分别不得超过该企业上述证券发行量、该基金份额或该保险产品资产管理规模的5%;按公允价值计算,也不得超过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10%。
2、投资于可转换债(不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的纯债部分)及可交换债(不含私募可交换债)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15%,其中投资可交换债(不含私募可交换债)的比例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3%。
农商银行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农商银行风险治理策略、风险偏好以及重大风险治理政策和程序为提升风险治理水平和水平,建立风险治理的长效机制,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内部限制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治理指引?等法律法规和本行?章程?,结合本行风险治理实际,特制定本行风险治理策略、风险偏好以及重大风险治理政策和程序.一、风险治理策略本行的风险治理策略主要包括: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移、风险躲避、风险补偿五个方面.〔一〕风险分散:即通过多样化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在经营中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或同一地域的客户, 使客户多样化,从而分散和降低风险.〔二〕风险对冲:即通过投资或购置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风险.〔三〕风险转移:即通过购置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举措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治理方法,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如担保〕.〔四〕风险躲避:即通过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当该业务或市场具有的风险.〔五〕风险补偿:即对于无法通过风险分散、对冲或转移进行治理,而且又无法躲避、不得不承当的风险,可以在交易价格上附加风险溢价,即通过提升风险回报的方式,事前〔损失发生以前〕对风险承当的价格补偿.二、风险治理流程.本行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限制体制,将风险治理流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限制四个主要步骤.〔一〕风险识别:指借助于各种分析方法 ,对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即确定正在或将要面临的风险.〔二〕风险计量:指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 对不同类别的风险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 基于合理的假设前提和参数,计量所承当的所有风险,并采用压力测试等其他分析手段进行补充.〔三〕风险监测:指通过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开展趋势,保证风险在进一步恶化之前,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随时关注采取的风险治理、限制措施的实现质量、效果.〔四〕风险限制:指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躲避和补偿等举措,进行有效治理和限制的过程.三、风险治理体系〔一〕本行董事会是最高风险治理与决策机构,承当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董事会负责审批风险治理的战略、政策和程序,确定可以承受的总体风险水平,催促高级治理层采取必要的举措识别、计量、监测和限制各种风险,并定期获得关于风险性质和水平的报告,监控和评价风险治理的全面性、有效性以及高级管理层在风险治理方面的履职情况.〔二〕监事会负责风险治理的监督,全面了解风险治理状况, 跟踪、监督董事会及高级治理层的内部限制工作, 检查和调研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既定治理政策和原那么的行为.〔三〕高级治理层主要负责执行风险治理政策,制定风险管理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及时了解风险水平及其治理状况,并保证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和恰当的组织结构、治理信息系统以及技术水平,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限制各项业务所承当的各种风险.高级治理层应明确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风险治理部门结构,建立相应的委员会,明确本行所能承受的风险规模,建立有关风险治理政策和指导原那么的档案和手册.〔四〕风险治理部门应全面掌握本行的整体风险状况,其核心职能是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重要责任是监控各类金融产品和所有业务部门的风险限额, 有效识别风险因素,及时将其整合到风险治理的标准程序和模型中O〔五〕其他风险限制部门根据各自责任,实行责任范围内的风险治理与限制.四、风险治理偏好本行通过对各种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限制,在满足监管部门、存款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银行稳健经营要求的前提下,促进本行平安、持续、稳健运行,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提升经济资本回报率.其风险偏好涉及的主要风险定量、定性指标如下:〔一〕本行风险水平类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一〕流动性风险指标:1.流动性比例衡量本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不低于25%2.核心负债比例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低于60%3.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不低于-10%.〔二〕信用风险指标1.不良资产率为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高于4%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高于5%本行的不良率最低应满足该项监管标准,且应保持在较低水平.2.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高于15%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高于10%3.全部关联度为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高于50%〔三〕市场风险指标1.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高于20%2,利率风险敏感度为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与资本净额之比,指标值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根据风险监管实际需要另行制定.〔四〕操作风险指标衡量本行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过失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表示为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本行将根据银监会具体政策出台后另行确定最低目标.〔五〕风险抵补水平指标2.本钱收入比不高于45%3.资产利润率不低于%4.资本利润率不低于11%5.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6.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50%7.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8.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五、主要风险治理及程序〔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治理的重点主要是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信用卡透支、保函等业务.1.风险识别.信用风险识别贯穿于业务调查、审查、审批等各环节.主要是对客户已提出申请但尚未实际发生信用业务的潜在风险加以判断、鉴定,权衡比照该信用业务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失和收益后,决定是否对客户发生信用业务或以何种条件发生信用.风险识别分为定性识别和定量识别两个阶段.定性识别.主要是对客户一般情况的调查、了解,从整体上掌握客户如期归还债务的意愿和水平.定量识别.主要通过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对潜在风险进行量化.在信用风险定性识别和定量识别的根底上,完成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再通过标准法或内部评级法等方法计量信用风险.以信用风险计量为根底,在符合信用发放的条件下,交由授信审批委员会审议后,并经有权审批人对该笔信用业务的潜在风险权衡利弊,最终决定是否与客户发生信用业务、以何种条件发生信用以及信用品种、期限等.2.风险监测.通过各种监控技术,动态捕捉信用风险指标的异常变动,判断其是否已到达引起关注的水平或临界值.主要包括:(1)监测对象包括微观层面的单个债务人信用状况和多种信贷资产组合层面的信用状况.(2)监测的主要指标包括:不良资产/贷款率、预期损失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贷款风险迁徙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3)风险监测中要及时探测出预警信息,并提前采取预控举措.预警类别包括:行业风险预警、区域风险预警和客户风险预警.3.风险限制.主要通过限额治理、信贷审批、贷后治理和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1)限额治理是对某一客户(单一法人或集团法人)确定的、在一定时间内接受的最大信用风险暴露.如某一客户的信用风险暴露超过既定限额时,应采取更严的准入审批或更高层次的审批来处理.限额治理包括单一客户限额治理、集团客户限额管理、区域限额治理和组合限额治理.(2)信贷审批包括贷款定价机制的建立和贷款发放机制的建立.贷款发放机制坚持授权治理制度和授信审批制度.授信审批制度遵循以下原那么:审贷别离原那么,即授信审批完全独立于贷款的营销和贷款的发放.统一考虑原那么,即对借款人所有可能引发信用风险的表内外业务风险暴露统一考虑和计量.展期重中原那么,即对任何信用风险暴露的任何展期都应作为一个新的信用决策,必须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3)贷后治理通常采取贷款转让和贷款重组方式来限制信用风险.贷款转让是指本行将已经发放但未到期的贷款有偿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以分散风险、增加收益、实现资产多元化,提高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贷款重组是指当债务人因种种原因无法按原有合同履约时,本行为降低客户违约风险引致的损失,而对原有贷款结构(期限、金额、利率、费用、担保等)进行调整、重新安排、重新组织.(4)本行将细化对信用风险的治理,对信用风险分配一定比例或额度的经济资本.(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治理的重点主要是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信用证以及银行各类头寸等.1.风险识别及预警本行在科学区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的根底上,对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采取不同的风险计量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缺□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压力测试法、情景分析法、收益分析法和风险价值分析法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和计量.(1)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防范、躲避为主.(2)产业风险识别及预警.产业风险包括产业内在风险和产业外在风险.产业外在风险.通过对国家产业开展战略及顺序、价格趋势、主要技术变化、上下游企业对产业的影响、政府管制方式变化的监测,总体判断产业的未来走势,制订相应的信贷产业策略.产业内在风险.在产业原那么符合信贷策略的前提下,通过对产业内企业集中程度、企业间竞争态势、技术装备结构、产业供销方式、销售渠道、产业内国家重点企业状况的监测,客观分析客户在产业内的开展后劲、长期开展态势,以及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轨迹,作为决定是否对客户发放信用业务或以何种条件发放信用的重要依据.2.风险监测和报告本行风险治理部门应监测总体市场头寸、风险水平、盈亏状况以及市场风险经济资本配置及使用情况等指标, 动态掌握本行的市场风险情况,并按一定的频率向董事会和高级治理层报告.3.风险限制和化解本行应根据业务需求,完善市场风险治理限制手段:一是采用市场风险限额(含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手段,使所承当的市场风险规模限制在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使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水平与治理水平和资本实力相匹配.二是采用市场风险对冲手段,通过投资或购置与治理根底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或完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金融衍生品来对冲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治理市场风险.三是通过配置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本来抵御市场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1)利率风险化解.根据利率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各种头寸的结构,合理确定各贷款客户的利率水平.(2)产业风险化解.通过对产业整体的统一授信,使该产业在本行的信用总额限制在一定限额以下,使本行信用总量在各产业间适量匹配.本行通过制定产业统一授信治理实施意见,定期和不定期调整分支机构的重点和高风险产业的总体授信额度.对超过统一授信的产业,压缩信用总量,以促进本行信用资产的结构优化.(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人员因素、内部流程、系统缺陷和外部事件四个方面.1.风险识别.操作风险识别主要包括归纳收集、同行借鉴以及排列风险优先次序等.(1)归纳收集.主要是对已发生的风险,查找是否由内控体系和规章制度失当形成,并对形成风险的原因进行归纳整理. 查找的重点主要是认定有无主观责任人的信用风险.(2)同行借鉴.比照同类银行的内控体系和规章制度,查找本行是否有内控体系和规章制度失当之处.(3)排列风险优先次序.针对上述两种方法整理出的操作风险,按各类操作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形成风险的大小依此排列.2.风险预警.本行通过强化内控治理,增强监督检查,对操作风险及时预警.(1)信贷业务操作中主要的风险:调查、审查不严,向不具备条件的客户发放贷款或办理承兑汇票、信用证;对客户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缺乏约束;受理贴现要素不全的银行承兑汇票;担保手续不合法、不合规、造成担保失效或担保人免除责任;家庭共有财产做抵(质)押物的,没有取得共同所有人同意;未按规定办理质押物占管手续;未核实出质人是否同意质押或未经出质人签字同意.(2)业务经办中主要的法律风险:合同、文本、文书、凭证不完整、不标准;对不具备借款主体资格的客户贷款引起法律风险;受理不具备担保主体资格的担保引起法律风险;用土地所有权作为借款抵押物的无效抵押引发风险;抵债资产所有权未转移至本行;投标保函中,申请人在中标前撤标、改标或中标后不履行签约手续,担保业务中承当偿付责任等.(3)资产业务中主要的道德风险:盗窃库款;编造客户资料,利用个人消费贷款审批环节少的特点骗取贷款;与房地产开发商相互串通,办理虚假按揭,套取银行信用;未按规定办理质押物占管手续,内部人员私自将质押物取走;治理者授意经办人员隐瞒企业真实情况,套取银行信用;低值高估,接收抵债资产;高值低估,贱卖抵债资产等.(4)其它资产业务主要的风险:库存现金、贵金属的交接、保管手续不全;固定资产购置价格过高、治理处置不当和抵债资产接收、治理、处置不当,形成实物毁损等.3.风险计量.本行主要采用根本指标法和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4.风险限制和化解.一是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本行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内控体系和规章制度进行自查及校正.根据风险排列优先次序,先急后缓地反映、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完善内控体系;二是保证内限制度的有效执行, 积极培育健康有效的合规治理文化.强化对内限制度的培训,使员工做到“应知应会〞, 降低业务操作中的水平风险;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增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减少业务操作中的道德风险;增强对内限制度执行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所有部门、所有员工都要竭力维护内限制度的有效执行,任何人员都不得拥有超越制度的权力.三是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不管是主要面向客户的业务处理系统还是主要供内部治理使用的治理信息系统,都必须有助于支持风险评估、建立损失数据库风险指标的收集与报告,进而限制操作风险.(四)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缺乏或市场动乱, 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我行应当尽可能提升负债的稳定性和资产的稳定性,以降低流动性风险.1.风险识别.流动性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识别,资金来源和使用的同质性识别.2.风险评估.适时监测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等流动性比率指标, 同时采用现金流分析法、缺口分析法等方法评估流动性风险,并进行把握、调整,将其限制在警戒线内.3.风险监测.在流动性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及时、有效监测银行各种内外部指标、信号和融资指标、信号的明显变化,适时采取正确的风险限制方法, 及时纠正错误.监测的方法包括压力测试法和情景分析法.4.风险限制与治理.本行流动性日常治理由金融市场部门负责,对各项流动性指标进行监控与分析,并作出相应决策.同时本行应制定流动性治理应急方案,包括危机处理方案和弥补现金流量缺乏的工作程序.〔五〕声誉风险声誉风险存在于本行经营的任何环节,通常与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等风险交叉同在.1.风险的识别.声誉风险识别的核心是正确地识别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风险中可能威胁本行声誉的风险因素.业务机构及重要岗位定期通过清单法详细列明其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及所包含的风险因素,然后将其中可能影响到声誉的风险因素提炼出来,报告给声誉风险治理部门.2.风险的评估、监测和报告.本行综合治理部(办公室) 为声誉风险的日常治理部门, 在日常治理中将收集到的声誉风险因素根据影响程度和紧迫性进行优先排序,通过分析自身对各类利益相关者承当的责任以及收集利益相关者所关心的问题,进而预测本行的业务、政策或运营调整可能产生的反响,评估本行即将采取的各类政策可能产生的结果. 声誉风险治理部门应当仔细分析和监测所收到的意见和评论, 通过有效报告和反映系统, 及时将利益相关者对本行的正面、负面评价和行动,所有的沟通记录和结果,以及本行应当采取的应对举措建议,报告董事会及高级治理层.3.风险的治理和限制.(1)将声誉风险治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治理体系. 董事会负责制定风险治理政策, 建立全行声誉风险治理体系, 监控全面声誉风险治理的总体状况和有效性,承当声誉风险治理的最终责任.本行应建立和制定适用于本行的声誉风险治理机制、方法、相关制度和要求,内容包括风险排查、分级治理、应急处理、投诉处理及监督评估、信息发布及归口治理等.(2)采取恰当的声誉风险治理限制方法,包括强化声誉风险治理培训、保证实现承诺、保证能及时处理投诉与批评、从投诉与批评中积累早期预警经验、尽量将开展战略与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保持一致、将社会责任与经营目标结合起来、保持与媒体的良好接触、增强对客户、公众的透明度、制定危机治理规划等.。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范本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范本一、概述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外部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的银行资产负债的价值波动风险。
为了有效管理市场风险,保护银行的资产和利润,本指引旨在提供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市场风险管理框架1. 风险管理结构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和权限。
风险管理部门应与业务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市场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商业银行应制定具体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明确风险承受能力和限制,并将其纳入风险管理框架中。
风险管理策略和政策应定期评估和更新,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3. 风险监测和评估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监测和评估体系,通过监测市场行情、风险指标和敏感性分析等手段,及时识别和评估市场风险。
风险监测和评估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管理层,并采取必要的风险应对措施。
4. 风险控制措施商业银行应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交易限额、审批权限、风险分散、杠杆控制等,以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同时,风险控制措施应与业务部门的风险暴露和战略规划相匹配。
5. 应急预案商业银行应建立市场风险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有效应对突发风险事件。
三、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1. 市场风险测量模型商业银行应采用适当的市场风险测量模型,对风险暴露进行有效估计和测量。
常用的市场风险测量模型包括价值风险模型、收入风险模型和压力测试模型等。
2. 敞口控制商业银行应制定敞口控制政策,对不同类型的市场风险敞口进行限制。
敞口控制应考虑风险承受能力、业务规模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并与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监督。
3. 交易限额和审批权限商业银行应设定交易限额和审批权限,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市场交易进行限制。
交易限额和审批权限应与市场风险敞口相匹配,同时确保风险集中度的控制。
4. 风险对冲和分散商业银行应采取风险对冲和分散策略,并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如衍生品合约和资产组合等,以降低市场风险。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办法模版[填写说明]:本模板适用于银行制定信用风险管理办法,其中包括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风险管理框架、风险测量和监控、资本充足度管理、内部控制、风险信息披露等内容。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本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风险共担、责任明确、科学管理、全面监控”,具体原则如下:1. 风险共担。
风险是一种系统性的风险,银行不仅要承担自身的利益和损失,也要承担客户、员工和社会的利益和损失。
2. 责任明确。
银行要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实现对风险的全面掌控,对管理不善、失职渎职的人员进行问责,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3. 科学管理。
银行要采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析,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4. 全面监控。
银行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和汇报相关风险信息,建立全面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以及进行风险状况的定期审核和评估。
二、风险管理框架本行风险管理的框架主要包括风险分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措施和风险报告等。
1. 风险分类(1) 信用风险。
本行在从事信贷业务的过程中,面临贷款违约、欠款等风险,需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 市场风险。
本行在进行交易、投资等活动时,因市场波动等原因产生损失的风险,需要尽可能确保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和利润的稳定。
(3) 生产经营风险。
本行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如石油溢出污染等人为或自然灾害的非金融风险,需要进行预防和管理。
2. 风险评估本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实行客户风险评估、贷款风险评估、对外担保风险评估、市场风险评估等,现行有效证件需齐备,严控身份真实性及核实其还款能力等内容。
3. 风险管理措施本行制定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信贷业务中的审批、监督、追偿等措施,以及市场风险、生产经营风险、政策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的管理措施,同时执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测量等。
4. 风险报告本行定期制定风险报告,对银行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和告知,同时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及时对风险状况进行通报、警示和处置。
信用债信用风险管理方案
朔風凜凜,吾將較真論道信用债信用風險管理方案。
信用债者,以信譽為本,如風雲變幻,其信用風險亦時刻相伴。
故將其管理,當存戒慎之心,慎選良善之計。
首當其衝者,宜嚴格審慎,深入了解發行機構的信譽狀況,债務偿付能力和還款意願。
於投資前,當盡力踏查資料,勿貪圖一時便利,以免後悔莫及。
其次,宜分散風險,罕注寬狹。
不宜將所有資金集中於單一债券,應擇優分散投資,增加風險承受能力,提高整體投資效益。
又當注意監控風險,務求時刻掌握市場動態,適時調整投資組合,以應對不同情況的風險挑戰,不致一蹶不振。
總之,信用债信用風險管理,當具慎重態度,多方斟酌,始得致君子之道。
--农商银行2024年全面风险管理评估报告
XX农商银行2024年全面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XX农商银行2024年全面风险管理评估报告下面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几篇《XX农商银行2024年全面风险管理评估报告》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XX农商银行2024年全面风险管理评估报告本文简介:XX农商银行2024年全面风险管理评估报告2024年我行认真贯彻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工作部署,各项业务发展速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积极加强风险防控监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总体风险状况良好,现将我行全面风险管理情况报告如下:一、总体风险评价2024年我行坚持依法合规审慎经营XX农商银行2024年全面风险管理评估报告本文内容:XX农商银行2024年全面风险管理评估报告2024年我行认真贯彻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工作部署,各项业务发展速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积极加强风险防控监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总体风险状况良好,现将我行全面风险管理情况报告如下:一、总体风险评价2024年我行坚持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原则,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及银监部门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工作部署,加强了风险监测和管控,促进各项业务持续保持平稳加快发展,没有出现经营风险、监管风险和负面事件。
LL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LL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第3章LL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3.1 LL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识别及分类3.1.1贷款风险识别制度对贷款实行五级分类管理,是识别和防范信用风险的最重要防线,只有准备管理控制得当,才能够从有效的避免信用风险出现的概率,防止出现不良资产给银行带来资金上的损失。
贷款五级分类管理能够对客户的贷款前后的风险进行预警和监控,为银行管理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指导依据,从而保障了银行和客户双方的利益安全。
LL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该机制之后,能够有效的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对信用风险进行监控,已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措施消除或者降低风险造成的影响,减少银行方面的贷款损失。
3.1.2贷款五级分类内容贷款五级分类将贷款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其中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正常贷款,指借款人能够履行贷款合同,如期的偿还本息,借款人不受任何的条件影响其履约行为。
贷款损失概率为0。
关注贷款,指借款人能够偿还本息,但是可能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偿还贷款的意愿不稳定,可能会出现较小程度的违信。
贷款损失概率为5%以下。
次级贷款,指借款人偿还债务能力比较困难,其通过合法的经营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如期偿还本息,这时就通过处理其抵押的固定资产等手段来偿还本息。
贷款损失率为30%—50%。
可疑贷款,指借款人没有一定的能够按期足额的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资金损失。
贷款损失率为50%—75%。
损失贷款,指借款人本身已经没法偿还本息,即使按照相应的法定程序,银行方面也无法收回本息或者只能够得到很小一部分。
贷款损失率为75%—100%。
3.1.3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流程LL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时的操作流程是:首先,搜集客户和担保人的基本信息,并由信用员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然后将相关证明整理之后向上级反馈;其次,由信用员初步分析客户的基本概况,并对客户的借款信息、个人基本情况等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价;再次,就由信用员要对其贷款偿还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估,确保借款人能够如期的兑现还款的合约;然后,由信用小10 组成员召开小组会议确定该项贷款的最后意见,然后按照相关的程序完成审核结果上报复审批复,并尽快的落实相应的贷款手续;最后,按照分类的结果认真的完成《贷款分类认定表》的填写,并约定借款人完成相应的信用手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商行信用类债券投资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防范和控制信用类债券的投资风险,保障债券资产的安全,遵循审慎尽责的原则,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督管理办法》以及《农商行资金业务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涉及的相关债券的定义如下:
本指引所指的信用类债券是指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企业债、中期票据(以下简称“中票”)、短期融资券(以下简称“短融”)、资产支持证券产品以及其他债务融资工具。
企业债是指非金融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中期票据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依照《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1年(含)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的受益证券,以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
第三条信用类债券交易及评分由资金营运部门负责,其中资金营运部门前台交易员负责信用类债券交易,中台风控员负责信用评分及后续评级跟踪。
第四条各机构在进行信用债投资前,需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评价和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信用债风险识别和监控能力,防范信用风险,保障资产安全。
第二章信用类债券信用评分体系
第五条对于所有符合本机构投资范围的信用类债券,必须经过信用评分程序评定等级后,方可按照相关投资标准进行投资。
第六条信用类债券信用评分体系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两部分。
定性部分包括行业属性、企业属性、外部评级、发行规模、待偿期、银行授信额度;定量部分包括总资产、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经营性净现金流与流动负债比率、营业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外部信用增级、政策优惠和风险事件共19个指标。
其中外部信用增级、政策优惠属于加分项调整项指标,风险事件属扣分调整项的评分指标。
各评分指标及分值情况如下:
第七条各机构根据《信用类债券信用评级行业评分标准表》(附件1)和《信用类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与计分标准表》(附件2),结合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打分。
第八条各机构在计算分值时,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在指导区间内进行设定分值标准,标准确立后原则上不应有大的变动,以保持评分系统的前后一致性和可比性。
第九条加分调整项指标。
本办法选取了外部信用增级和政策优惠作为加分调整项指标。
外部信用增级是指担保或其他增信条件。
政策优惠是指享有国家税收、监管及其他政策优惠。
第十条扣分调整项指标。
本办法选取了“出现风险事件”作为扣分调整项指标,该指标主要根据发行主体出现的风险事件严重性及对企业经营影响程度实行不同程度的扣分。
第十一条评分所采用的财务指标为发行公告所列示的财务数据,原则上应该为经审计的、最近年度的财务报表数据,对于个别缺省指标可采用估算值进行评分。
第十二条建议各机构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信用评级评分结果为依据,对信用债券划分为A、B、C、D四级,并根据分类级别设定投资策略和业务审批权限。
级别说明如下:
A级债券为优质债券,债务人长期信用基本面非常健康,中长期内没有可预期的经济、业务、环境等不利因素能对企业优异的基本面造成损害,其长期债务偿还能力极强,为安全级别最高的投资对象;
B级债券信用风险很低,债务人长期信用基本面很健康,虽然容易受环境和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其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仍然很强,为安全级别较高的投资对象;
C级债券有一定的投资风险,债务人拥有基本良好的长期信用基本面,自身的经营现金流可提供充足的财务保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