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和反思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和反思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和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和反思

葛洲坝实验小学游丽华

【教材分析】

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把一个扭转180°后再两头粘接起来的纸条,具有魔术般的性质。因为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我们把这种由莫比乌斯发现的神奇的单面纸带,称为“莫比乌斯带”。这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一节课,旨在通过了解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好玩,数学也是可以玩中去学习的。

【活动目标】

1、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在动手操作中了解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2、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的过程,探索莫比乌斯带的神奇特征。

3、敢于大胆猜想,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猜测到验证这种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活动重点:目标2

活动难点: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的“做数学”的过程,并从中发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特征。

【活动准备】

(1)课件

(2)长纸条三条(长20-30厘米,宽约4厘米,事先画好二等分线和三等分线);

(3)剪刀

(4)双面胶(胶水)

(5)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故事《聪明的执事官》),这位聪明的执事官是用什么方法让小偷得到惩罚呢?这张小小的纸条里到底隐藏着什么奥秘大家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张小小的纸条,学完这节课大家就会明白了。

设计意图:

课前以儿童喜爱的故事情境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故事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二、认识莫比乌斯带

1、出示一张纸条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1号长方形纸条,看看这张纸条它有几个

面?几条边?(2个面,4条边)现在谁会变魔术,能把这张有4条边2个面的纸条变成只有两条边和两个面吗?(生操作)

设计意图:

大多数学生将纸条的2倍宽按照习惯,同向地连接一起,成为一个纸圈,这个操作比较简单,老师设计这个简单的入门是为了让学生有信心自己可以成功操作,可以保持之前激发的兴趣。

2、师:(教师微笑着把纸条变成圈),这样做是不是只有上面一条边下面一条边,里面一个面外面一个面?(边说边比划)。老师还有更神奇的,我还能把它变魔术,把这有两条边两个面的纸条变成只有一条边和一个面,你们信不信?想不想看老师变?(手背在后面变)像这样的纸带就是只有一条边一个面,想想看它是怎么做的?你们能试着做成我这样的吗?(师巡视)

这个纸带到底怎么做的呢?想不想学?请看课件(课件出示)先把它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段翻转180度,再把它粘好。演示完后师再带着学生一起做。这样就成了一个怪怪的圈。大家用胶水把两端粘起来。你们行吗?那就动手做一做吧。做完后问:还想做吗?请拿出2号纸条再做一个这样的纸带。

3、师:这个纸带有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呢? 这个纸带就叫莫比乌斯带(板书),还有人管他叫“怪圈”。想知道它更多的知识吗?请看小资料。

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莫比乌斯带吗?(是莫比乌斯发现的)所以同学们平时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要留心观察生活,更多伟大的发明

发现还等着用你们的名字来命名呢!

设计意图:

以一张纸条变魔术导入,让所有的学生都会做莫比乌斯带,只有每个学生都学会做,做对了,才能顺利进行下面的教学。

4、这个莫比乌斯带真的只有一条边和一个面吗?请看屏幕,当时数学家想了一个办法,在莫比乌斯带的一个边缘选取了一个起点,让这点沿着它的边转动一圈,又回到了起点,说明它就是只有一条边。那它是不是一个面呢?这时候,如果一只小动物爬上了这个面上,延着这个纸面一直爬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仔细看看运动一圈,(走一半时问它在哪里?反面)最后小动物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而且走遍了整个纸带。说明它就是只有一个面。数学上把这样一个面的图形称为单侧曲面,(板书)像一般的纸带它有两条边两个面这样的纸带叫什么曲面?(板书双侧曲面)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当时数学家发现莫比乌斯带的时候是怎么研

究这个莫比乌斯带的吗?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怎样来检验它是不是

莫比乌斯带呢?请拿出1号莫比乌斯带,大家想想我们用手沿着它的边走一走会怎样?(又回来了)说明它是几条边?那想想如果要检验它是一个面怎么办?是不是放一只小蚂蚁放在上面走走,行不行?如果没有小蚂蚁怎么办?(用手)还可以用什么?我们学具里的什么?用水彩笔一划我们就在纸面上留下痕迹,知道哪些地方走过哪些地方没走过,想试试吗?请拿出水彩笔沿着莫比乌斯带中间的线走一走,画一画。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中找出莫比乌斯带的一条边一个面的奇异特性。

三、再次体验神奇性。

1、两等分剪开

⑴莫比乌斯带诞生以后,它的神奇特性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刚才你们不是在这个纸带中间画了一条线,线连起来了,不过还有更神奇的,还能变魔术,想不想知道?现在老师用剪刀从中间的线剪开,大胆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结果?(板书:大胆猜想)生:我觉得这个圈会变成两个圈。生:我觉得会变成两个莫比乌斯圈。生:会不会变成三个圈?

⑵同学们很积极地进行猜想,值得表扬。各种猜想都有,要知道究竟怎么样?我们就要动手剪一剪求证一下,求证时要小心点。(板书:小心求证)请同学们动手剪一剪,剪时先对折,从中间剪出一个口子,再把剪刀伸进去沿着线剪,剪完后到底是怎样的?剪完后是几个圈?不是我们所猜想的,一般的纸圈沿中间剪开就会一分为二,而莫比乌斯带得到了一个更大的纸带,这个莫比乌斯带真奇怪了,太不可思议了!太神奇了吧!

3、剪完后,这个更大的纸带是“莫比乌斯带”吗?它真的是莫比乌斯带吗?要验证它是不是莫比乌斯带关键看它有几个面?怎样用我们的学具来检验它是一个面呢?用什么?画线,看它能不能从起点回到原来的起点,(动手)是不是把两个面都走到了?没有走到那

它就是几个面?也就是什么曲面?现在纸带中间又画了一线条,如果再沿着这条线剪开,想一想,又会是什么结果呢?

生:还是一个圈。

生:我觉得是两个圈。

师:要想知道究竟,我们应该怎样?对了,实践出真知,大家剪剪看。从中间剪开一个口子,再把剪刀伸进去剪。

(生动手操作)

生:是两个套着的圈,真奇怪!

师:这次同学们猜两个圈还真是两个圈,不过这两个圈是——

生:是套着的。

师:对,是套在一起的。大小怎样?

2、三等分剪开

师: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来感受这个纸带的神奇,好吗?拿出2号莫比乌斯带,这个莫比乌斯带分成几等分?如果我们要沿着三等分线剪,猜一猜:要剪几次?生:(齐)两次。师:剪完以后又会得到几个纸带?生:我觉得剪完后可能会是三个圈套在一起。生:我觉得会变成一个大圈。

师:真佩服你的想象力。那究竟会怎么样,还是动手去剪一剪吧。关键要怎样?小心求证。学生操作,小组合作帮助。剪了几次?生:剪一次就可以了。

剪完后是几个纸带?而且是两个套着的纸带。两个纸带一个大一个小?那么究竟这两个纸带大的纸带是什么样的曲面?同学们猜

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曲面我们回家去再用水彩笔来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

在动手探寻莫比乌斯带的奇妙特点时,坚持让学生先想一想,猜一猜,剪完以后再想一想: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样,就不只是让学生动手做,还要学生动脑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意识以及勤于反思的习惯。让学生了解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感受数学的奇妙。

四、揭示课前故事的谜底

同学们,一张普通长方形纸条,先怎么样?拧了一下,一端拧了多少度?再用胶水粘起来,最后再用剪刀再沿着它的二等分或三等分的线剪开,剪开后发现这个莫比乌斯带非常的神奇。它就是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板书:神奇的)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接受我的考验吗?现在你知道课前故事中的执事官是怎么拯救了农民的吗?

设计意图:将课前故事中执事官的纸条也做成莫比乌斯圈,揭开他如何智救农民的谜底,更显示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同时,一个有关莫比乌斯不经意地发现的故事又一次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再次探索莫比乌斯带,自主设计纸圈

1、我想接下来的时间就完全交给同学们了,现在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自己去想象、设计、制作。请拿出3号纸条。刚才我们是拧了多少度?我们还可以…我们还沿1/

2、1/3线剪的,现在想一想怎么剪。剪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纸带,好吗?开始吧!2、小组设计。

3、

展示作品。

师:刚才我们已经创造和分享了莫比乌斯圈的神奇。我想肯定还有很多同学想继续去探究,咱们现在暂停。(进行爱科学教育:)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希望这节课能给同学们有所启发,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问为什么,相信更多伟大的科学家将从我们这一班当中产生!

设计意图:

该活动在挑战学生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上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纸圈,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六、莫比乌斯带的应用

1、师:今天,咱们做了莫比乌斯带,你有什么感受?生:莫比乌斯圈太神奇了。

是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它可不光好玩有趣,还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想想,它有些什么用处呢?想想看!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

①过山车,游乐园里的过山车也是莫比乌斯带。下次去游乐场玩时,可以去观察一下,过山车的轮套是不是莫比乌斯带的样子。真得谢谢莫比乌斯带,让我们开心的转一周还能回到原地。

②利用莫比乌斯带原理制成的莫比乌斯爬梯。有同学玩过吗?这个爬梯只有一个面,可以一次不知不觉爬到底。

③录音机磁带。如果把录音机的磁带做成“莫比乌斯带”状,就不存在正反两面的问题了,磁带就只有一个面了。听时,不用拿出磁

带,A、B两面都能听。

它可以重复播放,可以省略换面,放一个晚上都不会停,它可以循环播放,多有价值的创意,应该申请专利。只可惜这个创意我们稍微迟了一点,已经被一个日本人申请了。

④打印机的色带和工厂机器上的传送带,打印机的色带和工厂机器上的传送带就可以做成“莫比乌斯带”的样子,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减少磨损,延长使用时间。

⑤中国科技馆大厅中央的“三叶扭结”。中国科技馆大厅中的标志性的建筑,它实际上是由“莫比乌斯带”演变而成的,这蓝白相间的灯不停地闪烁,乍看是个漂亮的灯饰,但细瞧,它只有一面一边的莫比乌斯带,它表示着科学没有国界,各种科学之间没有边界,相互连通。

⑥克莱因瓶,是1882年著名数学家菲立克·克莱因发现并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瓶子”。剪开后就得到两个莫比乌斯带。

⑦杭州科技馆,这个是一个设计师他给杭州科技馆设计时的图纸,它是什么情况?我们每天在这样的科技馆里面参观的时候这种感觉怎么样?(非常好非常神奇!)

设计意图: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选取了学生认知范围内,并且是学生感兴趣一些图片,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在图文声并茂,呈现了“莫比乌斯带”的美,深化了学生对数学魅力的领悟,拓宽了数学视

野。

七、谈感受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认识并会做莫比乌斯带、知道双侧曲面和单侧曲面、学习方法等)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神奇、数学是很美的)我和大家感觉一样,优美的曲线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带给我们无限的猜想。数学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有待同学们以后进一步去探索。今天还学了数学家研究数学的思路,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式。

设计意图:

从另一个角度阐释“莫比乌斯带”,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德育。八、课外延伸(作业)

其实,莫比乌斯带还有许多玩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继续探索、研究,我告诉大家,数学中有一门专门研究莫比乌斯圈的学问叫拓扑学。 (师板书:拓扑学)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去研究,将研究的结果写成数学日记,在全班交流,好吗?

设计意图:

在意犹未尽中课结束了,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在向课外延伸。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3、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二、教学重点:重点: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三、学具准备:剪刀,双面胶或棒棒胶、一只彩笔、2张白纸条,1张黄纸 条,红纸条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五、教学设计: 一、变魔术 师:(出示一张白纸条)请拿出这样的白纸条,这张纸条有几条边?几个面?生:(齐)四条边、两个面。 师:一个正面、一个反面。(边比画边说,学生也随着说)现在我会变魔术,把这个四条边、两个面的纸条变成只有两条边、两个面,你会吗?(学生尝试,师再演示) 师:是不是两条边、两个面? 生:是! 师:你会吗?(学生都做成了纸圈) 师:这有什么神奇的,太简单了,奇妙的是我还能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你想试试吗? (生瞪大眼睛,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有同学在想,有同学在试。)

(师把纸条放在背后操作,做成莫比乌斯圈。) 师:不想让你们看到!(师出示莫比乌斯圈)想想吧,是怎么做的? 二、做纸圈 师:(看到大多数同学都做成了)同学们可以互相帮助。看到同学们快乐的笑脸,我真高兴!我们刚才这样做: (师演示)先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翻转180°,再用胶水粘牢。师:是一条边、一个面呢?用什么方法来确认它呢?(生用手指沿着纸条的边和面各画了一圈。) 生:是一条边、一个面! 师:我们一起动手,都来检验一下吧。拿出一支水彩笔,在纸圈的中间画一条线,看看它是不是一个面? 生:真是一个面,怎么回事? 师:像这样没有里面和外面之分,只有一个面的,数学上叫单侧曲面。那么普通的纸圈有里外之分就叫双侧曲面。 师:这样一个怪怪的纸圈叫什么名字呢?有人知道吗? 师:为什么叫莫比乌斯带呢? 我来告诉同学们,德国有一位数学家叫莫比乌斯,185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只有一个面,一条边的纸圈。所以,人们就把这样的纸圈叫莫比乌斯带。 三、沿1/2线剪(成一个扭着的大圈) 1、师:我们的魔术还可以往下做,怎么做呢?刚才你不是在这个纸圈中间画了一条线吗?想一想,如果我们沿着中间这条线把这个纸圈剪开(示范剪一小段,个别学生就要动手剪),注意,别忙着动剪子。先想一想,我们沿着中间这条线把这个纸圈剪开的话,会怎样呢? 生:我觉得这个圈会变成两个圈。生:我觉得会变成两个莫比乌斯圈。会不会变成三个圈? 师:我们应该大胆猜想(生猜想)要知道究竟,怎样办呢? 生:剪剪看。师:是啊,实践出真知! (学生动手剪) 生:在我剪完之后,不像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是两个圈,是连在一起的。 生:我这个也是连在一起的。

数学好玩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数学好玩《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动手操作、对比探索中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作成莫比乌斯带,初步体会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2、过程与活动: 动手操作,验证交流,经历探索和认识莫比乌斯带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与态度: 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猜想与探索的过程,感受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神奇变化,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并制作莫比乌斯带,发现它的奇异性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勇于猜测,操作求证的精神。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若干张长方形纸条并把它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剪刀,固体胶(或双面胶)、笔(或彩笔) 学情分析: 学生对莫比乌斯带并不熟悉,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它.教材内容新鲜,有趣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孩子们去主动的操作,尝试与探索。学生会被有趣的知识所吸引。学生的预期学习效果会很好。课堂上更多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问题,发现规律,真正感受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从前,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捕获,将小偷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儿子。于是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放掉,而在纸的反面写了:农民应当关押。县官将纸条交给执事官由他去办理。聪明的执事官将纸条扭了个弯,用手指将两端捏在一起。然后向大家宣布:根据县太爷的命令放掉农民,关押小偷。县官听了大怒,责问执事官。执事官将纸条捏在手上给县官看,从“应当”二字读起,确实没错。仔细观看字迹,也没有涂改,县官不知其中奥秘,只好自认倒霉。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这节课老师将与大家一起去揭开这其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新课以儿童喜爱的故事情境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故事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认识莫比乌斯带 1、首先请同学们一起看老师做个小魔术。 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几条边几个面?(四条边两个面)老师给大家变个小魔术(教师微笑着把纸条变成圈)这回几条边,几个面?两条边两个面(板书:双侧曲面) 2、学生动手操作:围成一个圈数学上把这种有内外之分的纸圈称为双侧面纸圈。 3、现在你还能将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 学生动手试做,当生遇到困难时老师拿出事先做好的纸圈,让学生用手感觉它是一条边一个面。并请一名学生用笔画出手指走过的路线。当多数学生想要亲自感受的时候,师趁机指导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单侧面的纸圈。(一条边一个面,叫单侧曲面) 强调:一头不变,另一头拧180度,两头粘贴。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优质课教案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自主发现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研究精神。 3.了解莫比乌斯带神奇的变化和广泛的应用,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研究用纸带、剪刀、固体胶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由观看过山车的视频引入,感受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主题活动 (一)学习制作莫比乌斯带 1.初识纸带。 出示长方形的纸条,引导学生观察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规定,为了把这两个面区分开来,把其中一个面做上了记号,做记号的面叫正面,另一面叫反面。 2.初创莫比乌斯带 (1)制作双侧曲面 (2)由双侧曲面变成单侧曲面 (二)认识莫比乌斯带的特点 1.认识莫比乌斯带边的特点。

问题导向:看出这个纸圈是一条边,谁来检验一下?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尝试检验,汇报展示。 2.认识莫比乌斯带面的特点。 问题导向:用什么方法检验它只有一个面呢?学生自主选择方法,尝试检验,汇报展示。 (三)了解莫比乌斯带的来历播放微视频,了解莫比乌斯带的来历。 (四)了解莫比乌斯带的应用价值 1.问题导向: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先举例,老师再多媒体出示,配解说。 (五)拓展延伸 1.沿莫比乌斯带二分之一处剪开。 2.先质疑,再验证。(学生验证前,先示范) 3.沿三分之一处剪开,先质疑,再验证。 4.汇报发现。 5.小结:莫比乌斯带还藏着很多的秘密,等着孩子们去发现。例如沿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八分之一剪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孩子们在课外可以动手剪一剪。 (六)、课外拓展 1.介绍克莱因瓶。 2.介绍拓扑学。 三、回顾总结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3、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重点: 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教具:准备剪刀,双面胶、彩笔三条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活动一:蚂蚁能顺利吃到面包屑吗? 如果蚂蚁爬在这样的一条纸带上,它不翻越纸条边缘也可以吃到粘在纸条另一面的面包屑,太神奇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课件显示) 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师问1:为什么叫莫比乌斯带? 师问2:莫比乌斯带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师问3: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要想知道这些问题还得从这张小小的纸条说起. 活动二:做一做,认识莫比乌斯带 1.每个同学拿出一根长方形纸条。 看,这是根普通的纸条,但也是一根神奇的纸条呢。先说说它有几条边,几个面?(说:四条边两个面) 2.同学们能将它两头对接起来吗? 3.小组活动。同学们拿出①号纸条试着做一做。 4.小组同学上台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对接的? 这样接起来纸条就成了一个环(圈)。是这样接的同学把作品举起来。摸一摸看一看,现在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师投影:两条边两个面像这样有两条边两个面的纸环我们把它叫(双侧曲面) 师:说到这,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也没什么神奇的呀!是呀,这点小把戏,地球人都知道.奇妙的是我还能把它变成一个面,一条边.(停顿,环视学生).看,我变出来了是这样的.(学生看师做纸圈)师: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你们能做吗?师:好请看,先把它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翻转180度,再把它粘好.(学生跟着一起做) 现在同学们请拿出2号纸条出来开始做,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这位同学做出来了,说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对比探究中认识“莫比乌斯带”,并会制作“莫比乌斯带”。 2.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交流,体验“猜想—验证—探究”的数学思想方法。 3. 让学生经历猜想与现实的冲突,感受“莫比乌斯带”的神奇变化,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准备 剪刀,水彩笔,长方形纸条 三.教学过程 1.魔术引入 出示图片——刘谦——用纸条将两个环形针连到一起。 活动一:认识“莫比乌斯带”。 一、制作圆形纸带。 1.观察:一张普通长方形纸片,它有几条边?几个面? 2.思考: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 3.操作:学生动手,取长方形纸条,制作成圆形纸圈。 4.验证:用手摸一摸,感受两条边,两个面。 5.再思考:你能把它的边和面变更少一些,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 二、制作“莫比乌斯带”。 1.操作:学生动手,尝试制作“一条边,一个面”的纸圈。 2.介绍做法,强调:一头不变,另一头扭转180度,两头粘贴。 3.验证: ⑴质疑:这个纸圈真的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吗?怎么验证“一条边,一个面”? ⑵教师指导验证方法,学生动手验证。 ⑶交流验证结果:真的只有一条边,一个面。 ⑷动态展示,加深认识。 ⑸感受:用手摸一摸它的面,感受一下,只有一条边,一个面。 4.小结: ⑴介绍:这个“怪圈”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研究时发现的,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莫比乌斯带”。 ⑵出示课题:“莫比乌斯带”。

活动二:研究“莫比乌斯带”。 一、剪“莫比乌斯带”(二分之一) 1.猜一猜:如果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中间剪下去,剪的结果会怎样? ①一分为二成两个圈。②断开成两段。 2.剪一剪:学生动手,沿着“莫比乌斯带”中间剪。验证猜测。 3.交流:沿着纸带中间剪下去,会变成一个两倍长的圈。 4.揭密:为什么没有一分为二变成两个圈?而是变成一个两倍长的圈? 5.质疑:这个大圈还是“莫比乌斯带”吗?学生动手验证。 二、剪“莫比乌斯带”(三分之一) 1.猜一猜:如果我们沿着三等分线剪,剪的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①变成一个大圈。②两个套在一起的圈。 2.剪一剪:取长方形纸片,再做一个“莫比乌斯带”,学生动手,验证猜测。 3.交流:发现变成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4.揭密:和你的猜测一样吗?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活动三:介绍“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的应用。 1.交流“莫比乌斯带”的理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2.延伸: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对莫比乌斯带的深入研究,就慢慢形成了一门新的学说——拓扑几何学。 活动四:自由剪“莫比乌斯带”。 如果不是旋转180度,而是更多的度数,或者沿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宽度剪开“莫比乌斯带”,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大家不妨同桌先猜猜,再动手试试,最后验证你们的猜测! 活动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上了这节课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四.板书设计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4条边,2个面二分之一一个大圈 2条边,2个面三分之一一个大圈,一个小圈 1条边,1个面四分之一…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让学生认识“神奇的纸环”,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神奇的纸环”的特征,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3、情感态度 在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精神。 重点:“神奇的纸环”的做法及特点。 难点:探究“神奇的纸环”的神奇之处。 教具准备:剪刀,双面胶,彩笔,长方形纸条。 教学设计 一、听一听,古代的智慧故事 师:今天,我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的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抓获。人们将小偷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放掉,在纸条的反面写上农民应当关押。县官将纸条交给执行官,由他去办。 师:他这样做合理吗? 执行官想要秉公办事,但又不能更改县太爷的命令。聪明的执行

官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救下了农民,关押了小偷。 同学们,想知道他用了一个什么巧妙的方法吗?学完这节课之后你们就能知道了。(出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神奇的纸环”。 师: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又什么想法呢? 生1: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2::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生3: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啊?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要知道这些问题,还得从这张小小的纸条开始说起。 二、做一做,认识神奇的带子 1、每个同学拿出一根长方形的纸条。 汗,这是根普通的纸条,但也是一根神奇的纸条。 先说说它有几条边、几个面?(四条边、两个面) 2、同学们能讲它的两头对接起来吗? 3、小组活动。 同学们拿出①好纸条试着做一做。 4、小组同学上台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对接的? 生演示。 师:这样对接起来的纸条就成了一个圆柱。是这样接的同学把作品举起来。摸一摸看一看,现在它有几条边,几个面?(老师投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活动设计)

《神奇的纸环》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经历探索莫比乌斯圈神奇特征的过程,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学会制作简单的莫比乌斯圈。 2、初步体验和感知“认真观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方法,并学会运用方法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准备: 每位学生4张长方形纸条,剪刀,固体胶(胶带纸)、水彩笔(蜡笔)、直尺。发给学生一个普通纸环,一个莫比乌斯纸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智力大挑战 请注意,现在是挑战大家智力的时候,老师这里有一道智力难题。同学们的桌面上都放着一个纸环,假如:这纸环的里面和外面都涂上了一圈蜂蜜,一只饥饿的蚂蚁发现了,它想吃到两面所有的蜜,谁能帮助它走出一条路线,前提条件是不能越过纸环的边缘爬到另一面,也不能打洞穿过。大家动手试一试,可以用彩笔代替蚂蚁爬行的轨迹。 二、观察发现,激发兴趣 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大家没做到的事吗?其实老师对这个环动了一个小小的手脚。 观察认识莫比乌斯环 大家现在手上都有两个环,一个白色,一个粉色。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两个环有什么不同。 简介莫比乌斯环 刚才帮助老师让蚂蚁完成心愿的环就是这个粉色环,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莫比乌斯环,因为是由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而得名。(出示视频)师解说:这种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只有一个面一条边,从起点出发,经过所有面,最后又回到原点。这也就是蚂蚁在这个环里能吃到所有蜜的原因。 我发现大部分同学眼睛都看直了,说明它的神奇确实吸引了你,不要着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神奇的纸环》世界。(出示课题《神奇的纸环》) 三、动手实践,探究奥秘 1、制作环。 那个莫比乌斯环看起来神奇,其实它做起来很简单。 (出示制作过程图片)师解说,两手捏住纸环,一端不动,将另一端扭转180度,反面朝上,再上下对接,用固体胶粘帖起来(提示:粘贴处胶水要涂抹均匀)。 会做了吗?有同学点头了,有的还皱着眉头,没关系,你跟着老师再来尝试一下。 全体同学学着做一做。 2:探究一条线的莫比乌斯环 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纸环做得又快又好。但光会做还不够,我们还要进一步来探究,如果再让你拿出一条绿色纸条,沿着纸条在中间画上一条横线,做成莫比乌斯环,然后沿着这条画好的线,把纸环剪开来?会有什么结果发生呢?谁敢来猜一猜?

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这学期有幸承担学校人文讲坛的任务,原来任四年级数学老师的时候,搜集了许多有关“莫比乌斯带”的资料,趁着这个阴雨不断的十一长假重新作了整理和修缮。不过很可惜很多图片都没有办法上转。 讲稿: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同学们一定听过这样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 我们在记录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像我这样用“……”来表示故事讲不完,再可爱一点儿,同学们认识了循环小数,在循环节的首尾各点一点儿表示无限循环下去,我们可以效仿这样来表示:?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但如果我把四句话分别写在一张纸条的正反两面,我们还有办法让这个故事讲不完吗?答案是可以! 我们只要将纸条做一个翻转,然后再粘贴,就能够实现故事无限循环下去。那么大家所

看到的这个纸圈在数学的历史上历经多年终于被德国的天文学家莫比乌斯发现了,公元1858年,莫比乌斯把这条带子介绍给大家,于是这个纸圈便被命名为——莫比乌斯带。今天中午,我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这条带子的与众不同。 一、莫比乌斯带的发现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莫比乌斯带的发现。 数学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曾提出,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条,首尾相粘,做成一个纸圈,然后只允许用一种颜色,在纸圈上的一面涂抹,最后把整个纸圈全部抹成一种颜色,不留下任何空白。这个纸圈应该怎样粘?如果是纸条的首尾相粘做成的纸圈有两个面,势必要涂完一个面再重新涂另一个面,不符合涂抹的要求,能不能做成只有一个面、一条封闭曲线做边界的纸圈儿呢? 对于这样一个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数百年间,曾有许多科学家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都没有成功。后来,德国的数学家莫比乌斯对此发生了浓厚兴趣,他长时间专心思索、试验,也毫无结果。 有一天,他被这个问题弄得头昏脑涨了,便到野外去散步。新鲜的空气,清凉的风,使他顿时感到轻松舒适,但他头脑里仍然只有那个尚未找到的圈儿。 一片片肥大的玉米叶子,在他眼里变成了“绿色的纸条儿”,他不由自主地蹲下去,摆

四年级数学上册 四《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一、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2.在莫比乌斯圈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二、活动准备 每位学生若干张长方形纸条,剪刀,固体胶(胶带纸)、水彩笔(蜡笔)。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导入新课 师:刚才一进教室,同学们都对桌上花花绿绿的纸条感到好奇,它们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对象。你可别看它简单,其中藏着不少数学奥秘呢!课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大家能够大胆地猜想,带着问题参与到课堂上来,做一个学习上的有心人,好吗? (二)认识“莫比乌斯带”特点 1.师出示长方形纸条,让学生说说其二个面四条边的特点。 2.你能将它变成二个面二条边吗?生操作。 3.你能再想想办法将它变成一个面一条边吗?生操作。 这个同学做出来了,一个这样子的纸圈,你们同意吗?有什么想问他的吗? (一个面,一条边在哪,为什么会变成一个面一条边的呢?) 4.让我们一起来动动手研究一下吧! 由做出来的同学介绍“莫比乌斯带”的做法:将其中的一边转180度并粘贴起来。(学生动手操作,可小组合作完成) 是不是只有一条边呢?用手沿着其中的一条边能回到原点。 如何验证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用一笔能将整个纸条画完,回到起点) 为什么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呢?(生小组讨论,回答) 5.这个看似简单、普通的小圈原来如此神奇、有趣,你们能给它取个符合它特点又有个性的名字吗?(生答)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莫比乌斯带) “莫比乌斯带”(板书),为什么呀?是19世纪的几何学家莫比乌斯发现的。很久以前有一个叫莫比乌斯的人,在一个阳光美好的午后,静静的坐在桌前,手中拿着一个长长的纸条,不经意的把纸条拧了一个圈又把两个头对接了起来。也巧,这时正好有一只小蚂蚁到他的桌面上旅游,他微笑着对小蚂说:小朋友,到我这个新建筑上来看看吧。于是小心翼翼地把小蚂蚁请到了手中的纸上,小蚂蚁也许是感到新鲜而又陌生,也就不停的到处游荡,莫比乌斯轻轻的注视着纸上的小蚂蚁,你们猜,他发现了什么?(小蚂蚁虽没翻越任任何一处的纸边沿,却爬过了纸表面的每一个地方。)这让莫比乌斯非常惊讶,这个本来是两个面的纸条经他刚才的一接怎么变成只有一个面了呢?一个伟大的数学发现就这样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并且以发现者莫比乌斯的名字命名。所以同学们平时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要留心观察生活,更多伟大的发明、发现还等着用你们的名字命名呢!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优质课教案

《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70页《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二、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2、在莫比乌斯圈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三、活动准备: 每位学生若干张长方形纸条,剪刀,固体胶(胶带纸)、水彩笔(蜡笔)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探究什么是莫比乌斯带 活动任务 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自己探究,建立对莫比乌斯带的认识。活动内容 问题提出 什么样的带子是莫比乌斯带? 设计方案 此活动中,分两步进行探究: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把带子直接首尾相连,然后想要一次连续不断地摸到带子的两个面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先捏着带子的一端,将另一端扭转180°,再首尾粘贴起来,就能连续不断地摸到带子的两个面了。 第三步:让学生了解有关莫比乌斯带知识。 结论验证 通过认真观察,使学生知道先捏着带子的一端,将另一端扭转180°,再首尾粘贴起来的带子就是莫比乌斯带。让学生初步体验莫比乌斯带的神奇之处,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知识链接 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和约翰·李斯丁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 活动二:探究沿莫比乌斯带的中间剪开会是什么样 活动任务 让学生结合具体活动,在不断辨析的过程中,继续深入了解和认识莫比乌斯带;让学生初步感受莫比乌斯带的神奇,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活动内容

(四年级数学教案)《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实录与反思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实录与反思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认识莫比乌斯带. 2.动手制作,自立探索莫比乌斯带. 3.感受教学知识的无穷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具:剪刀胶水水彩笔纸条若干个.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这节课要研究什么吗? 生: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屏幕上有课题 师:哦,原来电视带给大家的信息,你们可真会观察.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1:莫比乌斯带是什么样子的? 生2:莫比乌斯带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生3: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要想知道这些问题还得从这张小小的纸条说起. 变魔术 师:(出示一张白纸条)请拿出这样的白纸条.这个纸条有几条边,几个面? 生:(齐)四条边,两个面. 师:一个正面,一个反面(边说边比划,学生也随着说)我会变魔术,能把他变成只有两条边,两个面. 师:(教师微笑着把纸条变成圈),是比是有两条边,两个面(边问边比划). 生:是 师:你会吗? 生:会(学生都做了纸圈). 师:说到这,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也没什么神奇的呀!是呀,这点小把戏,地球人都知道.奇妙的是我还能把它变成一个面,一条边.(停顿,环视学生).看,我变出来了是这样的.

(做纸圈)师: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你们能做吗?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这位同学做出来了,说说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师:好请看,先把它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段翻转180度,再把它粘好.(学生跟着一起做). 师:刚才我说它只有一个面,(那么它是不是一个面呢?)我们一起来动手验证以下,用笔在纸圈中间画一条线,笔尖不离开纸面一直画一圈,你会有什么发现? 生:又回来了 师:说明了什么? 生:它只有一个面. 师:我们用手指沿着纸圈的边走一圈,你又发现了什么?(同学们真的很会观察发现) 师:这样一个怪怪的纸圈叫什么名字呢? 生:莫比乌斯带 师:为什么?(德1858)你怎么知道的?那么莫比乌斯带有什么特点呢? 12 剪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案例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案例 遵义县第五小学粟明珊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学生大 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3、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突破口。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中,新课程提倡和凸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合作中学,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用数学,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教学片段 片段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三张纸条 师: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发了三张长方形的纸条,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纸条来学习新知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纷纷猜想今天我们究竟要学习什么知识? 片段二:认识莫比乌斯带 师:请同学们取出1号纸条,认真观察:这是一张普通的长方形纸条,它有几条边几个面?(引导学生观察) 生A:4条边两个面。 生B:我还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 师:怎么变,你变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看。 生A上台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粘——可以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 生C:既然能变成两条边两个面,那么能不能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呢?

师:你们看看,动一动脑筋看能不能呢?小组讨论,并拿另一张纸条试试看,做成功的同学一会儿上台演示给大家看。 生D、E演示失败。 师:看来这个问题把大家难住了,再让大家试试,看看谁最聪明。 生F演示成功,洋溢着兴奋喜悦。 师: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边演示边口述):先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翻转180°,再用胶带粘牢。这样就完成了只有一个面一条边的纸圈。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做一个这样的纸圈。(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师:你们知道这样的一个纸圈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它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在偶然间发现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还有人管他叫“怪圈”。 片段三:动手操作:剪——研究莫比乌斯带 师:莫比乌斯带到底有多神奇呢?下面我们就用“剪”的办法来研究。 老师先拿出平常的纸圈,问:如果沿着纸带的中间剪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呢? 请一名同学动手剪,学生观察验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他是怎么剪的?(变成2个分开的纸圈) 师:现在,老师拿出莫比乌斯带,我们也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这个莫比乌斯纸圈,同学们猜一猜会变成什么样子?(启发学生想象力)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验证一下。(1/2剪莫比乌斯带) 生G:(惊奇地)变成了一个更大的圈。 师:你们说神奇吗?大家还想不想继续研究?请同学们拿出3号纸条,再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带。如果我们要沿着三等分线剪,猜一猜:要剪几次?剪的结果会是怎样呢?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帮助。 验证结果: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1/3剪莫比乌斯带) 师:这个小圈和大圈是莫比乌斯带吗?请用刚才的方法证明一下。 片段四:生活中应用——莫比乌斯带不仅好玩有趣,而且还被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请欣赏图片(课件展示)。 生A: 原来我们座的过山车的跑道就是采用的就是莫比乌斯原理。 生B:我还知道中国科技馆的标志性的物体,也是由莫比乌斯带演变而成的。

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数学好玩.2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材第54~55页) 1.引导学生在对比探究中认识莫比乌斯带,使学生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 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体验“猜想、验证、探究”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 3.让学生经历猜想与现实的冲突,感受“神奇的纸环”的神奇变化,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重点:用长方形纸条制作莫比乌斯带。 难点:沿莫比乌斯带的中线剪开后得到的形状。 剪刀、水彩笔和若干长方形纸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我们在电视中经常会看到魔术师表演魔术,对他们的表演会感到特别神奇。其实老师也是一个魔术爱好者,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魔术,想看吗?(板书课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主题图。 师:在一个纸环的内侧有一点面包屑,外面有一只蚂蚁。如果不让蚂蚁爬过纸环的边缘,它能吃到面包屑吗? 学生观察、讨论、思考。 生:面包屑在里面,蚂蚁在外面,应该是吃不到吧。 师:你有什么办法,不爬过纸环的边缘,让蚂蚁吃到面包屑吗? …… 师:如果我把这个纸环剪开,只要稍做变化就能让蚂蚁吃到面包屑,你们信吗?我们一起试一试。 活动一:认识莫比乌斯带。 1.制作圆环纸带。 师:一张普通长方形纸片,它有几条边?

生答完后,请同学们用手指沿长方形纸的边划一划。 师:几个面? 生答完后,请同学们用手指沿长方形纸的面摸一摸。 师: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 学生动手操作将长方形纸条制作成圆形纸环。 (学情预设,学生能把这两边粘起来,形成一个纸环,纸环有两条边、两个面) 验证:用手摸一摸感受两条边、两个面。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短短几秒钟就想到解决的办法。既然你们这么聪明,老师想再来考考你们。谁能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呢? (设计意图:有趣的魔术激起学生的兴趣,有趣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使问题层层深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制作莫比乌斯带。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制作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纸环。 (学情预设,可能个别学生能把纸带旋转180°,制作成莫比乌斯带) 师:我能不看纸带,就变出来,信不信?(师在背后做) 想知道我是怎样做的吗? 师:做的时候,纸带的一端不动,另一端扭转180°,然后再用固体胶把两头粘贴好。 师:通过我们的努力已经做出了这个形状的纸环,现在老师告诉你它只有一条边、一个面,你们相信吗? 学生质疑。 师:这个纸环是不是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呢?有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教师指导验证方法,学生动手验证。 学生每人用彩笔在纸环中间划一划,生用笔画完后发现的确是一个环绕的面。 交流验证结果。 生:真的只有一条边、一个面。 动态展示,加深认识。 师:用手摸一摸纸环的面,感受一下。 师:像这样,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怪圈”是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研究四色定理时发现的,所以就以他的姓命名为“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板书:莫比乌斯带) 【设计意图:从纸条到普通纸环再到莫比乌斯带,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熟悉到陌生、从普通到神奇的体验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 3.揭示莫比乌斯带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原因。 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样一个四条边、两个面的长方形纸旋转180°后变成了一条边、一个面呢? 生:旋转后正面和反面连起来了。 教师出示一张两面颜色不一样的长方形纸,通过制作成莫比乌斯带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纸环上下两个面连接起来了,上下两条边也连接起来了。 师:现在明白小蚂蚁从点A出发,为什么不爬过圆环的边缘,就能吃到面包屑了吧! 【设计意图:不仅感受到莫比乌斯带的神奇,还要知道神奇的原因,了解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二:研究莫比乌斯带。

最新数学 神奇莫比乌斯带资料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54-55页。 一、教材分析:公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把纸条的一端旋转180度后再两头粘接起来,会有神奇的变化。因为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单侧曲面),一只蚂蚁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我们把这种由莫比乌斯发现的神奇的单面纸带成为“莫比乌斯带”。 二、学情分析: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节活动课对老师来说是很新奇的。我以前从没接触过,对学生来说更是陌生的。通过这节课使学生了解认识莫比乌斯带;动手制作,自主探索莫比乌斯带,感受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认识莫比乌斯带,动手制作莫比乌斯带。 (二)过程与方法 在莫比乌斯带的探索过程中,初步体会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培养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交流,善于推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自主探索并制作莫比乌斯带,发现莫比乌斯带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勇于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六、活动准备: 1、长纸条(长20-30厘米,宽约4厘米)若干,其中,一张正面“小偷应当放掉”,反面“农民应当关押”。 2、一张纸条正面写“小偷应当放掉”,反面“农民应当关押”。 3、剪刀 4、双面胶或固体胶 5、水彩笔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其实,一条普通的纸条也有神奇地方,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学游戏,我们一边玩一边研究,看看这样一根普普通通的纸条,究竟有多神奇!(板书:神奇) 师:(出示一张纸条)请看我手中的这张纸条,它有几条边?几个面?(生:齐回答)四条边,两个面。 师: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现在谁能将他变成只有两条边,两个面?指名操作 师:是不是两条边,两个面? 师:神奇吗?(生:不神奇)是啊,这没什么神奇的,神奇的在后面,谁有办法将它变成一个面和一条边?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_教案教学设计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这学期有幸承担学校人文讲坛的任务,原来任四年级数学老师的时候,搜集了许多有关“莫比乌斯带”的资料,趁着这个阴雨不断的十一长假重新作了整理和修缮。不过很可惜很多图片都没有办法上转。 讲稿: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同学们一定听过这样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 我们在记录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像我这样用“……”来表示故事讲不完,再可爱一点儿,同学们认识了循环小数,在循环节的首尾各点一点儿表示无限循环下去,我们可以效仿这样来表示:?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但如果我把四句话分别写在一张纸条的正反两面,我们还有办法让这个故事讲不完吗?答案是可以! 我们只要将纸条做一个翻转,然后再粘贴,就能够实现故事无限循环下去。那么大家所看到的这个纸圈在数学的历史上历经多年终于被德国的天文学家莫比乌斯发现了,公元1858年,莫比乌斯把这条带子介绍给大家,于是这个纸圈便被命名为——莫比乌斯带。今天中午,我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这条带子的与众不同。 一、莫比乌斯带的发现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莫比乌斯带的发现。 数学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曾提出,先用一张长方形

的纸条,首尾相粘,做成一个纸圈,然后只允许用一种颜色,在纸圈上的一面涂抹,最后把整个纸圈全部抹成一种颜色,不留下任何空白。这个纸圈应该怎样粘?如果是纸条的首尾相粘做成的纸圈有两个面,势必要涂完一个面再重新涂另一个面,不符合涂抹的要求,能不能做成只有一个面、一条封闭曲线做边界的纸圈儿呢? 对于这样一个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数百年间,曾有许多科学家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都没有成功。后来,德国的数学家莫比乌斯对此发生了浓厚兴趣,他长时间专心思索、试验,也毫无结果。 有一天,他被这个问题弄得头昏脑涨了,便到野外去散步。新鲜的空气,清凉的风,使他顿时感到轻松舒适,但他头脑里仍然只有那个尚未找到的圈儿。 一片片肥大的玉米叶子,在他眼里变成了“绿色的纸条儿”,他不由自主地蹲下去,摆弄着、观察着。叶子弯取着耸拉下来,有许多扭成半圆形的,他随便撕下一片,顺着叶子自然扭的方向对接成一个圆圈儿,他惊喜地发现,这“绿色的圆圈儿”就是他梦寐以求的那种圈圈。 莫比乌斯回到办公室,裁出纸条,把纸的一端扭转180°,再将两端粘在一起,这样就做成了只有一个面的纸圈儿。 圆圈做成后,麦比乌斯捉了一只小甲虫,放在上面让它爬。结果,小甲虫不翻越任何边界就爬遍了圆圈儿的所有部分。莫比乌斯圈激动地说:“公正的小甲虫,你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个圈儿只有一个面。”麦比乌斯带就这样被发现了。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公开课教学设计

数学游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70页《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二、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莫比乌斯圈魔术般的变化,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三、活动准备: 每位学生若干张长方形纸条,剪刀,固体胶(胶带纸)、水彩笔(蜡笔) 四、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节数学游戏课,同学们只有做到这几点(课件出示要求)才能在这节课里学的开心玩的快乐。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老师讲个故事作为奖励。) 活动一:听一听古代故事: 1、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从前,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的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

抓获,人们将小偷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亲侄子。于是他动了私心,为了掩人耳目他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放掉,在纸的反面写上:农民应当关押。县官将纸条交给执行官,由他去办理。 问:他这样做合理吗? 接着讲:执行官他要秉公办事,但又不能更改县官的命令。聪明的执行官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救下了农民,关押了小偷。 2、同学们想知道他用了一个什么巧妙的办法吗?学完这节课之后,我们就能知道了。 3、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课件显示) 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要想知道这些问题还得从这张小小的纸条说起. 活动二:做一做,认识莫比乌斯带。 1.每个同学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条。 看,这是张普通的纸条,但也是一张神奇的纸条呢。先说说它有几条边,几个面?(摸一摸,指一指) 2.同学们能迅速将它变为两条边两个面吗? 3.学生自己活动。同学们拿出①号纸条试着做一做。4.学生汇报。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2、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 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一节课,莫比乌斯带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研究“四色定理”时偶然发现的一个副产品。旨在通过了解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好玩,数学也是可以玩中去学习的。学生对此知识有些学生了解,大部分学生可能第一次听说探究,兴趣一定非常浓厚。 重点: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的过程,探索莫比乌斯带的神奇特征。 难点: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每位学生若干张长方形纸条,剪刀,双面胶、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听一听古代故事: 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 从前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的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抓获,人们将小偷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儿子。于是他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放掉,在纸的反面写上:农民应当关押。县官将纸条交给执行官,由他去办理。 问:他这样做合理吗? 接着讲:执行官他要秉公办事,但又不能更改县太爷的命令。聪明的执行官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救下了农民,关押了小偷。

同学们想知道他用了一个什么巧妙的办法吗?学完这节课之后,我们就能知道了。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课件显示) 那么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师问1:莫比乌斯带是什么样子的? 师问2:莫比乌斯带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师问3:莫比乌斯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还真不少,要想知道这些问题还得从这张小小的纸条说起. 二、认识莫比乌斯带的特点 1、请同学们取出1号纸条,认真观察这张普通的长方形纸条,它有几条边几个面?(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四条边两个面 2、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板书:两条边两个面 学生动手操作:围成一个圈数学上把这种有里外之分的纸圈称为双侧面纸圈 3、现在你能再想想办法将长方形纸条变成一个面一条边吗? 生动手试做。当生遇到困难时老师拿出事先做好的纸圈,让学生用手感觉它是一条边一个面。板书:一条边一个面 4、让我们一起来动动手研究一下吧! (如果学生不能做出,教师可以适当提醒。) 由做出来的同学介绍“莫比乌斯带”的做法:将其中的一边转180度并粘贴起来。(学生动手操作,可小组合作完成) 是不是只有一条边呢?(用手沿着其中的一条边走,能回到原点)如何验证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用一笔能将整个纸条画完,回到起点) 为什么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呢?(生小组讨论,回答) 当多数学生想要亲自感受的时候,师趁机指导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单侧面的纸圈。 强调:一头不变,另一头拧180度,两头粘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