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奇经八脉考》中对此提出的解释是“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些事实说明,
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上述的大量感觉传导现象进行过长期观察和探索,逐步认识到人
体内部存在着复杂而有规律的气血运行通道,从而提出经络分布的轮廓和基本活动规律,并
经逐步充实、发展,渐趋完善。
(二)腧穴疗效的归纳总结
的称谓,并详考其循行分布,补充各经腧穴,指出经脉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
经的旁支而与他经相交,经脉之气通过“经脉传注,周流不息”,从而对气血在经络系统中
的循环机理作出了新的发挥和阐释。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详考奇经八脉循行路线
及有关腧穴,论奇经与十二经脉气相通径路,和奇经作用与病候及其治法,突出了奇经八脉
经络学说形成以后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不断
的引申、补充而渐趋系统化、完整化。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所载有关经络的内容,可反映经络学说雏形阶段的
概貌。其主要特点是:(1)只有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只言灸而未言针。(2)以足臂命名
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均由四肢末端起始而止于头身,而以阴阳命名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已有分
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
条路线上。例如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都能治疗头面病症;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的腧
穴,虽与上述腧穴距离很近,但却以治疗肺、胸、咽喉病症为主。古代医家通过长期观察、
比较和总结,把主治功效相似的腧穴归纳分类、串联而逐步形成经络的连线。
识气血流注和经络有一定的启发。
综上所述,古人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通过多方面、多种途径获得了有关经络的各种现象
和活动规律的初步认识,又经过各种认识的互相启发、相互佐证、互相补充,使人们对经络
的认识逐步完善而形成了经络学说的基础理论,再经过不断总结和补充而形成经络学说。
三、经络学说的发展
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
上述事实表明,经络学说是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观察、探索、总结、积累
和引申、补充而渐趋完善,逐步发展起来的。�
了经络学说的轮廓和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经》以阐发《内经》要旨为本义,阐幽发微,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对经络理论
多有引申发挥。例如在第一难中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的观点,二十三至二十九难论述
经脉的长度、循行和十二经顺序及流注关系,并论述了十五络的作用和脉气竭绝的症状表
面。因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的经络学说正处于从雏形趋近成熟和完善的发展阶段。
《内经》成书标志着经腑属络、走向衔接、循环流注、各经病候及标本、根结已有详尽论述,而且对经别、经筋、
皮部、十五络脉和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以及经络的生理功能等均有阐述。这些论述已形成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和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
关系的一门理论学说。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几千年来
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尤其与针灸学的关系甚为密切。针灸临床治疗中的
辨证分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为依据。所以,深人研究经络学说对针灸和
(三)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临床实践中发现,当某脏器发生病变时,有些患者在体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结节、皮
疹、色泽改变,以及其他感觉异常或病理反应。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就有“心病者,
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的记载。所以,对体表病理现象与相
应病变脏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途径的观察与分析,也是发现和形成经络系统的重要依据和途
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们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经,指经脉,是直行的主
干,有如路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纵行于头身四肢,较大,在里。《医学入门》说:“脉
直行者为经。”络,指络脉,是经脉分出的旁支,较经脉细小,在表,其走向横斜,反复分
支,纵横交错,形如网络,遍布全身,有联络功用,故名“络脉”。正如《灵枢·脉度》所
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脉和络脉共同组成一个系统,担负着运行气血、营养全身和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的重
要功能。其中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再加上络脉的联络功
献资料分析,经络学说的形成,可能通过以下途径:
(一)针灸、按摩和气功感传现象的观察
针灸和按摩时会产生酸、麻、重、胀等感应,并沿着一定的路线向远部传导。《灵枢·邪
气脏腑病形》中已有“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的描述。温灸时也会有热感从施灸部位向远处
扩散。此外,气功练习到一定程度时,练功者会感觉到体内有气沿一定的路线流行。李时珍
据。而针灸也是通过腧穴刺激,使经络气血运行恢复常度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可见,经
络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到《内经》成
书时代已形成系统的理论,以后又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引申和发展而逐步趋于完整。据文
径之一。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
之。其脏之脆坚、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短长、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
这说明古人很早就已经通过外部测量、切、摸、循按,以及对尸体的解剖观察等方法,对人
体的结构有了一定认识,并对脏腑、血脉、皮肉、筋骨的“大数”有所掌握。这些观察对认
化,如肩脉(相当于手太阳脉)起于头,经上肢外侧止于手,足太阴脉起于少腹,经下肢内
侧止于足。(3)无脏腑属络、表里配合,其循行路线分支短少,未言及络脉与奇经八脉,而
且也无互相衔接和全身循环流注的记载。(4)“足臂十一脉”病候较少,且未分类,“阴阳十
一脉”病候已有增加,且有“是动病”、“所生病”的分化,但均不及《灵枢·经脉》所载全
能,从而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分肉腠理和五官九窍联系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并借以运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等作用保证了人体各部功能活动的
正常进行,实现了全身各部之间的沟通联系与和谐统一。反之,经络气血运行一旦失常就会
有各种疾病及其相应的病候发生,临床诊断中分经辨证即多以病痛的部位和特征为重要依
现。此外,《难经》对奇经八脉循行分布、生理功能、临床应用的阐发和引申,以及“肾间
动气”是经络脉气产生的根源的论述等,亦均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自《内经》《难经》以后,东汉张仲景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创六经辨证论治,
成为经络学说在内科方面的应用典范。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最先提出“十四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