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之使用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1.适应证准确:合理使用抗生素要严格按照适应证使用,即根据患者的临床病情、病原学检查结果、病原体的耐药性等综合判断,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2.选择适当的药物:在确定需要使用抗生素后,应根据患者的病原体种类和耐药性选择适当的药物。
应优先选择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多种可能的病原体,避免无效治疗。
3.药物的剂量和疗程要合理: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是治疗效果的关键。
剂量过高可能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剂量过低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和药物的耐药性。
疗程应足够长,以确保病原体完全清除,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4.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脏损伤等。
同时,抗生素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在使用抗生素时,医生需要深入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5.抗生素联合使用要慎重:抗生素联合使用只适用于特定的临床情况,如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
不合理的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耐药性的发生,还增加了医疗成本。
在使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时,应充分权衡利弊,确保用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6.定期审查用药效果:抗生素治疗应及时评估治疗效果,根据病情和药敏试验结果来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7.监测维护抗生素的药物浓度:抗生素的药物浓度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应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和用药频率,以确保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
8.教育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患者也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参与者,医生需要向患者普及抗生素的基本知识,讲解正确使用方法,告知可能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的合理用药意识。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是为了确保抗生素的科学、合理和经济的用药,以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当使用。
医生和患者都需要充分理解和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配比
避免滥用: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
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配比
汇报人:XX
目录
01
抗生素的基本知识
02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03
抗生素的合理配比原则
04
抗生素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5
抗生素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抗生素的基本知识
1
抗生素的定义和作用机制
定义: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药物。
作用机制: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核酸复制等过程,达到抑制或杀死细菌的效果。
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可以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的原则,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抗生素的分类和适应症
抗生素的分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
适应症: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有不同的适应症,如青霉素类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头孢菌素类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等
肝肾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血肌酐升高等
二重感染:导致正常菌群失调,引起其他感染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2
遵医嘱用药,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应根据病情、患者体质等因素确定,不可随意增减。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3.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
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
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4.预防用药的原则(1)预防用药指征: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程度是决定患者是否采用预防用药的唯一指标。
由此可以看出,预防用药仅适应于未感染的患者,同时该患者如果不预防用药极有可能发生感染并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各促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价出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程度,为最终决定患者是否采用预防用药提供依据。
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①患者因素,如年龄、免疫状况、伴随疾病等;②病原体因素,如创伤污染程度和病原体的毒力等;③环境因素,如手术室、复苏室、重症监护室和病房的卫生防疫状况等;④其他因素,如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等。
(2)针对性预防用药:导致某一部位感染的往往是那些少数几种毒力较强的特殊细菌,如金葡菌、链球菌属等。
因此预防用药要有针对性,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生素或联用几种抗生素作为预防用药。
(3)预防用药的疗程:那些为求“保险”而采用多药、长疗程地预防用药,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目的,相反极有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的优势生长和繁殖,产生难治性的严重感染。
因此,预防用药要有适宜的疗程。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疗程宜短一般于术前1小时静脉给药。
如所用药物半衰期短,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可于术中加用一次。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课件
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1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根据细菌的耐药性和感染的类型,选
遵守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长
2Leabharlann 择对其有效的抗生素,并遵循临床指 南和建议。
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抗生素的
剂量和时长,避免过量或过短使用。
3
敏感性测试结果
临床中,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可以帮助 确定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指导选 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抗生素是根据个体的具体病情和细菌耐药性来选择的,不应将自己的抗生素分享给他人 使用。
3 遵循医嘱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和处方进行用药,并完成全部用药疗程。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依从性
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 药指导,确保正确的用药 剂量和用药时长。
教育宣传
加强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 使用和防控耐药性的宣传, 提高大众的健康意识。
2 抗生素的作用
通过针对细菌的特定部位或生理过程,抗生素可以破坏细菌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治 疗感染的目的。
抗生素的分类与常见品种
分类
抗生素按照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以 分为多个类别,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等。
常见品种
在临床中,常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可以根据细菌的类 型和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综合防控
结合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包括个人卫生、环境清洁 等,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结和要点
1
抗生素的定义和作用
了解抗生素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其治
正确使用抗生素
2
疗感染的机制和原理。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当
使用,以避免耐药性的增加。
3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包括:
1. 医生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治疗的指南和临床实践指南。
2. 临床诊断应该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种类和抗生素的敏感性。
3. 抗生素的使用应该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给药路径,并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时长使用,不可过早停药或过长使用。
4. 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不可随意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
5. 抗生素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因为抗生素无法杀灭病毒。
6. 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尽量使用狭谱抗生素,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7. 患者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过敏反应、肠道紊乱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8. 患者在用药期间要避免饮酒,因为抗生素和酒精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9.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使用抗生素时应尽量遵医嘱,避
免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10. 患者严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
头霉素类
▪ 二代头孢特点+抗厌氧菌 ▪ 头孢美唑: ▪ 头孢西丁:
▪
20
氧头孢烯类
三代头孢+抗厌氧菌
拉氧头孢 出血倾向 氟氧头孢 血浓度高、未见出血倾向
21
碳青霉烯类
G+ 肠杆菌科 绿脓杆菌 厌氧菌 对去氢肽酶稳定性 中枢毒性
亚胺培南 泰能 Lmipenem
++
+++
++~+++
+++ 不稳
的抗菌活性
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增强了 对抗G+菌活性,增加了 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
31
五:抗菌素联合治疗的适应症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的可能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 药物剂量得以减少
32
33
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内酰胺类 磷霉素 万古霉素 杆菌肽 环丝氨酸
其它 磺胺类和对氨基水杨酸 (抑制细菌叶酸代谢) 异烟肼类 (抑制结核环脂酸合成)
损伤细菌细胞膜 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唑类抗真菌药 多粘菌素B和E 烯丙胺类
6
抗生素可分为
浓度依赖性
即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加强, 只要细菌与超过MIC浓度的抗菌药物接触,短时 间即现杀菌作用,并且可维持一定时间。
▪ 头孢克罗:对G+菌抗菌活性较头孢氨苄强,对大 肠、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与头孢羟氨苄相仿
15
第3代头孢菌素
▪ 对多种青霉素酶稳 ▪ 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强 ▪ 某些品种对绿脓杆菌有效 ▪ 某些品种的血清半衰期较长
▪ 头孢噻肟: 对肠杆菌科有极强的抗菌活性,对不动杆菌, 绿脓杆菌,厌氧菌无效,对阴沟杆菌,产气肠杆菌较差。
抗生素用药原则
抗⽣素⽤药原则抗⽣素⽤药原则应⽤抗⽣素时必须考虑以下⼏个基本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可不⽤的尽量不⽤,⽽且除考虑抗⽣素的抗菌作⽤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抗⽣素除病情危重且⾼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抗⽣素,因抗⽣素⽤后常使致病微⽣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抗⽣素抗⽣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疗效,对⿇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素治疗是⽆害⽆益的。
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般不采⽤抗⽣素。
(四)⽪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抗⽣素因⽤后易发⽣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
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的抗⽣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尽量避免。
在眼粘膜及⽪肤烧伤时应⽤抗⽣素要选择告辞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严格控制预防⽤抗⽣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预防治疗:1.风湿热病⼈,定期采⽤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链球菌,防⽌风湿热复发。
2.风湿性或先天性⼼脏病进⾏⼿术前后⽤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素,以防⽌亚急性细菌性⼼内膜炎的发⽣。
3.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选⽤适当的抗⽣素。
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性坏疽。
5.结肠⼿术前采⽤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
6.严重烧伤后,在植⽪前应⽤青霉素G消灭创⾯的溶⾎性链球菌感染。
或按创⾯细菌和药敏结果采⽤适当的抗⽣素防⽌败⾎症的发⽣。
7.慢性⽀⽓管炎及⽀⽓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抗⽣素(限于门诊)。
8.颅脑术前1天应⽤抗⽣素,可预防感染。
(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抗⽣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素的功效⽽忽视了⼈体内在的因素,当⼈体免疫球蛋⽩的质量和数量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时,抗⽣素治疗则难以秦效。
术后抗生素使用原则
术后抗生素使用原则术后感染是术后并发症中常见且严重的问题之一,对于预防术后感染,术后抗生素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以下是术后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1.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生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包括过去的抗生素使用情况、静脉肿胀病史等。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术后抗生素使用计划。
2.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术后抗生素应根据手术部位和感染风险来选择。
通常情况下,手术部位的感染风险高,应选择广谱抗生素覆盖潜在的致病菌。
具体选择抗生素应根据当地区域的细菌耐药情况、手术部位的感染风险和患者的药物过敏情况等综合考虑。
3.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及早使用:在手术开始前输注静脉抗生素,以便在手术切口打开时达到高效浓度。
-合适的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抗生素剂量。
-合适的时长:术后抗生素使用的时长应根据手术类型和感染风险来定。
对于低风险患者,通常在手术后24小时停用抗生素;对于高风险患者,使用3-5天或更长时间。
-给药途径:术后抗生素通常以静脉注射为主,可以提高药物浓度和生物利用度。
4.注意抗生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了解抗生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对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药效学研究药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杀菌或抑菌效果。
根据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性,可以制定更精确的给药方案,提高疗效。
5.注意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胃肠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或更换。
6.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术后抗生素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监测抗生素的血药浓度,以保证抗生素在合适的治疗范围内。
-避免抗生素交叉感染,使用时应注意是否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
-应用细菌培养和敏感性试验等方法,指导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
综上所述,术后抗生素的使用需要根据手术类型、感染风险和患者个体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
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
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辞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1.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
2.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3.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
5.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
6.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或按创面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7.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诊)。
8.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1.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全面考虑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副作用以及患者全面情况.2.对一般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可随便使用抗生素.3.选择抗生素要有铿性,即所选抗生素的抗菌谱应与所感染的病原体相适应.4.使用抗生素时剂量要适当,疗程要足够,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或疾病复发.5.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严重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二重感染发生.6.必需考虑抗生素的吸收,分布等特性.因为要使抗生素起到治疗作用,首先要使芗进入病变部位,并在该处保持必要的浓度.但各抗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是不太一致的,况且同一种抗生素在人体不同器官组织内浓度亦不相等.因此,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时,必须选择能在病变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的抗生素.因而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选用透过血-脑屏障性能好的抗生素如氯霉素,磺胺嘧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胆道感染时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泌尿道感染时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基糖甙类抗生素.7.新生儿及肾肾功能受损时,慎用氨基糖甙类与多肽类抗生素;肝功能损伤时,慎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利福平,二性霉素及氯霉素.8.按药物动力学(phamacokinetics)确定给药方案,如中效磺胺,可按其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life,t 1/2)间隔,一日给药2次,过少则不能维持有效血浓度,进多则可致蓄积中毒.对抑菌性抗生素要求在体液中保持一定浓度,以发挥杀菌作用.给药途径亦需酌情而定,对新生儿,危重患者宜静脉给药,肠道感染则宜口服在肠道内不吸收的抗生素.9.临床上对大部分细菌感染仅用一种抗生素治疗多可获得预期疗效,一般不必加用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效果有未起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一般认为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期杀菌剂合用有协同作用;繁殖期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使用有拮抗作用;静止期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合用可产生协同或相加作用;速效抑菌剂与慢效抑制剂使用有协同作用.应指出,抗生素的拮抗作用,在临床上并不多见.附: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指征(1)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2)为避免因长期应用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菌株;(3)所用抗生素不易渗入感染灶.10.严格控制预防应用.预防目的在于防止某一,二种细菌侵入人体而致感染,可能获得一定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旦发生感染时致病效果.若目的在于防止多种细菌的侵入而致感染,菌多高度耐药而不易控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仅限于少数情况下.如:风湿病患者长期采用长效青霉素G以防止咽喉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行口腔手术前应用青霉素G,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以内膜炎的发生;感染性病灶切除时,根据病菌药敏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得利复杂外伤后使用青霉素G以防止气性坏疽;应用磺胺药以预防先天性脑脊髓膜炎;结肠手术前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以减少肠道感染;婴儿室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大肠杆菌肠炎流行时,适当选用有效抗生素有助于控制感染的流行等.为什么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防治微生物感染性疾病上,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使用原则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感染症。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加重医疗负担,引起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正确地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1.明确适应症:抗生素应该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特性和患者的情况来选择,而不是一刀切的使用。
2.遵医嘱使用: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药物使用说明或处方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更改用药剂量或频率。
3.不得滥用:抗生素不是常规的“防感冒”药物,平时健康人群不应该滥用抗生素。
4.定时停药: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应该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的疗程完成,不应过早停药或延长使用时间。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1.避免感冒、发热等症状过度使用:感冒、发热等症状不一定需要使用抗生素,应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2.避免用于非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性感染、真菌感染等非细菌感染,不应该使用抗生素,应选择其他适当的药物。
预防和控制耐药性1.避免过度使用:避免因为患者追求“快速好转”而滥用抗生素。
2.遵守使用规范:正确使用抗生素的药物剂量、频率和疗程是预防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3.根据细菌敏感性选择抗生素:在明确病原体情况后,应该根据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合理选择。
4.定期评估疗效:定期评估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必要时进行调整。
总结正确使用抗生素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做到合理使用、避免滥用、预防和控制耐药性,才能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对健康和社会的危害。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使用抗生素时谨记以上原则,共同维护自身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原则
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原则抗生素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以及预防手术并发症。
然而,抗生素的滥用和不适当使用已成为抗生素耐药性的严重威胁。
在护理工作中,正确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充分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护理中的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的选择在护理中,正确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是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为此,护士在确定抗生素使用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病原体特点:了解病原体的类型、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性状况是选择抗生素的基础。
护士应定期了解并掌握当地病原菌耐药性的流行情况。
2. 患者情况:护士需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史、过敏史以及肝肾功能等,以便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和确定合理的给药剂量。
3. 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疾病对抗生素的需求和剂量也各不相同。
护士需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4. 药物不良反应:护士应特别关注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抗生素的疗效和潜在风险。
抗生素的给药途径和剂量合理的抗生素给药途径和剂量可以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损害。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 给药途径选择: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静脉注射、口服、皮下注射等。
对于重症患者,特别是需要快速治疗的患者,静脉途径是首选。
2. 给药剂量计算:护士在给药剂量计算时应确保准确性,并遵循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上的推荐剂量。
同时,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状况,必要时需进行剂量调整,以避免药物过量引起的不良反应。
3. 给药时间和次数:护士需按照医嘱中规定的给药时间和次数进行药物给予,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维持在治疗水平。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除了正确选择抗生素和给予合适的剂量外,护士在护理实践中还应积极遵守抗生素使用的准则和原则,以确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1. 严守抗生素使用指南:护士需熟悉并严格遵守医院或临床指南中的抗生素使用规范,如抗生素的适应症、禁忌症、起始时间和停药时间等。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课件
03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CHAPTER
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病菌产生耐药 性,使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
耐药性的产生会使抗生素的有效 性降低,甚至失效,给治疗带来
困难。
耐药性的产生也会使抗生素的用 药量增加,甚至需要更换更高级
别的抗生素。发生率,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身 体负担。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 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 肺炎球菌等也有良好作用。
氯霉素类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均有抑制作用,通常为抑菌 剂。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通过抑制肽聚糖的合成,使细菌壁自 溶或细胞壁水解。
破坏细胞膜结构及功能
选择性地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靶位结合 ,影响膜通透性,使细菌死亡。
总结词
预防感染需靠良好的卫生习惯,而非抗生素 。
误区四:随意停药不会影响疗效
澄清
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的指导,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总结词
随意停药会影响疗效,甚至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谢谢
THANKS
总结词
医生应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抗生素的适应症,合理开具处 方。
VS
详细描述
医生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抗生素的种类 、适应症、不良反应和合理使用方法。在 开具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抗生素的 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 使用。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总结词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监管力度。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抗生素简介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 • 抗生素使用误区与澄清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xx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防止滥用抗生素,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全体医务人员和与医院药品管理有关的工作人员。
二、抗生素使用原则1.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遵循抗菌谱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耐药率低的原则选择药物。
2. 合理使用抗生素,注重疗程防止抗生素滥用。
严格控制抗生素在特殊情况下的使用,如预防用药、治疗严重感染、免疫抑制治疗等。
3.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病例,应先使用抗生素,待检验结果明确后再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
4. 遵循抗生素使用规范,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加强药品的临床监测,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三、抗生素使用管理规定1. 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过敏史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严格按照剂量、疗程等要求规范书写处方。
2.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静脉输注使用,确需输注抗生素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控制输注速度和剂量。
3. 医生应及时评估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医院应建立抗生素使用登记制度,记录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疗程等信息,以便进行临床分析和评价。
5. 医院应加强对耐药菌株的监测和管理,指导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菌传播。
四、抗生素使用监督与考核1. 医院应建立健全抗生素使用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医务人员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2. 对于违反抗生素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医院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责令改正、扣罚奖金、暂停处方权等措施。
3. 医院应定期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和流程。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药学部负责解释。
三甲医院抗生素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院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抗生素管理小组,由医院药事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业务院长(或分管院长)负责具体工作。
2. 药剂科负责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供应及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3.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由各科室主任负责,负责本科室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三、抗生素分类与使用原则1. 抗生素分为一、二、三线,具体分类如下:(1)一线抗生素: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常见感染的治疗。
(2)二线抗生素:窄谱抗生素,主要用于严重感染或耐药菌感染的治疗。
(3)三线抗生素:特殊用途抗生素,主要用于特殊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
2. 抗生素使用原则:(1)明确诊断,合理选择抗生素。
(2)遵循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处方权限使用。
(3)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抗生素种类和剂量。
(4)避免无指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加强病原学检测,指导抗生素使用。
四、抗生素应用管理1. 药剂科负责:(1)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供应及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2)定期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通报。
(3)及时为临床提供抗生素信息。
2.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负责:(1)本科室抗生素使用现状的收集。
(2)协助医务科进行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药敏调查、联合用药情况的汇总。
(3)药效调查,感染现状的调查及信息反馈。
3. 医务部门负责:(1)督促、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相关制度。
(2)协助组织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
(3)参与检查与考核。
4. 护理管理部门负责:(1)协助组织培训。
(2)督促、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药事委员会定期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抗生素使用规定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抗生素的使用必须熟悉其药理特点和适应症,遵循恰当的用药原则。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最小抑菌浓度原则,即选择最小有效浓度的抗生素,以减少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过量或过短的使用,以免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应特别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和副作用的影响。
4合理预防与控制原则抗生素的应用不仅要治疗感染,更要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扩散。
在临床应用中,应采取预防性用药和合理的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措施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应加强药物监测和管理,定期评估抗生素的使用效果和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保证抗生素的使用安全和有效。
5多学科协作原则抗生素的使用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临床医生、药师、微生物学家等,共同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充分考虑微生物学检测结果、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患者的病情和药物过敏史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对抗生素的认识和正确使用。
只有通过多学科协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
正确用药是基于熟悉药理学和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的基础。
同时,医生还需要了解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注意个体差异和遗传特征差异,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尽早使用,剂量要恰当,避免长期使用。
尤其是在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下,用药要更加慎重。
给药途径的选择不仅影响药物的剂量和速度,还影响药物疗效。
因此,医生需要全面考虑用药目的、药物性质、患者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及安全和经济等因素,作出决定。
灵活调整原则指的是随时调整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案,以实现剂量个体化和浮动化。
医生需要根据病情变化,并结合药物监测来调整用法和用量。
同时,医生还需要密切观察药物进入体内的反应,注意各种药原性疾病警告症状的出现,以及时进行适当处理。
医生需要保证药物的疗效,同时防止药物中毒。
医院使用抗生素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降低抗生素耐药性,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医院药事委员会全面负责抗生素管理,业务院长(或分管院长)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由药剂科全面负责日常工作。
2.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由各科室主任负责,负责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和反馈。
三、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1. 将常用抗生素划分为一、二、三线,住院医生处方权限为一线药物,主治医师处方二线药物,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师处方三线药物。
2. 严格执行抗生素处方权限,未经授权不得开具处方。
四、抗生素使用原则1. 严格按照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管理办法,根据病情、药敏试验结果、患者体质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生素。
2. 优先选用一线药物,尽量避免使用二线、三线药物。
3. 避免无指征使用抗生素,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防止过度使用。
五、抗生素应用管理1. 药剂科负责抗生素的采购、储存、供应等工作,确保抗生素质量。
2. 医院定期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通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临床科室药物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的收集、分析和反馈。
4. 医院医务部门督促、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相关制度,协助组织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
六、抗生素耐药性监测1. 检验科负责全院微生物学监测,开展病原体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
2. 定期总结、分析监测结果,向药事委员会反馈,并向全院公布。
七、宣传教育与培训1. 加强院内抗生素合理应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
2.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抗生素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
八、监督检查与考核1. 医院对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将抗生素使用情况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确保抗生素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分类及使用原则
抗生素的分类及使用原则一、抗生素的分类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生长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对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机制的不同,主要可以将抗生素分为以下几类: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结构中含有苯唑环和β-内酰胺基团。
其中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青霉素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应对许多细菌感染;而头孢菌素则更耐酶降解,在某些情况下更具优势。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的特点是含有氨基糖苷结构,如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与革兰阴性细菌的3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来发挥杀菌效果。
3. 四环黄铜类抗生素:以土霉素和卡那霉素为代表。
四环黄铜类抗生素在治疗严重感染和肠道杆菌科细菌感染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4. 多肽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磺胺药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和结核病。
5. 糖肽类抗生素:主要代表是利福霉素,适用于治疗结核、李斯特菌感染等。
糖链因子的存在使得将抗生素由细胞壁向胞质转运成为可能。
6. 土霉素类抗生素:该类药物具有广谱杀菌作用,适用于治疗肺炎、中耳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常见感染。
7. 其他类型:如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多环芳香类等,都具备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
二、使用原则在应用抗生素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1. 个体化治疗策略:每位患者的体质和感染情况不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进行个体化治疗策略。
2. 遵循药物使用指南:医生应按照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抗生素使用指南来选择抗生素。
这些指南通常基于大规模研究和专家共识,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3. 了解细菌敏感性: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细菌类型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患者所患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4. 合理使用广谱与窄谱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可以杀死多种类型的细菌,但它们也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对抗生素的使用不仅仅基于疾病及病原体本身,而且还要考
虑病原体的药敏性、患者的耐受性以及费用疗机构病原体耐药性的流行病学信 息。 • E:尽量使用抗菌谱窄的抗生素。 • F:应避免联合应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只应该局限于某 些特殊的情况,如肠球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病以及混合感染等。 • G:必须使用正确的剂量。剂量过低不能控制感染并会诱导耐 药;剂量过高副作用增多,而且同样也不会阻止耐药性的产生。 • H:总的来说,根据不同的感染,抗生素的一个疗程应控制在 5-14天(某些个别的感染,疗程还会更长)。 • 一种抗生素如果在治疗3天后未见疗效,就应该停用并应该 再次评价患者的临床指征
• HAP、VAP • 开放过肠道的)腹腔感染,重症胰腺炎、器官移植术后出现的胆道感 染等
• 高度怀疑感染为导管败血症所致而需要保留导管时,可以联 合使用万古霉素 • 致病菌不明确的致命性感染
• 肺部感染灶迅速扩大、呼吸功能急剧恶化 • 导致感染性休克、MODS的感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联合使用万古霉素 覆盖G+菌、G-菌或真菌
治疗
• 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主要药物
• • • • 去甲基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是治疗MRSA、MRSE、MRScon、肠球 菌的有效选择
• 为了防止VRSA、VRE的出现和流行,合理 使用万古霉素很必要
减少细菌耐药应用策略
• • • • • • 减少三代头孢菌素使用 减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用量 减少万古霉素的用量 增加使用广谱青霉素 增加使用氨基糖苷类作为联合用药 Adherence to infection control procedures • 及时发布药敏数据
Δ应用肾上腺素能药物至少1小时(剂量单位为ug/kg/min)。注:Dopa:多巴胺,Dobul:
1449例SEPSIS病人研究结果
最高SOFA评分
• • 3.1± 2.2 7.0± 2.2
死亡率(%)
3.2 10.6
•
• •
10.1± 2.0
13.7± 1.9 16.4± 1.5
25.5
51.4 61.3
三,目标性使用
• 有血培养、明确感染部位的培养结果及细菌学敏感试 验 • 几种特殊的细菌
• • • • • ESBLs MRSA、MRSE 高产AmpC酶的细菌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绿脓杆菌等
许多传统认为较少产ESBL的G-菌如枸橼酸杆 菌属、 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中也发现了ESBL的流行
ESBLs可选择的抗生素
• 全国13家医院2000,7月-2001,6月共 分离菌株2401株 • 其中G+菌805株
• 住院患者中MRSA为37.4% • 住院患者中MRSE为33.8% • 分离出肠球菌331株
肠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的敏感率
粪肠球菌 (286株 ) R I S 屎肠球菌 (42株 ) R I S
抗生素
去甲 万古 替考拉宁
• 根据手术部位、最常见的污染细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 术前15—30分钟静注抗生素,以使手术过程中抗生
素的血浓度明显高于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0)
• 肌肉注射用药时间提至术前30—60分钟
抗生素预防性使用的适应症
• • • • •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只限于那些有报道其益处超过风险的适应症 A:胃肠道、胆道及胰腺手术 B:泌尿外科手术(前列腺切除、假体移植,经直肠前列腺活 检) C:妇科手术(如子宫全切术) D:整形外科手术(联合置换手术,截肢术) E:血管外科(血管再造、切断、大动脉置入支架) F:胸外科手术(心脏手术、肺部手术、置入心脏起博器或除 颤器)。 预防用抗生素必须基于手术室及患者所定植或携带的细菌及其 耐药性状选用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经其它综合治疗无效时,可以口 服万古霉素
经验性使用抗生素较多的原因
• 住院感染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的比例不足30%
• 病原学检查的结果中仅有50%被临床医师使用,且
其中的的56%是在得到检查报告后72小时以上才引
起注意
•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比例也在50%以下
(中华医学杂志 2003,5:357-359)
• 减少耐药菌交叉感染
• 降低院内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 • 以及延长有效抗生素的使用寿命
如何判是否存在感染和感染的严重程度
• • • • • SIRS SEPSIS SEPTIC SKOCK APACHE—II评分 SOFA评分
SIRS的诊断标准
• 1) 体温>38℃或<36℃ • 2) 心率>90次/min • 3) 呼吸>20次/min;PaCO2<32mmHg • 4) WBC>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杆 状细胞>10%等 SIRS的存在并不表示患者一定存在着感染 (如创伤后吸收热或低血容量休克)
• 根椐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高档或低一些的抗菌素或 联合使用 • 严重致命性感染病人在未获得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 试验前,可使用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泰能,三代
头孢,万古霉素等),以期尽快控制感染
• 获得细菌药物敏感结果后,再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 必要时应联合用药
万古霉素的经验性使用
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时,一般选择以抗G-杆菌为主的抗生素 较多,下列情况可以考虑经验性使用(去甲基)万古霉素 • 长期使用抗G-杆菌为主的强力广谱抗生素无效或有效后再次 出现发热等感染迹象时
• 肠球菌株中约4%的菌株对万古霉素耐 药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VRE)
• 1989年以前,VRE在医院的分离率是0 • 近年来在美国,VRE直线上升
• 到1996年其耐药率已达18%
• 这种增长在ICU更为显著
如何防止MRSA的流行
• 三代头孢过度使用导致MRSA的爆发
• MRSA发生率,随着三代头孢用量减少而降低
二,经验性使用
• 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
• 严重感染患者出现迁移性脓肿,多考虑由金黄色葡 萄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等引起(金黄色葡萄 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消化链球菌、类杆菌产生的
肝素酶有助于细菌扩散入血)
• 如果感染的的部位有气体存在,感染由厌氧菌所致
二,经验性使用
• 选择抗生素是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
抗生素之使用原
则
前 言
• 细菌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性不断增加
• • • • 抗生素使用合理与否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少细菌的耐药性是在和抗生素接触过程中获得的 单纯依靠开发新抗生素如碳青酶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开发并不能解决问题 合理使用抗生素能 • 降低耐药菌的增长率 • 有利于控制耐药菌感染
二,经验性使用
• 有明确的感染灶,但无细菌学及药敏依据
• 根据病变部位
• 本病房细菌的流行病学状况
• 先前使用过的抗菌素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二,经验性使用
• 根据病变的部位: 体表、软组织:金葡,表葡,溶血链球菌
横膈以上:
横膈以下:
G+球菌为主。
G-性杆菌、肠杆菌属、肠
球菌属、各型葡萄球菌属
二,经验性使用
Vancomycin 1997
1990s
Vancomyci n-Resistant S.aureus ? Vancomycin(glyco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 peptide)IntermediateResistant S.aureus
中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G+球菌 耐药性监测研究
如何防止VRE的流行
• 单独的预防措施并不是非常有效 • VRE的爆发与头孢塞肟的使用有关 • VRE与克林霉素的使用有关
• VRE的寄殖和青霉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应用无关 -氨卞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综合干预可能有助于VRE的控制
-J.Quale,et al.Clin Infect Dis 23:1020,1996
• 调查其他部位的感染(肺部、胸腔、泌尿系、静脉炎、导管败
血症、输液污染等) • 胸部外科术后发热首先考虑肺部感染、胸腔感染、纵隔感染, 再考虑有无其他部位的感染
SEPTIC SHOCK
• SEPTIC SHOCK是感染引起的最严重的临 床后果
• APACHE—II评分用来评价危重患者疾病的
严重程度
-D.W.Smith.Pharmacotherapy 19:129S,1999
合理使用抗生素总的策略
• WHO在2002年版“防止医源性感染操作指南”中明确指出:每 一个医疗机构都应该制定自己的抗生素使用指南。目的是经济有 效的用药以尽量避免细菌的耐药性。
• A:任何抗生素的使用都应该基于临床诊断和已知的或怀疑的微
•
•
19.4 ± 1.3
21.3 ± 1.5
67.4
91.3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1999,25:686-696)
如何选用抗生素
• 根据病变部位、病原菌的药敏、病情的轻重来 选择
• 基本用药原则是有效、足量、足长,同时避免
或减轻副反应
一,预防性使用
• 目的是将手术过程中抵达手术野的细菌杀死,防止感 染的发生
SEPSIS
• SIRS+临床有感染症状或/和血培养阳性 • 临床感染症状:寒战、高热、面色苍白、唇指 发绀、皮肤花斑、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偏低、 尿少、神志恍惚或烦躁不安。
寻找感染灶
• 一般术后发热考虑为吸收热
• 术后体温正常后再发热应考虑感染
• 寻找感染灶从最可能发生感染的部位查起 • 腹部外科患者先看有无切口感染 • 腹腔感染包括隔下脓肿、盆腔脓肿、肠间脓肿或其他腹腔积 液部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