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科学储粮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幼虫。幼虫体长7~8毫米,长细圆筒形,骨化部分淡黄色。腹末有一对褐色大型臀叉。腹面有一对肉质突起。
6.咖啡豆象
1)危害。玉米、薯干、咖啡豆等。
2)成虫。体长3~4.5毫米,长椭圆形,暗褐色,触角丝状11节,末三节呈片状,黑色。臀板外露呈三角形。鞘翅密生两种不同的色毛,生成整齐的花纹。善飞能跳。蛀食性害虫。
小麦还可以处于冷冻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品质,如干燥的小麦在-5℃的低温条件下储藏,有利于生命力的增强。因此,利用冬季严寒低温,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左右,而后趁冷密闭,对于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低温密闭可以长期储藏,但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二、稻谷
1.稻谷的储藏特点
易受虫害: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除少数豆类专食性虫种外,小麦几乎能被所有的储粮害虫侵染,其中以玉米象、古蠹、印度谷蛾等储粮害虫危害最严重。小麦成熟、收获、入库正是夏季,正值储粮害虫繁育、发生阶段,入库后气温高,若遇阴雨,就造成害虫非常适宜的发生条件。
2. 小麦的储藏方法
严格控制水分:由于小麦吸湿性能力强,小麦储藏应注意降水、防潮。应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夏季高温条件进行暴晒,使小麦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再进行入库入仓。小麦入库入仓后则应做好防潮措施,并注意后熟期间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层或上层“结露”“结顶”现象。
2.米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危害。小麦、玉米、高粱及大米。
2)成虫。外形与玉米象相似,触角第3节至第7节每节长度几乎相等。体长2.5~3毫米,黑褐色,头部伸长如象鼻状。鞘翅上的斑纹比玉米象大,有些无斑纹。一般在仓内危害,但由于有前翅和后翅,故能飞往田间危害粮食。
3)幼虫。与玉米象的幼虫相似。不同之处,米象的幼虫是宽卵形。
玉米果穗储藏,籽粒胚部埋藏在果穗穗轴内,对虫霉侵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穗轴内的养分在初期仍可继续输送到籽粒内,增加籽粒的养分。
四、大豆
1.大豆的储藏特点
易吸湿:在相对湿度为70%以下,大豆的吸湿性弱于玉米和小麦,但在相对湿度为90%时,大豆的平衡水分则大于玉米和小麦,因此,储藏大豆要特别做好防潮工作。
三、玉米
1.玉米储藏特点
玉米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新疆玉米产区主要在北疆,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处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玉米的原始水分一般较高。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南疆地区一般为14-18%,在北疆地区一般为18-25%左右。玉米的成熟度往往不很均匀,这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致使顶部籽粒成熟度不够。这种成熟度不均匀的玉米,不利于安全储藏。
3)幼虫。体长6.5~8毫米,除头部为浅黄色外,其余均为体乳白色,头部小,胸部较肥大,向后逐渐缩小,胸足发达,腹足退化。
10.印度谷蛾
危害:禾谷类类、油料、豆类及加工制品。
识别:成虫体长6.5~9毫米,头及胸部灰褐色,前翅长三角形,翅近基部三分之一为灰白色,后翅比前翅短灰白色。幼虫体长11~14毫米,头部褐色,喜吐丝封粮面。
易走油、赤变:大豆水分超过13%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首先豆粒发软,然后在两子叶靠胚部位的色泽变红,俗称“红眼”,以后豆粒内部红色加深并逐渐扩大,俗称“赤变”,严重时,子叶蜡状透明,有浸油脱皮现象。
2.大豆的储藏方法
充分干燥:大豆脱粒后要抓紧整晒,降低水分。需要长期储藏的大豆水分不得超过12.5%,含水量再高,就容易霉变。
3.谷象
1)危害。小麦、稻谷、玉米、大米。
2)成虫。形态与米象相似,明显不同之处是谷象成虫膜质后翅退化,幼虫第1至第4腹节背板被横皱分为三部分。谷象因无后翅,不能飞到田间。
3.幼虫。体长2.5~3毫米,肥胖,背面隆起,背面平坦近半圆形,乳白色。无足,生活在粮粒内。
4.大谷盗
1)危害。稻谷、大米、小类、油料、药材、木料。
稻壳的保护作用:稻谷的颖壳较坚硬,对籽粒起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及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因此,稻谷比一般成品粮好保管。但是稻谷易生芽,不耐高温,需要特别注意。
后熟期短:大多数稻谷(如籼稻)无后熟期,在收获时就已生理成熟,具有发芽能力。同时稻谷萌芽所需的吸水量低。因此,稻谷在收获时,如连遇阴雨,未能及时收割、脱粒、整晒,那么稻谷在田间、场地就会发芽。保管中的稻谷,如果结露、返潮或漏雨时,也容易生芽。稻谷脱粒、整晒不及时,连草堆垛,容易沤黄。生芽和沤黄的稻谷,品质和保管稳定性都大为降低。
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特别是一到秋季,粮堆内外温差大,这时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有条件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季气温上升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
3)幼虫。体长4~6毫米,弯弓式,乳白色,多皱纹。头部大圆形。胸足退化,仅留痕迹。一般越冬。
7.绿豆象
1)危害。豆类。
2)成虫。体长2~3毫米,头小,胸部三角形,鞘翅近方形。雄虫触角梳齿状,雌虫锯齿状。
3)幼虫。体长3~3.5毫米乳白色,肥胖,头小,背部隆起,胸足退化。生活在豆粒内。
8.蚕豆象
1)危害。蚕豆及其豆叶、豆荚。
玉米的胚大,呼吸旺盛:玉米的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玉米的胚几乎占玉米籽粒总体积的1/3,占籽粒重量的10%~12%。玉米的胚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试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
玉米胚部含脂肪多,容易酸败:玉米胚部含有整粒中77-89%的脂肪,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适时通风:新入库的大豆籽粒间水分不均匀,加之后熟作用,呼吸旺盛,大豆堆内湿热积聚较多,同时正值气温下降季节,极易产生结露现象。因此,大豆入库3~4周左右,应及时通风,散显散热,以增强大豆的耐藏性。
低温密闭:在严冬季节将大豆进行冷冻,采用低温密闭储藏,既可以隔绝外界温湿度的影响和害虫感染,又能防止浸油、赤变,有利于保持大豆的品质。
12.小园皮蠹
1)危害。谷类、分类、药材、丝毛制品。
2)成虫.体长2~3毫米,卵圆形,头部具中单眼,触角锤状。前胸背板后缘中间有圆形白色鳞片斑。鞘翅上密被黑褐、黄褐及白色鳞片而组成的三条波状带纹。
另外,热入仓密闭储藏所使用的仓房、器材、用具等均需事先杀虫。
低温密闭储藏:小麦虽能耐高温,但在高温下待持续储藏长时间也会降低小麦品质。因此,可将小麦在秋凉以后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充分散热,并在春暖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保持低温状态。低温储藏是小麦长期安全储藏的基本方法。小麦保持一定的低温,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有一定的好处。
11.粉斑螟
1)危害。大米、玉米、豆类、花生、分类。
2)成虫。体长6.5~7毫米,展翅13~16毫米。体和前翅面灰黑色。靠近翅基1/3处有一条淡白色较宽且直的横带纹。后翅灰白色。
3)幼虫。体长12~15毫米,头部赤褐色。前胸盾、臀板褐色,其余白色或稍带粉红色。中胸及第8腹节气门上方长刚毛,基部有骨化环外,各刚毛基部均有毛片。
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麦方法。通过日晒,可降低小麦含水量,同时在暴晒和入仓密闭过程中可以收到高温杀虫制菌的效果。对于新收获的小麦能促进后熟作用的完成。由于害虫的灭绝,小麦含水量和带菌量的降低,呼吸强度大大减弱,可使小麦长期安全储藏。
小麦趁热入仓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三伏盛夏,选择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麦温晒到50℃左右,保持2小时高温,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点前后聚堆,趁热入仓,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6℃左右持续10天左右,可杀死全部害虫。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转入正常密闭储藏。
玉米胚部的带菌量大,容易霉变: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微生物附着量较多。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储藏后,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玉米胚部是虫、霉首先为害的部位,胚部吸湿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霉菌即大量繁殖,开始霉变。
2.玉米储藏方法
提高入库质量,降低粮食水分:由于各地的气温、气湿有较大差异,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储藏措施。
稻谷不耐高温:过夏的稻谷容易陈化,特别是烈日下暴晒或暴晒后骤然遇冷的稻谷,容易出现“爆腰”现象。
此外,新稻谷入仓后不久,如遇气温下降,往往在粮堆表面结露,使表层粮食水分增高,不利储藏,应及时降低表层储粮水分。
2.稻谷的储藏方法
严把入库质量:水分大、杂质多、不完善粒多的稻谷,容易发热霉变,而不耐久藏。因此,提高入库稻谷质量,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关健。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考虑决定。一般籼稻谷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或烘干,并进行过筛、风选清除杂质。
其作法是: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摊凉降温,粮温可降到-10℃以下,然后过筛清霜、清杂,趁低温晴天入仓密闭储藏。
玉米果穗储藏:玉米不脱粒,果穗储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经验,很早就为我国农民广泛采用。由于果穗堆内孔隙度大(可达51.7%),通风条件好,又值低温季节,因此,尽管高水分玉米果穗呼吸强度仍然很大,也能保持热能代谢平衡,堆温变化较小。在冬春季节长期通风条件下,玉米得以逐步干燥。当水分降到14.5%~15%时,即可脱粒转入粒藏。
农户科学储粮手册
第一篇
主要粮油的储藏特点及储藏方法
一、小麦
1.小麦的储藏特点
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湿能力较强。
后熟期长:小麦收获后的后熟期较长。因品种不同,后熟期的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还有所提高。
2)成虫。似豌豆象。前胸背板侧缘齿突齿尖向两侧平衡。前足腿节大部分、胫节、跗节为赤黑色,中足、后足均为黑色。成虫越冬,田间繁殖。
3)幼虫。体长5.6~6毫米,乳白色,弯弓式,胸足退化成肉突状。背面有赤黑色背线。
9.麦蛾
1)危害,麦类、稻谷、玉米、高粱。
2)成虫。体长4~6.5毫米,翅展8~16毫米,灰黄色或黄褐色,触角丝状多节,前翅竹叶形。后翅柴刀状,前后翅缘毛较长。
2)成虫。体长6.5~10毫米,褐黑色,有光泽。头部三角形,触角棍棒状11节,前胸与鞘翅衔接处呈颈状。
3)幼虫。幼虫体长14~20毫米。上唇发达外露。扁长形后半部较肥大,腹末有臀叉。
5.赤拟谷盗
1)危害。主要危害玉米、薯干、酒曲、咖啡豆、药材。
2)成虫。体长3~4.5毫米,长椭圆形,褐色至赤褐色,触角锤状,从腹面观察,复眼大。
分等级、分水分入仓:玉米入仓时应做到按含水量不同、按等级不同分开储藏,为安全储藏打下初步基础。水分含量高的玉米入库前应进行烘干。
低温密闭:根据玉米的储藏特性,适合低温、干燥储藏。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干燥密闭,一种是低温冷冻密闭。南疆地区收获后的玉米有条件进行充分干燥,在降低到安全水分之后过筛入仓密闭储藏。北疆地区玉米收获后受到气温限制,高水分玉米降到安全水分是很有困难的,除有条件进行烘干降水外,基本上可采用低温冷冻入仓密闭储藏。
较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据试验,水分17%时的小麦,在温度不超过46℃时进行干燥或水分在13%以下时,曝晒温度不超过54℃,酶活性不会降低,发芽力仍然得到保持。磨成的小麦粉工艺品质不但不降低,反而有所改善,做成馒头松软膨大。这就为小麦采用高温干燥或高温杀虫提供了依据。
具有耐储性:小麦最大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耐储性。完成后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它谷类粮食都低。正常的小麦,水分在标准以内(12.5%),在常温下一般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其食用品质无明显变化。
第二篇常见储粮害虫及防治方法
一、 新疆常见储粮害虫
1.玉米象
1)危害。禾谷类及其加工品,尤其是小麦、玉米、稻谷。
2)成虫。体长3~4.2毫米,褐色至暗黑色。头部向前延伸呈象鼻状。触角膝状8节,第3节与第4节长之比为5:3。前胸背板刻点圆形。每一鞘翅上有两个橙黄色斑。有后翅,能飞往田间危害粮食。
3)幼虫。体长2.5~3毫米,乳白色。头部椭圆形。体躯柔软肥胖多皱纹,背面隆起,腹面近平坦,呈半球形。无足,生后在粮粒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