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猜想:世界读书日(原创读书时评文章及作文题模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猜想:世界读书日(原创读书时评文章及作文题模拟)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话题一】在朋友圈里晒书就是“装”吗?

大二学生张圆也曾因为一张发在朋友圈的读书照,被朋友取笑了好久。一次,他和女友去小区附近的书吧闲逛,女友拍了张他托着眼镜看书的照片,他觉得意境不错,顺手就上传到社交网络,没想到留言全是这样的风格:“摆拍得不错”“拍好后赶快把书还给人家老板”。

无独有偶,重点高校的大三学生覃在读完新买的诗集后,用了10分钟在手机上狂敲屏幕,删删改改写出上百字的读后感,但几番犹豫之后,她还是将这条未发出去的微信朋友圈动态删掉了。“我现在都不敢在朋友圈晒读书了,怕朋友说我装。”覃无奈道。因为几天前,她在朋友圈内发布了这样一条动态:“用了3天时间看完了一整本《1Q84》,真是一本比想象中要有趣的书。”在评论区里,一个和她关系不错的男生的留言却显得特别刺眼:“别装了,这么厚的几大本书,你真的能看完吗?能看懂吗?”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朋友圈晒美食都是赞,晒读书都是回复在“装”?点赞数最高的回复是:物质类的东西不管该不该晒,晒出来多是实实在在的;精神类的东西一不该晒,二是也晒不出任何实质。而且晒读书多半出发点是为了表明“我很文艺哦”。

从最初的书友间的交流、分享,到微博大V们为塑造博览群书、深谙人生哲学的形象而大发特发名作经典段落摘抄,而今,却变成了众人眼中的“装腔作势”,对此,你怎么看?

附庸风雅总比炫俗好

古代的“七月七”还有晒书的习俗,西晋时有个叫郝隆的人辞官归隐,在这一天袒胸露腹晒太阳,美其名曰“晒书”。我突发奇想,郝隆到现在恐怕得正襟危坐,不敢如此洒脱不羁地晒书了。

大文豪苏轼在《和董传留别》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若他现在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晒读书,估计有些人鄙视的目光只会落在他的粗缯大布上,对他那种因腹笥丰赡而显露的轩昂气宇选择性失明。苏轼活到现在,大概也不敢晒读书了,因为据说近来有一种说法,晒读书就是“装”。

对上述说法,我自然一笑了之。还好他们嘲笑的不是读书,而是晒读书,这情有可原。如果嘲笑读书,那可能意味着“读书无用论”正借尸还魂,若长此以往,反智思潮可能泛滥成灾,这就堪忧了。“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可以用来调侃,若读书少都可以拿来炫耀,那文化真的就荒芜化了。晒读书,

最差的评价是附庸风雅,附庸风雅当然不好,但最少说明读书和文化在这些人的心目中还是衡量人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一个时代连附庸风雅的人都少了,其价值观可能扭曲了。

晒读书成为贬义词,事出有因。朋友圈里心灵鸡汤盛行,弄坏人们的胃口;微博大V们大秀读书,以读书的名义营销自己和商品,搔首弄姿,引人作呕;网络晒读书“秘籍”盛行,我就好几次看过类似《如何在朋友圈高逼格地晒书》这类提供“装”的利器的帖子……

朋友圈里曾多次转载一篇文章《这个社会在极严厉惩罚不读书的人》,想必那些嘲笑别人晒读书是“装”的人多数也曾转载过吧。他们嘲笑晒读书,很多不是认为读书不好,而是反感装读书的形式主义风气,恨之切用力过度,误伤了那些真读书的人。当然,读了书,要不要晒,这是另一个话题。人们把晒读书当成“装”,从积极的一面说,是期待有人真正静下心来,而不是摆拍装文艺范儿。

钱钟书、杨绛等大师的很多照片就是在书房里拍的,没人会说他们“装”,原因是他们把身后的书籍化为了满腹的经纶。现在很多人都太浮躁,把书当做敲门砖,还有人用来装潢门面。真正爱书读书的人,大概是不会去“装”的。读书不是走马看花,更不是借花炫耀,而应是含英咀华。那些潜心于书的人,晒一晒读书也无妨,有人说你“装”,你就“装”得彻底些,把书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和独特气质。对那些讥笑你“装”的人,你大可反唇相讥:“你也来装啊,装出自己的学问。”

那些嘲笑的人也该扪心自问,你自己真正读书了吗?哪怕有时装一装也好。若无,嘲笑别人该是另一种形式的自嘲,自欺欺人。现在的偷懒将来成为打脸的巴掌。如果你沉浸于书的世界,对那些疑似“装”的人宽容一些,让他们装吧,总有露馅的一天。张岱的《夜航船》中了一个很会“装”的士子,他高谈阔论,一僧人畏惧,卷足而寝。士子越显摆学问,漏洞越多,僧人笑道:且待小僧伸伸脚。那时你也可以对那些“装”的人冷冷地说出这句话。

以前有一句话曾刷爆朋友圈:“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我愿以这句话与爱书者共勉。

【话题二】那些经典,你还读吗?

4月23日是一个特别文化的日子。一则,因为这一天是世界读书日,这个于1995年设立、希望能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更多的人主动去维护图书版权的纪念日,其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除此之外,说4月23日特别文化,还因为这一天,与两位举世闻名的大文豪有关——1564年的4月23

日,威廉·莎士比亚诞生;1616年的4月23日,塞万提斯在马德里逝世。

这两位如雷贯耳的世界级大文豪,代表的不仅仅是朱丽叶与罗密欧的浪漫,或者是堂吉诃德与风车的决斗,在N多人看来,他们就是经典、就是名著的代名词。

世界名著,这个曾让不同年龄相同的文学青年心甘情愿一意追随的大部头,这类让出版社格外热衷、甚至某些版本能达上百个的图书,在今时今日,似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就连近日(2017年)作家榜团队宣布要推出“复活名著计划”,也有网友认为“无意义”,是“浪费钱”。究其原因,除了“审美疲劳”,名著大多晦涩难懂、不够通俗,也导致大众普遍不感兴趣。但也有例外者,比如网友“松下闲吟”就在网上留言道:“从高中时我就发现了一个规律:越是经典的书,前100页越晦涩、难读,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往往就会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个洞口。”

在崇尚“短篇、轻小说、140字”的碎片化阅读的当下,在现代人普遍抱怨“时间不够用”的当下,我们既然不是专职文学从业者,是否还有阅读世界名著的必要?即使我们耐着性子跨过了名著前100页这道“崇山峻岭”,摆在我们面前的,就真是桃花源吗?

夜深还照读书窗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曾在河岸上感慨时间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五百零二年前的今日逝世的大文豪塞万提斯也曾慨叹:“时间像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还,毫不留恋。”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他的言论记录下来,于是有了儒家经典《论语》;塞万提斯提起如椽大笔与时间抗衡,于是有了大战风车的文学经典《堂吉诃德》。我们读《论语》,如同接受孔子等先贤的耳提面命;我们挺着长矛,与堂吉诃德一道怒马向前冲杀,尽管我们可能不知道,那给我们制造伤痕的“风车”在哪里。

世界名著就有这样的魅力,它们能够让时间在文字里凝固,让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流,让现代的我们通过文字媒介拥有了过去。塞万提斯说:“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昔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他所说的虽然是历史,但历史又何尝不是一个时代人们的心灵史?而记录那个时代和刻画那些心灵的,就是如《堂吉诃德》等皇皇巨著。

北大教授张鸣曾给读书人下了定义:“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叫读书人。”读世界名著,不仅让我们可以与过去促膝对话,而且能更好展望未来,即便是现在,阅读的人可能对世界多了思想的深度和人性、情感等更多的维度。三十年前,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宣言里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大概是孔子也没有想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