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办教育创强争优谱华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励精图治办教育创强争优谱华章——揭阳市榕城区梅云街道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道自评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梅云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举全街之力,积极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道,使全街道的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体系,对我街道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道作如下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梅云街道位于揭阳市区西南部,东邻仙桥街道,西接普宁市南溪镇,南依紫峰山,北临榕江南河,是揭阳市著名的侨乡,总面积25.32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居),户籍人口67812人,外来常住人口约13000人。
梅云地处榕江平原,溪河纵横交错,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这里依山傍水,青翠葱笼的紫峰山、波涛浩渺的榕江水构成了独特的山水家园。
省道236线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境内通信、教育、卫生、商业服务等公共设施均较完善。
梅云街道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居住,繁衍生息,创造文明,境内出土了大量文物。
梅云人崇文重教,自远古就有先贤设馆办学。
宋神宗元丰年
间,彭延年定居浦口村,以书为伴,著有《浦口村居诗》传世。
明代弘治年间,汤前村史智为九江王府治学,后回乡创办书屋,传授文化。
境内有紫峰寺、明宗岩、彭园、彭氏宗祠、彭延年墓等名胜古迹。
素有“粤东第一私家古园林”美誉的彭园中水榭楼台,尽显宋代园林景观。
明洪武年间,揭阳县令蔡善把紫峰庵列为揭阳“古八景”之一,定名为“紫峰春晓”。
彭氏宗祠、彭延年墓均被列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梅云历代人才辈出,较知名的有许爵、史智、史载阁、林奇芳、陈士献、许登庸、林炎城、黄理丹、陈恺等。
2012年6月20日,揭阳日报第8版刊登了街道“一公里十分钟文化圈”的经验做法。
2012年9月12日,竹林村被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梅云街道坚持“工业立街、工业强街、科教兴街”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梅云街道是榕城区工业重镇,五金不锈钢、轧钢、塑料鞋三大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为街道的经济支柱。
街道2012年工业总产值140.4亿元,比增1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1.4亿元,比增15.7%;工商税收4842.4万元;用电量4.93亿度,比增18.4%。
辖区内有吉荣空调、深展化工、田岛刺绣机械、庆展不锈钢、开盛钢铁等知名企业。
“庆展”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开盛、大兴2家钢铁企业产品被评定为“广东省名牌产
品”。
广东深展实业有限公司“SZ-WM08金属用水性真空镀膜涂料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
梅云街道现有完全小学16所、初级中学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个;有公办规范化中心幼儿园1所,其他公、民办幼儿园14所。
此外,属地还有全国重点职业中学——捷和职业技术学校。
现有中小学中,小学有学生5135人,148个教学班,教职工308人;初中有学生2604人,49个教学班,教职工193人。
幼儿园有幼儿2345人,82个教学班,教职工264人。
按照上级有关适龄儿童入学的新规定,小学新生入学年龄为6周岁,在本街道小学招生范围内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6—12周岁的适龄儿童中途辍学率为零。
本街道现有经有关机构鉴定的三残儿童26人,其中14人在特教学校或特教机构就读,12人安排在就近学校相应班级就读,与正常儿童同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现在梅畔中心小学设有特殊教育随班就读资源课室1个。
梅云街道于2008年启动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2011年9月,梅云华侨中学等12所学校被揭阳市教育局批准为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到2013年7月,全街道学校均已迈入规范化行列。
目前,我街道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成人和社区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主要成绩和做法
梅云历届党政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985年,梅云实现普及小学教育。
1989年7月,梅云镇实施“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
镇各所学校陆续制订实施《教师岗位责任制》。
1990年代初,建立镇、片、校三级教研网络,大力开展教研教改工作,强化“双基”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1994年,梅云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94年镇“八·六”工作会议提出了改善办学条件的重大举措,给梅云教育事业带来新的活力。
街道党政重视发挥侨乡优势,做好“侨”字文章,激发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的爱乡热情。
广大旅外侨胞,积极响应,慷慨解囊。
其中,有率先于1984年捐资31万元建成梅云第一所楼房化学校——内畔小学的旅泰华侨李瑞典先生;有于1986年捐资54万元建成文荣学校的旅泰华侨何木泉先生;有捐资40万元建设厚洋小学芳禄教学楼、捐资300万元建设梅云华侨中学五层综合楼(玩琴楼)、运动场和校道的林名彰先生;有捐资100万元和125.5万元先后建设梅云华侨中学和汤前小学宜芳教学楼的陈通广、陈周宏先生;有捐资230万元建设梅云华侨中学、伯劳小学校舍的周汉金、周汉城先生。
据统计,近三十年来,梅云华侨、港澳台同胞及乡贤,共捐资1812万元用于学校建设。
梅云各村历来重视支持教育工作,每年都发放奖学金,近三年来,各村共奖励学生524名,发放奖金427000元。
1997年,伯劳村成立伯劳浦学校教育基金会,实行奖教奖学。
今年,伯劳村积极发动乡贤捐资210万
元,全部用于教育创强工作。
“全街一盘棋,兴办大教育”的良好氛围无限延伸,教育工作得到强有力的发展。
近三年中考,我街道考上揭阳一中30人,考上揭阳二中、揭阳侨中共310人。
梅云街道在榕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在市、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牢固树立“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的使命感,把创建省教育强街列为民心工程之首,乘着榕城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的东风,举全街之力,努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道,通过抓硬件投入、抓队伍建设、抓规范管理,促进了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街道的教育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近年来,街道先后荣获“广东省五金不锈钢专业镇”、“广东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揭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揭阳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揭阳市基层人民武装部“四个基本”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揭阳市“平安街道”、“揭阳市依法治市工作先进单位”、“榕城区依法治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目前,街道16所小学、1所初级中学全部通过了揭阳市“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验收。
现有“揭阳市德育示范学校”1所、“揭阳市无毒校园”1所、“揭阳市平安校园”2所,“榕城区平安校园”17所,奎地村被评为揭阳市“办学先进单位”。
2011年,团市委、市志愿者协
会授予梅云华侨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揭阳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涌现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11人,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162人。
近三年,依照《梅云街道奖教奖学制度》,获奖的共有72人次。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党政高度重视,明确“创强”责任
1、明确政府责任,全面落实岗位职责。
梅云街道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坚持“重教兴学,科教兴街”执政理念,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将教育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榕城区梅云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划》。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使群众得到长期实惠”的中心目标,切实做到优先制定教育发展规划,优先安排对教育的拨款,优先保证教育的资源配置,优先考虑改善教师待遇。
把创建教育强街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订了《梅云街道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工作实施方案》。
经常召开街道教育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切实做到凡是教育的问题,首先研究,凡是教育的困难,优先解决,真正做到把教育摆在最突出的位置。
为抓好创强工作,街道成立创建教育强街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党组成员、
梅云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郑生亲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廖斌任常务副组长,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许桂鹏,党工委委员、纪工委副书记蔡楚忠,办事处副主任尤三凯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决策、指挥,协调创建教育强街工作,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督促检查及解决有关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许桂鹏同志兼任。
街道各有关职能部门、学校和各村(居)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强工作的责任人。
各村(居)、有关部门、中小学校都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把创建教育强街工作列入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村(居)、学校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创强全面启动以后,明确提出教育创强是民心工程,是“一把手”工程。
街道修订了《梅云街道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学校工作制度》,班子成员挂钩到校,经常开展调研和检查。
街道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各中小学、幼儿园调研,现场办公,特事特办,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创强工作的顺利开展。
2、立足政府主导,积极拓宽筹资渠道。
一直以来,梅云街道党政坚持政府主导,整合社会力量办学的原则。
19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党政重视下,乡村集资建校在梅云逐步兴起。
至1990年代中后期形成热潮。
目前,全街道校舍基本实现楼房化。
“创强”启动以来,街道党政与村(居)党政一道,积极奔走,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创强资金和办学经费。
一是积极开展社会力量助学的宣传工作。
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机会宣传社会力量办学的方针、政策,使广大群众对社会力量助学有所认识,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参与。
二是积极有效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梅云街道外出乡贤众多,他们虽然身处异地,但也时时刻刻关注着家乡教育的发展。
街道、村(居)领导加强与他们沟通联络,介绍家乡的现状,激发他们支持家乡的热情。
街道成立了梅云教育互助会,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筹得奖教奖学基金50多万元,彰显出我街道办大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3、完善工作制度,推进创强工作。
近几年,街道坚决执行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制度。
全街道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育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创强工作启动以来,街道通过召开“创强”动员大会、“创强办”办公会等,不断深化对“创强”工作的认识,统一思想,举全街之力开展“创强”工作。
为了做到以点带面,街道党工委多次召开全街道“创强”工作现场会,形成了“街村联动、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整个“创强”工作进展迅速,效果明显,受到区创强办的充分肯定。
4、广泛宣传发动,创强工作深入人心。
创建省教育强街是推动我街道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一项民心工程,我们抓住契机,构建平台,让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营造浓厚的重教氛围。
一是召开创建省
教育强街动员大会,认真学习《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提高干群对“创强”的认识,树立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组织街道“创强”办公室成员和学校领导,有针对性地走出去学习取经,明确做法,增强信心,创新思路。
三是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等方式,不断加大“创强”宣传力度,形成了“干部以创建教育强街为己任,师生以创建教育强街为目标,群众以创建教育强街为光荣”的良好氛围,掀起创建教育强街的热潮。
(二)舍得大笔投入,加强硬件建设
梅云街道历届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保证教育财政性拨款按时足额拨付的前提下,舍得大笔投入,加强硬件建设。
近十年来,街道争取各级重视支持,多方筹措资金,支持梅云华侨中学用于改建扩建等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共656.4万元,用于小学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有2220万元。
校舍安全工程启动以来,街道积极推动危房改造。
厚洋村投入150万元把危旧教师宿舍楼和教学楼改建成900平方米的综合楼,夏桥村投入230万元新建了2600平方米的综合楼。
特别是教育创强以来,先后共投入近3000万元资金,对校容校貌、教育基础设施等进行了改造或充实完善。
目前,校容校貌整治及运动场新建、翻修工程基本完成;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按标准配套;体育卫生器材、教学仪器设施设备基本按标准配备;学校图书室藏书17万余册,
小学生均21册,初中生均26册,阅览室中各种报刊杂志充实;全部学校接通互联网,基本实现“校校通”,并与区、市实现互联互通。
所有中小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校园网建设,采用光纤作为骨干线路,教学楼、办公楼和各功能室之间用光纤连接。
各学校按要求将学生、教职工、校舍、校产基本信息录入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所有中小学校信息录入率达100%。
(三)推进布局调整,优化整合资源
梅云街道的小学历来基本上是以行政村设立,2002年以前,全街道有2所初级中学,一所戴帽初中,1所中心小学,14所完全小学,另有3个分教点。
学校布局分散,规模较小,教学设施建设滞后,教育设备严重不足。
调整学校布局,是建设规范化学校的需要,更是“创强”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2002年以来,街道从本地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按照就近入学和兼顾历史的原则,逐步开展全办事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一是2002年秋季将原赤水初级中学及文荣学校初中部撤并至梅云华侨中学,保留文荣学校(完小)。
二是2009年秋季撤并文荣学校潮下分教点。
三是2013年秋季撤并双梧小学群光分教点。
通过努力,梅云街道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梅云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深刻认识到,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为此,我们抓住创强契机,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近年来,我街道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按照省定编制标准逐步配齐配足初中、小学教师。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科结构与中小学课程结构匹配,体育、艺术、信息技术及科学教师基本满足课程开设要求;规模小的小学班均教师不少于1人,全街道无代课教师。
在争取配齐配足教师的同时,我街道着力从两个方面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实施了校长、新任学校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制度。
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2007年竞聘9个小学校长职位,2009年竞聘2个小学教务主任职位,2012年竞聘2个小学教务副主任职位和2个小学政教副主任职位。
二是抓好上岗培训和提高培训。
近三年,街道除组织校长参加任职资格培训、提高班培训、北师大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等各级各类培训外,还配合教育局开展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共有75人次参加各类培训。
通过培训,学校班子建设得到有效加强,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师德建设”工程。
各校深入开展“立高尚师
德,树教育新风”、“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争当人民满意教师”等一系列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促使全街道教职工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安教、乐教蔚然成风。
连年来,未发现有教师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现象。
二是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街道各学校在认真落实揭阳市教育局颁布的“两常规一制度”,抓好教学教研常规管理的同时,通过开展“两课”(优质课、优质说课)评比,择优举行示范课等,引导教师深入开展“落实新课标,用好新教材”的课堂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科教学质量。
在此基础上,选拔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培训,加强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努力培养“名师”。
2010年以来,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教研竞赛、评比,共获得全国性奖励5人次,省级奖励8人次,市级奖励27人次,区级奖励255人次。
三是实施“科研兴教”工程。
全街道中小学坚持以“科研促教”为目标,向教改要质量,结合课改精神和学校实际,通过教学反思、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鼓励各学科老师撰写论文、心得、案例分析,加大论文和案例的选送工作,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
目前有13个学校教研组被评为区级优秀教研组。
四是实施“继续教育”工程。
近三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严格要求全体教师
每年参加三个板块(公需课、专业课、选修课)不低于72学时的培训。
继续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自学考试、高等院校函授,提高学历层次,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质。
目前,初中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有12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10人、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80人,学历合格率是98.2%;小学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的279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189人、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118人,学历合格率100%,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9%;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现有兼职教师8人,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五)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1、以“德育”为导向,塑造高尚思想品德。
教育之本,育人为先。
我街道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牢固树立“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理念。
一是注重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街道各学校坚持抓好主渠道,认真上好《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两个守则”和“两个规范”,努力塑造高尚思想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是开展法制和安全教育。
我街道每所中小学都聘任一名法制副校长。
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师生上法制课,对师生进
行法制教育。
同时,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以宣传栏、黑板报、班会课等阵地,大力宣传各类安全知识,形式多样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帮助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连年来,全街道师生、校园安全无事故。
三是挖掘德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我街道充分利用“紫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瞻仰、祭扫,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是重视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德育效果。
长期以来,我街道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原则。
各学校在坚持抓好学生在校的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利用“家长学校”这一平台,通过举行讲座、召开座谈会等,努力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同步;街道则侧重于做好牵头,要求派出所、司法所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文化站等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及加强学校周边育人环境的整治,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和氛围。
努力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提高德育效果。
近年来,梅云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良好,各中小学、幼儿园学风、教风、校风优良,学生的违纪违规现象明显减少。
近三年来,我街道德育考核优良率小学生为92.2%、92.4%、92.8%,中学生为93.1%、94%、94.3%。
2、规范办学行为,树立教育新形象。
一是规范学校教学行为。
全街道中小学严格执行省编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课时。
重视作息时间安排,按省规定安排中小学作息时间;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时间一小时;坚决杜绝违规集体补课现象。
二是规范学校招生行为。
我街道各学校的招生工作,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所有小学和初中都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入学资格考试。
全街道无设重点校,所有学校严格执行省学籍管理及编班办法的相关规定,无设重点班。
所有中小学的班额情况均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无出现56人以上大班额现象。
三是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全街道各学校严格执行各级有关教育收费的文件精神和相关规定,不以任何名义和形式收取政策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无出现违规收费现象。
3、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是各中小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认真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方案》,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学生素质评价。
近几年,各学校学生个体素质发展评价达标率逐年提高。
二是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我街道各学校按照“课外活动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特色教育。
兴趣小组有书法、潮乐、舞蹈、歌咏、象棋、电脑操作等,不同的学校
结合实际有所侧重。
奎地小学的特色是重视书法教学和潮乐兴趣小组的训练,云光小学、赤水小学的特色是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潮东小学的特色是注重学生硬笔书法训练,厚洋小学的特色是重视舞蹈、歌咏训练。
第二课堂的开展,既丰富学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又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近年来,参加上级组织的中小学生文体艺术类评比,共有4个单位获得集体项目奖,35名学生获得个人奖。
其中,厚洋小学舞蹈队参加2008年12月揭阳市第二届青少年舞蹈大赛获得三等奖;厚洋小学合唱队参加2011年揭阳市“青春校园不老红歌”合唱比赛获得优秀奖;2012年8月,奎地小学陈沛娃获得揭阳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书法作品一等奖。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街道各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辖属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认真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疏导活动,采取措施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各学校无发生由于心理失衡导致学生伤害事故。
四是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确保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全街道各学校认真执行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登记报告制度和落实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体检,2012年中小学校学生体检率达100%,全街道中小学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