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降低ICU血培养标本污染率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控制降低ICU血培养标本污染率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质量监控,提高重症医学科血培养标本采集的合格率。方法:通过医院微生物室、院感科监测信息反馈以及本科医生意见反馈,科室召开质控

会议进行原因分析,规范标本采集的流程,加强培训提高全体医护人员血培养标

本管理意识,检验科、院感科配合和监督,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等措施。结果: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半年后,血培养标本污染率从实施前的3.09%下

降到1.3%。结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规范操作流程认真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提高血标本采集合格率和护士的服务意识,从而为临床医生提

供准确的数据,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质量控制;血培养

血培养是用于菌血症、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的病因学诊断重要依据。血培养

的结果对于危重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严格控制血培养标本质量,是帮助临床正确用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1]。规范化的血培养采集方法能提高血培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血培养的污染率[2],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依据,进而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大大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住

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为了进一步规范血培养的采集,降低污染率,我科采取了一

系列的整改措施:包括科室召开质控会议进行原因分析,规范标本采集的流程,

加强培训提高全体医护人员血培养标本管理意识,检验科、院感科配合和监督,

评价持续质量改进效果等措施,以此来降低污染率取得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质控前收集2016年1-7月血培养采集共2875例;质控后收集

于2016年8-12月血培养采集共2439例。

1. 2 方法

血培养标本污染的判断依据对比两次以上分离细菌的菌种不相符时,同时结

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征象和其他辅助检查的情况,判定所培养的细菌是否为污染

菌[3]。分析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可能潜在的影响因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

采用标准化血培养采集流程干预从科室实际出发制定适合科室的标准化的血

培养采集流程,并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科室质控小组、院感科共同监督血培养采集的落实,对干预后出现污染的标

本进行个案追踪,对违法操作流程的对操作者的进行绩效考核。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取 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6年1-7月血培养采集共2875例,污染89例,污染率高达3.09%。科室

采取质量控制干预措施后于2016年8-12月血培养采集共2439例,污染32例,

污染率为1.3%,取得了明显成效。

3 讨论

血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有如下因素:(1)患者因素:患者病情危重,全身皮肤情况差在腹股沟采血时皮肤皱褶多,穿刺时定位不正确,不易彻底消毒(2)采集人方面:消毒范围小于10cm、消毒待干时间短、采集前习惯以手指再

次触摸穿刺点、未严格消毒血培养瓶塞及消毒时间不足、患者采集血标本多未先

采集血培养、从留置有创导管采血消毒不到位、;个别人员操作前未认真落实手

卫生;标本送检不及时(3)管理方面:科室对血培养采集的过程监管不严、培

训考核不到位、操作流程不规范。

制定标准化的血培养采集流程:(1)执行医嘱并核对-打印血标签-扫描采集(2)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3)洗手,准备用物,携用物至床旁(4)再次核对(5)铺治疗巾,消毒皮肤2次: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两次,直径8×10cm²,60S待干,同时用洗必泰消毒血培养瓶(6)采血中的核对(7)注射器抽血: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拔出注射器,用酒精灯外烟消毒注射针头来回3次,注射血液入培养瓶内(8)取出治疗巾,整理床单元(9)采血完成后再次核对,洗手记录(10)扫描运输,及时送检

科室持续改进:科室质控小组以及院感科工作人员共同对血培养采集进行监督,每月组织护士召开质控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措施。对违法操作流程的个案进行追踪;对血培养规范化采集及质量控制相关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培训人际考核人员为全体护理人员,并纳入年终考评。通过科室对操作的监督和干预,不断强化和巩固了护士工作责任心和管理意识,熟练掌握了标本采集知识和技能,确保提供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形成新的常态实施。

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建立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经验,把握关键环节,不断完善标本采集管理标准并认真落实,使护理质量、检验质量、医疗质量同步提高。

[1] 戚晓霞,金恋欢.规范临床操作对提高I C U 患者血培养标本质量的效果评价[ J ] . 中国综合临床,2 0 1 3 , 2 9 (8): 862- ¬863.

[2] 易兵,张建云.规范化标本采集降低血培养标本污染率析 [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5):506

[3] 帅丽华,胡志坚,孙晓红,等,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 J ]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5):456-4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