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6.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如 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 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 及此)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 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 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 以敝之。)
三、词类活用(例句)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夜,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东,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 (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 盟) 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 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 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 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 作边邑)
《鸿门宴》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
守;内通“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 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 “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 “早”,早早地)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隔阂,嫌怨) 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 位) 7.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 “纳”,使……进入)
2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句)
2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27.秦王购之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单元要点以及学法说明:古代记叙散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

第二单元主要包括《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篇课文。

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

学习本单元需要注意反复朗读,细心体会。

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简介】《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3、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悦”)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一词多义】1、微(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深奥,微妙)(4)动刀甚微(轻微)(5)周室卑微,诸侯相并(衰败,衰弱)2、若(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假如)(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3)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3、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3)《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4、鄙(1)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3)蜀之鄙有二僧(边境)(4)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轻视,看不起)(5)鄙臣不敢以死为我(谦辞,谦称自己)【古今词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共,通“供”)3.秦伯说(说,通“悦”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8..要项伯(“要”通“邀”,邀请)9.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11.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12.不可不蚤来(“蚤”通“早”)13.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1.行李之往来((古义:出行的人)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8.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10.断其左股(古义:大腿)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12.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14.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1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3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4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5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函封之(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8又前而为歌曰(前:名词当动词,上前)9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11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听到)12箕踞以骂曰(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

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第二单元)

高中语文必修一基础知识总结(第二单元)

必修一第二单元一、语言基础(一)字音氾南(fán)阙秦(quē) 逢孙(páng) 佚之狐(yì) 秦伯说(yuè) 夜缒而出(zhuì)目眩(xuàn) 濡缕(rú)忤视(wǔ)共其乏困(gōng) 无能为也矣(wéi)变徵(zhǐ) 督亢(kàng) 拊心(fǔ) 燕国(yān) 戮没(mò) 箕踞(jījù)自刎(wěn) 叱骂(chì) 卒起(cù) 樊哙(fán kuài)彘肩(zhì) 瞋目(chēn)刀俎(zǔ) 参乘(shènɡ) 杯杓(sháo) 戮力(lù) 玉玦(jué)飨士卒(xiǎng)奉卮酒(zhī) 毋内诸侯(nà) 鲰生说我(zōu shuì) 眦尽裂(zì) 按剑而跽(jì)数目项王(shuò) 欲王关中(wàng)(二)生难词语贪得无厌: 贪心大,老不满足。

因人成事: 依凭他人办成事情。

过河拆桥: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抛开。

秦晋之好: 春秋时期,秦、晋两国的国君好几代都互相通婚,后泛指两家联姻。

箕踞: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拊心:搥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

切齿拊心:咬牙捶胸,形容极端痛恨的样子。

又作切齿腐心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图穷匕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毕露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悲歌击筑: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常作悲壮之声。

戮没:杀戮和没收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意为犒劳。

劳苦功高:指勤劳辛苦,立下大功。

秋毫无犯:秋毫,秋天鸟兽新长的毛;原指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别人是刀和砧板,自己是放在砧板上被宰割的鱼和肉。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知识梳理一、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已”同“矣” ) 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应、供应。

读gōng)秦伯说 ( “说”通“悦”,快乐) 失其所与,不知 ( “知”通“智”,理智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快乐,喜爱。

今天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

燕王诚振怖“振”,通“震”,惧怕。

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忽然。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内”通“纳”)张良出,要项伯 ( “要”通“邀” )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旦日不行不蚤来谢项王 ( “蚤”通“早” ) 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 “郤”通“隙”)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 “坐”通“座”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假如不这样 )二、解说以下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1、若舍郑认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 款待过客 ) 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来往。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3、共其乏困古义:缺乏的东西。

今义:疲惫。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5、樊将军以贫寒来归丹古义:穷途末路。

今义:贫困。

6、樊将军仰天叹气流涕曰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包庇两方中的某一方。

8、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9、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10、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域。

今义:指山东省。

11、备他盗进出与特别也古义:不测的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12、将军战河北古义:黄河以北地域。

今义: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13、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南地域。

今义: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14、庄则入为寿古义:敬酒。

今义:长寿。

1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古义:小人的谗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总结一、文学常识1.《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

它记述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战国策》又称《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

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

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叙述了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众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写人记事真切、生动,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史记》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12篇,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30篇,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70篇,记述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10篇,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8篇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它不仅是一部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代表了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通假字(解释加点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____,________)2.共.其乏困(通____,________)3.秦伯说.(通____,________)4.失其所与,不知.(通____,________)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____,________)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___,________)7.秦王还.柱而走(通____,________) 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____,________)9.距.关,毋内.诸侯(通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10.要.项伯(通____,________) 11.不敢倍.德(通____,________)12.不可不蚤.来(通____,________) 13.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__,________)14.因击沛公于坐.(通____,________)四、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1.行李...(古义:__________)..之往来(古义: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 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__________)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_______________)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7.樊於期偏袒..执兵(古义:_______ ___)..扼腕而进(古义:_____________) 8.诸郎中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_______________) 10.断其左股.(古义:_______________)11.沛公居山东..(古义:______________)..时(古义:_______________)12.约为婚姻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古义: _____________)..也(古义:__________) 14.将军战河北15. 而伤长者..之意(古义:_______________)1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秦王购.之金千斤(古义:______________)五、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邻之厚.,君之薄.也()4.越国以鄙远..(;)5.朝.济而夕.设版焉()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7.函.封之() 8.又前.而为歌曰()9.乃朝服..,设九宾() 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11.使使以闻.大王() 12.箕踞..以骂曰()13.其人居远.() 14.皆白衣冠...以送之()15.进兵北.略地() 16.群臣怪.之()17.籍.吏民()18.范增数目.项王()19.刑.人如恐不胜() 20.道.芷阳间行()21.沛公欲王.关中() 22.于是项伯复夜.去( )23.吾得兄.事之() 24.日夜..望将军至()25.常以身翼.蔽沛公() 26.头发上.指()27.项伯杀人,臣活.之() 28.从.百余骑()29.素善.留侯张良() 30.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六.一词多义(解释词义与用法)1、鄙①越国以鄙远()②蜀之鄙有二僧()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④北蛮夷之鄙人()2、敝①因人之力以敝之()②敝人()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④敝帚自珍()3、兵①不得持尺兵()②不及召下兵()③秦兵旦暮渡易水()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4、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新课标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新课标

(5)《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浪漫主义的长篇抒情诗。诗人以自己 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乃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巨制,想象奇特丰富, 结构纵横驰骋,比喻新颖贴切,风格悲壮浪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不多见的伟 大诗篇。
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憎恨和热情向往美好世界 的幻想;二是对自己的出身、爱好、遭遇、痛苦等的悲惨境遇的述说;三是对理 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及美好未来的展望。主要写作特色是托物言志、善用象征手法; 篇章结构奇特,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3、临时装片的制作:制作临时装片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关键步骤,其目 的是保持细胞的原有形态和结构,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
4、细胞分裂过程的观察与记录: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过程,记录各个 时期细胞的特点,总结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其特征。
5、细胞分裂示意图的绘制:根据观察到的细胞分裂现象,绘制细胞分裂示 意图,加深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1、理解青春与梦想的主题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春的意义和价值。
2、掌握五篇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提高阅读理解 能力。
3、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 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自己的梦想与人生方 向。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1、《沁园春·长沙》:通过赏析长沙的秋景,引导学生感受的革命豪情与 家国情怀。
感谢观看
如《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等。叙事手法比《春秋》成熟很多。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初由刘向编订,分为12国策。它保存了战国和秦汉间一些策士的思想言论、政治 主张、纵横捭阖的外交辞令等资料,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本章主要讲述了文言文语法,包括词类、句型等。

以下是知识
点的总结:
一、名词
1. 名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种
2. 实词又可分为行为对象名词和非行为对象名词
3. 按照构成名词的方式,名词可以分为两种:简单名词和复合
名词
二、代词
1. 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关系代词等
2. 代词的使用要符合前后文的逻辑关系和语境。

三、动词
1. 动词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2. 不同的动词有不同的语态、时态和语气
3. 动词要合乎时态、语态、语气和逻辑关系
四、形容词
1.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或特征的词
2. 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作为表语、状语等
3. 形容词要与所修饰词保持一致
五、副词
1.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的词
2. 副词可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
3.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时要放在动词之后
六、连词
1. 连词是用来连接两个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2. 常见的连词有“和”、“或”、“但是”等
3. 连词要在语法和语义上合理使用
七、句型
1. 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单位是句子
2. 句子可以按照结构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3. 句子结构要符合逻辑和语法规则
以上是本章的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是后续学习文言文语言和写作的基础。

需要学生们多多掌握和应用。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概括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概括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概括高一年级时就要恶补最薄弱的学科。

尤其要学好数学、语文。

数学、语文是文理科必考科目。

提高课堂效率,听课时应保持精力旺盛,头脑清醒,这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捷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概括,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或“毋” ,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 ,道路。

4: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

【无】通“勿”或“毋” ,不。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 (古义: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词。

今义:指形单影只之人)2.【河】内【凶】。

【河内】:黄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济源一带【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1.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 2. 不行的,不吉祥的。

)3.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 (古义:副词,更。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增加4.弃甲曳兵而【走】。

【走】: (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5.【或】百步而后止。

【或】: (古义:有的人。

今义:表选择的连词,或许、也许)6.是亦【走】也。

【走】: (古义:跑,逃跑。

今义:行走)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 (古义:粮食的统称。

今义:谷子)8.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 (古义:斧头。

今义:重量单位。

)要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10.非我也,【兵】也。

【兵】: (古义:兵器。

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1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 (古义:年成。

今义:年)一、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画图省识春风面。

春风面,古义:形容王昭君的美貌;今义:得意的样子。

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古义:远离故乡;今义:遥远。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点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点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点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1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

读gōng)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4、秦伯说(“说”通“悦”,高兴)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6、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喜欢。

)7、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回来)8、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辞别)9、荆轲奉樊于期头函(“奉”,同“捧”。

奉,两手捧着。

)10、秦武阳色变振恐(“振”,通“震”,害怕)11、图穷而匕见(“见”,通“现”,出现,显露出来)12、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绕)13、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14、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15、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16、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17、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18、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19、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20、置之坐上(“坐”通“座”)2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二、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3、共其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5、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6、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7、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礼品。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本店铺准备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版)

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版)

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版)【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语文版)】6 、鸿门宴【课文简介】《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项羽和刘邦进入函谷关后与刘邦的一场斗争。

本文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交代鸿门宴的由来;第二部分是写鸿门宴上的斗争;第三部分是叙述鸿门宴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壁而范增破斗;刘邦至军诛杀曹无伤。

作者通过这次宴会的全过程,生动的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应攻伐而有“妇人之仁”。

【通假字】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通“座”)8.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

【一词多义】1、为(1)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动词,是, (2)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当,(3) 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 (4)谁为大王为此计动词,出,制定,(5)且为之奈何动词,对付, (6)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7)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2、故(1)故听之连词,所以) (2)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3)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3、辞(1)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 (2)未辞也(告辞,辞别)(3)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4、幸(1)妇女无所幸(宠幸) (2)故幸来告良(幸而)【古今词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各单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各单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 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 《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 《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 《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教学时, 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 学生必收获情感, 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 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 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 即: 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 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 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 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 “象”即形象、物象, 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 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具体教学中, 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 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 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 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 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 更吸引人, 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复习要点: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固定句式
夫晋,何厌之有 (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
译为:有……的呢)
素材运用
烛之武退秦师
素材运用赏析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
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
言善辩,聪慧机智。历史危难之际,能够在
危难面前“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的人不可胜数,但能够像烛之武这样识大体

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植。这个伯乐就是
佚之孤,千里马就是烛之武。如果没有佚之孤对
烛之武的充分认识和极力举荐,烛之武纵有多大
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其结果是“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第二课时
《荆轲刺秦王》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
兴 yuè) 2.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淬
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cuì) 3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
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 “返”)
6.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
“震”,震慑)
8.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 bìn。)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 之
2.省宾语 ①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
之事)
②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 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 南 (省略介词“于”)
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
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 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 的)
(判断句)
(二)省略句
5.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省略介词“以”) (省略句)
6.取之 (以)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省略 句)
7.欲与 (之) 俱 ( 往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省略句)
8.待吾客与 (之) 俱 ( 往 ) (同上) (省略句)
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之) 留待(省 略介词宾语 ) (省略句)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 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 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 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 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 可百许头。”)
4、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有心意, 此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还有“故意”
之意) 5、秦之遇将军0,可谓深矣(遇,古义:
对待。今义:遇到,碰到。深,古义: 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 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 提一事)
7、终已不顾(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二)动词的活用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 恩惠)
若不阙秦(阙使动用法,使……削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使……灭
亡)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使……退却
(撤兵)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物 今 义:货币)
1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 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 方)
13.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的 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
1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 击 今义:拿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判断句)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 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 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
顾大局、临危受命的才是真正的脊梁,朴素
的爱国情怀中流淌着的是一个爱国者的深明
大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今往来历史
上有多少志士仁人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为祖
国的繁荣昌盛而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烛之
武以古稀之年,“夜缒出城”舌退秦师,保
全了叛国,永垂青史,受人景仰!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
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
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 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 以鄙远”)
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 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 以敝之。)
(二)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
④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 商量)
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 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
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
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 (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 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 以其无礼于晋 ② 若亡郑而有
益于君
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3.形容词的意动
①太子迟之(迟,形容词意动用 法,以……为迟)
②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 法,以……为怪)
四、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 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 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 将军。今义:年长之 “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 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明智。)
(知,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贰 古:从属二主,动 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 古:东 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 主人。
② 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③ 发尽上指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④ 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象簸箕 一样)⑤ 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 状语,马上)
2.名词作动词 ① 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② 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走上前)
③ 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 上前)
10.嘉为 (之) 先言于秦王曰 (同上) (省 略句)
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
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
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

金子总会发光的。烛子武是块“金子”,年
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
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
出使秦国,劝说秦伯退兵,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间,
向世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 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⑤ 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作动,穿 朝服)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远方)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亲,形容词作动词, 亲近、接近)
必修一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烛之武退秦师
文言知识复习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重要虚词 特殊句式 素材运用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 “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供给。)
(共,通“供”,
3.夫晋,何厌之有 “餍”,满足。)
(厌,通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古:使 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 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 古:那个 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例句)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夜,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单薄的力量) 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