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是诗的国度,“文饭诗酒”之说由来已久,是说文章使人饱,诗词使人醉。千百年来,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但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真实地记录了古人的社会生活状况,而且很多诗句对仗工整,富含哲理,有着很高的史学、文学、美学和思想价值。若能在历史教学中对古诗词进行大力挖掘,加以利用,将对学生大有裨益。

一、多角度了解历史,拓展学生思维

受篇幅所限,历史教材许多地方缺乏充分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素材,教师应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手段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多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我们要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让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丰富起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对此,古诗词无疑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在对秦朝文化专制及秦朝灭亡原因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引用唐诗《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说明秦始皇的文化高压政策,并没有达到统治者预期的统一思想、巩固统治的目的,而是走向了反面,成为造成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二、传承文明,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认同感和责任感

古人有“诗言志”的说法,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崇高壮美的

名作,这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许多上乘诗作,抒发了诗人爱国家爱民族的情感,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传诵千古的名句反映出的是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教学中对它们加以适时运用,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会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彰显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遵循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从而更好地改造我们今天的生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诗词为我们提供了领略这种自然美与人文美的渠道。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在不少诗词中可以一窥风貌,很多田园诗都展现了农村宁静、淳朴、简单、自然的生活。比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写道:“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孟浩然《过故人庄》写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辛弃疾《清平乐》写道:“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几首诗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

和淳朴真挚的情感融为一体,使自然美、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令人神往。

(责编晓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