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溶解度》学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课时 饱和溶液 溶解度学案
第6课时饱和溶液溶解度【复习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转化2、了解溶解性、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的定义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结晶的方法【复习重点和难点】1、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转化2、了解溶解性、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的定义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结晶的方法【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考点一、饱和溶液溶解度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②对溶质与溶剂均相同的溶液来说,在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考点二、溶解度溶解性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初三化学讲学案-溶解度
溶解度【知识梳理】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
高锰酸钾能溶解于水中,而不能溶于汽油,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酒精能溶于水,而植物油不溶于水,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
2.在一定,向一定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还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4.为粗略表示溶液中溶质的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在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较多的是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的是溶液。
二、溶解度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到达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表示℃时,溶解度为时,物质一般为难溶;溶解度为时,物质一般称为微溶;溶解度为时,物质一般称为可溶,溶解度为时,物质一般称为易溶。
3.溶解度常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在绘制溶解度曲线时,用纵坐标表示,用横坐标表示。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一物质在不同下的溶解度;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时的溶解度;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4.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_。
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结晶和一定时,气体溶解在里到达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的溶解度往往随温度的升高而,随压强的增大而。
三、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1)蒸发溶剂: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的物质。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教案
一、概念复习
1. 什么是溶液?
2. 什么是溶质和溶剂?
3. 说说溶解度和饱和溶解度的概念。
4. 什么是浓度?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
二、性质复习
1. 说说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 什么是稀释?如何计算稀释后的溶液浓度?
3. 说说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动态平衡。
4. 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的关系是什么?
5. 溶解过程中吸热与放热的原因是什么?
三、实验复习
1. 怎样实验测定溶液浓度?
2. 怎样用导电性实验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离子?
3. 怎样用溶解度实验确定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四、应用复习
1. 溶解度对生产和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调配和制备需要的溶液?
3. 为什么说溶液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五、习题训练
1. 计算25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
2. 已知一溶液浓度为0.5mol/L,若稀释后溶液浓度变为0.2mol/L,求稀释倍数。
3. 一实验室发现有一瓶溶液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另一瓶溶液导电性较弱,解释原因。
4. 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吸热,用化学式表示这一化学反应。
六、总结提高
1. 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溶液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思考溶液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能否举例说明?
3. 如何进一步提高对溶液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愿学生们通过复习提高对溶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精品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 溶解度》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溶解度的概念、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以及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溶解度的含义,掌握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并能够运用溶解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题前,已经掌握了溶液的基本概念和制备方法,对溶液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溶解度方程式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和单位。
2.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溶解度变化。
3.学会溶解度的测定方法,能够进行溶解度实验并处理实验数据。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溶解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
3.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4.溶解度方程式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探究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使用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溶解度知识。
3.利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4.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设计好实验方案和数据处理表格,方便学生进行实验和记录数据。
3.准备一些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4.制作好PPT和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溶解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介绍溶解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解释溶解度的单位和范围。
通过PPT 和教学课件,展示溶解度的图像和数据,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专题复习溶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中考专题复习溶液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其特性;2.掌握溶液的分类和常用的浓度计算方法;3.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4.掌握溶解度与温度、溶质性质等因素的关系;5.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溶液的概念和特性;2.溶液的分类和浓度计算方法;3.溶解度、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及关系。
三、教学难点溶解度与温度、溶质性质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溶液的概念和特性(45分钟)1.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稳定体系,其中溶质是指能够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1.2 溶液的特性•可溶性:溶解度大于0的物质称为可溶于该溶剂中的物质。
•透明度:溶液一般是透明的,可以透过光线。
•导电性:强电解质的溶液可以导电,弱电解质的溶液可以微弱导电,非电解质的溶液不导电。
•溶解度:单位质量溶剂中能完全溶解溶质的最大量,通常用溶质在100g溶剂中的质量表示.•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达到最大,称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2. 溶液的分类和浓度计算方法(40分钟)2.1 溶液的分类•水溶液:溶剂为水的溶液,如盐水、糖水等。
•非水溶液:溶剂为非水溶剂的溶液,如酒精、石油等。
2.2 浓度计算方法•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体积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体积(或溶液质量)之比。
•溶度:溶液中溶质溶解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3. 溶解度、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及关系(45分钟)3.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质量溶剂中可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溶质性质等。
3.2 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达到动态平衡的溶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
2020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溶液和溶解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溶液及溶解度”专题复习课标要求:1. 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2. 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及溶解度的含义3. 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学习目标:1. 构建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的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
通过相关知识的梳理,知道研究一种物质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
了解在条件改变时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学会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思想。
2. 通过学习,知道结晶是常见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从混合物中获取物质的规律的认识,学会采用适当的方法分离提纯混合物,并逐步养成交流、合作、反思的思维习惯。
3. 进一步认识事物内因与外因之间的辨证关系,掌握“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方法。
4. 理解化学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的重要价值,初步形成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的涵义,知道其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来自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那里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海水中蕴涵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请看大屏幕:海水成分(各离子含量)饼形图及图表海水苦卤中的各成分及含量通过图表,从海水的物质组成及分类的角度,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对于溶液,你了解多少?请你能从溶液的组成、溶液的特征、溶质的溶解性及其表示方法、如何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等方面,谈一谈你对溶液的认识。
一、构建溶液及溶解度内容体系[活动1]:海水是成分较复杂的溶液。
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从海水中获取大量的物质。
早在古代,人们就会利用盐田法来获取食盐你能不能说说海水晒盐的原理?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溶液的组成,经历了哪两种状态变化?将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这是一种分类方法,其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一定条件”?请举例说明。
[活动2]: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也是不同的,我们知道“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
大而增大。 ( ✕ ) ② 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物质c相似。( √ )
③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混有少量c的a的饱和溶液中分离出a。(
)√
④ 将t2 ℃时的a、b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析出晶体的质
量a>b。( ✕ )
⑤ 将等质量的a、b两种溶液分别由t2 ℃降温至t1 ℃,析出晶体的
,图2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乙烧杯中的溶质为b B.甲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温度降到t2 ℃,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D.t1 ℃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
课后练习
1.(2022·广东)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t 1 ℃时,50 g甲能完全溶于50g水中
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溶液序号
①
②
③
NaCl的质量/g 6
16
26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A.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6%
④ 资料卡片20 ℃时,NaCl的溶解
36
度为36.0 g;50 ℃时,NaCl的 溶解度为37.0 g。
100
B.向④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变大
C.将④加热至50 ℃,溶质的质量变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2023·广安)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 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初中化学专题溶解度教案
初中化学专题溶解度教案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实验教学手段,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引出“溶解度”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讲解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2. 介绍溶解度与温度、溶质种类、溶剂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1. 给学生准备好不同温度的水,以及一些溶质,让他们在实验中观察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
2.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总结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 让学生总结其他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并讨论其原因。
五、应用拓展(15分钟)
1.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解答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情况,并进行分析。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互相交流。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物质,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写出实验报告。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并强调溶解度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2. 激励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探索更多有关溶解度的知识。
(注:以上时间为参考,具体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溶液及溶解度专题复习教案
溶液及溶解度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篇:溶液及溶解度专题复习教案溶液及溶解度专题复习【教学目标】(有目标有方向,才会有收获)1.知识与技能:①巩固溶液的涵义和溶液的组成,加深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关系。
②加深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会绘制溶解度曲线和使用溶解度曲线。
掌握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形成良好的解题策略。
③巩固晶体、结晶等概念,并掌握混合物分离的常见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②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概念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进求知欲,提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正确的成就归因。
②通过归纳,分析,比较等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上课,同学们好(班长领读)同学们,上课的学习用品准备好了吗?上课的状态准备好了吗?全力以赴,努力学习准备好了吗?非常好,请坐。
看到同学们准备这么充分,上课的信心这么足,我想同学们这节课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过渡)今天和同学们初次见面,带了点小礼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种饮料,来缓解同学们学习上的疲劳和补充一些能量,现在同学们可以打开,品尝喝一喝,生说老师谢谢你。
(不用谢,只要同学们把你的热情、把你的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展示出来,就是最好的礼物。
)同学们在品尝这些饮料时,你想到与我们化学有关的什么知识?喝的这些饮料都是溶液吗?你是怎么判断的?看那组判断的最快。
举手回答探究一溶液知识让学生说说什么饮料+是不是溶液+为什么?得出溶液的特征:让同学们看是溶液的饮料标签中的成分,追问:溶液中的这些物质可以分为哪两类?那请同学们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同学们先做题,板演化学式;(二位同学)在回答,提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然后投影归纳溶质、溶液的判断刚才题目中的溶液都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熟悉的,下面请同学们在看2个例子播放视频无土蔬菜改变传统种菜方式并缩短了生长周期,还绿色环保。
教师演示实验硫酸铜+氢氧化钠反应先固体后溶液,二生演示利用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度(过渡)有这几个实例,同学们可以感知到人类通过研究、利用溶液,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起到非常着重要的意义。
2020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溶液及溶解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2020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溶液及溶解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1. 掌握溶液的定义、溶解度的概念以及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2. 理解浓溶液、稀溶液以及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应计算;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涉及溶解度的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溶液的定义及其组成;2.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浓溶液、稀溶液和饱和溶液的定义;4.溶解度计算和相关实例分析;5.应用题解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复习和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组成以及溶解度的概念。
2. 新知讲解(20分钟)a. 溶液的定义及其组成教师介绍溶液的定义,即溶质(固体、液体、气体)和溶剂(通常指液体)的物质混合体,强调溶液是一种均匀透明的混合物。
#### b. 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教师讲解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条件下溶剂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让学生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物质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等。
#### c. 浓溶液、稀溶液和饱和溶液的定义教师解释浓溶液、稀溶液和饱和溶液的概念,分别对应溶液中溶质的多、少和恰好溶解完全。
3. 计算与分析(30分钟)a. 溶解度计算的基本方法教师详细讲解如何计算溶解度,即在一定条件下溶解的物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值,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举例说明不同实例的计算方法。
#### b. 实例分析教师给出几个实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计算溶解度,并进行分析解答。
#### c. 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组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 应用题解析(2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同解析一些涉及溶解度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5. 总结与小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复习要点。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教学目标:1. 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特点。
2. 掌握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四要素。
3. 能够运用溶液和溶解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溶液的概念及特点。
2. 溶解度的概念及四要素。
教学难点:1. 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2. 溶解度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概念。
二、溶液的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溶液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溶液的形成过程。
三、溶解度(10分钟)1. 教师讲解溶解度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溶解度的变化。
四、溶液的浓度(10分钟)1. 教师讲解溶液浓度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浓度。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定不同溶液的浓度,了解溶液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五、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实际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了溶液的概念、特点和溶解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六、溶液的制备与纯化(10分钟)1. 教师讲解溶液的制备方法,如溶解、稀释、混合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掌握不同制备方法,并了解溶液的纯化技巧。
七、溶液的浓度计算(10分钟)1. 教师讲解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如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等。
2. 学生进行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溶液的浓度,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溶液的稀释(10分钟)1. 教师讲解溶液稀释的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溶液稀释的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溶液的稀释,并能够正确计算稀释后的浓度。
九、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10分钟)1. 教师讲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溶液的饱和状态。
2025年中考化学溶解度专题复习
1、下表是KNO 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 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
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Ⅱ.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⑤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
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2、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右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时,乙和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
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烧杯中固体的变化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
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___。
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__(填编号)。
初中化学_【课堂实录】溶液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溶液》专题复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习题训练、师生思维对话,加深对溶液形成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能主动地从微观角度认识到溶质是以分子、原子、离子的形式扩散到溶剂中,从而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能熟练判断一种常见溶液中的微粒种类,并进一步理解分散颗粒的大小不同决定了溶液、乳浊液、悬浊液这三种物质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和均一性的差异;通过与化学反应的放热进行对比,进一步理解溶解这一物理变化过程中为什么会伴随能量变化,对初中阶段几种特殊物质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达到熟练掌握。
2.通过习题训练、师生思维对话,进一步熟练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结晶其实质是在饱和溶液的基础上通过蒸发溶剂和改变温度促使溶质分离的过程,能把结晶的两种方法进行灵活的实际应用。
3.通过习题训练、师生思维对话,进一步体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能熟练地说出溶解度的四要素以及粗略划分溶解性的标准;并能熟练运用某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计算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通过习题训练、师生思维对话,进一步熟练掌握溶解度曲线上的点的含义,能通过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结晶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并进一步熟练地把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知识与计算综合运用到溶解度曲线图的解题过程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习题训练、思维对话,进一步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及浓溶液和稀溶液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溶液的两种分类方法,分类的标准不同,所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2.通过习题训练、思维对话,进一步理解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大小进行的一种定量精确的衡量方法,而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是对其进行的一种粗略划分。
3. 通过习题训练、思维对话,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并进一步主动归纳、总结,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和框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情境创设和习题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溶液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并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经常伴随能量的转化。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九单元《溶液及溶解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环节,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实验操作。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有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4.知识整合,强化应用:
a.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溶解度知识与其他化学知识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b.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溶解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提高应用能力。
5.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a.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b.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实验事实,遵循客观规律。
2.讲授新知: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讲解溶液及溶解度相关知识,配合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溶解度曲线的规律。
4.课堂练习:教师设计针对性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层面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回顾溶液及溶解度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3.实践探究:进行溶解度实验,让学生观察溶解过程,分析溶解度曲线,总结溶解度变化规律。
4.小组讨论:讨论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关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课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复习课教案主题:溶液及其性质一、复习目标1. 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其分类;2. 掌握溶液的溶解过程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3. 掌握溶液的性质,如溶液的导电性、溶液的酸碱性等。
二、复习内容1. 溶液的概念和分类;2. 溶解过程;3.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4. 溶液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1. 复习溶液的概念和分类- 提问:什么是溶液?溶液可以分为哪几类?- 回答: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可以分为气体溶液、液体溶液和固体溶液。
2. 复习溶解过程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观察实验:在热水中加入盐,观察盐的溶解过程;- 提问:什么是溶解过程?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回答:溶解过程是溶质分子在溶剂中的扩散过程。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的种类、温度和压力等。
3. 复习溶液的性质- 实验演示:在溶液中通电,观察电解现象;- 提问:溶液的导电性是如何产生的?溶液的酸碱性与什么有关?- 回答:溶液的导电性是由于其中含有离子而产生的。
溶液的酸碱性与溶质释放的氢离子或氢氧离子有关。
四、复习总结- 教师总结:在本次复习课中,我们复习了溶液的概念、分类、溶解过程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溶液的性质。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练习题: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反馈与评估- 回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评价:评价今天的复习课,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其他- 提醒:下次复习课将继续深入学习溶液相关知识,希望同学们做好复习准备。
以上为化学复习课教案范本,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愿学生们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2《溶解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3.撰写一篇小论文,题目为《溶解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探讨溶解度知识在环保、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4.结合课堂所学,分析以下案例,并回答相关问题:
4.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讲解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对溶解度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三)学生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1.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怎样的?为什么?
2.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是怎样的?为什么?
3.如何通过溶解度曲线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4.溶解度与溶解性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与溶解度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题可以包括:
1.判断题:判断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以及温度、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பைடு நூலகம்
2.计算题:根据溶解度曲线,计算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应用题:分析实际案例,如为什么冬天河水会结冰,而盐水的凝固点会降低等。
(五)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整洁、字迹清晰。
2.实验作业需注重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实验报告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论文和小组作业要注重原创性,严禁抄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创意。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给予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1.针对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差异,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内涵及其与溶解性的关系。
2.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方面的不足,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9溶液课题2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溶解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力等。
3.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难点:
1.溶解度的计算和单位换算。
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分析及实验设计。
2024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9溶液课题2溶解度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2024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课《溶液》课题2《溶解度》。该课题的内容包括溶解度的概念、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以及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溶液的基本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以及溶液的组成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概念,掌握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并能够分析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5)溶解度曲线绘制:学生分组绘制溶解度曲线,观察曲线特点,讨论曲线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研究,探究溶解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备晶体、提取物质等。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生动的PPT,展示溶解度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步骤及溶解度曲线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3.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
解决办法:
1.针对溶解度的计算和单位换算,可以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单位换算规则。
2.对于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分析及实验设计,可以设计互动讨论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总结影响溶解度的规律。
高中化学溶液溶解度教案
高中化学溶液溶解度教案
主题:溶液溶解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 掌握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利用实验数据分析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1. 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 溶解度曲线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和示范实验相结合;
2. 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流程:
1. 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溶解度的定义,引入今天的主题。
2. 学习:
(1)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2)讨论溶解度受何种因素影响,并引出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3)介绍溶解度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实例。
3. 巩固: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4. 总结:
总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六、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
2. 研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写出实验报告;
3. 阅读相关文献,自主探究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
七、板书设计:
1. 溶解度的定义;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3. 溶解度计算方法;
4.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依据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深入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活跃,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后续教学可以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中考化学专题《溶解度曲线》导学案
中考化学专题《溶解度曲线》导学案一、概念解析1. 溶度溶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的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物质的质量,单位通常为 g/100g(固体溶解于液体)或 g/100mL(气体溶解于液体)。
2. 饱和溶液当溶剂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加入与溶质的析出达到动态平衡。
3. 不饱和溶液当溶剂能够继续溶解更多的溶质时,称为不饱和溶液。
4. 过饱和溶液当溶剂中溶解的溶质超过饱和溶解度时,称为过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通常是通过在高温下溶解溶质,然后缓慢冷却使溶质过饱和的。
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与解读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表。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了解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1. 绘制溶解度曲线绘制溶解度曲线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一系列溶液,每个溶液的溶质质量相同,但温度不同。
2.按照质量分数的定义计算每个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将每个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绘制在纵坐标上,将溶液的温度绘制在横坐标上。
4.连接各个温度下的溶质质量分数,得到溶解度曲线。
2. 解读溶解度曲线对于溶解度曲线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线的斜率一般为正。
这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线的斜率可能会变化。
斜率变化的地方称为溶解度极值点。
溶解度曲线在溶解度极值点处有一个最大或最小值。
3.在溶解度极值点之前,溶解度随着温度增加而增加,此时溶解度曲线的斜率为正。
4.在溶解度极值点之后,溶解度随着温度增加而减小,此时溶解度曲线的斜率为负。
三、应用案例分析溶解度曲线不仅仅是一个实验数据,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以下是一些应用案例的分析:1.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在不同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从而进行药物的合成和纯化过程的控制。
2.锂电池中的电解液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在不同温度下电解液中锂盐的溶解度,从而优化锂电池中的电解液配方。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
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的形成过程。
2. 使学生了解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 溶液的形成过程3. 溶解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4.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温度等因素的关系5. 溶液的制备与稀释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概念、形成过程,溶解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溶解度的计算,溶液的制备与稀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溶液的形成及溶解度问题。
2. 利用实验、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掌握溶解度知识。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2. 讲解溶液的形成过程:介绍溶液的形成原理,讲解溶液的制备方法。
3. 讲解溶解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介绍溶解度的定义,讲解溶解度的单位及表示方法。
4. 分析溶解度与溶质、溶剂、温度等因素的关系:通过实验及案例分析,讲解溶解度与这些因素的关系。
5. 讲解溶液的制备与稀释:介绍溶液的制备方法,讲解溶液的稀释原理。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操作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溶液概念、形成过程、溶解度概念及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练习题及实际问题,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溶液形成及溶解度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溶解度》学
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 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什么加入少量的稀硫酸?
◆ 冬天为什么用盐类作融雪剂? 主题二 溶液的分类与溶解度
◆ 从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 我国某些地区,“夏天晒盐”“冬天捞碱”是的办法,人们利用从盐湖中获取
纯碱和食盐。
为什么夏天析出的晶体主要是食盐,冬天析出的晶体主要是纯碱?
季节 溶 质
温度 溶剂变化 溶液的变化
是否析出晶体
结晶方法
夏天
氯化钠 减少
碳酸钠 冬天
氯化钠 下降
碳酸钠
不饱和→饱和
规律与方法
( )
不饱和 饱和
( )
结晶
◆ “夏天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碳酸钠和泥沙等杂质,如何继续提纯,
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冬天捞碱”得到的碳酸钠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等
溶解度曲线图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是研究溶液的重要工具。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
1. 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锌和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形成的是氯化锌溶液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硝酸钾是植物营养袋中常用的化学肥料,林俊同学对硝酸钾溶液
的配制产生了兴趣。
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判断五份溶液是否饱和?并说明理由。
(2)分析出①②③份溶液的质量。
(3)50℃时,将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E.浓硫酸
补充内容 错题订正
硝酸钾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