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内科学-刘刚-第3章哮病-(1)教学讲义PPT

合集下载

哮病中医内科学课课件

哮病中医内科学课课件

• •


【结语】
• 一、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
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 • 二、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伏于肺,遇感诱发。 发病机理为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 • 三、发时以邪实为主,治当祛痰利气,攻邪治标; 反复发作,则由实转虚,且虚实之间常常互为因 果,邪实与正虚错杂为患,治当补正祛邪兼施。
一概述:
• (一)涵义:
• •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 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原因是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 阻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从解剖角度看,由 于气道挛急所致。
• 释义: • ①证候特征:呼吸困难、喉中哮鸣。 • ②反复性—突然性、反复性、短暂性。 • ③反复性说明次病可分为发作期、缓解
• 2.哮病与支饮 • 支饮是另一种特殊的喘。虽然也有痰鸣气
喘的症状,但多指左心衰,两者发病的解 剖部位有显著的不同(哮病从解剖角度看, 由于气道挛急所致),但临床上有时不好 区别,而且用药截然不同。
• 3.哮病与肺胀: •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导致肺脾。肾三脏受累,痰浊、水饮与血瘀互 结,以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症见胸部膨满, 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 面色晦暗等。 哮病:为诱因引动宿痰,痰阻气道,气道挛急, 肺失肃降而成,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 联系:哮病反复发作,可向肺胀转化。
期。 • ④第一个句号后的话是对本病发作期临 床表现的进一步描述。 • ⑤别名:哮吼。
(二)历史沿革
• 1、《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关喘鸣
的记载与本病相似。 • 2、《金匮要略》对哮病的临床表现及治 疗论述颇详。“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射干麻黄汤主之。” • 3 、元 ·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并阐明病 理因素“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 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 原则。 • 4 、明 · 虞摶《医学正传》对哮喘作了明

中医内科学——哮病《精选》.ppt

中医内科学——哮病《精选》.ppt

最新.课件
40
• (5)常用药: • 白芥子——温肺利气涤痰; •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 莱菔子——行气祛痰; • 麻黄——宣肺平喘; • 杏仁、僵蚕——祛风化痰; • 厚朴、半夏、陈皮——降气化痰; • 茯苓——健脾化痰。
最新.课件
41
• (6)加减:
• 痰壅喘急,不能平卧,加用葶苈子、猪牙 皂泻肺涤痰,必要时可暂予控涎丹泻肺祛 痰;
• 3、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并阐明病理 因素“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 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 4、明·虞抟《医学正传》对哮喘作了明确
的区别。
最新.课件
4
(三)病证范围
• 1.本篇所论哮病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 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增多 症(或其它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 的哮喘。
• 舌脉: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 或细数
最新.课件
43
• (2)证机概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 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 (3)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 (4)主方:平喘固本汤加减。本方补益 肺肾,降气平喘,适用于肺肾两虚,痰 气交阻,摄纳失常之喘哮。
• 平喘固本汤由党参、五味子、冬虫夏草、 胡桃肉、脐带、沉香、苏子、款冬花、 半夏、橘紅、磁石组成。
• 舌脉:舌苔厚浊,脉滑实。
最新.课件
38
• (2)证机概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 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 (3)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 (4)主方:三子养亲汤加味。本方涤痰 利窍,降气平喘,用于痰壅气实,咳逆 息涌,痰稠粘量多,Fra bibliotek闷,苔浊腻者。
最新.课件
39
三子养亲汤

《中医内科学》哮病 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哮病  ppt课件

证治分类(发作期-冷哮)
证侯: 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 满闷如窒,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 白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 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兼风寒表证。
舌脉:舌质淡,苔白滑。 脉象:脉浮紧或弦紧。
ppt课件
19
证治分类(发作期-冷哮)
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 气阻,肺失宣畅。
治 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 表 方: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ppt课件
20
证治分类(发作期-冷哮)
方解: 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 五味子敛肺止咳;
小青龙汤→芍药和营养血; 半夏燥湿化痰; 甘草调和诸药。
射干麻黄汤→射干、款冬花、紫苑祛痰利 肺,止咳平喘。
8
讨论范围
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嗜酸性 粒细胞增多症(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 )引起的哮喘。
ppt课件
9
病因
外邪侵袭
饮食不当


情 志 刺激
体虚病后
ppt课件
10
诱因
ppt课件
11
病因病机
主因:内有宿痰 诱因:外邪侵袭:风寒、风热、烟尘异味。
饮食不当:生冷、肥甘厚味、海膻发物。 情志刺激:肝气郁结、肝郁化火、横克脾土。 体虚病后:素体虚弱、病后体虚。
↓ 痰气博结,壅塞气道,肺失宣降
↓ 哮病
ppt课件
12
病因病机
病位:肺,与脾、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痰气博结,壅阻气道,肺失
宣降。 病理性质:邪实正虚。 病理因素:痰
ppt课件
13
诊查要点
病史:有过敏史及家族史,诱因。 症状:特点:反复发作,持续时间;

中医内科学-哮病课件

中医内科学-哮病课件

C.越婢加术汤
D.越婢加半夏汤
E.小青龙加石膏汤
(二)填空题:
治疗哮病的首要原则是,发作时
,平时

(三)简答题:
哮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题:
1 .试述哮病与喘证的区别与联系. 2 .试述“痰”在哮病发病中的意义.
27
病案分析
杨某,男, 20岁,工人。经常发作性喉间哮 鸣气急6年,入夏即发。最近哮喘又作,喘 息抬肩,喉中痰鸣如锯,不能平卧,痰黄 粘稠,咳吐不利,口渴喜冷饮,胸闷、心 悸,疲乏无力,舌红,两侧糜烂,舌苔薄
膈 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
(舌(脉兼))面口色不青晦渴,或 渴 喜 热 饮 , 形 寒 怕 冷 , 天 冷 或 受 寒 易 发,
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证机概要:
治 法:
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 表 方:
射干麻黄汤
16
热哮证 (发作期)
证 候: (主) 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胀,咳呛 阵作,咯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
拘泥于祛邪
若发生喘脱危证—— 当给予扶正救脱
平时应扶正治本:阳气虚者予以温补,阴虚者予以滋养,
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14
(三) 分证论治
哮病
发作期
缓解期
冷 哮 证

肺肺 脾肾 气两 虚虚 证证
15
寒哮证 (发作期)
证 候: (主) 喉中哮鸣 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
证 候: (主) 哮病反复久发,喘息鼻煽,张口抬肩,气短息促,
(兼) 烦躁,昏蒙,面青,四肢厥冷,汗出如油,

《中医内科学》哮病-ppt课件全文

《中医内科学》哮病-ppt课件全文
哮病:为诱因引动宿痰,痰阻气道,气道挛急, 肺失肃降而成,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
联系:哮病反复发作,可向肺胀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①首辩已发、未发:
已发——平静时突发胸部满闷,呼吸喘促,喉中哮鸣,伴咳嗽, 咯痰不利,甚则张口抬肩,唇甲青紫,额汗,心悸、烦躁不宁。
未发——可无明显的症状与体征;或仅有轻微的咳嗽、咯痰、呼 吸紧迫等;日久反复发作,可见气喘、咳嗽、咯痰、呼吸时喉间 哮鸣有声、自汗、畏风、神疲形衰、腰酸浮肿。
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
热痰——清化肃肺 风痰为患——祛风涤痰
平时应扶正治本
辨其阴阳 区别脏腑
寒热错杂——温清并施 阳虚——温补
阴虚——滋养 补肺 健脾 益肾
注意事项
反复发作,发时正虚邪实,兼顾治疗,不可拘泥于攻邪。 注意治痰。 慎用辛散,汗出伤正,易致复发。 缓解期补益肺肾,可减轻或减少其发作。
(三)分型施治
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主方:三子养亲汤加味
常用药:
白芥子、苏子、莱菔子、麻黄、杏仁、僵蚕、厚 朴、半夏、陈皮、茯苓。
5、虚哮
症状: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 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喘哮,口唇爪甲青紫, 咯痰无力,痰涎清稀或质粘起沫,面色苍白或颧 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 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 证机概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 纳失常。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主方:平喘固本汤加减。 常用药:
哮病
一概述:
(一)涵义: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 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原因是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 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从解剖角度看,由于 气道挛急所致。

哮病-()PPT课件

哮病-()PPT课件
29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肺气胀满, 不能敛降
肺胀 重症
哮病大发作 持续不缓解
邪实:痰浊壅盛、胸高气促、
喘脱危候
张口抬肩
正虚:
心:面色青紫、烦躁昏昧(心阳虚) 肾:肢体浮肿、四肢厥冷(肾阳虚)
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 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 劳倦等诱因引动触发,致痰壅气道, 肺失宣降。
四.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1)多与先天禀赋有关。 (2)呈反复发作性。 (3)发病突然,可见鼻痒、喷嚏、喉中哮鸣 声,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数分钟或 数小时后缓解。 (4)平时一如常人,或轻微疲劳、纳差。
回阳急救汤
附子、干姜、肉桂、四君子汤、陈皮、 五味子
(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 喉中时有轻度痰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 怕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哮病日久,肺脾气虚 治法:培土生金 代表方剂: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陈皮、半夏、生姜、大枣
2.肺肾两虚证
气促,咳痰,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舌红 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质胖, 脉沉细。
第三节
定义 历史沿革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哮病
一. 定义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 则喘息不能平卧。
二.哮病的历史沿革
元代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并提出“未发 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 则。

中医内科学哮病ppt模板

中医内科学哮病ppt模板
• 舌脉:舌苔厚浊,脉滑实。
• (2)证机概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 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 (3)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 (4)主方:三子养亲汤加味。本方涤痰 利窍,降气平喘,用于痰壅气实,咳逆 息涌,痰稠粘量多,胸闷,苔浊腻者。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用紫苏,配伍白芥与莱菔, 老人痰多饮食少,咳喘胸闷一并除。
• (二)肺功能检查发作期有关呼吸流速的全部指 标均显著下降,重症哮喘气道阻塞严重,可使 CO2潴留,Pa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
• (三)胸部X线检查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 呈过度充气状态。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 加及炎性浸润阴影。
二、鉴别诊断
• 1.哮病与喘证: • 相同点:都有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的表
• (6)加减:
• 表寒明显,寒热身疼,配桂枝、生姜辛 散风寒;
• 痰涌气逆不得平卧,加葶苈子、苏子泻 肺降逆,并酌加杏仁、白前、橘皮等化 痰利气;
• 咳逆上气、汗多加白芍以敛肺。
• 2、热哮证
• (1)症状:
• 主症: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胸高胁 胀,咳呛阵作。
• 兼症: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 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有身热,甚 至有好发于夏季者。
• ③反复性说明次病可分为发作期、缓解 期。
• ④第一个句号后的话是对本病发作期临 床表现的进一步描述。
• ⑤别名:哮吼,呷嗽。
(二)历史沿革
• 1、《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关喘鸣的 记载与本病相似。
• 2、《金匮要略》对哮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论述颇详。“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 干麻黄汤主之。”
• (6)加减: • 表寒外束,肺热内郁,加石膏配麻黄解表清里; • 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平卧,加葶苈子、

1-3-哮病PPT课件

1-3-哮病PPT课件
• 3.饮食宜清淡,忌肥甘油腻,辛辣甘甜,防 止生痰生火,避免海膻发物。
• 4.避免烟尘异味;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 情绪的影响;劳逸适当,防止过度疲劳。平时 可常服玉屏风散、肾气丸等药物,以调护正气, 提高抗病能力。
-
25
• [结 语]
•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 有声,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

-
34
•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伏于肺,遇感诱发。
• 发时以邪实为主,治当祛痰利气,攻邪治标。寒 痰者温煞费苦心宣肺,热痰者清化肃肺,寒热错杂 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者兼以解表,属风痰者 又当祛风涤痰。
• 反复发作,则由实转虚,且虚实之间常常互为因 果,邪实与正虚错杂为患,而见痰气瘀阻,肺肾两 虚,摄纳失常之虚哮,治当补正祛邪兼施。
• 处方:蜜炙麻黄5g,炒黄芩10g,知母10g,
桑白皮10g,光杏仁10g,海浮石10g,
芦根30g,金荞麦根15g,天麦冬各10g,
南沙参10g,生甘草3g,地龙10g。
7剂,水煎服。
• 药后症状消失,继续调治巩固半月。

-
29
• 按:本例因哮喘迁延,寒邪久郁化热,痰热蕴 肺,肺失清肃,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气胀 满,故喘而气粗息涌,痰鸣如吼,胸闷疼痛, 热蒸液聚生痰,痰热胶结,故咯痰粘稠色黄, 烦闷,自汗,面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平喘,配射干、黄芩、桑 白皮清热肃肺,知母清热化痰滋阴,伍海浮石、 金荞麦根等加强清化之力,地龙清肺平喘,南 沙参清肺火而益肺阴,芦根养阴生津。二诊症 平而肺热阴伤未复,故配天冬、麦冬
• 7.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肺病及脾肾心, 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之肺胀。
-
11

中医内科学-哮病

中医内科学-哮病
❖ 病理性质:发作时为痰阻气闭,病理性质以邪实为 主。平时表现为肺、脾、肾等脏脏气虚弱之候。
❖ 发病机理:痰气搏结,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诊查要点
❖ 哮病的诊断要点 1.多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可有哮病史。常由气 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诱发。 2.呈反复发作性。 3.发时常多突然,可见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 先兆。喉中有明显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甚至面色苍白,唇甲青紫,约数分钟、数小时后缓 解。 4.平时可一如常人,或稍感疲劳、纳差。但病程日 久,反复发作,导致正气亏虚,可常有轻度哮鸣, 甚至在大发作时持续难平,出现“喘脱”。
辨证论治
❖ 热哮证加减变化: ❖ 若表寒外束,肺热内郁,加石膏配麻黄解表清里; ❖ 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平卧,加葶苈子、广地
龙泻肺平喘; ❖ 肺热壅盛,吐痰稠黄,加海蛤壳、射干、知母、鱼
腥草以清热化痰,兼有大便秘结者,可用大黄、芒 硝、全瓜蒌、枳实通腑以利肺; ❖ 病久热盛伤阴,气急难续,痰少质黏,口咽干燥, 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当养阴清热化痰,加沙参、 知母、天花粉。
❖ 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 当清化肃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 者兼以解表,属风痰为患者又当祛风涤痰;
❖ 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 于祛邪;
❖ 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
❖ 平时应扶正治本,阳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 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 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中医内科学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查要点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临证体会
哮病
概述
❖ 哮病的概念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临床以喉
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 特征。

中医哮病PPT课件

中医哮病PPT课件

诊查要点
❖ 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
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 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 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诊查要点
❖ 哮病与支饮的鉴别 支饮亦可表现痰鸣气喘的症状,大多由于慢性
咳嗽经久不愈,逐渐加重而成咳喘,病势时轻时重, 发作与间歇的界限不清,以咳嗽和气喘为主;与哮 病之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喉中哮鸣有 声,轻度咳嗽或不咳有明显的差别。
病因病机
❖ 哮病的常见病因 外因: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或因吸入烟尘、
花粉、动物毛屑、异味气体等。 内因: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或嗜食酸咸甘肥,
或进食海膻发物;体虚病后,素质不强,或病后体 弱。
病因病机
❖ 哮病的主要病机
❖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
❖ 基本病机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
明·虞抟《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 的区别,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概述
❖ 哮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篇所论哮病为一种发作性疾病,包括西医学
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增多 症(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若 因肺系或其他多种疾病引起的痰鸣气喘症状,则属 于喘证、肺胀等病证范围,但亦可与本篇辨证论治 内容联系互参。
❖ 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寒痰宜温化宣肺,热痰 当清化肃肺,寒热错杂者,当温清并施,表证明显 者兼以解表,属风痰为患者又当祛风涤痰;
❖ 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又当兼顾,不可单纯拘泥 于祛邪;
❖ 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
❖ 平时应扶正治本,阳虚者应予温补,阴虚者则予滋 养,分别采取补肺、健脾、益肾等法,以冀减轻、 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哮:哮证特征+咳痰黄稠,胶粘难咯, 口干欲饮,苔黄,兼风热表证或里热证。
五、辨证论治
3. 辨病位
肺虚:自汗,恶风,易感冒; 脾虚:食少、便溏、痰多; 肾虚:短气息促,动则尤甚,伴腰膝酸软。
五、辨证论治
4、辨发作期与缓解期
发作期:起病较急,哮喘气促,喉中痰鸣 有声。
缓解期:病延日久,痰鸣已改善或消失, 以气短息促,体质亏虚为主要症状。
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 支气管炎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主因:宿痰内伏于肺(夙根)
2.诱因:
外邪侵袭:天气变化(受凉)、外感、尘螨、 花粉、动物的皮毛、异味剌激
饮食不当:食物(鱼虾、糖、醋、鸡蛋、牛奶)、 酒、药物(阿斯匹林、心得安)
情志失调:喜、怒、忧、思、悲、恐、惊 劳倦过度:运动、劳倦
三、诊断要点
2.病史: 过敏史或家族史
发作性、反复性、顽固性 诱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
情志失调、劳倦过度。 哮病是一种遗传倾向的疾病
三、诊断要点
3.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痰液涂片: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3)X 线胸片: 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发作时:邪实为主 缓解时:正虚为主
实证:多为新病,气粗声高,呼吸深长,呼 出为快,脉象有力,体质不虚; 虚证:多为久病,气怯声低,呼吸短促难续, 呼气不利,脉沉细或细数,体质虚弱。
五、辨证论治
2.辨寒热
冷哮:哮证特征+咳痰清稀,痰白,口不 渴,苔白,兼风寒表证;
哮病:为诱因引动宿痰,痰阻气道,气 道挛急,肺失肃降而成,是一种发作性 的痰鸣气喘疾病。
联系:哮病反复发作,可向肺胀转化。
骤然发生的吸气性喘鸣音伴呼吸困难, 尤其在进食时说话或大笑后,应高度提 示存在异物误吸入上呼吸道。
哮鸣伴有慢性肺部疾患者,应考虑原发 病急性加重。
哮鸣伴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者,常见于 肺水肿。
中医内科学-刘刚-第3章哮病-(1)
学习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哮病的定义、病因病机、分证论治; 2. 熟悉哮病的源流、范围; 3. 掌握哮病的诊断; 4. 了解哮病的预后。
一、概述
(一)定义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
一、概述
(二)历史沿革
1.《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的记载。 2.《金匮要略》:将哮病称为“上气”。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3.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 “专主于痰”
“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4.明·虞抟《医学正传》概述
(三)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过度充气状态。并发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
(4)肺功能检查:发作期有关呼吸流速的全部指
标均显著下降。
四、鉴别诊断
哮病与喘证
相同: 呼吸困难,难于平卧。
哮病
喘证
(1)病因: 宿痰内伏于肺
肺气不降
(2)症状: 以声响言
以气息言,
发作时有哮鸣音
无哮鸣音
反复发作,有夙根
无夙根,喘未必兼哮。
发作时必兼喘
大发作时正虚与邪实并见,肺肾同病,病及 于心,甚则喘脱。
三、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发作性,常突然发作。
【喘前期】鼻痒、喷嚏、流涕、咽痒、胸闷、 咳嗽。
【发作期】症状:突感心胸憋闷,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张口抬肩, 唇甲紫暗,额汗,烦躁不宁。 体征:发作时两肺可闻及哮鸣音。
【缓解期】无明显症状。日久反复发作则多表 现为肺、脾、肾虚的症状。
•1.病理因素以痰为主。脏腑阴阳失 调,对津液的运化失常,凝聚成痰, 伏藏于肺,成为哮病的夙根。
2.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 痰随气升,肺气宣降失常。
3.病位主要在于肺系,关系到脾肾
4.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之不同,但可互相演变 转化。
发作期以邪实为主。
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 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在平时表现肺、 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
(3)预后: 易反复发作,难断根 多发生于急慢性疾病中,
邪散则喘止
二、鉴别诊断
1.哮病与喘证: 相同点:都有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的表
现。 不同点: 哮病:哮指声响言,喉中有哮鸣声,伴呼吸气
促困难,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喘证:喘指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
的一个症状。呼吸气促困难时,不伴有喉中哮 鸣声。 联系:即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可以说, 哮是一种特殊的喘。
五、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发作时治标,平时治本。
(1)发作时攻邪治标:祛邪—豁痰利气 —寒痰—温化宣肺 —热痰—清化肃肺
(2)平时治本扶正:辨其阴阳 —阴虚—滋养 —阳虚—温补
【病因病机】
发病基础(夙根):痰
肺不能布散津液 脾不能输化水精 肾不能蒸化水液
津液凝聚而成 伏藏于肺
“夙根”
诱因:
(一)外邪侵袭
寒 外感风

壅阻肺气,气不布津 津液凝聚成痰
吸入烟尘花粉
肺失宣降
津液凝聚,痰浊内生
(二)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 酸咸肥甘 海羶发物
(三)体虚病后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
素质不强,过敏体质,病后体虚
肺脾肾亏虚
(四)情志失畅
愤怒忧思,气机郁滞,肝 失调达,气逆上冲于肺
引动伏痰
二、病因病机
(二)病机
1.基本病机:痰阻气道,肺气上逆。 2.病位:在肺,可累及脾、肾、心。 3.病性: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4.预后:反复性、顽固性。
• 二、病机
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夙根)内伏于肺, 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 引触,以致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 搏结,壅塞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 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2.哮病与支饮
支饮是另一种特殊的喘。虽然也有痰鸣 气喘的症状,但多指左心衰,两者发病 的解剖部位有显著的不同(哮病从解剖 角度看,由于气道挛急所致),但临床 上有时不好区别,而且用药截然不同。
3.哮病与肺胀: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 延不愈,导致肺脾。肾三脏受累,痰浊、 水饮与血瘀互结,以致肺气胀满,不能 敛降,症见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 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