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传神论”绘画美学思想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顾恺之“传神论”绘画美学思想特点摘要:魏晋南北朝时代人的自觉直接反映为艺术的自觉,而艺术理论的独立形成又是艺术自觉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的代表当属顾恺之,本文将从“神”的哲学概念转为审美范畴、绘画技巧的经验总结两个方面分析顾恺之“传神论”绘画美学思想特点。

关键词:顾恺之;形神论;传神论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91-01

魏晋南北朝时代人的自觉直接反映为艺术的自觉,而艺术理论的独立形成又是艺术自觉的重要标志。顾恺之在总结前人和自己的绘画技巧经验中,从哲学和审美的角度提出了以“神”为中心的“传神论”,本文将“神”的哲学概念的转化和绘画技巧的经验总结两个方面分析顾恺之“传神论”绘画美学思想特点。

一、“神”从哲学概念转为审美范畴

中国绘画美学中的“形神论”源于中国哲学的形神论。“形神问题即身心问题,是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①形神问题在本质上是人生问题。作为人的第一自然属性“形”“神”的概念在。魏晋时期的哲学的发展中,对“神”的概念的考察,可以从《周易》《老子》、《庄子》开始。

《周易》中出现的神:

穷神知化。(《周易·系辞上传》)

《老子》中出现的神:

神得一以灵。(《老子·三十六章》)

老子称道为精神,称道的妙用为神。庄子发展了神的概念:

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庄子·天地》)

形与神的结合在庄子那里体现,并且他主张轻形重神。他期望的是精神是否能与“道”合一。为此他说:

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庄子·有宥》

到了汉代,形神问题的讨论就越来越多了。例如:

故以神为主者……神从而害。(《淮南子·原道训》)

汤用彤先生指出:“魏晋识鉴在神明”。②以“神”为主。而“神”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精神、生命了,而包括审美意义,能够体现魏晋时期人的人生境界并且成为人物画美的标准。

二、传神写照

从绘画理论来说,顾恺之提出“传神”的理论,即“传神写照”中所强调具有形而上意义的“神”。“由人伦鉴识转换后所追求的形相之美,亦即是在人伦鉴识中所追求的形相重的神,在技巧上把它表现出来。”③“绘画除了已往的宣教功用外,‘畅神’和‘怡情’作用已开始产生并得到较为普遍的实行和认同。”④“绘画有了美的自觉而成为美的对象。绘画不必是政治或者功利的附庸,而是审美为原则,以供人欣赏为目的。”⑤顾恺之特别强调绘画中眼睛的重要性。“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人物画的细节描写中他提出具

体注意事项。《论画》云:

“写自颈以上,宁迟而不隽,不使远而有失。”

“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则神气与之俱变矣。”

对人物画而言,对眼睛的重视在点睛上。如果在绘画时对眼睛的处理不当,则会导致“神气与之俱变矣。”人物画细节描写中“点睛”的重要性是最容易“传神”的,是人物画“传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此外,顾恺之重点提到“凡画,人最难。”并且在《论画》中在有段专门针对摹写人物的话:

“人有长短……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

这里,“形神论”从哲学的统一走转了艺术审美的统一,做到这一点是顾恺之。将“形神论”带入了绘画,带入了艺术审美。在绘画中如何做到传神。首先要“以形写神”。传神需要通过形来表达。“神”如果不通过“形”则无法传出。其次“实对传神”,对“形”的描绘是为得到“神”。“形”是为了“传神”而生的,用了“形”这个手段后,要忘记“形”。最后,“悟对通神”。一方面要求艺术家与对象进行情感交流,一方面通过对对象情感的把握在绘画创作中表达情感。“神”不仅仅是一般所说的精神生命,而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人的精神,人的觉醒在艺术作品体现、而艺术作品的内

容,反应人的精神风貌,又给人以审美。人、艺术、审美达到了统一。

注释:

①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p159.

②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p690.

③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p94.

④陈绶祥著.魏晋南北朝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p7.

⑤陈传席著.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p7.

参考文献:

[1]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4]陈绶祥著.魏晋南北朝绘画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