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修身理论

孔子的修身理论

孔子所述修身。目的是修身明德,平治天下,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修己以敬”,“修己已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经行品德修养,不被物欲所惑,并以自己的德行教化别人,从而使老百姓都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这是一条济世之路,“尧舜其犹病诸”。这也就是后儒所谓的“内圣外王”的思想。孔子在自我及其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修身方法是反求诸己,好学内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吾日三省吾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过则勿禅改”。品德修养中,学习很重要:仁、知、信、勇、刚、好品质;可是不好学,则愚、荡、贼、绞、乱、狂。所谓“君子慎独”。孔子的“狂狷”进退说,也为后儒“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指了路径。这是儒家修身的主要方法。此外,孔子强调躬行践屡,知行合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两千年前的做人于我们今天的做人,无论环境和标准,都有着重大的区别。但,做人的本质上特别是在当今六十多亿的地球人中做一个中国人,根本点则是一样的。在法治的今天,党中央又提出德治,这对全体社会成员、执政党党员,尤其是执政党官员,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无论为官为民,有党无派,都要自觉的、地加强品德修养,提高道德境界,慎独。孔子的君子、小人说,历来遭人异议;但小人一词,今天的使用频率仍很高吧?尤其在普通老百姓嘴里。做今天的君子,不做今天的小人,每一个中国人每天都要问心自问:君子乎?小人乎?——其善莫大焉!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导读: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孔子名言名句

孔子名言名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名言名句,希望能帮助到您! 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 3、一个人心术要正,行为要端。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7、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1、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12、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13、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 14、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5、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7、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1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19、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21、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孔子 22、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2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2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子 27、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28、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29、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30、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孔子 3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 32、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3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沉怨矣。??——孔子 3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与EQ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与EQ 一、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礼”的约束;而且也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修养,使“仁”逐渐成为每个人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使人人都成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达到大同世界的要求。为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据“为仁由已”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以便每个人随时了解和克制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实施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1. 自省 是指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意识、情绪与态度[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离娄上》)[2]。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参每日三省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

孔子修身之道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启示[1]

孔子修身之道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启示 陈晓雷1,鲁 敏2,郑建强1 (1,3.西南大学,重庆北碚 400715;2.河北大学,河北保定 071002) 摘要:通过对孔子修身之道主要内容的诠释,重新发掘孔子伦理道德修养论的精华,并结合 现实环境的新特点,对正处在社会转型、社会观念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错综复杂时期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上存在的偏差加以客观分析,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在道德知识的认知、道德行为的规范以及道德实践的实施等各方面能够得到更大的启迪。 关键词:孔子;修身;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启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63(2006)04-0094-04 收稿日期:2006-06-27 作者简介:陈晓雷(1972-),男,河北邢台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公民。”[1] 纲要的提出,为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 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大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他们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大学生道德状况如何,将会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目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滑坡”的现象,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本文拟从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修身之道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孔子修身之道的主要内容诠释 何谓“修身”?《说文解字》中指出:“修者,饰也” ,引申有“整治、学习”等;“身”,本意指“躯干”,引申为“自身”、“亲自”,也指自我的品德、行为和才能等。顾名思义,“修身”,就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提高和完善,成为一个 素质优良、精神高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众所周知,“修身”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首先他从“为仁由己”这一道德修养理念出发,第一次对道德修养问题作出了理论上的阐释。他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和育人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合乎规律的修身方法,为儒家的道德修养观甚至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思想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修身之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好学、 慎思与践行好学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础,或者说,修身必始于好学。《论语》开篇即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2]1孔子一生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66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2]71以至“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2]82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达到“仁”这种最高境界,从而树立起行“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孔子认为学和思要结合起来,二者不能偏废, 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8“视思明, 听思聪,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 得思义。”[2]177以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200这些紧密联系自身的思想、行为进行 第8卷第4期2006年12月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ShenyangCollegeofEducationVol.8No.4Dec.2006 94--

孔子名言名句

2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过,则匆惮改。 2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6、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3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4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4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7、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4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4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0、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5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5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8、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5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0、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 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 则绞。 63、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 之哉? 6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 色而言,谓之瞽。 6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与EQ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与EQ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 一、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礼”的约束;而且也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修养,使“仁”逐渐成为每个人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使人人都成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达到大同世界的要求。为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据“为仁由已”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以便每个人随时了解和克制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实施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1. 自省 是指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意识、情绪与态度[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离娄上》)[2]。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参每日三省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学到的内容身体力行。总之,通过自省是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2. 克己 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作到“非礼勿

个人道德修养包含哪些内容

个人道德修养包含哪些内容 个人道德修养是一种内外合一的境界。个人道德修养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下面是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个人道德修养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个人道德修养的包含内容1.政治修养 政治修养是道德修养的核心。毛泽东同志曾把政治上的坚定性叫做真正的政治道德。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这也为我们每个人提出了政治修养的要求,加强政治修养是有具体的要求的,一个人不仅要加强理论信念的修养,还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坚定的理想信仰。 2.人格修养 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这种道德境界是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基础之上的。人格修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尊自重。自尊自重是形成崇高人格的内助力。这就要求一个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和名誉,都要固守自己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家园,不论处于何时何地,始终能够做到荣辱经纬分明,廉耻界限清楚。另一个是良好的品格养成。良好的品格养成不是一蹴而就,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的。周恩来同志是联合国为其降半旗致哀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清正廉洁,公正无私,全心

为民的人格修养。 3.心境修养 心境实质上就是一种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豁达的心智模式,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重要标志,是人生的最佳境界之一。胸襟决定心境,心境决定心态,心态影响状态。古人认为心境是一个人的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今天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也应从这方面着眼。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磨炼与自我觉悟,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甚至磨难之后,就会胸襟超然,这就是一种心境。每个人都有个人抱负,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所建业。但如果心态浮躁、目光短浅,就会因小失大。还是常讲的那句话,一戒骄,二戒傲,三戒躁,自以为了不起是骄,看不起别人是傲,对自己的境遇不满是躁。不要以短跑心态去跑长跑,要修炼气定神闲、宠辱不惊的气度,经受住正反两个方面的考验。 4.生活修养 加强道德修养,从时间和空间上看,主要由工作和生活两部分组成。而且这两部分紧密相连,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日常生活是容易失守的地方。腐朽的生活方式,具有无孔不入的劣根性,无不利用日常生活这个领域侵蚀人们的灵魂;日常生活是道德修养容易自我放松的领域。不健康的思想道德影响,多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毒化社会风气和人的思想。加上一些人缺乏防微杜渐的高度自觉性,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这样,日久年深,就难免由失态发展到失足,由小恶积成大恶。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道德修养的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0、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

言谓之瞽。 1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4、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

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由名人名言网特别编辑 【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释义】君子处世以道义而行,决事循理而迎刃而解,坦然舒泰情状矣。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孔子名言"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孔子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释义】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孔子说:“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释义】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推荐阅读: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言警句大全 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礼”的约束;而且也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修养,使“仁”逐渐成为每个人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使人人都成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达到大同世界的要求。为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据“为仁由已”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以便每个人随时了解和克制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实施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1、自省 是指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意识、情绪与态度[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离娄上》)[2]。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参每日三省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学到的内容身体力行。总之,通过自省是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2、克己 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作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

孔子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他一生学习周礼,传播周礼,以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的志向。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和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为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就会永享太平,但面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的现实。他不得不做更深层次的思考。“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由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范畴,并借助“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进而把“德”同“治”联系起来,阐发自己的治国理想。命--------仁--------德-------治四者的特殊连接,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思路。 一、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 孔子的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句话中。“与”字作“从”的解释。这句话表明,孔子不太谈及利,而信从“命”与“仁”。 一、从天到命的变化 1、春秋之前,人们心中的主宰是“帝”“天”。到春秋时期,天的主宰地位遭到怀疑,其人格神色彩淡化。 孔子虽也提到天,有时候指“自然之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 有时候指“价值之天”:“天生德于予”是用以凸显道德价值的终极来源与终极意义。 与之相关的,是孔子鬼神的存疑态度。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甚至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作为中国儒家哲学传统的开创者,从一开始就使儒学远离宗教信仰而奠基在人文理性的基础上。 2、命——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挤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所以孔子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承认“时命”,并不意味着消极等待,放弃努力,而是要“从仁”,努力于行“仁之道”。由此,构建他的“仁学”体系。 3、天命与时命 ①承认“时命”的存在,承认有时命不济的状况。但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使暂时的、偶然的。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终极支配意义的。在“天道”被认信为成就人的意义上,“天道”就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就是“命”“天命”。 ②“时命”为盲目的,“天命”确实有目的的指向;“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的源头。孔子之后的很多儒家学者大多视为“天命”为价值的源头,故讲“天命之谓性”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的关系 “仁”是孔子道德观念中的核心意义。“爱人”是孔子的“仁”的基本含义。从“爱人”的角度看,孔子“仁学”有一下特征 1、“仁”的情感性:仁从孝悌出发,以孝悌为本,表明孔子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爱”是人的本质。 2、“仁”的普遍性:人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从爱父母到爱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地推开,仁爱获得了普遍的含义。 3、“仁”的群体本位性:个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中才可以实现。 4、“仁”的践行:关注人的日常具体行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仁”。 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关于如何成“仁”的道德修养方法,比“仁学”何以成立的理论机构,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人何以成“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为仁由己”,是孔子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何以成“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出自《论语.颜渊》。认为实践仁完全凭自己,不要求诸于人。即要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必须依靠“克己”“修己”“内省”和“躬行”在孔子看来,“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如一个人对父母兄弟有“情”便会对他们行以孝悌,对邻里、乡亲以致社会他人有“情”,便会对他们行以信义,这便是“为仁”。由于“为仁”(或不“为仁”)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说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孔子在这里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 一、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 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安:安身立命之本利:事业成就的之方。他们都应该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这包括: 1、道德义务的意识:“仁”的精神是爱人。“爱人”是“绝对命令”,是人人都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意识。 2、道德责任的意识:“仁”的体现是“忠“恕”“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总之成全他人和宽容他人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3、道德自律的意识:“仁”的实施方试是“克己”颜渊问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请问行动要点,孔子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这里就十分强调道德自律的意识。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孔子并不反对人们的物质欲望,

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一: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老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白的十大经典名句: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5、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6、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7、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8、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9、最催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10、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十大经典名句: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苏轼的十大经典名句: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10、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安石的十大经典名句: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咏石榴花》8、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甘露歌》9、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10、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 陆游的十大经典名句: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9、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10、位

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道德理论复习题 习题资料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一、单选题 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A)。 A.社会意识形态 B.风俗习惯 C.心理现象 D.政治现象 2.人类最初的道德的表现形式是(B ) 。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宣传教育 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B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风俗习惯产生 D.个人意志的出现 4.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C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出现 5.与法律相比较,道德规范提倡(D )。 A必须怎样B可以怎样C不准怎样D 应当怎样 6.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B )。 A.社会意识 B.生产实践 C.社会进步 D.社会规范 7.人类最初的道德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C )。 A.个人意志 B.长老权威 C.风俗习惯 D.法律条文 8.道德的本质是(A )。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B.在法律上的反映 C.全体人民的意愿 D.统治阶级的意志 9.道德的主要功能是(D )。 A.导向功能 B.沟通功能 C.辩护功能 D.认识与调节功能 10.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B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11.道德的发展,是一个(c)的历史过程。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曲折上升 D.平直前进 12.“夙夜在公”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 A.注重整体利益的精神 B.“仁爱”原则 C.重视道德践履 D.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b )为核心。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d)为原则。 A.共产主义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集体主义 15.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a )。 A.辩证统一 B.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C.相互矛盾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c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17.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具体的价值选择应该(c )。

关于孔子名言名句

关于孔子名言名句 一、孔子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二、孔子人生名言: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能够托六尺之孤,能够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理论,更多的是从个体方面阐述道德及修养的作用。道德修养有利于人性人格的完善,与社会生活、人生幸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文化精神,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道德;道德修养;道德内化;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到政治、伦理、教育、人生哲学、天文、地理、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当中关于道德修养的思想最为丰富。张岱年先生指出:“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重视道德价值的观点,而这种价值观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1]时至今天,我们来看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内容,有着大量的合理因素,对于今天中国的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的论述 在我国古代,道、德原本是两个概念,最初是分开来说的。道,有道路、规矩的意思,借用来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原则。德字最初的写法,上面是“直”字,下面是“心”字,意思就是把心放得端正,思想、行为合乎规矩。道与德含义虽有所不同,但二者又是紧密相联的。道,既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又是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万事万物合于道,人的认识和行为合于道,就叫着德。简单地说,道是规律、原则,德是遵循规律、实行原则并有一定成就。[2] 后来,道、德两字逐渐连用。例如《礼记》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又如《荀子·劝学》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可以笼统地说,先秦诸子思想中的道德一词,其含义同现在人们通常理解的含义基本一致。道德现在的含义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标准评价的,依靠人们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说得再简捷些,道德就是做人的规矩。作为社会性的人,必然会涉及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道德通过人的认识、实践、教育、宣传,形成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如社会舆论、道义声势等),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还表现在,它指导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个人的人性人格发展提供真、善、美的标准,使人树立内心信念,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从而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更好地协调与社会的关系,这当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加强自我修养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的思想及其意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曾任鲁国司寇,后周游列国。晚年又收徒讲学,弟子相传有三千人。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执行又要以“礼”为规范。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德治和教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自汉以后,经过不断补充和改造,他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影响极大。著作有《论语》。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

子世家》。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以保护人为基点,首先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十分同情百姓,反对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季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法家以待狗马禽兽之心态引导民众的物质欲望为君所用,孔子则敬民如神,“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强调“教之”。

更需注意的是,在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强调人的尊严,关注人格的培育,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上可见,仅仅打破等级封闭,还不能作为政治上进步与落后的最后标准,还要看怎样打破,是在人的价值的肯定与提高中打破,还是以退化与落后为代价打破。孔子的思想属于前者,所以孔子的国民政治思想层次更高一畴。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君子”、“小人”是不同等级,但这等级却与血缘、官品无关。“君子”者不必是贵族、高官,“小人”者未必是贫寒无势的百姓,一切以道德修养水平为准。孔子精神等级的设立,冲击了旧的等级框架,

孔子名言合集

孔子名言合集 孔子的名言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

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