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阶段练习题(经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阶段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A.生产关系的变革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D.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2.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其主要观点是A.重农抑商B.重商抑农C.农商互补D.农商皆本

4.下列史料最能反映中国古代市场空间拓展的是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一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

C.“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

D.“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5.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诱导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6.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明显错误的一处是

A.①—②段B.②—③段C.③—④段D.④—⑤段

7.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

的是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D.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

8.2010年元旦,凤凰卫视采编部总监吕宁思谈到“元旦献词”时说:“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元旦献词或者元旦社论,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变化的见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记录。”下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元旦献词标题,其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1949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B.1958年:《为全年产钢1000万吨而努力奋斗》

C.1967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1981年:《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

9.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本质上看它是要

A.完成民主革命未完成的任务B.巩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

C.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召开于1978年底

B.使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C.作出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

11.下面是1957—1963年中国粮食国际贸易情况统计表(单位:万吨)(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4》)下列关于该表的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出口209. 26 288. 34 415. 75 272. 04 135. 50 103. 09 149. 01

进口16. 68 22. 35 0. 20 6. 63 580. 97 492.30 595. 20

A.1958年,由于多地粮食亩产过万,粮食大丰收,故出口多

B.1959年,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粮食增产,故进口少

C.1961年,党积极纠正“左”倾错误,大量进口粮食以满足国内需要

D.1962年,由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粮食出口大于进口

12.法国史学家K·波密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是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

①辛亥革命②光荣革命③工业革命④邓小平改革开放

A.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

13.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

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

“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

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C.“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15.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振兴之路。其中1919, 1949、1979和2009年的主题先后是

A.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独立解放——反帝爱国

B.独立解放——科学发展——反帝爱国——改革开放

C.反帝爱国——独立解放——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D.改革开放——反帝爱国——科学发展——独立解放

16.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7.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

A.深圳B.香港C.海南D.浦东

18.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19.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20.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这里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开辟新航路B.启蒙运动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21.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22.《19

A.专制制度阻碍城市化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

C.西方侵略延缓城市化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