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浅谈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形势及农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愚 2鸭 年臻 2 Q 3
| s 旺 。 c TC N LG NOM TO el08 EH O O Y i R A INDc20 F
环境形势及农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王莉芳 江苏省泗洪县环境监 察大队 2 50 290
功夫, 实现 “ 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节能减t 2农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l } 目标 。 日, 近 国务院还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 我 国节能减 排 工作 所面临 的形 势十 分 峻 性工作方案 ,明确了2 1 年 中国实现节能 00 而农业 农村在 目 家节能减排 战略 布局 中具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农业农村节能 减排 的 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尽管国家不 特殊地 位和 重要作 用 本 囊就 目前我 国农业 减排要制定切实有效措施 , 坚持推广资源节 断出台新措施抑制能耗 ,但我们所面临的 农村生态环境 形势 及农业 节能减霸 的措 施做 } 约 型技术与废弃物资源化 、 能源化相结 合, 形势依然严峻。 简 阐述 ,希望 通过在 农业节能减南 工作 单 # 以降低农业生产生活用能 消耗 、推进农业 农业农村在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布局 中 中,不断 创新 术手段 , 落实技术措施 确 啦 清 洁生产 、积极开发农村 可再生能源为重 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搞好农业农村 保 氛 镜 藏壤 袜 的曦戢 安观 点, 构建节约型的生产生活方式 , 形成农业 节能减排 ,不仅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 用农 循环发展、 生态环境 良好的格局 。 要大力实 业资源 , 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 提高农民 施农业生物 质能产业发展规划 ,走 中国特 妖 态 环 境 ≮ 毹 蟪 巍 生活 质量 ;而且有助于优化我 国的能源结 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之路。 构, 缓解能源压力, 保护生态环境 , 对于农 S V r ei ta ey s r ht p b m o n ry r l f eeg _ oe 2 1切 实抓好能源节约、减少排放 . 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实现 国家节能减排 目 S i n e ci — de s 心 u on ,a a n ad j t n vg e 0 e略§嗯 f orc ut i 搿 婀 2 1 1推进 乡镇企业节能减排 。加强 .. 标具有重要意义。 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 a ru e蹦 y ipr n r n毒 随 rs gi} ct a 矗 mot t瑚【 a i ge 。 8 造, 进一步淘汰土焦、 小立窑水泥 黏土实 D e拍。 ,抛 es 濉h a s 廿 i u 醯 u 黼 s y w 喇 脚 y d cs a s s 1农村生态环境形势 心砖、小冲天炉等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 ao ̄teeOytm 甜 a ruueev m 雠 a bu h Css e gilr n e 裥 et 备。 在水 泥企业推广纯低温余热发 电技术 、 te tet eto nry 8v g n j l n 一 h ram n feeg 一 a_ ad e ci — n e; o 当前 , 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 农 十八项立窑水泥节能节电技术 ,在炼焦企 dcesg hp g t nw ehoOi :i b erai ; oi h n n e tcnI e Wi e g3 l 业农村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突 出表现在 : 业推广清洁型回收余热发电、炉门密封技 c乩t a d眦 弧# s s w r 衄 办 o u e a 鲫, t m e 驰P 毛 口 e 嗡 1 1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化肥、农药 、 . 术等 , 在铸造企业推 广新型熔炼技术 , 在制 t i fee y 钮 } a O nr 一 ade co d edg I m e g n j tn  ̄r n e i a 农膜等过度使用对环境产生不 良影响 ,全 砖企业推广空心砖、 新型节能转窑、 窑炉密 ele ai d. z 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达 4 0 万吨 , 用率仅 封 、节能风机等节能技术。 70 利 为3 %左右;农药使用量 ]0 5 4 多万吨, 利用 2 12推进农业机械 节能减排。更新 .. A r U ue c§se ;E v 9m n E e gi l r E oylm nj n et n瞧y_ Ct i P 率仅为 3%左右。工业 “ 0 三废”违规排放 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 、高能耗老 旧渔船 sv 售 ad e ci dc a n |Te ̄et ai n j t n e ̄ dg ramn n e o e , 给农 民生产生活环境带来污染。 和装备。 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性能 , 推广节能 I 2农业副产 品和废弃物不能充分利 型船用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 余热利 . 用。农业每年产生 6 亿多吨秸秆和 3 0多亿 用 、燃 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 吨的畜禽粪便 ,农村每 天产生生活垃圾近 2 13推进耕作制度节能减排。建立 .. l0 O 万吨 ,大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高放的耕作制度 ,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 日 U吾 1 3部分 乡镇企业及农渔机具能耗偏 改革 , . 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 实行免耕或 高, 生产工艺落后。 少耕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 ,发展生态 农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实现由 “ 快”到 14农村沼气等新能源建设落后 。农 业 。 . 推广节肥 节药技术, 一 进 步调整优化用 .6 “ 好”转型的重要一环 ,是中国实现可持续 村宜建沼气池农户数量达 14 亿户 ,已建 肥结构 , 提倡增施有机肥 , 大力推广测: 配 t 发展的必 由之路 ,是维护 中华民族长远利 成的 只占 1%左右 ,对养殖场和 养殖小区 方施肥技术 , 5 提高肥料利 用率 。 推广应用高 省 生 益 的必 然 要 求 。 温家 宝总 理 不 久 前 在 全 国 沼气 工 程 建设 、 柴节 煤 炉 灶 、 物 质 固化 效 、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 ,淘汰 “ 跑、 节能减排工作电视 电话会议上指出 ,全国 成型 、 生物液体燃料 、 阳能利用等投 入有 冒、 太 滴、漏”的植保器械 ,推广低容量喷雾 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要进 限 。 技 术 ,减少 农药 用 量 。 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 下大力气, 下真 2 14 推进 告禽养殖节能减排。推 _ .. 『 l
浅谈农业资源与环境
浅谈农业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何晓琴摘要: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农业资源的蕴藏量和能利用量是有限的,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利用范围也是有限的,但是由于农业资源具有可更新、再生性,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寻找新的资源和扩大资源利用范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能力,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笔者系本县种植业管理局技术骨干,结合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
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
笔者系本县种植业管理局技术骨干,结合农业资源利用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我国农业资源现状1、耕地资源紧张从我国耕地资源的数量来看,我围耕地面积大约为1.2亿hm2,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人均耕地0.1hm2左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
而且,我国的人口以l300一l400人/h 的速度增长,耕地则以33.3-40.0 hm2 /h的速度减少。
全国耕地面积已从1996年的13003.92万hm2减少到2004年的12244.43万hm2,8年间共减少75949万hm2,减少幅度达5.84%。
2、农业水资源不足从农业水资源的数量来看,总量较多.排在世界第6位;人均量较少,排在世界第109位。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0万亿m3,其中农业灌溉水占国民经济用水量的80%以上,但仍有部分耕地少水、缺水或无水。
3、化肥资源较为短缺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生产性资源。
浅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H u a n j i n g q i x i a n g我国属于一个农业生产大国。
但建国之后,农业增长一直依赖于资源的现状并没有充分改善,过度开发农业用地,为了使农产量有效提升,使用过多的农药化肥,工业化的过程给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无节制的开发生物资源,加之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
根据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属于其核心内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长久的发展。
农业属于我国的第一产业,国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得到了有序发展。
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形态来看,逐渐从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方向过渡,通过对生产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农业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我国农业环境方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有序发展。
因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象也尤为严重,总的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最近几年以来,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持续增加,由于受到荒漠化、盐碱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耕地面积正在持续减少。
通过相关数据了解到,目前我国很多草地已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
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多种自然灾害的出现,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逐渐增加,给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序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
2、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乡镇工业的兴起造成农业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现象。
最近几年以来,乡镇工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其对外排放了大量污染物,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
根据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的非点源污染问题,给农业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实验示范、推行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可否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必然的、乃至是比较深切的了解,可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彼此作用还知之甚少。
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加倍深切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式方面。
这种研究应当成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切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需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一路参与,需要成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括了多种组成成份,这些成份之间具有超级复杂的关系。
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互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
在一般情况下,农人们并无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超级困难的,往往并非能取得成功。
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办法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若是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取得真正的普及和发展。
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成立有效的政策鼓励机制与保障体系。
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超级成功的,可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人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浅谈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研究
浅谈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作者:孙厚浩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8期当今是不断进步的时代,我国在国际舞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渐对乡村生态和农业绿色发展越来越重视,这证明我国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是现在对乡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绿色的改进还存在欠缺,目前只是停留在人类的意识当中,在措施方面还缺乏较大的力度,乡村生态的振兴和农业绿色的发展是依靠全国人民共同行动才能够实现振兴,因此我国采取措施鼓励人民维护乡村环境,促进乡村的发展,本文是针对以上观点进行探究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目前中国的自然资源困乏,我国政府召开大会针对现有问题做出措施,提出相关战略,表明要想实现乡村生态的振兴,首先完成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走向资源节省的绿色发展的道路。
为保证乡村生态建设成功的进度,我国还利用生态的办法治理和处理居民生活中以及工业工厂产生的污水,通过鼓励乡村居民保护环境,提高居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杜绝农村放火、乱扔垃圾的现象发生。
同时鼓励乡村农民使用无毒害的农业化肥,政府制作化肥补贴政策,防止乡村的土壤因为使用大量有坏化肥导致土地板结。
1、乡村绿色发展意义(1)是粮食安全的要求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十几亿的人口数量,同时我国还是农业大国,我国许多国民依靠农作物生存。
众所周知,人民吃的食物都是通过基本的农作物进行加工产生的,农作物的产生是通过在肥沃的土壤生长产生的,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土壤状态较差,肥沃的土壤被污染物填充,在乡村生活的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够,土壤遭遇污染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降低,粮食供应不足,同时土壤被污染,农作物的安全质量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土壤被污染,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吸收土壤中的成分,继而将有害物质被农作物吸收。
比如,曾经某些个别地区出现“毒大米”现象。
人类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为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保证我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必须从问题根源抓起,重视生态绿色发展,保护农村环境,维护我国乡村粮食的质量。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张红英来源:《新农村》2017年第11期引言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根据土地形态制定适宜土地的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
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
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
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1.2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
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
虽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摘要: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
因此,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1]。
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生态农业;研究概况;特点;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对策一、我国生态农业研究概况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生态农业,在学术界得到了接受,并对生态农业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试验和示范。
对具有我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战略、模式和技术3个方面。
1.1宏观战略研究最早的宏观战略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态农业的定义、内涵、理论以及技术体系问题。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围绕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展途径及对策等问题的研究。
经过学者的讨论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首先,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是必然趋势,发展生态农业对荒漠化治理、脱贫致富、食品安全、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质量变化、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应对加入wto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2]等具有直接作用和重大意义。
其次,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追求目标是既要保证生产和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又要保护和建设好农业生态环境。
因此,中国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与经济高度协调的生产体系,是综合农业,其基本特征是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和可持续性。
再次,生态农业评价体系是衡量生态农业建设水平的基本依据和手段。
目前主要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对生态农业的效果等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法已经能够成为大家所认同的一种最广泛的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
最后,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将朝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市场化、知识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相互融合与协调的方向发展。
1.2生态农业模式一是时空结构型。
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民收入水平低以及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加大农业投入、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对策来解决。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政府政策引导、农民意识提升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为社会和环境带来更多的福祉。
【关键词】农业发展、问题、对策、土地资源利用、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科技、农民收入、生态环境污染、农业现代化、政府政策引导、农民意识提升1. 引言1.1 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生存的保障。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生活水平。
农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农业发展对我国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还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
农业生产影响着土地利用、水资源和空气质量,因此农业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农业还是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只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富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发展。
2. 正文2.1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及对策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了土地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也导致了土地的碎片化和浪费,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1. 推动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利用,通过土地流转可以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2. 加强土地保护与管理,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土壤肥力,减少土地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浅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及所面临的问题
产能经济浅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及所面临的问题祝恩沁 山东省平度市新河镇农业机械服务站摘要:绿色发展理念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自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建设以来,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发展绿色农业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构建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我国目前发展绿色经济仍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只有解决这些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绿色农业;农村优势;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30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7-0385-02一、什么是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绿色农业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因此,发展绿色农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发展绿色农业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环境友好。
近几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以往的农业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问题,因此,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要做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2.资源节约。
长久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高投入、低回报的状态,农业生产消耗大、资源浪费问题严重。
所以,发展绿色农业需要提高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
3.生态保育。
以往的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而忽视农业生态平衡,造成农业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发展绿色农业需要坚持可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促进生态农业的建设。
4.农业产品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必须重视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应。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产品需求量大,因此过去农业发展出现供应量大、质量低等问题。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低质量农产品已经不适应放进的发展。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浅谈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定居形成农耕文明开始,经历了长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演变。
以下是对我国农业发展历程的浅谈:
1. 早期农业发展: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出现了以水稻和小麦为主要作物的农耕文化。
人们开始利用种植和养殖来满足日常的食物需求。
2. 古代农业发展:在古代,农业生产逐渐从自给自足转向专业化和商业化。
封建社会中的农民开始将农产品交换出售,并形成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3. 历代农业革新:在中国历史上,不断有农业技术的革新出现。
例如,在汉代出现了水利灌溉和耕种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唐代时,发明水力磨粉机、种植蔬菜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
4. 农业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土地,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引导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5. 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总的来说,我国农业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累和较短时间的快速发展。
从最初的自给自足到现代化的大规模商业农业,中国农业稳步发展,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变革和人民需求。
然而,仍然面临着诸如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农村劳动力匮乏等问题,并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绿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壮大,不但使村民的经济水平有所提升,缩小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还为村里的年轻人提供了生存之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事情发生。
由于村民一直受传统农耕意识的影响,一部分村民还是以农作物的产值和畜牧业的发展为主,使得乡村生态建设和绿色农业开发较落后,村民的生态环境建设意识也没有得到提升,致使乡村生态振兴政策发展缓慢。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振兴乡村生态,拉近乡村村民与城镇居民的贫富差距,发展绿色农业是迫在眉睫的。
本文从农业绿色发展的价值入手,然后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对于乡村生态振兴的意义,再结合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为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帮助所有村民提升生活质量。
一、发展绿色农业的价值体现1、体现了农村的生活价值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之一,从古代开始就推崇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信息化和机械化,有的村民甚至以出租或者出售的方式将土地的使用权交给他人,以此来满足他人的建厂需求,却忽略了农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推行农业绿色发展政策,致力于将乡村地区还原化,并利用农业绿色发展来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政策,以此来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的环境质量,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减小城乡的贫富差距。
2、体现了农村的生产价值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率增加,全球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现阶段国家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城市就业几率的不断提升,大部分的青壮年开始背井离乡来大城市进行打拼,而农村则逐渐以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构成,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乡村生态振兴政策得不到实施。
从绿色农业的发展内在出发,要想带动乡村生态振兴,不单单要提高乡村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更是要借助乡村的地理优势以及原有的生态系统,开展健康化、有机化、一体化的绿色农业发展产业链,这样才能为乡村生态振兴的后续发展做好铺垫。
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技术及措施
生态农业发展中植物保护的技术及措施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行,在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生态技术的应用,植物保护一直都是农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技术。
主要介绍三诱技术、防虫网阻隔技术等绿色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生态化发展中的应用。
提出坚持综合防治、加大植物保护宣传力度、构建病虫预防体系等推动和谐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建设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技术;措施引言: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理念的重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开始努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创造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说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指导方向。
生态农业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确保环境和生态平衡不受干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最大限度地利用植物保护技术,并研究如何减少害虫控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确保农产品的安全。
积极捍卫中国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转变,利用农业新技术实现农业发展目标。
1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概述生态农业的理念捍卫了绿色循环经济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生产需求,实现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具体而言,有必要通过生态学原理、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战略实施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以实现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与以往的农业生产模式相比,生态农业是通过将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村工业结合在一起来全面发展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坚持生态农业理念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创造更合理的生态农业体系,也是我国农业在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所以必须要引进更加先进的植物保护技术,以此来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2生态农业发展中与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性2.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目前,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疾病已成为人们承受经济压力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农药污染、环境污染和食品病害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传统的农业活动中,为了避免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农民通常会使用各种杀虫剂来治疗病虫害。
浅谈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
浅谈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1. 引言1.1 定义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现代农业是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模式。
它是一种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注重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现代农业利用科技手段和现代管理理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
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农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的发展是应对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增加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农业模式下的农业生产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从而保障粮食供应。
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的发展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常常过度耗损土地资源,污染水体和空气,破坏生态平衡。
而现代农业生产注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通过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模式,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地位,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今全球性的挑战和必然选择,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浅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浅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环境状况逐渐恶化,特别是土壤、水源、大气等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改进农村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强土地治理。
农业的生产均依赖土地,而农村土地资源面临多种问题,如大量用于房地产等非农业用途,建立临时和非合法性的工业企业,采石场和垃圾填埋,严重侵害了土地整体性、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
因此,应加强土地整治和节约集约用地。
其次,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强水资源治理。
水资源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已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环境监测,加强水源保护,控制工业企业排水,促进农业节水等。
再次,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大气污染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立法制度化的措施加强大气污染监测,规范工业排放标准,减少农村垃圾焚烧和秸秆露天焚烧等,保障农民的健康和生产环境。
最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要推进农村环境修复。
我们应该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加强农村环境修复,包括森林种植、尾矿库治理、土壤污染的修复等,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品质,保障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不仅能提高农村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为更加优质的生态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环境,增加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竞争力,最终实现水资源、土地和大气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总之,改进农村生态环境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我们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从加强土地治理、加强水资源治理、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和推进农村环境修复等方面入手,推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环境、资源和产业集约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农业发展
浅谈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倡导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重视,生态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从生态农业的定义、特点、意义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生态农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通过优化农田生态系统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等手段,使农田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倡导循环利用和资源高效利用。
生态农业鼓励农民进行有机肥料的使用,推行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依赖,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生态农业强调科学技术的应用,探索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农作物特点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农业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较少的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不仅能够减少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还能够减少人体受到的食品安全风险。
生态农业能够提高农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质量等,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的产出,还能够增强农田的生态功能,提供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农业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通过推行有机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等方式,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活条件,提升其生活质量。
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生态农业技术创新。
通过加强科研力量,针对不同地区和作物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提高生态农业的技术水平和推广适应性。
加强生态农业政策支持。
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包括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制定农业良好管理规范等。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完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生态农业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生产方式。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现状与路径研究
农林科研· 217 ·源自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李 欣1 段 颖2 (1、 黑龙江省环境信息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 黑龙江省危险废物管理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 摘 要: 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 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 科技界的积极探索、 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企业资本等市场要素 基本形成了 的大量进入, 再加上生态农业本身强大的生命力, 使我国的生态农业在短短的几年里, 就取得了明显成就。我国的生态农业, 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 我国生态农业在其技术体系方面也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 它以复合型的技术组合为特 智力、 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技术过渡的变革趋势。 征, 高度体现了智能及技术密集的特点, 符合了农业技术由单纯物质型投入向以知识、 关键词: 我国生态农业; 发展; 创新 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 , 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 科技界的积极探索、 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企业资本等市场要素的大 量进入,再加上生态农业本身强大的生命力,使我国的生态农业在短 短的几年里,就取得了明显成就。我国的生态农业,基本形成了具有 我国生态农业在其技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 术体系方面也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它以复合型的技术组合为特征, 高度体现了智能及技术密集的特点,符合了农业技术由单纯物质型 投入向以知识、 智力、 信息为基础的知识型技术过渡的变革趋势。 1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 律和经济规律, 从我国国情出发, 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 效、 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实现资源培育 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推进农村和谐 社会的建设。 因此,从我国 “十一五” 规划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 我国 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 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 , 增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 、 为新农 村建设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 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 效和农民增收 ;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 , 保障国民消费安全 , 增强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 我国生态农业的区域布局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按照 “重点突破、 稳步推进” 的原则,在 “十 一五 ” 期间 , 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 、 示范县的基础上 , 有重 点、 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是高集约化程度地区生态农业建设。 重点在沿海经济发达地 区和太湖、 三峡库区、 滇池等重点区域。 二是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农 业建设。 重点在农牧交错带、 黄河中上游与黄土高原区、 长江中上游 地区、 “三北” 风沙综合防治区、 南方诸河流域综合治理区、 淮河和海 河流域土石山区。三是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该区域主要包括 黄淮平原区、 东北平原区、 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和生态脆弱区以外的 其他农业主产区。 3 主导产业 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 从全 蔬菜和水果、 水 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 ,畜牧业、 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 农业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 术保障体系。 今后生态农业的发展一方面要针对已经产生的生态环 境问题加以重点整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常规的以资源环境为 代价的主导产业加以生态改造,同时建立不同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 和能量转化利用体系 , 农牧结合 、 农林结合 , 逐步实现生态农业 “整 体、 协调、 循环、 再生” 的理想模式。 4 关键措施 4.1 建立适合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发展创新机制 生态农业是以技术为前提,本着长期发展的目的,立足于新农村 建设的根本思路下,投入更多的资金,让农业技术可以更好的为新农 村建设服务,这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创新机制,只有在法律制度得以充 分的完善之后,生态农业才能发挥出本身应有的作用。基于此,就应 当对每一个步骤都进行详细的具体安排 :要根据生态农业的特点制 度出相适合的管理体制及相关的监督制度 ;全面完善各项运营程序 以及规章;在投入上要进行多元化、 全方位的覆盖,力争让生态农业 可以覆盖到社会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为了长远的发展,应规划和制定 出相应的配套政策,让政策的督导真正融入到生态农业的每一项具 法规,这是生态农业体系最 体工作之中;必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 为关键的环节,它不但为生态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托,更为新 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4.2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关键技术的研究 ,只有在技术上攻 克难点,才是真正符合新农村建设以科技为长远发展的目标,也才能 逐渐完善生态农业在技术上的更高要求。 这其中就包涵了对管理方 法的创新;对农业生态指标的提高;对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改良 。 这其中的每一项技术与标准,都是对生态农业整个体系的加强与保 障,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与新农村建设最全面的完美融合。 4.3 全面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制定政策吸引企业和农民投身于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开发。鼓励 采取 “公司十农户” “龙头企业基地建设” 、 和 “订单农业” 等多种经营 方式发展生态农业。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 销售企业、 科研单位等进 入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加工销售领域 ,与生态农业建设基地 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关系。采取财政、 税收、 信贷等方 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 品生产,使生态农业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4.4 发展框架 按照有关专家的观点, 要在存在着上述制约因素的情况下发展 我国的生态农业,可以通过建立如下三个层次的结构体系,来逐步解 决:生态农业产出无公害食品 , 进一步提高后产出绿色食品 , 再提高 后产出有机食品。但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均可直接开发。 对生态农业的产出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 不仅有利于提高生 态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今后的农
业的趋势。
首先,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
它有助于提高绿色环境,促进和谐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环境。
因此,
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有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如加强法规的执行,增加投资,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农业需要保障其可持续性。
因此,政府应采取一些措施,
如更新农药,改进耕作方法,确保生态生态安全,提高生产技术。
同时,
政府应该采取加强农业投资,改进农业技术,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农田。
再者,生态农业应注重传承和创新。
传承是指传承和发扬当地特有的
农耕传统,保护传统农耕地生态文明,把农户更加了解传统农耕文化的重
要性,以及他们对农业技术的影响。
创新指的是采用新的农业技术,采用
新的农耕方法,并加以创新,以满足当前的农业需求。
最后,生态农业应注重教育。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增加农民
的知识含量,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使农民懂得生态文明,并且能够采
用绿色农业方式,以获得更好的农业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摘要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现状,提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农业环境;质量安全;现状;改善对策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它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利在千秋的伟业。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我国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战略[1-2]。
尽管从上到下都重视生态环保工作,中央也曾多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各级人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尽管巴东县地处山区,远离大城市,又在库区,又无大型工矿企业,没有“三废”污染,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农业生态环境从总体上是好的。
但是,个别地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还在恶化,甚至直接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1 农业生态环境现状1.1 大量化学物质投入使用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根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近30年来,化学投入品越来越多:一是化肥的投入量逐年增加,全县化肥用量高达3.47万t,其中氮肥2.38万t,磷肥1.09万t,氮磷分别各占69%和31%。
平均施肥量777 kg/hm2,比恩施州平均高201 kg/hm2,增加35%;比全省平均高17 kg/hm2,增加2%;比发达国家平均高552 kg/hm2,是发达国家的3.5倍。
如2005年肥料使用量为2.8万t,到2010年已达到3.58万t,增幅高达28%;二是农药的投入每年有上升趋势,全县农药使用量由2005年的150 t上升到2010年的186 t,增幅24%;三是地膜残留造成一定污染,全县地膜使用量由2005年的411 t上升到2010年510 t,增幅24%。
1.2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畜禽养殖业是巴东县的一大支柱产业,2010年全县生猪出栏75.25万头,家禽出笼90.71万只,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8.61亿元,占大农业比重的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
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
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
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
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
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
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
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
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
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
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
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
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
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
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
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
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
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
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
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不断努力,生态农业这一“星火”,一定能在中华大地形成“燎原”之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