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思维导图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宣讲
自我实现旳需要 成
美旳需要
长
求知与了解旳需要
需 要
尊重旳需要 缺
归属于爱旳需要 失
安全需要
需
生理需要
要
动机旳社会认知理论
成就动机
T=Ts-Tf
Ts=Ms*Ps*Is
Is=1-Ps
Ps=0.5则Ts最大
归因理论
控制点 稳定性 可控性
能力 努力 难度 运气
成就目的
能力增长观 自我卷入
能力实体观 任务卷入
构造良好领域 构造不良领域
初级知识取得 高级知识取得
老式教学 随机通达教学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应用
生成学习理论
提出者:维特罗克 观点:学习旳生成过程就是学习者原有旳认知构造--已经储存在长 时记忆中旳事件和脑旳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旳感觉信息 相互作用,主动旳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以及主动地建构信息旳意 义。
S
R
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作用
S
R
班杜拉 社会认知论
托尔曼 联结认知理论 S OR
维果斯基 皮亚杰
加涅
偏客观
信息加工论
信息加工建构理论
布鲁纳 认知构造理论
社会建构 认知建构
社会文化取向 社会建构主义 激进建构主义
主观主义 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思潮
偏主观
激进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文化取向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2.世界旳原来面目无法也没有必要懂得,只要知识能够帮助 我们处理问题就是有“生存力”旳。
代表人物:维果斯基、节昂列夫 观点:1.主体是主动建构知识旳,强调建构是不但经过物理环境相 互作用旳成果,更是个体与社会旳相互作用旳成果;
普通心理学第四章知觉思维导图
知觉知觉的一般概念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感觉反映个别属性;知觉反映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
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如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客观事物作用于感官,感知觉才会产生,事物消失了感知觉也就消失了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知觉以感觉作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刺激驱动或数据驱动加工)知觉的产生是基于大量的感觉信息,由刺激直接引起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指知觉依赖于已经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信息进行的加工知觉中,已有的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的感觉信息就越少,从而自上而下的加工就越占优势反之,非感觉信息越少,就只能更多依赖感觉信息,从而自下而上的加工占优势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触摸知觉等正确知觉和错误知觉阈上知觉和阈下知觉知觉的特性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现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对整体的知觉优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理解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理解还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形状、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恒常性: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大小恒常性: 对物体大小的知觉经验不因物体距离的远近所构成的网膜大小而所变化的现象。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假设检验思维导图
假设检验两类假设H0,H1两个思想
反证法
小概率事件原理
两类错误
Ⅰ型错误 弃真错误(α型错误)
Ⅱ型错误 取伪错误 (β型错误)
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样本vs总体)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样本vs样本)通过对样本平均数差异来检验两总体之间的差异
总正态方差已知
独立样本
相关样本
总体正态,方差未知 t检验
独立样本
方差齐性 df=n1+n2-2
方差不齐 柯克兰-柯克斯t‘检验 同Z
相关样本
r已知 df=n-1同Z
r未知 df=n-1
总体非正态,但n1n2均大于30 使用Z检验,公式同第一种
方差的差异检验
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样本方差与总体方差比值服从卡方分布 df=n-1
样本方差之间,也叫方差齐性检验
独立样本 F检验
相关样本 t检验df=n-2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差异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
ρ=0时t检验
ρ≠0 Z检验
统计功效与效果量统计功效1-β影响因素
处理效应 正相关
离散程度 负相关
样本容量 正相关
显著性水平 正相关
方向性 单侧检验大于双侧检验。
基础心理学思维导图
① 言语运动中枢:左半球额下回 近外侧裂——表达性失语症
② 言语听觉中枢:颞上回——接 受性失语症
③ 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失 读症
④ 书写性言语中枢:额中回近中 央前回——失写症策略:算Fra bibliotek策略、启发式策略
第六节 意识、注意
意识 无意识 睡眠 梦
1. 定义: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 集中
④ 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④ 动力定型
第三节 感觉&知觉(整体属性)
(个别属性)
1. 概述 2. 种类
基本特征: ① 整体性 ② 选择性 ③ 恒常性 ④ 理解性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1. 概述 2. 感受性&感觉阈限 3. 感觉现象 4. 各种感觉 适应;后象;对比;联觉 视;听;嗅;味;触;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痛觉 定义;种类 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
第八节 情绪、情感、意志 1、定义 2、区别VS联系
3、功能:适应、动机、组织、信号
4、情绪理论: ①詹姆斯-兰格——外周情绪理论(强调情绪与机 体变化的关系) ②坎农-巴德——情绪的丘脑理论(情绪生理机制 不在外周,而在中枢丘脑) ③沙赫特——情绪的认知理论(认知起决定作用) ④汤姆金斯&伊扎德——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5、维度VS两极性: 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 6、种类:基本情绪&复合情绪
2. 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3. 特征:广度
稳定性——分心
转移 分配
第七节 需要、动机
定义: 种类: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有意识动机&无意识动机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定义
心理学认知障碍知识思维导图
嫉妒妄想
钟情妄想
内心被揭露感(被洞悉感)
根据起源
原发性妄想 继发性妄想
精神分裂的特征性症状
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
超价观念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
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智能障碍
注意减弱
注意狭窄
记忆增强
记忆减退
遗忘
顺行性遗忘 逆行性遗忘
错构
虚构
精神发育迟滞
痴呆
自知力障碍
癔症 意识障碍 神经症
精神分裂
抑郁症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思维奔逸 思维迟缓 思维贫乏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 破裂性思维(词语杂拌)
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
思维不连贯
思维中断
思维插入、思维被夺
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
病理性赘述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语词新作
逻辑倒错性思维
关系妄想
被害妄想
特殊意义妄想
物理影响罪妄想 疑病妄想
认知障碍
感知障碍
感觉过敏
感觉阈限降低
感觉障碍
感觉衰退
感觉阈限增高
内感性不适
内部不明确、不具体
错觉
不接受现实检验 不可纠正
幻听
幻视
根据感觉器官不同
幻嗅 幻味
知觉障碍
幻触
幻觉
内脏性幻觉
根据体验来源
假性幻觉 真性幻觉
功能性幻觉
根据产生的特殊条件
思维鸣响
心因性幻觉
视物变形症
感知觉综合障碍
非真实感
窥镜症
思维障碍
脑外伤后综合征 器质性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疾病
强迫症 神经衰弱
躁狂发作
《儿童青少年成长心理学》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在新环境中成为破冰者
……
儿童的阅读能力、创造性测验成绩显著下降
电视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
社交行为的改变:社交活动减少、性别刻板印象明显
暴力情节的负面影响:攻击性行为升高、对身边发生的暴力事件“免疫”,表现 冷漠
对健康无益,可能变胖
如何看待电视、网络
电视的正面影响
有以教育、科技为主题的儿童片 家长儿童共同看电视的美好时光
语言暴力的四种类型
比较:让人忽略自身优势,破坏满足感、降低幸福感,蒙蔽自己对自己的爱意 逃避责任:一边做着自己讨厌的事,一边说不得不做
语言暴力无效
强人所难:其背后是威胁,如果对方不答应要求,就会受到惩罚 道德批判→求同存异,说出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指责他人
解决方式
比较→不断地接纳,接纳自己的好与不好,接纳每个人的不同,接纳世界的多样 性
催眠
提供一个探索意识、个人觉知与动机的方式
记忆的编码特异性
当记忆提取时,提取的编码内容与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有效
留意课程中间容易遗忘的时段,提前准备预习
记忆力
利用编码特异性进行学习
复习内容时常常变换顺序
个人化口诀
利用“元记忆”(知道感)在考试时合理分配题目时间
获得内心平静
冥想
冥想的作用
提升整体幸福状态 增加大脑皮质层厚度 减少神经元细胞损失
惩罚、语言暴力的影响
只会增加负面敌意与不合作
体罚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手段
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体罚所带来的效果其他方式也能达到
体罚无效
体罚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效果 真正的自制力由认知控制表现出来
建立可以内化的自控能力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限制某种行为 在做出不良行为后为何要感到内疚
普通心理学第三章记忆思维导图
记忆记忆的概念对不在眼前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出现记忆的分类经验形象记忆曾感知过的据图形象,包括声像记忆和图像记忆重点是像逻辑记忆定理公理概念等情绪记忆对经历过的情绪的记忆动作记忆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保持时间长短瞬时记忆时间极短容量极大明形象鲜明信息原始口诀:断打名媛短时记忆/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清晰可操作性强易受干扰时间很短容量有限口诀:青草绕短线长时记忆时间长容量无限图尔文将长时记忆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事件的过程的记忆重点是过程语义记忆用语言表达的记忆,与时空/特定事件无关加工方式陈述性记忆语言知识,公式定理等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程序性记忆动作性记忆解决实际怎么做的问题意识参与程度外显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有意识参与内隐记忆(自动的无意识记忆)无意识参与记忆的过程识记(存储)有无目的性有意识记无意识记识记方法机械记忆意义记忆保持(编码)保持遗忘遗忘的原因(学说)遗忘的规律影响因素再现(提取)回忆是否借助中介联想直接回忆间接回忆联想的规律接近律相似律对比律因果律从属律再认()记忆的品质准备性输出准确性敏捷性持久性输入口诀:准备劫持主观题如何有效组织复习复习方法多样化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合理安排时间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口诀:法官技师两结合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运用组 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明确记忆的目的和任务,增强学习主动性理解材料的意义(意思),少用机械记忆,多用意义识记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信息输入/识记)的质量注重复习方法,防止遗忘口诀:快加工牡蛎和蝙蝠是综合体现。
《荣格心理学入门》(思维导图)
《荣格心理学入门》人格的结构精神(psyche)所有思想、感情和行为,意识到的和无意识的人格生来完整,以追求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精神的三层次意识:唯一能被个人直接知道的那部分自我:意识的门卫,心理材料的蒸馏所个人无意识:心理内容的储藏所,被压抑和忽视的体验情结:一组心理内容聚集而成的心理丛分析治疗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分解消融情结集体无意识:进化和遗传的结构,人类所共有的意识储藏所,先天倾向原始意象原型(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人格面具(the persona):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目的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顺从原型)阿尼玛(anima):男人心理中女性的一面阿尼姆斯(animus):女人心理中男性的一面阴影(the shadow):代表自己的性别,影响与同性的关系,承载人最基本的动物性自性(the self):人格的统一、组织和秩序有多少经典情境就有多少原型相互作用互补:一种结构遭到抑制,其无意识中对立的结构就会出来补偿反对:对立结构之间的抗衡综合:超越功能人格的动力精神系统的特点1.相对闭合,独立自主2.不可渗透,只能由外向内输入3.不断变化,相对稳定人应周期性退回到内心世界以恢复精神的平衡心理能1.本质:欲望,包括食欲、性欲和情绪2.来源:一个人所曾有过的体验3.作用:心理功,即知觉、记忆、思维、希望、意欲、努力等心理活动物理能和心理能可以相互转化心理值1.定义:用来衡量分配给某一心理要素心理能的计量尺度2.测量方法:只能相对的测定,在不同事物中作出选择,设置障碍,测定情结的聚合力1.直接观察和分析推论:分析梦和伪装2.情结表征:反常行为,过渡补偿3.情绪反应:过分夸张的情绪4.直觉:天生的和自发的能力心理能的分配原则等值原则精神能量不会丧失,只会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能量守恒定律)心理结构的特征也会随之转移均衡原则心理系统中能力的分配,趋向于在心理结构间寻求一种平衡(熵增定律)外部世界的能力会不断打破平衡方向前行是人心理适应能力得到发展的日常经验,与外部世界的要求同步退行力比多的反向运动,把能量从心理要素那里拿走,从而激活无意识中的心理功能外部世界的适应和内部世界的和谐同等重要能量的疏导人的自然能量来源于人的本能,本能能量被疏导到本能对象的类似物(象征)之中,从而实现本能能量的转化本能能量:大部分维持生命的运转,小部分用来制造象征人格的发展个性化心理系统分化得不同于别的系统,系统的内部也发生了分化复杂性:一种结构能够以多种方式表现自己,更加复杂精致的自我表现方式反面惩罚只是压抑,却并不能消除--阴影若人格一方面被忽视,则其便会以不正常的方式表现出来--人格面具超越与整合步骤:1.人格的个性化;2.受超越功能的控制影响因素(遗传和环境)1.父母的作用:儿童生命的最初岁月没有独立的个性,完全反映着父母的精神2.教育的影响: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身上无意识的东西成为自觉意识到的东西3.其他影响:社会风尚,职业退行力比多从外部价值中撤回,转而投入到无意识中的内部价值上人生的阶段1.童年:出生到性成熟前,全部精神生活俯冲本能2.青年:性成熟后,“精神的诞生”,童年幻想的破灭,精神平衡失调3.中年:35-40岁之后,能够成功适应外部环境,能量的回收和价值的丧失造成空虚感4.老年:沉溺于无意识并最终消逝其中心理类型心态外倾型更在乎外在世界内倾型更在乎内心世界心理功能思维:观念与概念情感:价值判断(愉快或不愉快)感觉:感官刺激而来的意识经验直觉:直接把握到的经验理性的非理性的感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告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去向何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模块 第二模块
第三模块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三节 学习动机
第四节 学习迁移
第五节 知识直观及保持
第六节 技能的形成
第七节 学习策略
第八节 态度与品德
第一节 感觉
第二节 知觉
回忆/ 再认
•
第一节 思维
第二节 问题解决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及培养
第一节 能力
第二节 气质
第一节 学习
学习理论与实验记忆术
•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 •斯金纳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纳:“我发现!” •奥苏泊尔:“我接受!” •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