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教学设计之一_2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一》教学设计
3.找密码
潜水艇的燃料没有了,需要用给出的3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才能得到燃料。
4、速算练习
海绵高兴极了,想和大家来个小比赛。快速计算。
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就要平时多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才行。我们算一算,比一比,看谁是冠军。
小组活动讨论(配合音乐):观察三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汇报: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大,差减小。
师:那除了这三种方法,我们还借助过那些工具进行计算?
(数小棒、计数器、画数线图)(板书)
4、同学们这个单元的知识掌握的可真不错,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让我们又快又准地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我们的好朋友海绵踏上了回家之旅,路途中会有很多的困难,你们愿意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帮助他顺利回家吗?
1.准备食物,圈一圈算一算。
三、课堂总结
内容:板书画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让我们更好的整理学过的知识,更具有系统性。同学们提前预习时,也准备了思维导图,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设计意图:体会预习与整理知识的重要性。)
四、说说你的收获吧、
教师札记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一
主备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使用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2.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口算速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综合素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巩固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与分析的能力。
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或退位减法。
师总结:而且都是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也就是我们第一单元所学习的内容。(板书)

和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练习课第1_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

和平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小数除法练习课第1_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2

练习课▶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26~27“练习六”第5~12题。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小数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培养验算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谁来说一说计算方法是什么?【学情预设】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要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占位,点上小数点继续除。

除到被除数的末位有余数的,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

2.口算练习。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大家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接下来练习笔算做准备。

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科书P27“练习六”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

【教学提示】教科书P27“练习六”第9题不仅要让学生判断哪些算式的商小于1,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除法算式得到的商比1小。

【学情预设】第一个算式的商小于1,因为5比6小,不够商1,只能用0占位;同样第四个算式的商也小于1,因为整数部分是0,不够商1,只能用0占位。

师: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只要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商就会比1小;还有学生会说只要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就会比1小;还有学生会说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商就一定比1小。

【设计意图】本题重在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中什么情况下得到的商比1小,为后面学习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六”第5题。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诗题。
"静夜"意思就是"静静的夜晚"。"思"就是"想念"的意思,合起来说"静夜思"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2、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现在我们依次来学习。
1、描红练习。
2、比一比,再分别组词。
波()代()
披()袋()
3、背诵课文。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初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1巩固复习时,让学生认读下列字词:赢啦、申奥成功、人山人海、鲜花、飞奔、舞、敲、明亮、广场、千言万语。然后重播录像,但有像无声,要求学生边看边列以上字词,为画面配解说词。(即课文内容)
滚动播放录像,让学生各自练,同桌练,前后四人小组练,自告奋勇个别讲。
2小朋友,中国有句好客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我们中国是东道主,那时你们是中学生了,请想像一下,到那时该怎样欢迎世界各国的朋友呢?从现在起你打算为北京奥运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比如:欢迎外国朋友语言不通怎么办?我们要办成绿色奥运,那我们的环境该怎样,等等。
课文《2008,北京!》生动记叙了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欢庆申奥成功的沸腾场面。历史的瞬间成为永恒的欢乐,而沸腾的北京则定格为亿万中国人民激情迸发的一个最生动最亮丽的缩影。申奥的成功使我们更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所以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练习1》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练习1》教学设计
第三板块:课堂总结(1分钟)
第一板块:学习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预习检查
(1)出示灯谜,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谜面是什么?
(2)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谜语各猜一个字,告诉学生:猜字的谜语叫字谜。
(3)学生猜谜。(注意猜的过程和方法)
(4)交流答案。看谁猜的对,猜的快。
2、第二部分
(1)教师在总结学生猜的方法的基础上提问:字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3.在自己的《练字本》上用钢笔练写30个字,要求端正、美观。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29分钟)
预习展示
(1)举例说说是如何请人帮忙的,并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小结归纳注意点。
分组分问题练说。
评判标准:说清楚、话得体、有礼貌
谈话,揭示课题。
进入第三板块:写好钢笔字。
第二板块:写好钢笔字(10分钟)
3.正确朗读散文诗《丝丝春雨》,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学习第一题(25分钟)
1.猜字谜。
答案:弟尧猫臭
说出是怎么猜到的。
2.交流猜字谜的方法。
3.学习创作:
【学习单1】
1.用以上的方法创作字谜。(可用书上提供的字,也可以自己选。)
2.同桌之间交流各自创作的字谜,互相提意见。
3.明确本次交际要求:
读一读题中另外两种场合下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
A春游登山,有个小坡上不去,你可以请前面的同学拉一把。
B在登上公交车回家的时候,你发现乘车卡丢了,可以跟同路的同学借钱买票。
4.针对其中一个场景,启发学生思考清楚每种场合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各是什么,在这种场合下应该怎么向写人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该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练习-1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练习-1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练习1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教师,我经验丰富,对于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3.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练习1的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7页的例题和练习,主要涉及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些运算规则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两台计算器,一些练习题卡片,以及一些小奖品作为奖励。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水果,有2个苹果和3个香蕉,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水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我会讲解例题,比如第37页的例题:“小明有4个糖果,他又得到了3个糖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糖果?”我会引导学生跟我一起解答这个问题,并解释连加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完成第37页的练习1,以及一些我准备的额外练习题。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观察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情况。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运算规则。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用实践情景引入的方法,这是因为我深知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兴趣更加浓厚。

通过实践情景的引入,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使用了小明妈妈买水果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小明一共有几个水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口算除法例1、例2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口算除法例1、例2教学设计
2、笔算
310÷50 170÷30 643÷80
406÷60 285÷40 111÷20
478÷70 163÷30 294÷60
3、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
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
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240÷60 60×90 270÷90
4×60 210÷70 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 376+280÷70
9×60-320 6400÷80-64
1、笔算
63÷20 260÷80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判断说一说找到的错处和纠正的结果、错的原因和怎样避免。
15×4= 15×5= 25×8=
2、笔算:
326÷81 294÷58 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 :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40÷26=5……10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巩固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并会熟练地应用这两种试商的方法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
巩固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巩固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并会熟练地应用这两种试商的方法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1》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1》教学设计

《练习1》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3、照样子填空。

4、重新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口语交际: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第-题1.审题。

(1)指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这段话:(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要求学生仔细琢磨每个字的运笔。

(4)教师强调字与字之间的排列要大小适宜、疏密有致。

(5)引导学生回顾描红的要求。

3.练习。

(1)学习练习描红,要求每个笔画要一笔描成,描红时注意每个字的运笔。

(2)教师作巡回指导。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3)要注意学生在写字时的姿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二、教学第二题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学生说一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先画出错字,再写正确的字)。

2.指导。

(1)指名学生读第一个句子。

(2)要求学生从第一个句子中找出用错的词.并想出正确的字。

(坐与座、只与枝)(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下面一个句子。

(虑与虚、专与钻、祥与洋、会与打、棵与颗、废与费)(4)引导学生边读边比较同音字与形近字。

3.练习。

(1)指名学生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此题。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1)检查学生完成此题的情况。

(2)表扬做得正确、抄写工整的同学。

5.课堂作业。

组词。

坐( ) 只( ) 虑( ) 专( )座( ) 枝( ) 虚( ) 钻( )祥( ) 会( ) 棵( ) 废( )洋( ) 汇( ) 颗( ) 费( )三、教学第:三题1.审题。

(1)学生认读题目。

(2)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例子:一(只)小鸟(2)用小黑板出示题目,分小组讨沦,引导学生看清量词后的中心词语,再选择用合适的量词。

3.练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例1、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例1、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例1、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例1、2)》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整数乘除法等基本运算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含字母的式子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新的知识有较强的接受能力。

但是,由于字母表示数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可能会有抵触情绪,认为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渐接受并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含字母的式子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

2.难点:学生能够进行含字母的式子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字母表示数的定义、方法以及含字母的式子的计算方法。

2.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字母表示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关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含字母的式子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字母表示数,并计算含字母的式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练习的式子,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加深对字母表示数和含字母的式子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 练习1》教学设计

《 练习1》教学设计

《练习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构思文章内容、组织文章结构、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等。

教学重点:1. 如何构思文章内容;2. 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3.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2. 如何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或者给学生展示一幅图片来引入本节课的写作主题,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大自然美景的图片,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展开自由写作。

二、讲解写作技巧1. 构思文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列出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等方法来构思文章内容,确保思路清晰明了。

2. 组织文章结构: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文章结构,如记叙文的起承转合、议论文的提出论证反驳总结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组织方式。

3. 语言表达:通过举例分析、模仿写作等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让他们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写作主题,互相交流不同的观点和构思。

2.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题目进行写作练习,督促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

四、展示成果在写作练习结束后,可以邀请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写作技巧。

五、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强调写作的重要性以及不断练习的必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时多读多写,积累写作经验。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能够在写作方面有所提高,掌握基础的写作技巧,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愿大家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写越好!。

2024年小学语文《练习1》说课稿

2024年小学语文《练习1》说课稿

2024年小学语文《练习1》说课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小学的XX老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说课稿。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练习1》,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是《练习1》,是语文学科的一份小学教材。

儿童在小学一年级学习语文,是从刚刚开始接触语言文字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社会环境还不熟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累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会认识和书写汉字:“我、是、小、学、生”;2. 学会读、写和认读字母“a”、“i”;3. 学会朗读句子:“我是小学生。

”;4.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我、是、小、学、生;2. 教学读音和认读字母“a”和“i”,并灵活运用;3. 教学句子“我是小学生”的朗读和拼读。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活动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的示范,详细讲解汉字的书写顺序和正确读音,引导学生进行模仿;3. 训练练习(15分钟):教师通过练习册上的活动,让学生进行书写汉字和字母的练习,并进行互相检查和讨论;4.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和趣味活动,巩固学生对汉字和字母的学习,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课堂教学非常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书写汉字和字母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还不够充分,需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练习1》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

《练习1》教学设计(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

个 锅 里 炒 仨 豆 , 蹦 出 两 个 剩 ( )
个 .
4 学 会 请 别 人 帮 忙 , 理 使 用 弟 弟 见 了抱 它 , 鼠 见 了逃 跑 。 猫 ) . 合 老 (
刀 上 有 一 点 , 点 刀就 快 。 有

老牛 不露 头 。
只黑狗 , 叫不吼 。( ) 不 默
3课  ̄- - ,。 j
( ) : _ 更 有 趣 的— — ( 1 师 来 一则 出 田上 一棵 小草 , 狗 守得 牢 牢 。 小
因 为 自大 一 点 , 得 人 人 讨 厌 。 惹
( ) 臭

趣 味小 练 习 ( 用 ) 选

3用 钢 笔 描 红 一 段 话 , 意 整 示 ) . 注
一( ( ( Nhomakorabea口咬 掉 牛 尾 巴 。
【 学流程 】 教
( 师 : 一 想 : 几 个 字 谜 的 2) 想 这
二 小二 小 , 上 长草 。 头

【 学内容 】 教 语 文 与生活 、 读与欣 赏 。 诵

创作 又有 什么规 律 呢?
( 交 流 , 结 : 是 一 半 描 写 3) 小 都

1引 进 竞 争 机 制 , 猜 -- 。 . 抢 7谜
四 边 四 张 口 , 间 一 只 狗 。 器 ) 字 谜 ,也 知 道 了 字 谜 创 作 的 几 种 常 中 (

【 计 意 图 : 者 的 目的 不 是 培 设 编
而是 在 编 谜 、 谜 的 猜 位 王 先 生 , 位 白先 生 , 一 坐在 见 的 主 要 规 律 ,其 实 编 字 谜 方 法 还 养 出编 谜 高 手 , 有 很 多 种 。那 我 们 想 不 想 尝 试 自 己 过 程 中 了 解 到 汉 字 的 妙 处 , 学 习 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7《练习一》教学设计2 (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7《练习一》教学设计2 (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7《练习一》教学设计2 (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7《练习一》》是对之前学习的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综合运用和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对不同情境下的计算和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可能会对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通过对不同情境下的计算和问题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能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对不同情境下的计算和问题解决,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黑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计算商品的折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计算和解决。

如:一件商品原价为100元,打八折后售价是多少?一件商品原价为60%,现价是48元,求现价是原价的多少折?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义马市XX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4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第1_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义马市XX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4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第1_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练习课(第1~2课时)▶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50~51“练习九”中第5、6、7、8、10、11、12、14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3.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展示、相互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数学之美,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对乘法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厘清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比一比,感知乘法的简便性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我们请两个同学上台比赛,一个同学写加法算式,一个同学写乘法算式,其他同学当评委。

师出题:3个2相加。

【学情预设】两人旗鼓相当,速度差不多。

再出题:4个6相加。

【学情预设】写乘法算式的同学先写完。

师:评委们,你们说谁快些,为什么?提问写加法算式的同学:你的速度慢,输了,你服气吗?(不服)那么大家选择写加法算式还是乘法算式呢?【学情预设】学生大多数会选择写乘法算式。

再出题:15个7相加。

【学情预设】这时明显是写乘法算式的同学更快一些。

师:通过刚才的比赛,大家有什么发现?师小结:当相同加数的个数少时,我们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所用时间差不多,可是一旦我们遇到相同加数个数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更简便,只用写两个数字,而加法算式,有几个加数就要写几个数字。

因此,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复习相关的旧知识,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较简便。

二、指导练习1.完成教科书P50“练习九”第10题。

【学情预设】一开始学生都会写出:2+2+2+2=2×4;5+5+5+5+5=5×5。

然后还有少数学生会说3+2+1+3可以看成3个3相加,可以写成3×3;4+4+4-3也可以写成3×3,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接着可以提问:剩下的算式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不能)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这些算式改写成含有乘法的算式,如3+3+3+2=3×3+2;8+8+2+5=8×2+7或8×3-1。

小学语文一年级《练习》教案(1)

小学语文一年级《练习》教案(1)

教师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 有效传递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课堂氛围营造
评估本节课的课堂氛围是否积极、活 跃,学生是否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学习。
教学方法有效性
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 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
教学不足与改进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不足之处,思考改 进的方法和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 效果。
04
学生反馈如何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课 堂和教学内容的看法,是否有任
何困惑或不解。
改进措施
调整教学目标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目标,使之更符合学生 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增强课堂互动
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 课堂氛围。
ABCD
优化教学方法
尝试新的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 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作业完成情况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能够 积极回答问题,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小组讨 论。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和质量,了解学生 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学习进步
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比较学生不同时间段的表现,评估学 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是否能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 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提高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 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 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情 感体验和语言运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例1、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例1、2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云县忙怀乡京剑希望小学杨开荣2017年4月12日教学内容:教材60页《最大公因数》例1、例2教材分析:教材直接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出8和12的因数,再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在练习1、2中引出了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方法并会运用。

学情分析:本册一单元,学生已经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用乘法算式、集合等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

因此用列举法找最大公因数没有困难。

而利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学生不易发现这两个数具有这些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互质数的概念。

2、初步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4、感受数学价值并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探究新知(一)创设学习活动,初步感受新知1、请学号是8的因数的同学起立并报出自己的学号。

请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起立并报出自己的学号。

2、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3、为什么学号是1,2,4的同学会起立两次呢?(二)在小组活动中,建立概念1、①想一想,把刚才的数学游戏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②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例1找出8和12的因数及有哪些共同的因数,能用图集表示吗?3、展示汇报学习活动成果。

① 8的因数: 1,2,4,812的因数:1,2,3,4,6,12② 8的因数 12的因数③ 8的因数 12的因数4、这三种表示方法,你能看懂吗?课后请你选择一种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好吗?5、针对③追问:两个集合圈套在一起了,1,2,4写在了重合的部分这是表示什么意思呢?6、小结:就像同学们所说的1,2,4既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那我们就把它们叫作8和12的公因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第1-2课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第1-2课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第1-2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练习课》主要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

本节课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加减法运算、认识数字0-10以及它们的大小比较。

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对数字0-10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运算速度慢、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加深对数字0-10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字大小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速度和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数字0-10的认识及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算速度慢、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

2.运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运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物、图片等教学道具。

2.设计有趣的游戏,制作游戏道具。

3.分组安排,确保学生能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

4.准备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加减法运算和数字大小比较。

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解题思路。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2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备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2页)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一》教学设计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

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

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一)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2017-2018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练习一
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13820000
计数单位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2017-2018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一单元 江山如此多娇 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_第一单元 江山如此多娇 练习1

练习1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即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其中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

学习目标1.学习“拟人”的手法,并加以运用。

2.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积累词汇。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当小导游。

5.学写毛笔字。

学习重点学习“拟人”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学习难点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当小导游。

教学建议1.语文与生活。

本题旨在训练学生感受“拟人”手法的生动有趣,尝试将笔下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喜怒哀乐,将事物写活。

这道综合题有几项要求:(1)感知拟人句的生动有趣。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题,了解爸爸给陆小英的习作提出的建议是什么,然后读读、说说两句话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哪句话更生动有趣。

由此让学生感受到“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使“小溪”有了人的愉快情感和行为动作,从而将“小溪”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眼前,生动而有趣味。

还可以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让句子同样变得生动有趣,如:小溪追逐着、嬉戏着,向远方奔去。

(2)比较感悟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

三组句子中,都是后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比较,读一读,再讨论交流,感悟拟人手法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体验。

第一组:第二句中“风儿”说起了笑话,“乐得小草前仰后合”,将风与小草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和动作。

第二组:第二句中“日记本”是“好朋友”,“向她倾诉自己的心声”,让人感受到“我”多么喜欢写日记,日记与“我”多么亲密。

第三组:第二句中啄木鸟用“镊子”——“尖尖的嘴”取出大叔肚里的虫子,符合森林医生的形象。

“大树开心地笑了”,这全是啄木鸟医生的功劳哇!(3)运用迁移,练习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东西(玩具、储蓄罐、小书柜……)或看到的事物(车辆、花、草……),将它们写活,跟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与它们“交朋友”,与它们说说“悄悄话”,猜猜它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1》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

学生再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
表,熟记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示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每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不能描,不能有复笔,要使铅笔的笔锋在字的点画中间运行;要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

注意保持本面的整洁。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强调临写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写,写完后认真对照,看临写是否准确、到位。

注意保持本面整洁。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示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展示部分学生制的表格,肯定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矫正训练。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①加标点
2.复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使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②分角色朗读)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这四句话是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他俩一个提问,另一个作出相应的回答。

想一想,要想问得清楚该怎么读,要想答得明白,又该怎么读,然后与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1.投影本节课所学的三道题内容。

2.启发思考讨论:这三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发挥
自己精心制作的课程表的作用?
3.指名说,相互补充。

4.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

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第三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教师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生答:笑声、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这些声响混在一起,真像一阵又一阵的响雷从头上滚过,就叫做“欢声雷动”。

人们的心情怎样?(生答:人们聚在一起,大声地欢呼着,笑得嘴巴合不拢,眼里流下了泪)这就叫“欣喜若狂”。

为了庆祝申奥的成功,人们纵情地欢呼,不停地挥动手中的彩旗,情不自禁地边唱歌边跳起舞,这就叫——(生:载歌载舞)这一天,北京城没有夜晚,所有的灯都亮着,绚丽的烟花在空中不停地绽放,这就叫——(生:灯火辉煌)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听一听吗?
2.映示古诗《村居》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
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①田野风光②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第一句诗。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理解第二句诗。

8.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第四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说话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

我家住在环城花园2号楼305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

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布厂的工人。

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然后推荐同学向全班进行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