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合集下载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何建立完善的农村产权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本文将从农村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政策实践和问题分析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农村产权制度的建议。

一、农村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1.产权理论产权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对一种物质或者非物质财产享有的权力和权利。

产权制度是权力分配的规则和基本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因此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是一个理论上的必然,也是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一项核心任务。

2.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产权制度之上的经济体制,它强调对资源和经济利益的竞争和保护,以及对市场数据的敏锐度和反应速度。

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主流的经济体制,因此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从而形成对农村经济利益的保护和激励,实现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3.城乡一体化理论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利益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可以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完善农村政策和法律,提高农村住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建立健全的农村产权制度将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政策实践为了解决农村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在2007年启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和农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农村土地被视为最重要的财产,因此土地权利的明确化和保护成为了改革的核心。

2018年,政府开始启动农村承包地约定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三、问题分析1.土地权属问题在土地制度改革中,土地权属问题是个关键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集体土地权属问题非常复杂。

解决土地权属问题至关重要,否则无法保证农民的权利和利益。

2.土地承包制度农村土地是承包制度,这一制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但同时,土地承包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土地权属、土地用途限制等问题。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读后感中国的农业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的刚萌芽的文明遗址上种植的各种作物,到今天的科技化与传统种植模式共存的农业,农业在中国一直占据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

即使今天农业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仍然是最基础的产业。

更为重要的是农业产业背后的农村发展情况,农民的生活条件,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轻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在中国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下,伴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以及体制变化,中国的三农问题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

制度是左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从制度创新人手,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阶段和加人的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确立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是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政府应当成为主导力量,寄希望于农村自发的制度创新是不现实的。

因为农村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的发育等,单纯靠农村自身力量推动不可能成功,只有政府力量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营造一个全社会的公民和法人单位发展机会均等的社会环境,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目前改革的发展前景较好。

第一,我国农业发展显著,农业收入大幅增加,粮食总产与农业投入都有大幅增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我国三农问题矛盾依然,一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差距在不断扩大,而是农业产业结构失衡,三是农业要素流失,包括土地用途不合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失,四是转化落后,我国现在的农业的产品大多是土地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对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制约。

第一,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解决基本公共权益的均等化问题,而财产权益的城乡不平等问题是靠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来解决。

农村产权制度与农村户籍制度,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制度有关,具有相当复杂性,涉及农村土地产权、农民宅基地与住房产权,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与其他资产等产权问题。

公共权益的供给制度则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有关,这一制度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的特性,而且带有明显的地方化供给特点。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解读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解读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解读首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政策目标是明确农村土地的权属关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益保护机制。

根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暂行办法》等政策,各地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明确农民对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

同时,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管,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

其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政策措施是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形成大规模经营、高效生产的农业经营体系。

同时,推动股份合作制,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分享发展成果。

第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政策措施还涉及到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政府加大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农村土地规划管理,推动农村土地利用集约化、高效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整治和修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政策措施还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机制的完善。

政府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促进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规范化,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收益。

同时,加强农民权益保护,完善农民土地流转的合同制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最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政策还包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

政府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同时,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培育和支持,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相关政策旨在明确农村土地权属关系,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各地政府应积极研究创新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政策的落地实施,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3.18•【字号】宁委发[2014]26号•【施行日期】2014.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宁委发〔2014〕26号2014年3月18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形成工农互惠、城乡互动、产城融合、和谐发展的工作新格局,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1.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下的区长负责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全市341万亩耕地保护红线。

优化落实现代农业区域规划布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40万亩,保证口粮自给率不低于40%。

全面开展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创建,积极推进规模化、园区化永久性菜地建设。

加快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提升畜牧业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无害化水平;大力推进鱼塘标准化改造,加快建设渔业健康养殖基地,确保肉、蛋、奶、水产品稳定增长。

完善粮食收储供应保障体系,落实粮食、食用油等储备计划,强化与粮食主产区的产销合作关系,保障市场有效供应。

2.多渠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类统计、建档立卡,建立示范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名录制度。

引导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入符合条件的合作社,扩大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可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量化到社员。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分区域制定流转最低指导价,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俗理解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通俗理解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进行的改革。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受到侵蚀,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因此,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势在必行。

改革的目标是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

改革过程中,需要明确农村集体产权的归属,完善各项权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财产权利和保障。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这一改革是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顶层设计,也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

改革旨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十大要点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十大要点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十大要点主要内容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要点内容如下: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3、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

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实施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

4、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5、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

创建优质农产品(13.94,0.10,0.72%)和食品品牌。

6、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步伐,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浅谈新时期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浅谈新时期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管理观察 >>270浅谈新时期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訾鸿雁内蒙古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街道办事处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土地以资源、财富的双重身份在生活、经济与社会中占据中心位置,暴露出当下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缺陷,改革农村产权制度迫在眉睫。

鉴于此,本文简单分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特征,并探究其深化措施,为农村资源的市场配置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条件。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特征;改革措施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迫在眉睫、关乎农村切身利益、关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

分析当下农村产权制度的困境和改革的必要性,明确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出路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特征(一)改革成效初显。

借助农村改革契机,各地区出台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改革范围也从局部试验阶段转向全面推进阶段,成效已经显现,不仅基本摸清农村集体资产的情况,探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界定以及有效设置股权的办法,还明确类型不同的社员的产权关系,量化成员产权份额,将共同共有转变为按份共有,奠定农民合法行使权利的坚实产权基础。

(二)多项改革联动。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并非孤立存在,因为土地资源与农村其他集体财产是维持村庄管理、为农民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保障的物质基础,绝大多数地区特别是那些改革比较成功的地区都在同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其他相关改革。

并且越来越多的地区认识到多项改革联动的重要性,不仅实施股改,还同步实施村镇管理体制、户籍管理制度、农房改造聚集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等配套改革。

(三)需求基础坚实。

政府和村集体、农民其实都有股改需求,大多数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都遇到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瓶颈。

因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出资主体虚伪,极易引发内部人控制问题,利益也受到权力的侵蚀。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不断改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一项必要的任务。

产权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因此,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推动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一、产权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其现实意义日益彰显。

首先,改革能够推动农村重要要素资源流动和市场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

改革后的产权制度能够推动这些资源的流通,释放农民的生产力。

其次,产权制度的改革能够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效益。

产权制度机制的改革可以提高企业效率、促进市场竞争,从而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效益。

例如,改革后的农村合作社,将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更好地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这将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福利水平。

最后,产权制度改革还能够促进城乡融合和农村现代化。

在改革后的社会环境中,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城乡之间的差距将逐渐缩小。

同时,改革后的产权制度也将使农村更加现代化,有助于推进农村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

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方向: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将有助于农民资产增值和农业生产发展。

该市场应该具有灵活、开放、透明的特点。

其次,需要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农村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土地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制度。

第三,需要加强对林、草、水、矿等资源的产权保护。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这些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属必要。

因此,一方面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市场交易制度,促进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框架和措施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框架和措施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框架和措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为了有效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框架和采取相应措施。

本文将从政策框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政策框架方面1.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鼓励农民在土地流转、承包期限等方面灵活操作,增加农民收入。

注重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和保障制度,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

加强农村产权保护和资金扶持,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渠道。

2.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制定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明确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统筹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和有机衔接。

3.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和培训,促进农民工平等就业、平等劳动报酬、平等社会保障,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建立健全国内务工人员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升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条件和环境。

二、产业发展方面1.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准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2.培育乡村产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经济。

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村企业发展,提供财税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引导农民转变经营思路,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

修建农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村能源供给保障。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大意义探讨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大意义探讨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大意义探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为了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

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将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进行探讨。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较短、无法流转、抵押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限制了农民土地流转的发展。

通过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可以激发土地资源的活力,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农民土地的承包经营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到农村经济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改革集体产权制度,可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通过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可以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这些都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差距越来越受到关注。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通过改革集体产权制度,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和整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实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有机衔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还可以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减少城乡居民之间的福利差距,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政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乡村振兴政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保障 农民合法权益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解决农民融资难题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 农业组织化程度
加强监督与评估工作
建立健全监督 机制,对改革 过程进行全程 监督,确保改 革措施的落实。
定期开展评估 工作,对改革 效果进行科学 评估,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 措施加以改进。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 现与国有土地同等权利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促进土地要素流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征地范围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保障农民住 房财产权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
改革背景:农村集 体资产产权不清、 权责不明,制约了 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 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权利 义务和法律责任。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监督机制,确保 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完善产权交易平台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促进产权流转市场化 完善产权交易法律法规,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提供融资支持 加强产权交易平台的监管,防范交易风险
鼓励社会资本通 过多种方式参与 农村产权制度改 革
引导社会资本投 资农业、农村产 业,促进农业现 代化和农村经济 发展
建立健全社会资 本参与农村产权 制度改革的政策 和制度保障
发挥政府引导作 用,为社会资本 参与农村产权制 度改革创造良好 环境
改革成效的评估
农业产值增长: 农村产权制度 改革促进了农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

三农发展政策解读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政策背景 (3)1.2 政策目标 (3)第二章农业现代化 (4)2.1 精准农业发展战略 (4)2.1.1 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2.1.2 推广精准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

(4)2.1.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4)2.1.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4)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4)2.2.1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4)2.2.2 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抗病抗逆能力。

(4)2.2.3 发展生物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4)2.2.4 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4)2.3 农业产业升级与优化 (4)2.3.1 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2.3.2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4)2.3.3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2.3.4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农业差异化发展。

(4)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3.1 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5)3.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5)3.3 农村能源与信息化建设 (5)第四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6)4.1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 (6)4.1.1 土地确权 (6)4.1.2 土地流转 (6)4.2 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6)4.2.1 土地整治 (6)4.2.2 节约集约利用 (7)4.3 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建设 (7)4.3.1 土地市场体系构建 (7)4.3.2 土地市场政策支持 (7)第五章农村金融创新 (7)5.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7)5.1.1 优化农村金融机构布局 (7)5.1.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8)5.1.3 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8)5.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8)5.2.1 农村信贷产品创新 (8)5.2.3 农村金融科技应用 (8)5.2.4 农村金融与其他领域融合 (8)5.3 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 (8)5.3.1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8)5.3.2 加强农村金融风险防范 (9)5.3.3 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9)第六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9)6.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9)6.1.1 制度目标 (9)6.1.2 制度内容 (9)6.1.3 制度实施 (9)6.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9)6.2.1 制度目标 (10)6.2.2 制度内容 (10)6.2.3 制度实施 (10)6.3 农村社会救助与福利制度 (10)6.3.1 制度目标 (10)6.3.2 制度内容 (10)6.3.3 制度实施 (10)第七章农村扶贫开发 (11)7.1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1)7.1.1 交通基础设施 (11)7.1.2 水利基础设施 (11)7.1.3 能源基础设施 (11)7.2 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 (11)7.2.1 产业扶贫 (11)7.2.2 就业扶贫 (11)7.3 教育扶贫与卫生健康扶贫 (12)7.3.1 教育扶贫 (12)7.3.2 卫生健康扶贫 (12)第八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12)8.1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2)8.1.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2)8.1.2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12)8.1.3 保护农村生物多样性 (12)8.1.4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意识 (12)8.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13)8.2.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3)8.2.2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13)8.2.3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13)8.2.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3)8.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广 (13)8.3.1 循环农业模式 (13)8.3.3 生态观光农业模式 (13)8.3.4 精准农业模式 (13)第九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2 村民自治与民主管理 (14)9.3 农村风廉政建设 (14)第十章政策实施与保障措施 (15)10.1 政策宣传与培训 (15)10.2 政策监督与评估 (15)10.3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15)10.4 政策协调与协同推进 (15)第一章引言1.1 政策背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12.26•【文号】•【施行日期】2016.12.26•【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体制改革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16年12月26日)为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现就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大意义(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

农村集体经济是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

适应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要求,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构建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形成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引领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大举措。

农村集体资产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

这三类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主要财产,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趋势,分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已有部署抓好集体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健全集体公益设施等非经营性资产统一运行管护机制的基础上,针对一些地方集体经营性资产归属不明、经营收益不清、分配不公开、成员的集体收益分配权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着力推进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于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让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及其政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及其政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及其政策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乡差距也越发明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乡一体化也成为国家关注和支持的重点。

本文将从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城乡一体化的难点等方面进行简单探讨。

一、城乡一体化的趋势首先,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在于城市和农村的互融。

随着城市的膨胀和农业的现代化,城市和农村不再是相对孤立的两个领域,城市与农村在资源、市场、人力资本等各方面可以相互支持和互动,不断形成新的发展壮大动力。

同时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也在于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公平和谐发展,解决城市集中推动,农村供给压力大等问题。

其次,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也在于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共同进步。

城市和农村在性质上不同,但城市和农村也有相同点,如发展的目标、需要的支撑、经济、社会、资源等方面互相影响和共同合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合作是未来中国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路径之一。

现在,中国在聚焦城市发展的同时,开始更关注农村和城市的协同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分析与观察需要更切实的探讨。

二、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城乡一体化是中国长期以来制定和实施的发展政策,因此也产生了大量的相关政策和规定,旨在实现城乡统一规划、有机协调和均衡发展。

政策一:城市与农村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中央省市制定城市与农村改革与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各地区、各部门实施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效果。

规划此外应包括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的战略安排、城市综合发展的宏观布局和区域经济合作。

政策二:城市与农村土地规划和利用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的结构与空间布局是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

应通过城乡土地利用统一规划和调整、土地托管、集中和统一用地、公共资源共建等方式,促进城市和农村土地利用合理分配,撬动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提高土地效益。

政策三:公共服务方面电力网联网和智能化建设、中小学师资和设施保障等公共服务将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建设,加速提高农村居民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拉近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农村产权制度是指对农村土地、房屋、林木、水域等自然资源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所有制性资产的权利归属、流转、保障和处置等制度。

建立统一健全的农村产权制度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然而,由于历史、政治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农村产权制度始终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完善农村产权制度,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加强产权意识,确立权利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产权制度首先需要加强农民的产权意识,强化权利保障机制。

对于农民来说,产权保护是其生计稳定的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保障。

因此,政府应该大力宣传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农民产权保护意识。

同时,为了确保农民产权得到有效保障,应该建立健全的产权保护机制,包括完备的法律法规系统、健全的产权监管机制、科学的权利保障措施及产权侵权追究机制等,从而增强农民保护产权的意识和能力。

二、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流转目前,土地流转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交易环节繁琐等问题,这导致农民流转土地意愿较低,流转效率不高。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强土地流转市场的建设和监管。

首先,完善土地交易信息平台,加强土地交易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其次,建立有效的土地权属登记和土地流转登记机制,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秩序;再次,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依法打击不合规行为,维护土地流转市场秩序。

这些措施将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城乡一体化。

三、推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归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明暗两个产权、流转困难、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打通集体土地流转通道。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后的管理,确保土地权属清清楚楚,形成完整、明晰、公开、合法的土地流转市场,让土地流转更加顺畅。

同时,建立集体土地章程、规划管理制度等,帮助集体经济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四、加强林果权属改革,促进农产品增产增效林木、果树等资产在农村产权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些资产的权属归属问题也一直存在,无法实现有效流转,难以促进农产品增产增效。

乡村振兴的政策解读与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的政策解读与实施路径

乡村振兴的政策解读与实施路径乡村振兴是指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素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政策解读和实施路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乡村振兴的问题。

一、政策解读乡村振兴的政策解读首先包括对政策目标的理解。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这意味着政府将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会发展,以此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和共同繁荣。

其次,政策解读还涉及到具体政策的分析。

乡村振兴政策中包括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是为了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例如土地流转、产权保护、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等。

另外,政策解读还需要对政策的重点和关键环节进行理解。

乡村振兴的政策重点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

其中,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社会进步的重点在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改善农村环境等。

二、实施路径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需要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政府应该制定具体措施,支持乡村产业发展,鼓励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此外,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电商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投资乡村产业,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水平。

此外,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也为农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村互联网建设的支持,推动乡村电商和信息化发展。

再次,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深度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深度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深度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发展差距日益突出。

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施深度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城乡价值融合,助力实现“同城同品质”和“城乡一体化”目标。

二、政策措施1. 优化城乡公共服务功能布局: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服务差距。

2. 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农村产业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3. 建设农村现代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通信、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农村生活环境。

4. 增加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减少农民贫困风险。

5.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土地产权稳定,促进农村土地有效流转。

三、实施路径1. 政策整合与创新:制定综合性城乡发展政策,整合各相关政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创新政策工具,为深度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 资金投入与使用效益提升:增加投入农村发展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有效利用,并注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等具有可持续性的项目。

3. 聚焦重点区域与行业:根据城乡发展现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行业,优先推动这些区域和行业的发展,形成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和行业发展。

4. 富民与惠民政策落地: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重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

5. 加强监测与评估: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及时纠正问题,为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四、总结与展望深度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中国农村和城市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将按照本方案所提出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差距逐渐凸显,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人口外流、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振兴的瓶颈。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战略,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助力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是指城市与乡村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一种模式。

城乡融合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助于激发农村地区的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中国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产权制度、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资源的平衡配置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资源的平衡配置。

一方面,城市的产业和人才可以向农村地区输出,带动农村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空间资源等也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支撑。

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村缺乏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便利条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发农村活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农村改革,只有通过农村改革才能激发农村的活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的举措,包括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推进新型农村社会治理等,着力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

农村土地的流转和使用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流转、经营的政策,鼓励农村土地经营者进行规模化经营和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思路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思路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思路作者:王建明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3期王建明摘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释放农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产权更加明晰,产权流转更加顺畅。

本文从农村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农民收入增加、城乡一体化发展等角度分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进一步探究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关键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意义思路一、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一)有助于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村产权归属更加明晰,三权分置更加科学合理,产权可实现自由转让,农村生产力被解放,活力被激发,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农村生产力的解放,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在内的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二)有助于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要素体系,资源要素无法流向农业和农村,农村生产要素的活力无法释放,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消除了农村生产要素间自由流动的障碍,激发了农村市场的活力,以土地为核心的要素实现了自由流动,推动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三)有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可实现产权间的自由转让,农民以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分红成为现实,推动了农村资产向资本的转化,激发了农民参与农村市场活动的积极性,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提高了规模农业发展程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民除了获得转让权益外,还通过外出经商或打工获得更多财产性收益。

(四)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可进一步释放农村活力,推动农村市场与城镇市场有效衔接,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冲破了城乡间要素交流的障碍,进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交流,加快了城中村建设步伐,城乡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农业部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解读

农业部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解读

农业部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解读随着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部在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权益的保障。

本文将对农业部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进行解读,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背景及意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始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关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这一改革的背景是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以及农村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

传统的农村产权制度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态和市场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改革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在于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通过改革,可以使农村土地等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同时,改革还有助于解决农民土地承包期限问题,保障农民的权益。

因此,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被视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农业部的政策措施1. 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土地产权改革涉及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

农业部通过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确权登记颁证等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

目前,农业部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入股合作社,推动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农业部旨在提高农村组织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强乡村合作社建设等。

3. 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

农业部通过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推动农产品的优质化、品牌化和标准化。

这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解读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影响农业部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村发展的动力,靠改革唤醒。

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不但可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更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今年2月,《XX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

其中土地确权、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产权流转交易、农村资源资产资本化实现形式等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切身利益的热点改革,备受关注。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带来财产性收入
农民最关心的承包地、宅基地如何带来更多的财产性收入问题,是这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

市农牧局负责人介绍,为真正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用、使用、收益、流转和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权能,我市将以确权、确地为主导,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指导意见》指出:土地确权,以二轮土地延包为基础,对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全面实施确权登记颁证;林地确权,按照依法、自愿、
有偿原则流转的林地,经流入林地的经营主体申请,给予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宅基地确权,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建立完善不动产登记机构,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让村民变身“股东”
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途径,是热点,也是难点。

实践证明,对原村(社区)集体资产的产权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进行股份制改革,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行使对原村级集体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有利于进一步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维护农民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增加农民收入,对保持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市农牧局负责人介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是让农民拥有更完整的财产权利,从而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我市将选择一批试点社区(村)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划定纳入改革的农村集体资产范围,合理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科学设置集体资产股份,规范股权管理,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治理结构。

同时,积极探索土地入股、劳力进社、统一经营、利益共享的机制,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整村集中长期流转,使农户获得土地租金收入、合作社经营
分红、劳动力工资等多重收入。

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促进农村产权规范流转
长期以来,农村产权交易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主要以农户自发流转交易为主,流转双方没有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履行必要的手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

导致双方的权、责、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市委农办负责人介绍,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的最大好处,就是交易程序实行阳光操作,防止少数人说了算,确保农村产权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同时,通过平台交易取得《产权交易鉴证书》,还可以享受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扶持政策。

《指导意见》指出:整合现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林权管理中心和林业产权交易所等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构的职能,统一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

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服务范围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新型农村社区房屋和农村集体房屋所有权(租赁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及农村产权的融资担保、咨询服务、其他依法可以交易的涉及农村集体和农业生产领域的相关产权等方面。

凡是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限制的法人和自然人
均可进入市场参与流转交易。

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和金融服务: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机制和金融服务,稳妥开展“两权一房”抵押贷款试点,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城镇化的现实需要,有利于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增强农村土地资源效能。

通过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农村金融注入新活力,对于提高农民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导意见》指出,探索建立农村资产资源评估机构,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价格评估体系和评估机制,科学确定农村产权实有价值,为交易变现、作价入股、抵押担保提供依据。

结合我市开展的农村“两权一房”(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村社区房屋)抵(质)押贷款工作,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平台作用,切实解决产权抵押贷款中的抵押品处置难问题,为农村产权顺利实现抵押贷款提供支持。

创新资源资产资本化实现形式:“唤醒”农村沉睡资产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

加快农村资源和农民资产的资本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破解当前农村发展难题的战略性举措。

《指导意见》提供了三条基本路径。

一是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村承包的土地由资源变资产,再通过交易、投资,变资产为资本。

二是创新农业组织方式,探索“农业合作联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的联合,促进农村承包土地以出租、入股、转让等形式流转,实现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转化。

三是鼓励农村资产资源所有权人利用各类资产,与市场主体合资办企业,实现由资产到资本的直接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