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植物群落动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裸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地形—水侵蚀、风侵蚀、重力侵蚀、火山爆发等 气候—风、蒸发、干燥、雪、雹、闪电、洪水等 动物牧食—飞蝗暴灾、牧场家畜饲养过渡等。 人类活动—开沟挖渠、修筑水库、草原开垦、矿山
开发等 。
2020/9/19
15
裸地植物群落发生发育过程:
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映-稳定
裸底阶段
森林阶段
沉水植物阶段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
2020/9/19
23
三 按演替主导成因划分:
1 内因演替(autogenic succession)
由内因主导的演替过程。内因包括物种的迁移 扩散能力、存在迁移扩散现象等。
群落内的生物的生命活动改变了其生活环境, 被改变后的生境又反作用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 进,使演替不断向前发展。
2 外因演替(allogenic succession)
外因包括自然干扰、环境变化和人类破坏。
2020/9/19
24
四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划分:
1 世纪演替
延续时间相当长久,一般以地质年代计算。常伴随气候的 历史变迁或地貌的大规模改造而发生(冰川)。
2 长期演替
延续达几十年,有时达几百年,云杉林被采伐后的恢复演 替可作为长期演替的实例。
2020/9/19
19
二 按植物生活的基质性质划分 :
(1)水生演替(hydrorarch succession) 演替开始于水环境中,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
(如淡水湖中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2)旱生演替(xerarch succession) 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上开始。(如裸露的岩石
2020/9/19
9
2020/9/19
10
3. 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群落内的物种在其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 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 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当密度增加时,种 群内部的关系紧张,而且竞争能力强的种群得以充 分发展,而竞争能力弱的种群则逐步缩小自己的地 盘(生态位收缩),甚至被排挤到群落之外。
沉水植物阶段-最早出现的是轮藻属植物,之后,金鱼藻、 眼子菜、黑藻等陆续出现,并加速了湖底的抬高作用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随着湖底抬高,莲、睡莲等陆续出现 挺水植物阶段-芦苇、香蒲、泽泻等陆续取代了浮叶根生植
物,并进一步抬高湖底,甚至形成浮岛; 湿生植物阶段- 森林群落阶段-
2020/9/19
22
群落演替的实例—从湖泊演替为森林
灌木逐渐增加,形成灌木群落,动物逐渐增多 乔木阶段-阳性乔木最先出现,并不断排挤低矮灌木,数量
在增多,逐渐形成森林,同时动物越加丰富。
2020/9/19
21
群落演替的实例—从湖泊演替为森林
一个湖泊经历一系列演替后,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群落:
裸底阶段-最早出现的是浮游生物,它们死亡后能形成湖底 有机质,逐渐积累后,其他生物就陆续出现了。
Leabharlann Baidu
2020/9/19
11
4.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群落之外的环境因 素是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气候决定着群落的外貌和分布, 也影响到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
气候变化是演替的诱发因素。地表形态(地貌)的改变会使 水分、热量等生态因子重新分配,转过来又影响到群落本身。
土壤的理化性质的改变势必影响土壤生物的生活,导致土 壤群落内部物种关系的重新调整。
第九章 植物群落动态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群落动态类型与分析(动态类型,群落 波动,群落演替及其成因)
第二节 群落演替类型 第三节 群落演替学说(单元顶极学说,多元顶
极学说,顶极格式学说) 第四节 城市植被的变化
2020/9/19
1
第九章 植物群落动态
第一节 群落动态类型与分析
一 群落动态类型:
天--蒸腾及光合作用,动物的昼夜活动
2020/9/19
7
2.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 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 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 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 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
2020/9/19
8
由于群落中植物种群特别是优势种的发育而 导致群落内光照、温度、水分状况的改变,也可 为演替创造条件。
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 替的外部因素。
2020/9/19
12
5. 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因子。
人类社会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对自 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 作用。
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使生物群 落改变面貌。
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 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蹄进行。人甚至 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 控制之下。
2020/9/19
13
第二节 群落演替类型
一 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
(1) 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
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 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 演替。
1 发育初期—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是此阶段的主要 标志。动荡是该时期的总的特征。表现为物种组成结构 不稳定,各种植物个体数量变化很大;物理结构不稳定, 植物层次分化不明显;群落环境特点不明显。
2 发育盛期—建群种确立优势地位,物种组成基本稳 定,各物种组分能良好的生长发育;群落结构基本定型, 层次分化良好;群落的外貌与季相变化及群落环境都具 有典型特点。
一个群落向顶极群落演替的过程,就是植物群落对 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过程,同时也是群落对生境的改良 过程。
顶级群落对资源的利用率最高,生态功能最强大。
2020/9/19
26
一 单元顶极学说(monoclimax theory )
该理论在20世纪初就已基本形成,它的首创人是
英国学者 H.C.Cowle和美国生态学家F.E Clements (1916)
群落波动多数是由于它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不规 则变动引起的,其特点是①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 定性、②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③变化的可 逆性。
在波动过程中,群落的生产量、各成分的数量比 例、群落的外貌与结构、优势种的重要值以及物质 和能量的平衡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020/9/19
3
群落波动原因: 1 环境条件的变化—
2020/9/19
18
3 发育末期—群落内郁闭度增加,通透性降低, 温湿度改变,枯枝落叶加厚,影响土壤温度和腐殖 质的形成,土壤质地发生变化。
群落对内部环境的改变,渐渐对自身不利(出 现缺口),这就为新物种的迁入和定居创造了有利 条件。
群落物种成分又开始发生变化,原有群落的结 构和环境特点逐渐减弱,这就孕育着下一个群落发 展的初期。直到下一个群落发展到盛期,这一群落 的特点才会完全消失。
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2020/9/19
20
群落演替的实例 —从裸岩演替到森林
从裸岩到森林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演替阶段:
地衣阶段-是演替的先锋群落,持续时间最长; 苔藓阶段-干旱时休眠,条件适宜时生长,有利于土壤的形
成和积累; 草本植物阶段-多为矮小耐寒种类,逐渐增加,小气候形成 灌木阶段-阳性灌木最早出现,与高草形成高草灌木群落。
➢ 稳定— 一个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以上各环 节后,群落在种类组成、结构、外貌与群落环境等方 面都会暂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阶段,在一定时空尺度 上表现和保持该群落类型所独有的群落特征。
2020/9/19
17
植物群落发育阶段:
群落的发育是指从群落形成开始到被另一个群落替 代的过程,大致分为发育初期、盛期和末期三阶段。
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如何,植被总是 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极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生境 适合于更多的生物生存。旱生的生境逐渐变得中生一些, 而水生的生境逐渐变得干燥一些。
按 照
年--植物生长及动物活动的季节性变化
时 间
数年-植物生产力变化及生物种群的波动
尺 度
十年~百年-群落演替
划
分 百年~千年-长期气候变化导致生物地带界限的
的
动 态
移动
类 型
数千年以上-地质尺度的群落演替
2020/9/19
2
二 群落波动及其成因:
群落波动(fluctuation)是指短期内群落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涉及新物种的侵入,是围绕着一个平均 数的上下波动,是可逆的变化过程。
在同一个气候区内,群落演替只能形成一个顶 极群落,该顶极群落的特征,完全是由当地的气候 因素决定的,因此又叫“气候顶极”。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内,所有的演替系列最 终都将趋向一个顶极群落,而这个区域最终也将被 一种单一的植物群落所覆盖。
2020/9/19
27
该理论指出,演替就是在地表上同一地段顺序地分布着 各种不同植物群落的时间过程。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 定居、群聚、竞争、反映、稳定6个阶段。到达稳定阶段 的植被,就是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植被。
例如,在云杉林采伐后的林间空旷地段,首先出 现的是喜光草本植物。但当喜光的阔叶树种定居 下来并在草本层以上形成郁闭树冠时,喜光草本 便被耐阴草本所取代。以后当云杉伸于群落上层 并郁闭时,原来发育很好的喜光阔叶树种便不能 更新。这样,随着群落内光照由强到弱及温度变 化由不稳定到较稳定,依次发生了喜光草本植物 阶段、阔叶树种阶段和云杉阶段的更替过程,也 就是演替的过程。
➢ 物种迁移 —植物个体或繁殖体的转移扩散,是群落动 态的根本原因和首要条件。有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两种形
式,植物主要以被动形式扩散,风力是主要动力,其次还 有流水、动物和人类活动。
➢ 定居—包括发芽、生长、繁殖三个过程,是物种扩散成
功的标志。
➢群聚—进入群落的植物种类和个体数量不断增加,群落
密度加大,群落外貌由稀疏到郁闭,个体平均生活空间不 断缩小,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越加突出。
从最早定居的先锋植物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演替过程, 最终成为一个稳定群落。
发生在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模式
一年生 杂草
多年生 杂草
灌木
早期演替 晚期演替
树木
树木
2020/9/19
5
1.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普遍而经常地发生, 任何一块地段,都有可能接受这些扩散来的繁殖 体。繁殖体到达一个新环境时,植物的定居过程 就开始了。定居包括发芽、生长、繁殖三个方面。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
2020/9/19
6
对动物来说,植物群落成为它们取食、营巢、 繁殖的场所。当然,不同动物对这种场所的需求 是不同的。当植物群落环境变得不适宜它们生存 的时候,它们便迁移出去另找新的合适生境,与 此同时,又会有一些动物从别的群落迁来找新栖 居地。
因此,每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 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 使得整个生物群落内部的动物和植物又以新的联 系方式统一起来。
多雨年份与少雨年份,突发性灾害、地面水文状 况的年度变化等; 2 生物本身的特点—
种子产量的波动(大小年)、动物种群的周期性 变化、病虫害的爆发等; 3 人类活动的影响—
放牧强度的变化、林木采伐的年度变化等。
2020/9/19
4
三 群落演替及成因: 一定地域内植物群落发生变化,被其他植物群落所替
代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succession)。
3 快速演替
延续几年或十几年。草原弃耕地的恢复演替可以作为快速 演替的例子,但要以撂荒面积不大和种子传播来源就近为条 件;不然弃耕地的恢复过程就可能延续达几十年。
2020/9/19
25
第三节 群落演替顶极学说
随着演替过程的进行,植物群落不断发育成熟,最 终达到结构稳定、物种丰富、物种关系和谐的阶段,此 时的群落叫顶极群落(climax population)。
2020/9/19
16
➢ 竞争— 随着物种和个体数量的增加,个体之间对光 照、空间、营养等生态资源出现竞争排斥。
➢ 反映—竞争中获得优势的物种往往是那些生态幅宽、 繁殖力强的类型。竞争成功者在群落中立足和发展; 失败者则生长受到抑制,个体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在成功者之间,分摊资源,各自占有独特的生态位, 使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
(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
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 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 演替。
2020/9/19
14
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系列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叫次生演替。
没有植物生长的地面叫裸地(芜原)。裸地的 特点是环境条件极端化,或干燥或潮湿。
开发等 。
2020/9/19
15
裸地植物群落发生发育过程:
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映-稳定
裸底阶段
森林阶段
沉水植物阶段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
2020/9/19
23
三 按演替主导成因划分:
1 内因演替(autogenic succession)
由内因主导的演替过程。内因包括物种的迁移 扩散能力、存在迁移扩散现象等。
群落内的生物的生命活动改变了其生活环境, 被改变后的生境又反作用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 进,使演替不断向前发展。
2 外因演替(allogenic succession)
外因包括自然干扰、环境变化和人类破坏。
2020/9/19
24
四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划分:
1 世纪演替
延续时间相当长久,一般以地质年代计算。常伴随气候的 历史变迁或地貌的大规模改造而发生(冰川)。
2 长期演替
延续达几十年,有时达几百年,云杉林被采伐后的恢复演 替可作为长期演替的实例。
2020/9/19
19
二 按植物生活的基质性质划分 :
(1)水生演替(hydrorarch succession) 演替开始于水环境中,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
(如淡水湖中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2)旱生演替(xerarch succession) 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上开始。(如裸露的岩石
2020/9/19
9
2020/9/19
10
3. 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群落内的物种在其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 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 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当密度增加时,种 群内部的关系紧张,而且竞争能力强的种群得以充 分发展,而竞争能力弱的种群则逐步缩小自己的地 盘(生态位收缩),甚至被排挤到群落之外。
沉水植物阶段-最早出现的是轮藻属植物,之后,金鱼藻、 眼子菜、黑藻等陆续出现,并加速了湖底的抬高作用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随着湖底抬高,莲、睡莲等陆续出现 挺水植物阶段-芦苇、香蒲、泽泻等陆续取代了浮叶根生植
物,并进一步抬高湖底,甚至形成浮岛; 湿生植物阶段- 森林群落阶段-
2020/9/19
22
群落演替的实例—从湖泊演替为森林
灌木逐渐增加,形成灌木群落,动物逐渐增多 乔木阶段-阳性乔木最先出现,并不断排挤低矮灌木,数量
在增多,逐渐形成森林,同时动物越加丰富。
2020/9/19
21
群落演替的实例—从湖泊演替为森林
一个湖泊经历一系列演替后,可以演变为一个森林群落:
裸底阶段-最早出现的是浮游生物,它们死亡后能形成湖底 有机质,逐渐积累后,其他生物就陆续出现了。
Leabharlann Baidu
2020/9/19
11
4.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群落之外的环境因 素是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气候决定着群落的外貌和分布, 也影响到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
气候变化是演替的诱发因素。地表形态(地貌)的改变会使 水分、热量等生态因子重新分配,转过来又影响到群落本身。
土壤的理化性质的改变势必影响土壤生物的生活,导致土 壤群落内部物种关系的重新调整。
第九章 植物群落动态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群落动态类型与分析(动态类型,群落 波动,群落演替及其成因)
第二节 群落演替类型 第三节 群落演替学说(单元顶极学说,多元顶
极学说,顶极格式学说) 第四节 城市植被的变化
2020/9/19
1
第九章 植物群落动态
第一节 群落动态类型与分析
一 群落动态类型:
天--蒸腾及光合作用,动物的昼夜活动
2020/9/19
7
2.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 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 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 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 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
2020/9/19
8
由于群落中植物种群特别是优势种的发育而 导致群落内光照、温度、水分状况的改变,也可 为演替创造条件。
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 替的外部因素。
2020/9/19
12
5. 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因子。
人类社会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对自 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 作用。
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使生物群 落改变面貌。
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 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蹄进行。人甚至 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 控制之下。
2020/9/19
13
第二节 群落演替类型
一 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
(1) 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
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 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 演替。
1 发育初期—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是此阶段的主要 标志。动荡是该时期的总的特征。表现为物种组成结构 不稳定,各种植物个体数量变化很大;物理结构不稳定, 植物层次分化不明显;群落环境特点不明显。
2 发育盛期—建群种确立优势地位,物种组成基本稳 定,各物种组分能良好的生长发育;群落结构基本定型, 层次分化良好;群落的外貌与季相变化及群落环境都具 有典型特点。
一个群落向顶极群落演替的过程,就是植物群落对 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过程,同时也是群落对生境的改良 过程。
顶级群落对资源的利用率最高,生态功能最强大。
2020/9/19
26
一 单元顶极学说(monoclimax theory )
该理论在20世纪初就已基本形成,它的首创人是
英国学者 H.C.Cowle和美国生态学家F.E Clements (1916)
群落波动多数是由于它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不规 则变动引起的,其特点是①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 定性、②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③变化的可 逆性。
在波动过程中,群落的生产量、各成分的数量比 例、群落的外貌与结构、优势种的重要值以及物质 和能量的平衡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020/9/19
3
群落波动原因: 1 环境条件的变化—
2020/9/19
18
3 发育末期—群落内郁闭度增加,通透性降低, 温湿度改变,枯枝落叶加厚,影响土壤温度和腐殖 质的形成,土壤质地发生变化。
群落对内部环境的改变,渐渐对自身不利(出 现缺口),这就为新物种的迁入和定居创造了有利 条件。
群落物种成分又开始发生变化,原有群落的结 构和环境特点逐渐减弱,这就孕育着下一个群落发 展的初期。直到下一个群落发展到盛期,这一群落 的特点才会完全消失。
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2020/9/19
20
群落演替的实例 —从裸岩演替到森林
从裸岩到森林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演替阶段:
地衣阶段-是演替的先锋群落,持续时间最长; 苔藓阶段-干旱时休眠,条件适宜时生长,有利于土壤的形
成和积累; 草本植物阶段-多为矮小耐寒种类,逐渐增加,小气候形成 灌木阶段-阳性灌木最早出现,与高草形成高草灌木群落。
➢ 稳定— 一个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以上各环 节后,群落在种类组成、结构、外貌与群落环境等方 面都会暂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阶段,在一定时空尺度 上表现和保持该群落类型所独有的群落特征。
2020/9/19
17
植物群落发育阶段:
群落的发育是指从群落形成开始到被另一个群落替 代的过程,大致分为发育初期、盛期和末期三阶段。
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如何,植被总是 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极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生境 适合于更多的生物生存。旱生的生境逐渐变得中生一些, 而水生的生境逐渐变得干燥一些。
按 照
年--植物生长及动物活动的季节性变化
时 间
数年-植物生产力变化及生物种群的波动
尺 度
十年~百年-群落演替
划
分 百年~千年-长期气候变化导致生物地带界限的
的
动 态
移动
类 型
数千年以上-地质尺度的群落演替
2020/9/19
2
二 群落波动及其成因:
群落波动(fluctuation)是指短期内群落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涉及新物种的侵入,是围绕着一个平均 数的上下波动,是可逆的变化过程。
在同一个气候区内,群落演替只能形成一个顶 极群落,该顶极群落的特征,完全是由当地的气候 因素决定的,因此又叫“气候顶极”。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内,所有的演替系列最 终都将趋向一个顶极群落,而这个区域最终也将被 一种单一的植物群落所覆盖。
2020/9/19
27
该理论指出,演替就是在地表上同一地段顺序地分布着 各种不同植物群落的时间过程。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 定居、群聚、竞争、反映、稳定6个阶段。到达稳定阶段 的植被,就是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植被。
例如,在云杉林采伐后的林间空旷地段,首先出 现的是喜光草本植物。但当喜光的阔叶树种定居 下来并在草本层以上形成郁闭树冠时,喜光草本 便被耐阴草本所取代。以后当云杉伸于群落上层 并郁闭时,原来发育很好的喜光阔叶树种便不能 更新。这样,随着群落内光照由强到弱及温度变 化由不稳定到较稳定,依次发生了喜光草本植物 阶段、阔叶树种阶段和云杉阶段的更替过程,也 就是演替的过程。
➢ 物种迁移 —植物个体或繁殖体的转移扩散,是群落动 态的根本原因和首要条件。有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两种形
式,植物主要以被动形式扩散,风力是主要动力,其次还 有流水、动物和人类活动。
➢ 定居—包括发芽、生长、繁殖三个过程,是物种扩散成
功的标志。
➢群聚—进入群落的植物种类和个体数量不断增加,群落
密度加大,群落外貌由稀疏到郁闭,个体平均生活空间不 断缩小,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越加突出。
从最早定居的先锋植物开始,经过一系列的演替过程, 最终成为一个稳定群落。
发生在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模式
一年生 杂草
多年生 杂草
灌木
早期演替 晚期演替
树木
树木
2020/9/19
5
1.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普遍而经常地发生, 任何一块地段,都有可能接受这些扩散来的繁殖 体。繁殖体到达一个新环境时,植物的定居过程 就开始了。定居包括发芽、生长、繁殖三个方面。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
2020/9/19
6
对动物来说,植物群落成为它们取食、营巢、 繁殖的场所。当然,不同动物对这种场所的需求 是不同的。当植物群落环境变得不适宜它们生存 的时候,它们便迁移出去另找新的合适生境,与 此同时,又会有一些动物从别的群落迁来找新栖 居地。
因此,每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 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 使得整个生物群落内部的动物和植物又以新的联 系方式统一起来。
多雨年份与少雨年份,突发性灾害、地面水文状 况的年度变化等; 2 生物本身的特点—
种子产量的波动(大小年)、动物种群的周期性 变化、病虫害的爆发等; 3 人类活动的影响—
放牧强度的变化、林木采伐的年度变化等。
2020/9/19
4
三 群落演替及成因: 一定地域内植物群落发生变化,被其他植物群落所替
代的过程,称为群落演替(succession)。
3 快速演替
延续几年或十几年。草原弃耕地的恢复演替可以作为快速 演替的例子,但要以撂荒面积不大和种子传播来源就近为条 件;不然弃耕地的恢复过程就可能延续达几十年。
2020/9/19
25
第三节 群落演替顶极学说
随着演替过程的进行,植物群落不断发育成熟,最 终达到结构稳定、物种丰富、物种关系和谐的阶段,此 时的群落叫顶极群落(climax population)。
2020/9/19
16
➢ 竞争— 随着物种和个体数量的增加,个体之间对光 照、空间、营养等生态资源出现竞争排斥。
➢ 反映—竞争中获得优势的物种往往是那些生态幅宽、 繁殖力强的类型。竞争成功者在群落中立足和发展; 失败者则生长受到抑制,个体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在成功者之间,分摊资源,各自占有独特的生态位, 使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
(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
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 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 演替。
2020/9/19
14
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系列演替,称为原生演替。 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叫次生演替。
没有植物生长的地面叫裸地(芜原)。裸地的 特点是环境条件极端化,或干燥或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