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里院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调查报告

青岛里院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调查报告
青岛里院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调查报告

青岛里院历史文化建筑保护调研报告

摘要: 青岛里院传统民居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建筑风格,见证了青岛的百年历史,是青岛老城区城市肌理重要的组成元素,但是现在它却面临着种种生存危机,大部分因年久失修而破乱不堪,或者在旧城改造中被大批拆除,这个体现着青岛特色历史文化的身影正在我们眼前慢慢消逝。

随着城市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里院居住环境已经不能适应人们心里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里院形成原因,重点研究其空间特征,建筑的细部及里院文化。通过对里院的调研,发现期中的问题,以劈柴院的改造为实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并指出不足。提出青岛里院建筑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青岛里院保护方法厨房空间改造

一、绪论

1.1 研究论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

青岛被德国在不同时期侵占,并为其制订了相应的城市规划,使得整个城市统一而有序,青岛也因保留大量的历史建筑而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而期中住房的一种主要的形式就是里院。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改造,老的生活设施已经不再适应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拆除,大部分老街区也被取代,青岛里院这种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近代居住建筑,在慢慢消失,里院建筑的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对里院加以改造和保护,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

1.2 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计划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青岛特色历史性建筑——里院,里院的建筑形式与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州的骑楼等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因地制宜形成的独特居民形式,但里院是以街区的形式存在和出现的。

本文以街区的角度来剖析里院的由来、分析其形态特征,重点研究其空间特征、建筑的细部特征及里院文化来阐述里院保护的必要性。

研究计划:

(1)了解里院历史、文化背景及保护价值

(2)调查里院的建筑特征及现状并提出问题

(3)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实例研究并提出解决里院问题的改进方法

(4)总结该课程的收获与感悟

1.3研究方法

(1)资料调查法(2)实地考察

(3)发放问卷(4)统计问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4相关概念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是:法定保护的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

历史性建筑:

历史性建筑就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性,有内部功能空间,历史建筑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保护建筑,也包含有一定历史文化遗产的大量性、一般化建筑遗产。阐述了历史性建筑的3个重要价值:一是,和历史相联系的教育价值;二是,和艺术史相联系的艺术价值;三是,和本地区域特色。

里院:

里院是青岛地域性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青岛里院大多是二到三层的木头结构房子围城的一种院落,后期也有四到五层的砖混结构,基本都是直排竖分的西式商住一体楼房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围合式平房相结合的产物,分为“口、日、凸、目、回”五种类型。目前里院保存最多、较完整的区域集中在四方路、平度路、芝罘路、黄岛路周边。

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原则及更新措施:

原则:原真性、可读性、可持续性。

更新措施:

(1)保存——保持原样,以求如实反映历史进程;

(2)保护——保护建筑的原有风貌,并在保护历史街区风貌完整性基础上改善生活条件;

(3)整伤——强制性改正的部分;

(4)暂留——暂时维持现状,待条件成熟后拆除,改建;

(5)更新——对影响传统风貌较大的建筑采用拆除、更新的措施。

二、青岛里院建筑形成与发展

2.1 青岛近代城市形成的历史

德国占领青岛期间,1900年和1910年在青岛制订了两次城市规划

到1914年,青岛已经形成了“红色的瓦屋顶,黄色的拉毛墙,老虎窗以及粗犷的石材基”的近代城市风貌,完成了“城市道路,城市分区,给排水系统,公共建筑等”的近代城市规划的实施,从上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中山路两侧的里院已经初具规模。

日本第一次在1914年-1922年占领青岛,在城市建设中只是延续了德国人的城市规划。在恢复青岛经济的同时,又在德国人的规划框架上完成了一些城市建设。

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在1922年12月19日,接管青岛,成立交澳督办公署,从建筑内容到市政设施都处于战后恢复期。

日本在1937年再次占领青岛,并编制了《母市规划》,但没有实施。

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时期,青岛城市处于停滞状态,亦没有制定新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仅限于恢复因战事毁坏的部分。

1.2影响里院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青岛地理位置因素,青岛地处山东半岛南部,德占时期的城区规划和市区建筑充分利用了青岛市的丘陵地形,灵活处理,尤其是老城区,很容易能看到这些特点,在里院建筑中也有体现,如,广兴里利用地形特点采用错层的方式,很好的处理了道路和建筑的关系。

(2)青岛气候因素,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不仅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里院建筑其布局也受到青岛气候环境的影响,如:里院主方向一般朝南,北侧一般只开设小窗,这样里院内部院子就可以在冬季避免西北风的寒冷气流,夏季可以接受南向从海上吹来的凉风。

(3)青岛作为丘陵城市其山体主要是由花岗岩构成,且石料丰富,质感优

美,里院建筑中大量运用花岗岩作为建筑的材料,墙体基础和墙面装饰都可见到。

(4)人口增长因素:德国占领青岛后,采取了土地实行买断和村庄迁移政策。1900年的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实行欧华分区,华人不得在欧人区居住。由于城市的建设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青岛市人口迅速增加,到1902年,市区华人已经多达1.4万人,里院最初的建设是为了安置搬迁村庄居民所建,但由于华人数量的增多,贸易的发展,里院初具形式。

在日本和国民政府的统治下,人口都大幅度的增加,1948年突破100万大关,这段时间人口数量激增,但里院的建设却很少,居住环境变得恶劣,紧凑的里院居住模式成为必然。

1.3里院形成的建筑文化背景

青岛在近代时期相继被德国和日本侵占,德国统治者带来了欧洲的建筑风格,而日本在这一时期正处于“西化”的过程中,因此西方建筑文化对青岛里院建筑的影响非常大,在梨园的建筑风格和整体布局中都有所体现。

在这一时期,西方的建筑思潮主要有: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和花园城市,里院建筑街区的布局和外立面的西方风格都是在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

1.4里院的历史文化意义

里院是青岛近代殖民时期的深深的烙印,是青岛最普通市民的主要居住形式,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青岛人安居乐业的精神家园。里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仅在建筑、文化、艺术科学、社会、精神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在经济、旅游等方面也蕴含着潜在的价值。青岛旧城中,里院仍然占据了大部分区域。不同家庭的人,在里院结成了一个非常紧密的团体。里院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同时,广泛分布的里院住宅构成了青岛旧城区的城市肌理,它的每个细节都展示了青岛历史悠久的城市特色和市民的生活状态其外部建筑形态和内在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从美学价值,还是历史价值上都是青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里院特有的方格网状肌理构成了老城区特有的风格面貌,体现了青岛传统建筑的鲜明个性,不仅是城市特色的体现,还极大的丰富了城市景观,因此里院建筑的保护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三、里院的建筑特征及现状

3.1里院的建筑特征

(1)里院的街区特征

德占时期城市道路采用棋盘式布局和自由组团相结合的体系。期间里院街区与柏林街区有着非常大的相似之处。

(2)里院的外部建筑风格

里院建筑临街多为封闭的檐口平行街道的坡屋顶,局部有山墙,多为三段式处理,里面和装饰常采用欧式风格,每个院落一般设几个出入口,出入口的形式多种多样。

(3)里院内部空间特征

一个里院有一个公用的天井,一户到十几户人家共用一套的公共设施,有水龙头、公共厕所、消防水井等。楼房的内侧设外廊,多设置三道四架楼梯,青岛里院住宅是融入东西方建筑特点的简化形式,里院的院落空间交流、交往性比较强,有较多的邻里交往机会;房间朝向各不相同,不分尊卑和主次。

由于里院住宅的租赁,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干扰。户型上多为底层商业网点,直接对外开门,楼上为居住房间,多为里外屋的套间或单间。(4)里院文化

由于居住空间过小,很多里院居民都把厨房设在了走廊,邻里关系甚是融洽,一家做菜多家品尝,由于里院沿街是封闭的,所以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邻里们时常在院内交流,相互帮助、互敬互爱,形成了里院特有的文化氛围。

里院的秩序,是一种城市文明和传统理性的混合产物,它本身就是多元的,它既表现出了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不可抑制的向往,也保留了农业文明的纯粹、简约、实用和单一性。在围合起来的小环境中间,人际关系的融洽和互助,是里院文化最显著的标志。

3.2青岛里院现状

现代青岛的里院由于城市的发展和旧城区被改造过程中被大量的拆除,目前里院保存最多、较完整的区域集中在四方路、平度路、芝罘路、黄岛路周边。3.3青岛里院存在的问题

(1)建筑年久失修,破坏严重;

(2)人口密度大,套间改单间,生活不便,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里院的居民以外来人口为主,由于外来人口流动大,素质参差不齐,里院的环境日益恶化;(3)基础设施损坏严重,配套不齐全,由于使用的均是公共的水龙头,没有天然气和暖气管道;

(4)卫生条件恶劣,院内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卫生条件令人堪忧,园内杂物到处盾防;

(5)走廊拥挤,厨房东西堆放杂乱,生活环境脏乱差;

(6)里院内违章搭建,高层建筑插件严重,房间面积小,以致居民根据自己的使用要求随意的开门、开窗、改建和加建,内院公共交流空间被不断的侵占。

四、里院保护更新政策和实例研究

4.1相关更新政策研究

(1)青岛四方路里院历史街区景观的物质形态保护策略

(2)里院街区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视觉系统控制设计

在对历史街区远眺景观与街区整体景观视觉控制设计时,首先需要符合人类的视觉审美规律。根据人类的视觉生理特性,当观赏点、观赏距离和观赏景物高度与宽度不同时,远眺景观所带来的视觉审美效果也是有差异的。

4.2劈柴院改造调查

劈柴院由中心的十字街江宁路发展而来,占地面积约1.7公顷,是老青岛商业、餐饮、娱乐高度集中区。

以江宁路10#院为例,原有大光明电影院,四周几家茶楼,园中放置长凳,观众露天看演出,院子可以容纳100多人,。

改造工程拆除结构破损严重的四类建筑和违章建筑后,恢复原来的的庭院空间,在院子中间搭建了一个很大的戏台,用玻璃顶棚覆盖院子,形成半室内空间,做露天曲艺茶花馆使用,可以供居民和游客参观休息。入口北侧将旧建筑空间合并和内部整修后,改造为公共厕所。在戏台的北侧,翻建一个供劈柴院员工用餐的食堂。

这样改造,不仅维持了里院的特色,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工

作环境。

以下是该改造的成果图:

4.3分析总结改造经验

以上改造实例,保存的基础上加以更新,使其既保留了原有的里院特色,又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求。

里院保护改造原则:

1、历史真实性原则,如,上海新天地中,保留原始的建行组,对一些饰面、构建不做任何修补,甚至长出野草的部分干脆不动,以展现历史沧桑。

2、风貌完整性原则,保护好与之相应的生活习俗和社会结构,使其历史风貌得以延续。

3、公众参与性原则,可以发动居民自行修缮房屋,政府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

五、里院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内罗毕宪章》指出:“在保护和修缮的同时,应采取恢复生命力的行动。因此,要保持已有的合适的功能,尤其是商业和手工业,并建立新的。为了是他们能长期存在下去,必须是他们与原有的经济的、社会的、城市的、区域的和国家的物质和文化环境相适应。”

里院建筑更新,应该慎重对待,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焕发新的光彩。

5.1里院建筑保护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建筑体系:

(1)由于整体质量虽然可以,已经能够满足不了现代生活需求的老建筑,在保留它原始风貌的同时应该进行内部改造和设施的更新,如澳门的白马行医院大楼,保留了其外立面对其内部进行更新,在保持平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层高,利用最小的空间布置空调和服务管道,保持老建筑高屋顶、大房间的感觉。(2)由于年久失修,所以应该对里院建筑本身加固,增加承重墙,承担主体结构压力,保护其历史真实性风貌。

(3)对于一些单间的里院,我们应该突破思维定式,从室外走廊入手,进行厨房改造,拓展室内居住面积,方便居民生活,从而,美化环境,达到保护原有风

貌的保护更新理念。

具体方法:把厨房从原本就已经拥挤不堪的的房间内解放出来移到室外。这样既节约了空间又维持了原有的邻里关系。

(4)拆除复建和违章建筑,优化统一建筑外立面

我们将因厨房的外移带来的立面的改变,合理的转换成对立面的在创新与改造。突出的厨房作为一统一的整体,同时拆除违章建筑,着重突出青岛特色,美化市容市貌。

2开敞空间体系

(1)对于那些拆除复建和违章建筑的空间,我们可以用其增加绿化和配套设置。如活动室、小超市等,增加无障碍设计。设置私密程度不同的丰富的室外空间,保留沿街商业,增加里院对外部的吸引力。有经济实力的住户或因工作的变迁大多搬出了这里,留在这里的多是老年人或守着祖辈房子不愿离去的中年人。剩下的居民可通过合作改造扩大自己的居住面积。以前居民在院落中自行搭建的厨房卫生间等,全部拆除,空出的院落改作活动空间和今后停车场用地。

(2)周围新建建筑的高度进行适当控制,不能破坏城市立面的优美性。

5.2里院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模式建议:

(1)以开发商为主导的商业及住宅开发的更新模式

许多位于中心城区的街区具备良好的区位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可以利用其环境优势,进行集中普通商业开发,或者住宅开发,如上海的新天地。

(2)创意产业开发,为里院注入新活力。如上海的田子坊。

(3)原生态保护,将保存良好的里院圈定修复加以保护,设成历史文化保护区,供居民和游客参观浏览,如劈柴院的成功改造。

六、总结:

青岛里院是青岛城市文化,城市肌理,城市生命的一个重要主城元素,具有极其重要的建筑、历史、文化、艺术、社会价值,它存在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

我们应该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现存的历史街道、里院等建筑符号进行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创造清晰的结构和独特的空间环境;同时,对于传统的保护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对特色形式的模仿,而是更深层次地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理念等内在的精神实质。

然而好的政策、保护方法的实行,是需要靠公共一起的努力,从问卷统计结果看一小部分公众没有达到保护里院的认识高度提高,所以提高公众素质,加强保护更新理念灌输的步伐必须稳步进行,不可懈怠。事情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为将来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汪坦、徐飞鹏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2】宋连威:《青岛城市形成》,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年版。

3】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城市规划建筑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汪雪,董世永.重构与复兴:城市历史住区保护的必经之路. 小城镇建设.2007年第8期。

5】崔晓晨,刘宾.青岛老城区里院街区空间解析——基于城市设计基础理论的分析.山东林业科技.2011年第4期.

6】韩勇匡,富春.近代青岛特色民居——里院建筑

7】’王莹,梁雪.青岛里院建筑调研与思考.华中建筑.2011年第3期.

8】王涛.青岛老城区里院式建筑研究.中外建筑.2011年第8期.

9】张慧华.青岛里院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年第11期.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1】《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管理办法》

附件:

青岛里院建筑保护与建设的问卷

您好!我们是青岛理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我想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向您了解一下关于青岛里院现状情况以及您对此方面问题的看法等,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配合。谢谢您的合作!

您的身份

A.青岛市居民

B.游客

您的学历

A.初中及以下

B.高中

C.大专

D.本科及以上

您的年龄

A.25岁以下

B.25-35岁

C.35-55岁

D.55岁以上

1、您对青岛里院的了解程度如何?

A.非常了解

B.一般

C.不了解

2、您觉得这些青岛里院在这个城市中是一道风景还是显得很扎眼呢?

A.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看惯了现代建筑,这些建筑能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B.感觉还好,说不出来其他的感觉,

C.在现代建筑中的确有点格格不入。

D.太扎眼了,完全和现代建筑融合在一起。

4、您觉得青岛里院所遭到的破坏程度大吗?

A.很大,很多游人都不懂保护

B.遭到了一些破坏,但是不大,不过和以前还是有了些区别,

C.没遭到破坏,和以前差不多。

5、您认为政府有必要加强对青岛里院的保护与利用吗?

A.很有必要

B.没有必要

6、你觉得政府对这些青岛里院的态度如何?

A.很保护出台了很多政策。

B.比较保护还是牺牲了一些青岛里院来发展城市,

C.不是很保护,主要精力放在城市发展上了。

D.一点都不保护,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城市发展上了。

7、您认为生活在里院有哪些不便?(可多选)

A.洗漱问题

B.厨房问题

C.邻里问题

D.安全问题

8、近期生活环境有没有得到整治和改善

A、有

B、没有

9、您认为古建保护的意义有哪些?

A.文化传承

B.城市标志

C.旅游资源

D.历史教育

E.其他

F.无

10、您怎么看待青岛里院复建?

A.还原历史意义重大

B.视地方经济而定,量力而行

C.反而破坏原始风貌,不应提倡

11、您认为应该如何从法律角度对青岛里院进行保护?

A.完善现有法律

B.制定青岛里院保护专门法律

C.调整执法方式

12、您希望未来青岛里院保护的工作重点在哪里?

A.完善法律体系

B.增强社会各界保护意识

C.加强古建保护专业人才培养

D.其他

13、您觉得青岛市文化,破坏严重吗?

A.严重

B.不清楚

14、你觉得有必要采取措施保护青岛吗?

A. 很有必要

B.没必要

15、你认为文化的最佳保护途径是?

A.政府建立专门的讲古机构

B.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C.与其他文化融合

D.改革其内容和形式

青岛市十大标志性建筑

青岛新闻网8月6日讯由青岛市政府主办的新中国成立60年“青岛市十大标志性建筑”评选活动,自6月1日启动以来,经过申报、推荐、资格审查和专家委员会初选,经两轮讨论投票后,确定了30个候选建筑项目。 30个候选建筑项目确定 本次评选的新中国成立60年“青岛市十大标志性建筑”是指1949年至2008年底期间,在青岛市域范围内建成的、具有城市发展标志性和社会文化历史意义的优秀建筑。十大标志性建筑评选专家委员会根据评选条件,经两轮讨论投票后确定了以下30个候选建筑项目。 本次评选对候选的30个建筑,按照社会公众投票和专家评选意见各占60%、40%的比例计算得分,前十名将最终获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青岛市十大标志性建筑”称号。 市民可通过4种形式参与评选 纸质选票:8月6日的《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将刊登活动选票,市民按要求填写完整后,在信封正面注明“十大建筑”字样,邮寄至青岛市宁夏路288号一号楼甲,青岛市勘察设计协会收,邮政编码:266071。此外,8月16日我市部分广场将组织集中宣传和投票活动,市民届时也可在活动现场进行投票。 网络投票:市民可登陆组委会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6c1307793.html,进行投票。 手机短信投票:编辑手机短信228+候选建筑物编号,(如为编号01的建筑投票,则编辑22801),移动、联通、电信用户统一发送至106285325。(资费1元/条,不含通信费) 固定电话投票:固定电话可以直接拨打16893265进行投票。(资费1元/条,不含通信费)所有投票方式的截止时间均为2009年8月31日24时(邮寄方式以邮戳为准)。 一等奖42寸液晶电视一台 为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组委会办公室对采取不同投票方式参与的市民均设置奖项:其中一等奖各1名,奖品为42寸液晶电视一台;二等奖各2名,奖品为32寸液晶电视一台。 三等奖各3名,奖品为彩屏手机一部;纪念奖各100名,奖品为精美纪念品一份。最终评选结果,将于国庆节前向社会公布,并举行抽奖活动。青岛市公证处将对社会公众投票统计结果、专家评审结果及抽奖活动进行公证。 30个候选建筑图片及文字介绍(按建筑竣工时间排序) 01青岛市人民会堂02青岛黄海饭店03青岛小鱼山—览潮阁04莱西市月湖公园—揽月楼05青岛行政中心广场建筑群(含市级机关办公楼、五四广场、五月的风)06海尔集团——海尔中心大楼07青岛广播电视塔08青岛海关办公业务大楼09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10佳世客东部购物中心11青岛市博物馆12崂山区政府行政大厦13青岛日报社综合楼14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青岛)15海信大厦 16青岛市图书馆17青岛国际金融中心18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东海路联通大厦19新世界数码港20青岛国际机场航站楼21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办公楼22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23青岛极地海洋世界24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25即墨市服装市场26第29届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27青岛海信广场28青岛火车站29东海路9号30卓亭广场。 青岛市十大标志性建筑候选名单图片简介及入选理由(按建筑竣工时间排序)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

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条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一般包括:(一)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三)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四)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 (五)传统风貌建筑; (六)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七)保护特色鲜明与空间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十二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对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价值、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怀旧】读城——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集锦

【怀旧】读城——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集锦 【怀旧】读城——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集锦建筑,见证着城市的历史;建筑,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建筑,宣示着城市的精神。 当我们看过一座城市的建筑,就能了解她曾经经历过的风雨和沧桑,就能感受从她骨子里流露出的气质和内涵,就能发现在她内心里涌动着的抱负和追求。收藏(44) 送鲜花(20) 回应(5)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 举报榜主:辵大曰文2012-06-15 创建/ 2014-10-13 修改/ 19126人浏览过1 外滩上海黄浦区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外... 人均¥58分享收藏推荐理由: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A001、汇丰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0-12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A002、沙逊大厦/华懋饭店中山东一路20号(南京东路20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A003、中国银行大厦中山东一路23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A004、上海海关大楼中山东一路13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A005、上海总会大楼中山东一路2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A006、汇中饭店中山东

一路19号(南京东路23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A021、亚细亚火油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1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A022、怡和洋行大楼中山东一路27号(北京东路1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A023、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29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F001、百老汇大厦北苏州路2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1F002、俄罗斯领事馆黄浦路20号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2A011、外滩信号台中山东二路1号甲 2A001、法国邮船公司大楼中山东二路9号 2A002、有利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3号 2A003、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6号 2A004、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7号 2A005、华俄道胜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5号 2A006、台湾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6号 2A007、字林西报大楼中山东一路17号 2A008、麦加利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8号 2A009、横滨正金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24号

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卷和答案

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1分)西安市东部有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6000年。这一遗址是()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C.二里头遗址D.安阳殷墟2.(1分)“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A.周王室势力大减B.周朝即将灭亡 C.分封制得到巩固D.周朝政局稳定 3.(1分)人文胜迹满载历史,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漫步在成都平原,我们可以感受到下列哪一人文胜迹的魅力() A.长城B.都江堰C.灵渠D.紫禁城4.(1分)如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郡名建置时代郡治 今甘肃临洮陇西郡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 皇因之 辽东郡古燕置,始皇因之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始皇置今广东广州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消除了地域差异 5.(1分)青岛市某学校组织了“精读一本书”活动。为感悟秦汉

历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阅读() A.B. C.D. 6.(1分)“(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A.西汉B.东汉C.蜀汉D.后汉7.(1分)如图为五禽戏动作图。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袪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 A.张仲景B.华佗C.贾思勰D.祖冲之8.(1分)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珍贵的记忆,是历史伟大的丰碑。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遗产的是()

青岛德式老建筑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

青岛农业大学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青岛德式老建筑的历史与现状的调查 专业班级园林1102 姓名(学号) 实践时间 2014年8月1日至8月11日 2014年 8 月 20 日

一、实践背景 ㈠、调查的背景及意义 这是我来到青岛的第四年,正像许多人所说的“来到青岛是因为海的魅力,离开青岛带走的却是一座城的思念”,这座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已经悄无声息的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青岛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从多个方面展示的富有特性的青岛城市文化特色和历史文脉,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资源优势和财富。青岛德式老建筑是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历史意义上看,德式老建筑是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在对中国殖民侵略中在所建的,历经百年风雨,是历史建筑文物的瑰宝也是城市化的见证,此外,还表现在其建筑自身和城市整体规划的美学意义上。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保护好这批老建筑,不仅关乎青岛市的经济文化利益,更关乎中德友好关系的良好维持。 ㈡.实践时间: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11日。 ㈢.实践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㈣.实践人: ㈤.实践方式:查阅文献、查阅近期杂志、网上查资料、实地考察 二、实践内容 ㈠、研究对象的选择及说明 由于青岛德式老建筑比较多,我选取了5个进行实地详细调查。 1)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 2)青岛迎宾馆,始建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使用。原是胶澳德国总督的官邸,故名之总督官邸。 3)鱼山路5号俾斯麦兵营旧址,德式建筑,建于1903-1905年,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楼。 4)花石楼,位于黄海路18号,是八大关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由于是用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楼。 5)红房子,泛指青岛市广西路与安徽路口3栋相连的红色建筑。 1905年所建的“红房子”是医药商店旧址,又名橡树饭店。

武汉优秀历史建筑

武汉优秀历史建筑 胜像宝塔简介: 胜像宝塔,位于武汉市蛇山西部,1343年由元代威顺王建于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迁至目前位置。塔型属于佛教密宗佛塔。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胜像宝塔建筑概况: 胜像宝塔又称宝像塔,因其色白又称白塔。原在武汉市武昌蛇山西首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桥旁。 1984年迁入黄鹤楼公园西大门人口处内。位于黄鹤楼正前方约159米、白云阁以西433米处,胜像宝塔塔高9.36米,座宽5.68米,采用外石内砖方式砌筑,以石砌为主,内部塔室使用了少量的砖。是黄鹤楼故址建筑群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单体建筑。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胜像宝塔建筑特点: 胜像宝塔的塔体内收外展、遒健自然,整体造型由基座向上逐渐收缩,尺度愈缩愈小,其轮廓线条大体呈三角形,看上去虽然不大,但庄重持稳,具有浓厚的端庄美。塔的外观分作座、瓶、相轮、伞盖、宝顶5部分。宝顶为合金材料制成。 胜像宝塔是西藏佛教密宗的佛塔,也是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最初的塔

型,译名”宰堵波”(梵文Stopa),故又称喇嘛塔。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在元代被尊崇为国教,随着元人政治势力传人内地,这种塔型也传人内地。北京阜城门内的妙应寺塔是元代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密宗佛塔,而胜像宝塔的式样与它基本相同。 胜像宝塔建筑历史: 胜像宝塔修建于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为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建,是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由于它的外形轮廓酷似灯笼,又有三国时诸葛亮在此燃灯为关羽水军导航的传说,曾被误封”孔明灯”的称号。因为该塔分地、水、火、风、空5轮,故也称五轮塔。有时还被称为大菩提佛塔。以上名称和建筑年代,在清嘉庆陈诗等撰《湖北通志》、同治胡凤丹著《黄鹄山志》和《寰宇访碑录》上都有记载。 原址塔周围有护栏,南向曾有一石牌坊,匾额上横书”胜像宝塔”4字,每字径6寸见宽,上款题”威顺王太子建”,下款为”大元至正三年”。按元史列传,威顺王为忽必烈之孙。据载,元世祖原本把鄂(武昌)汉(汉阳)之地封给他的第九子脱欢。因脱欢征南无功,元世祖发誓父子不再相见,把脱欢改封到扬州。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泰定帝铁木耳将鄂汉之地封给了脱欢之子宽彻普化,并授封其为威顺王,镇守武昌。威顺王有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和和尚4子,报恩奴等3人俱死于与徐寿辉的战事中,和尚封义王。匾额题太子而不署名,未知孰为威顺王嫡子,史传及宗室系表俱无明文。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青岛德占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 摘要: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所以青岛是在中国大地上的欧洲特别是德国近代城市规划与建筑风貌的缩影;是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的延续;又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体现。这些建筑使青岛后来的城市建筑发展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岛;德占时期;建筑风格 Abstract:DuringGermanoccupationperiod,theformandstyleofQingda oarchitecturesreflectedtheinfluencesofEuropeanandGer manarchitecturalschoolatthattime.ThereforeQingdaoism iniaturesabouturbanplanningandthearchitecturalstyleo fEuropespeciallytheGermanmoderntimesinChina;iscontin uingaboutthewesternmoderntimesarchitectureinChina;al soismanifestingonacollisionandamalgamationbetweenChi naandtheWestculture.Sincethen,thecity's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ofQingdaohasbeencausedtoinfluenceunderthe westernconstructionculturebythesearchitectures,andth esearchitectureshavebeenimportantmeaningintheChinese moderntimeshistoryofarchitecture.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4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上海外滩---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外滩---优秀历史建筑 1)亚西亚大楼(中山东一路1号) 亚西亚大楼曾被称为“外滩第一楼”,因为当时它确为外滩地区最高的一幢大楼。亚西亚大楼由马海洋行设计,裕昌泰营造厂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七层,竣工于1916年。外观为折衷主义风格,正面为巴洛克式,六、七层有爱奥尼克双柱,整幢建筑平面呈回字形。1939年大楼又加高一层。 主。1913 大楼。 用。亚西亚并分别于年在上海设立 亚西亚之一。 1950此后大 该楼成为 McBainBuilding,AsiaPetroleumCompany 上海总会(中山东一路2号) 当您一走进上海总会,就能看到一条长达34米的酒吧吧台,这条大理石吧台黑白相间,豪华、壮丽。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二楼30 0多平方米的餐厅中竟无一根柱子。 早期的上海总会旧址,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英国式的改进建筑,兴建于1864年。该建筑除保存英国传统建筑风格外,在二楼和三楼还增加了宽敞的长廊式内阳台。1905年总会筹备重建,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塔朗特(T.Tarrant)设计,1909年奠基,由

英商聚兴营造厂施工,1910年竣工启用。新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六层,底楼高26.9米,十分引人注目。外观是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第三、四层中间有爱奥尼式列柱,顶层南北两端有塔楼。墙面装饰和塔楼式样具有巴洛克特征,内装潢由日本设计师参照日本帝国饭店装饰风格完成,有“东洋的伦敦”之称。 上海总会,原来是外国人、达官富商寻欢作乐的场所。当时实行对会员开放,只有外国领事馆人员、工部局﹑巡捕房上层人员以及军官、外商洋行等外籍职员才有资格当会员。即使有中国人,也多为买办之流。太平洋战争期间,上海总会关闭,抗战结束后恢复。1956年,大楼曾交国际海员俱乐部使用,19 71 裕昌泰营 大楼设计采 外墙装饰 1937年 解放后,大楼分别由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上海地质矿产局使用。现 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的办公楼。 原有西文名称:UnionInsuranceCompany,UnionBuilding,TheMercantileBankofIndia,London&China 日清大楼(中山东一路5号)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5月自主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5月自主检测文综历史试题2019.5 24.二里头文化遗址(公元前1800—1600年前后)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这说明二里头文化 A.属于文明时代B.实行分封制度 C.形成早期国家D.属于部落联盟 25.韩愈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其所指的道统是 A.中国的传统文化B.孔孟的仁义道德 C.魏晋玄学风盛行D.隋唐时三教合流 26.宋金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这反映了 A.南宋边境贸易繁荣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 C.官府控制榷场贸易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 27.《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的本质和规律B.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 C.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D.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 28.按照“天朝”的逻辑,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剿夷”不力,之所以“剿夷”不力,是因为“奸臣”的破坏。如果沿海疆臣均同林则徐,如果军机阁辅均同林则徐,中国一定胜利。……按照此忠奸的理论,“天朝”今后的举措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免奸臣,用忠臣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大全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大全 (2011-05-16 06:51:27) 分类:武汉市 标签: 杂谈 江汉关大楼资料图片 历史建筑是城市的年轮、文脉和记忆,是一座城市的“根”,是城市最具内涵和魅力的独特风景。 历史文化名城武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并拥有众多的优秀历史建筑和建筑群。 武汉有着17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乃兵家、商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汉口就享有天下“四大名镇”之首的美誉。汉口开埠前,武汉民居多为传统木结构,青瓦铺顶,外缘砌护砖墙,内分三开间,中为厅堂,两边为厢房,山墙多作封火墙。通常临街而建,前店后宅。在汉水边为防水患,还曾建有大片的吊脚楼。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先后有20个国家在汉设立领事馆。租界设立后,汉口涌现了一批罗马式、哥特式、俄国式和日本式的建筑。20世纪20年代前后,华界仿租界西式建筑在租界外围又兴建了一批石库门式的新式里弄住宅。 武汉市现存优秀历史建筑,主要由1861年汉口开埠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的金融、宗教、外交、民居、工商业等历史老建筑组成,它融西方建筑的古典浪漫主义和民族建筑的含蓄典雅于一体,是武汉市历史文化资源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据统计,武汉市公布保护历史建筑169处。1993年首批公布了102处优秀历史建筑。2005年公布了16处为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2006年公布20处为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2007年公布了16处为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2010年公布了15处为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2012年公布了12处为第六批优秀历史建筑。共有武汉市现有优秀历史建筑151处,其中一级建筑35处,二级建筑116处,分布在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内。 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102处其中24处后来上升为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拆除)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开发

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开发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一个城市的文脉。而能够书写城市名片,荷载城市精神、灵魂和文脉的,正是那些沿着历史轨迹从远处走来,至今依然在老街小巷旁对人们诉说着昔日文化和故事的老建筑。旧日的建筑,却在展示着不旧的精神,同时也在为新的时代精神铺就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但现在的推土机常常不经意地推倒了一栋栋老建筑,似乎没有觉察到,推倒的是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与我们血肉相连的文脉。而每当拆除一座这样的建筑,也就埋葬了一段历史文化,埋葬了一个故事。 现在城市发展中往往有这样的认识误区:第一是认为保护与发展有矛盾,保护就妨碍了发展。其实不然,保护与发展是可以相协调的,而且常常保护也就是发展。第二是认为旧建筑街区改造,只要将再建的新房屋模仿周边原有的风格就可以了。忽略了被拆掉的不仅是建筑本身,而且也拆掉了曾经的历史,掐断了原本应该延续的文脉和故事。第三是把造假古董、重建古迹、迁移古迹也称为“保护”,造出的“古迹”是地道的赝品,而赝品的价值怎能与真迹相提并论。 青岛城市历史虽不及中国大地上许多古都那么久远,但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殖民地城市的代表和范例,却有着其他城市难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青岛城市中开始的东部新区建设,甩开旧城建新城的做法,基本上完整的保存了大部分的老街区。这为今天青岛的城市风貌保护和成为名符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留驻城市的历史根基,居功至伟。也让今天面对这许多的历史遗留建筑,完整的街巷,可以较为平静的谈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与开发的思考。 一、清楚了解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是搞好保护的前提,也是能够认真解读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基础。 在讨论历史文化建筑价值前,首先分析一下什么是历史文化建筑。过去,在探讨老建筑的保护问题时,往往是谈历史优秀建筑或文物建筑,再者是历史建筑,若提出历史文化建筑,或许会被理解为文化类的历史建筑。其实,这里谈的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历史优秀建筑常常是指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技巧精湛或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文物建筑则是已经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建筑;历史建筑是泛指具有一定历史年限的老建筑。而历史文化建筑的定义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特定时期曾经围绕其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代表特定阶层居住或使用过的建筑及街区。这些建筑或街区不一定高大宽敞或设计精湛,但其有一定社会影响,甚至对城市的历史以及城市精神都起到过不可磨灭的作用。如青岛市区中曾经作为中西文化结合的特殊产物“里院”;20世纪初钢筋混凝土技术出现后最早在青岛使用建造的平顶建筑;作为青岛工人运动历史见证的纺织工厂厂房和宿舍;德国人最早规划中曾经作为华欧分界线的中山路、德县路等街道。这些建筑和街道或许并不醒目,但对青岛城市却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如果这些建筑或街道,因为它的平凡,因为它的不高大、不宽敞或不经典,就很快被淘汰或推掉,那推掉的就不仅是简单老楼或老街,而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毁灭了。 谈到这里,或许可以对历史文化建筑有了粗略的了解,也对这些建筑为什么应该保护有了简单的理由。但这并不全面,因为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还有许多。 首先,历史文化建筑不仅是特定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手法的展现,还是对当时建筑技术、建筑艺术的驾驭和理解的体现。 其次,特定时期的建筑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缩影,也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对环境和社会的认知与解读的记录。 第三,那些围绕历史文化建筑本身或周围所发生的人或事,不仅是旧日的故事,更是城市历史的家谱,是城市河流上游潺潺不断的溪水,若轻易推掉则使得城市变成无源的死水。 第四,城市每个阶段都按自己合理的容量发展,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建筑的体量与尺度,以及地下的市政配套能力都已经趋于饱和和稳定,若轻易改变或扩充容量,则将破坏原有的平衡。 第五,城市历史文化建筑,造就了城市特有的风貌和性格特质,展现的不仅是表面的形象,更蕴涵了城市的精、气、神,甚至是城市灵魂的所在。 第六,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考虑,维护历史文化建筑依然存在的物质价值,比推倒重建的投入要少,另外可以减少房屋拆除带来的建筑垃圾,对环境和资源都是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 第一章总则 本章共六条,主要规定了《条例》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基本原则,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资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监督管理体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激励机制; 总则在整个《条例》中起着统领的作用,集中反映了《条例》的立法精神和宗旨,是整个《条例》制度安排的中体现,因此,学习和掌握《条例》,首先应该理解和领会总则的各条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释义] 本条是关于《条例》立法宗旨的规定(一)关于《条例》的立法宗旨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1982年至今(注:2008年),全国共公布了10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8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地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建设量大面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许多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由于对严重影响和破坏历史风貌的行为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有的名镇、名村,从规划手法到建设模式,都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风格,忽视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空间格局、尺度和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等问题,简单生硬地建大广场、修宽马路,严重影响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有的地方不注重真实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拆真建假,大搞“仿古街”等假古董,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却被拆毁,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的历史建筑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随意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使用性质,或者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综合研究

I保护与利用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综合研究 GeneralResearchonShanghaiOutstandingHistoricalArchitectureProtection ■林驹LingJiu朱开宇ZhuKaiyu郭强GuoQiang杨靖YangJing 【摘要】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文章在广泛调研国外相关 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在检测技术、修缮原则、修缮技术、加固技术、耐 久性技术和环境保护六个方面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综合保护。 【关键词】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检测:加固 lAbstract!Tlleprotectionofoutstandinghistoricalarchitectureisacomprehensive subject.Thisarticle,Oilthebasisofawideresearchonrelevantforeignstudyachievement, suggestsprovidingoutstandinghistoricalarchitecturewithcomprehensiveprotectionvia testtechnology,repairprinciple,repairtechnology,reinforcementtechnology,endurance technologyandenvironmentprotection 《Keywordsloutstandinghistoricalarchitecture,repair,test,reinforcement 32住宅科技/2008.06 0前言 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里,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优秀历史建筑 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一些涉及到优秀 历史建筑的城市开发项目中,采取简单的 全部拆光重建的办法,或对优秀历史建筑 进行不恰当的重新包装改建,在建筑材 料、颜色用施工工艺等方面超等方面进行 人为改变,使优秀历史建筑“旧貌换新 颜”,历史信息荡然无存优秀历史建筑作为 历史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是经过上百 年不断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贝,是历代文 人名匠花了毕生的精力进行雕刻并逐步积 累所形成的文化瑰宝,保护优秀历史建筑 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满足 都市人民的情感需要…。然而,优秀历史 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是 经过上百年不断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宝贝, 是历代文人名匠花了毕生的精力进行雕刻 并逐步积累所形成的文化瑰宝,保护优秀 历史建筑将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 利于满足都市人民的情感需要。 1989年以来,上海市人民政府先后 公布了4批共632处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 单。同时,明确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 护,正式公布并编制了中心城区12片共 27km2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以及 32片共14km2的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虽 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斐然 的成绩,从最近十几年来的实践中先后 和荷兰合作完成徐汇区46街坊的规划和岳 阳路200弄历史住宅建筑的保护再利用的 试点。原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进行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文字号】建规[2012]195号 【发布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 【发布日期】2012.11.16 【实施日期】2012.11.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的通知 (建规〔2012〕195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文物局,直辖市建委(规划局、规划委)、文物局: 为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更好的指导保护工作开展,我们组织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给我们。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 2012年11月16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青岛——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

地铁接轨梦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现如今,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里,地铁已经成为占用土地和空间最少、运输能量最大、运行速度最快、环境污染最小、乘客最安全舒适的理想交通方式,因此越来越被国际大都市所选用。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内,凡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城市都建有地铁。地铁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们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青岛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齐鲁之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座美丽的“山海城”也将拥有自己的城市地铁。这座地铁的建成将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引导城市轴向发展、形成多中心格局;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城市;促进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它给人们带来的将是快捷、便利、有序的交通和良好的乘车环境,使人们更多地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享受。它将以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解决时间集中、客流量特大城市交通问题的理想方式。它将像奔流在城市地下的动脉,昼夜不息地为城市注入生机与活力,真正成为一个城市实力的象征,拉开城市轨道交通的序幕。人们乘地铁出行,图的是方便与快捷,是生活概念与生活方式的延伸。“上下班乘地铁,周末休闲驾车游 奔走相告,沉浸在城市地铁即将建成的喜悦中。可见,青岛地铁将是一个浓缩艺术的轨道,奔流着人们的梦想;青岛地铁,将成为一个文明的容器,承载起人类的风度与涵养;青岛地铁,将成为一个魔法石,让文化的新贵———地铁文化,变得五彩缤纷。 总之,青岛地铁带给这座城市的变化将涉及各个领域:观念更新、文化多元、生活丰富、经济繁荣……最重要的是地铁将改变人们的“区位”概念,增强人们的时间观念,懂得“距离不是距离,时间才是距离”的生活哲理。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理论与研究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赵勇1 唐渭荣2 龙丽民3 王兆芳3 作者单位: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100835) 2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21) 3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收稿日期:2012-05-03 摘要/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体系 保护规划ABSTRACT/ The domestic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own and village has got fruitful achievements under the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since 1982.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spects of improving conservation system, ascertaining resources, launching salvage conservation, reinforcing management, multidisciplinary participation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etc.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about the conservation and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town and village, conservation system, conservation planning 从1982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2003年建设部(2008年更名为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陆续公布了5批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纵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不少实践问题和认识误区,一些保护概念和保护方法还需要梳理和辨析。1 保护工作回顾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研究和实践的30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 1982~1994年左右。1982年是重要的一年,国家颁布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公布了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文革以后迎来崭新的开始。之后,国务院先后于1986、1994年公布了第二、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又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强调城市规划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改造大规模展开,一批学者针对当时保护与发展出现的矛盾问题,分别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规划结构与旧城更新、传统特点和风貌保护、特色要素和保护范围、保护概念和保护对策[1-4]等问题展开探讨,奠定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基础。1.2 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 1995~2002年左右。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1996年在黄山召开的历史街区保护研讨会和1997年建设部转发的《黄山市屯溪老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地位和保护原则方法;1997年国家又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对16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资助。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江苏、浙江、广州、昆明等地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法规也相继出台。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增至101座,平遥、丽江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于1997年、皖南古村落(宏村、西递)于2000年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四、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1276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在地方政府率先展开,周庄、同里、乌镇等一批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时期,不少学者开展了对历史文化街区概念方法、保护规划、建筑保护更新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特点和保护实践[5-8]的研究,有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研究则集中在聚落景观、价值特色以及保护规划[9-11]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