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合集下载

青岛城市规划(2006-2020)

青岛城市规划(2006-2020)

青岛新城市规划青岛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凝聚了大批城市规划设计师历时5年智慧与心血的青岛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向市民公示。

规划显示,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扩容:七镇及胶南市区纳入新规划本次规划,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

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由中心城区、胶州市的营海等环胶州湾地区,以及滨海公路沿线的胶南城区和琅琊、泊里、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丰城7镇组成,总面积约28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由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区组成,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

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镇,新增面积约87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到2870平方公里。

城市框架: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规划确立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2020年人口1200万 2050年经济达发达国城市水平本次规划勾画出一幅宏大绚丽的未来城市蓝图: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青岛文物保护工程施工方案

青岛文物保护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青岛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

为保护这些文物,提高其保存状况,本次工程旨在对青岛部分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

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文物本体进行加固、修复;对文物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文物展示区域进行改造。

二、工程目标1. 恢复文物原貌,提高文物保存状况;2. 保障文物安全,防止文物进一步损坏;3. 改善文物展示环境,提升游客参观体验;4. 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成立项目组,明确责任分工;(2)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文物现状;(3)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等;(4)办理相关手续,确保施工合法合规。

2. 施工工艺(1)文物本体加固对文物本体进行加固,采用以下方法:① 钢筋混凝土加固:对文物本体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② 钢丝网加固:对文物本体进行加固,提高其抗裂性能;③ 灌浆加固:对文物本体进行加固,提高其密实度。

(2)文物本体修复对文物本体进行修复,采用以下方法:① 清洗:采用无腐蚀性清洗剂,对文物表面进行清洗;② 修补:采用与文物本体材质相同或相似的修补材料,对文物本体进行修补;③ 恢复:采用仿真技术,对文物本体进行恢复。

(3)文物周边环境整治对文物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包括以下内容:① 清理杂物:清除文物周边的杂草、垃圾等杂物;② 绿化:对文物周边进行绿化,美化环境;③ 防护:设置防护设施,防止人为破坏。

(4)文物展示区域改造对文物展示区域进行改造,包括以下内容:① 展示设施:设置展板、展示柜等展示设施;② 照明: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确保文物展示效果;③ 通道:优化通道设计,方便游客参观。

3. 施工进度安排(1)施工前期:1个月;(2)施工阶段:3个月;(3)施工后期:1个月。

四、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修复、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2. 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3.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4.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内容的确定——以观象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内容的确定——以观象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科技风2017年8月下理论研究D01:10.19392/j.c n k i.1671-7341.201716220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内容的确定—以观象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刘彬张善学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00摘要: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建筑被拆除、历史城区高层建筑不断出现等问题以严重影响历史城区的整体风貌。

文章在对观象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街区价值的提炼,从而提出街区除要保护历史建筑外,还应保护街道风貌以及视廊对景等保护内容的确定,确定街区保护内容,以期对普通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有所帮助。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居住型;街区价值;保护内容1街区概念 4.1自然格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是集中体现城市魅力、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

居住型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

2青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自1994年青岛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青岛相继出台了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法规,保护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有效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

但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断受到冲击。

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不完善,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生活的需求。

老建筑被拆除、历史城区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严重影响力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

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日渐重要,并陆续开展了相关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3观象山街区保护研究3.1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青岛一直是在规划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建国后的历版规划也是一脉相承。

历版的城市风貌保护法规、名城保护规划都对青岛南部滨海区域划定了多个历史街区。

早在1990年5月,青岛在国内率先制定的《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城市风貌保护点、保护线、保护区的具体保护控制地带的划定,并划定了七片保护区,观象山住宅区既是七片保护区中之一。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青岛,这座位于山东半岛上的滨海城市,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的百年近代史缩影,青岛见证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如何评价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并如何保护和更新这个文化生态成为首要任务。

青岛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评价。

首先,作为德国殖民地时期的租界城市,青岛保留了许多具有浓厚欧洲风情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瑰宝,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和对外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次,青岛还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诸如崂山、八大关、栈桥等,这些风景名胜都寄托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崂山作为青岛的象征之一,被誉为"青岛的后花园”,融合了道教文化、名人文化等多种元素,使得这座山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胜地。

而八大关和栈桥则成为了见证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地点,保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痕迹。

对于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更新,青岛需要制定长远的规划和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青岛市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修缮历史建筑,确保其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其次,可以引入社会资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历史建筑进行更新改造,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例如,可以在历史建筑内部改建成各种主题的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同时在外部创造宜人的休闲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保护和更新青岛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与文化生态相结合。

文化生态包括了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对于青岛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尤为重要。

青岛可以依托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提供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加强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更新提供支持。

山东-历史文化街区

山东-历史文化街区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又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场所。

为将我国的历史文化名街有选择、有步骤地介绍给国人、展示给世界,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中华文化促进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于2008年7月启动,共有200多条街区报名参评。

评选参照历史要素、文化要素、保存状况、经济文化活力、社会知名度、保护与管理等六大标准。

该活动已于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举办五届。

1、山东省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第一届山东省青岛市八大关山东省青州市昭德古街第四届山东青岛小鱼山文化名人街2、青岛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第一届青岛八大关基本概况:青岛八大关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南部,太平角汇泉岬拱卫左右,湛山、太平山屏列于北部,其主要大路因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故统称为“八大关”,是中外闻名的度假疗养胜地和风景游览区。

八大关建筑最早于20世纪初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以后美、俄、日等国建筑师及中国建筑师陆续设计建造,至20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

形成了300余栋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别墅建筑群。

因而也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形成“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并于2001年6月25日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花石楼▪海水浴场▪山海关路▪元帅楼▪公主楼交通信息:青岛八大关自由行公交指南:乘26,31路,202,206,223,228,231,304,311,312,316,317,321,370,501,604,605路公交车在武胜关路站下车,乘214,219路公交车在“正阳关路”站下车。

是免费开放的。

花石楼需要8.5元钱。

第四届青岛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基本概况: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沿海区域,主要由环绕小鱼山的福山路、鱼山路、大学路和莱阳路4条街道及其周边小巷构成,面积约65公顷。

青岛市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青岛市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青岛市历史城区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石运峰;杨大伟;林琪;周芳;杜聪聪
【期刊名称】《城乡建设》
【年(卷),期】2022()11
【摘要】青岛城市风貌独具特色,拥有山海相拥、城景共融的山水环境,通山达海、灵活多样的整体格局,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景观,风格多样、精致考究的建筑
艺术,锐意进取、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素有“东方瑞士”之称,是闻名遐迩的“黄海明珠”,在我国城市之林中特色鲜明、风采卓然。

1994年,青岛经国务院批准成为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覆盖全市域,核心区域范围约28平方公里历史城区。

【总页数】5页(P37-41)
【作者】石运峰;杨大伟;林琪;周芳;杜聪聪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人大常委会;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青岛市历史城区
保护更新指挥部;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历史城区:从保护居民到被保护——城市文化基因的消亡
2.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传承与保护3.基于旧城更新视角下的山东历史城区保护探究——以青岛市为
例4.历史城区城市陶瓷雕塑设计定位与意义研究——基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
承创新试验区建设5.虚拟现实技术在青岛市历史城区传承保护研究中的应用——
以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岛市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协调发展方案

青岛市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协调发展方案

青岛市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协调发展方案近年来,青岛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着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双重挑战。

如何在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同时,保护好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个青岛市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协调发展的方案,以期为青岛市的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背景青岛市,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而闻名。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面临着被拆除或忽视的风险。

与此同时,城市更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旨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但也给历史文化保护带来了压力。

二、目标为了实现青岛市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我们的目标是:1.保护和传承青岛市的历史文化,确保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2.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3.实现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有机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方案1.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的范围和标准,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同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历史文化保护工作。

2.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对青岛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了解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3.建立历史文化保护的机制和机构设立专门的历史文化保护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保护计划,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加强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监督管理。

4.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有机结合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保护的要求,尽量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城市风貌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5.加强历史文化教育与宣传加大对历史文化教育与宣传的力度,提高居民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氛围。

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1.08•【文号】国函〔2016〕11号•【施行日期】2016.01.0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11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青岛是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青岛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青岛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614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60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要根据青岛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2022年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年 3篇

2022年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年 3篇

2022年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22年3篇◆加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特色的保护保护山、海、岛、城延续___特色《总体规划》提出,在历史文化名城领域,___的保护工作分为市域历史文化与城市风貌特色保护、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和传统风貌保护两大部分,旨在整体保护___山、海、岛、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全面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提高依法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弘扬___的海洋文化特色,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延续___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保护要素方面,深入挖掘___名城的价值与特色基础上,保护整体自然环境、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工业遗产、地下文物埋藏区和大遗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

重视自然环境和山水格局保护保护三山、三水、三湾、一带的整体山水格局,保护与山体、河流、海岸线等自然要素密切相关的古遗址、古村落;系统挖掘和保护沿海分布的明清海防卫所体系、北胶莱运河沿岸宋元金交通贸易遗产廊道。

保护北部大泽山-天柱山山脉、东部崂山山脉、西部小珠山-大珠山-铁橛山山脉;保护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条河流;保护胶州湾群、鳌山湾群、灵山湾群;依法保护七百余公里长的海岸带及海岛资源。

保护市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加强各类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保护515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5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7处。

保护黄岛区琅琊、胶州市里岔-普集、即墨市王村、平度市古岘、莱西市沽河5片地下文物埋藏区。

保护即墨故城-六曲山墓群遗址、琅琊台遗址、三里河遗址、西皇姑庵遗址、赵家庄遗址、东岳石遗址、西沙埠遗址、祓国都城遗址等大遗址。

保护1244株古树名木,继续推动古树名木的普查和名录公布工作。

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居民建筑群,包括___省历史文化名镇金口镇;__历史文化名村雄崖所村;__传统村落雄崖所村、青山村、凤凰村,___省传统村落西寺村、李家周疃村、西三都河村等。

国家文物局关于山东青岛老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复函

国家文物局关于山东青岛老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复函

国家文物局关于山东青岛老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
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复函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24.09.11
•【文号】文物政函〔2024〕1314号
•【施行日期】2024.09.1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山东青岛老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
实施方案的复函
文物政函〔2024〕1314号山东省文物局、青岛市人民政府:
经山东省文物局核报,青岛市人民政府编制的《山东青岛老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收悉。

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
原则同意所报方案。

青岛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及时公布《山东青岛老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创建任务一以贯之落实,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山东省文物局要加强工作协同,切实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并推动有关经验做法复制推广。

方案涉及的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和相关涉建等内容,应按程序报批。

国家文物局将加强检查指导,对创建进展情况适时予以通报。

专此函复。

国家文物局2024年9月11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5.01•【字号】青政发〔2016〕14号•【施行日期】2016.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关于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2016年1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11号,以下简称《批复》),原则同意《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是“十三五”期间我市谋篇开局的科学依据,是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法定蓝图。

为贯彻《批复》要求,依法科学实施《总体规划》,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目标任务。

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围绕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定位,以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为目标,提升、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增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优化配置各类空间资源,构筑“一轴、三城、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保护好自然生态资源,传承历史文脉与风貌特色;增强城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构建城市安全防灾体系;适应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改革创新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推进陆海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将青岛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努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走在全国前列。

青岛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

青岛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

青岛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条例(2022年10月28日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认定第三章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第四章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利用第五章保障与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认定、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历史建筑,是指经依法认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青岛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且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历史建筑分为省级历史建筑、市级历史建筑和县级历史建筑。

本条例所称传统风貌建筑,是指经依法认定公布的具有一定建成历史,对历史地段整体风貌特征的形成具有价值和意义,且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未认定为历史建筑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三条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应当遵循保护优先、分类管理、合理利用、以利用促进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市保护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全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并具体负责省级、市级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区(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区(市)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县级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文化旅游、综合执法、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园林和林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市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专家库,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认定、调整、撤销以及保护利用等提供咨询意见。

专家库由规划、建筑、园林、文物、历史、社会、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六条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保护意识。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总则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总则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总则第 1 条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在中国最早的实践地之一,具有“山、海、岛、城”一体的城市特色,在近代城市建设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第 2 条为进一步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从战略层面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统筹安排保护和建设活动,在历版保护规划基础上,编制新版《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在遵循《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同时,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第 3 条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为青岛市行政区范围,包括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胶州市、即墨市、莱西市和平度市,陆域面积112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240平方公里。

第 4 条本规划期限为2011至2020年。

第一章保护原则和保护目标第 5 条保护原则1.全面保护原则拓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和内涵,强调保护对象类型的全面性。

2.真实保护原则正确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历史文化信息的真实载体。

3.完整保护原则把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所依托的环境作为有机整体予以保护。

4.合理利用、永续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强调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使用、展示、传承和复兴。

第 6 条保护目标整体保护青岛“山、海、岛、城”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全面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提高依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弘扬青岛的海洋文化特色,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延续青岛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第二章名城价值特色与总体保护框架第 7 条名城价值1.古代文明、海上探险的发源地,重要的商贸港2.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3.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工商业城市、海陆交通枢纽城市4.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5.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土地政策、建筑法规在中国的早期实践地6. “海陆交融、继往开来”的多元城市文化第 8 条名城特色1.市域呈现“三山、三水、三湾、一带”的整体自然环境格局;胶州湾区域“两山、一湾、多河”自然格局,是近代青岛城市区域选址的自然基础。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全解

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全解
4、配套各项基础设施
加大对乡村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农村水资源加强管理,增强农民 饮水安全性;提倡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改善农村人 居环境。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村的力度,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实现城乡 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 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 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四、城市发展目标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将青岛建设成为富强、文明、 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建立完善城市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现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 设,提高基本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民群 众就医条件。
积极构筑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调整完善竞技体 育项目布局,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将城镇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范围。建立事业 单位全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生 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加快社会福利和救助事 业发展。
治理和重要区段景观营造,加强企业搬迁后污染土壤清理修复,全面优化人 居环境。
加强资源要素保护,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效保护和控制农业生态 地区,加强海域、岸线、湿地、山体、河流等自然生态地区保护,突出胶州 湾滨海湿地保护,高度重视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加强老工业历史遗产 保护。
五、城乡协调发展
依托济青高速、胶济铁路,形成中心城区-胶州-平度-济南发展轴。重点 发展胶州市、平度市,并与半岛城市群的潍坊、淄博、济南市相协调。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施方案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施方案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施方案一、背景及目标青岛作为中国历史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为了保护青岛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保护和传承青岛的历史文化遗产,净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具体目标如下:1. 保护历史建筑:对青岛的历史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修缮和维护历史建筑的原貌,确保其保存完好。

2.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和改造历史文化街区,保留其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3. 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监督和管理。

4. 弘扬传统文化: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等方式,积极弘扬青岛的传统文化,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二、保护措施1. 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类保护:根据历史建筑的价值和重要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 修缮和保护历史建筑:修复破损的历史建筑,保护其原始结构和装饰,防止其进一步损坏。

3. 改造和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治和改造,修复古街道和建筑,提升其整体形象和品质。

4. 建立保护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保护工作,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管理和监督。

5. 开展文化活动和展览: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向市民宣传青岛的历史文化,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三、实施步骤1. 制定保护规划:制定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和措施。

2. 设立保护基金:设立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用于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工作。

3. 开展修缮工程: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开展历史建筑的修缮工程,保护其原貌和历史价值。

4. 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治和改造,修复古街道和建筑,提升其整体形象和品质。

5. 成立保护管理机构:成立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保护工作,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管理和监督。

6. 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利用文化活动和展览等方式,向市民宣传青岛的历史文化,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2024年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范文

《2024年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范文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篇一一、引言青岛,作为中国的一座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史前文明,如今则是国内外游客瞩目的旅游胜地。

本文旨在全面评价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价值,并就其文化生态保护与更新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1. 历史价值青岛历史悠久,自古代的渔村发展至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如八大关、栈桥、德国风情街等,这些建筑不仅代表了青岛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交融。

2. 文化价值青岛文化多元包容,既有传统的儒家文化,又有西方文化的渗透。

这种文化的交融使得青岛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人文精神。

青岛的啤酒文化、海洋文化等都是其文化价值的体现。

3. 艺术价值青岛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青岛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又有西方的建筑元素,这些建筑都是青岛艺术价值的体现。

三、文化生态保护更新的必要性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青岛的文化生态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些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破坏,一些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逐渐消失。

因此,对青岛的文化生态进行保护和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四、文化生态保护与更新的策略1. 加强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对青岛的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制定保护措施,确保其得到有效的保护。

同时,加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让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2. 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传承和弘扬青岛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同时,鼓励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

3. 优化城市规划与管理在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城市规划与管理,确保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空间。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技术,为青岛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更新提供支持。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十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十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十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3.08.10
•【字号】青政发〔2023〕9号
•【施行日期】2023.08.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十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青政发〔2023〕9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第十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布。

各区(市)、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第十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另行公
布。

青岛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10日。

关于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构想

关于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构想

关于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构想杨硌堂(中共胶州市委党校,山东胶州266300)[摘 要]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是一个战略问题。

在初步成就基础上,恰逢“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新格局、新世文艺复兴和全球文化力主导时代三大历史机遇,必须围绕青岛“和信”之魂、“自然”之脉及“纯洁性”之神,实施实体文化与虚拟文化的协调并进,打造以“全球新世文艺复兴研究传播中心”为品牌的新城市历史文化精神。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 胶州湾历史文化资源 青岛之魂 青岛之脉 青岛之神[中图分类号] G 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09)09—0058—04收稿日期:2009207208作者简介杨硌堂,中共胶州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和文化国际研究传播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胶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青岛市不仅是现代化国际城市,而且还是丰厚而博大的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青岛市荣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青岛市随着历史的变迁与行政区划的变化,在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已成为古、近、现代文化资源丰厚与文化精神积淀浓郁的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以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叠加的三里河文化为特色和母体,成为世界上著名城市中有如此悠久历史文化精神的佼佼者,青岛现代文化精神的不竭源泉也正在于此。

如何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独有的古今文化资源,成为青岛市发展的头等大事和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主题。

对此,本文做初步的探讨和勾勒,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一、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初步成就青岛解放以来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呈现出先“现代文化”而“近代文化”而“古代文化”而“现代文化”的阶段性特征的轨迹嬗变。

从德国风情文化的保护与建设,到近代旅居青岛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建设,再到周边县市的古文化资源初步开发与利用。

与此同时,青岛名牌企业的成长也有着历史文化精神的注入。

从1994年“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的战略口号提出,到2005年取得44个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初步形成了古———近———现代三类历史文化资源共存共融的和谐格局,给青岛城市精神层面注入了特殊的内涵与气质。

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1.09•【文号】国函〔2024〕169号•【施行日期】2024.11.0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6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青岛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青岛是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青岛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4.1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68.7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705.00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984.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027.69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低于41.68%;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2.11亿立方米;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严格无居民海岛管理。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内划定13片历史文化街区


在《规划》中,我市还划定了13片历史文化街区,分别为:中山路 历史文化街区,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八大关、汇泉角、太平角历史文 化街区,鱼山历史文化街区,八关山历史文化街区,观海山历史文化街 区,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观象山历史文化街区,黄台路历史文化街区, 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无棣路历史文化 街区和奥帆中心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要求,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采取分类保 护,按照综合价值评估和保护等级,分别采取修缮、维修、改善、整修、 保留、整治、拆除等方式进行保护与更新。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对于新建、扩建的基础设施和公 共服务设施,应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历史建筑保护是文物古迹保护的重 要组成。而历史优秀建筑多数分布于历史文化街区内,是街区风貌的重 要组成部分。《规划》显示,目前我市历史优秀建筑现有206处,历史建 筑1568处。为数众多的名人故居是青岛独特的文化元素,本次《规划》 在原有保护的名人故居基础上,新增补11处。
青岛市历史文化 名城保护规划
城规一班 王倩 120416713
青岛历史
青岛,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同于西安、洛阳
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 而是以其在近现代历史文 化上的地位而著称。青岛之遭德国侵占导致“戊戌变 法”,青岛登上历史舞台并写入中国历史。第一次世界 大战,青岛是亚洲惟一的战场日本侵占青岛,又导致了 著名的五四运动。青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会、海云庵糖球会、李村大集、周戈庄上网节等民俗仪式、节日、商贸习俗的传承。源自 整体保护“山海相依、岛城一体

在历史城区保护方面,《规划》划定了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东沿 延安三路至长春路、威海路,北至海泊河,西、南至南部滨海岸线, 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是青岛名城核心价值、特色历史风貌的集中 体现的区域。《规划》指出,历史城区的保护就是要整体保护“山 海相依、岛城一体”,自然与人文环境和谐相容的总体格局。保护 历史城区内观海山、信号山、八关山等丘陵地貌,太平角、汇泉角 等岬角,青岛湾、汇泉湾等海湾,共同构成的“山脊海角相连、低 谷海滩相接”的滨海丘陵地貌。保护并延续在青岛历史上的历次规 划指导下,依托自然地形形成的整体路网格局。保护历史城区以里 院、独立庭院为构成单元的建筑空间肌理。保护在青岛历史上的历 次规划指导下,依托自然要素形成的三条历史发展轴。保护历史城 区内鱼山揽潮阁、观海山观景台等主要观景点,保持眺望视域通畅。 保护南部滨海区域的历史文化街区。
建设控制地带不得建高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提出历史城区高度控制,分严格 控制区、重点控制区、一般控制区三类区域。其中,严格控制 区包括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紫线范围。 紫线核心保护区内维持原有建设高度;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 不得建设高层建筑。重点控制区严格控制区内建设项目,除满 足以下高度控制要求外,还需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综合考虑 各类影响建筑高度的要素,谨慎确定建设高度。
复兴中山路片区商业中心
按照发展目标,历史城区要逐步复兴,建设具有历史风貌特色和传统 文化内涵的城市核心区,成为青岛市的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和旅游中 心。围绕目标,历史城区的功能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南部滨海区 域,整体延续其居住、旅游服务的功能,增加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 施、商业服务设施,形成团岛、海军博物馆、汇泉三个旅游服务中心。 胶州湾东海岸区域,在南中北岛单元和小港预留滨海公共空间和公共 服务设施用地;调整青岛港老港区的城市港口职能,将其转化为具有 历史文化和景观特色的城市蓝色经济产业区和旅游服务中心;逐步搬 迁利津路、孟庄路周边的工业企业,可利用原有厂房,发展创意产业、 专业市场等功能。此外,还将复兴中山路片区的城市级商业中心、文 化旅游中心职能,逐步疏解大型商业、商务功能,引导商业业态向小 型化、精品化、特色化方向转变。保持台东的城市商业中心地位。
年代久远的石阶路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即墨最多
《规划》对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也进行了明确。其中,即墨市的历史文 化村镇最多。即墨市雄崖所村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即墨市金口镇为 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一般历史文化村镇包括即墨市金口村、即墨市李家周 疃村、即墨市凤凰村、莱西市西三都河村、莱西市宫家泽口村。 在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规划》提出,对已公布的9大类4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行保护。而大家耳熟能详的崂山民间故事、田横民间故事、徐福传说等具 有地域特色的故事传说类民间文学,《规划》要求,要整档案记录成册,作 为文学作品出版。体育方面,举办传统体育与竞技赛事,加强崂山道教武术、 孙膑拳、傅士古短拳、螳螂拳在当地的传承与推广。保护天后宫庙会、萝卜
鸟瞰青岛
城市概况

独特的山海城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让青岛在 中国的滨海城市中独具魅力。1994年,青岛被批准成
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保护这座历史文化名
城,一直为政府决策者和市民百姓关注。2014年11月, 《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通过市 规划局网站向社会公示。《规划》显示,青岛市将在市 域范围内建立由整体自然环境、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 区、文物古迹、工业遗产、历史文化村镇、非物质文化 遗产构成的保护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