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水稻柱头外露率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初步分析

控制水稻柱头外露率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初步分析
控制水稻柱头外露率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初步分析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

水稻的生物学特性 2.1水稻品种生育期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水稻品种生育期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早稻品种作连作晚稻栽培,生育期缩短;南方引种到北方,生育期延长。 2.3 水稻品种的“三性”三性是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特性。不同地区、不同栽培季节,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从播种到抽穗的日教),基本上决定于品种“三性”的综合作用。因此水稻品种的三性是决定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其变化的实质。水稻三性是气候条件和栽培季节的影响下形成的,对任何一个具体品种来说,三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2.3.1水稻品种的感光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因日照长短使生育期延长或缩短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的感光性。对于感光性品种,短日照可以加速其发育转变而提早幼穗分化,这就是指短于某一日长时抽穗较早;长于某一日长时抽穗显著推迟,这又称为“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即是诱导幼穗分化的日长高限。水稻品种不同,种植地区不同,延迟抽穗的临介日长亦不同。我国南北稻区,水稻生育期间大多处于11?/FONT>16小时之间。 2.3.2 水稻品种的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可使水稻生育期缩短,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因温度高低而使生育期发生变化的特性,称水稻品种的感温性。水稻在高温条伴下品种生育期会缩短,但缩短的程度因品种特性而有所不同。晚稻品种的感温性比早稻更强,但晚稻品种其发育转变,主要受日长条件的支配,当日长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高温的效果不能显现。中稻品种介于早、晚稻之间。 2.3.3 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受高温短日影响下,而不能被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它不受环境因子所左右的品种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又称为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营养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中心法则是生物学的核心规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对三者关系的总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⑴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⑵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中心法则的理解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在初中生物课以及前三章的学习中,阐述的都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学生对蛋白质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很明确。教材中的几个实例也都是着眼与此,与前面的遗传因子等遥相呼应,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1、教师讲述、举例、演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索相结合。 2、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提出疑惑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训练与提高、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㈠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㈡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问〗水中的叶比空气中的叶要狭小细长一些,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应是一样的。为什么叶片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而叶片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态? 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引导学生阅读P69资料分析,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鼓励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最后阐述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提示〗1.没有。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所没有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原有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

粳稻柱头外露率QTL定位

粳稻柱头外露率Q T L 定位 李威1,#一圣忠华2,#一朱子亮1一魏祥进2一石磊1一邬亚文2一唐绍清2一王建龙1, ?胡培松1, 2,?(1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2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共同第一作者;?通讯联系人,E Gm a i l :w j l 9678@126.c o m ) Q T L M a p p i n g o f j a p o n i c a R i c eS t i g m aE x s e r t i o nR a t e L IW e i 1,#,S H E N GZ h o n g h u a 2,#,Z HUZ i l i a n g 1,W E IX i a n g j i n 2,S H IL e i 1,WU Y a w e n 2,T A N GS h a o q i n g 2,WA N GJ i a n l o n g 1,?,HUP e i s o n g 1,2,?(1C o l l e g eo f A g r o n o m y ,H u n a n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410128,C h i n a ;2C h i n a N a t i o n a lR i c e 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H a n g z h o u310006,C h i n a ;#T h e a u t h o r s c o n t r i b u t e de q u a l l y t o t h i sw o r k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E Gm a i l :w j l 9678@126.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i so n eo f t h e i m p o r t a n t t r a i t sw h i c hc o n t r i b u t e t o t h ee f f i c i e n t i m p r o r e m e n t o f c o mm e r c i a l s e e d p r o d u c t i o n i nh y b r i d r i c e .T h e o b j e c t i v e o f t h e s t u d y w a s t o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g e n e t i c f a c t o r s i n v o l v e d i n t h e s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M e t h o d ?T h eF 2a n dF 2:3p o p u l a t i o n so fD aS?D 50p l a n t e d i nL i n g s h u i ,H a i n a nP r o v i n c ea n d H a n g z h o u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e r eu s e da n dt h es i n g l es t i g m ae x s e r t i o nr a t e (P S E S ),d o u b l e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r a t e (P D E S )a n dt o t a l s t i g m ae x s e r t i o nr a t e (P E S )w e r e m e a s u r e d .?R e s u l t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 t h e r e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a m o n g t h eP S E S ,P D E Sa n dP E S .F u r t h e r ,t h e g e n e t i c l i n k a g em a p o fD a S ?D 50F 2p o p u l a t i o nw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t h e n ,21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r a t eQ T Lw e r e l o c a t e d o n c h r o m o s o m e 1,2,3,4,6,7a n d 12,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i t ht h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r a t er a n g i n g f r o m 0.1%t o57.6%.T h ea d d i t i v ee f f e c to fm o s tQ T L sw e r e c o n t r i b u t e db y h i g h v a l u e p a r e n tD a S e x c e p t f o r s o m eQ T L t h a tw i t h e x t r e m e l y l o w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 .T h e r ew e r e t w o Q T L s o nC h r o m o s o m e 4a n dC h r o m o s o m e12,q P D E S 4a n d q P E S 12,b o t hd e t e c t e d i nF 2a n dF 2:3p o p u l a t i o n sw i t h c o n t r i b u t i o nr a t ea sh i g ha s17.86%a n d16.98%,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q P E S 3l o c a t e do n C h r o m o s o m e3w i t hh i g h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r a t ew e r e d e t e c t e d i nF 2:3p o p u l a t i o n f o r t w o t i m e s .?C o n c l u s i o n ?S o m e 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r a t eQ T Ls h a r e d t h e s a m el o c a t i o n w i t ht h o s er e p o r t e db y o t h e rr e s e a r c h e r s ,b u tt h e r e w e r ea l s os o m en e w Q T L s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s u p p o r t f o r f u r t h e r f i n e Gm a p p i n g ,g e n ec l o n i n g ,a n db r e e d i n g n e w j a p o n i c a m a l es t e r i l el i n e sw i t hh i g h 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r a t eb y u s i n g 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 Ga s s i s t a n t s e l e c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s t i g m a e x s e r t i o n r a t e ;Q T L m a p p i n g ;m a r k e r Ga s s i s t a n t s e l e c t i o n (MA S );j a p o n i c a r i c e 摘一要:?目的?柱头外露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一个重要性状.本研究旨在初步鉴定控制柱头外露率的Q T L .? 方法?以高柱头外露率粳稻两系不育系大S ?低柱头外露率热带粳稻品系D 50的F 2群体及海南陵水二浙江杭州两地重复种植的F 2:3群体为材料,考查F 2群体及陵水二杭州两地两次重复F 2:3群体单边柱头外露率( P S E S )二双边柱头外露率(P D E S )和柱头总外露率(P E S ).?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单边柱头外露率二双边柱头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构建的大S ?D 50F 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 Q T L 分析检测到水稻柱头外露率Q T L21个,分布于第1二2二3二4二6二7和12染色体上,贡献率变幅为0.1%~57.6%,除个别贡献率极低的位点外,绝大部分Q T L 加性效应来自于高值亲本大S .其中位于第4染色体和第12染色体的两个位点q P D E S 4,q P E S 12在F 2和两次重复F 2:3群体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分别达17.86%和16 98%.位于第3染色体的q P E S 3位点在陵水二杭州两次F 2:3群体中重复检测到, 贡献率高达25.6%.?结论?检测到的Q T L ,有些与其他学者报道的处于同一位置,有些则是新的柱头外露率Q T L .这些水稻柱头外露率Q T L 为今后柱头外露率基因精细定 位二克隆二以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 S )选育高柱头外露率粳型不育系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柱头外露率;Q T L 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 S );粳稻中图分类号:Q 343.1+ 5;S 511.0351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 文章编号:1001G7216(2017)01G0023G08 收稿日期:2016G03G14;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G07G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50128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 Y 14C 130009) ;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15C 32045 ).3 2中国水稻科学(C h i nJR i c eS c i ),2017,31(1):23-30 h t t p ://w w w.r i c e s c i .c n D O I :10.16819/j .1001G7216.2017.604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八年级(下册) 王明华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性状 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尝试区分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基因技术的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材分析: 1.重点:认识生物的性状、尝试区分相对性状、举例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难点:认识生物的性状、尝试区分相对性状、举例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举例子、比较法、分析资料小组讨论 4.学法指导:观察法、比较法、分析资料归纳总结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巩固练习: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C) A 生殖和发育现象 B 进化现象 C 遗传和变异现象 D 超自然现象 2、性状是指(C) A 生物体的形状 B 生物体的性别 C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 D 生物体的大小 3、下列几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B) A 双眼皮和单眼皮 B 黑发和卷发 C有耳垂和无耳垂 D 白皮肤和黑皮肤 板书: 课堂教学中用到的 图片: 引入新课:遗传和 变异

相对性状转基因生物:

教学反思 本节的教学目标是:1.举例说出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像;2举例说明什么是相对性状;3.通过分析资料得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结构安排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现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 一、课前准备及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较充分,教学设计合理突出本节重点、选用的教学方法恰当。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各班学生自身出发:课前准备了班里四名同学父母照片,课上让其他学生辨别出是谁的家庭并阐明理由。学生对本班同学的家庭照都很感兴趣,这个课堂活动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并且很自然引入到“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是本节教学成功的一个环节。 三、教学过程 1.生物的性状: 让学生观察常见的“茄子”实物,并让学生自己说出为什么看见它就知道它是茄子(颜色),从而引出什么是生物的性状。但由于当时有点紧张,没有使这个“实物”充分发挥它引导学生认识生物性状这一目的,应该在提到:茄子果实的形状,花萼的形态等。在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举例子较少。 2.相对性状: 让学生观察实物“茄子”果实形状的两种表现:圆形和长条形,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同时师再举一些例子。安排了学生反馈练习以巩固概念要点:同种、同一性状、不同表现。还是应再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些互为相对性状的例子教学效果会更好。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生通过阅读小组讨论课本P26-27的资料:转基因鼠的启示,基本能抓住其中的要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一环节基本可以。 【点评】 本节课在中科学知识的同时,体现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教育是育人的教育,也是爱的教育。 1. 在本节课中的引入阶段采用猜全家福的方式,一方面很好的引入新课,一方面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正确引导,爱父母,爱家庭。 2. 在探讨转基因利弊的阶段,给学生以广阔的平台,抒发自己的理解,鼓励不同意见和创新思维,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力,是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方面,本节课做的不错。 分享:

【CN110044269A】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77589.2 (22)申请日 2019.04.08 (71)申请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地址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申请人 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 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72)发明人 江建华 卢超 王德正 胡长敏  刘强明 吴爽 张瑛 任学祥  (51)Int.Cl. G01B 11/02(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即以正在张开的颖花(水稻柱头长度达到最大时)为样本进行取样。此时取样一是统一标准,时间节点上容易掌握;二是降低了取样过程中不同研究者取样时期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差。该时期(小穗颖花张开时)取样的所得柱头长度性状的表型值,数据准确,可重复性高,所得结果可用于长柱头有利基因的挖掘,柱头长度性状的精细定位、克隆乃至功能分析;同时利用本取样方法发掘的长柱头基因改良水稻不育系,可增加水稻不育系的柱头长度,从而提高水稻柱头外露率, 增加制种产量。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0044269 A 2019.07.23 C N 110044269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44269 A 1.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来源广:试验材料包括9份籼型材料,9份籼型温敏核不育系,11粳型常规种以及1份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共计30份材料; (2)取样时段跨度长:以小穗刚露出叶鞘时(每天7:00或16:00)为第1次取样(T1),当天开花但取样时尚未张开的小穗(开花当天上午8:00—9:00)为第2次取样(T2);正在开花的小穗(11:00—13:00)为第3次取样(T3),分别测量; (3)表型数据容量大:各材料每个调查时期观察8朵颖花,以8朵颖花16个柱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该材料当期柱头长度表型值; (4)表型差异显著:从各材料柱头长度表型值来看,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柱头长度持续伸长,T3期即颖花张开时柱头长度表型值达到最大,此时为柱头长度测量取样的最佳时期;30份材料T3期柱头长度表型值介于1.155mm(小粒稻)和3.493(大粒稻)之间,变异系数高达27.13%。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取样标准即水稻柱头长度达到最大时(颖花正在张开的小穗)取样。 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该取样时期适用于的水稻材料包括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和恢复系、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以及常规稻等所有水稻材料。 4.利用按要求1的步骤取样时,取样时间节点易掌握,测量出的水稻柱头长度表型值准确度高,在水稻柱头长度表型数据的调查、遗传分析、基因挖掘及育种利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优秀教案 篇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区别,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三、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内容。遗传和变异使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内因。生物的遗传是在生殖过程中完成的,生物的性状是遗传物质在发育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应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知之甚少,初一时学的克隆羊多利,也仅仅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里。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准备丰富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做成ppt。 (2)拍摄同学们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的照片做性状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转基因生物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遗传和变异 生物界普遍地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利用最近火热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员照片,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遗传是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克隆牛为什么长得都一样?几乎没有差异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是从性状开始的,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二、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 (一)性状的概念 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图中展现的是生物的什么特征。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直发和卷发、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这些都是人的外形特点(形态结构特征)。 教师举例说明,血型、血压??等是人的生理功能特点(生理特性)。 请大家一起做一些动作,观察同小组同学能否做出和你一样的动作。这些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特征,是行为方式的特征。 教师完善概念,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行为方式的统称性状。植物也有性状,教师举例,如树叶的形状、桃子的颜色、苹果的味道等。通过之前的图片,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案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对应的要求是:“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属于“理解水平”。这项要求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理解基因的概念和本质;二是理解基因的表达过程;三是理解从基因到性状的控制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具体实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事例。 2 .能力目标:本节以生物的具体外在性状分析入手,学生以原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动脑分析事物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从实验证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而后又从微观到宏观、本质到现象的认知过程,要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和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心法则 2.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学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设计巧妙的学习探究情景,给予丰富的资料信息和具体事例,组织、指导启发学生,并积极的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真正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现象归纳到本质和从本质延伸到多种现象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性状。 孟德尔实验中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的形成原因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和上面的例子有和不同?从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病例三:白化病 介绍相关资料和发病机理 让学生自主分析: 根据资料分析白化病的成因。 原因: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异常导致无法合成相关酶类,从而影响了相应的物质(黑色素)的合成。简单介绍侏儒症。(生长激素)2?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间接控制)通过以上几种病例或现象的分析,你能否构建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关系的概念图? 该图是否代表了生物性状的所有影响方式呢?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会影响生物体的性状了呢?上述实例都是单个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人的身高可能是多个基因决定,同时又受后天的影响。 举例:蜜蜂,青蛙的发育过程,带领学生阅读课本P68的图例: 展示水毛茛图例 如果让你象完善“中心法则”那样去完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你会怎么做? 3.调控生物体性状的因素 请对残翅果蝇的出现提内出假说,并进行解释? (对残翅当因素(外因)通过类比,得出两者差别,并总结训练学生横向比较的思维方法训练总结知识的方法---概念图 总结、过渡 层层补充深入,使问题分析更加严谨、科学、完善。体会科学研究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循序渐进过程。,同时训练批判性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提出假说、到得出结论的科研方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和所学方法的运用。

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种_系_的品质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作者简介全东兴(1974-),男,吉林公主岭人,在读博士,副研究员,从 事水稻育种与栽培研究。*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07!02!09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在亚洲人食物组成中的比例高达49%;水稻在我国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粮食作物首位。同时我国又是全世界人均消费稻米最高的国家,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和广大人民的生活,稻米品质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我国对水稻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要实现高产再高产的育种目标;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米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食用的大米品质越来越好。如何解决产量与品质之间的矛盾是许多育种者迫切的要求,过去对产量性状的研究较多,而对品质性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米质性状间的关系,对产量性状与米质性状间的关系研究较少[2-6]。笔者分析了2006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的28个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以期为培育优质、高产的北方粳稻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为吉林省2006年完成区域试验的28份水稻 品种(系),产量数据来自于2004~2006年3年区域试验的总结,品质性状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杭州)检测,对数据进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区域试验的田间设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5m2,四周设保护行。其他水肥管理同一般生产田。 2结果与分析 2.1 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按照农业部部颁优质稻米标准 (NY/T83!1988),对参试品种(系)的米质性状进行了分析, 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参试品种垩白粒率的平均值与部颁优质米2级标准还有很大差距,这与蒋开锋的试验结果一致[7];其余米质性状除粒长、整精米率和垩白度外,所有指标平均值均达到部颁优质米2级标准,各项指标在品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为0~61.8%。其中,以垩白度最大,碱消值和透明度最小。只有1个品种(系)的垩白粒率达到部颁优质米2级标准;除整精米率和垩白度低于部颁优质米1级标准外,其余达标率都很高,指标间的变幅为 60%~100%,由于是北方粳稻,所以粒长不应作为评判米质 优良的主要标准。以上结果表明,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提高整精米率是提升吉林省稻米品质的关键。 2.2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整精米率、粒长、垩白粒 率、垩白度、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7个主要米质指标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2,P<0.01),这与蒋开锋的试验结果一致[7],但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不显著与其结论不同;整精米率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r=0.414,P<0.05),粒长和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5),其余各项指标间相关不显著。表明粳稻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可以同步改良,提高胶稠度可以提高整精米率和加工品质。同时选择粒型偏长的品种有利于提高胶稠度。 2.3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3)从品 种(系)的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看,产量与垩白粒率呈显著正相关(r=0.523,P<0.05),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37,P<0.05),表明产量与品质的同步提高有一定的矛盾,这与王成瑷的研究结果一致[8];穗粒数、实穗粒数与整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2,P<0.01)和显著负相关(r=-0.524,P<0.05),垩白粒率与穗数呈显著负相关(r=-0.482,P<0.05),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 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全东兴1,2,张强2,陈温福1*,侯立刚2,全成哲2 (1.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吉林公主岭136100) 摘要对2006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的28个新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 明:参试品种中,只有1个品种垩白粒率达到部颁优质米(NY/T83!1988)2级标准,胶稠度、 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透明度、碱消值、精米率、糙米率均达到部颁优质米2级标准;参试品种的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2,P<0.01),与穗数呈显著负相关(r=-0.482,P<0.05);产量与垩白粒率呈显著正相关(r=0.523,P<0.05),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67,P<0.05);整精米率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r=0.414,P<0.05),与穗粒数和实穗粒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r=-0.572,P<0.01;r=-0.524,P<0.05);提 高整精米率、胶稠度,降低千粒重、 单穗重和穗粒数,可以兼顾产量与品质的提高。关键词粳稻;品质性状;产量性状;相关分析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7)14-04163-02 CorrelationAnalysisofGrainQualityandYieldofNewRiceVariety(japonica)inJilinProvince QUANDong!xingetal(InstituteofRice,Sheng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hengyang,Liaoning110161) AbstractGrainqualitytraitsof28newricevarietiesinregionaltrialofJilinProvincein2006wereanalyzed.AccordingtoStandardforFineQualityRice(NY/T83!1988),onlyonevarietyreachedthe2ndclassofchalkyricerate.Therewasanextremely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chalkyricerateandchalkyarearatio(r=0.942,P<0.01).Chalkyriceratehadsignificantnegativecorrelationwithnumberofeffectivepanicles(r=-0.482,P<0.05).Grainyieldhad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withchalkyricerate(r=0.523,P<0.05)andsignificantnegativecorrelationwithproteincontent(r=-0.567,P<0.05).Therewasa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withheadricepercentandgelconsistency(r=0.414,P<0.05).Headricepercenthadextremely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withgrainnumberperspike(r=-0.572,P<0.01)and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withthenumberoftotalgrainsperpanicle(r=-0.524,P<0.05).Riceyieldandqualitycouldbebothimprovedbyenhancingheadricepercentandgelconsistencyaswellasreducing1000!grainweight,weightperspikeandgrainnumberperspike.KeywordsJaponicarice;Grainquality;Yieldtrait;Correlationanalysis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7,35(14):4163-4164,4184责任编辑金琼琼责任校对王淼

5.3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5.3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2)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 (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人体健康的关系 【自主学习】 引入:人类很多疾病,对人类基因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甚至普通感冒和肥胖都可能与基因有关。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人类遗传病概念: (一)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分类:1)显性基因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 2)隐性基因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3)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3、特点:在同胞中发病率较高,在群体中发病率较低 (二)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特点:1)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 2)起源于遗传物质,易受环境的影响 3)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 3、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无脑儿、唇裂、哮喘病和青少年型糖尿病(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概念: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畸变而引起的疾病 2、分类:常染色体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愚型),猫叫综合症 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良症 3、特点:由于染色体的变异引起遗传物质较大改变,故此类遗传病症状严重,甚至胚胎时期就自然流产。 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①对家庭成员进行,了解家庭病史,诊断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 1、遗传咨询:②分析遗传病,判断类型 (内容与步骤)③推算出后代的再发 ④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进行 ①羊水检查,B超检查 方法②孕妇血细胞检查 2、产前诊断③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优点①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 ②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水稻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二、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三、保持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四、恢复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五、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六、两系杂交稻:一种命名为光温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在夏季长日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叫做两系杂交稻。 七、超级杂交稻: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1、安全齐穗期:生产中常将秋季连续2天或3天低于20-23℃的始日定为安全齐花期,向前推5天为安全齐穗期。 2、拔节:水稻基部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株高开始迅速增加的现象。 3、拔节长穗期: 长穗期从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要30d左右,生产上也

最新 人教版 必修二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案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过程。2.通过中心法则图解理解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难点)3.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种方式。(重点)4.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知识点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68~69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中心法则的提出 (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

①DNA复制:遗传信息从DNA流向DNA。 ②转录:遗传信息从DNA流向RNA。 ③翻译:遗传信息从RNA流向蛋白质。2.中心法则的发展 3.完善后的中心法则,用图解表示为

知识点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69~70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条途径 (1)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 ①实质: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举例

(2)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①实质: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举例:囊性纤维病。 编码CFTR蛋白(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苯丙氨酸→CFTR蛋白结构异常→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繁殖,使人患囊性纤维病。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 错误! (2)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

(3)影响基因控制性状的因素 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关系如图所示 3.细胞质基因 细胞质基因指的是细胞核以外的细胞质中的基因。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性的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如线粒体疾病就是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这种遗传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鉴定水稻品种纯度的主要性状

鉴定水稻品种纯度的主要性状 鉴定水稻品种纯度,应在幼苗期、抽穗期、腊熟期等不同生育期进行。鉴定的性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植株性状、穗部性状与谷粒性状。 一、植株性状 1、茎秆:株高、茎的粗细。 2、叶片:又分为一般叶片与剑叶。叶片:叶色深浅,叶片宽狭,长短;叶片茸毛多少。剑叶:剑叶长短、宽狭、剑叶与茎角度大小,剑叶与穗的距离。 3、植株各部分色素:植株各部分色素一般为绿色,另一种为紫色;凡叶鞘表现为紫色的品种,往往于叶耳、叶舌、叶节、稃尖、柱头、护颖等性状有一定相关性,但紫色深、浅因品种而异。 二、穗部性状 1、穗形:穗的着生姿态:分密穗形于疏穗形两种。 着粒密度:以单位长度(寸)内的粒数表示。每寸小穗粒数在18粒以下者为着粒稀,18—26粒为着粒密度中等,26粒以上为着粒密。 穗长:分三级。穗长8寸以上着为长穗,6—8寸者为中穗,6寸以下者为短穗。 穗颈粗细:分粗、中、细等。 2、芒:芒的有无和长短:分长芒(全穗谷粒均有芒,且芒长在3厘米以上),短芒(部分谷粒有芒,且芒长在3厘米以下),无芒等。 芒色:分黄、浅红、褐红、紫褐色等。 三、谷粒性状: 1、谷粒性状:以谷粒的长、宽比作为衡量标准。 籼稻:分细长粒(长为宽的3倍以上),中长粒(长为宽的2—3倍),短粒(长为宽的2倍以上)。 粳稻:分大粒(长为宽的1.8倍以上)中粒(长为宽的1.6—1.8倍)短圆粒(长为宽的 1.6倍以下)。 2、谷粒颜色: 稃色:分淡黄、黄、金黄、赤褐、黑褐等色。 稃尖色:分黄、赤、赤褐、淡褐、淡紫、深紫色等色。 3、护颖性状: 护颖色:分黄、赤、赤褐、黑褐等色。 护颖长短:分长、中、短等。 4、谷粒大小:以千粒重表示,30克以上的为最大粒,27—29克的为大粒,24—26克的为中粒,21-23克的为小粒,20克以下的为最小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