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ppt课件

按照致伤因素的理 化性质分类
28
第一节 损伤分类
• • • • • • •
• 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可 按损伤部位分类 分为物理损伤、化学损 按损伤性质分类 伤和生物损伤等。 按受伤时间分类 • 物理损伤包括外力、高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 热、冷冻、电流等 时间分类 • 中医伤科学研究的对象 按受伤程度分类 主要是外力因素引起的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 损伤 类
23
第一节 损伤分类
• • • • • • •
• 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 按损伤部位分类 损 按损伤性质分类 • 急性损伤是指由于急骤 按受伤时间分类 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 • 慢性劳损是指由于劳逸 时间分类 失度或体位不正确而使 按受伤程度分类 外力长期累积作用于人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 体所致的病症 类



隋唐五代 医学发展趋向专科化,伤科成为独立学科。晋 代葛洪著《肘后救卒方》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 颞颌关节脱位手法,并首先记载了使用夹板固 定骨折。南北朝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书。 隋代 巢元方著《诸病源侯论》探查诸病之源,对骨 折创伤有很多深入的论述。 唐代 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 早一本伤科专书,它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为 14 复位、夹扳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

6
骨针与装饰品
7
8
1995年山东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一具距今5000年的人类骨 骼。颅骨右侧顶骨有圆洞,周围有组织修复迹象―开颅手术。
9
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
战国时期 医学出现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内经》、《难 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部 中医经典箸作,确立了中医理论体系,奠定了 我国中医发展的基础,《五十二病方》最早对 破伤风进行记载,《吕氏春秋》为今天伤科动 静结合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著名的外科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 散,施行剖腹术、刮骨术,创立了五禽戏。。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课件

动静结合:动静 结合,促进气血 运行,增强体质
预防为主:注重 预防,预防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
身心并重:注重 心理调适,保持 良好的心理状态, 促进康复
保健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遵循中医理论, 注重整体观念
结合现代医学, 采用中西医结
合的方法
注重预防,加强 日常保健
注重饮食调理, 合理膳食
注重运动锻炼, 增强体质
教材建设:编写适合不同层 次学生的教材,包括基础理 论、临床实践等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 节,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

师资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提高教师的教学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
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THANK YOU
汇报人:XX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适 当的功能锻炼,增强肌肉力 量,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体 质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饮 食方案,促进骨伤愈合和 身体康复
05
中医骨伤科学典型 病例分析
骨折的病例分析
骨折类型:开 放性骨折、闭 合性骨折、粉 碎性骨折等
骨折部位:四 肢、脊柱、颅 骨等
骨折原因:外 伤、疾病、骨 质疏松等
0 3
现状:中医骨 伤科学在现代 医学中占有重 要地位,广泛 应用于临床治 疗和科学研究 中
0 4
中医骨伤科学的基本理论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
阴阳五行:认为人体阴阳五行 平衡是健康的基础,阴阳五行
失调是疾病的根源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气 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可以
基础理论:中 医骨伤科学的 基本概念、原 理和方法
临床实践:骨 伤科疾病的诊 断、治疗和康 复
技能培训:骨 伤科手术、手 法治疗、针灸 等技能训练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件

针灸治疗
了解针灸疗法在骨伤 科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和效果。
推拿治疗
介绍推拿手法在骨伤 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和疗效。
拔罐治疗
探索中医古老拔罐疗 法在骨伤科领域的应 用和优势。
经典案例剖析
1
骨折及关节脱位的中医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通过经典案例分析,了解中医在骨折和关节脱位治疗中的独特方法。
2
腰痛的中医治疗
揭示中医对腰痛疾病的综合治疗策略和理论基础。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的PPT课件,旨在探索中医在骨伤科领域的重 要性和治疗方法。
简介
中医对于骨伤科的重要性
了解中医在骨伤科领域的独特观点和治疗方法。
基本概念
介绍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
骨伤科疾病的中医诊断
1 疼痛症状的中医诊断
通过中医诊断方法准确判断骨伤疾病中的疼 痛来源。
3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探索中医对颈椎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法。
常见骨伤科疾病的中医预防
1 颈椎病的预防
分享中医方法预防颈椎病的实用建议和日常护理。
2 肩周炎的预防
介绍中医对肩周炎预防的独到见解和养生方法。
3 腰痛的预防
探讨中医对腰痛的预防措施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结语
中西医结合是未来骨伤科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推广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对 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肿胀症状的中医诊断
利用中医诊断技术判断骨伤疾病中的肿胀程 度和原因。
3 活动受限症状的中医诊断
探讨中医对骨伤疾病中活动受限症状的诊断 和治疗方法。
4 体征及辅助检查
介绍骨伤科疾病中常见的体征和可行的辅助 检查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病例分析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病例分析ppt课件

+ 整复及固定方法:助手握住前臂骨折近端,术者两 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扣 紧大小鱼际,做拔伸牵引2~3分钟,待重叠移位完 全纠正后,并稍旋后10°~15°,纠正其旋前畸形, 然后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若未 完全复位,则由两助手牵引,术者用两拇指迫使骨 折远端尺偏掌屈,即可达到解剖复位。固定时先在 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平垫,外用四块 夹板分另别置于背、掌、尺、桡侧,桡、背侧夹板 下端应超过腕关节,并将腕关节固定于掌屈尺偏位 ,以三条布带扎紧夹板,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 要求:诊断、辨证分型、病因病机简析、整复及 固定方法、固定时间
+ 诊断:左桡骨下端骨折。 辨证分型:伸直 型。
+ 病因病机简析:患者跌倒时,腕关节呈背 伸位,手掌着地,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 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下端造成骨折 ,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骨折向掌 侧成角,桡骨远端掌倾角变小,甚至完全 消失,尺偏角变小。
+ 某男,27岁。患者1小时前,被他人用棍棒 击伤右上臂,出现右上臂中下段肿胀、疼 痛、畸形。查:右上臂中下段外后侧皮下 瘀斑、异常活动,右腕下垂,手指不能背 伸,拇指不能外展,右“虎口”区皮肤感觉迟 钝。X片检查提示右肱骨干中下1/3处骨折 ,骨折断端有重叠、侧方移位。
+ (1)患者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2)拟定早期治疗 方案。
+ (1)患者诊断及诊断依据;(2)拟定初期治疗方案。
+ (1)患者的诊断是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顺粗隆型)。诊 断依据是:①右髋部着地受伤史;②右髋部疼痛, 右下肢外旋、缩短畸形,左大转子处深压痛,叩击 患肢足跟时髋部痛甚;③X线片示:自大粗隆顶点 起斜向内下方至小粗隆处有一骨折线。

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PPT课件

–2、病理:
• (1)伤后瘀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引起肝
脏功能紊乱:肝气郁结→气滞;肝郁化火→ 血热;
肝胆湿热→关节炎。 • (2)筋伤日久,耗伤肝血,导致肝血不足,肝阴亏 损: 筋腱失去滋养→肢体拘挛、麻木、活动不利;筋 伤愈合缓慢,陈伤反复发作。
(二)损伤与肾的关系
–1、生理: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藏精,精生髓,
2、气闭:突然发生的外伤造成气血紊乱,气为血壅,闭
塞不通。 常见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临床表现:伤后出现一时性的昏厥、窒息,或不省人事, 或昏睡困顿。
3、气虚:伤后全身和局部气的功能不足或衰退。

常见于:某些慢性损伤、严重损伤后期、体质虚弱和 老年患者等均可见到。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语声低弱,动则气短,肢体萎 软,脉虚无力。
(五)经络学说
生理功能:
A、沟通上下内外,联络脏腑 B、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C、护卫机体,防御病邪(皮部) 诊断: A、经络体表 B、腧穴体表 病症(何经)部位、体征 治疗: A、针灸循经取穴 如:委中穴治腰痛 B、皮部治病 、梅花针 C、阿是穴、局注
谢谢
.
二、皮肉筋骨学说
–(一)生理: • “肉为墙”,皮肉是人体的外壁,可以保护人体、 免受外邪的侵犯。 • “骨为干”,骨胳具有支撑人体、承受重量、传递 力量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 “筋为刚”,“束骨而利关节”,筋的作用是连接
骨胳、活动关节。
–(二)病理:
• 1、伤皮肉: –皮肉破损,出血感染。 • 2、伤筋: –(1)筋未断(筋急、筋挛、筋萎、)。
髓生骨,骨胳的生长、发育和负重功能有赖于
肾脏精气的供养和推动。肾的精气旺盛,骨的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课件教材教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患者的日常管理与教育
病情监测
用药指导
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了解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生活护理
心理疏导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起居,避免过度劳 累和不良姿势,预防疾病复发。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 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后期康复治疗
在骨折愈合后,针对肢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治疗,如理疗、按摩、 针灸等,促进肢体功能全面恢复。
05 中医骨伤科常见病症及防 治
骨折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
1 2
骨折分类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骨折和 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完全 骨折和不完全骨折。
诊断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 CT等)来综合判断。
骨病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
01
骨病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分为感染性骨病、代谢性骨病、退行性骨病
和肿瘤性骨病等。
02
诊断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
03
治疗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抗感染、调整代谢、改善
退行性病变和抗肿瘤等,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和外用,以缓解症状和促进
观察伤处外形
02
有无畸形、肿胀、瘀血、破损等,初步判断损伤性质和程度。
观察伤者步态、姿势
03
判断是否有骨折、脱位或筋伤等。
闻诊在中医骨伤科中的应用
01
02
03
听骨擦音
骨折时,两骨折端相互摩 擦发出的声音,可判断骨 折的存在。

中医骨伤学ppt课件

中医骨伤学ppt课件

第三章 中医骨伤科病证辨治概要
(二)、手法
1.正骨手法:拔伸(欲合先离,离而复合)、旋转、 屈伸、提按、端挤、摇摆、触碰、分骨、折顶、回 旋、蹬顶、杠杆。 2.理筋手法的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舒筋活 络、解除痉挛,理顺筋络、通利关节,松解粘连、 通利关节,通经活络、祛风散寒。
第三章 中医骨伤科病证辨治概要
第三章 中医骨伤科病证辨治概要
4、夹板固定后注意事项: ①抬高患肢,以利肿胀消退 ②密切观察伤肢的血运情况 ③注意询问骨骼突出处有无灼痛感,如患者持续疼痛,则应 解除夹板进行检查,防止压迫性溃疡发生。 ④注意经常调节扎带的松紧度保持1cm的正常移动度 ⑤定期进行X线检查 ⑥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练 ⑦夹板固定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骨折临床愈合的具体情况而 定。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即可解除夹板固定
第三章 中医骨伤科病证辨治概要
2、用药用方
归尾兼生地,槟榔赤芍宜; 四味堪为主,加减任选移。 乳香并麦药,骨碎以补之; 头上加羌活,防风白芷随; 胸中加枳壳,枳实又云皮; 脘下用桔梗,菖蒲厚朴治; 背上用乌药,灵仙妙可施; 两手要续断,五加连桂枝; 两胁柴胡进,胆草紫荆医; 大茴与故纸,杜仲入腰肢; 小茴与木香,肚痛不须疑; 大便如阻隔,大黄枳实推; 小便如阻塞,车前木通提; 假使实见肿,泽兰效最奇。 倘然伤一腿,牛膝木瓜知。 全身有丹方,饮酒贵满卮; 苎麻烧存性,桃仁可累累; 红花少不得,血竭也难离。
二、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内治、外治法) 1、内治法分期: 初期:伤后1~2周内,多用“下法”和“消法”,治血和理气兼顾。 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活血法、清热活血法; 中期:伤后3~6周,多用“和法”和“缓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常用和营止痛法、接骨续筋法、舒筋活络法; 后期:伤后7周以上,多用“补法”和“温法”,调理脏腑,补益气血。 常用补气养血法、补养脾胃法、补益肝肾法。

中医骨伤科基本理论 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基本理论  ppt课件
骨在中医学中属于奇恒之腑,它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包括了 全身的骨骼系统。骨具有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和进行运动 的功能。
皮肉病机
(一)腠理不固 腠理不固指各种原因引起机体营卫不和,腠理不固的病
理变化。腠理司毛孔之开阖,为卫气所充养。 骨伤科临床常见的落枕,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寒湿 腰痛等的发病即与此密切相关。
(二)治疗方面 1.循经取穴治病 2.按经络循行部位论治 3.取阿是穴治病 4.取皮部治病 5.取络治病
感谢您的关注
(三)气逆 气逆是指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 临床上气逆多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调、外邪入侵或痰浊壅滞
而致。气逆的病变与肺、胃、肝的关系尤为密切。
(四)气闭
气闭是指气的出入障碍,气郁太过,上壅于心胸,使清 窍闭塞,突然昏厥。气闭的病变与心、胸等的关系最为密 切。伤科多见于严重的损伤。其临床表现多见突然昏厥, 不省人事,同时因阳气不能外达,还可见四肢逆冷,甚或 拘挛。
土。
(三)肝胆病机 损伤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骨伤科临床可见患者因伤后情志
不舒,或风挟六淫之邪,或瘀血为患而致肝胆病变的发生。 (四)肺与大肠病机 骨伤科疾病常可发生肺与大肠的病理改变。 (五)心与小肠病机
第五节 皮肉筋骨学说
皮肉筋骨学说是研究机体皮肉筋骨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在骨伤科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临床暴力所致的损伤中,以皮肉筋骨损伤为首要的损 伤。
脏腑病机
在对骨伤科疾病进行分析时,既要从整体出发,分析机体 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等的病变,也要对局部皮、肉、 筋、骨损伤进行分析,并且将局部和整体联系起来分析, 才能认识到骨疾病的本质和病理变化的因果关系。
(一)肾与膀胱病机 因肾主骨生髓,所以在骨伤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常可损

中医骨伤课件

中医骨伤课件

中医骨伤的未来发展方向
1 2 3
深入研究中医骨伤的作用机制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医骨伤的作用机制 ,为中医骨伤的现代治疗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持 。
开发新的中医骨伤治疗方法
未来研究将致力于开发新的中医骨伤治疗方法, 提高中医骨伤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 疗服务。
加强中医骨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未来研究将加强中医骨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 动中医骨伤的国际化发展,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好 的治疗服务。
现代医学对中医骨伤的治 疗研究
现代医学对中医骨伤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 研究,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 等,为中医骨伤的现代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手
段。
中医骨伤的现代研究方法
临床研究
通过临床试验的方法,对中医骨伤的 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为中医骨伤的现 代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的方法,对 中医骨伤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为中医骨伤的现代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谢谢
THANKS
治疗
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包括手法 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药内服
外敷等。
脱位
定义
脱位是指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 关系,导致关节功能丧失。
病因
脱位通常由创伤、关节疾病、 长期慢性损伤等因素引起。
症状
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 障碍等。
治疗
中医治疗脱位的方法包括手法 复位、固定制动、中药内服外
敷等。
软组织损伤
合理安排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瑜伽 等,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定期进行体检
及早发现骨关节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 预和治疗。
注意保暖
避免关节受到寒冷刺激,诱发疼痛或加重病 情。

中医骨伤科课件

中医骨伤科课件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 冶炼术的发展 青铜器(殷墟遗址----刀、针、斧、矢等) “韩非子”:以刀刺骨。 疾手、疾肘、疾胫、疾骨等(甲骨卜辞) 活血化淤(桃红)等30种药(商代遗址) 内服治疗跌打损伤
中医伤科的萌芽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中医伤科的起源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元谋猿人---170万年前: 生活、劳动 北京猿人---60万年前 : 石器和骨器, 学会用火 河套入---20万年前:烘火取暖、烤炙食 物

中医伤科的起源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伤科手法及外用药物 烘火取暖、烤炙食物---热熨疗法 抚摸按压伤处----理筋按摩手法 树叶、草茎、矿石粉----外用药物

3学时 2学时 3学时 2学时 3学时 17学时 8学时 10学时 2学时 7学时 2学时
陈永强教授 裘敏蕾副教授 樊天佑副教授 樊天佑副教授 樊天佑副教授 陈永强教授 戴季萍副教授 吴文虎副教授 戴季萍副教授 陈永强教授 陈永强教授
中医伤科学
如何学好中医骨伤科: ANATOMY BIOLOGY CHINESE MEDICINE HISTORY OF ORTHOPEDICS & TRAUMATOLOGY
中医伤科的起源 (远古----公元前21世纪) 外科手术器械 “三海经.东山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 下多箴石。箴石----可以为砭针治痈肿。 旧石器晚期:骨针、骨锥等(山顶洞人,1.8万 年前) 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石镰。 石镰----可以刺,切割。

“史记.扁鹊仓公传”:上有之时,医有 俞跗….。
中医伤科学
BIOLOGY « 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 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灵枢.经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 病之所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不明经络脏腑,开口动手便错” ------骨骼与经络之关系

中医骨伤科学诊断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诊断PPT课件

受伤时的原
-因与体位
伤处
疼痛
过去史
家族及个人
-生活史
治疗经过
望诊 问诊 闻诊 脉诊 摸诊 量诊
问诊
一般资料: 病史:
部位:通过与望诊结合,
主诉
详细询问疼痛的部位
伤势 受伤的时间
性质:剧痛、胀痛、酸痛、
受伤时的原 刺痛,还是麻木
-因与体位 时间:疼痛是持续性还是
伤处
间歇性
疼痛
过去史
家族及个人
-生活史
治疗经过
望诊 问诊 闻诊 脉诊 摸诊 量诊
问诊
一般资料: 病史:
与目前症状有关的外伤史、
主诉
结核史、血液病史、
伤势 受伤的时间
肿瘤病史等过去病史
受伤时的原
-因与体位
伤处
疼痛
过去史
家族及个人
-生活史
治疗经过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9
望诊 问诊 闻诊 脉诊 摸诊 量诊
望诊 问诊 闻诊 脉诊 摸诊 量诊
望诊
望神色 望形态 望畸形 望肿胀瘀斑 望创口 望肢体功能 望舌
如运动受限,应进一步查明 运动受限方向及程度 为了精确掌握运动受限的情 况,除嘱其主动运动外,还 要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的检查 ,以及与摸诊、量诊结合进行 通过患侧与健侧对比的方法测 定其主动与被动运动的功能
望诊 问诊 闻诊 脉诊 摸诊 量诊
望诊
望神色 望形态 望畸形 望肿胀瘀斑 望创口 望肢体功能 望舌
对就诊的患者进行初步的 观察,如上肢能否上举, 下肢能否行走 进一步检查关节运动情况: 正常情况下上肢外展应达到90°, 若外展时肩胛骨一并移动, 说明外展功能受限 肩关节内收,肘尖可接近人体正 中线,若肘尖不能接近正中线, 说明肩关节内收功能受限 若患者手背不能置于背部,说明 肩内旋、后伸功能障碍

《中医骨伤科学辩证》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辩证》课件

经络辨证方法
经络辨证的基本概 念
经络辨证的步骤
经络辨证的注意事 项
经络辨证的优缺点
04
中医骨伤科学常见疾病 辩证
骨折辩证
骨折的分类与诊断 骨折的病因病机 骨折的辨证施治 骨折的预防与康复
脱位辩证
病因病机:介绍脱位的病因、病机及发病机理 诊断要点:阐述脱位的诊断要点、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介绍脱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固定、药物治疗等 预防措施:强调预防脱位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中医骨伤科学定义与特点
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在骨伤科的应 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医骨伤科学基本理论体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原则
03 中医骨伤科学辩证方法
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望诊:观察患者面色、舌苔、形态等,以判断病情 闻诊:通过听声音、闻气味等方式,了解病情 问诊: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等,以获取详细信息 切诊:通过触摸、按压等方式,判断病情及确定治疗方案
西药治疗:根据病 情需要,适当采用 西药进行辅助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针 灸刺激穴位,调节 气血运行,缓解疼 痛等症状
推拿治疗:通过手 法推拿,舒缓肌肉 紧张,改善关节功 能
练功康复治疗
练功康复治疗应症和禁忌症 练功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和效果评估
中医骨伤科学的未来发展前景:介绍中医骨伤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 景,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数字化技术应用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06
中医骨伤科学预防与保 健
预防原则与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 姿势,如久坐、久站等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 的钙、磷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D等营养 素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第四章 治疗方法
第一节 药物 第二节 手法 第三节 固定 第四节 练功
第一节 药物治法
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 腑由之不和。”局部损伤会影响整个机体的功能状 态,而全身状况又会影响局部损伤的愈合与康复。 根据不同的伤种、病情、病期、体质状况、年龄、 性别等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或内治外治相结合; 或内治为主,外治为辅;或外治为主,内治为辅。 用药时,局部使用外敷药、熏洗药,并配合内服药, 改善全身状况,以收良效。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 掌握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的病因, 才能循因辩证,审因论治,对损伤的性质 和程度做出正确的估计,对损伤的治疗和 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宋代陈无择《三因论》把损伤的病因归为 不内外因。但不内外因仍属于外因和内因 的范畴,只是相互兼杂、交错在一起。
• 损伤的病因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讨 论
外因
外力损伤
外感六淫
邪毒感染
外因
• 1、外力损伤
• a直接暴力;
• b间接暴力;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
• c肌肉过度强烈收缩;
• d持续劳累.如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的操作
• 2、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邪
• 外感六淫可引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 痛或活动不利。
• 3、邪毒感染 外伤后在感染毒邪,或邪毒从伤 口乘虚而入,瘀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 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 出现各种变证。
中医骨伤科学
第一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 损伤—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 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 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疼痛;2、肿胀青紫3、功能障碍
• (二)特殊症状体征

1、畸形2、骨擦音3、异常活动4、关节与
空虚5、弹性固定
第二节 骨病的症状体征
• 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称为骨 病。
• (一)全身症状体征

如骨痈疽发病时可见寒战高热、汗出、
烦躁不安等症状;骨痨发病时表现出骨蒸
潮热盗汗等阴虚火旺的症状;再如恶性肿
中医骨伤科学
第一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 损伤—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 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 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 《礼记·月令孟秋》将损伤分为伤(皮伤)、 创(肉创)、折(骨折)、断(骨肉皆断 离)四类。
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 在外伤的论治过程中,均应从整体观念加 以分析,既要辨治局部皮肉筋骨的损伤, 又要对外伤引起的气血、津液、脏腑、经 络功能的病理生理变化加以综合分析,这 样才能正确认识损伤的本质和病理现象的 因果关系。
• 1、皮肉筋骨病机 • 2、气血津液病机 • 3、脏腑经络病机
第三章 临床检查
(3)黄苔一般主热症、主里症、如创伤感染,瘀血化热时多见。 邪热侵扰脏腑,导致白苔转黄,尤其是脾胃有热;薄黄而 干,为热邪伤津;黄腻为湿热;老黄为实热积聚;淡黄润 表示湿重热轻;黄白相兼表示由寒化热,由表人里。
问诊
一、询问一般情况 1.主诉 2.问受伤的原因 3.问伤势 4.问受伤的时间 5.问跌仆、闪挫、扭捩、堕坠以及询问暴力的性 质、方向、情绪 6.问损伤的部位和各种症状,包括创口情况 7.问全身情况
瘤晚期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消瘦、
贫血等恶病质症状。
• (二)局部症状体征

1、一般症状体征

a疼痛;b肿胀;c功能障碍。

2、特殊症状体征

a畸形;b肌肉萎缩;c筋肉挛缩;
d肿块;e疮口与窦道。
第三节 四诊
骨科辩证是在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指导下, 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通过望、 闻、问、切四诊,在收集临床资料的基础 上,根据损伤的病因、部位、程度、病性 进行分类,联系脏腑、气血、经络、皮肉 筋骨等理论,探求其内在规律,加以综合 分析,概括为莫种疾病。
舌苔
(1)舌苔少或无苔表示脾胃虚弱;厚白而滑为损伤伴有寒湿或 寒痰等兼症;厚白而腻为湿浊,薄白而干燥为寒邪化热, 津液不足;厚白而干燥表示湿邪化燥;白如积粉可见于损 伤感染、热毒内蕴之症。
(2)舌苔厚腻为湿浊内盛,舌苔愈厚则邪愈重。苔由薄增厚为 病进;由厚减薄为病退。舌红光剥无苔,属胃气虚弱或阴 液耗伤,多见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等。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 掌握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的病因, 才能循因辩证,审因论治,对损伤的性质 和程度做出正确的估计,对损伤的治疗和 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宋代陈无择《三因论》把损伤的病因归为 不内外因。但不内外因仍属于外因和内因 的范畴,只是相互兼杂、交错在一起。
• 损伤的病因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讨 论
(七)弦脉
(八)濡脉 浮而细软,脉气无力以动,与弦脉相对,多见于劳伤气血 不足、气血两虚症。
二、问过去史、家庭及个人生活史
闻诊
一、听骨擦音 二、听骨传导音 三、听入臼声 四、听筋的响声 a关节摩擦音;b肌腱
弹响声与捻发音;c关节响声。 五、听啼哭声 六、听创伤下皮下气肿的捻发音 七、闻气味
切诊
一、 脉 诊 (一)浮脉
轻按应指即得,重按之后反觉脉搏的搏动力量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 而有余,多见于新伤瘀肿、疼痛剧烈或兼有表征时。 (二)沉脉 轻按不应,重按始得,一般主病在里,内伤气血,多见于腰脊损伤疼 痛。 (三)迟脉 脉搏至数缓慢,每息脉来不足4至,一般迟脉主寒、主阳虚,多见于伤 筋挛缩、Arl血凝滞等症。 (四)数脉 每息脉来超过5至以上。数而有力,多为实热;虚数无力者多属阴虚。 多见于一般损伤发热。 (五)滑脉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多见于胸部挫伤,血实气奎及妊娠 期。 (六)涩脉 指脉形不流利,细而迟,艰涩如轻刀刮竹,多见于气滞血瘀 。
• 第一节 损伤的症状体征 • 第二节 骨病的症状体征 • 第三节 四诊 • 第四节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 • 第五节 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损伤症状体征
• 一、全身情况
• 严重损失之后,由于气滞血瘀,或瘀血停聚积瘀 化热,或因血容量减少等原因导致全身症状的出
现。
• 二、局部症状体征
• (一)一般症状体征
按损伤的性质和特点有以下分类方 法
• 1、按损伤部位 外伤 和 内伤 • 2、按损伤性质 急性损伤 和 慢性劳损 • 3、按受伤时间 新伤 和 陈伤 • 4、按受伤部位破损情况 闭合性 和开放性损
伤 • 5、按受伤程度 轻伤 和 重伤 • 6、按伤者的职业特点 生活性、工业性、交
通性、运动性损伤 • 7、按致伤因素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外因
外力损伤
外感六淫
邪毒感染
外因
• 1、外力损伤
• a直接暴力;
• b间接暴力;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
• c肌肉过度强烈收缩;
• d持续劳累.如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的操作
• 2、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邪
• 外感六淫可引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 痛或活动不利。
• 3、邪毒感染 外伤后在感染毒邪,或邪毒从伤 口乘虚而入,瘀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 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 出现各种变证。
内因
• 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
部的变化而致损伤的 因素。损伤都有各种
• 年龄
不同的内在因素和一 • 体质
定的发病规律。《素 • 解剖结构
问·评热病论》指出: “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人是一个内外 统一的整体。损伤的
• 先天因素 • 病理因素 • 职业工种
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素 • 七情内伤
综合作用的结果。
望诊
望神色 望姿态 望局 部
肿胀、痕血斑 望局部有无肌肉萎缩或痉挛 望有无畸形 望创口 望肢体功能 望舌象
望舌象
舌质
正常情况下,舌质为淡红色。
1、舌淡白 气血虚弱,或阳气不足而兼有 寒象。 2、舌红、绛 主热,多见于里热实证、感 染发热和创伤;也可见于阴虚。 3、舌青紫 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