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PPT学习幻灯片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科学ppt演示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8f8ac47f1922791688e8b7.png)
•
•
• • • • • • • • • • • • • • • • • • •
1、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外力接触的部位,包括撞击、挤压、坠堕和金创火器等(能量传 递?),轻者皮肉受伤,重者筋骨脏腑受损。如引起软组织挫伤、摩擦力损伤、擦伤等。 2、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这离万里接触的部位。多见传达、扭转杠杆等外力或复合外力形成体 现。是暴力作用于机体的某一部,力量通过机体的传导,引起另一部的损伤。 3、肌肉猛烈收缩亦可造成损伤,其多发生在肌肉起止点肌腱的附着部,如跌仆是股四头肌强烈 收缩所致的股骨骨折。 4、慢性劳损:是长期积累外力所致。 (二)、强力任重 可引起胸部屏伤、闪腰、椎弓根骨折等。 伤气、伤血 (三)邪毒感染 细菌、损伤积瘀及六气(六饮),风寒暑、湿燥火。瘀血:及时冷敷加压包扎。 (四)、七情内伤 因病致郁:喜、怒、忧、思、悲、恐、惊。 二、内因:内因是指人体产生伤病的内在因素。损伤的发生,主要是由外力伤害所致,但伤病的 发生、发展往往与患者的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职业性质、兵力因素及先天性疾患有关。 第二节 病理 慨念:人体伤病发生后,局部和全身的病理变化和机理 人体是由皮肉、筋骨、气血、经络、脏腑、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 损伤可分为:外损:皮肉筋骨。内伤:气血、经络、脏腑、津液。 关系:皮肉、筋骨 气血 气滞血瘀 外损 内伤:气血凝滞、经络阻塞、津液亏损、脏腑不和 一、气血与损伤的关系: 气与血的慨念:“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损伤后,内、外出血 血液的丧失 瘀血,如股骨骨 折失血可达800ml以上。 (一)血瘀气滞 . 5 内、外出血 瘀血 气滞,特别是闭合性骨折 行气活血法(疏肝)
•
• • •
1
上篇 总论
• • • 第一章 发展简史 一、中医骨伤科学的慨念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组织伤病的科学(防治人体损伤的 学科)。 二、结合体育系卫生方向(体卫)的学生应掌握本学科的知识情况: 1、熟练掌握运用中医骨伤科的知识,对中、小学校学生的运动创伤有能熟练处理的能力。(动 手、实践能力) 2、掌握上篇及下篇的慨论(治则)及重要的各论。 3、掌握、了解各论的知识小点。 三、本学科的知识涉及面广,难点所在,力求学生有全新的学习兴趣。 1、中医方面:《医古文》、《内经》、《中医学基础》、《温病学》、《中医学》、《方剂 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推拿学》、 《针灸学》。 2、西医方面:《基础化学》、《组织学》、《胚胎学》、《解剖学》、《生物化学》、《胜利 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X线诊断学》、《生物力学》、《医学伦理学》、《卫 生统计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动物手术》等。 3、中医骨伤科方面:骨伤、筋伤、骨病、骨科手术、手法是特色。总之,难度较大,因此: A、补充实用方剂 D、补充治疗细则 B、补充伤科推拿 E、补充相关针灸学、穴位 C、补充其它运动创伤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5cca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5.png)
针灸治疗
了解针灸疗法在骨伤 科治疗中的独特作用 和效果。
推拿治疗
介绍推拿手法在骨伤 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和疗效。
拔罐治疗
探索中医古老拔罐疗 法在骨伤科领域的应 用和优势。
经典案例剖析
1
骨折及关节脱位的中医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通过经典案例分析,了解中医在骨折和关节脱位治疗中的独特方法。
2
腰痛的中医治疗
揭示中医对腰痛疾病的综合治疗策略和理论基础。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的PPT课件,旨在探索中医在骨伤科领域的重 要性和治疗方法。
简介
中医对于骨伤科的重要性
了解中医在骨伤科领域的独特观点和治疗方法。
基本概念
介绍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
骨伤科疾病的中医诊断
1 疼痛症状的中医诊断
通过中医诊断方法准确判断骨伤疾病中的疼 痛来源。
3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探索中医对颈椎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法。
常见骨伤科疾病的中医预防
1 颈椎病的预防
分享中医方法预防颈椎病的实用建议和日常护理。
2 肩周炎的预防
介绍中医对肩周炎预防的独到见解和养生方法。
3 腰痛的预防
探讨中医对腰痛的预防措施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结语
中西医结合是未来骨伤科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推广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对 于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肿胀症状的中医诊断
利用中医诊断技术判断骨伤疾病中的肿胀程 度和原因。
3 活动受限症状的中医诊断
探讨中医对骨伤疾病中活动受限症状的诊断 和治疗方法。
4 体征及辅助检查
介绍骨伤科疾病中常见的体征和可行的辅助 检查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病例分析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病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6e844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7.png)
+ 整复及固定方法:助手握住前臂骨折近端,术者两 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扣 紧大小鱼际,做拔伸牵引2~3分钟,待重叠移位完 全纠正后,并稍旋后10°~15°,纠正其旋前畸形, 然后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若未 完全复位,则由两助手牵引,术者用两拇指迫使骨 折远端尺偏掌屈,即可达到解剖复位。固定时先在 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平垫,外用四块 夹板分另别置于背、掌、尺、桡侧,桡、背侧夹板 下端应超过腕关节,并将腕关节固定于掌屈尺偏位 ,以三条布带扎紧夹板,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 要求:诊断、辨证分型、病因病机简析、整复及 固定方法、固定时间
+ 诊断:左桡骨下端骨折。 辨证分型:伸直 型。
+ 病因病机简析:患者跌倒时,腕关节呈背 伸位,手掌着地,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 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桡骨下端造成骨折 ,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骨折向掌 侧成角,桡骨远端掌倾角变小,甚至完全 消失,尺偏角变小。
+ 某男,27岁。患者1小时前,被他人用棍棒 击伤右上臂,出现右上臂中下段肿胀、疼 痛、畸形。查:右上臂中下段外后侧皮下 瘀斑、异常活动,右腕下垂,手指不能背 伸,拇指不能外展,右“虎口”区皮肤感觉迟 钝。X片检查提示右肱骨干中下1/3处骨折 ,骨折断端有重叠、侧方移位。
+ (1)患者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2)拟定早期治疗 方案。
+ (1)患者诊断及诊断依据;(2)拟定初期治疗方案。
+ (1)患者的诊断是右股骨粗隆间骨折(顺粗隆型)。诊 断依据是:①右髋部着地受伤史;②右髋部疼痛, 右下肢外旋、缩短畸形,左大转子处深压痛,叩击 患肢足跟时髋部痛甚;③X线片示:自大粗隆顶点 起斜向内下方至小粗隆处有一骨折线。
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基础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8d72b2d1f34693daef3e79.png)
–2、病理:
• (1)伤后瘀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引起肝
脏功能紊乱:肝气郁结→气滞;肝郁化火→ 血热;
肝胆湿热→关节炎。 • (2)筋伤日久,耗伤肝血,导致肝血不足,肝阴亏 损: 筋腱失去滋养→肢体拘挛、麻木、活动不利;筋 伤愈合缓慢,陈伤反复发作。
(二)损伤与肾的关系
–1、生理:
•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藏精,精生髓,
2、气闭:突然发生的外伤造成气血紊乱,气为血壅,闭
塞不通。 常见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临床表现:伤后出现一时性的昏厥、窒息,或不省人事, 或昏睡困顿。
3、气虚:伤后全身和局部气的功能不足或衰退。
常见于:某些慢性损伤、严重损伤后期、体质虚弱和 老年患者等均可见到。 临床表现:神疲乏力,语声低弱,动则气短,肢体萎 软,脉虚无力。
(五)经络学说
生理功能:
A、沟通上下内外,联络脏腑 B、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C、护卫机体,防御病邪(皮部) 诊断: A、经络体表 B、腧穴体表 病症(何经)部位、体征 治疗: A、针灸循经取穴 如:委中穴治腰痛 B、皮部治病 、梅花针 C、阿是穴、局注
谢谢
.
二、皮肉筋骨学说
–(一)生理: • “肉为墙”,皮肉是人体的外壁,可以保护人体、 免受外邪的侵犯。 • “骨为干”,骨胳具有支撑人体、承受重量、传递 力量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 “筋为刚”,“束骨而利关节”,筋的作用是连接
骨胳、活动关节。
–(二)病理:
• 1、伤皮肉: –皮肉破损,出血感染。 • 2、伤筋: –(1)筋未断(筋急、筋挛、筋萎、)。
髓生骨,骨胳的生长、发育和负重功能有赖于
肾脏精气的供养和推动。肾的精气旺盛,骨的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总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e2c1de08a1284ac850434b.png)
中医伤科学的危机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 入,中医受到歧视,伤科著作较少, 中医伤科的延续以祖传或师承为主, 很难发展。
中医伤科的新生
逐渐建立了中医学院、中医院、 骨伤科研究所,提出了“动静结合, 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则。
第二章
分类与病因病机
目的与要求
外伤后再感受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而 人,郁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脓 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 感染,出现各种变证。 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当,可引起化脓性骨髓 炎
损伤的病因-内因
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 因素
损伤主要是由于外力伤害等外在因素所致, 但也都有各种不同的内在因素和一定的发 病规律,如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等
损伤的病因小结
人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 损伤的发生发展是内外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外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损伤疾患
同一外因作用于不同内因的个体,损伤的种类、 性质与程度又有所不同 损伤疾患的发生,外因虽然很重要,但亦不要忽 视机体的内因
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气血-津液,通过经
口侵入,发生感染
第一节
损伤分类
•
按损伤部位分类 按损伤性质分类 按受伤时间分类 • 按受伤部位破损的 时间分类 按受伤程度分类 按受伤职业特点分 类 按照致伤因素的理 化性质分类
按受伤的程度不同可分
为轻伤与重伤 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 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 作用时间的长短,受伤
损伤的病因-内因
(一)年龄因素
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幻灯片课件
![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fdc4cec8d376eeaeaa31fe.png)
10
第三节 固 定
• 一 外固定
外固定是指肢体损伤后用于体外的一种 固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夹板固定 • 石膏固定 • 牵引固定 • 外固定器固定
• 二 内固定 86
11
一 夹板固定
1 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骨折。 (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 (2)四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恢复者
屈伸
提按
端挤
摇摆
拔伸
触碰
分骨
折顶
回旋
蹬顶
杠杆
8
二 理筋手法
• 一、理筋手法的功效
•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 舒经活络 解除痉挛 • 理顺筋络 整复错位 • 松解粘连 通利关节 • 通经活络 疏风散寒
9
• 二、理筋手法的分类及操作
• 1、舒经通络法 • 1按摩法 • 2揉擦法 揉法 擦法 • 3滚法 • 4击打法 • 5拿捏法 • 6点压法 • 7搓抖法 搓法 抖法 • 2、活络关节法 • 1屈伸法 • 2旋转摇晃法 • 3腰部背伸法 • 4拔伸牵引法 • 5按压踩跷法
5
• 熏洗药(淋拓、淋渫) 将处方药物置于锅 或盆中加水煮沸后,先用热气熏蒸患处, 候水温稍减后用药水浸洗患处。冬季熏洗 时可在患肢上加盖毛巾或棉垫,以便热力 持久。熏洗的同时,可进行患肢的功能活 动,以加强熏洗的效果。每次熏洗时间 15—30分钟,每日2—3次。
• 熏洗药具有舒利关节筋络、疏导腠理、流 通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关节强 直拘挛、酸痛麻木或损伤日久夹风夹湿者, 多用于四肢关节部位,对腰背部可视具体 情况酌用。常用的方药如海桐皮汤、舒筋 活血洗方、上下肢损伤洗方等。
第三节 固 定
• 一 外固定
外固定是指肢体损伤后用于体外的一种 固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夹板固定 • 石膏固定 • 牵引固定 • 外固定器固定
• 二 内固定 86
11
一 夹板固定
1 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四肢闭合性骨折。 (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内经手法整复成功者) (2)四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者 (3)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恢复者
屈伸
提按
端挤
摇摆
拔伸
触碰
分骨
折顶
回旋
蹬顶
杠杆
8
二 理筋手法
• 一、理筋手法的功效
•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 舒经活络 解除痉挛 • 理顺筋络 整复错位 • 松解粘连 通利关节 • 通经活络 疏风散寒
9
• 二、理筋手法的分类及操作
• 1、舒经通络法 • 1按摩法 • 2揉擦法 揉法 擦法 • 3滚法 • 4击打法 • 5拿捏法 • 6点压法 • 7搓抖法 搓法 抖法 • 2、活络关节法 • 1屈伸法 • 2旋转摇晃法 • 3腰部背伸法 • 4拔伸牵引法 • 5按压踩跷法
5
• 熏洗药(淋拓、淋渫) 将处方药物置于锅 或盆中加水煮沸后,先用热气熏蒸患处, 候水温稍减后用药水浸洗患处。冬季熏洗 时可在患肢上加盖毛巾或棉垫,以便热力 持久。熏洗的同时,可进行患肢的功能活 动,以加强熏洗的效果。每次熏洗时间 15—30分钟,每日2—3次。
• 熏洗药具有舒利关节筋络、疏导腠理、流 通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关节强 直拘挛、酸痛麻木或损伤日久夹风夹湿者, 多用于四肢关节部位,对腰背部可视具体 情况酌用。常用的方药如海桐皮汤、舒筋 活血洗方、上下肢损伤洗方等。
中医骨伤科基本理论 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基本理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63a21576c66137ee0619af.png)
骨在中医学中属于奇恒之腑,它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包括了 全身的骨骼系统。骨具有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和进行运动 的功能。
皮肉病机
(一)腠理不固 腠理不固指各种原因引起机体营卫不和,腠理不固的病
理变化。腠理司毛孔之开阖,为卫气所充养。 骨伤科临床常见的落枕,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寒湿 腰痛等的发病即与此密切相关。
(二)治疗方面 1.循经取穴治病 2.按经络循行部位论治 3.取阿是穴治病 4.取皮部治病 5.取络治病
感谢您的关注
(三)气逆 气逆是指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 临床上气逆多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调、外邪入侵或痰浊壅滞
而致。气逆的病变与肺、胃、肝的关系尤为密切。
(四)气闭
气闭是指气的出入障碍,气郁太过,上壅于心胸,使清 窍闭塞,突然昏厥。气闭的病变与心、胸等的关系最为密 切。伤科多见于严重的损伤。其临床表现多见突然昏厥, 不省人事,同时因阳气不能外达,还可见四肢逆冷,甚或 拘挛。
土。
(三)肝胆病机 损伤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骨伤科临床可见患者因伤后情志
不舒,或风挟六淫之邪,或瘀血为患而致肝胆病变的发生。 (四)肺与大肠病机 骨伤科疾病常可发生肺与大肠的病理改变。 (五)心与小肠病机
第五节 皮肉筋骨学说
皮肉筋骨学说是研究机体皮肉筋骨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在骨伤科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临床暴力所致的损伤中,以皮肉筋骨损伤为首要的损 伤。
脏腑病机
在对骨伤科疾病进行分析时,既要从整体出发,分析机体 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等的病变,也要对局部皮、肉、 筋、骨损伤进行分析,并且将局部和整体联系起来分析, 才能认识到骨疾病的本质和病理变化的因果关系。
(一)肾与膀胱病机 因肾主骨生髓,所以在骨伤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常可损
皮肉病机
(一)腠理不固 腠理不固指各种原因引起机体营卫不和,腠理不固的病
理变化。腠理司毛孔之开阖,为卫气所充养。 骨伤科临床常见的落枕,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寒湿 腰痛等的发病即与此密切相关。
(二)治疗方面 1.循经取穴治病 2.按经络循行部位论治 3.取阿是穴治病 4.取皮部治病 5.取络治病
感谢您的关注
(三)气逆 气逆是指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 临床上气逆多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调、外邪入侵或痰浊壅滞
而致。气逆的病变与肺、胃、肝的关系尤为密切。
(四)气闭
气闭是指气的出入障碍,气郁太过,上壅于心胸,使清 窍闭塞,突然昏厥。气闭的病变与心、胸等的关系最为密 切。伤科多见于严重的损伤。其临床表现多见突然昏厥, 不省人事,同时因阳气不能外达,还可见四肢逆冷,甚或 拘挛。
土。
(三)肝胆病机 损伤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骨伤科临床可见患者因伤后情志
不舒,或风挟六淫之邪,或瘀血为患而致肝胆病变的发生。 (四)肺与大肠病机 骨伤科疾病常可发生肺与大肠的病理改变。 (五)心与小肠病机
第五节 皮肉筋骨学说
皮肉筋骨学说是研究机体皮肉筋骨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在骨伤科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临床暴力所致的损伤中,以皮肉筋骨损伤为首要的损 伤。
脏腑病机
在对骨伤科疾病进行分析时,既要从整体出发,分析机体 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等的病变,也要对局部皮、肉、 筋、骨损伤进行分析,并且将局部和整体联系起来分析, 才能认识到骨疾病的本质和病理变化的因果关系。
(一)肾与膀胱病机 因肾主骨生髓,所以在骨伤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常可损
中医骨伤科学诊断PPT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c0fd22cc7931b765ce15e8.png)
受伤时的原
-因与体位
伤处
疼痛
过去史
家族及个人
-生活史
治疗经过
望诊 问诊 闻诊 脉诊 摸诊 量诊
问诊
一般资料: 病史:
部位:通过与望诊结合,
主诉
详细询问疼痛的部位
伤势 受伤的时间
性质:剧痛、胀痛、酸痛、
受伤时的原 刺痛,还是麻木
-因与体位 时间:疼痛是持续性还是
伤处
间歇性
疼痛
过去史
家族及个人
-生活史
治疗经过
望诊 问诊 闻诊 脉诊 摸诊 量诊
问诊
一般资料: 病史:
与目前症状有关的外伤史、
主诉
结核史、血液病史、
伤势 受伤的时间
肿瘤病史等过去病史
受伤时的原
-因与体位
伤处
疼痛
过去史
家族及个人
-生活史
治疗经过
SUCCESS
THANK YOU
2020/9/29
望诊 问诊 闻诊 脉诊 摸诊 量诊
望诊 问诊 闻诊 脉诊 摸诊 量诊
望诊
望神色 望形态 望畸形 望肿胀瘀斑 望创口 望肢体功能 望舌
如运动受限,应进一步查明 运动受限方向及程度 为了精确掌握运动受限的情 况,除嘱其主动运动外,还 要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的检查 ,以及与摸诊、量诊结合进行 通过患侧与健侧对比的方法测 定其主动与被动运动的功能
望诊 问诊 闻诊 脉诊 摸诊 量诊
望诊
望神色 望形态 望畸形 望肿胀瘀斑 望创口 望肢体功能 望舌
对就诊的患者进行初步的 观察,如上肢能否上举, 下肢能否行走 进一步检查关节运动情况: 正常情况下上肢外展应达到90°, 若外展时肩胛骨一并移动, 说明外展功能受限 肩关节内收,肘尖可接近人体正 中线,若肘尖不能接近正中线, 说明肩关节内收功能受限 若患者手背不能置于背部,说明 肩内旋、后伸功能障碍
《中医骨伤科学辩证》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辩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aa77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6.png)
经络辨证方法
经络辨证的基本概 念
经络辨证的步骤
经络辨证的注意事 项
经络辨证的优缺点
04
中医骨伤科学常见疾病 辩证
骨折辩证
骨折的分类与诊断 骨折的病因病机 骨折的辨证施治 骨折的预防与康复
脱位辩证
病因病机:介绍脱位的病因、病机及发病机理 诊断要点:阐述脱位的诊断要点、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介绍脱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固定、药物治疗等 预防措施:强调预防脱位的重要性,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中医骨伤科学定义与特点
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在骨伤科的应 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医骨伤科学基本理论体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原则
03 中医骨伤科学辩证方法
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望诊:观察患者面色、舌苔、形态等,以判断病情 闻诊:通过听声音、闻气味等方式,了解病情 问诊:询问患者病史、症状等,以获取详细信息 切诊:通过触摸、按压等方式,判断病情及确定治疗方案
西药治疗:根据病 情需要,适当采用 西药进行辅助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针 灸刺激穴位,调节 气血运行,缓解疼 痛等症状
推拿治疗:通过手 法推拿,舒缓肌肉 紧张,改善关节功 能
练功康复治疗
练功康复治疗应症和禁忌症 练功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和效果评估
中医骨伤科学的未来发展前景:介绍中医骨伤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 景,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数字化技术应用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06
中医骨伤科学预防与保 健
预防原则与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 姿势,如久坐、久站等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 的钙、磷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D等营养 素
中医骨伤科学病例分析幻灯片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病例分析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e045b5bceb19e8b8f6ba6f.png)
10
• (1)补充的检查:左肩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 心电图检查。 • (2)诊断:①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 ②高血压病。 • (3)诊断依据:①既往高血压史,此次有上 肢外展位受伤史;②头痛头晕,左肩肿痛活动 受限;③血压21.3/13.3kPa,左肩肿胀、瘀斑、 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活动受限。 • (4)初步治疗:肩关节的临时固定,降压治 疗。
5
病例三
• 王某,男性,35岁,打篮球时不慎摔倒, 右手掌着地,腕部背伸,即感右面腕部疼 痛,活动受限。经查:右腕部轻度肿胀,“ 鼻烟窝”处压痛,腕背伸及桡偏时疼痛加重。
• 要求:诊断、病因病机简析、固定方法及 预后。
6
• 诊断:右腕舟状骨骨折。 • 病因病机简析:跌倒时,手掌着地,腕部背伸,舟骨被 锐利的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缘撞切,而引起骨折。 • 固定方法:以塑形夹板或纸壳夹板固定于腕部掌背及桡 尺侧,拇指对掌位,腕关节背伸功能位。固定范围包括 前臂下1/3,腕、拇掌及拇指指间关节。亦可用短臂石 膏固定腕关节背伸25°~30°,尺偏10°,拇指对掌和前臂 中立位,石膏上达肘部,下达拇指近节的远端和其他各 指的掌骨头部。 • 预后:舟骨结节部骨折愈合较佳,一般固定5~8周,其 他部位骨折容易发生迟缓愈合、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 腰部骨折固定12~16周甚至更长时间,应定期作X线检 查。
4
• 整复及固定方法:助手握住前臂骨折近端,术者两 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扣 紧大小鱼际,做拔伸牵引2~3分钟,待重叠移位完 全纠正后,并稍旋后10°~15°,纠正其旋前畸形, 然后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若未 完全复位,则由两助手牵引,术者用两拇指迫使骨 折远端尺偏掌屈,即可达到解剖复位。固定时先在 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平垫,外用四块 夹板分另别置于背、掌、尺、桡侧,桡、背侧夹板 下端应超过腕关节,并将腕关节固定于掌屈尺偏位, 以三条布带扎紧夹板,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 固定时间:4~5周。
• (1)补充的检查:左肩关节正侧位X线摄片, 心电图检查。 • (2)诊断:①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 ②高血压病。 • (3)诊断依据:①既往高血压史,此次有上 肢外展位受伤史;②头痛头晕,左肩肿痛活动 受限;③血压21.3/13.3kPa,左肩肿胀、瘀斑、 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活动受限。 • (4)初步治疗:肩关节的临时固定,降压治 疗。
5
病例三
• 王某,男性,35岁,打篮球时不慎摔倒, 右手掌着地,腕部背伸,即感右面腕部疼 痛,活动受限。经查:右腕部轻度肿胀,“ 鼻烟窝”处压痛,腕背伸及桡偏时疼痛加重。
• 要求:诊断、病因病机简析、固定方法及 预后。
6
• 诊断:右腕舟状骨骨折。 • 病因病机简析:跌倒时,手掌着地,腕部背伸,舟骨被 锐利的桡骨关节面的背侧缘或茎突缘撞切,而引起骨折。 • 固定方法:以塑形夹板或纸壳夹板固定于腕部掌背及桡 尺侧,拇指对掌位,腕关节背伸功能位。固定范围包括 前臂下1/3,腕、拇掌及拇指指间关节。亦可用短臂石 膏固定腕关节背伸25°~30°,尺偏10°,拇指对掌和前臂 中立位,石膏上达肘部,下达拇指近节的远端和其他各 指的掌骨头部。 • 预后:舟骨结节部骨折愈合较佳,一般固定5~8周,其 他部位骨折容易发生迟缓愈合、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 腰部骨折固定12~16周甚至更长时间,应定期作X线检 查。
4
• 整复及固定方法:助手握住前臂骨折近端,术者两 拇指并列置于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其腕部,扣 紧大小鱼际,做拔伸牵引2~3分钟,待重叠移位完 全纠正后,并稍旋后10°~15°,纠正其旋前畸形, 然后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复位,若未 完全复位,则由两助手牵引,术者用两拇指迫使骨 折远端尺偏掌屈,即可达到解剖复位。固定时先在 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平垫,外用四块 夹板分另别置于背、掌、尺、桡侧,桡、背侧夹板 下端应超过腕关节,并将腕关节固定于掌屈尺偏位, 以三条布带扎紧夹板,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 固定时间:4~5周。
骨伤科中医治疗方法ppt课件
![骨伤科中医治疗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392f96168884868662d60a.png)
编辑版pppt
45
编辑版pppt
46
编辑版pppt
47
扎带
1、扎带的约束力是固定力的来源;
2、扎带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则固定力不 够,过紧则引起肢体肿胀,压伤皮肤,重 者则发生肢体缺血坏死。
3、捆扎后要求能提起扎带在夹板上下移动 1cm,即扎带的拉力为800g左右。
编辑版pppt
48
夹板固定的操作步骤
或伴有动脉、静脉损伤者。
编辑版pppt
38
夹板的材料及制作
夹板的材料应具备以下性能:可塑性、韧 性、弹性、吸附性与通透性;质地宜轻, 取材方便;能被X线穿透,有利于及时检查。
常用的夹板材料有:杉树皮、柳木板、竹 板、厚纸板、胶合板、金属铝板、塑料板 等。
编辑版pppt
39
固定垫(一)
放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利用固定垫所产生 的压力或杠杆力作用于骨折部,以维持骨 折复位后的位置。
13
接骨续筋法
适用于损伤中期骨位已正,筋已理顺,筋 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瘀肿已化或渐趋消 散,或尚有瘀血未去者。治以活血化瘀、 接骨续筋.常用的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新 伤续断汤、接骨丹等。
编辑版pppt
14
舒筋活络法
本法主要是使用活血与祛风通络药,适用 于伤筋中期,或兼有风湿,或发生筋肌挛 缩、关节屈伸不利等。常用方剂有舒筋活 血汤、独活寄生汤等
唐容川《血证论》、钱秀昌《伤科补要》 均以“损伤之症,专从血论”为辨证施治 的基础。
编辑版pppt
12
行气消瘀法(二)
1、以消瘀活血为主的桃红四物汤、复元活 血汤;
2、以行气为主的柴胡疏肝散、复元通气散; 3、以及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并重的血府逐
瘀汤、活血疏肝汤、膈下逐瘀汤等方。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概论临床知识学习课件PPT
![中医骨伤科学骨折概论临床知识学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c8d86790c69ec3d5bb75d2.png)
2.病理骨折
骨质原有病变(骨髓炎、骨肿瘤、 骨结核等),轻微外力作用就产 生的骨折
二、骨折的分类
外伤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
二、骨折的分类
根据骨折后有无重要神经、血管或脏器损伤分类
1.单纯性骨折 无重要神经、血管或脏器损伤的 骨折。
2.复杂性骨折 合并有重要神经、血管或脏器损 伤的骨折。
二、骨折的分类
六、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
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
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 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骨折线消失,髓腔沟通。
七、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1.年龄 3.骨折断面接触
5.损伤的程度 7.治疗方法的影响
2.健康情况 4.断端的血供 6.感染
八、骨折的急救
抢救生命 处理伤口 固定骨折
积累外力(疲劳性骨折): 外力反复多次作用于同一 部位,最终导致骨折。如 长途跋涉(第2、3跖骨骨折)
一、病 因 病 机
内在因素 1.年龄和健康状况 2.骨的解剖部位和结构状况 3.骨骼本身的病变
二、骨折的分类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
闭合骨折
开放骨折
横断骨折 斜形骨折 螺旋形骨折 粉碎骨折 青枝骨折 嵌插骨折 裂缝骨折 骨骺骨折 压缩骨折
压痛、纵轴叩击痛、异常活动现象,X线片上显示骨折端尚未连接,
骨痂较少,骨折线不消失等,称骨折迟缓愈合。
骨折不愈合:超过骨折所需愈合时间,断端仍有异常活动,X线片 显示骨折断端互相分离、骨痂稀少,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封闭, 骨端硬化者,称骨折不愈合。
功能复位 复能骨位复折的位复标)位准虽(尽包了括最解大剖努复力位,和某功种移位解仍剖未复完位全纠正,但骨折在此
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称为功能复位。 复位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补充实用方剂
D、补充治疗细则
• B、补充伤科推拿
E、补充相关针灸学、穴位
• C、补充其它运动创伤
2
四、中医骨伤科学发展慨况
1、骨伤科的起源
2、骨伤科雏形
在公元前1066年—公元220年,西周、春秋战国至汉代。西周时期出现了阴阳、五行学说等朴素 的唯物辨证法思想,《素问·痿论》有脉痿、筋痿、骨痿等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辨证施活。汉代名医 华佗,医技高超,通方剂,精针灸、长外科,发明“麻沸散”施行“刮骨疗毒”和剖腹等手术。
4
• “损伤”:外界刺激作用于人体,早策划能够组织结构的改变和生理功接触的部位,包括撞击、挤压、坠堕和金创火器等(能量传 递?),轻者皮肉受伤,重者筋骨脏腑受损。如引起软组织挫伤、摩擦力损伤、擦伤等。
• 2、间接暴力:损伤发生在这离万里接触的部位。多见传达、扭转杠杆等外力或复合外力形成体 现。是暴力作用于机体的某一部,力量通过机体的传导,引起另一部的损伤。
• 3、肌肉猛烈收缩亦可造成损伤,其多发生在肌肉起止点肌腱的附着部,如跌仆是股四头肌强烈 收缩所致的股骨骨折。
• 4、慢性劳损:是长期积累外力所致。
• (二)、强力任重
• 可引起胸部屏伤、闪腰、椎弓根骨折等。 伤气、伤血
• 外因:“外损”泛指导致伤患发生的各种外在因素,包括外力作用,六淫邪气、饮食饥饱、虎狼 毒虫、疲极精力、金疤踒折等。在伤科疾病中,外因在疾病发生上起主导作用。
• 一、外因
• (一)外来暴力
• 凡跌仆闪挫、坠堕撞击、负重挤压、扭捩牵拉、金创火器、过度活动等原因引起的伤病,都与外
力作用有关,造成损伤的外力,一般可分为四类:
• 五、统计资料所示(天津骨研所)伤科情况
• 1、特点:
• ①骨折的发生具有由肢体远端到近端,由上肢到下肢再到躯干,由高向低排列的规律,这与解剖 部位的活动频率密切相关。
• ②脱位:肩关节、肘关节、下尺桡关节是高发部位,占全部脱位的57.87%。
• ③各部骨折的性别、年龄分布:
• 骨折:95.7% 脱位:3.48% 韧带损伤:0.813% 男性:68.6%
4、骨伤科兴盛
明清时代(公元1368年—1840年—1911年)中国古代骨伤科进入全盛时期。
5、骨伤科创新
中西医结合
先进西医诊疗技术、电子显微镜、活检、X、CT、核磁共振
专科学校
各类造影技术、关节镜、自体移植、异体移植、抗菌、输血、内固定
专科研究机关
1953年成立上海伤科研究院、洛阳正骨学院、成都体院骨伤科、1960创
• 第二章 上肢骨折
• 第三章 下肢骨折
• 第四章 脊柱骨折
1
上篇 总论
• 第一章 发展简史
• 一、中医骨伤科学的慨念
•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组织伤病的科学(防治人体损伤的 学科)。
• 二、结合体育系卫生方向(体卫)的学生应掌握本学科的知识情况:
• 1、熟练掌握运用中医骨伤科的知识,对中、小学校学生的运动创伤有能熟练处理的能力。(动 手、实践能力)
•
第二章 病因病理
•
第一节 病因
• 病因指创伤发生的原因。伤病同其它疾病一样,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对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 伤病的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机体本身的特性)和外因(损害机体的外界因素),它们是引起伤
病发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 内因:“正气”是指机体各脏腑组织的身理机能、防御能力和精神因素;
• 2、掌握上篇及下篇的慨论(治则)及重要的各论。
• 3、掌握、了解各论的知识小点。
• 三、本学科的知识涉及面广,难点所在,力求学生有全新的学习兴趣。
• 1、中医方面:《医古文》、《内经》、《中医学基础》、《温病学》、《中医学》、《方剂 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推拿学》、 《针灸学》。
3、骨伤科的形成和发展
(公元220年—1368年),魏、晋、隋、唐、五代及宋辽金元时期,晋代葛洪在《肘后方》实为《肘 治救卒方》,提出了骨伤四大证:骨折、脱位、筋伤、内伤,首创骨折新疗法:手术整复、夹板 固定,发明了下颌关节脱臼的口内整复法。唐代道人于公元840年著有我国首册骨伤科专书《仙 授理伤续断秘方》,书中提出了骨折的四大活则,整复骨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
建骨伤科专业
专科技术人员
专科医院
河南平乐郭氏正骨术、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江苏、广东
专科书籍
我国目前骨伤科界存在中医骨伤科、西医创伤骨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三大学派。
新科研方向:断肢再植、显微外科手术引进、骨髓、神经损伤、关节软骨病、老年退行性3关节炎、 软组织劳损、末端病、老年人的股骨软骨折、植血管。
中医骨伤科学
•
上篇 总论
• 第一章 发展简史
• 第二章 病因病理
• 第三章 辨证诊断 一般局 部、四诊合参、伤科各部检查 法、骨关节X诊断
• 第四章 伤科基本手法 正 骨手法、脱位复位手法、伤科 推拿手法(穴位)
• 第五章 针灸疗法
• 第六章 固定
• 第七章 药物疗法
•
下篇 各论
• 第一章 骨折慨论
• 2、西医方面:《基础化学》、《组织学》、《胚胎学》、《解剖学》、《生物化学》、《胜利 学》、《病理学》、《西医诊断学》、《X线诊断学》、《生物力学》、《医学伦理学》、《卫 生统计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动物手术》等。
• 3、中医骨伤科方面:骨伤、筋伤、骨病、骨科手术、手法是特色。总之,难度较大,因此:
女性:31.4%
• 上肢骨折:55.8%
下肢骨折:36.1%
躯干骨折:8.1%
• 年龄分布:最高24.93%为20——30岁组 。最低为80——90岁组,0.6%。
• 骨折发生率依次为:指骨折13.82%,Colles骨折6.57%,尺桡骨双骨折5.41%,肱骨髁5.24%,桡骨 4.23%,胫腓骨干双骨折3.48%,锁骨3.96%,掌骨3.12%,跟趾2.98%,股骨粗隆间2.53%,股骨 颈2.49%,骸骨2.26%,外踝2.21%,股骨干2.13%,胫骨2.11%,肱骨干1.97%,肋骨1.01%,跟骨 1.80%,腰椎(压折)1.57%,肱骨外科颈1.57%,距骨1.39%,骨盆1.38%,内踝1.28%,双踝 1.08%,腕舟骨1.08%,尺骨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