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第四课时乘除法的关系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2页、43页,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2~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比较熟练地计算乘法,能根据具体事例写出除法算式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中选择学生喜欢的金鱼做素材,设计了一乘一除两个问题。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索、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和除法的联系,明白什么样的问题用乘法,什么样的问题用除法,为进一步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做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用乘法口诀也可以计算相应的除法,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的过程。

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乘法口诀不仅能计算乘法,也可以用来计算除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看,我们的好朋友“大头蛙”来看大家了,它想先跟大家做个小游戏,它出口诀,你们说乘法算式,希望小朋友们积极参与、抢答哦!(课件出示口诀图片)(学生根据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抢答)师:“大头蛙”出的题目小朋友们都这么快就答出来了,它有些不服气了,它想跟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计算的速度更快师:小朋友们真棒,三五十五 四六二十四 二三得六 三六十八□□□□ □□□□●●● ●●●8÷2=4×5=20÷4=2×5=10 ÷5= ÷2= 口诀:4. 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2.根据上面的图片,列式计算:4.小明给弟弟和妹妹每人买了3支铅笔,他一共买了几支铅笔?他买铅笔共用去1元2角,每支铅笔多少钱?答案:1. 5 12 9 6 20 62. 4 20 20 5 20 43. 15÷3=5(个)4. 3×2=6(支) 1元2角=12角 12÷6=2(角)五、课堂小结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进一步认识了乘法和除法,你发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生1:我发现乘法和除法是密切相关的……生2:我发现除法也可以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生3:我还能结合事例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教案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教案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能够运用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学会运用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运用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运用;(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乘法表;(2)除法表;(3)相关练习题。

2. 教学环境:(1)教室环境布置合理,有利于学生观察和操作;(2)教学设备齐全,如黑板、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2)提问:乘法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 新课讲解:(1)展示乘法表和除法表,引导学生观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讲解乘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等;(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堂练习:(1)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分享经验。

4.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巩固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与同学的互动,了解学生对乘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复习内容:教材第104~105页,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进一步发展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复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复习已学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

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谈话:本学期的数学课程基本结束了,请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谈话:我们一起来把本学期所学知识整理一下吧。

引导学生整理并板书:二上总复习教案: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揭示: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表内乘除法的知识。

二、复习乘除法的含义。

看图写算式。

☆☆☆☆☆☆☆☆☆☆☆☆□+□+□=□□+□+□+□=□□×□=□□×□=□□÷□=□□÷□=□根据学生口答完成填空,明确三种算式的含义,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法、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移动五角星变式为乘加、乘减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题。

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想的?你能说出每一道算式表示的含义吗?口答:算式18÷3=6表示什么意思?算式3×6=18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指名汇报每个空的计算算式和得数。

三、集体背诵1到9的乘法口诀。

四、应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出示口诀:四六二十四请学生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提问:哪些口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

在2、4、32、8中,任选3个数,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指导学生完成期末复习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把得数写在对应的孔雀尾巴上。

小组讨论:5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上数字有什么规律?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上数字有什么规律?组织学生汇报,并小结: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上数字是0或5,如果5和一个单数相乘积的个位上数字是5,如果5和一个双数相乘积的个位上数字是0;和一个数相乘积的个位上数字可能是:0、2、4、6、8,这些数字都是双数。

小学数学教案: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案: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案: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一、引言在小学数学中,乘法与除法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概念。

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而除法则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分的运算。

乘法与除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

本教案将针对小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与除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他们建立起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认识乘法与除法1. 什么是乘法?乘法可以看作是重复加减运算的简化方式,用来表示一组相同数量的数值累积在一起。

例如,2 × 4 表示将数字2重复加上4次,即2+2+2+2=8。

2. 什么是除法?除法表示将一个数量平均地分成若干等份。

例如,8 ÷ 4 表示将数字8平均地分成4份,每份为2。

因此结果为2。

三、乘方和次方1. 什么是乘方?乘方是指数字以自己为底数连续相乘多次的操作。

例如,在表达式5²中,5是底数,而指数为2,则代表将5连续相乘2次,即5×5=25。

2. 什么是次方?次方是指数字以其他数字为底数进行乘方运算。

例如,在表达式3⁴中,底数为3,而指数为4,则代表将3连续相乘4次,即3×3×3×3=81。

四、乘法与除法的关系1. 乘法与除法的逆运算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给定两个数a和b,若有等式a × b = c 成立,则可以通过除法将c分成a等份得到b。

例如,对于等式4 × 6 = 24,我们可以通过除法将24平均地分成4份,每份为6。

2. 利用乘法求解除法问题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利用乘法来解决除法问题。

例如:有12本书需要放在3个书架上,请问每个书架应该放几本?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12 ÷ 3 = ? 的形式。

我们可以利用乘法来解决它:选择使用一个未知数表示每个书架应该放几本书,假设为x,则12 = x × 3。

通过反推即可得出x = 4。

数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数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数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熟练应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乘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乘除法的关系式及验算
教学方法:
指导自学当堂训练
教学用具:
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巩固训练
计算下面各题
45277542911532
8767310337
二、自学目标、自学指导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会计算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中熟练运用关系式。

自学指导
(1完成课本第七页练习二的第一题,并说出这道题分别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第二题另外两个等式及第三题中缺少的部分。

(3)完成课本第八页的第*十题,拓展延伸。

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学生汇、报相互订正
学生汇报时第2、3、4题时,引导学生说出算式的同时进一步说出利用哪条关系式。

四、教师精、讲指导发现
1、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五、测试总结、完成作业
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48个,每天工作8小时。

每天能加工零件多少个?
一篇稿件需要打印,王阿姨每分钟能打84个字,18分钟刚好完成,丽丽每分钟只能打63个,那丽丽需要几分钟完成稿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除法之间接关系 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除法之间接关系 教学设计
4、活动四
师:这一幅图我们列了几道算式?
生10:这一幅图我们列了四道算式。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四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说一说。
师:谁来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1:我发现这四道算式算的时候都用了二四得八这句口诀。
生12: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
师:再来说一说?(指2—3名说,生说师板: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师:算式中的8、4、2分别表示什么?(指2—3名说)
生8:算式中的8表示8个三角形,4表示平均分成4组,2表示每组有2个三角形。
师:自己说说,同桌说说。
师:算式中的8、4、2分别叫什么?(指2—3名说,生说师板名称)
生9:算式中的8叫被除数,4叫除数,2叫商。
师:自己说说,同桌说说。
3、活动三
(教法同活动二)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2、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Ppt课件
生5:算式中的2和4叫因数,8叫积。
师:自己说说,同桌说说。
2、活动二
师:这幅图还可以怎么说?(指2—3名生说,生说师板)
生6:有8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几个三角形?
师:自己说说,同桌说说。
师:算式怎么列?
生7:8÷4=2。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7:我是用乘法口诀算的,二四得八,所以8÷4=2。
有8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组,每组有几个三角形?8÷2=4(个)

小学二年级上册乘法与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乘法与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乘法与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乘法是一种快速计算方法,并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能够使用乘法口诀表进行乘法计算。

- 能够进行简单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运算,并正确写出计算结果。

- 能够理解除法是一种比较两个数的运算方法,并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 能够进行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并正确写出计算结果。

2. 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观察、模仿和练习来掌握乘法口诀表。

- 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用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他们互帮互助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的掌握。

- 乘法口诀表的学习和掌握。

-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 乘法口诀表。

- 各种乘法和除法计算题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入新的乘法知识:-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重复计算的情况吗?- 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乘法来计算呢?Step 2 讲解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乘法是一种用来快速计算的运算方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可以得到计算结果。

乘法用的符号是"×"。

Step 3 学习乘法口诀表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表:- 向学生展示乘法口诀表,让他们观察并模仿。

-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大声朗读乘法口诀表。

Step 4 练习乘法计算教师出示一些计算题,要求学生使用乘法口诀表来计算。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Step 5 引入除法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入除法知识:-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进行比较的情况吗?- 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除法来比较呢?Step 6 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符号除法是一种用来比较两个数的运算方法,通过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得到每份的数量。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及自主学习单乘除法的关系_冀教版(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及自主学习单乘除法的关系_冀教版(秋)

《乘除法的关系》导学案年级二单元五表内除法(一)上课日期课题乘除法的关系单元课时顺序第4课时执教人教学目标1、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2、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区别。

3、提高各小组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尝试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过程环节学案导案一、专项训练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填一填1、把15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

2、把20根香蕉平均分给猴子,每只猴子分到4根,可以分给只猴子。

3、3 × 4 = 20 ÷ 4 =()()()()()()()()(时间:3分钟)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习目标1、我要学会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2、我要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区别。

3、我要提高我们的小组合作能力。

强化学习目标走进学生,了解自主学习课本42页的内容,并完成自主学习单上的练习。

1、房间里有4盒月饼,每盒有6块,一共有多少块月饼?列式:(个)2、桌子上有30个苹果,把它们平均装进5个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几个苹果?列式:(个)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计算。

把物体平均分用计算。

学情。

(时间6分钟)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是如何计算除法的?运用口诀“四五二十”可以计算几个算式,都是哪几个?合作探究(二)小组合作回答数学课本42页兔博士的问题。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时间:10分钟)建议:三四环节融合在一起四、展示评价小组成员合作、分工展示讨论后的成果,其他同学对展示的同学进行评价,质疑,提问题。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时间:10分钟)五、学以致用当堂训练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集体订正,全班交流。

数学课本42、43页练习。

布置练习,引导完成(时间:8分钟)五、总结归纳提升感悟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盘点收获引导总结(时间:3分钟)六、布置作业数学课时练33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 乘除法的关系冀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即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是互逆关系,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难点: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3. 讲解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黑板,讲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用例题演示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图示、列表等形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可以布置一些有关乘除法之间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八、课后反思: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找出原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知道乘法和除法是互逆关系,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乘法与除法的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方法,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乘积和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3. 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乘法和除法是互逆关系,即一个数的乘以另一个数相当于这个数连续加上另一个数的若干倍。

教学活动:1. 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让学生亲身体验乘法的运算过程。

2. 利用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练习题:1. 3 ×4 = ?2. 25 ÷5 = ?第二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教学目标:1.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

2. 能够运用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1. 乘法的运算规律:a. 交换乘数的位置,乘积不变。

b. 乘数乘以1,乘积不变。

c. 乘数乘以0,乘积为0。

2. 除法的运算规律:a. 被除数和除数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商不变。

b. 被除数乘以或除以一个数,商也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c. 被除数为0时,商为0。

教学活动:1.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乘法的运算规律。

2. 利用除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题:1. 5 ×6 ÷3 = ?2. 12 ÷4 ×3 = ?第三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教学目标:1. 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

2. 能够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1.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a. 没有括号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b.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2. 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a.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b.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c.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教学活动:1.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设计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设计

《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2.乘除法算式的变形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乘除法算式的变形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乘除法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举例、讨论等方式,发现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应用拓展(1)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乘除法算式的变形和应用。

4.巩固提高(1)进行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乘除法各部分关系的掌握情况。

(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辅导。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次数、合作学习情况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乘除法各部分关系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2.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否给予了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3.课堂练习和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否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对乘除法各部分关系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教材:小学数学课本(四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乘除法练习题、教学课件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举例、讨论等方式,发现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乘除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乘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乘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乘除法的关系數學教案設計主题:乘除法的关系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和应用乘除法的关系。

3.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和除法的定义2. 乘法和除法的关系3. 乘法和除法的应用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课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如“如果有10个苹果,每份分3个,可以分几份?”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数学运算来解决,从而引出乘除法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新知1. 乘法: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例如:“5+5+5”可以用“3×5”来表示。

2. 除法:已知被除数和除数的积,求其中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15÷3=5”。

第三步:探索乘除法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比如用小方块摆出不同的乘法和除法模型,让学生观察和发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例如:“4×3=12”和“12÷3=4”,让学生理解到乘法是求和的过程,而除法是分配的过程。

第四步:应用练习设计一些关于乘除法的问题让学生解答,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如果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每组5个人,可以分成几组?”或者“如果一本书有60页,每天读10页,需要多少天才能读完?”第五步:总结反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和掌握了乘除法及其关系。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个人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乘除法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时教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花不但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而且还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花,看看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2图)
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活动:
1.乘法的意义。

(1)你们会解答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2(1)]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3+3+3=12
3×4=12
(2)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
板书: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

(3)师:你知道乘法算式中这些数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教师板书:因数、因数、积
2.理解除法的意义。

(1)结合情境改写乘法算式。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加、减法时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今天你们结合情境和这个乘法算式能改编出用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题吗?
教师适时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2(2)、(3)。

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尝试列式。

6.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利用他们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初步体验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方法★难点:根据情景图提出除法问题★算式各部分的意义,算式求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你们一个小问题:你做过标本吗?是怎样做的?(同学交流)上一节课咱们一起到郊外捉了一些蝴蝶,今天老师就把这些蝴蝶作成了标本带给大家。

(出示小黑板)二、教学过程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标本,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交流)生答:黑板上有5件蝴蝶标本。

每件标本用了2个蝴蝶。

师:那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生答:一共用了几只蝴蝶?师: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答:用乘法2×5=10(只)(师板书)师:谁能说出算式的意义(同位讨论)(就是求几个几?)用到了那句口诀?生答:5个2 二五一十(师板书)师:根据一共用了10只蝴蝶,你能想到求什么?(师提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生答:1、做了几件标本?2、每件标本用几只蝴蝶?(师板书)师: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生说除法算式10÷2=5(件)(师板书)师:你是根据哪句口诀得到的结果?生:二(五)一十(师板书)师:谁能说出这道算式的意义?(同位讨论)生:把10两个两个地分,可以分成5份师: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生说算式10÷5=2(只)(师板书)师:你是根据哪句口诀得到的结果?生:(二)五一十(师板书)师:谁能说出这道算式的意义(同位讨论)生:把十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请同学们观察这3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用到了同一句口诀二五一十那么根据这个规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同位讨论)师引导学生说出:用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三、课堂反馈自主练习评介反思:。

第二单元第1课《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第二单元第1课《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第二单元第1课《乘除法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 知道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 能够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关系。

教学重点:1.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2.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关系。

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关系;2. 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演示教学法:通过实物或图表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和逆运算关系。

教学过程:1. 导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比如说一张菜市场的图片,上面写着15元/斤,让学生思考一下,在这张图片中,为什么会写上15元/斤呢?这是什么意思?引入乘法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买菜,价格是按照每斤多少钱来算的,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每斤多少钱,再把需要买的菜量乘上每斤的价格(乘法),就可以得到最终需要支付的总价格。

2. 正文(1)乘法与除法的关系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如果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那么我们能够通过什么运算得到那个数呢?引入除法的概念:当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倍数时,可以用除法求出这个数。

老师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从中找到一个数的倍数,并求出这个数。

例如:10和5,10的倍数是5,用除法求出5。

(2)乘法和除法的逆运算关系老师出示一组乘法和除法的题目,如:3 x 5 = 15,15 ÷ 3 = ?,请问这两个式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答:乘法和除法可以相互转化,有逆运算关系。

老师再出示一组乘法和除法的题目,如:4 x 6 = ?,24 ÷ 6 = ?,让学生自己算一下并将结果交换,验证逆运算关系是否成立。

(3)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老师将学生分组,让每组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用乘法和除法解决。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精品教案【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2【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一句口决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对应的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看图提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问题【教学用具】扑克牌一、自学(一)谈话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到野外捉了一些蝴蝶,接着他们把采集来的蝴蝶制成了标本,想不想去参观蝴蝶标本(出示情境图)师: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板书:①有5件标本②每件标本用2只蝴蝶③一共用了12只蝴蝶师:同学们真棒找到3条重要的信息,下面请同学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示来完成下面的问题:(二)出示自学提示:1.选择其中的两条信息提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问题。

如①和②:③和②③和①2.分别列出算式并说出口诀,注意单位。

学生自学(约5分钟)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二、互学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提出了问题,也列出了算式,下面在小组内把你的问题和算式说一说。

温馨提示:1.由3号和4号分别汇报三个问题和算式,2号和1号帮助补充改正。

2. 再说一说三个算式中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三、共学分小组汇报(找1小组汇报,其余小组补充)预设:1.一共有几只蝴蝶?2×5=10(只)说口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总结:求一共多少蝴蝶,也就是求5个2是多少,列乘法。

2.做了几件标本?10÷2=5(件)说口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总结:求做了几件标本,也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2,列除法3.每件标本用几只蝴蝶?10÷5=2(只)说口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总结:求每件标本用几只蝴蝶,也就是把1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几。

列除法师:这几个小组表现真棒,汇报很精彩,看来只要动脑筋,小组同学互相帮助,我们会克服一切困难。

唉,老师有个发现,黑板上出现了一对双胞胎,看这两道算式,像不像双胞胎啊?再像的双胞胎,他们也是有区别的,想一想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预设:1.1是算的有5件标本,2是算的每件标本用几只蝴蝶。

乘除法关系教案

乘除法关系教案

乘除法关系教案教案标题:乘除法关系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关系,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通过灵活运用乘除法,学生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除法的关系;2. 学生能够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乘法和除法公式。

教学资源:1. 白板、白板标记笔;2. 教材:包含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练习题;3. 实际问题的素材:例如购物清单、食谱等。

教学流程:1. 引入(5分钟):a. 引入乘除法的概念,给学生提供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例子;b. 引入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解释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 概念解释(10分钟):a. 根据教材提供的例题,示范如何使用乘法和除法;b. 解释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例如整数相乘结果的正负性等。

3. 实践练习(15分钟):a.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练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b. 提供实际问题的素材,让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1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b.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拓展应用(10分钟):a. 提供更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继续运用乘除法进行解决;b.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6. 总结(5分钟):a. 与学生一起总结乘除法的关系;b. 回顾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在白板上总结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解题思路;2. 留给学生书面作业,查看他们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程度。

拓展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教师可以:1. 给学生提供更多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2.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数学概念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例如关系运算、倍数等。

教案指导:本教案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关系,并能够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乘除法的关系》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核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选择合适的条件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数学思考。

锻炼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经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具学具:课件、小圆片儿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1、看图列出除法算式O O O O O OO O O O O O()÷( )=( )()÷( )=( )✿✿✿✿✿✿✿✿✿✿✿✿✿✿✿()÷( )=( )()÷( )=( )2、想口诀,写得数。

3×4= 5×6= 6×4= 3×3=2×2= 4×5= 3×2= 1×6=3、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又认识了除法,你想过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吗?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板书: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出示图)你能计算出3种鱼一共有多少条吗?自己列出算式,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师: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列算式和怎样想的。

(3种鱼每种有5条,也就是有3个5,列乘法算式:5×3=15(条)。

总数15条用了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板书:5×3=15(条)2、师:把15条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几条?这个问题又怎样想呢,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列式计算,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算式的、怎样想的?(把15条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就是求每个鱼缸里放的鱼同样多,用除法计算:15÷3=5(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除法的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核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选择合适的条件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数学思考。

锻炼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经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具学具:
课件、小圆片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看图列出除法算式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 )
()÷( )=( )
✿✿✿✿✿✿
✿✿✿
✿✿✿✿✿✿
()÷( )=( )
()÷( )=( )
2、想口诀,写得数。

3×4= 5×6= 6×4= 3×3=
2×2= 4×5= 3×2= 1×6=
3、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又认识了除法,
你想过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吗?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板书: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出示图)
你能计算出3种鱼一共有多少条吗?自己列出算式,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师:哪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列算式和怎样想的。

(3种鱼每种有5条,也就是有3个5,列乘法算式:5×3=15(条)。

总数15条用了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板书:5×3=15(条)
2、师:把15条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每个鱼缸放几条?这个问题又怎样想呢,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列式计算,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算式的、怎样想的?
(把15条鱼平均放在3个鱼缸里,就是求每个鱼缸里放的鱼同样多,用除法计算:15÷3=5(条)。

算每个鱼缸5条时也用了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板书:15÷3=5(条)
3、两个问题不同,考虑的方法也不同,列式计算时要看看问题是求总数还是求
平均分,再用乘法和除法计算。

计算积和商都用到乘法口诀。

4、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例:15条鱼,每5条放在一个鱼缸里,用几个鱼缸?就是5个5个的分看15条能分成几份,这也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15÷5=3(个))
三、课堂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2、
(1、)一共有()架飞机。

□O□=□
(2、)每3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成()组。

□O□=□
(3、)平均编成4组,每组有()架飞机
□O□=□
四、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内容:这节课我们又把乘法和除法综合起来学习了一下,问题不同,考虑的方法也不同,列式计算时要看看问题是求总数还是求平均分,再决定用乘法还是除法计算。

计算积和商都用到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关系
5×3=15(条)口诀:三五十五
15÷3=5(条)
15÷5=3(个)
作业
1.吴老师有30张卡通画片,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画片?
2.有24只羽毛球,平均装在4个盆子里,每个盆里装几只?
3.有24只羽毛球,每个盒里装6只,需要几个盒子?
4.小红借了一本书,看了5天后还剩12页没看,小红3天后要还书,剩下的部分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5.每根跳绳3米长,学校买来18米塑料绳,可以剪成几根跳绳?
6.二·(1)班有学生30人.平均分成5个组,每组有几个同学?
7.一本故事书28页,小红看了2天后还剩下15页,小红计划每天看3页,还要几天看完这本故事书?
8.同学们剪“七巧板”,一共剪了24份,共用了4 张纸,平均每张纸能剪几份“七巧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