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小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关注生命本真需求,深化教育科研内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我很荣幸的站在XXX小学片教育科研的沃土之上,冒昧的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交流我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我发言的题目是《关注生命本真需求,深化教育科研内涵》学校是教育发生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若要使教育改革成为可持续的事业,实行教育教研是十分必要的。教育科研是学校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只有走科研之路,才能有所创新,才能焕发更新更强的生命力。我校一直坚持“重科研、强管理、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努力创建“科研先导型学校”,以“搭建师生共有的发展平台,打造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为理念,不断加强校本教研。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努力实现“科研兴教、以教促研” 围绕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做了许多积极而有意义的尝试。

一、基于问题,寻求源自生命本真的发展方向。

教育科研的重大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最终促进学校发展。当学校面对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时,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把学校的发展作为一个大课题进行研究,寻找学校发展

的方向和策略,用教育科研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科学发展,最终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因此,探索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寻求源自生命本真需要的发展方向就格外重要。我们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需求,知道老师想学什么,想知道什么,学生想学什么,想老师教什么。针对收集到的材料,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大多数的老师都想了解当前教育的新理念、学习当前教育的新方法,而学生则大多希望教师能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为他们营造快乐学习的环境,于是,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果断进行投入,添置了教师办公电脑、多媒体演播设备,满足了教师学习和教学的需求,同时,依靠少先队、教研组,以“引领成长、塑造未来”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激励教师和学生创新,老师和学生在原有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思想更加活跃,有了更高层次、更有意义的精神取向,他们更加自觉的参与到了教育教研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思考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丰富的教师经验积累,几年中,我校教师共自主撰写经验交流文章、课堂反思文章等几百篇,教师个人论文多次获得市教研室的奖励,学校承研的市级课题《“单式复教”的推广与深化研究》获得了万源市政府首届教育科研二等奖,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被确定为达州市

“十一五”信息技术课题,并即将结题。

二、追寻轨迹,传承源自生命本真的校园文化

学校传承着历史,更传承着文化。在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校为本,努力传承源自生命本真的校园文化。有位智者说过,生活即课堂。生活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学生和老师生活的源泉,要真正做到“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进行教学研究,就应该充分回归到生活中去。为此,我们着眼于大山、着眼于大竹镇丰富的物产、迷人的自然风光、奇妙的民间传说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从生活中提炼校本教研的新素材。经过对生活素材的认真提炼,我们开设了巴山土特产制作课程,让每个孩子回家向父母认真学习魔芋、茶叶、豆腐等土特产的加工工艺,并让他们用文字记录下来,将课堂延伸到了家庭,将技能锻炼、写作能力培养和劳动观念教育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开展了“寻访家乡的传说”主题活动,让孩子们采访家长,听老人讲故事,收集关于大竹河的民间传说,在班级中召开民间故事会,丰富了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我们成立了民俗文化表演课外活动小组,让孩子们学习大竹河的车车灯、彩亭、狮子、腰鼓等特色民间文艺表演,20XX年,我校的少儿腰鼓队参加了首届大巴山旅游节暨汉江第一漂开漂仪式的文艺演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XX年3月,在迎接瑞典客人的民俗文化表演中,我校张瑜等同学表演的彩亭得到了客人们的高度评价。我们立足实际,针对山区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进行了“单式复教”应用的更深层次研究;进行了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新尝试,采用教师轮流到家辅导、学生定点帮助、招募爱心大使、组建爱心妈妈队伍等办法,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生

活上能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更多关爱,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得到了相关媒体的高度重视,20XX年5月,达州电视台“达州对话”栏目组深入我校,就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针对山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现状,我们进行了“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新三好学生”评选活动,开创了三结合教育新局面,这项活动也得到了《达州日报.校园周刊》的专门报道。针对山区学生害怕与教师进行交流的特点,我们开展了“我心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在班级设立了“悄悄话”信箱,让老师们更多的了解学生对教师的需求,了解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针对学生胆小、害羞和兴趣、爱好不广泛的问题,我们开展了班级才艺展示活动,让每个孩子都到学校的舞台上去表演一个节目,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基于校园文化传承,我校在充分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

《整合校本资源,提高语文活动课效果研究》的课题研究,

将校园文化的传承与语文活动课教学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教学和研

究的有机结合。

三、组织讨论,树立源自生命本真的共同愿景

教学研究的最根本宗旨是为教学服务,为课堂服务,因此,在进行了多种教育的尝试后,我们决定,将教学研究中所取得的各种

经验回归到课堂中去,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探索校本教学研究的

新形式。首先,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革,除按规定开足了规

定课时外,每周星期三和星期四下午,被定为了我们的“校本研修课程”,或由学校统一组织,或由班级自行组织开展一些校本教学研究的活动,让老师和学生在这里能够更加平等的交流,营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其次,我们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将多媒体技术广泛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创新,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处理或者调整,于是,老师们开始认真审视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开始思考教材内容与我们当地实际的联系,教研组内,老师们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如何更好的去上每一节课,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数学老师们将部分习题做了修改,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数学的习题,语文教师们则创新了作业的设计,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校教导处积极进行备课改革的研究,提出了“- 个核心”、“两个目标”、“三个阶段”、“四个转变”的备课思路,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入手探索出适合新课程备课的新思路。

“一个核心”: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核心。“两个目标”:一构建新课程备课模式;二是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三个阶段”:理念更新阶段;岗位培训阶段;总结提高阶段。“四个转变”:由静态备课向动态备课转变;由经验型备课向研究型备课转变;由文字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教案转变;由个人备课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备课转变;此外,我们还改变了课后反思模式,在教师授课结束后,除了自己结合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外,还随机抽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