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抑郁症的诊疗研究进展
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c41ef0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5.png)
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邓佳慧;李素霞;董问天;陆林【期刊名称】《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20年抑郁症(depression)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负担疾病。
部分抑郁症患者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有效,20%。
30%的抑郁症患者使用抗抑郁药无效或效果不佳,称为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
TRD的治疗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抑郁症状,降低自杀率,恢复社会角色功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治愈,减少复发。
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目前TRD的药物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优化原则、转换策略、联合用药和增效治疗,以及合并非药物治疗等。
在临床上这些策略已为大家所熟知。
【总页数】4页(P189-192)【作者】邓佳慧;李素霞;董问天;陆林【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相关文献】1.难治性抑郁症非药物治疗新方法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J], 彭薇;龚启勇;贾志云2.氯胺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J], 吴胜娟;李江波;王高华3.胼胝体扣带回深部脑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J],4.难治性抑郁症研究进展一、难治性抑郁症定义及其流行病学 [J], 丁万涛;赵祖安5.脑网络功能连接预测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的研究进展 [J], 游亚凤;王锦涛;钮富荣;陈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5cf9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a.png)
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一、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原理MECT是一种通过电刺激脑部神经元而引起全脑性抽搐的治疗方法,其主要通过改善神经递质的功能,增加神经元之间的通讯效率,从而缓解抑郁症症状。
治疗时,患者会被要求服用肌肉松弛剂,然后通过电极在头部进行电刺激,诱发全脑性抽搐。
MECT通常需要连续进行多次疗程,每周1-3次,持续4-12周。
MECT治疗的主要优点是作用快速、疗效显著,并且病人通常能够忍受。
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包括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头痛、肌肉酸痛等,因此在选择治疗时需要权衡利弊。
二、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研究针对MECT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已经有一些研究进行了探讨。
下面将从临床疗效、长期效果、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 临床疗效一些临床研究表明,MECT对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项针对60岁以上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发现,在接受6次MECT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减轻,且治疗效果持续时间较长。
另一项研究则显示,MECT治疗对于老年抑郁症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口服抗抑郁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MECT治疗在改善情感情绪、增进社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ECT治疗对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是显著的。
2. 长期效果除了临床疗效外,MECT治疗对于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长期效果也备受关注。
一项追踪观察发现,经过3个月的MECT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且持续时间较长。
而且,在随访期间,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未出现反弹。
这些结果表明,MECT治疗不仅在短期内能够有效缓解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而且在长期内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预防症状的反复发作。
3. 安全性关于MECT治疗的安全性,研究结果也显示,MECT治疗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一项荟萃分析显示,MECT治疗的主要副作用是短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头痛、肌肉酸痛等,但这些副作用通常是可逆的,在治疗结束后可以自行缓解。
难治性抑郁症的精神外科治疗新进展
![难治性抑郁症的精神外科治疗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0bb758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6.png)
难治性抑郁症的精神外科治疗新进展
金柳荫;司璐佳;徐文倩;肖玲;王高华
【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4(34)1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在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中大约有1/3的患者被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给患者的个人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近年来精神外科微创或无创手术方法的发展,使用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成为了可能。
本文讨论了深部脑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迷走神经刺激术,伽马刀,磁共振引导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内囊前肢损毁术等手术方法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进展,以期给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金柳荫;司璐佳;徐文倩;肖玲;王高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
【相关文献】
1.精神外科治疗难治性癫痫性精神障碍1例报告
2.六安市举办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暨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新进展培训班
3.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剂——奎硫平对老年期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4.艾司氯胺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研究新进展
5.经皮耳穴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难治性及非难治性抑郁症的脑效应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ECT_治疗重度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
![MECT_治疗重度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91907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2.png)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3), 4448-4453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3638MECT 治疗重度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张晓燕,黄永清*内蒙古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收稿日期:2023年2月21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16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4日摘要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世界上最常见、高致残性的精神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随着精神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MECT)在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MECT 治疗重度抑郁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本文就MECT 治疗重度抑郁症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关键词抑郁症,重度抑郁症,MECT ,进展Progress in MECT Treatment for Major DepressionXiaoyan Zhang, Yongqing Huang *College of Mental Health,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Feb. 21st , 2023; accepted: Mar. 16th , 2023; published: Mar. 24th , 2023Abstract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highly disabling mental diseases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 drug therapy, psychological therapy, physical therapy, etc.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sychia-tric treatment methods,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MEC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 MECT for MDD is widely recognized clinically, 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related to MECT for MDD.*通讯作者。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34cf73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d.png)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了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
针对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医学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对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抑郁症的诊断抑郁症的诊断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
当前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DSM-5和ICD-11的标准来确定。
DSM-5和ICD-11均要求患者至少有五项症状表现出现,并且这些症状应该持续两周以上。
这些症状主要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障碍、疲乏感、自我评价下降、注意力缺陷、自杀意念等。
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情绪障碍和器质性疾病。
由于抑郁症的的症状十分复杂,有时可能与一些其他的疾病混淆。
因此,诊断抑郁症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问诊、观察和检查。
除了主要的心理症状,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病史、药物历史和社会状况等。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抑郁症,现代医学还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如脑磁共振成像等。
这些技术有助于研究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并为治疗抑郁症提供更加精细的手段。
二、抑郁症的治疗目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在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之前,需要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可以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水平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
常用的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SSRI抗抑郁药、MAO抑制剂、松果体素受体激动剂等。
这些药物治疗的效果很好,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副作用,如口干、恶心、失眠等。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另一种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情感状态,缓解抑郁症状。
主要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治疗、人际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疾病的应对能力。
心理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其效果相对稳定但花费的时间更长,且需要对治疗师有比较高的专业能力要求。
难治性抑郁症的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难治性抑郁症的炎症机制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0584e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4.png)
·综述·难治性抑郁症的炎症机制研究进展陈刚,郑直,袁勇贵摘要: 临床治疗表明经典的单胺类抗抑郁药对难治性抑郁症(TRD)基本无效,这与TRD的定义不明确以及发病机制不清楚有关。
目前的研究表明炎症与TRD的发病密切相关,炎症可以从中枢5 羟色胺(5 HT)系统、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轴、氧化应激、谷氨酸能系统、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多个途径导致TRD的发生。
本文综述了TRD炎症相关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炎症; 机制中图分类号: R749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3)03 0242 04Researchprogressoninflammatorymechanismoftreat resistantdepression CHENGang,ZHENZhi,YUANYong gui.DepartmentofPsychosomaticsandPsychiatry,ZhongDaHospital,InstituteofPsychosomatics,SchoolofMedical,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09,ChinaAbstract:ClinicaltreatmentshowsthatclassicmonoamineantidepressantsarebasicallyineffectiveagainstTreatment ResistantDepression(TRD),whichisrelatedtotheuncleardefinitionofTRDandunclearpathogen esis.CurrentresearchshowsthatinflammationiscloselyrelatedtothepathogenesisofTRD.InflammationcanleadtoTRDthroughmultiplepathways,suchascentralserotonin(5 HT)system,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axis,oxidativestress,glutamatergicsystemandneurotrophicfactor(BDNF).Thispaperreviewsthere searchprogressofinflammationrelatedpathogenesisofTRD.Keywords: treatment resistantdepression; inflammation; mechanism作者单位:210009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陈刚,袁勇贵);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陈刚,郑直)通信作者:袁勇贵,E Mail:yygylh2000@sina.comDOI:10.3969/j.issn.1005 3220.2023.03.019 抑郁症(majordepressiondisorder,MDD)是一种致残性疾病,常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恢复不完全,会造成持续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损害。
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和方法
![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2a0e5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4.png)
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和方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对心理疾病认知的不断深入,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也在持续演变和更新。
本文将对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和多种方法进行详细探讨,帮助广大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抑郁症的治疗过程。
抑郁症的分类及特点抑郁症通常被分为几种主要类型,包括:重性抑郁障碍:表现为持久的愉悦感缺失,也可能伴随焦虑、无助等情绪。
持续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症状常常不如重性抑郁严重,但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影响个体的日常功能。
躁郁症:患者除了经历抑郁发作外,还会经历躁狂或轻躁狂的状态。
无论是哪种类型,抑郁症的共同特点是情绪低落、兴趣缺失、思维迟缓等,需要得到适当的治疗和干预。
传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最普遍的治疗方式之一。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百忧解等,这类药物通过增加脑内5-羟色胺(血清素)的浓度,从而改善情绪。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这类药物在剂量较高时效果显著,但副作用相对较多,如便秘、口干等。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这类药物能够通过抑制某些神经递质的分解,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但需注意饮食中的某些限制,如避免高酪氨酸食物,以免引发危机反应。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疗法(CBT),已被广泛用于抑郁症患者。
其核心理念是在于改变个体对自身及环境的负面看法,通过有意识地调整思维模式来减轻痛苦。
此外,还有人际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新兴治疗方法随着研究的发展,针对抑郁症的新兴治疗方法逐渐浮出水面。
以下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些新进展: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磁刺激技术采用非侵犯性方法,通过产生电流刺激大脑特定部位,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研究表明,此方法对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有一定疗效,并且不产生药物相关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新疗法。
近5年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近5年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542851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a.png)
近5年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近年来,中医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本文将就近5年来中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1. 脑功能影像研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脑功能影像技术,为中医研究抑郁症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研究发现失眠型抑郁症患者的大脑静息态网络连接性存在异常,针灸治疗可改善这些异常。
2. 中草药治疗:中草药作为中医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方法,近年来也得到了一些研究关注。
某些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注射液、逍遥丸等,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抑郁症状。
3.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其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有效性。
研究发现电针对抑郁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4. 中医心理疗法:中医心理疗法是一种结合中医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综合治疗方法。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中医心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和生活质量。
5. 饮食调节:中医注重养生,强调饮食的调节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结构调节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适量摄入含有丰富烟酸和三甲基色氨酸的食物,可以增加5-羟色胺的合成,从而改善情绪。
近年来中医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
功能性脑影像研究为中医治疗抑郁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中草药、针灸、中医心理疗法和饮食调节等多种方法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抑郁症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各异,中医治疗抑郁症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难治性抑郁症的跨颅磁刺激治疗(TMS)研究进展
![难治性抑郁症的跨颅磁刺激治疗(TMS)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08912df360cba1aa911da06.png)
上 海 精神 医学 2 o o 7年第 l 9卷 第 5期
・
2 9・ 9
・综 述・ 难治性抑郁症 的跨颅磁刺激治疗 ( MS 研 究进 展 T )
张选 红 王立伟
现有 的抗抑郁剂对大多数抑郁症 有 良好 效果 , 但有 13 / 的患者对一系列抗抑郁剂无效 , 被称之为难治性抑郁症 。在 临床上 , 治性抑郁症 的治疗除 了药物合并 , 良电抽搐 , 难 改 迷 走神经刺激之外 , 重复跨颅磁刺激是近十年来在难治性抑郁 症治疗 中颇显成效的一项 技术 。本文 就该技术在 难治性
前额 叶皮质功能低下 。高频重复 T MS通过 电磁场在大脑 神
经 中产生一股 电流 , 引起 左侧前 额 叶皮 质神经 元的去极 化 , 从而产生兴奋效应 , 改善抑郁症状 。从最初的开放性研究 到 目前的随机对照研究 , 都证实左侧前额叶皮层( L F ) D P C 的高 频重复 T S对难 治性 抑郁症 有效 。B r a 等对 2 M em n 0例难 治性抑郁症在左侧 前额叶皮层进行 了 1 的高频 (0 H ) O次 2 Z 随机双盲虚拟对照研究 , 结果显示 治疗组 的 2 5项汉 密尔顿 抑郁量表( A H MD) 分值显著性下降 , 中一位患 者达到缓解 其
标准( 分值从 4 7分下降到 7分 ) u 等对 3 。s O例难 治性抑 郁症 在左侧前额 叶皮层进行 了 2周 的高频 ( 0 H 2 Z或 5 Z H)
随机双盲虚拟对照研究 , 果显示治疗组 的汉密 尔顿抑 郁量 结 表分值 与对照组相 比有显著 性下降 (5 7 ,6 3 ) 并且 5 . % 1. % , 治疗组 的治 疗有 效 率 与对 照组 相 比有 显 著性 差 异 ( 0 , 6%
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研究进展
![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b0f1da28e9951e79a892755.png)
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7-12-08T16:25:37.9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1期作者:卢海[导读] 在抑郁症患者中,有20%~30%经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佳,属于难治性抑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茅桥中心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摘要】目前,临床在诊治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时候会采用药物和心理治疗。
虽然,此类方法在改善患者的抑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仍存在部分病例治疗无效,临床将此类患者统称为难治性抑郁症。
笔者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物理疗法;心理疗法;药物疗法【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001-02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 Lu Hai.Central Hospital of Mao Mao bridge,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Guangxi, Nanning 530023, Nanning,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 patients will use drugs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Although this metho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patient's depress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cases which are not effecti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s referred to as "refractory depress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 is reviewed.【Key words】Refractory depression; Physical therapy; Psychotherapy; Drug therapy在抑郁症患者中,有20%~30%经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佳,属于难治性抑郁。
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
![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03ec6d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a.png)
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方向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进步,抑郁症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治疗技术的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药物治疗是目前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抗抑郁药物主要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调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
然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抑郁症可能与神经炎症反应有关,因此,针对神经炎症的药物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例如,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被一些研究认为可作为辅助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NSAIDs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抗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Metformin)可能对抑郁症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Metformin可以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途径,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改善抑郁症状。
二、心理治疗的新进展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抑郁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传统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援助性心理治疗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R)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真实的环境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和应对抑郁症症状。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社交场景,帮助患者克服社交恐惧症;还可以模拟自然环境,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和压力。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抑郁症的心理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三、神经调控技术的新进展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神经调控技术也是抑郁症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
传统的神经调控技术包括电休克疗法(ECT)和经颅磁刺激(TMS)等。
然而,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新的神经调控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其中,深部脑刺激(DBS)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DBS通过植入电极到大脑特定区域,通过电刺激来调节神经活动,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BS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和疗法探索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和疗法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2ea9a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5.png)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和疗法探索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疗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抑郁症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和探索。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治疗进展以及一些新的研究和疗法。
1. 药物治疗的进展药物治疗是目前抑郁症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抗抑郁药物能够调节患者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
近年来,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不断涌现,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这些药物相较于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具有更少的副作用和更高的安全性。
此外,一些针对特定目标的新型抑郁症药物也正在研究中,例如靶向谷氨酸递质系统的药物。
这些新药的研发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2. 脑神经调控技术除了药物治疗,神经调控技术也成为抑郁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脑电图生物反馈治疗(EEG biofeedback)是一种通过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并给予反馈来调整脑波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脑电活动模式,改善抑郁症状。
此外,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和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这些脑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3. 心理治疗的创新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和心理动力治疗。
近年来,心理治疗领域涌现了一些创新的方法。
例如,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iCBT)利用互联网平台,使患者能够接受在线的认知行为治疗,方便灵活,突破了传统治疗的地域限制。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与方法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f6d2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c.png)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与方法抑郁症的治疗进展——新的研究与方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过去,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相对有限,但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新的研究不断涌现,为抑郁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近的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法,以期对于广大抑郁症患者提供帮助。
一、神经调控疗法神经调控疗法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的一种抑郁症治疗方法。
该疗法主要通过刺激或抑制某些特定神经途径,以调整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其中,最为常见的神经调控疗法包括电抽搐治疗(ECT)和磁刺激治疗(TMS)。
ECT是一种通过电流刺激大脑来改善抑郁症状的治疗方法。
尽管ECT在过去备受争议,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改善。
研究表明,ECT对于那些抗抑郁药物无效或无法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TMS是另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疗法,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神经元,以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
TMS治疗的优势在于无需麻醉和住院,且副作用较少,已被许多研究证实对于抑郁症患者有效。
二、光疗法光疗法是一种通过暴露在特定光线下改善抑郁症状的方法。
最常用的光疗法是特殊光源的日光浴疗法。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常常伴随着体内褪黑激素分泌异常,而日光浴疗法可以帮助调整褪黑素的分泌,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此外,光疗法还可以促进大脑中血清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产生,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近年来,还有一些研究表明蓝光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也具有潜在的效果,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三、心理疗法心理疗法作为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最新的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相比,一些新型的心理疗法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例如,正念疗法是一种注重当下的注意力和接受性的心理疗法,通过训练患者集中注意力于当前的感受和经验,减少对负面情绪的反应,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另外,人际关系疗法和认知重建疗法等也被广泛运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f2a656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e.png)
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当今社会,抑郁症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
随着对抑郁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心理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患者心理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一、认知行为疗法(CBT)的改进与创新认知行为疗法一直是抑郁症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
传统的 CBT 注重改变患者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而新的研究则更加关注如何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和积极情绪。
例如,通过引导患者关注自身的优点和成就,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提高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此外,基于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的 CBT 模式也逐渐兴起。
患者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视频辅导和互动练习等方式,随时随地接受治疗。
这种便捷的治疗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的可及性,还降低了治疗成本,为更多患者提供了帮助。
二、人际心理治疗(IPT)的拓展应用人际心理治疗强调人际关系在抑郁症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最新的研究发现,IPT 不仅对抑郁症的急性发作有效,对于预防抑郁症的复发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善不良的人际互动模式,如过度依赖、冲突回避等。
同时,IPT 还关注患者在家庭、工作和社交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此外,IPT 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例如,将 IPT 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更好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正念疗法的深入研究正念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抑郁症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正念强调个体对当下的觉察和接纳,不评判、不反应,从而减少情绪的困扰。
研究表明,长期的正念练习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结构和功能,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韧性。
同时,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MBCT)也被证明对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具有显著效果。
除了个体的正念训练,团体正念疗法也逐渐受到重视。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与新疗法研究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与新疗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0abe1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2.png)
抑郁症的治疗进展与新疗法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和精力不济等症状。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抑郁症的常见治疗方法以及一些新的疗法研究,希望能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一、常见的抑郁症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另一种常见的抑郁症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心理动力学疗法和人际关系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了解和改变消极的思想模式,学会应对压力和应对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二、新疗法研究1. 神经调控神经调控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脑区来调节神经活动的治疗方法。
深部脑刺激(DBS)和经颅磁刺激(TMS)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神经调控技术。
研究表明,这些技术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其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2. 光疗光疗是一种通过暴露在特定强度和频率的光线下来调节大脑生物钟的方法。
研究发现,光疗可以改善季节性抑郁症和非季节性抑郁症患者的症状。
光疗的安全性较高,但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癫痫患者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谨慎使用。
3. 心理治疗新方法除了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外,一些新的心理治疗方法也正在被研究。
其中,心理治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提供了一种个性化和自主完成的心理治疗方式。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抑郁症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三、结语抑郁症的治疗进展和新疗法的研究为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仍然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但神经调控、光疗和新的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8d6aee40740be1e640e9abb.p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国际神经精神科学杂志, 2021, 10(2), 74-79Published Online May 2021 in Hans. /journal/ijpnhttps:///10.12677/ijpn.2021.102010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进展陈雄1,王熙2,马亚云3,刘忠纯4,艾春启1*1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湖北十堰2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睡眠障碍中心,湖北十堰3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十堰4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湖北武汉收稿日期:2021年4月19日;录用日期:2021年5月19日;发布日期:2021年5月27日摘要迷走神经刺激技术经历了植入式迷走神经向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技术方向的发展。
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迷走神经刺激术在治疗抑郁症特别是在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从迷走神经刺激的发展,VNS治疗TRD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VNS治疗TRD的有效性研究,VNS治疗TRD研究的不足和展望,从这个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希望为临床工作者使用VNS治疗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将来VNS的发展进行展望。
笔者相信,随着研究的升入和检测技术的提高和相关学者的努力探索,相信未来i-VNS在治疗TRD方面将会取得更大突破,i-VNS这一疗法也可能会在临床上得到更多的应用。
关键词迷走神经刺激,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经皮迷走神经刺激,难治性抑郁症,研究进展,综述Research Progress of Vagus Nerve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Xiong Chen1, Xi Wang2, Yayun Ma3, Zhongchun Liu4, Chunqi Ai1*1Department of Mental Health Center, Shiyan Taihe Hospit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Medicine), Shiyan Hubei2Department of Sleep Disorders Center, Shiyan Taihe Hospit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Medicine), Shiyan Hubei3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Shiyan Hubei4Mental Health Center, People’s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Received: Apr. 19th, 2021; accepted: May 19th, 2021; published: May 27th, 2021*通讯作者。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27c631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2.png)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韩庆林;芦文娟;李书迪【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患,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经治疗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仍有约30%的抑郁症患者经过2种或2种以上不同化学结构的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后无效或收效甚微,即通常所说的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DR).目前治疗TRD的常用方法有化学结构药物治疗、物理疗法、联合中医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应用最广泛,治疗策略包括优化原则、转换策略、联合用药及增效治疗.物理疗法主要有无抽搐电休克、重复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等.中医药治疗包括针灸、中药汤剂等,主要用于降低化学结构药物副作用或增强疗效.【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7(029)013【总页数】4页(P53-55,90)【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中医药;治疗【作者】韩庆林;芦文娟;李书迪【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 06100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 061000;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 0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1抑郁症致残率、复发率、自杀率居高不下,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患。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非衰老性死亡和残疾的第2大原因,并将跃居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二位[1]。
大多数抑郁症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可得到一定缓解,但仍有约30%的患者经过2种或2种以上不同化学结构的抗抑郁药足量、足疗程治疗(一般为6周及6周以上)后无效或收效甚微,即通常所说的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2]。
尽快找到治疗TRD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本文就目前临床上TRD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TRD药物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优化原则、转换策略、联合用药及增效治疗。
1.1 优化原则优化原则是通过增加抗抑郁药剂量和(或)疗程来治疗TRD。
阿立哌唑增效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研究
![阿立哌唑增效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8720a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1.png)
阿立哌唑增效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阿立哌唑在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中的疗效和药物耐受性。
通过临床研究设计和结果分析,发现阿立哌唑能有效增效治疗老年抑郁症,并得出药物耐受性良好的结论。
本研究对药物治疗后的预后随访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了阿立哌唑增效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并讨论了影响疗效及耐受性的因素。
未来研究展望着重于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阿立哌唑、难治性老年抑郁症、增效治疗、疗效、药物耐受性、临床研究设计、安全性评价、预后随访、影响因素、未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年抑郁症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老年抑郁症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一直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常规治疗方法如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在这类患者中的疗效并不理想,往往存在耐受性下降或治疗失败的情况。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阿立哌唑在增效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中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并对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全面评估。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阿立哌唑在增效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中的临床疗效,包括症状改善情况、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等。
2. 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对难治性老年抑郁症的综合疗效及安全性。
3. 分析阿立哌唑在治疗难治性老年抑郁症中的药物耐受性,包括常见的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
4. 研究随访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预后情况,包括疗效持久性、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等指标。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达成,期望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同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精神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抑郁症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抑郁症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1de4e4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9.png)
抑郁症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对抑郁症临床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抑郁症临床研究的现状(一)诊断方法的改进传统的抑郁症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症状自述和医生的临床观察,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基因检测和生物标志物等客观诊断方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可以检测大脑活动的变化,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生理机制;基因检测可以发现与抑郁症相关的基因变异,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二)治疗手段的多样化1、药物治疗目前,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之一。
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不断涌现,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它们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药物治疗的个体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患者的基因多态性、症状特点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治疗(IPT)和问题解决疗法(PST)等心理治疗方法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心理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基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远程心理治疗也逐渐兴起,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治疗途径。
3、物理治疗电休克治疗(ECT)、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深部脑刺激(DBS)等物理治疗方法在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其中,rTMS 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手段,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皮层来调节神经活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发病机制的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神经递质失衡、神经可塑性改变、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递质假说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被认为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75ef20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7b.png)
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愈发激烈,导致人们的学习工作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抑郁症的爆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抑郁症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不容忽视的、对人们心身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心理疾病。
因此,本文将从抑郁症的产生病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注意事项四个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抑郁症病因诊断标准 TMS(经颅磁刺激治疗仪)一、抑郁症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
它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有存在自伤、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抑郁性木僵,可表现为面部表情固定、对刺激缺乏反应、话少甚至不言语、少动甚至不动等。
抑郁症发作时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精神缺乏等。
二、产生病因当前出现抑郁症的病因并没有准确的定论,现在可以知道的是有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应激、遗传因素、性格因素以及生物化学因素等。
(1)环境因素和应激:亲人的离去,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些都会促发抑郁症。
有时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疾病有关,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
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2)遗传因素: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家庭成员患此病的危险性较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
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
(3)性格因素:有下列性格特征的人易患上抑郁症: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
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且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
(4)生物化学因素:现代科学通过临床观察抑郁症患者,检测抑郁症患者的脑部数据时,发现93.2%的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分泌功能紊乱,在这基础上各国医学专家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最终确定了抑郁症的发病机理。
[1]三、诊断标准若患者有明显的情绪低落,伴有以下条目的四项并持续两周即可诊断为抑郁症:(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有言语动作的减少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的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治性抑郁症的诊疗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简要介绍了难治性抑郁症的诊疗研究进展现状。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诊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6-0404-0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威胁生命安全的慢性疾病,患病率约为10%,15%抑郁症患者自杀身亡。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非衰老性死亡和残疾的第2大原因,将并跃居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二位[1]。
我国的疾病负担的调查分析显示,精神障碍排名第一,其中抑郁症名列首位[2]。
按照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1.7%~2.5%计算,我国目前存在抑郁症患者2000万~3000万。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而言,尽管有越来越多的抗抑郁药相继问世,但仍有许多患者对现有的治疗没有反应,而这部分患者就构成难治性抑郁症。
寻求更加有效、副作用少、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案,是当前国内外精神病学界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3]。
现将近几年来关于难治性抑郁症诊疗研究进展的文献作一综述。
1 抑郁症和难治性抑郁症的概念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境障碍,表现为单次发作或反复发作,病程迁延[4],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心镜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处境不相称。
临床表现可见从闷闷不乐到悲
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成转为慢性[5]。
临床上约有30%-50%的抑郁患者经抗抑郁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完全,因而较多学者将经过至少2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足够剂量,足够疗程治疗仍无效的抑郁症,称为难治性抑郁症[3]。
2 抑郁症和难治性抑郁症的诊断
2.1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6]:(1)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至少有下列4项:①兴趣丧失,无愉悦感;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3)病程标准: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②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
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症发作标准至少2周。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2.2 难治性抑郁症的诊断标准[6~7]: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并且出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化学结构的抗抑郁
药,经足够剂量(治疗量上限,必要时测血药浓度),足够疗程(≥6周)无效或收效甚微者,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占评分≥18分,排除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等。
3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包括以下几种选择
3.1 治疗过程的考察。
首先应当考虑诊断是否明确,用药剂量和疗程是否充分,患者是否遵医嘱服药。
可考虑增加原用的抗抑郁药的剂量至最大治疗量的1-2倍。
在加药过程应注意药物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有条件者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过量中毒[4]。
3.2 换药。
目前比较推荐换用ssris合并选择性5-ht与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
抗抑郁药文拉法辛或度洛西汀治疗的临床痊愈率高,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
司天梅等[8]1项对350例复发性重症抑郁症患者使用可变剂量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16周的多中心开放研究显示,其中67.3%的患者达到临床痊愈。
度洛西汀亦具有治愈率高、安全性和耐受性好的特点[9]。
1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度洛西汀80mg/d或120mg/d治疗8周的缓解率分别是51%和58%。
3.3 抗抑郁药物合并增效剂:
3.3.1 抑郁药物与丁螺环酮联用。
丁螺环酮是一种新型的抗焦虑药物,有开放性研究发现丁螺环酮合并抗抑郁药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7]。
3.3.2 抗抑郁药物合用锂盐。
很多临床试验显示,加用锂盐可
使一部分曾用抗抑郁药物无效的患者获得满意疗效[7]。
覃加许[10]1项对35例难治性双相障碍患者使用可变量碳酸锂与小剂量氯氮平治疗6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显示,总有效率为88.6%,其中51.4%达到临床痊愈。
3.3.3 抗抑郁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抗抑郁药与新型抗精神药物的联用安全性更好。
如合并利培酮(1-2mg/d),奥氮平(5-10mg/d)、奎硫平(100~300mg/d),舒必利(0.1-0.4g/d)等。
陆峥等[11]1项对4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使用可变剂量氟西汀与小剂量利培酮治疗4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显示,总有效率为67%,其中显效率和治愈率占51%。
白淑英[12]1项对3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合用组使用米氮平
(30-45mg/d)与小剂量舒必利治疗8周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显效率为80%,显著高于单用组(米氮平)显效率的48.4%。
3.4 电抽搐治疗(ect)对极高自杀倾向的危险患者,如无禁忌症,即采取电抽搐治疗(ect)。
在现有的治疗手段中ect起效最快、疗效可达到90%以上[
4.13]。
3.5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14]。
rtms是一种无痛、无创伤的新兴治疗和研究技术。
国外多数临床研究集中在rtms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上。
如avery等的随机对照研究中,5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别接受rtms治疗和假刺激治疗。
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0%和6.1%,治愈率分别为20%和3%,两组比较差
异有显著性。
多数学者认为rtms对难治性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
3.6 联合优化治疗方案。
高代林等[15]1项对23例难治性抑郁症采用文拉法辛合并认知行为优化治疗6周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显示有效率78%,明显优于其他对照组的有效率43.5%和39%。
提示在难治性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社会心理因素起到重要作用。
认知行为治疗有助提高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疗效,提高药物的依从性,也能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本身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综上所述,对难治性抑郁症病因判别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新型一线抗抑郁药合并增效剂(如锂盐、丁螺环酮等)、改良电抽搐,联合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认知行为治疗的优化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
总之,难治性抑郁症的诊疗研究目前已取得了新的进展。
随着医学的发展,难治性抑郁症的治愈率将会在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候正华、袁勇贵,抑郁症的影响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9,42(3):185
[2] 马辛,李淑然,何应强等,北京抑郁症的患病率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40(2):100
[3] 李静,许秀锋,王刚等,难治性抑郁症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9,42(1):17,19
[4]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44,573,579,580
[5]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试行)[m],北京,北京大学医药出版社,2003:115,116,139
[6]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90
[7] 江开达,精神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09,726
[8] 司天梅,舒良,吉中孚等,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开放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39(2):88
[9] 江开达,郭晓云,重视抑郁症的残留症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40(3):129-31
[10] 覃加许,锂盐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难治性双相障碍疗效及安全性[j],右江医学,2010,38(2):150~151
[11] 陆峥,李霞,蔡军等,氟西汀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2):95-97
[12] 白淑英,舒必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3):203
[13] 吴文源,寻找快起效的抗抑郁药[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44(1):50
[14] 张咏梅,胡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
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1,(1),52-53
[15] 高代林,徐佳军,毕建强,等,文拉法辛联合治疗方案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随机对照研究[j],2009,42(3):46 作者单位:533000 广西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