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与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微观的理论结构是效用论引出需求;要素论引出生产;而后就是需求市场与生产行业的均衡模式考察;所以中间穿插了市场论,有了市场论也就讨论了市场的结构,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的运行效率等问题,补充以市场inefficient的配套公共措施和政府管制行为的合理性。
简言之,还是价格均衡理论为中心,附属的效用论,要素论,最后是市场论做总结。
需求定律,张五常认为这个最重要,其他的都是多余的!均衡理论及最优化理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着重在于市场的运行,解释力还是比较好的,只要加上适当假设就好啦。
设想逐个突破假设,或者一部分的突破假设,考察的越细致,越复杂,就越贴近现实,比如基本假设,社会人?还是经济人?是不是可以不连续处理,因时而异,3月份学雷锋拉,其它月份没有特别提倡宣扬,应该还是可以应用核心理论加以解释。
理论之所以能够长期占据核心的地位,就是因为其具有强有力的解释力。
但是,这种解释力在新的纷繁复杂的现象面前也会面临挑战,甚至是挑衅(如网络经济下的网络效应对边际效用递减的挑战等),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核心理论只是基于某些假设条件上的原理,而非真理。
当他的解释力不足的时候,也正是我们更好地反思、探讨,甚至是创新理论的时候,这反倒是一件好的事情。
问题是,大家要在一个共同的假设平台上探讨这些问题,而不是“自说自话”。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这是主流的模式,争议少;关于微观经济学的解释力,与宏观相比较,它主要可以有效地回答消费行为范畴、生产行为范畴、要素资源的价格机制配置和外部性,这是其解释力有效的“势力范围”。
对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防通胀和紧缩)、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方面,就力不从心了。
当然,由于个体“加总”就是总体,因而它为宏观经济学解释总量问题提供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这由此建立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解释力之间的紧密的逻辑联系。
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可以这么说,因为微观经济学主要的体系就是如何定价的问题。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均衡价格理论

P2 -----------P0 -----------------
S2
--------------------------------------------
S0
S1
P1 -----------------------
D Q
Q2 Q0 Q1
3、供求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价格和 数量的影响情况较复杂,共有 P 四种情况,这里我们以一种为 例: 需求增加,供给也增加,则D 曲线、S曲线都右移,P不定, Q增加。如图( 其它情形)
,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市场价格>均衡价格:出现供大于求,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
。在市场自发调节下,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 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反之市场价格<均衡价格如此。
若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 1)如P1 > Pe.则Qs > Qd ,过
限制价格可能会导致以 下后果: (1)基于“先来先得”的 分配,可能引起排队现象; (2)政府被迫采用定量供 应的制度,如为每一种配 给的产品发给人们一定数 量的配给票; (3)可能出现黑市,顾客 不能通过合法的渠道买到 足够的东西,可能会转向 黑市,用高昂的价格来购 买。
例题练习
1、若某商品的需求不变,供给减少,则(B) A、P上升Q增加 B、 P上升Q减少 C、P下降Q增加 D、 P下降Q减少 2、若某商品的供给不变,消费着预期该商品的价格上 升,则( B) A、P上升Q增加 B、 P上升Q减少 C、P下降Q增加 D、 P下降Q减少 3、在某商品实现均衡的初始状态下,若需求减少,供 给也减少,且需求减少的幅度小于供给减少的幅度, 则(B)
16东北师大微观经济学 第三讲 价格理论: 弹性理论解析

1)需求富有弹性时的总支出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需求量的变化比例大于价格的
变化比例。因此,数量变化对消费者总支出的影响 大于价格变化对消费者总支出的影响。可以作如下 归纳:
⑴P上升,Q下降更大比例,因此,消费者的总支出
下降(企业总收益减少)。 ⑵P下降,Q增加更大的比例,因此,消费者的总支 出上升(企业总收益增加)。
2、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别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数值,我们可以判 断一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⑴ | Ed | = 0:完全无弹性 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无论价格如何,需求量总是相同的 (火葬、特效药)
⑵ | Ed | = ∞:完全有弹性
在既定价格上,需求量无限; 一旦高于该价格,需求量为0。 需求弹性无穷大 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在 这种情况下,价格极小的变动会 引起需求量极大的变动。
需求弹性的不同形态
P P P P P
D
D D
O Q O Q O Q O
D D
Q O Q
完全无弹性
弹性无穷大
单元弹性
缺乏弹性
富有弹性
3、影响需求价格 弹性的因素 ⑴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 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奢侈品的需求 弹性大 ⑵ 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 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需求弹性 越大
Ed
Q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Q Q P ed P P Q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P
1、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自身价格变化 的反应程度,称为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取绝对值)。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概论经济学、市场经济学以及价格理论。
指的是采用个量经济法,以市场价格为中心,以主体利益为目标,研究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怎样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最优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a完全理性b完全竞争c完全信息2.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社会福利为目标,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的协调发展,研究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充分利用。
3.动态分析:又称过程分析,指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程的分析。
其分析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每一时刻点上的变动速率等。
蛛网模型是典型的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即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有的条件,但并不论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完全不考虑时间因素,是一种状态分析,如均衡价格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指的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1.机会成本ch5-1:又称择一成本,指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意味着在给定技术的情况下,将一定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大收入,或者将一定资源保持在这种用途上必须支付的成本。
2.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函数Q=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需求价格: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法则:需求量与需求价格反向变动。
3.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 第2章 价格理论

(二)均衡价格形成过程
P
7 6 5
(以“收敛型蛛网模型”方式不断趋向均衡)
D
S
4 P
3 2 1 0
E
100
200
300
400 Q
500
600
700
800
Q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均衡价格现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因 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都会使均 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一)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需求变动) 在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曲线的位 置移动而改变均衡价格。 图示说明如下:
价格决定理论小结
影 响 供 给 的 因 素
价 需 供 给 格 求
影 响 需 求 的 因 素
思考题:
1、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2、简述供求定理 3、某产品的需求函数Qd=50-5P,供给函数 Qs=-10+5P,计算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 若需求函数Qd=60-5P,供给函数不变,计算 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若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Qs=-5+5P ,计 算并图示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二、需求函数和需求表
(一)需求函数与需求方程 1、需求函数: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但在某一时点主要是商品 自身的价格。因此,商品的需求量表现为商品价格的 函数。 需求函数:Qd=f(P) dQd/dP<0 (一阶导数小于零) 2、需求的线性方程:Qd=a-bP (a,b)>0 a为自发消费,即价格接近于0时的最大需求量。 bP为引致消费,即由P的上升而引发的消费减少。(b 为需求与价格的相关性系数)。
微观经济学之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之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以及价格如何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价格是市场经济中交换商品和服务的一种媒介,它是由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供求关系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供给是指市场上的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供给曲线呈正斜率;需求是指市场上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需求曲线呈负斜率。
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
在市场经济中,当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市场价格会下降,因为供应商为了促销产品会降低价格。
反之,当供给量小于需求量时,市场价格会上升,因为供应商可以提高价格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价格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竞争情况、成本、消费者偏好等。
当市场上存在充分的竞争时,价格往往会趋向成本水平,因为生产者无法在价格上过分提高,否则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他更便宜的替代品。
此外,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也会影响价格。
如果某种产品非常受欢迎,需求量大,价格就会相应上升。
价格理论还涉及到弹性概念。
价格弹性是指当产品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程度。
如果产品需求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说明价格弹性高;反之,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化不敏感,说明价格弹性低。
价格弹性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价格调节市场供求关系的方式。
总之,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内容,研究了价格形成的机制以及价格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供求关系、竞争状况、成本、消费者偏好和价格弹性等因素都在价格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价格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运作的原理,并从中得出对于个人和企业决策的主张。
价格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深入研究供求关系、价格弹性、竞争状况、成本和消费者偏好等多个方面。
在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些相关内容,以加深对价格理论的理解。
首先,供求关系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它们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
2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与价格

Demand,Supply & Equilibrium Price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市场需求的现代理论是以Alfred Marshall (1842-1924)建立的体系为基础的。
他的代表作是1890年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术史:古典学派的创始人是Adam Smith (1723-1790)。
他的代表作是An 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1 Demand需求2.1-1 Demand and Price需求与价格(1)Definition of Demand需求的定义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人们所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数量的集合(muster)。
需求(demand)不仅仅是人的需要(needs)、想要(wants)或欲望(desires),而必须有支付能力。
需求有以下三个要点:不仅仅是主观的,而是与市场价格相关的。
需求是意愿(willing),还不是实际的购买。
这个变量是流量而不是存量,也因此,需求的大小与时期相关。
需求也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有与价格相应的支付能力的欲望”。
需求有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区别:所有消费者个别需求之和即是市场需求。
(2)The Demand Schedule需求表A、Definition 定义:需求表是价格与需求数量关系的一览表。
B、The Demand Schedule of Simple简单需求表即,仅考虑价格与需求数量关系的需求表。
这个需求数量既可以是个别需求量,也可以是市场需求量。
(3)The Demand Curve需求曲线A、定义:用几何图形表示的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关系,就是需求曲线。
当需求曲线即使正好是一条直线时,也总是这样称呼它。
有一个未讲明的假设:即价格与需求的数量变化是连续的。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供给数量
需求数量 Q
33
过剩及最低限价带来的问题
P S
过剩
最低限价
均衡价格 0 需求数量
E D
供给数量
目的是扶植某 些产业的发展, 比如: 农产品,政府 会收购市场上 过剩的农产 品。
Q
34
三、不稳定均衡:一旦价格偏离原来的均衡点高,将越偏越 远
P P($) QD(吨) QS(吨) 对价格的压力
两个假定: (1)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供给 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光滑连 续的曲线
(2)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考 察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 线性函数—直线 非线性函数—曲线
Qs
16
二、供给曲线的特征
斜率为正,从左下到右上倾斜。
供给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P 下,商品价格越高,对它的供给量 就越多,反之亦然。
区分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 x产品的价格由10元增加至15元 (5)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6)政府给予x产品生产商,每单位10元的现金
补贴。
QD = 39 – 9P = 39 – 9×0.5 = 34.5 Qs = 24 + 6P = 24 + 6×0.5 = 27 QD – Qs = 34.5 – 27 = 7.5 (供不应求,短缺)
(3)若此时政府认为市场价格过低,设定价格下限 为$1.5,问市场供求之间的差额为多少?
QD = 39 – 9P = 39 – 9×1.5 = 25.5 Qs = 24 + 6P = 24 + 6×1.5 = 33 Qs – QD= 33 – 25.5 = 7.5 (供过于求过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价格理论
[Theory of Price]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理论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第四节 价格弹性理论 第五节 供求曲线的运用 第六节 蛛网理论[]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
需求[Demand] ——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
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劳动 土地 资本 供给
产品市场
产品市场的 价格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要素市场的 价格(工资、 地租、利息)
要素市场
供给 鞋子 住房 面包
生产者的生产 厂商(企业) 支付要素报酬
劳动 土地 资本 需求
微观部分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价格理论 第三章 消费理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第六章 市场理论 第七章 分配理论 第八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与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 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 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充分利 用。
总量分析方法,又称总量经济学
。
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二、“经济学之父”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 斯密
——当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这两股相 反的力量达到势均力敌时的一种状 态。
Equilibrium Price
Equilibrium Quantity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形成
P
7D
S
6
5
P4
E
3
2
1
0
100
200
300
4Q00
500 600
700
800 Q
二、供求变动与均衡价格的波动
供求均衡的条件是假定供给和需求都不 发生变动,即假定除商品自身的价格外 其它一切影响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因素均 不变。
《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年
[简称《国富论》]
标志着现代经济学 的诞生
Adam Smith 【1723-1790】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
理性人假定 理性人[Rational Man] ——亚当 ·斯密在
《国富论》中所说的“经济人”[Economic Man] ,指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是利 己的,完全合乎理性的。
需求量的变动
P
D
P2 P1 P3
Q2 Q1 Q3
Q
需求的变动
P D3 D1
D2
P1
Q3
Q1
Q2
Q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商品的供量随其 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表现为点在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之
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供量 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变动。 表现为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
P
S
P3 P1 P2
Q2 Q1 Q3
Q
供给的变动
S3
P
S1
S2P1Biblioteka Q3Q1Q2
Q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D1 D2
S
D3
P2 P1 P3
Q3 Q1 Q2
Q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D
P3 P1 P2
S3
S1 S2
Q3 Q1 Q2
Q
供求同时变动的影响
P
D1
P1
D2
E1 E2
E3 E4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一旦供给关系或需求关系发生变化,原 来的供求均衡就被破坏,均衡价格就会 出现波动,均衡数量也会发生变化,从 而趋向新的均衡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商品的需量随其 自身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表现为点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除商品自身价格之
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需量 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变动。 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亚当.斯密《国富论》
四、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包含四大基本理论
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行为理论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价格论
)
价格理论
生产理论 生产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 消费理论
一般商品
需求
的价格
供给
交换 支出
收入
收入
支出
供给
生产要素 的价格
需求
分配理论
需求 鞋子 住房 面包
消费者货币选票 居民户(家庭) 提供要素服务
S1 S2
Q1
Q
供求定理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与需 求同方向变动;
均衡价格与供给反方向变 动,均衡数量与供给同方 向变动
供价需 给格求
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基本概念
Elasticity
Arc Elasticity and Point Elasticity
P 二、供给的表示方式
7
供给函数
[Supply Function]
6 Qs=-400+200P
E
5
4
3
B
2
A
D
C
供给曲线
[Supply Curve]
1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Qs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一、供求均衡与均衡价格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影响因素
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水平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②相关商品的价格 ③消费者的偏好 ④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P
二、需求模型
7
G
6
F
5
E
需求函数
[Demand Function]
Qd=800-100P
4
需求曲线 D
3 [Demand Curve]
C
完全信息假定 完全信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一个人
对必需的信息都完全且及时地掌握。
注意:仅仅是假设!
“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 本,……。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 人的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 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 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的,这种目 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 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 会利益时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要更 好。”
2
B
1
A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Qd
三、需求定理
Law of Demand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需求量与价 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
供给[Supply]——在一定条件下生 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 务的数量
价格水平
①生产成本②生产的技术水平③相关 商品的价格④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