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高频电路中元器件及组件

合集下载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

(2)电容器 等效电路:
理想电容器
LC—— 分布电感、极间电感 RC—— 极间绝缘电阻
损耗一般用品质因数QC和损耗角 C 表示:
实际电容器 高频时
QC
电容储能 电阻耗能
UI C UI R
UI sin UI cos
tan
1
tan C
在高频电路中,电容损耗可以忽略不计,在微波波段,电容损耗必须考虑
Zp
1
1
R0
1 (Q 2 )2
1 2
0
B 2f f0 Q
Z arctan(2Q 0 ) arctan
并联回路谐振时的电流、 电压关系:
.
.
.
IC
I C jCU
. I 0
. IL
.
IL
.
U
jL
U
IR0
.
U
R0
Q0 L
Q
0C
IL IC QI
并联谐振回路选频应用:
并联振荡回路输入幅值相同、频率 不同的电流信号时,只有频率在通 频带内部的信号在回路两端产生的 电压较大。
接入系数:
1
p U C2 C1
UT
1
C1 C2
C1C2
C1 C2
输入端等效电阻:
R
U ( UT
)2 R0
p2 R0
①自耦变压器接入系数
p U N1
N1
UT N
(3)折算方法
UT
U
①电阻等效折算
UT2 U2 2RiT 2Ri
R iT
1 p2
Ri
p N 1 N
结论:电阻从低端向高端折合,阻值变大,是
. UC
Uc

高频电子线路二版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高频电子线路二版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次级回路自阻抗
M2
Zf1 Z22
初级回路自阻抗
M2
Zf2
Z11
Z22 次级回路自阻抗
Z11 初级回路自阻抗
广义失谐量: 0L ( 0 ) 2Q
r 0
0
耦合因子: A Q
临界耦合 A 1
欠耦合 A<1
过耦合 A>1
理相
1
0.7
实际
0.1
0
ω0
ω
② 选择性: 表征了对无用信号的抑制能力,
Q值越高,曲线越陡峭,选择性越好,但通频
带越窄。
③ 理想回路:幅频特性在通频带内应完全
平坦。是一个矩型.
矩型系数: 表征实际幅频特性与理想幅
频特性接近的程度.谐振曲线下降为谐振值( f0 处 )的0.1时对应的频带宽度B0.1与通频带B0.707 之比:
+
IS
RS
C
N1 N2 RL
+
R'L
IS
RS
C
L
分析:
由 N1:N2=1:n ,得 n = N2 / N1(接入系数)。利用ⅰ 的方法,也可求得负载RL等效到初级回路的等效电阻是:
பைடு நூலகம்RL
1 n2
RL
或 gL n2gL
ⅲ. 电容分压式阻抗变换电路
Ú
+
IS RS
L
C1 ÚT
C2
IS RS C L
C1 R'L
⑷ 分析几种常用的抽头并联谐振回路
ⅰ.自耦变压器阻抗变换电路
Ú1
+
IS
RS
C
N1 Ú2 L
N2
RL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PPT文档资料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PPT文档资料

p,呈现感性 p,呈现容性
2.谐振频率f0
Is
C L
Rp G 1
B 谐 振0 时 条, 件回 : 电 路 压 V 端 IS R p C LI S , R V 与 I S 同 。 相
B 0 p C 1 p L pL 1,C fp2 1 LC
结论:
①电感线圈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模值相等,且等于外加电压 的Q倍。
②Q值一般可以达到几十或者几百,故电容或者电感两端的 电压可以是信号电压的几十或者几百倍,称为电压谐振,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要加以注意。
③串联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或者电压可以绘成向量图。
注意:损耗电阻是包含在R中的,所以 VL0 jQVS
L
z
C

1
RjL1C RLC jC1L
并联谐振时,呈现纯电阻,
且阻抗为最大值 因此回路谐振时:
其 中 :GP RCL为 谐 振 电 RP L RC为 谐 振 电 阻
电纳 B0,回路导 Y纳 GP为最小 。值 电压 V0 IS /GP相应达到最大IS同 值相 且与
非线性应用:大功率放大器、振荡器、调 制、解调
一、高频电路中的元件
1.高频电阻 (1)常用的电阻:金属膜电阻、碳膜电阻、线绕电阻 (2)主要参数:电阻值、额定功率和稳定性
电阻值:高频时电阻值将增加; 额定功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阻器容许消耗的功率; 稳定性:电阻器的工作条件变化时(eg.温度升高或 降低),其电阻值的变换应在容许的范围内。
一、高频振荡回路 1.简单振荡回路
串联振荡回路 并联振荡回路
• 概述 • 谐振及谐振条件 • 谐振特性 • 能量关系 • 谐振曲线和通频带 • 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串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高频电路基础

高频电路基础

质因数为QL。 由带宽公式, 有
QL

f0 B
此时要求的带宽B=0.5 MHz, 故 QL 20
回路总电阻为
R0 R1 R0 R1
Q0L 20 2 107 5.07 106
6.37k
R1

6.37 R0 R0 6.37

7.97k
需要在回路上并联7.97 kΩ的电阻。
p 2 RL
U
UT
L1
C

R0

I1
R 信号源部分接入
第二节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
►阻抗变换和信号源变换
对于负载部分接入:
p U jL2 L2 UT jL1 jL2 L1 L2
由功率相等:
UT 2 U 2
2R 2RL

R

UT 2 U2
RL

1 p2
RL
R
UT IL
I L
C
R0
U
U
(a)
UT
C1
L
R0
C2
U
(b)
UT C2
L C1 R1
(c)
UT C
U1 L
R1
(d)
C1
UT
L
U1
C2 R1
(e)
L
I
C
RL
Ri
IT
L
C
RL
RiT
图 2 — 10 电流源的折合
IT pI
例 2 如图2 — 11, 抽头回路由电流源激励, 忽略回路
本身的固有损耗, 试求回路两端电压u(t)的表示式及回路带宽。
而可得3dB带宽为 :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151页PPT文档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151页PPT文档
15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2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
一、高频振荡回路
是高频电路中应用最广的无源网络,它是构成高频 放大器、振荡器以及各种滤波器的主要部件。
完成功能:
阻抗变换、信号选择与滤波、相频转换和移相 等功能,并可直接作为负载使用。
下面分简单振荡回路、抽头并联振荡回路和耦合振荡 回路三部分来讨论。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2.2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 2.3 电子噪声及其特性 2.4 噪声系数和噪声温度
1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各种高频电路基本上是由有源器件、 无源 元件和无源网络组成的。
高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与在低频电路中使 用的元器件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它们在高频使用 时的高频特性。
iS
RS C
R0
L RL
并联 谐振回路的有载 Q 值: 空载Q值:
QL

Rs
// R0 //
oL
RL
二者关系: QL

1

Q0 GS
QO GL

R0
oL
G0
36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37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例 2-1 设一放大器以简单并联振荡回路为负载,信 号中心频率fs=10 MHz,回路电容C=50 pF,
②并联谐振回路
Kr 0 .1 1
B0.1
102 1 f0 Q
Kr0.1 102 1
结论: 单谐振回路的选择性很差。
30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Q Kr0.1 B0.707 三者关系 需要注意:
回路的Q越高, 谐振曲线越尖锐,回 路的B0.707越窄,但其 Kr0.1并不改变。

高频电路基础

高频电路基础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 5
3.高频电感
分布 电容 高频电感实际等效电路
损耗 电阻
高频电感 想模型 高频电感理想模型
电感损耗用品质因数Q表征:
Q
L
RL
电感损耗主要指交流损耗。在高 频电路中, 电感损耗比较大,不
高频电感阻抗特性
能忽略,分布电容可以忽略。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 6
绝对角频率偏移 0 表示(角)频率偏移谐振的程度(失谐)。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 12
阻抗Zp可化简为 Z p
R0 L Cr ,式中 2 1 j 1 jQ
f 广义失谐 2Q 2Q 0 f0
阻抗幅 Z p 频特性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 17
1 1/ 2 |zp|/R0 Q1>Q2 Q1 Q2
0
Z
π 2
感性 Q2
Q1
Q1>Q2
容性
0
0

π 2
空载品质因数:回路没有外加负载时的值,LC回路本身的品质 因数 称为空载Q值或Q0; 因数,称为空载 有载品质因数: 回路有外加负载 RL时的值,称为有载Q 值或 QL。
1 r j L jC 并联谐振阻抗 Z p 1 r j L jC
此时有 0 2 20
0
1 LC
L Cr 0 1 jQ 0
0 2 02
0 2 02 0 0 2 2 0 0 0 0 0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高频电子线路 第2章 7

第2 章 高频电路基础.

第2 章 高频电路基础.

第2 章 高频电路基础主要内容:2.1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器件和组件 2.2 电子噪声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基本元件:有源元件(二极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无源元件 (电阻、电容和电感),无源网络( 高频谐振回路、高频变压器、谐振器 与滤波器等) 主要作用:有源元件 完成信号的放大,非线性变换等功能。

无源网络 完成信号的传输,阻抗变换、选频等功能。

高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与在低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基本相同,但是注意它们在高频使用时的高频特性。

2.1.1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 1.电阻器一个实际的电阻器,在低频时主要表现为电阻特性,但在高频使用时不仅表现有电阻特性的一面,而且还表现有电抗特性的一面。

电阻器的电抗特性反映的就是高频特性。

一个电阻R 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其中CR 为分布电容,LR 为引线电感,R 为电阻。

电阻的高频等效电路 2. 电感线圈的高频特性电感线圈在高频频段除表现出电感L 的特性外,还具有一定的损耗电阻r 和分布电容。

在分析一般长、中、短波频段电路时,通常忽略分布电容的影响。

因而,电感线圈的等效电路可以表示为电感L 和电阻r 串联,如图所示。

电感线圈的串联等效电路:CR R LR r L电阻r 随频率增高而增加,这主要是集肤效应的影响。

所谓集肤效应是指随着工作频率的增高,流过导线的交流电流向导线表面集中这一现象,当频率很高时,导线中心部位几乎完全没有电流流过,这相当于把导线的横截面积减小为导线的圆环面积,导电的有效面积较直流时大为减小,电阻r 增大。

工作频率越高,圆环的面积越小,导线电阻就越大。

高频电感器也具有自身谐振频率(SRF)。

在SRF 上, 高频电感的阻抗的幅值最大, 而相角为零, 如图所示。

在无线电技术中通常不是直接用等效电阻r ,而是引入线圈的品质因数这一参数来表示线圈的损耗性能。

品质因数定义为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之比 :设:流过电感线圈的电流为I ,则电感L 上的无功功率为I2ωL ,而线圈的损耗功率,即电阻r 的消耗功率为I2r ,故由式(2.1.1)得到电感的品质因数阻抗与相角阻抗相角频率 f SRF 0有功功率无功功率=Q rL r I L I Q ωω==22Q 值是一个比值,它是感抗ωL 与损耗电阻r 之比,Q 值越高损耗越小,一般情况下, 线圈的Q 值通常在几十到一二百左右。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2.2 高频电路中的组件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学 习 目 的
理解高频信号处理中的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等
元器件的高频特性; 熟练掌握串并联谐振回路、抽头并联谐振回路的组成、 工作原理、谐振特性分析和电路参数计算。 掌握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工作原理与谐振特
路。
简单振荡回路或单振荡回路:只有一个回路的 振荡电路。具有谐振特性和频率选择功能,分 为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 谐振特性:阻抗在某一特定频率上具有最大或 最小值的特性。此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1) 串联谐振回路 (Series Resonant Circuit)
串联振荡回路
(2 — 7)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w f 2Q 2Q w0 f0
(2 — 8)
为 广 义 失 谐 (generalized detuning), 则 式 (2 — 5)可写成:
I I0
1 1
2
(2 — 9)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回路的通频带(带宽):当保持外加信号的 幅值不变而改变其频率时, 将回路电流值下降 为谐振电流值的 1 2 时对应的频率范围。 令式(2 — 9)等于 1 2 , 则有:ε =±1, 从而有带宽:
0
B0.1 K 0.1 B0.7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例1: 设一放大器以简单串联振荡回路为负载, 电 路中回路电感L=6uH,回路电容C=60 pF,电 容品质因数为Q=100。 (1) 试计算回路谐振频率f0 。 (2) 试计算回路谐振电阻r及回路带宽B。 (3) 若放大器所需的带宽 B=2MHz, 则应在 回路上串联多大负载RL电阻才能满足放大器所 需带宽要求?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也可以等效到输入端,有
NF
N moi kTB
第四节 噪声系数和噪声温度
►2.级联四端网络的噪声系数
NF
NF1
NF2 1 K pm1
NF3 1 K pm1K pm2
kTB
第一级
N1
NF1
K p1
第二级
No
NF2 Kp2
级联网络噪声系数
第四节 噪声系数和噪声温度
►3. 噪声系数与灵敏度
灵敏度就是保持接收机输出端一定信噪比时, 接收机输入的最小信号电压或功率(设接收机有足 够的增益)。
谐振角频率为
0
1 107 rad / s LC
电阻R1的接入系数
p C1 0.5 C1 C2
等效到回路两端的电阻为
R
1 p2
R1
2000
回路两端电压u(t)与i(t)同相, 电压振幅U=IR=2 V, 故
u(t) 2 cos107 tV
输出电压为
u1(t) pu(t) cos107 tV
需要在回路上并联7.97 kΩ的电阻。
UT IL
I L
C
R0
U
U
(a)
UT
C1
L
R0
C2
U
(b)
UT C2
L C1 R1
(c)
UT C
U1 L
R1
(d)
C1
UT
L
U1
C2 R1
(e)
L
I
C
RL
Ri
IT
L
C
RL
RiT
图 2 — 10 电流源的折合
IT pI
例 2 如图2 — 11, 抽头回路由电流源激励, 忽略回路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

呈电阻性
(3) 当 > o
,即L 1 >0 0
C
回路呈电感性
若在串联振荡回路两端加一恒压信号 , 则U 发生串联谐
振时因阻抗最小, 流过电路的电流最大, 称为谐振电流, 其值

I0
U
r
在任意频率下的回路电流 I与谐振电流之比为
U
I
I0
ZS
U
r ZS
1
L 1
1
1
j 0L (
0 )
r
1) 一个实际的电阻器, 在低频时主要表现为电阻特性,
但在高频使用时不仅表现有电阻特性的一面, 而且还表现 有电抗特性的一面。 电阻器的电抗特性反映的就是其高 频特性。
一个电阻R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2 — 1所示, 其中, CR 为分布电容, LR为引线电感, R为电阻。
CR LR
R
图 2 — 1 电阻的高频等效电路
谐振时的回路电流IL和IC与I的比值
要小些, 而不再是Q倍。 由
IL
UT L
U TQ R0
IU R
IL UT R Q I U R0
IL pQI
例 2 如图2 — 11, 抽头回路由电流源激励, 忽略回路本
身的固有损耗, 试求回路两端电压u(t)的表示式及回路带宽。
i=Icos 107t I=1 mA
Q0L 1 r 0Cr
Q1
0
1 LC
iS
iSRS
RZSPO C
C
R0
L
L
r
L
ZP
r
C jX
X L 1 C
回路谐振特性
(1 ) 谐 振 条 件 : 当 回 路 总 电 抗 X = 0 时 , 回 路 呈 谐 振 状 态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new

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new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2. 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 用于低频或其它电子线路的器件没有什么根本不同。 1) 半导体二极管在高频中主要用于检波、 调制、 解调 及混频等非线性变换电路中, 工作在低电平。 2) 晶体管与场效应管(FET) 在高频中应用的晶体管仍然是双极晶体管和各种场 效应管,这些管子比用于低频的管子性能更好, 在外形结 构方面也有所不同。 高频晶体管有两大类型: 一类是作 小信号放大的高频小功率管, 对它们的主要要求是高增益
回路有载品质因数
QL

R 0L

2000 100
20
回路带宽
B 0 5 10 5 rad / s QL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3) 耦合振荡回路 在高频电路中, 有时用到两个互相耦合的振荡回路, 也称为双调谐回路。 把接有激励信号源的回路称为初 级回路, 把与负载相接的回路称为次级回路或负载回路。 图 2 — 12 是两种常见的耦合回路。 图 2 — 12(a)是 互感耦合电路, 图 2 — 12(b)是电容耦合回路。
0
( 2—14 )
式中, Δω=ω-ω0。
对应的阻抗模值与幅角分别为
Zp
R0

1(Q2)2
R0
12
0
(2 — 15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Zarct2aQn 0 ()arctan(2 — 16)
IL IC QI
(2 — 17)
. IC
. I
0
.
U
. IL
图2 — 8表示了并联振荡回路中谐振时的电流、 电压关系。
第2章 高频电路基础
例 1 设一放大器以简单并联振荡回路为负载, 信号 中心频率fs=10MHz, 回路电容C=50 pF,

(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和适用场景。
低通滤波器的应用包括信号处理、 电源滤波等,可以有效地抑制高
频噪声,提高信号的信的电路。其特点是通带范围较 窄,阻带范围较宽。
高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也有多种形式,如RC、LC等。不同结构的高通滤波器具有不 同的性能指标和适用场景。
对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信号的 幅度和功率。
振荡器
产生高频振荡,为电路提供所 需频率的信号。
信号源
产生高频信号,提供电路所需 输入信号。
滤波器
对信号进行滤波,提取所需频 率成分,抑制无用频率成分。
调制解调器
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实现 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02
高频电子器件
电感器
01
02
03
04
电感器定义
差。
调相振荡器的应用
调相振荡器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 电子对抗和通信等领域。
锁相环路
锁相环路的定义
锁相环路是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它通过比较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 相位差,自动调节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锁相环路的工作原理
当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在一定范围内时,锁相环路会自动 调节其内部参数,使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与输入信号保持一致。
标和适用场景。
带通滤波器的应用包括信号选频、 消除干扰等,可以有效地提取特 定频段的信号,提高信号的准确
度。
带阻滤波器
带阻滤波器是一种阻止某一频段内的信 号通过而允许其他频段信号的电路。其 特点是阻带范围较窄,通带范围较宽。
带阻滤波器的应用包括消除特定频段干 扰、抑制噪声等,可以有效地抑制特定 频段的噪声,提高信号的清晰度。
高频电路的应用领域
通信领域
高频电路广泛应用于通信 领域,如无线通信、卫星

高频电子线路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

高频电子线路第2章高频电路基础

2021/2/26
15
串联回路电流:
谐振时回路电流:表示为I0,取得最大值I0=U/r。
U为回路两端信号电压。
非谐振时回路电流:
L
I
U ZS
1
1 j
I0
I 1
U
I0
1 2
r
谐振曲线与回路品质因数的关系:
I
I0
Q1 Q2
_ C
Q2
Q1
0
2021/2/26
16
串联回路谐振时电压的相位关系:
回路通频带与矩形系数:与并联谐振回路相同。
p U1 C1 UT C1 C2
R
R1 p2
C1
UT
L
U1
C2 R1
(e)
20
(c). 输入电感抽头(抽头电感L1),输出电容抽头。
p1
U UT
L1 L
L1 L
,
p2
U1 UT
C2 C1 C2
UT
回路谐振电阻:R0 R1 / p22
L
U
谐振时等效输入电阻:R p12R0 p12R1 / p22
U R0 L

jL 1
r
jC jL 1
, r L
jC
上图是用R0表示的等效电路
L
1
C r jL
1
L Cr
0
jC
2021/2/26
9
用广义失谐表示回路阻抗:
重写回路阻抗Z p
L C
r
1
jL
1
jC
1
R0
jQ
0
,
0
r L
定义广义失谐
Q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调制方法: (1)调幅 频谱线性搬移(相乘器) (2)调相 频谱非线性搬移(谐振回路、移相网络等) (3)调频 频谱非线性搬移(直接与间接调频)
直接调频:调制信号直接控制振荡器。 间接调频:先将调制信号积分后再进行直接调相。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
各种高频电路基本上是由有源器件、无源元件和无源网 络组成的。
非单一频率的信号(非正弦信号,如脉冲信 号),都包含不同的频率分量,有特定的频谱结构。 表现为连续或不连续特点。 占据一定的宽度。如: 语音的频谱宽度约为 100~6000Hz,图像的 频谱宽度约为0~6MHz。
3.频率特性
任何信号都具有一定的频率或波长。在自由空间,频率和
波长有如下关系:
c f

r
2

r
(L)2

j
2 r 2 (L)2
L
串联与并联转换(电感)
1
L
由上式,并用式(1.1.2)就可以得到
r
2
R r(1 Q 2 )
↑↓转换
L L p

1
1 Q2

当Q >> 1时,则
1’
LP
2’
(L)2
R Q2r
R
r
Lp L
( 1.1.4 )
缺点:1.本振泄漏(经射频通道、天线泄漏); 2.低噪声放大器偶次谐波失真干扰; 3.直流偏差(泄漏的本振经天线接收在与本振混频为零中频 的直流信号,远大于信号)(用交流耦合或谐波混频消除); 4.低频闪烁噪声(场效应管较严重,频率越低越大)干扰。
1.1.2 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
按系统中关键部分的不同特性分类: • 按工作频段分: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和卫星等通信
Q,用串联形式表示为:
1
Q C 1 r Cr
----串联形式表示
用并联形式表示为:
Q
R 1
CP R
CP
----并联形式表示
电容器损耗电阻的大小主要由介质材料决定。 Q值可 达几千到几万的数量级,因此, 电容器的损耗常常忽略不 计。
串联与并联转换(电容)
同理,可以推导出上图串、并联电路的变换式:
品质因数 表示线圈的损耗性能。
定义: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之比 :
无功功率 Q 有功功率
设流过电感线圈的电流为I,则电感L上的无功功率为 I2ωL,而线圈的损耗功率,即电阻r的消耗功率为I2r,所以
电感的品质因数为
Q

I 2L
I 2r

L
r
Q值是一个比值,它是感抗ωL与损耗电阻r之比,Q值 越高损耗越小,一般情况下, 线圈的Q值通常在几十到一二 百左右。
1.电阻器
一个实际的电阻器,在低频时主要表现为电阻特性,但 在高频使用时不仅表现有电阻特性的一面,而且还表现有电 抗特性的一面。电阻器的电抗特性反映的就是高频特性。
一个电阻R的高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其中CR为分布电 容,LR为引线电感,R为电阻。 CR
LR
R
电阻的高频等效电路
电阻r随频率增高而增加,这主要是趋肤效应的影响.
2. 晶体管与场效应管
在高频中应用的晶体管仍然是双极晶体管和多种场效应 管,这些管子比用于低频的管子性能更好,在外形结构方面 也有所不同。
高频晶体管有两大类型: 一类是做小信号放大的高频小 功率管,对它们的主要要求是高增益和低噪声;另一类为高 频功率放大管,除了增益外,要求其在高频有较大的输出功 率。
2. 电感线圈的高频特性
电感线圈在高频频段除表现出电感L的特性外,还具有 一定的损耗电阻r和分布电容。在分析一般长、中、短波频
段电路时,通常忽略分布电容的影响。因而,电感线圈的等 效电路可以表示为电感L和电阻r串联,如图所示。
L
r
电感线圈的低频等效电路
3. 电容器的高频特征
一个实际的电容器除表现电容特性外,也具有损耗 电阻和分布电感。 与电感线圈相比,电容的损耗常常忽略 不计。 电容器的等效电路也有两种形式,如图所示。
T
vs t
(力学公式)
应当指出,不同频段的信 号具有不同的分析与实现方 法,对于米波(超短波或甚高频)以上信号,通常用集总 (中)参数的方法来分析与实现;对于米波一下的信号一般 用分布参数的方法来分析与实现。
4.传播特性 依据无线电信号 的频段或波长,其传播方式、传
播距离及传播特点有所不同。 电波传播方式:直射(视距)、绕射(地波)、 散射(空间波)、折射(不同介质)、反射(天波)。 广播发射方式:地波、天波、空间波。 中、低频(中、长波)-----地波方式绕射传播。 波长越长,吸收损耗越少。 短波波段----天波方式沿电离层反射传播。频率 越高电离层吸收越少,但越容易穿透电离层。 超短波以上(甚高频VHF)----空间波方式直射传
2.2.1 高频谐振回路
谐振回路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当外界授予一定能
量,电路参数满足一定关系时,可以在回路中产生电压和电 流的周期振荡回路。若该电路在某一频率的交变信号作用下, 能在电抗原件上产生最大的电压或流过最大的电流,即具有 谐振特性,故该电路又称谐振回路。
1.串联谐振回路 谐振回路按电路的形式分为: 2.并联谐振回路
由上述结果表明,一个高Q电感线圈,其等效电路可以表
示为串联形式,也可以表示为并联式行。在两种形式中,电感
值近似不变,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的乘积等于感抗的平方。
即: R • r (L)2
电感的损耗
由式(1.1.4)看出,r越小R就越大,即损耗小,反之,则
损耗大。 一般地,r为几欧的量级,变换成R则为几十到几百
1 t

sin
2o
1 t
v3

1 2
A1
con1 t

con2o
1t
1 2
A2 con1 t

con2o
1 t
vo v1 v3 A1con1 t
• 零中频接收机结构
优点:1.无镜频干扰; 2.射频处理模块少; 3.不需中频滤波器
其中o为载波频率, o 1为有用信号频率, o -1为镜频信号频率。
v1

1 2
A1con1 t

con2o

1 t
1 2
A2 con1 t

con2o
1 t
v2

1 2
A1sin
1 t

sin
2o
1t
1 2
A2 sin
2
R • r (L)2
2.1.2 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
从原理上看,用于高频电路的各种有源器件,与用于低 频或其他电子线路的器件没有根本不同。
只是由于工作在高频范围,对器件的某些性能要求更高。 随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能满足高频应用要 求的器件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些专门用途的高频半导体器 件。
• 接收设备的任务(功能):解调、放大与 滤波。
• 输入换能器
• 输出换能器
接收设备的结构
• 接收设备的总体结构:超外差式。 有一次变频、二次变频等结构形式。
• 镜频抑制接收机结构 • 零中频式接收机结构
• 镜频抑制接收机原理
vin A1cono 1 A2cono 1
千欧。
Q 也可以用并联形式的参数表示。 由式(1.1.4)有
r (L)2
R
上式代入(1.1.2)得
Q L 1 r Cr
RR Q
L Lp
-----用并联形式表示
( Q L
r
表示同一个电感的损耗。
-----用串联形式表示)
电容的损耗
为了说明电容器损耗的大小,引入电容器的品质因数
3. 集成电路
用于高频的集成电路的类型和品种要比用于低频的集 成电路少得多,主要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两种。
• 通用型 宽带集成放大器,工作频率可达一、二百兆 赫兹,增益可达五、六十分贝,甚至更高。 用于高频的晶 体管模拟乘法器,工作频率也可达一百兆赫兹以上。
• 专用型 集成锁相环、集成调制解调器、单片接收机 及家电专用电路等。
高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与在低频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 基本相同,但是注意它们在高频使用时的高频特性。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主要是电阻(器)、电容(器)和电 感(器), 它们都属于无源的线性元件。高频电路中完成信 号的放大,非线性变换等功能的有源器件主要是二极管,晶 体管和集成电路。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调制分为正弦调制和脉冲调制(载波为正弦或脉 冲信号)
信号如何调制?
1. 调制方式:调幅、调频和调相。 (1)调幅 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度受调制信号控制,随调制 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分为AM、DSB、SSB、VSB调幅制。 (2)调频 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受调制信号控制,随调制 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3)调相 高频载波信号的相位受调制信号控制,随调制 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电感与电阻串联形式的线圈等效电路转换为电感与电阻 的并联形式。
1
L
r
2 1’
LP
2’
R 电感线圈串、并联等效电路
根据等效电路的原理,在左图中1-2两端的导纳应等于右
图中1’-2’两端的导纳,即
1
11
11

j
(r jL) R jLp
R Lp

r jL r 2 (L)2
系统。 • 按通信方式分:(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 • 按调制方式分:调幅、调频、调相和混合调制。 • 按传送的消息的类型分:模拟和数字通信。
还有其它分类: • 移动和固定 • 专用和公用、军用和民用 • 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空分多址 • 陆地、空中、海上、航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